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转载许可制度研究:版权生态学与法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8
1
作者 彭桂兵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119,共7页
对于新闻作品的版权保护,出现了"强保护论者"和"强保护担忧者"两种论调。本文从新闻作品使用饱受争议的网络转载问题切入,借用版权生态学视角,分析网络转载授权许可制度的历史由来,为新闻作品强保护论者提供历史依... 对于新闻作品的版权保护,出现了"强保护论者"和"强保护担忧者"两种论调。本文从新闻作品使用饱受争议的网络转载问题切入,借用版权生态学视角,分析网络转载授权许可制度的历史由来,为新闻作品强保护论者提供历史依据;借用版权法哲学视角,分析网络转载政策制定价值基础的变化,为新闻作品强保护担忧者提供历史依据。在各自都有历史依据情况下,如何在现实媒介融合语境下调和强保护论者和强保护担忧者之间的冲突,我们提出引进默示许可,以达到创新版权许可制度为旨归的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转载 法定许可 授权许可 默示许可
原文传递
“免责”还是“处罚”——关于网络转载是否承担名誉权侵权责任的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小娟 慕明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9-169,共11页
网络转载现象因"信息共享"的正当性而普遍存在,但转载文章因信息不实而导致侵害相对人名誉权的行为也时有发生。业界、学界和司法界目前在应对网络转载承担名誉权侵权责任的认识上存在严重分歧。在网络转载侵害名誉权责任承... 网络转载现象因"信息共享"的正当性而普遍存在,但转载文章因信息不实而导致侵害相对人名誉权的行为也时有发生。业界、学界和司法界目前在应对网络转载承担名誉权侵权责任的认识上存在严重分歧。在网络转载侵害名誉权责任承担上遵循"以处罚为主,适当免责"原则,在网络转载具有主观故意的情况下必须承担侵权后果,而如果转载网络只是因为过失造成侵权,则应引入"善意原则"免除侵权责任,不能对没有采访权的网站转载求全责备;制度上对转载注意义务的规范也应该提上日程,以司法合理的强制规范形塑业界规范的网络转载行为,预防网络转载出现的名誉权侵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播 网络转载 名誉权 新闻侵权
下载PDF
我国网络“转载”立法评述及完善 被引量:1
3
作者 余筱兰 周俊强 《电子知识产权》 2016年第4期11-18,共8页
中国网民通过网络媒体获取资讯的现象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程度,导致网络转载纠纷案件猛增。对网络转载侵权行为的规制成为重要的法律课题。本文从分析和评述网络转载立法入手,结合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进行理论反思,最后提出完善立法的几... 中国网民通过网络媒体获取资讯的现象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程度,导致网络转载纠纷案件猛增。对网络转载侵权行为的规制成为重要的法律课题。本文从分析和评述网络转载立法入手,结合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进行理论反思,最后提出完善立法的几点思考,建议立法中应增加网络转载法定许可制度,并对网络转载侵权行为的规制提出了看法,为规范我国网络转载的混乱现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转载 法定许可 授权许可 作品 著作权
下载PDF
网络转载摘编法定许可的理论证成及实现进路
4
作者 何凯立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CSSCI 2022年第3期100-108,共9页
探讨网络转载、摘编能否适用法定许可,应先考察该制度的理论基础。现行制度下的“报刊转载法定许可”,是基于报刊刊载的作品具备公益性和时效性,而做出利益平衡和节约交易成本的制度考量。鉴于此,转载、摘编法定许可的适用标准应当由报... 探讨网络转载、摘编能否适用法定许可,应先考察该制度的理论基础。现行制度下的“报刊转载法定许可”,是基于报刊刊载的作品具备公益性和时效性,而做出利益平衡和节约交易成本的制度考量。鉴于此,转载、摘编法定许可的适用标准应当由报刊载体回归作品本身。从传统环境到网络空间,仅是作品载体的变更,作品性质并未发生改变,但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却并未在网络空间得以延拓。究其原因,是囿于现有的“报刊转载法定许可”制度张力不足、网络空间著作权易受侵犯以及相关获酬机制不完善等缺陷。据此,从制度层面出发,在法定许可适用标准上破除报刊载体的桎梏,完善相关获酬机制后,作品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在网络空间应得以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许可 网络转载摘编 报刊载体 利益平衡 交易成本 权利限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