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NA的新型集中社区公共空间网络结构优化 被引量:31
1
作者 邹晴晴 王勇 李广斌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29-838,共10页
公共空间并非"存在即合理"。公共空间网络结构效率折射出社会网络的重构能力、社会资本的建构强度、社会秩序的重塑能力。新型集中社区作为近年大量涌现的新型居住形态,正面临社会关系重构的巨大压力。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网络... 公共空间并非"存在即合理"。公共空间网络结构效率折射出社会网络的重构能力、社会资本的建构强度、社会秩序的重塑能力。新型集中社区作为近年大量涌现的新型居住形态,正面临社会关系重构的巨大压力。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网络分析法研究公共空间网络,并对苏州新型集中社区D的公共空间网络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其结论为:公共空间网络的关联度为0.216、中心势0.358、小世界值1.978,表明空间网络整体关联度不足,呈现出破碎化的特征;商业空间整合效应的发挥受到业态配置的影响;居民社会属性对空间网络结构特征造成一定影响。最后,基于"社会—空间"互动逻辑,以社会网络重构为导向,从集中安置模式、公共空间网络优化2个层面,提出新型集中社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当前及未来的集中社区规划建设和公共空间整体优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集中社区 公共空间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法(SNA) 量化分析 苏州市
原文传递
生态的校园 诗意的空间——四川大学双流新校区与厦门大学漳州新校区规划设计 被引量:10
2
作者 包小枫 张轶群 荣耀 《城市规划汇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6,共3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笔者近期中标的四川大学双流新校区与厦门大学漳州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的主要构思和特点 ;强调尊重和发掘基地特征 ,以生态网络的建构作为校园结构的基础 ;着重营造生活化的校园公共空间 ,采取整体而有弹性的校园规划设计... 文章简要介绍了笔者近期中标的四川大学双流新校区与厦门大学漳州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的主要构思和特点 ;强调尊重和发掘基地特征 ,以生态网络的建构作为校园结构的基础 ;着重营造生活化的校园公共空间 ,采取整体而有弹性的校园规划设计方法等。为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思路、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校园 景观生态网络 校园生活空间 四川大学 厦门大学 校区 规划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社会网络模型的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微更新研究——以苏州明月湾村为例 被引量:16
3
作者 丁金华 周莉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8-55,共8页
旅游型乡村的公共空间微更新,应在旅游相关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现状下,满足村民公共生活的空间需求,从而活态保护聚落人文风貌,深化旅游体验维度。以苏州明月湾村为例,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量化乡村社会网络模型的结构特征,并结合GIS推... 旅游型乡村的公共空间微更新,应在旅游相关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现状下,满足村民公共生活的空间需求,从而活态保护聚落人文风貌,深化旅游体验维度。以苏州明月湾村为例,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量化乡村社会网络模型的结构特征,并结合GIS推导村居公共生活需求的空间分布;同时,收集村内旅游业相关POI数据以明确乡村旅游经营活动的空间分布情况;从公共空间单元布局、交通流线调整、空间氛围营造等方面,探讨公共空间微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型乡村 POI 社会网络分析(SNA) 公共空间 微更新
下载PDF
开放住区与活力街道网络步行体系建设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彤宇 《城市建筑》 2016年第22期47-51,共5页
中国城市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城市居住条件大为改善,住区建设也已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即封闭式门禁小区模式,然而在居住者安于小区环境的优美和安全保障之外,大型社区缺乏街道生活、缺乏公共空间活力、交通拥堵、公共环境品质不... 中国城市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城市居住条件大为改善,住区建设也已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即封闭式门禁小区模式,然而在居住者安于小区环境的优美和安全保障之外,大型社区缺乏街道生活、缺乏公共空间活力、交通拥堵、公共环境品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也越发受到广泛诟病。究竟住宅小区应不应该开放?未来理想居住模式应该怎样?本文从城市活力街道网络步行体系建设的角度,分析当代机动车主导的城市格局下的步行环境现状、针对城市道路的基础设施属性和社会属性分化等现象,阐述合理街区尺度、连续的城市肌理、公共空间节点网络、道路的步行友好性等要素对当代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重要作用,指出开放住区的建设不在于住宅小区是否有围墙,关键问题在于规划具有合理步行尺度的街道网络、创造具有连续性和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以此为支撑形成小街区、密路网的开放住区,建立街道界面与步行路径的耦合关系,同时保留住宅街区内部的私密、半私密空间,展现未来以公交为导向的、低碳生态的、人性化的宜居住区规划结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网络 城市肌理 街区尺度 城市公共空间 步行系统
下载PDF
空间与行为网络匹配下的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被引量:7
5
作者 徐丹华 龚敏 张子琪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86-90,共5页
针对发达地区乡村公共空间供需不平衡导致的设施不足与闲置并存的矛盾现象,以芹川古村为例,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法定量探究“空间供给-社会需求”的关系。按照“指标建立-网络建构-匹配追因-策略提出”的技术路线,依据“点-线”语义搭建客... 针对发达地区乡村公共空间供需不平衡导致的设施不足与闲置并存的矛盾现象,以芹川古村为例,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法定量探究“空间供给-社会需求”的关系。按照“指标建立-网络建构-匹配追因-策略提出”的技术路线,依据“点-线”语义搭建客观公共空间网络模型、村民主观行为网络模型、游客主观行为网络模型,进行“村域-片区-单点”的多尺度解析与主客观网络匹配追因,由此提出乡村公共空间布点、节点筛选等精准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法 乡村公共空间 空间网络 行为网络 优化策略
原文传递
社会网络视角下老社区的公共空间更新——以福州市新港社区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炜 许翠亮 林志森 《新建筑》 2022年第3期112-116,共5页
社会网络结构修补在老社区公共空间更新中起着重要作用。以福州市新港社区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确定网络中的点线关系;运用Ucinet建构社会网络结构模型,选取中心性、网络密度、小世界值三项网络结构特征指标,计算得出参数值并加以分... 社会网络结构修补在老社区公共空间更新中起着重要作用。以福州市新港社区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确定网络中的点线关系;运用Ucinet建构社会网络结构模型,选取中心性、网络密度、小世界值三项网络结构特征指标,计算得出参数值并加以分析,客观评价网络结构的均衡性、关联度、通达性等特性;同时,基于三种指标内涵,以调整自身网络结构为导向,研究老社区公共空间修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网络结构 老社区 公共空间更新 新港社区
下载PDF
界首空间叙事 点线·针灸·触媒的乡建策略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维仁 冯立 《时代建筑》 2019年第1期78-87,共10页
王维仁建筑研究室沿着浙江界首老街,从对大会堂的修复重建开始,将设计延伸到背后的溪畔广场与两侧的公共空间。经由对会堂原址禹王宫戏台的考证,设计团队继而探讨禹王宫遗址花园的空间潜力,确认了禹王宫与侧殿的遗址位置,将规划延展到... 王维仁建筑研究室沿着浙江界首老街,从对大会堂的修复重建开始,将设计延伸到背后的溪畔广场与两侧的公共空间。经由对会堂原址禹王宫戏台的考证,设计团队继而探讨禹王宫遗址花园的空间潜力,确认了禹王宫与侧殿的遗址位置,将规划延展到老街南北两端的刘家祠堂与震东小学周边。团队同时对老街一侧的四合院宅邸如名高少府与东侧的卓庐四合院空间,陆续进行了空间的研究和再利用设计,并设计了老街南侧田园地景复育与游客站亭。这一系列对界首村公共建筑进行针灸式的改造,由点、线到面地打通肌理串联空间,将建筑肌理延伸到周边地景的山水田园,期望在带动界首文化生态旅游的同时,更能进一步地重构社区共识与村民的日常公共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针灸触媒 乡建策略 点、线、面 社会空间 剖面公共空间 合院叙事
下载PDF
网络舆情信息扩散中距离的影响——以新浪微博“九寨沟地震”事件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昱杉 李凤全 +2 位作者 王天阳 朱丽东 叶玮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77-84,共8页
为研究地理空间距离对网络舆情信息扩散的影响,以新浪微博平台全国范围内关于“九寨沟地震”事件的微博数据为支撑,采用舆情扩散特征指标提取、时间距离空间转换、幂函数模型拟合等方法,先分析网络舆情信息扩散的时空收缩现象,再分别从... 为研究地理空间距离对网络舆情信息扩散的影响,以新浪微博平台全国范围内关于“九寨沟地震”事件的微博数据为支撑,采用舆情扩散特征指标提取、时间距离空间转换、幂函数模型拟合等方法,先分析网络舆情信息扩散的时空收缩现象,再分别从响应时间、响应强度、传播强度和主题分布等维度上对网络舆情信息扩散中距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距离对网络舆情信息扩散的响应时间、响应强度、传播强度存在摩擦阻抗作用,但其作用强弱受地理空间的网络基础资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否有同类事件发生等因素影响,有地理依赖性;2)距离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舆情主题的分布,与事件、人员关系较大的主题占比有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而对事件的认识、情感态度类主题的占比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大.结论:地理空间距离对网络舆情信息扩散有影响,但对于不同的传播特征,指标的作用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信息 时空收缩 地理空间距离 舆情扩散特征指标 时间距离 空间转换 模型拟合
下载PDF
移动网络对公共空间社交生活的影响与启示 被引量:7
9
作者 徐苗 陈芯洁 +1 位作者 郝恩琦 万山霖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27,共6页
以重庆三峡广场为例,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探讨了移动网络与虚拟社交被个体带入公共空间后对社交活力产生的影响,以及未来城市设计从场所营造到场景生成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移动网络 公共空间 社交活力 数字城市 场景生成
原文传递
基于A–V–P的网络舆情信息情感维度空间的模型构建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英杰 黄微 闫璐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8,共7页
文章以网络舆情信息情感维度空间为研究对象,根据A-V-P心理学模型研究网络舆情信息情感维度空间的立体结构与内容,进行多维度、多关联的网络舆情信息情感维度空间的构建研究以及子空间中各个维度的立体构成要素的内容、语义和关联分析,... 文章以网络舆情信息情感维度空间为研究对象,根据A-V-P心理学模型研究网络舆情信息情感维度空间的立体结构与内容,进行多维度、多关联的网络舆情信息情感维度空间的构建研究以及子空间中各个维度的立体构成要素的内容、语义和关联分析,有利于提高舆情分析、监测和预警的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模型 网络舆情 信息情感 维度空间 模型构建
原文传递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城中村公共空间“微改造”研究——以广州园夏村为例
11
作者 陈建华 杨真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36-147,共12页
在我国城镇化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城中村的全面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迫切需求。将城中村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如何将城中村公共空间与城中村居民日常活动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地了解城中村... 在我国城镇化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城中村的全面更新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迫切需求。将城中村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如何将城中村公共空间与城中村居民日常活动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地了解城中村居民的实际需求,通过“微改造”的方式来改善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广州市园夏村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采集人群活动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及可视化插件Netdraw对城中村公共空间网络进行分析,建构城中村公共空间网络模型,研究公共空间网络和公共生活网络、空间与活动网络匹配度。从而明确存在问题,由此提出针对园夏村公共空间的“微改造”策略,为激活城中村公共空间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城中村 公共空间 微改造
下载PDF
社交机器人塑造人机协作的社会参与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钺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2-67,共6页
网络的开放性、协作性与共享性是互联网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石,以社交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算法已逐渐成为网络社会中不容忽视的活动主体。社交机器人在社会交往中构建交流的能力,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人类为主的社会交往模式。通过对社... 网络的开放性、协作性与共享性是互联网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石,以社交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算法已逐渐成为网络社会中不容忽视的活动主体。社交机器人在社会交往中构建交流的能力,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人类为主的社会交往模式。通过对社交机器人应用场景进行更加丰富的实验探索,实现多元公共空间的协调,能够为不同群体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人机交互方式的未来理应超越算法技术工具性的发展模式,走向人机协作下社会与技术更加融洽的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机器人 社交网络 公共空间 算法技术 人机协作
原文传递
基于步行网络修补的街道空间更新模式研究
13
作者 李正阳 魏婷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7期19-22,共4页
新的时代背景下,“以车为本”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宜,城市步行网络的建设日益得到重视。而相较于宏观视角下的步行网络整体规划,对既有步行网络进行修补优化更加切实可行。研究对重庆市步行网络的发展趋势和街道使用主体的需求进行了分析... 新的时代背景下,“以车为本”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宜,城市步行网络的建设日益得到重视。而相较于宏观视角下的步行网络整体规划,对既有步行网络进行修补优化更加切实可行。研究对重庆市步行网络的发展趋势和街道使用主体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指出修补重庆旧城传统山地步行网络的价值,提出了通过街道公共空间更新来修补旧城步行网络这一方法。进一步从总体思路、目标、原则与策略四个方面构建了街道公共空间更新的具体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网络修补 旧城街道 公共空间更新
下载PDF
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双边贸易影响因素的新考察——基于网络舆情的影响
14
作者 王婷婷 李婧湲 秦琳杰 《数理统计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480,共16页
本文基于互联网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测度“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情感倾向,并考察该倾向对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采用文本挖掘技术与空间杜宾模型,在完成对“一带一路”倡议情感倾向... 本文基于互联网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测度“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情感倾向,并考察该倾向对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采用文本挖掘技术与空间杜宾模型,在完成对“一带一路”倡议情感倾向性测度的基础上,利用2014-2019年的季度数据及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网络舆情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1)沿线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情感倾向为正,但得分不高且具有较大的波动性;(2)在空间杜宾(SDM)模型中,贸易情感得分及其一阶滞后项均显著,且当期的贸易情感影响高于滞后一期的影响。此外SDM效应分解显示贸易情感存在空间效应,但这一结论在贸易情感的一阶滞后项中并不显著。(3)通过3种不同方式的模型稳健性检验,发现网络舆情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均显著,回归结果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双边贸易 一带一路 空间计量
原文传递
乡村公共空间网络结构分析--以山西省太原市西怀远村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佳霓 高静 冯雅茹 《中外建筑》 2023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乡村公共空间具有功能复合性和社会联系性,是乡村建设中关注的重点。以往学者对于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空间,近年来开始对公共空间进行整体性研究,有利于乡村公共空间的系统性分析和设计。以财政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村-... 乡村公共空间具有功能复合性和社会联系性,是乡村建设中关注的重点。以往学者对于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空间,近年来开始对公共空间进行整体性研究,有利于乡村公共空间的系统性分析和设计。以财政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村--山西省太原市西怀远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西怀远村公共空间网络,从整体网络角度分析乡村公共空间结构特征以及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为指导西怀远公共空间优化提供依据,也作为设计前期分析与设计方向研制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法 乡村公共空间 西怀远村 公共空间结构
下载PDF
基于SNA的苏南传统乡村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奕 丁金华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1期108-113,共6页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析村民社交需求和空间结构之间的互动逻辑,有助于平衡社会群体使用需求和优化传统乡村空间布局。选择苏州植里古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公共空间拓扑网络,结合网络关联性、均衡性和连通性选择评价指标...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探析村民社交需求和空间结构之间的互动逻辑,有助于平衡社会群体使用需求和优化传统乡村空间布局。选择苏州植里古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公共空间拓扑网络,结合网络关联性、均衡性和连通性选择评价指标,对古村空间结构进行可视化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公共空间网络的密度为0.2762,中心势和小世界值分别为17.58%和2.303;整体网络关联度较弱;不同功能类型空间节点中心性存在差异,呈现出多核心集聚的格局;公共空间使用率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传统乡村公共空间更新规划策略,为乡村未来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法 传统乡村 公共空间 更新策略 苏州植里村
下载PDF
隐秘的公共空间--地下步行通道的建筑学解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商谦 《新建筑》 2020年第4期32-38,共7页
地下步行通道既是城市空间片段的连接和延伸,在地面空间被分割的情况下提供连续不断的步行系统,也是新的生活空间载体,在一种线性并接近封闭空间中承载城市中越来越多的活动。从早期单纯的空间连通演变到当代不同地下空间之间的整合,地... 地下步行通道既是城市空间片段的连接和延伸,在地面空间被分割的情况下提供连续不断的步行系统,也是新的生活空间载体,在一种线性并接近封闭空间中承载城市中越来越多的活动。从早期单纯的空间连通演变到当代不同地下空间之间的整合,地下步行通道不仅为城市创造了很多积极的公共空间,也推动了城市的立体化发展。文章从建筑学视角解读地下步行通道"线性独立"的空间属性,解释其形成原因、空间特征、行为特点,分析其从基础设施到公共空间的理念转变过程,并重点探讨其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所面临的设计问题,以及空间品质提升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通道 地下空间 步行系统 线性空间 基础设施 公共空间网络
下载PDF
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双重任务及其进路选择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卧杰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4-21,共8页
治理网络公共空间面临保护言论自由和规制网络失范行为的双重任务。基于自由与秩序的原理和平衡论思想与理论的指导,要达成治理网络公共空间的目标、实现网络社会法治化,就必须突破单边主义的思维方式与行动逻辑;努力实现规制网络失范... 治理网络公共空间面临保护言论自由和规制网络失范行为的双重任务。基于自由与秩序的原理和平衡论思想与理论的指导,要达成治理网络公共空间的目标、实现网络社会法治化,就必须突破单边主义的思维方式与行动逻辑;努力实现规制网络失范行为与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衡平,达成网络共识,是实现网络社会法治化治理目标的一种进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公共空间 网络失范行为 网络治理
下载PDF
新型颠覆技术助力网络道德监督的积极价值及其应用困境
19
作者 韩硕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1-26,共6页
作为舆论评判的重要范畴,道德监督旨在借助社会舆论来纠正道德失范言行,维护道德在社会公共领域的地位,实现广大社会成员道德认同和社会和谐发展。网络道德监督是以网络为媒介,对公共活动或热点事件进行价值判定的特殊道德实践行为。作... 作为舆论评判的重要范畴,道德监督旨在借助社会舆论来纠正道德失范言行,维护道德在社会公共领域的地位,实现广大社会成员道德认同和社会和谐发展。网络道德监督是以网络为媒介,对公共活动或热点事件进行价值判定的特殊道德实践行为。作为广泛的社会动员,网络道德监督有积极效应,但也常因技术工具异化、道德敏感钝化、天然规范式微、道德信任弱化等主客观因素,存在着蕴含并演化为破坏性力量的可能。面对网络生存的客观现实,网络舆论影响力和风险性激增的严峻形势,从技术向善、理性精神和法治力量等方面着力规范网络道德监督是建设风清气正网络空间和充分发挥道德力量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颠覆技术 网络道德监督 公共空间
下载PDF
公共空间系统秩序与社会网络的延续 被引量:4
20
作者 闫杰 《华中建筑》 2008年第12期134-135,共2页
针对长期以来的旧城改造忽视城市原有的社会网络保护的问题,文章提出应保护和改善社会网络形成的物质载体公共空间系统秩序,并指出了维护公共空间系统秩序应采取的城市改造方式。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公共空间系统 城市更新改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