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型、神经类型与运动专项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方秋丽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9-51,共3页
利用实验法、统计法及文献资料法 ,对体育大学生血型、神经类型与运动专项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体育大学生A、B、O血型分布同一般人 ,由高到低依次为B型、O型、A型、AB型。神经类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兴奋型、安静型、灵活型、弱型。... 利用实验法、统计法及文献资料法 ,对体育大学生血型、神经类型与运动专项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体育大学生A、B、O血型分布同一般人 ,由高到低依次为B型、O型、A型、AB型。神经类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兴奋型、安静型、灵活型、弱型。在速度性、力量性及灵活性要求较高项目中 ,O型—兴奋型、灵活型占有较高的比例 ,而稳定性较高的项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分布 运动 安静 兴奋型 专项 性要求 神经类型 体育大学生 力量性 文献资料法
下载PDF
体育系大学生神经类型与体育专项选择关系的分析
2
作者 肖玲远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26-28,共3页
通过对体育系67名大学生的神经类型和机能状态进行测试,分析了体育大学生神经类型及机能特点与体育专项选择之间关系,试图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神经类型特点的运动项目及体育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体育大学生 神经类型 运动专项
下载PDF
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3
作者 谢艺燕 赵学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侧后方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颈椎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劳动方式的改变、屈颈机会的增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趋向于...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侧后方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颈椎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劳动方式的改变、屈颈机会的增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趋向于年轻化,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该文就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疗法 综述
下载PDF
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研究 被引量:53
4
作者 刘生发 张锋 王雅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67-1869,共3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采用颈椎牵引、针灸推拿、运动训练综合手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2016年4月经医院临床确诊后进行治疗的17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患选择为临床研究病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并将单双号分成两... 目的:分析与探讨采用颈椎牵引、针灸推拿、运动训练综合手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2016年4月经医院临床确诊后进行治疗的17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患选择为临床研究病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并将单双号分成两组。对照组(单号)89例仅给予颈椎牵引进行治疗,观察组(双号)89例则应用颈椎牵引联合针灸推拿的治疗方案,同时两组病患均进行相应运动训练指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VAS评分、临床疗效、肌力状况、生活质量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1%、复发率2.25%、JOA评分(14.16±1.21)分、VAS评分(1.97±1.35)、躯体健康(77.88±5.91)分、心理健康(74.97±2.91)分、肌力(73.01±15.86)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4.16%、复发率14.61%、JOA评分(13.27±1.88)分、VAS评分(2.78±1.47)、躯体健康(75.18±5.49)分、心理健康(73.53±2.64)分、肌力(65.09±11.76)分,组间对比,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颈椎牵引、针灸推拿以及运动训练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更好,病患颈部功能改善较好,疼痛及运动感觉障碍等临床不适症状均明显减轻,有效减少了疾病的复发,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升,作用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牵引 运动训练 神经根型 颈椎病 针灸推拿
下载PDF
桂枝加葛根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的作用和镇痛机制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陈会滨 樊炜骏 +2 位作者 匡尧 海兴华 石玉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探讨桂枝加葛根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大鼠的作用和镇痛机制研究。方法按照体重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用颈椎插线法构建CSR大鼠模型。阳性对照组给予颈复康... 目的探讨桂枝加葛根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大鼠的作用和镇痛机制研究。方法按照体重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用颈椎插线法构建CSR大鼠模型。阳性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6 g·kg^(-1),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桂枝加葛根汤1,2,4 g·kg^(-1)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药液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连续给药14 d。造模后第3 d后,阳性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6 g·kg^(-1),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给予桂枝加葛根汤1,2,4 g·kg^(-1)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疼痛行为和步态障碍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和β-内啡肽(β-Ep)含量;以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脊髓和神经根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的游泳时间分别为(389.33±16.95),(332.75±13.96),(360±19.10),(358.86±17.97),(369.29±14.44)和(377.86±9.56)s;这6组的步态障碍评分分别为(1.11±0.33),(2.50±0.53),(1.89±0.60),(1.86±0.64),(1.57±0.53)和(1.28±0.49)分;这6组的左前肢疼痛阈值分别为(713.33±18.53),(406.5±14.93),(623.22±21.82),(620.88±26.51),(670.14±15.68)和(693.43±12.65)g;这6组的PGE2含量分别为(30.23±6.16),(76.89±8.74),(57.95±10.34),(59.94±10.52),(45.74±8.61)和(37.83±7.64)ng·L^(-1);这6组的β-Ep含量分别为(130.59±18.28),(63.56±9.69),(77.93±7.51),(85.43±6.72),(98.26±11.18)和(108.35±18.21)ng·L^(-1);这6组的SIRT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6±0.12,0.56±0.07,0.68±0.08,0.67±0.04,0.80±0.06和0.99±0.09;这6组的NF-κB-p65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6±0.07,1.58±0.13,1.19±0.17,1.14±0.25,0.91±0.11和0.76±0.08;这6组的BDNF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加葛根汤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疼痛因子 炎症介质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核转录因子-κB-p65
原文传递
颈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31
6
作者 田洪昭 孙忠人 +2 位作者 张秦宏 王晓娜 荀文臣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6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观察颈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颈夹脊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1周治疗5次,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NPQ、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MPQ)的评分,判... 目的观察颈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颈夹脊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1周治疗5次,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NPQ、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MPQ)的评分,判断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别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评分均改善(均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指标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组愈显率76.66%,优于对照组的46.66%(P<0.05)。结论颈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电针 夹脊穴
下载PDF
针灸联合颈椎熏蒸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廖亚军 梁金秋 《四川中医》 2018年第7期208-210,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联合颈椎熏蒸护理治疗后其运动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颈椎熏蒸护理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颈椎熏蒸护理...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联合颈椎熏蒸护理治疗后其运动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颈椎熏蒸护理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颈椎熏蒸护理治疗;治疗结束1个月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前及治疗结束1个月时采用标准Borden法测量颈椎X线颈椎曲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症状进行;治疗前、治疗结束1周、治疗结束1个月时采用Fugl-Meyeer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曲度及颈椎活动度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颈椎曲度及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时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联合颈椎熏蒸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颈椎曲度、活动度、症状体征评分及VAS评分,并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灸 颈椎熏蒸 神经根型颈椎病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0
8
作者 廖德珺 李筱贺 颜雷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1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情况。方法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骨外科颈椎病患者120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常规护理组60例和循证护理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情况。方法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骨外科颈椎病患者120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常规护理组60例和循证护理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对于颈椎病认知能力情况、临床疗效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投诉率情况。结果循证护理组颈椎病知识、对颈椎病态度、对颈椎病预防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t=6.59、7.02、2.53),循证护理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x2=7.15),循证护理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投诉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x2=6.93、6.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于颈椎病的认知和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神经根型颈椎病 效果
下载PDF
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特征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魏戌 高云 +13 位作者 张兴平 谢琪 张润顺 赵勇 李金学 高景华 张世民 张振宇 虹娜 贾鹰珏 宋观礼 王浩 周红艳 许根荣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663-1666,共4页
目的利用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获取真实世界数据,了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特征。方法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共享系统数据库中6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与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对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就诊... 目的利用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获取真实世界数据,了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特征。方法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共享系统数据库中6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与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对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就诊节气、主要症状、入院时疼痛评定、颈椎功能障碍评定、中医证型情况进行提取,并将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型进行标准化,对提取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0岁,45~65岁年龄段患病比例最高,女性较男性发病率高,平均病程为1.8年。患者在大暑节气入院就诊最多,主要是夏、秋二季。以疼痛主诉就诊的患者占总例数的70%,单纯以麻木前来就诊的较少。患者多表现为中度疼痛,以颈项部位疼痛最为常见,同时中度颈椎功能障碍的患者较为多见。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的比例最高,占51.43%,其次是风寒痹阻证。风寒痹阻证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疼痛平均分值最高。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病程较长,与节气关系明显。患者就诊时多以疼痛为主诉,颈项部疼痛多见,疼痛程度与颈椎功能障碍程度偏于中等。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证为主,风寒痹阻证患者颈椎功能障碍、疼痛程度相对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 真实世界临床研究 发病特征
原文传递
中医颈椎牵引联合内服、外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卜岗 孙欣 +1 位作者 杨娜 王锁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885-888,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颈椎牵引联合内服、外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和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研究中医颈椎牵引联合内服、外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内服外敷进行治疗。治疗后,记录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状况(PPI)及颈部活动度进行检测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70,P=0.0422)。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PRI、PPI及颈部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PRI、PPI及颈部活动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指麻木缓解时间及椎间孔挤压试验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医颈椎牵引联合内服、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牵引 身痛逐瘀汤 内服 外敷
下载PDF
腹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近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1
作者 范德辉 刘刚 +8 位作者 王廷臣 黄凡 王小寅 曾红文 周飞雄 姚国新 陈旭林 许荣达 李盈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09-912,共4页
目的:比较单纯龙氏正骨、腹针与腹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寻找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8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腹针正骨组、正骨组和腹针组,每组60例。腹针正骨组采用腹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腹针... 目的:比较单纯龙氏正骨、腹针与腹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寻找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8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腹针正骨组、正骨组和腹针组,每组60例。腹针正骨组采用腹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腹针穴取中脘、关元、石关、商曲等,正骨手法采用仰头摇正、侧头摇正等龙氏正骨手法。正骨组和腹针组单纯采用龙氏正骨手法和腹针治疗。比较各组治疗2个疗程(近期)、治疗后1个月(远期)的临床疗效。结果:腹针正骨组近期、远期愈显率分别为80.7%(46/57)、68.4%(39/57),均明显高于正骨组的63.6%(35/55)、30.9%(17/55)与腹针组的58.9%(33/56)、50.0%(28/56)(均P<0.05),其中正骨组、腹针组两组远期愈显率相比较,腹针组的远期疗效优于正骨组(P<0.05)。结论:腹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均较好,优于单纯腹针和龙氏正骨手法治疗,且具有叠加效应,是目前治疗CSR的较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腹针 正骨手法
原文传递
三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敏娟 穆敬平 +2 位作者 曾静 郑苏 佟春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观察药物加温针灸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温针灸组、中药离子导入组和综合组,每组40例。药物组采用静脉滴注和口服药物方法治疗;温针灸组采用针刺配合艾灸... 目的观察药物加温针灸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温针灸组、中药离子导入组和综合组,每组40例。药物组采用静脉滴注和口服药物方法治疗;温针灸组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方法治疗;中药离子导入组采用离子导入法治疗;综合组是以上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每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由专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5%,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5%,中药离子导入组总有效率为78%,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8%;综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组(P均<0.05)。结论药物加温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药物 温针灸 中药离子导入
下载PDF
透刺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及对患者血浆TNF-α和IL1β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万碧江 黄伟 +6 位作者 张压西 陈汉跃 张荒生 陈培红 肖凤英 付兰萍 张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2期373-375,共3页
目的:观测透刺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3组,透刺电针组60例,采用透刺电针治疗;夹脊电针60例,采用电针颈夹脊治疗;颈复康组40例,予口服颈复康治疗。评定临床疗效... 目的:观测透刺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3组,透刺电针组60例,采用透刺电针治疗;夹脊电针60例,采用电针颈夹脊治疗;颈复康组40例,予口服颈复康治疗。评定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NF-α和IL1β的变化。结果:(1)透刺电针组痊愈率68.9%,总有效率100%;电针夹脊组痊愈率39.2%,总有效率为91.61%;颈复康组痊愈率22.8%,总有效率为82.8%;3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X2=20.1、9.7,P<0.01)。(2)治疗后3组血浆TNF-α、IL1β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透刺电针组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电针夹脊组、颈复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复康组对患者血浆TNF-α的降低优于电针夹脊组,电针夹脊组对血浆IL1β含量的调节优颈复康组。结论:透刺电针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电针夹脊组和颈复康组;透刺电针能调节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血浆TNF-α和IL1β恢复平衡,从而减少炎症反应,达到抗炎止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透针电针 临床观察 TNF-Α IL1β
下载PDF
毫火针结合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近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田华卫 熊春梅 党腾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2期131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毫火针结合正骨推拿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近远期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乙酰氨基酚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毫火针联合... 目的探讨毫火针结合正骨推拿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近远期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乙酰氨基酚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毫火针联合正骨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疗程结束时及随访6个月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治疗前后不同时段的症状积分、颈椎疼痛评级指数(PRI)以及颈椎屈曲度,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程结束时的总有效率为95.9%,较对照组的9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上肢麻木、眩晕、颈椎疼痛、神经根压迫积分分别为(1.53±0.16)分、(1.49±0.13)分、(1.58±0.17)分、(1.38±0.17)分,显著低于同时段对照组(1.82±0.58)分、(1.75±0.25)分、(1.90±0.38)分、(1.55±0.57)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牵扯痛、胀痛、撕裂痛、跳痛、热灼痛评分分别为(1.14±0.08)分、(1.07±0.06)分、(1.02±0.14)分、(0.93±0.21)分、(0.93±0.21)分,低于同时段对照组(1.53±0.50)分、(1.46±0.63)分、(1.53±0.52)分、(1.34±0.37)分、(1.48±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颈椎屈曲度为(10.35±0.43)°,显著高于对照组(9.71±0.37)°(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较对照组的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结合正骨推拿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疼痛指数,提高颈椎屈曲度,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正骨推拿 毫火针 颈椎功能
下载PDF
五禽戏之鹿戏在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吴丹 汪贤梅 +2 位作者 孙雪影 王爱国 孙鸿雁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25期1928-1933,共6页
目的探讨五禽戏之鹿戏对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活动度、中医症状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骨科住院患者60例,2017年6-12月符合标准的住院患者30例为对照组,2018年1-6月符合标准的住院患者30例为干预组,2组患... 目的探讨五禽戏之鹿戏对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活动度、中医症状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骨科住院患者60例,2017年6-12月符合标准的住院患者30例为对照组,2018年1-6月符合标准的住院患者30例为干预组,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鹿戏锻炼.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2、4周后比较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干预前、干预2周后比较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和颈部活动度;干预前、干预4周后比较焦虑评分(GAD-7).结果干预组在干预2、4周NDI评分分别为(19.23±2.19)、(9.23±1.85)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21.37±1.40)、(11.63±2.95)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9、3.77,P<0.05);干预2周后干预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颈部活动度分别为(5.47±1.78)、(19.17±1.26)、(4.87±0.78)、(11.50±1.46)分,对照组分别为(7.40±2.53)、(16.23±1.87)、(6.17±1.26)、(13.17±1.56)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2~4.81,P<0.05);干预4周后,干预组患者GAD-7评分为(1.07±0.20)分,对照组为(1.56±0.2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P<0.05).结论鹿戏能改善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症状,提升颈椎功能,缓解焦虑情绪,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五禽戏 神经根型颈椎病 老年
原文传递
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俊依 蔡剑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0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疗法治疗,治...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疗法治疗,治疗组给予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肩颈部疼痛、患侧上肢放射痛或麻木感、头晕头痛等症状,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少、恢复快、疗效高等优点,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 推拿 中医疗法
下载PDF
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华南 马菲 +3 位作者 张玮 赵娜 海兴华 王金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9-942,共4页
目的:评价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的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 目的:评价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的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法。以25 d为观察周期,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5天以及治疗第25天对患者进行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标尺评估(VAS)观察,并采集入组、出组患者的神经根周围脂肪CT值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为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30%,愈显率为72.9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VAS、NDI评分,神经根周围脂肪C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推拿疗法相比较,时相性辨证分期推拿疗法可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CSR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神经根水肿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时相性辨证分期疗法 推拿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选经取穴规律探讨 被引量:25
18
作者 Ezzat Rowshan zamir 杨超 +3 位作者 于天源 沈熠 吕桃桃 李易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718-722,共5页
目的 分析总结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经取穴规律。方法 以"针刺""神经根型颈椎病"等为主题词,检索6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期限为2009~2018年,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M... 目的 分析总结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经取穴规律。方法 以"针刺""神经根型颈椎病"等为主题词,检索6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期限为2009~2018年,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Microsoft Excel软件对其选经取穴规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99篇,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夹脊(79篇)、后溪(34篇)、风池(30篇)、肩井(25篇)、大椎(23篇)、外关(22篇)此6穴最为常用;常用穴主要集中在足少阳胆经(55篇)、手阳明大肠经(36篇)、手太阳小肠经(34篇)3条经脉;主穴主要集中于颈项部及上肢(161篇、92篇),交会穴的应用最多(78篇),其次是八脉交会穴(56篇)。结论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穴以相应节段颈夹脊结合足少阳胆经腧穴为主,注重颈部及上肢部相结合的远近配穴法,重视颈部交会穴与上肢八脉交会穴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神经根型颈椎病 随机对照试验 选穴
下载PDF
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9
作者 眭小萍 《中外医疗》 2012年第19期1-1,3,共2页
目的探讨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分为观察组56例,用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对照组24例,牵引加中频治疗。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分为观察组56例,用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对照组24例,牵引加中频治疗。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为83.3%。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疗法,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治疗 牵引治疗 颈椎练功疗法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范乾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6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2例门诊患者按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1例电针,取俯卧位,充分暴露颈部皮肤,针灸针(华佗牌0.3×40mm)患者双侧颈夹脊穴进针,刺进椎体...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2例门诊患者按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1例电针,取俯卧位,充分暴露颈部皮肤,针灸针(华佗牌0.3×40mm)患者双侧颈夹脊穴进针,刺进椎体,深度以患者感觉为据,针感放射至肩部即可;长度0.3×50mm针灸针,直刺大椎,深度1~1.5寸,轻轻上挑针尖,注意询问患者感觉,以患者感觉有局部酸胀且放射至上肢部位最佳;据病情选相应穴位连续波电针,5min调试电流1次,逐渐加大强度,以可承受为准,30min/次。治疗组51例温针灸,在针柄上套上长短适宜艾条,温针灸,持续30min,2~4穴/次,将阻隔物垫于温针针具下以防止皮肤烫伤,连续波电针,初始电流2~10m A,5min调试电流1次,逐渐加大强度,以可承受为准,持续20min;电针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隔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颈椎病症状评分,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生活质量评、颈椎病症状评分、疼痛评分、颈性眩晕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温针灸 电针 生活质量评分 颈椎病症状评分 疼痛评分 颈性眩晕评分 臂丛牵拉试验 椎间孔挤压试验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