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d:YAG激光改善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牙周微生态失衡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逸飞 杨琪 +1 位作者 李程 李璐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619-624,共6页
目的探讨钇铝石榴石晶体(neodymium⁃doped yttrium aluminium garnet,Nd:YAG)激光联合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对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龈下菌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钇铝石榴石晶体(neodymium⁃doped yttrium aluminium garnet,Nd:YAG)激光联合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对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龈下菌群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就诊的伴T2DM牙周炎患者16例,随机分为Nd:YAG组和SRP组。Nd:YAG组患者接受SRP和Nd:YAG激光治疗;SRP组仅接受SRP治疗。使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阳性率、空腹静脉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和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检测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牙周炎症状况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在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即刻记录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分别在基线及治疗后3个月采集龈下菌斑样本(PD≥5 mm位点),采用16S rRNA全长基因测序进行分析。结果与基线相比,治疗后3个月Nd:YAG组和SRP组PD较基线时均明显降低(P<0.05),且Nd:YAG组明显低于SRP组(P<0.05);CAL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OP均较基线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FPG、HbA1c水平以及BMI与基线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Nd:YAG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即刻VAS评分显著低于SRP组(P<0.05)。菌群分析显示,治疗3个月后Nd:YAG组纤毛菌科及纤毛菌属较基线时丰度显著性升高(P<0.05),SRP组拟杆菌门和拟杆菌纲为显著优势菌。结论Nd:YAG激光联合SRP可改善伴T2DM的牙周炎患者临床牙周参数,减轻疼痛,但在糖代谢水平上没有明显优势;在短期内观察到激光治疗后龈下菌斑主要菌群的组成发生了变化,口腔健康相关菌群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钇铝石榴石晶体(Nd:YAG)激光 2型糖尿病 16S rRNA全长基因测序 牙周微生态
下载PDF
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希才 《慢性病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337-1339,共3页
目的观察掺钕钇铝石榴石(neodymium-doped yttrium aluminium garnet,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应用Nd:YAG激光仪对51例(60只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后囊膜切开术,术后随访时间1个月。观察... 目的观察掺钕钇铝石榴石(neodymium-doped yttrium aluminium garnet,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应用Nd:YAG激光仪对51例(60只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后囊膜切开术,术后随访时间1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后囊膜一次性切开成功率100.00%,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并发症为人工晶体损伤11只眼(18.33%),眼内压升高2只眼(3.33%)。结论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 后发性白内障 后囊膜切开
原文传递
鼻内窥镜下联合Nd:YAG激光治疗复发性泪囊炎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立善 李正义 华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531-153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窥镜下联合Nd:YAG(钇铝石榴石晶体Neodymium-doped Yttrium Aluminium Garnet)激光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可行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患者48例在内窥镜下行泪道探通、Nd:YAG泪道激光、植入硬麻管道,于术后3~6m...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窥镜下联合Nd:YAG(钇铝石榴石晶体Neodymium-doped Yttrium Aluminium Garnet)激光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可行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患者48例在内窥镜下行泪道探通、Nd:YAG泪道激光、植入硬麻管道,于术后3~6mo拔管,随访3~18mo。结果:本组48例48眼患者,46眼溢泪症状消失,治愈46眼,有效2眼,治愈率为100%,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Nd:YAG激光联合泪道置管治疗复发性泪囊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无瘢痕,不影响外观,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 钇铝石榴石晶体激光 丝裂霉素C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掺钕钇铝石榴石透明陶瓷:滴加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向定艾 苟立 冉均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7-601,共5页
用共沉淀法正滴和反滴工艺制备了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粉体。测试了粉体的相组成、显微形貌、粒度分布。结果表明:经1100℃煅烧后,正滴工艺得到粉体主相为YAG(Y3Al5O12),但有少量的YAM(Y4Al2O9),反滴工艺则得到纯的YAG。晶粒尺寸分别... 用共沉淀法正滴和反滴工艺制备了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粉体。测试了粉体的相组成、显微形貌、粒度分布。结果表明:经1100℃煅烧后,正滴工艺得到粉体主相为YAG(Y3Al5O12),但有少量的YAM(Y4Al2O9),反滴工艺则得到纯的YAG。晶粒尺寸分别为24.7 nm和26.6 nm,平均粒径分别为1.26μm和1.86μm,前者的粒径分布要窄,分散性要好。采用真空烧结技术在1800℃烧结制备了Nd:YAG陶瓷,正滴工艺制备YAG陶瓷晶粒间存在少量气孔,反滴工艺样品存在少量大的孔洞和许多晶界气孔。厚1 mm抛光样品在1064 nm处透过率分别为72%和42%,在400 nm处分别为65%和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钕钇铝石榴石 透明陶瓷 正滴 反滴
下载PDF
OPD波前像差仪在后囊膜混浊早期诊治干预时机的应用
5
作者 罗勤 薛文文 +2 位作者 袁胤 方晓玲 王于蓝 《江苏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OPD波前像差仪在早期诊断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导致视觉质量下降中的意义及引导干预疗效。方法纳入白内障术后自觉视力下降者20例(20眼),最佳矫正视力均大于0.5,合并视觉症状,裂隙灯下见后囊膜Ⅰ级及以下轻度增殖混浊。患眼行... 目的探讨OPD波前像差仪在早期诊断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导致视觉质量下降中的意义及引导干预疗效。方法纳入白内障术后自觉视力下降者20例(20眼),最佳矫正视力均大于0.5,合并视觉症状,裂隙灯下见后囊膜Ⅰ级及以下轻度增殖混浊。患眼行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并分别于激光术前后利用OPD波前像差仪进行波前像差检查。结果激光术后患眼视力提高(1.10±0.91)行,主要视觉症状改善率为100%。OPD结果示激光术后总像差、眼内高阶像差和眼内像差下降,4mm瞳孔区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对应的面积比值增加(P<0.05)。结论OPD波前像差仪可灵敏、客观地反映人工晶状体眼合并后囊膜混浊的视功能状态,为治疗时机的选择和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D波前像差仪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 白内障超声乳化 后囊膜混浊
原文传递
直接干压成型与真空烧结技术制备Nd:YAG透明陶瓷 被引量:12
6
作者 葛琳 李江 +3 位作者 周智为 谢腾飞 潘裕柏 郭景坤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26-1233,共8页
以高纯氧化物粉体为原料,采用直接干压成型与固相反应烧结技术制备Nd:YAG透明陶瓷,并对其光学透过率和烧结致密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1 760℃烧结10 h后,250 MPa成型压力下的样品透过率最高,在1 064 nm处达到83.8%。其素坯的气... 以高纯氧化物粉体为原料,采用直接干压成型与固相反应烧结技术制备Nd:YAG透明陶瓷,并对其光学透过率和烧结致密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1 760℃烧结10 h后,250 MPa成型压力下的样品透过率最高,在1 064 nm处达到83.8%。其素坯的气孔率为40.5%,气孔平均孔径74.5 nm。烧结后陶瓷的显微结构致密,晶界干净清晰,断裂方式为沿晶断裂。将250 MPa成型压力下获得的陶瓷素坯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烧结,得到致密化轨迹、晶粒生长曲线以及显微结构演变等信息。通过理论拟合,得出低温下陶瓷致密化和晶粒生长的控制机制为晶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掺杂钇铝石榴石陶瓷 干压成型 致密化行为 光学透过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