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威麦宁抗小鼠Lewis肺癌转移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娄金丽 林洪生 +3 位作者 邱全瑛 裴迎霞 祁鑫 何秀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7-631,共5页
目的 :探讨威麦宁抗小鼠Lewis肺癌转移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接种Lewis肺癌细胞复制移植性肺癌转移模型 ,用药后计数肺表面转移灶的数目 ;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CD34的表达情况、并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和瘤细胞表面E -... 目的 :探讨威麦宁抗小鼠Lewis肺癌转移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接种Lewis肺癌细胞复制移植性肺癌转移模型 ,用药后计数肺表面转移灶的数目 ;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CD34的表达情况、并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和瘤细胞表面E -cadherin蛋白表达率 ;RT -PCR法检测瘤细胞E -cadherin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NS(生理盐水组 )、WL(威麦宁低剂量组 )、WH(威麦宁高剂量组 )、CTX(环磷酰胺组 )各组肺转移灶发生率依次为 10 0 %、90 %、6 0 %和 4 0 %。瘤组织内MVD计数 ,WH组MVD明显低于NS组 (P <0 0 1)。WH组瘤细胞膜表面E -cadherin蛋白表达率及E -cadherinmRNA水平明显高于NS组 (P <0 0 1)。结论 :威麦宁可能通过提高瘤细胞E -cadherinmRNA及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 ;减少瘤组织微血管形成等机制 ,发挥抗Lewis肺癌荷瘤小鼠移植性肺转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麦宁 肿瘤转移 钙粘着糖蛋白类 抗原.CD34
下载PDF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的细胞毒颗粒相关蛋白TIA-1的表达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琳 杨毅 +6 位作者 刘卫平 李甘地 廖琼 赖仁胜 李俸媛 冉玉平 周光平 《中华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 认识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SPTCL)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研究细胞毒颗粒相关蛋白TIA 1在SPTCL中的表达及与Epstein Barr(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用TIA 1、CD45RO、CD3、CD2 0和CD6 8等抗体作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 ;应用EBE... 目的 认识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SPTCL)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研究细胞毒颗粒相关蛋白TIA 1在SPTCL中的表达及与Epstein Barr(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用TIA 1、CD45RO、CD3、CD2 0和CD6 8等抗体作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 ;应用EBER1/2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的潜伏感染。结果  17例SPTCL男女之比 1∶1.1,中位发病年龄 2 4岁 ,主要表现为下肢、躯干无症状性结节或肿块 ;组织学特点为肿瘤在皮下脂肪内呈脂膜炎样浸润 ,瘤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各异 ,瘤内可见上皮样肉芽肿、多核巨细胞、豆袋细胞、小片坏死和瘤细胞浸润小血管壁 ,肿瘤表达T细胞标记 ;TIA 1阳性率为 10 0 0 % ;EB病毒EBER1/2原位杂交的阳性率为 2 9.4% ( 5 /17)。结论 SPTCL具有独特的病理组织学特点 ,可能来源于细胞毒T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TIA-1 EB病毒
原文传递
肺癌骨桥蛋白和CD44v6的表达与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永怀 桂淑玉 +3 位作者 周青 胡向阳 吴强 汪渊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粘附分子CD44v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检测57例肺癌组织中OPN与CD44v6的表达水平,并将结果与30例良性肺部疾病组织中OPN及CD44v6水平相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粘附分子CD44v6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检测57例肺癌组织中OPN与CD44v6的表达水平,并将结果与30例良性肺部疾病组织中OPN及CD44v6水平相比较。结果肺癌组织中OP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9%(33/57)和54.4%(31/57),显著高于良性肺部疾病(肺部炎性假瘤)组织(P<0.0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和10.0%,肺癌组织中OPN与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Kendall's tau-b=0.503,P<0.05;OPN与CD44v6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达71.1%(27/38)和65.8%(25/38),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P<0.05)。结论OPN、CD44v6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联合检测它们的表达可作为肺癌生物学行为的一项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骨桥蛋白 抗原 CD44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Fas/Fas配体在大肠癌发生和免疫逃逸及反击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强 邓长生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8-380,共3页
目的 探讨Fas、Fas配体 (FasL)在大肠癌发生和免疫逃逸及反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 ,对 5 2例大肠癌、2 7例大肠腺瘤、2 8例溃疡性结肠炎、30例正常大肠组织及 2 3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进行Fas和FasL的检测... 目的 探讨Fas、Fas配体 (FasL)在大肠癌发生和免疫逃逸及反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 ,对 5 2例大肠癌、2 7例大肠腺瘤、2 8例溃疡性结肠炎、30例正常大肠组织及 2 3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进行Fas和FasL的检测。对 5 2例大肠癌用TUNEL法 ,检测不同FasL表达区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1)Fas在不同大肠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是 :大肠癌中表达最低 ,其次是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 ,表达水平最高的是正常大肠组织。FasL在不同大肠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与Fas正好相反 ,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最高 ,其次是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 ,正常大肠组织中几乎不表达FasL。 (2 )Fas、FasL的表达与大肠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 0 5 ) ,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3)在同一大肠癌组织切片中 ,FasL的表达不均匀 ;FasL表达阳性区(n =2 5 )肿瘤细胞的凋亡率 (81 2 % )比FasL阴性区 (n =2 5 ) (47 4 % )高 (P <0 0 1)。 (4)在 2 3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 ,发现 2 3例转移癌FasL均强阳性表达 ,阳性细胞率均大于 75 %。结论 F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发生 免疫反击 FAS/FAS配体 大肠癌 免疫逃逸
原文传递
BRMS1 mRNA和CD44V6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余德荣 游力 +3 位作者 许晓群 李会庆 王郡甫 高春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1)mRNA和CD44V6mRNA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1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15例正...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1)mRNA和CD44V6mRNA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1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BRMS1mRNA和CD44V6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各种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1)子宫内膜癌患者的BRMS1基因表达率为37·5%,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的75·0%和正常内膜的86·7%;与临床分期(χ2=4·978)、肌层浸润深度(χ2=5·999)及淋巴结转移(χ2=4·200)均密切相关,P值均<0·05;2)子宫内膜癌患者的CD44V6基因表达率为69·0%,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的16·7%和正常内膜的0,P<0·01;与临床分期(χ2=5·802)及淋巴结转移(χ2=5·570)均密切相关,P值均<0·05;3)BRMS1与CD44V6mRNA的阳性表达率之间无相关关系,肯德尔相关系数为0·069,P>0·05。结论:BRMS1和CD44V6mRNA的异常表达是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重要分子学改变,同时检测两者可作为临床预测和评估其侵袭及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病理学 肿瘤转移 抗原 CD44 肿瘤蛋白质类
下载PDF
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of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15
6
作者 WANG Dong 1, SHI Jing Quan 2 and LIU Feng Xuan 3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2期44-46,共3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histological grade, mitotic count and metastasis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ETHODS PCNA express...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histological grade, mitotic count and metastasis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ETHODS PCNA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by using monoclonal antibody PC10 in 80 cases of HCC. PCNA labeling index (LI) was assessed by counting the positive staining nuclei per 500 cells. RESULTS PCNA LI ranged from 1 8% to 91 4% (mean=33 9%) in the cancerous tissues, and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tumor size, histological grade, mitotic count, as well as the metastasis of HCC. CONCLUSION Proliferative activity in HCC, as defined by PCNA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umor invasiveness. It is also of potentially prognostic value in patients with this tum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neoplasms carcinoma HEPATOCELLULAR immunohistochemistry antigens neoplasm
下载PDF
湖北食管癌HLA-DQB1的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林军 邓长生 +3 位作者 孙洁 周燕 熊平 汪亚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9期965-968,共4页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湖北地区汉族人食管癌 HEN-DQB1等位基因的遗传易感性.方法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无亲缘关系湖北汉族健康人136例、食管癌组42例患者的 HLA-DQB1等位基因.SAS system 统计软件数据处理.结果湖北汉...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湖北地区汉族人食管癌 HEN-DQB1等位基因的遗传易感性.方法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无亲缘关系湖北汉族健康人136例、食管癌组42例患者的 HLA-DQB1等位基因.SAS system 统计软件数据处理.结果湖北汉族人食管癌患者与正常人比较,HEN-DQB1*0301基因频率显著增高(0.2976 vs 0.1875),P=0.046,OR=1.835,病因分数=0.1354);两组间 HLA-DQB1其余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比较,HLA-DQB1*0201(0.0833 vs 0.1016),*0301(0.2976 vs 0.1875),*0302(0.0595 vs 0859),*0303(0.2381 vs 0.1875),*0304(0.0000 vs 0.0039),*0401(0.0714 vs 0.0469),*0402(0.0119 vs 0.0156),*0501(0.0357 vs 0.0703),*0502(0.0595 vs 0.0664),*0503(0.0119 vs 0.0195),*0504(0.0000 vs 0.0039),*0601(0.0595 vs 0.0781),*0602(0.0476 vs 0.0742),*0603(0.0000 vs 0.0078),*0604(0.0238 vs 0.0508),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HLA-DQB1*0301等位基因与湖北汉族人食管癌正关联,为其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HLA-DQB1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亚岚 刘俊骥 +1 位作者 颜赞芳 张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12期2337-2340,2343,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前4种常见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评价其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胃肠外科184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前4项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前4种常见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评价其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胃肠外科184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前4项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242、CA724的水平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结直肠癌肿瘤浸润深度与术前CEA、CA199、CA724水平、肿瘤大体类型、最大径、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标志物阳性个数有关(P〈0.05)。淋巴结转移与术前CEA、CA199、CA242、CA724水平、肿瘤大体类型、最大径、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浸润深度及肿瘤标志物阳性数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结直肠癌患者术前CEA水平、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是肿瘤浸润深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浸润深度和脉管癌栓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4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1.15%、92.95%、81.92%。【结论】术前血清CEA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T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分期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记 生物学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肿瘤分期 淋巴转移 抗原 肿瘤相关 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CA72-4在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微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培武 张有成 寇治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CA72 4在胃癌阴性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微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6 5例胃癌患者切除的 385枚阴性淋巴结中CA72 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本组中有 14例 ( 2 2 % ) 2 6枚 ( 7% )淋巴结CA72 4呈阳性表达 ,... 目的探讨CA72 4在胃癌阴性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微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6 5例胃癌患者切除的 385枚阴性淋巴结中CA72 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本组中有 14例 ( 2 2 % ) 2 6枚 ( 7% )淋巴结CA72 4呈阳性表达 ,其中弥漫性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率 ( 36 % )明显高于肠型胃癌 ( 9% ) ,P <0 0 1。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胃癌患者有微转移的 5年生存率 ( 5 7% )明显低于无转移者 ( 86 % )。结论CA72 4是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敏感的单克隆抗体之一 ,可以更准确地确定临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72-4 淋巴结 胃癌 微转移 诊断 肿瘤转移 肿瘤抗原
原文传递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复发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监测的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绍康 吴令英 +2 位作者 孙阳春 李斌 张宏图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监测宫颈鳞癌患者复发中的意义。方法对1999-2005年收治的72例宫颈鳞癌复发患者血清SCCAg水平与诊断、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72例复发患者中,术后复发30例、放化疗后复发42例...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监测宫颈鳞癌患者复发中的意义。方法对1999-2005年收治的72例宫颈鳞癌复发患者血清SCCAg水平与诊断、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72例复发患者中,术后复发30例、放化疗后复发42例,其中血清SCCAg水平升高者61例(占85%)。此61例患者中,20例在随诊中首先出现血清SCCAg水平升高而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肿瘤,血清SCCAg水平提前升高的中位时间为3个月,平均4.6个月(1~13个月)。72例复发患者中,45例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仅因血清SCCAg水平升高或常规随诊发现复发;27例患者有症状,其中单侧下肢水肿或疼痛15例,阴道不规则流血7例,出现远处转移相关症状5例。细胞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复发者33例;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结合血清SCCAg水平诊断复发者39例,其中29例仅依靠血清SCCAg水平升高及影像学检查即诊断复发。72例复发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23个月(2~62个月),总的3年生存率为25%,5年生存率为19%。单因素分析发现,初治前患者血清SCCAg水平、病理分级、复发部位、复发后治疗方式以及复发时、复发后治疗中、治疗后血清SCCAg水平对患者的3年生存率有明显影响(P〈0.01);但20例血清SCCAg水平提前出现升高的患者与52例血清SCCAg水平未提前升高的患者相比,3年生存率分别为22%、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61)。多因素分析发现,复发患者仅病理分级、复发后的治疗方式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而复发部位及各种血清SCCAg状态不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SCCAg水平监测在宫颈鳞癌复发患者中的诊断及其对预后的判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 肿瘤复发 局部 抗原 肿瘤 舍平类 预后
原文传递
中晚期子宫颈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瑞兰 张海琛 +1 位作者 邹丽娟 曲怡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Ⅱb~Ⅳa期)子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18例中晚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8岁(23~70... 目的探讨中晚期(Ⅱb~Ⅳa期)子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18例中晚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8岁(23~70岁);临床分期: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年的分期标准,Ⅱb期56例,Ⅲa期6例,Ⅲb期52例,Ⅳa期4例;肿瘤直径:〉4 cm者55例,≤4 cm者63例;盆腔淋巴结转移:有转移者为35例,无转移者83例;治疗前血红蛋白(Hb)水平:≤110 g/L者为40例,〉110 g/L者为78例;治疗前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1.5μg/L者91例,≤1.5μg/L者27例;治疗后SCC-Ag水平:〉1.5μg/L者34例,≤1.5μg/L者84例。回顾性分析子宫颈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的疗效及副反应,并对影响同步放化疗后远处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18例患者中,复发37例,复发率为31.4%(37/118);其中局部复发者13例,远处转移者19例,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均有者5例。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4.0%,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78.8%。急性副反应:2例发生Ⅲ级胃肠道反应(主要为腹泻),20例发生Ⅲ~Ⅳ度骨髓抑制;晚期放疗反应:5例发生Ⅲ~Ⅳ级胃肠道反应,2例发生Ⅲ或Ⅳ级膀胱反应。(2)单因素分析显示,中晚期子宫颈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远处转移与临床分期、治疗后血清SCC-Ag水平、治疗前Hb水平、盆腔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中晚期子宫颈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远处转移与临床分期、治疗后SCC-Ag水平、盆腔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中晚期子宫颈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同步放化疗后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包括临床分期、治疗后血清SCC-Ag水平和盆腔淋巴结转移,对这些患者需要考虑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 化放疗 淋巴转移 肿瘤分期 抗原 肿瘤
原文传递
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5-3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检测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范光磊 万仁明 +4 位作者 彭鸣亚 栾玉芬 赵骏 刘建文 徐龙宝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CEA、CA15-3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I型胶原羧基端肽p特殊序列(β-CTx)、PTH和ATJP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78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56... 目的探讨CEA、CA15-3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I型胶原羧基端肽p特殊序列(β-CTx)、PTH和ATJP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78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56.72±10.76)岁]测定血清CEA、CA15—3、TPINP、B—CTx、PTH和ALP,并On.0Gleason评分,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根据显像结果将患者分成骨转移组(32例)与非骨转移组(46例)。采用ROC曲线评估各标志物在诊断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价值。以两样本t检验检测组间差异,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各指标与乳腺癌骨转移的关系。结果乳腺癌骨转移组CEA、CA15—3、TPINP、B—CTx、PTH和ALP血清浓度均显著高于非骨转移组(t值4.16~7.56,均P〈0.05)。CEA、CA15—3、rrPINP、B—cTx、PTH和ALP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AUC分别为0.815、0.887、0.869、0.852、0.844和0.731,其灵敏度分别为56.3%(18/32)、75.0%(24/32)、78.1%(25/32)、81.3%(26/32)、78.1%(25/32)和68.8%(22/32),特异性为80.4%(37/46)、84.8%(39/46)、76.1%(35/46)、78.3%(36/46)、69.6%(32/46)和58.7%(27/46)。CEA、CA15—3、TPINP、B—CTx、PFH、AIJP、Gleason评分与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发生呈正相关(r值为0.267~0.636,均P〈0.05)。CEA、CA15—3、TPINP、B—CTx、PTH与Gleason评分是预测乳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2.45、3.44、1.24、1.54、1.11和2.22,均P〈0.05),发生骨转移的总符合率为81.3%(26/32)。结论CEA、CA15-3、TPINP、p—CTx、删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相当,联合检测有利于乳腺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骨肿瘤 肿瘤转移 癌胚抗原 抗原 肿瘤相关 碳水化合物
原文传递
高强度聚焦超声制备树突状细胞瘤苗对BALB/c小鼠肿瘤主动免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叶欣 刘丽霞 +7 位作者 杨雪 徐兴鲁 侯刚 邹玉红 宋文刚 魏绪庭 葛忠民 李毅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制备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C)对正常BALB/c小鼠肿瘤的主动免疫作用。方法采用功率1000W/cm2的HIFU辐照CT-26结肠癌细胞30s,获取肿瘤抗原,与体外培养扩增第5天的DC共孵育,制备DC瘤苗。HIFU辐照法制备... 目的探讨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制备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C)对正常BALB/c小鼠肿瘤的主动免疫作用。方法采用功率1000W/cm2的HIFU辐照CT-26结肠癌细胞30s,获取肿瘤抗原,与体外培养扩增第5天的DC共孵育,制备DC瘤苗。HIFU辐照法制备的DC瘤苗(HIFU组)一次性免疫正常BALB/c小鼠,7d后再皮下接种活的CT-26结肠癌细胞,然后观察肿瘤发生时间、20d时瘤体重量和体积、小鼠生存时间等。并设立反复冻融法致敏DC组(冻融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对照组),比较各组瘤体重量和体积、小鼠生存时间是否有差异。结果HIFU组、冻融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发生时间、20d瘤体重量和体积、小鼠中位生存时间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HIFU组与冻融组比较瘤体重量、体积及小鼠中位生存时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辐照法制备的DC瘤苗对小鼠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主动免疫作用,并优于反复冻融法制备的DC瘤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肿瘤抗原 树突细胞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在宫颈癌治疗后鳞状细胞癌抗原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召奇 赵新明 +3 位作者 王建方 张敬勉 王颖晨 和玲燕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宫颈癌治疗后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SCC)抗原水平升高、临床怀疑宫颈癌残余、复发及转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进行了PET/CT检查、临床资料齐全的宫颈鳞癌治疗后患者48例...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宫颈癌治疗后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SCC)抗原水平升高、临床怀疑宫颈癌残余、复发及转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进行了PET/CT检查、临床资料齐全的宫颈鳞癌治疗后患者48例[平均年龄(47.5±11.2)岁].患者均为在末次治疗后3 ~ 24个月的随访期内首次出现SCC抗原水平升高(>1.5 μg/L)者,以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为最后诊断标准,评价18 F-FDG PET/CT诊断这些患者肿瘤残余、复发及转移的效能.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SUVmax差异.结果 48例患者末次治疗后首次异常SCC抗原水平为1.6~42.5(8.6±9.4)μg/L.经病理及随访证实有残余、复发或转移的患者45例,占93.75%(45/48).18F-FDG PET/CT及其他影像检查发现的174个病灶中被证实为残余、复发及转移灶者169个,18F-FDG PET/CT正确诊断159个,诊断的灵敏度为94.08%(159/169),准确性为91.38% (159/174).18F-FDG PET/CT对宫颈癌残余及复发病灶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均为9/10,对淋巴结转移灶诊断灵敏度为94.59%(105/111),准确性为92.92%(105/113);对其他部位转移灶诊断灵敏度为93.75%(45/48),准确性为88.24%(45/51).残余及复发病灶的SUVmax为6.9-±3.8(2.0~13.7),转移病灶相应值为6.3±2.7(2.0~ 14.4),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9,P>0.05).结论 18F-FDG PET/CT可准确判断宫颈癌残余、复发及转移灶,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出现SCC抗原水平升高的患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肿瘤转移 抗原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骨桥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5
作者 付维 范尔钟 +1 位作者 杨征 王琪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抗原(CD44v6)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半定量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喉癌及癌旁相对正常组织标本中OPN的表达,结合喉癌患者的临床病...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抗原(CD44v6)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半定量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喉癌及癌旁相对正常组织标本中OPN的表达,结合喉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CD44v6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①喉癌组织及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OPN 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90.0%(36例),17.5%(7例),OPN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77.5%(31例)、10%(4例);②OP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与性别、年龄、原发部位无相关性;③OPN和CD44v6的表达呈显著相关。结论OPN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相对正常组织,可能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并与CD44v6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 骨桥蛋白 抗原 CD44
下载PDF
A clinical evaluation of serological diagnosis for pancreatic cancer 被引量:6
16
作者 Zhao, XY Yu, SY +4 位作者 Da, SP Bai, L Guo, XZ Dai, XJ Wang, YM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5-57,共3页
AclinicalevaluationofserologicaldiagnosisforpancreaticcancerZHAOXiaoYan,YUShiYuan,DAShiPing,BAILi,GUOXia... AclinicalevaluationofserologicaldiagnosisforpancreaticcancerZHAOXiaoYan,YUShiYuan,DAShiPing,BAILi,GUOXiaoZhong,DAIXiao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C neoplasms/diagnosis tumor markers biological antigens neoplasm/analysis CA 19 9 antigen/analysis pancreatopeptidase/analysis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analysis alpha 1 antitrypsin/analysis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adioim
下载PDF
热疗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沈清 王中奇 +1 位作者 张丽曼 黄晓东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94-97,共4页
目的研究FOLFOX4方案联合热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35例)、联合组(35例)。化疗组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每3周重复1次,21 d为一周期;联合组在FOLFOX4方案化疗的同时给以热疗,热疗每次60 min,每周2... 目的研究FOLFOX4方案联合热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35例)、联合组(35例)。化疗组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每3周重复1次,21 d为一周期;联合组在FOLFOX4方案化疗的同时给以热疗,热疗每次60 min,每周2次。2周期后评价2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5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6例,有效率(CR+PR)60.00%;化疗组患者CR 0例、PR 10例,有效率(CR+PR)28.57%。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清肿瘤抗原CEA、CA50、CA12-5、CA153、CA19-9显著低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与化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反应和骨髓抑制,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疗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应用于晚期胃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能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化学疗法 热疗 肿瘤抗原
下载PDF
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活性与多药耐药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翟晓建 张浩 +2 位作者 张旖旎 倪鸣 王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4758-4763,共6页
背景: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复发、转移以及耐药等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目的:探讨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活性与多药耐药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磁珠法从多药耐药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中分选出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 背景: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复发、转移以及耐药等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目的:探讨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活性与多药耐药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磁珠法从多药耐药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中分选出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分选后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亚群比例和细胞膜P-gp荧光强度,RT-PCR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 m 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获得的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比例在90%以上;(2)CD44^+CD24^(-/low)细胞亚群成球比例明显强于non-CD44^+CD24^(-/low)细胞亚群;(3)CD44^+CD24^(-/low)细胞亚群的细胞膜P-gp荧光强度显著高于MFC-7/ADR细胞株(P<0.05);(4)CD44^+CD24^(-/low)细胞亚群的MDR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FC-7/ADR细胞株(P<0.05);(5)结果表明,分选得到的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具有很强的体外成球能力,高表达P-gp蛋白和MDR mRNA可能是导致多药耐药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P糖蛋白 抗药性 肿瘤 抗原 CD44 抗原 CD24 组织工程 干细胞 乳腺癌 细胞活性 细胞分选 多药耐药 体外成球实验 耐药基因
下载PDF
Activation of killer cells with soluble gastric cancer antigen combined with anti-CD3 McAb 被引量:5
19
作者 CHEN Qiang, YE Yun Bin and CHEN Ze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1-92,共2页
INTRODUCTIONTherehavebeenmanyreportsoncancertherapywithlymphokineactivatedkiler(LAK)celsandinterleukin2(IL... INTRODUCTIONTherehavebeenmanyreportsoncancertherapywithlymphokineactivatedkiler(LAK)celsandinterleukin2(IL2),butthepro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MACH neoplasms antigens neoplasm KILLER cells INTERLEUKIN 2 CD3 McAb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整合素β1和上皮钙粘附素表达与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余小冬 杨瑞森 +1 位作者 张百江 王国范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1396-1398,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整合素β1(integrinβ1,INTβ1)和E-cd表达与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NTβ1和上皮钙粘附素(epithelial cadherin,E-cd)的表达,分析其与...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整合素β1(integrinβ1,INTβ1)和E-cd表达与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8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NTβ1和上皮钙粘附素(epithelial cadherin,E-cd)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NTβ1正常表达率为18.5%(10/54),E-cd为25.9%(14/54);8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INTβ1正常表达率为5/8,E-cd为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NTβ1(rs=-0.313,P=0.021)和E-cd(rs=-0.342,P=0.011)表达程度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E-cd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s=-0.289,P=0.034。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NTβ1和E-cd蛋白表达降低,影响肿瘤细胞分化、生长、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上皮 细胞粘附 抗原 CD29 肿瘤浸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