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脑转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汪彬彬 张秋宁 +2 位作者 田金徽 刘锐锋 王小虎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64-57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与单纯全脑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脑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等,收集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与... 目的系统评价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与单纯全脑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脑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等,收集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与单纯全脑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脑转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3月1日,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个RCT,共5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全脑放疗比较,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可以提高恶性肿瘤脑转移的近期疗效(OR=4.27,95%CI:2.67~6.83,P〈0.00001),但消化道反应较严重(OR=1.78,95%CI:1.11~2.85,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头痛(OR=1.34,95%CI:0.82~2.18,P=0.24)、白细胞(OR=1.41,95%CI:0.81~2.44,P=0.22)和血小板下降(OR=2.26,95%CI:0.82~6.20,P=0.11)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全脑放疗比较,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可显著提高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近期疗效,但同时加重消化道反应,临床应用时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放射疗法 脑肿瘤/药物疗法 脑肿瘤/继发性 达卡巴嗪/治疗应用 肿瘤转移/放射疗法 肿瘤转移/药物疗法 综合疗法 META分析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癌压迫气管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胡宗涛 费振乐 +1 位作者 彭勇 陆林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11期1377-1379,共3页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癌压迫气管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伽玛刀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癌压迫气管患者24例,根据病变大小和部位选用不同大小的准直器,50%-70%等剂量曲线覆盖整个靶区,单次周边剂量给予3—5Gy,周边总剂量35—...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癌压迫气管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伽玛刀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癌压迫气管患者24例,根据病变大小和部位选用不同大小的准直器,50%-70%等剂量曲线覆盖整个靶区,单次周边剂量给予3—5Gy,周边总剂量35—50Gy,分割8~12次,每周3~5次。结果24例中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CR7例,PR14例,总有效率(CR+PR)为87.5%。结论伽玛刀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癌压迫气管安全有效,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明显,可作为纵隔淋巴结转移癌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的新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伽玛刀 纵隔转移癌 肿瘤转移放射疗法
下载PDF
鼻咽癌自然远处转移与放疗后远处转移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莫立根 邝国乾 +1 位作者 杨荣宁 陈龙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远处转移发生的时间规律。方法:对确诊后未经根治性治疗即已远处转移的患者(自然转移组)103例及放疗开始后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放疗后转移组)138例的临床资料及远处转移发生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然转移组... 目的:探讨鼻咽癌远处转移发生的时间规律。方法:对确诊后未经根治性治疗即已远处转移的患者(自然转移组)103例及放疗开始后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放疗后转移组)138例的临床资料及远处转移发生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然转移组从首发症状至发生远处转移的时间平均为10.78个月(95%CI:8.68~12.88个月),放疗后转移组为20.77个月,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然转移组远处转移发生于2年内者占91.26%,而放疗后转移组至第4年才达到93.48%;自然转移组1、2年内发生远处转移比放疗后转移组分别高34.41%和28.94%;自然转移组远处转移100%发生于5年内,放疗后转移组远处转移有2.9%超过5年。自然转移组和放疗后转移组患者的性别、首发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放疗后转移组患者年龄偏小,T、N分期偏早(P〈0.05)。结论:放疗后转移者发生远处转移的时间比未经放疗而自然转移者至少推迟1~2年,可能与患者年龄偏小、病期偏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肿瘤转移 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肾上腺转移癌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庞军 任本 +4 位作者 王晓东 林明钦 周建 司红霞 张芬琴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肾上腺转移癌的临床可行性与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OUR-QGD型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射线放射治疗系统,治疗肾上腺转移癌43例,根据肿瘤的位置、临床靶体积、患者的身体状况与治疗目的,制定放疗计划及调整剂量分布.肿瘤...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肾上腺转移癌的临床可行性与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OUR-QGD型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射线放射治疗系统,治疗肾上腺转移癌43例,根据肿瘤的位置、临床靶体积、患者的身体状况与治疗目的,制定放疗计划及调整剂量分布.肿瘤体积7~1 362 cm^3,等剂量曲线50%~80%,周边照射总剂量3 100~3 600 cGy,分割处方剂量400~600 cGy,重复治疗6~9次,隔日治疗.结果 治疗前腰背部疼痛28例,治疗结束后1~6个月,症状完全消失16例(57.1%),部分缓解10例(35.7%),2例无效(7.1%),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2.9%;43例肾上腺转移癌,共53个治疗病灶,治疗后3个月复查CT、MR或PET,肿瘤消失17例(32.1%),缩小27例(50.9%),无变化7例(13.2%),增大2例(3.8%),总有效率96.2%.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立体定位技术 肿瘤转移/放射疗法 肾上腺肿瘤/放射疗法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陀螺刀治疗肝转移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任晔 戴卓捷 +3 位作者 崔迪 马慧珍 于修怀 王宗烨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6期1400-1402,共3页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肝转移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转移癌患者13例。以50%等剂量曲线为处方剂量曲线,处方剂量3~5Gy/次,每周5次,8~15次。结果对12例患者随访。完全缓解(CR)16.7%(2/12),部分缓解(PR)58.3%(...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肝转移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转移癌患者13例。以50%等剂量曲线为处方剂量曲线,处方剂量3~5Gy/次,每周5次,8~15次。结果对12例患者随访。完全缓解(CR)16.7%(2/12),部分缓解(PR)58.3%(7/12),肿瘤无变化(NC)16.7%(2/12),肿瘤进展(PD)8.3%(1/12),总有效率(CR+PR)为75.0%。放疗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转移癌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是治疗肝转移癌无创、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转移 放射疗法 立体定位技术
下载PDF
子宫颈转移癌19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马绍康 孙建衡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678-681,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颈转移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59年至1994年收治的19例子宫颈转移癌病例。结果:19例子宫颈转移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7岁。主要症状为阴道排液和(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占68... 目的:分析子宫颈转移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59年至1994年收治的19例子宫颈转移癌病例。结果:19例子宫颈转移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7岁。主要症状为阴道排液和(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占68.4%);原发瘤多为消化道肿瘤及卵巢癌。治疗方法包括单纯放疗、手术后放疗及化疗、手术后放疗。根据寿命表法计算,1年、2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8.5%,47.3%及26.2%,存活最长1例已达22年。结论:如原发灶肿瘤获得满意治疗,转移瘤仅局限于宫颈并对放疗敏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肿瘤转移 诊断 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全身化疗同步或序贯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疗效与毒副反应 被引量:22
7
作者 姜晗昉 方健 +5 位作者 任军 邸立军 宋国红 车利 余靖 祝毓琳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 探讨全身化疗同步脑放疗或序贯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采用前瞻对照方法,将60例NSCLC脑转移患者分为全身化疗同步脑放疗组(同步组)和全身化疗序贯脑放疗组(序贯组),每组各30例.结果 ... 目的 探讨全身化疗同步脑放疗或序贯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采用前瞻对照方法,将60例NSCLC脑转移患者分为全身化疗同步脑放疗组(同步组)和全身化疗序贯脑放疗组(序贯组),每组各30例.结果 共59例患者完成治疗,总体客观缓解率(ORR)为22.0%,脑转移灶的ORR为35.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16个月,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5.0%和24.4%.同步组和序贯组的总体ORR分别为20.0%和24.1%,脑转移灶的ORR分别为43.3%和27.6%,中位PFS分别为3和4个月,MST分别为16和1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步组和序贯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8.5%和52.9%(P=0.365),2年生存率分别为37.2%和18.9%,同步组明显优于序贯组(P=0.011).同步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低于序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 其他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化疗同步脑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可以取得较好疗效,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肿瘤转移 药物疗法 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范秋虹 孙春花 田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82-385,共4页
背景与目的脑转移最常见于肺癌患者,放射治疗是其有效的常规治疗手段。目前的治疗以姑息止痛和减轻症状为目的,方法差异较大,对肺癌脑转移预后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以及影响生存率的... 背景与目的脑转移最常见于肺癌患者,放射治疗是其有效的常规治疗手段。目前的治疗以姑息止痛和减轻症状为目的,方法差异较大,对肺癌脑转移预后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本研究旨在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以及影响生存率的预后因素并建立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2月-2006年10月在我科接受全脑放射治疗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各亚组生存率差别的比较采用log-rank时序检验,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各种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Cox回归分析获得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因子组成预后模型。结果随访时间为1-120个月,全组患者诊断脑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为10.5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0.8%、23.7%和5.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放射治疗前KPS评分、肺原发肿瘤控制情况、确诊肺癌到脑转移间隔时间、脑转移灶数目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建立预后指数将82例患者分成预后好、中和差三组,其生存曲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KPS评分、确诊肺癌到脑转移间隔时间、肺原发肿瘤控制情况、脑转移灶数目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预后指数模型能很好地反映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放射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肺癌脑转移116例放疗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志远 聂岩 洪梅 《临床肺科杂志》 2005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 探讨肺癌脑转移放疗疗效。方法 应用钴 6 0外照射治疗机对明确诊断肺癌脑转移患者施行常规放疗。 2 Gy/日 ,5日 /周 ,全颅对穿 4 0 Gy,病灶扣野追加至 6 0 Gy。结果 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缓解率组分别为 88.9%和 85 %。结... 目的 探讨肺癌脑转移放疗疗效。方法 应用钴 6 0外照射治疗机对明确诊断肺癌脑转移患者施行常规放疗。 2 Gy/日 ,5日 /周 ,全颅对穿 4 0 Gy,病灶扣野追加至 6 0 Gy。结果 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缓解率组分别为 88.9%和 85 %。结论 肺癌发生脑转移后应用放射治疗可控制、缩小病灶 ,减轻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 放射治疗
下载PDF
肺癌脉络膜转移(附1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建新 宋莹 +2 位作者 刘又宁 张卯年 杨炳建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4期301-303,共3页
报告肺癌双眼脉络膜转移1例,结合国内已报导的19例及国外有关文献,讨论肺癌脉络膜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预后诸方面问题。原发癌以腺癌多见(占70%),脉络膜转移癌肿以放疗较为理想。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脉络膜肿瘤 放射治疗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