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的社会风险放大效应研究——基于公共卫生事件 被引量:23
1
作者 祝阳 雷莹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20,共7页
网络搭建的"场域"成为社会风险的"放大站",本研究旨在描述网络传播与社会风险放大之间的关系。在区分网络与媒体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网络传播特征与放大效应的关系。基于公共卫生事件,探讨社会风险本身就会产生的社... 网络搭建的"场域"成为社会风险的"放大站",本研究旨在描述网络传播与社会风险放大之间的关系。在区分网络与媒体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网络传播特征与放大效应的关系。基于公共卫生事件,探讨社会风险本身就会产生的社会效应。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分析网络对社会风险的传播衍生出的次生危害。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关系的假设前提下,提出网络的社会风险放大效应的模型。需要理性应对网络在社会风险中产生的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媒介 媒体 新媒体 传播 社会风险 放大效应 网民 政府 公共卫生事件
下载PDF
部门扭曲与宏观经济波动:以金融危机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许雪晨 田侃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89,共32页
外部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具有重要影响。伴随着全球产业链的重构,生产网络效应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将生产网络纳入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部门扭曲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然后基于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测算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生产网络对金融冲... 外部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具有重要影响。伴随着全球产业链的重构,生产网络效应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将生产网络纳入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部门扭曲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然后基于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测算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生产网络对金融冲击的放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部门扭曲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表现为总效率楔子和总劳动楔子,生产网络中关键部门对总劳动楔子影响较大,而对总效率楔子影响较小;生产网络在金融危机期间产生了大约5倍的放大效应。本文强调生产网络和关键部门在宏观经济波动中的重要作用,从产业和金融两方面为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供了学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网络 部门扭曲 金融冲击 网络放大效应
原文传递
传感器台网布设对震源定位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楠 王恩元 +2 位作者 李保林 王笑然 陈栋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9-236,共8页
开展了不同传感器台网震源定位实验,分析了不同传感器台网布设下的震源定位误差分布规律,研究了震源定位双曲线域的非均匀特性,揭示了传感器台网对震源定位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传感器台网同时影响震源定位求解系统的稳定性和定位精度,... 开展了不同传感器台网震源定位实验,分析了不同传感器台网布设下的震源定位误差分布规律,研究了震源定位双曲线域的非均匀特性,揭示了传感器台网对震源定位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传感器台网同时影响震源定位求解系统的稳定性和定位精度,而且传感器台网对震源定位结果的影响具有非均匀性;监测区域中不同位置的震源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各不相同,传感器台网内部的震源定位精度和稳定性都高于外部震源;随着震源远离台网中心,定位精度和稳定性都呈下降趋势,且当震源到达传感器台网边缘和台网外部的区域时,震源定位精度和稳定性的下降速率急剧增加;基于震源定位双曲线控制方程研究揭示了震源定位双曲线域的非均匀特性,传感器台网通过放大波速和到时等输入数据误差影响震源定位结果,且震源定位双曲线域的非均匀特性导致传感器台网对输入数据误差的放大效应是非均匀的,这种非均匀的放大效应是震源定位精度和稳定性依赖于震源和传感器台网相对位置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声发射 传感器台网 震源定位 双曲线域 非均匀特性 放大效应
原文传递
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网络与经济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晓军 王开元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9,共15页
本文使用产业网络模型,考察了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结合产业网络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结合需求重要性效应、自投入网络效应和部门间网络效应,总称为放大效应,来影响宏观经济发展,而产业结构调整会影响上述... 本文使用产业网络模型,考察了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结合产业网络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结合需求重要性效应、自投入网络效应和部门间网络效应,总称为放大效应,来影响宏观经济发展,而产业结构调整会影响上述效应。本文进一步使用WIOD数据测算了中国2000—2014年不同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结合放大效应对经济发展的真实影响,结果表明放大效应前后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截然不同。此外,对部门放大效应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引起放大系数的正向变化,并且在工业部门该机制最突出。本文从产业网络视角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模型 全要素生产率 放大效应 产业结构
下载PDF
突发型群体性事件网络影响力演进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唐超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63,75,共7页
选取典型群体性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计量网民发帖、回帖数量等随时间的变化,得出突发型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中的空间放大效应及形成机理;得出突发型群体性事件网络影响力随时间呈波浪形递减的规律及机理。认为突发型群体性事件网络影响力... 选取典型群体性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计量网民发帖、回帖数量等随时间的变化,得出突发型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中的空间放大效应及形成机理;得出突发型群体性事件网络影响力随时间呈波浪形递减的规律及机理。认为突发型群体性事件网络影响力演进有以下五个阶段:窗口期、高峰期、低谷期、衰退期、潜伏期,并对各阶段的网络信息管理策略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群体性事件 网络影响力 放大效应 演进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