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叶建勋 郭小明 +1 位作者 于春波 梁亚闯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14期78-82,共5页
目的分析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使用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的作用。方法2020年4月—2021年9月选择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5例周围神经断裂患者为研究主体,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划分成(32例)的常规组以及(33例)的试验组,予以常... 目的分析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使用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的作用。方法2020年4月—2021年9月选择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5例周围神经断裂患者为研究主体,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划分成(32例)的常规组以及(33例)的试验组,予以常规组患者常规神经外膜缝合修复治疗,予以试验组患者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治疗。对比治疗后每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hina Stroke Scale,CSS)得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肌力恢复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SS得分以及NIHS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SS得分以及NIHSS得分均低于常规组,同组治疗后CSS得分以及NIHSS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过敏以及排斥等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试验组,并且同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精神健康、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力、躯体疼痛以及生理机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精神健康、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力、躯体疼痛以及生理机能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并且同组治疗后精神健康、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力、躯体疼痛以及生理机能得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脱细胞基质周围神经修复膜 肌力 神经功能 神经断裂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腕部切割伤正中神经断裂Ⅰ期拇对掌功能重建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陈志刚 梁程亮 +1 位作者 林景波 何土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5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腕部切割伤正中神经断裂Ⅰ期拇对掌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30例腕部切割伤导致的正中神经断裂拇对掌功能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 目的探讨腕部切割伤正中神经断裂Ⅰ期拇对掌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30例腕部切割伤导致的正中神经断裂拇对掌功能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取Ⅰ期正中神经吻合及Ⅰ期拇对掌功能重建,对照组采取Ⅰ期正中神经吻合及Ⅱ期拇对掌功能重建。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达标率以及Carroll手功能评分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36项简化版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期正中神经吻合及Ⅰ期拇对掌功能重建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恢复腕部切割伤导致正中神经断裂拇对掌功能损伤患者的手功能,提高手部感觉敏感度,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部切割伤 神经断裂 拇对掌功能
下载PDF
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易漏诊部位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斌 冯毅 +6 位作者 王玉海 董吉荣 杨理坤 王剑超 朱军 杜春雷 蔡学见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7期407-409,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易漏诊部位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432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符合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其他部位损... 目的探讨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易漏诊部位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432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符合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患者的诊断标准,并按损伤严重评分(ISS)和GCS评分对伤情进行评估。同时对漏诊组(50例)和非漏诊组(382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432例患者中有50例漏诊,漏诊率为11.57%。与非漏诊组比较,漏诊组患者ISS评分,GCS≤8的病例所占比例及死亡率均较非漏诊组患者高(P<0.05)。视神经、空腔脏器及脊髓损伤漏诊率较高,这些易漏诊部位损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也较高。结论对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应重视其视神经、脊髓等合并伤的诊断、规范其诊疗流程,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视神经损伤 脊髓损伤 胃破裂 肠破裂 多发伤
下载PDF
伴动眼神经麻痹的未破裂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莹 荆林凯 +5 位作者 张倩倩 刘健 张义森 王坤 穆士卿 杨新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4-607,共4页
目的分析伴动眼神经麻痹的未破裂后交通动脉(PCoA)动脉瘤的形状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未破裂单发PCoA动脉瘤患者70例。按照其主要临床症状分为无症状组... 目的分析伴动眼神经麻痹的未破裂后交通动脉(PCoA)动脉瘤的形状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未破裂单发PCoA动脉瘤患者70例。按照其主要临床症状分为无症状组、动眼神经麻痹组、其他临床症状组。对患者个体化的三维DSA图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比各组形状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区别。结果(1)动眼神经麻痹组的平均径颈比为1.75±0.46,高于无症状组的1.15±0.44及其他临床症状组的1.2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组问动脉瘤的侧壁/分叉分型、是否带子瘤、最大径、瘤颈宽度、表面积及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动眼神经麻痹组的平均壁面切应力为0.48±0.21,低于无症状组的0.68±0.24和其他临床症状组的0.82±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眼神经麻痹组的低壁面切应力面积百分比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3.77%(1.48%,27.16%),高于无症状组的0.15%(0.00%,1.Cr7%)及其他临床症状组的0.03%(0.0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之间壁面切应力震荡因子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结论伴动眼神经麻痹的未破裂PCoA动脉瘤,具有高径颈比及低壁面切应力,可能是未破裂PCoA动脉瘤中的高风险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 动眼神经麻痹 破裂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胫神经损伤对胫骨单截骨骨搬移治疗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许奥 王斌 +5 位作者 方均 白崔魏 吕梓宸 程康 郑永鑫 王红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5-1930,共6页
背景:周围神经在骨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临床上神经损伤对骨搬移技术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胫神经损伤对胫骨单截骨骨搬移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22年6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胫骨骨缺损患者32例,根... 背景:周围神经在骨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临床上神经损伤对骨搬移技术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胫神经损伤对胫骨单截骨骨搬移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22年6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胫骨骨缺损患者32例,根据是否合并胫神经损伤分为胫神经损伤组(n=16)与无胫神经损伤组(n=16),两组均接受单截骨骨搬移手术治疗。治疗后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矿化区愈合指数、外固定指数、对接点愈合及针道感染等情况;拆除外固定后,采用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ASAMI)评分标准评价骨愈合和功能评价。结果与结论:①32例患者治疗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5.28±4.79)个月,两组骨性愈合时间、外固定时间、愈合指数与外固定指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胫神经损伤组2例、无胫神经损伤组1例出现针道感染,均为PALEYⅠ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胫神经损伤组对接点不愈合率为31%,无胫神经损伤组为1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ASAMI骨愈合评分的优良率均为100%,肢体评分优良率胫神经损伤组为81%、无胫神经损伤组为9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结果表明,胫神经损伤对胫骨单截骨骨搬移手术治疗的矿化速度、外固定时间、对接点愈合、针道感染、矿化区成骨质量等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缺损 骨搬移 ILIZAROV 牵拉成骨 胫神经损伤 神经轴索断裂
下载PDF
腮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临床诊治分析(附67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捷 刘辉 郑雄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2期3878-3881,共4页
目的:研究腮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特点,总结其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7例腮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使用SPSS 22.0软件对数... 目的:研究腮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特点,总结其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7例腮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使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0例初次手术行腮腺区肿物切除术者,其平均复发时间短于27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或浅叶部分切除者[(17.18±5.39)个月vs(20.89±6.63)个月,P<0.05]。复发性多形性腺瘤可出现皮肤粘连(40.3%)、面神经粘连(73.1%)、多灶性病变(56.7%)、肿瘤包膜不完整(92.5%)以及镜下卫星结节(79.3%)等特征。主要的远期并发症为永久性面神经损伤(n=9,13.4%)及Frey综合征(n=18,26.9%)。随访期间术后再次复发7例,复发率13.0%,术中出现肿瘤破裂者,术后复发率较高(31.8%vs 0%,P<0.05)。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初次肿物摘除术后复发常见,复发性肿瘤局部病变广泛,术后并发症常见,外科治疗应个体化,以腮腺浅叶切除为主,根据病变情况及患者意愿决定是否切除深叶;术中肿瘤破裂将增加术后复发风险,应尽量避免,术后还需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 永久性面神经损伤 腮腺浅叶切除术 术中肿瘤破裂
下载PDF
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在诱导细胞质膜破裂中的作用
7
作者 樊浩 赵丹 焦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59-1665,共7页
细胞质膜破裂(plasma membrane rupture,PMR)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最后一步,这一过程会将细胞内容物(包括促炎细胞因子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等)释放到细胞外环境,引发或放大炎症反应。最新研... 细胞质膜破裂(plasma membrane rupture,PMR)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最后一步,这一过程会将细胞内容物(包括促炎细胞因子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等)释放到细胞外环境,引发或放大炎症反应。最新研究发现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nerve injury-induced protein 1,NINJ1)是多种程序性细胞死亡中质膜破裂(plasma membrane rupture,PMR)的关键介质。本综述结合最新研究成果,聚焦于NINJ1在细胞死亡方面的关键作用,探讨NINJ1的分子结构、功能及在炎症性疾病中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应用。非激活态的NINJ1具有多个α-螺旋结构,包括两个跨膜α-螺旋结构及游离在胞外的N端(1-78,包含α-螺旋结构)结构域。当NINJ1被激发后能发生寡聚并使处于胞外的α-螺旋结构插入细胞膜,从而引发细胞质膜破裂。根据已解析的NINJ1激活态分子结构,已提出2种不同的NINJ1诱发细胞质膜破裂分子机制,一种是NINJ1形成环状或拉链结构,通过其内部亲水结构切割细胞膜,另一种NINJ1也形成环状结构,但其亲水区在环外会将NINJ1跟细胞膜一起切掉。同属Ninjurin家族的NINJ2与NINJ1在结构上高度相似,却不能介导质膜破裂,揭示细微的结构差异即可改变NINJ1的溶膜功能。通过阻止NINJ1介导的质膜破裂,可减轻炎症反应。未来的研究可能会集中在开发针对NINJ1的抑制剂,以期通过调控其功能来治疗相关的炎症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 细胞死亡 质膜破裂
下载PDF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断裂术后跟腱外露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蒙 石芬 +3 位作者 梁伟强 张剑 苏正 张金明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1年第9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探讨与总结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断裂修补术后跟腱外露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断裂术后跟腱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与总结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断裂修补术后跟腱外露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断裂术后跟腱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硬膜外麻醉下,对坏死的皮肤及软组织彻底清除,对跟腱不选择彻底清创,仅清除液化坏死的跟腱表面,且保留之前跟腱手术缝线,清创后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覆盖创面。术后随访观察皮瓣血运及外形情况、足部感觉及踝关节功能。结果共纳入7例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24~69岁,平均45.7岁。跟腱外露处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大小约2.0 cm×5.0 cm~5.0 cm×7.0 cm,皮瓣面积约4.0 cm×7.0 cm~6.5 cm×9.0 cm。7例患者皮瓣供区伤口均能一期闭合。除1例术后10 d发现皮瓣远端约1 cm血运欠佳,后期经换药愈合外,其余患者转移的皮瓣均血运良好,全部供区及缺损区伤口均愈合良好。全部患者随访10~14个月,皮瓣色泽及质地良好,无明显臃肿,术区瘢痕较轻,足跟活动良好,除4例患者足外侧仍有轻度麻木感,其余患者无感觉异常。Kofoed踝关节评分为78~97分,平均88.3分,优6例,良1例。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邻近跟腱外露缺损区,虽然跟腱断裂开放性修补术后对跟腱区域周围的皮肤软组织及其血运有一定的影响,但仍可以形成蒂部稍高的逆行带蒂皮瓣转移修复跟腱外露。皮瓣供区能直接缝合,具有皮瓣切取简单、创伤小、效果良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外科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跟腱断裂
原文传递
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肱骨干骨折术后医源性桡神经断裂损伤
9
作者 冒海军 王震 许光跃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 探讨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医源性桡神经断裂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例肱骨干骨折术后医源性桡神经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1~48岁。左侧1例,右侧5例。闭合性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4例。髓内钉固定1例... 目的 探讨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医源性桡神经断裂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例肱骨干骨折术后医源性桡神经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1~48岁。左侧1例,右侧5例。闭合性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4例。髓内钉固定1例,钢板固定2例,外固定支架固定3例。均采用双股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神经缺损。采用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损伤委员会(Nerve Injuries Committee of the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BMRC)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及肌肉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1例为远端锁钉直接将桡神经打断,2例为钢板远端压迫桡神经,3例为远端外固定针绞索桡神经。桡神经缺损长度为7~9 cm,移植桡神经浅支长度为14~18 cm。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个月。按BMRC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及肌肉功能标准评定疗效:优1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83.3%。所有患者因切取桡神经浅支而出现虎口区感觉麻木。结论 肱骨干骨折行内固定时应完全暴露桡神经,可以有效避免医源性损伤;对于医源性桡神经断裂患者,采用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大段桡神经缺损,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断裂 医源性 桡神经浅支移植 肱骨骨折
下载PDF
显微镜下修复硬脊膜破裂在AO-C型胸腰椎骨折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涛 刘少军 +5 位作者 王微慎 王攀 杜随勇 梁少青 张惠丽 周莹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5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AO-C型胸腰椎骨折术中应用显微镜修复硬脊膜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5—2015-05手术治疗的AO-C型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46例,术中在显微镜下用无创缝线缝合修复破裂的硬脊膜。观察术后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改善... 目的探讨AO-C型胸腰椎骨折术中应用显微镜修复硬脊膜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5—2015-05手术治疗的AO-C型胸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46例,术中在显微镜下用无创缝线缝合修复破裂的硬脊膜。观察术后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160~270 min,平均207 min;术中出血量470~1 040 ml,平均680 ml。46例均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腰痛、头痛等自觉症状,MRI显示无脑脊液囊肿发生。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不同程度改善,4例由A级改善至B级,7例由B级改善至C级,2例由B级改善至D级,4例由C级改善至D级,1例由C级改善至E级。结论 AO-C型胸腰椎骨折术中应用显微镜修复破裂的硬脊膜能有效减少术后脑脊液漏,降低相关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该技术需要有一定显微镜操作技术基础的医师来完成,术中针对不同区域的损伤修复方法不同,需灵活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C型胸腰椎骨折 脊髓神经损伤 硬脊膜破裂 显微镜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选择性胫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离断在小腿塑形中的应用分析
11
作者 周建 项中勇 王启立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第5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胫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离断在小腿塑形中的应用。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整形外科治疗的50例小腿塑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观察组使用选择性胫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离断... 目的探讨选择性胫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离断在小腿塑形中的应用。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整形外科治疗的50例小腿塑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观察组使用选择性胫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离断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术前术后小腿最大周径、小腿美观度及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小腿最大周径明显小于对照组,缩小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小腿美观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觉及运动障碍、瘢痕增生、色素沉着、腘动静脉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性胫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离断在小腿塑形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小腿形态,获得良好塑形效果,且长时间不会反弹,但有一定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辨清解剖结构,注意保护各神经分支,以免发生血管或神经误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塑形 小腿肥大 选择性胫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离断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