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双侧偏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与监测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钟祖良 刘新荣 +1 位作者 刘元雪 张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3-68,共6页
为了研究浅埋双侧偏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针对该类型隧道的特点,建立了浅埋双侧偏压小净距围岩压力荷载计算的力学模型,并结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有关成果,推导出能够考虑隧道左、右洞先后施工过程的隧道围岩压力计算... 为了研究浅埋双侧偏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针对该类型隧道的特点,建立了浅埋双侧偏压小净距围岩压力荷载计算的力学模型,并结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有关成果,推导出能够考虑隧道左、右洞先后施工过程的隧道围岩压力计算理论。依托忻保高速钻钱门隧道工程对双侧偏压小净距隧道围岩与初期支护间接触压力进行现场监测,获得了该类型隧道围岩压力随时间和后行洞开挖影响的变化规律。由理论计算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分析可知,隧道各关键点围岩压力监测值均小于理论值,且其分布规律与理论成果相接近,表明计算模型合理。为该类型隧道设计与衬砌荷载的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围岩压力 力学模型 双侧偏压隧道 小净距隧道
下载PDF
邻近隧道施工既有桥桩变形控制及注浆加固方案优化 被引量:27
2
作者 凌同华 张胜 +1 位作者 李升冉 邓杰夫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94-2400,共7页
为了分析隧道在已有桥桩附近施工时对桥桩产生的影响,依托深圳市葵坝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桥梁段,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研究隧道动态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桥梁桩基变形的规律,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方法的正... 为了分析隧道在已有桥桩附近施工时对桥桩产生的影响,依托深圳市葵坝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桥梁段,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研究隧道动态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桥梁桩基变形的规律,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了进一步得到控制地表沉降和桥桩变形的最优注浆加固方案,通过改变注浆范围提出不进行注浆加固、原注浆加固以及优化后的注浆加固3种方案,并对这3种加固方案下地表沉降和桥桩变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注浆加固方案不但能够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和桥桩位移,而且能减小注浆范围,是最佳注浆加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桥桩变形 注浆加固 数值计算
下载PDF
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工法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侯福金 孙克国 +4 位作者 赵然 周慧超 许炜萍 周宗青 蒋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11-116,共6页
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往往处于洞口段,具有地质条件差、工序多、干扰强等特点。施工中分部过多会影响工效、分部过少易导致失稳,所以合理的开挖工法至关重要。依托济南绕城高速连接线大岭隧道工程,采用数值分析、现场实测方法对半步CD法... 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往往处于洞口段,具有地质条件差、工序多、干扰强等特点。施工中分部过多会影响工效、分部过少易导致失稳,所以合理的开挖工法至关重要。依托济南绕城高速连接线大岭隧道工程,采用数值分析、现场实测方法对半步CD法、C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三种可能的开挖工法进行适用性比选研究。以拱顶沉降、夹岩水平位移、夹岩应力为指标对不同工法的施工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大岭隧道后行洞施工对先行洞产生影响,不同工法的影响程度排序:半步CD法>CD法>双侧壁导坑法。但半步CD法影响程度并未显著高于C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其增加量最大为12%,现场可采用半步CD法进行施工。最后钢架应力、位移等监测数据表明:半步CD法可以保证工程安全、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是三种工法中最适用的工法。半步CD法的使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 小净距隧道 数值模拟 半步CD法 现场监测
下载PDF
循环爆破荷载作用下小净距隧道中夹岩的累积损伤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曹峰 凌同华 +1 位作者 李洁 黄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41-148,共8页
为了研究循环爆破荷载对小净距隧道中夹岩的影响,以六月田分岔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分岔隧道的三维模型。基于HJC本构模型,通过引入损伤变量,模拟循环荷载作用下小净距隧道保留岩体的累积损伤演化过程,探讨中夹岩... 为了研究循环爆破荷载对小净距隧道中夹岩的影响,以六月田分岔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分岔隧道的三维模型。基于HJC本构模型,通过引入损伤变量,模拟循环荷载作用下小净距隧道保留岩体的累积损伤演化过程,探讨中夹岩累积损伤程度、损伤范围与爆破次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损伤区质点振速衰减规律,通过数据拟合,建立单次爆破装药量、最大损伤范围与临界损伤峰值质点振速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利用现场的声波测试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较为吻合,最大损伤范围出现在中夹岩的拱肩;相比单次爆破,循环多次爆破开挖造成的累积损伤范围明显增加,临界损伤峰值质点振速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小净距隧道 中夹岩 累积损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小净距隧道开挖方法和中岩柱加固技术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代树林 佴磊 门妮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7年第4期60-61,63,共3页
小净距隧道是有别于连拱隧道和分离式隧道的一种特殊的隧道结构形式,其施工方法和中岩柱加固技术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论述了小净距隧道开挖方法和中岩柱加固技术。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开挖 中岩柱加固
下载PDF
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蒋庆 孙克国 +3 位作者 周慧超 肖支飞 李涛 周荣征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8,共7页
针对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在施工效率和稳定性方面的矛盾,为了实现此类隧道的安全、快速修建,依托济南二环南路东延线浆水泉隧道工程,采用数值分析、现场实测与验证等方法,以特征点沉降、夹岩应力、初支安全度和屈服接近度四个物理量为评... 针对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在施工效率和稳定性方面的矛盾,为了实现此类隧道的安全、快速修建,依托济南二环南路东延线浆水泉隧道工程,采用数值分析、现场实测与验证等方法,以特征点沉降、夹岩应力、初支安全度和屈服接近度四个物理量为评判指标,对不同方案的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的施工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完成了浆水泉隧道进口段的方案优化工作。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案的浆水泉隧道后行洞开挖均会对先行洞产生影响,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两台阶法>三台阶法>CD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但多指标的影响度显示双侧壁导坑法未显著优于CD法和CRD法;从施工效率方面综合考虑,建议选用CD法进行施工。现场实践表明:CD法施工方案可以满足该段的围岩稳定性要求,从而有效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多指标分析所形成的优化方法和实践经验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 小净距隧道 工法优化 数值模拟 屈服接近度 地下工程施工 岩石力学 隧洞围岩稳定性
下载PDF
深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代表值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肖明清 徐晨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3-89,共7页
研究目的:深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一直是隧道设计的难点问题,本文采用单洞隧道围岩压力代表值的思路和计算方法,研究深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大小与分布规律,为完善小净距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提出了围岩压力... 研究目的:深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一直是隧道设计的难点问题,本文采用单洞隧道围岩压力代表值的思路和计算方法,研究深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大小与分布规律,为完善小净距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提出了围岩压力全寿命周期演变规律,将隧道围岩压力从施工至破坏分为施工阶段、服役阶段、破坏阶段、破坏后阶段4个阶段,据此得出了采用塌落拱理论和普氏理论计算围岩压力的不合理性在于:该理论得出的是破坏后阶段的塌方高度,而该阶段的支护结构已不存在,因而采用该阶段的塌方高度作为围岩压力对于结构设计而言已无意义;(2)将最小支护力pimin与围岩压力代表值的思路和计算方法引入至深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结果表明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代表值的大小、分布形态与净距、埋深等因素密切相关,共有3种形态,即内外侧相当、外侧大于内侧、内侧大于外侧;(3)提出了小净距隧道内侧侧压力系数计算方法,得出了内侧侧压力系数不大于外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 小净距隧道 围岩压力代表值 最小支护力
下载PDF
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9
8
作者 夏梦然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80,共8页
近年来市政隧道工程蓬勃发展,许多城市公路隧道受建筑、管线等因素的限制,并为节约用地、缩短工期等目的,大多被设计成小净距隧道。小净距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与分离式隧道最显著的区别是中隔岩柱受力状态复杂、稳定性难以控制。通过理论推... 近年来市政隧道工程蓬勃发展,许多城市公路隧道受建筑、管线等因素的限制,并为节约用地、缩短工期等目的,大多被设计成小净距隧道。小净距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与分离式隧道最显著的区别是中隔岩柱受力状态复杂、稳定性难以控制。通过理论推导,对浅埋超小净距隧道土质中隔岩柱的失稳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基于小净距隧道中隔岩柱承载模型确定中隔岩柱上覆应力,结合土体极限应力公式对中隔岩柱在不同施工条件下的失稳破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大土体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及支护反力均能提高土体的极限应力,且增加支护反力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土质中隔岩柱 围岩稳定性 隧道施工
下载PDF
小净距隧道中夹岩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明高 高文学 +1 位作者 刘冬 赵鑫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72-174,共3页
中夹岩的稳定是小净距隧道建设成功的关键。而小导管注浆、系统锚杆及水平贯通预应力锚杆是应用最为广泛的3种中夹岩加固技术,并在实践工程中得到有效验证。中夹岩加固技术主要通过提高围岩力学参数与改变力学状态等发挥加固作用。小导... 中夹岩的稳定是小净距隧道建设成功的关键。而小导管注浆、系统锚杆及水平贯通预应力锚杆是应用最为广泛的3种中夹岩加固技术,并在实践工程中得到有效验证。中夹岩加固技术主要通过提高围岩力学参数与改变力学状态等发挥加固作用。小导管注浆多适用于低类别围岩;高类别围岩中采用系统锚杆较为合理;水平贯通预应力锚杆及其组合加固方法适用于各类别围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加固技术 稳定性
下载PDF
考虑双洞净距的浅埋隧道锚围岩压力分布规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耘宇 王和平 +1 位作者 申裕峰 何承林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3年第1期126-131,共6页
文中考虑小净距隧道先后行洞开挖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推导得到浅埋小净距隧道锚围岩压力计算公式,结合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双洞净距对围岩压力、地层沉降、围岩应力分布和塑性区发展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导得到的浅埋小净距隧道... 文中考虑小净距隧道先后行洞开挖之间的相互影响效应,推导得到浅埋小净距隧道锚围岩压力计算公式,结合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双洞净距对围岩压力、地层沉降、围岩应力分布和塑性区发展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导得到的浅埋小净距隧道锚围岩压力计算方法能够充分考虑后行洞开挖对先行洞扰动的影响,随着双洞净距的逐渐增大,后行洞对先行洞影响逐步减弱,在净距大于1.6倍最大洞径后双洞内侧薄弱区围岩压力与外侧相等.地层沉降曲线在隧道拱顶处呈现出明显的“W”形,在净距大于1.3倍最大洞径后中夹土柱区地层沉降较为稳定.锚洞洞周围岩应力分布和塑性区发展与双洞净距呈负相关,当净距小于30%最大洞径时中夹土柱塑性区有贯通趋势,不利于隧道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隧道锚 围岩压力 数值模型
下载PDF
小净距大断面隧道先行洞爆破振动响应特性分析及其安全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跃原 何宏海 +4 位作者 张勇 铁继康 刘国锋 江伟 高启栋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80,217,共9页
在小净距大断面隧道后行洞爆破开挖过程中,如何保证先行洞的爆破振动安全极为关键。以京秦高速双向六车道小峪隧道为工程依托,监测分析了后行洞开挖过程中先行洞纵、横断面的爆破振动速度分布规律;依据爆破振动跟踪监测结果,动态调整优... 在小净距大断面隧道后行洞爆破开挖过程中,如何保证先行洞的爆破振动安全极为关键。以京秦高速双向六车道小峪隧道为工程依托,监测分析了后行洞开挖过程中先行洞纵、横断面的爆破振动速度分布规律;依据爆破振动跟踪监测结果,动态调整优化后行洞的爆破设计参数,并提出了相应的爆破振动安全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小净距隧道后行洞开挖时,先行洞边墙径向振动的速度最大,且主要由掏槽孔爆破引起,垂直向振速略低于切向振速,但二者差别不大,爆破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30~100 Hz频段;对于先行洞纵断面上的振动分布,峰值振速总体随爆心距衰减,衰减速率也随之降低;未开挖方向的振速相对较高,约为同等距离已开挖向振速的1.2~1.6倍;对于先行洞横断面上的振速分布,迎爆侧的振速明显高于背爆侧,其中边墙部位迎爆侧振速可达背爆侧的5~10倍;现场针对爆源采用多级复式掏槽,优化炮孔分布,雷管段别增加至12段来减少相应的单段药量,以及增大起爆间隔至60 ms来等措施控制爆破振动,现场实践表明,优化后的爆破设计可使先行洞边墙振速降低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先行洞 爆破振动 分布规律 安全控制
下载PDF
爆破开挖时小净距隧道的合理间距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仁根 吴文琦 《公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77-281,共5页
以黄衢南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为工程依托,运用有限元的基本理论,采用ABAQUS软件对小净距隧道爆破开挖时相邻洞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Ⅳ、V级围岩条件下考虑爆破因素时隧道的合理净距。分析的重点是隧道后行洞爆破开挖时先行洞产... 以黄衢南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为工程依托,运用有限元的基本理论,采用ABAQUS软件对小净距隧道爆破开挖时相邻洞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Ⅳ、V级围岩条件下考虑爆破因素时隧道的合理净距。分析的重点是隧道后行洞爆破开挖时先行洞产生的塑性变形的范围大小,当塑性区贯通时则认为所选用的净距不合理,或应采取措施。为小净距隧道净距优化及施工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爆破 塑性变形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开挖工法对灰岩地区小净距公路隧道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玮 史奎 +1 位作者 郑茂源 张新正 《价值工程》 2023年第32期144-146,共3页
由于受到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城市之间高速公路不可避免地会采用小净距隧道结构形式。考虑不同开挖工法对小净距隧道围岩和中夹岩稳定性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位移、应力和塑性区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灰岩地区的小净距公... 由于受到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城市之间高速公路不可避免地会采用小净距隧道结构形式。考虑不同开挖工法对小净距隧道围岩和中夹岩稳定性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位移、应力和塑性区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灰岩地区的小净距公路隧道,采用全断面开挖方式,隧道周边岩体受扰动大,围岩不稳定;采用CD法和上下台阶法施工,隧道周边岩体扰动较小;采用三台阶开挖方式,对隧道周围岩体影响最小。实际开挖过程中,应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合理选择最优开挖方式,降低施工风险,达到低碳环保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灰岩 开挖工法 中夹岩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小净距隧道开挖工艺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书生 曾祥国 +3 位作者 姚安林 王清远 陈华燕 赵师平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95,共5页
为研究小净距隧道的不同开挖工艺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对重庆花土岗隧道分别利用全断面法、上下台阶法和单侧壁导坑法进行了开挖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小净距隧道不同施工方法对洞周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断面法对隧道围岩及中... 为研究小净距隧道的不同开挖工艺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对重庆花土岗隧道分别利用全断面法、上下台阶法和单侧壁导坑法进行了开挖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小净距隧道不同施工方法对洞周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断面法对隧道围岩及中夹岩柱的水平位移和应力影响较大;上下台阶法和单侧壁导坑法影响相对较小。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开挖方法,及时施作支护并加强监测,保证施工质量。本文的分析方法和计算结果对小净距隧道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开挖工艺 围岩稳定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浅埋小净距偏压隧道信息化监测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明才 钟祖良 +1 位作者 刘新荣 冯文件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465-1469,共5页
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会遇到大量的隧道工程,而这些隧道由于受到地形、总体线路线型等条件的限制,往往需要修建小净距隧道。本文以横岭底隧道为研究对象,探讨浅埋偏压小净距... 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会遇到大量的隧道工程,而这些隧道由于受到地形、总体线路线型等条件的限制,往往需要修建小净距隧道。本文以横岭底隧道为研究对象,探讨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施工监测技术,为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和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压 小净距隧道 信息化监测 围岩稳定
下载PDF
小净距隧道围岩整体稳定性的下限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江涛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3-216,共4页
小净距隧道围岩的整体稳定性分析,目前分析研究比较少。运用边坡稳定性分析适用的强度折减原理进行评价小净距隧道围岩整体稳定性,以围岩塑性区贯通、位移突变或位移超过规范值与计算不收敛3种方法综合作为围岩失稳破坏的判据。通过计... 小净距隧道围岩的整体稳定性分析,目前分析研究比较少。运用边坡稳定性分析适用的强度折减原理进行评价小净距隧道围岩整体稳定性,以围岩塑性区贯通、位移突变或位移超过规范值与计算不收敛3种方法综合作为围岩失稳破坏的判据。通过计算分析可知在不同的折减系数下塑性区贯通基本与位移突变同步,且早于位移超过规范值及计算不收敛。塑性区贯通为围岩破坏失稳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故采用塑性区贯通作为强度折减法判据所得为围岩整体稳定性系数的下限解。利用塑性区贯通作为判据,得到戴峪岭2号小净距隧道围岩整体稳定系数下限值约为2.7,表明该隧道具有足够安全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整体稳定性 强度折减法 下限分析
下载PDF
大跨度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种健 蒋永祥 马玉坤 《公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5-252,共8页
对于软岩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由于软岩工程性质差,且隧道施工工序较多,隧道围岩稳定性受施工扰动的影响更为显著,隧道净距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更为直接;分析软岩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的净距对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的影响,确定最小净距有着重要的现... 对于软岩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由于软岩工程性质差,且隧道施工工序较多,隧道围岩稳定性受施工扰动的影响更为显著,隧道净距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更为直接;分析软岩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的净距对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的影响,确定最小净距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二广高速公路西岸大跨度小净距隧道为实例,以隧道Ⅴ级围岩为研究对象,在模型概化、参数综合选取的基础上,通过ANSYS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不同净距对隧道围岩应力、变形及塑性区分布的影响,并确定此类隧道的最小净距不宜小于0.45倍的单洞跨度,该结论对软弱围岩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的净距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软岩 影响分析 数值模拟 塑性区
原文传递
基于强度折减与刚度退化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应潞 潘建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30,共7页
运用刚度退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泊松比ν和弹性模量E进行调整,提出变刚度隧道围岩强度折减法。以某小净距隧道为例,在只调整ν或E、同时调整ν和E、保持ν和E不变4种情况下,探讨了刚度退化对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ν... 运用刚度退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泊松比ν和弹性模量E进行调整,提出变刚度隧道围岩强度折减法。以某小净距隧道为例,在只调整ν或E、同时调整ν和E、保持ν和E不变4种情况下,探讨了刚度退化对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ν对隧道拱顶下沉、拱底沉降、最大主应力的影响要强于E;隧道两拱脚向内位移随折减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内侧拱脚向内位移比外侧拱脚的要大,且在刚度调整时拱脚位移要比保持刚度不变时大;等效塑性应变随折减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刚度调整导致等效塑性应变区减小,考虑刚度退化推迟了中夹岩柱塑性区贯通;将变刚度隧道围岩强度折减法应用于小净距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价,可依据安全系数的大小来评判设计的合理性,为支护参数及施工技术的选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强度折减法 刚度退化 围岩稳定性 塑性区
下载PDF
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力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林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5-688,共4页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小净距公路隧道中夹岩柱的受力特性、围岩屈服接近度、锚杆轴力、二次衬砌混凝土内力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净距较小为B/3时,研究区中夹岩柱围岩会受到左右双洞开挖应力场重叠作用的严重影响,受力状态十...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小净距公路隧道中夹岩柱的受力特性、围岩屈服接近度、锚杆轴力、二次衬砌混凝土内力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净距较小为B/3时,研究区中夹岩柱围岩会受到左右双洞开挖应力场重叠作用的严重影响,受力状态十分不利,屈服区也贯通中夹岩柱,中夹岩柱两侧的隧道支护衬砌结构都应有所加强;当净距为(0.85~1.5)B时,中夹岩柱受力状态受净距的影响已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隧道 施工力学 围岩 支护衬砌结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考虑时间效应的深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卢晓颖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0-106,143,共8页
囿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选线要求等条件的限制,公路工程中常采用小净距形式的隧道,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是其复合式衬砌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但目前关于小净距隧道初支与二衬围岩压力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相关研究仍较为稀缺。以... 囿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选线要求等条件的限制,公路工程中常采用小净距形式的隧道,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是其复合式衬砌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但目前关于小净距隧道初支与二衬围岩压力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相关研究仍较为稀缺。以龙兴岭隧道为背景,在FLAC3D平台上对4洞小净距隧道的开挖支护过程展开了细致的数值模拟,重点关注了作用在初支与二衬上的围岩压力分布。进一步考虑围岩蠕变效应,探讨了小净距隧道复合式衬砌支护结构的围岩压力及其初支/二衬荷载分担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与现场监测结果相互验证。结果表明:复合式衬砌支护结构围岩压力总体上关于设计中线近似呈对称分布,小净距隧道主洞(后行洞)开挖扰动引起辅洞(先行洞)二衬上围岩压力略微增大;围岩蠕变作用下,初支围岩压力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二衬围岩压力随时间呈上升趋势,但二者之和基本保持不变;蠕变稳定后,主洞上台阶部分(拱顶至拱腰)的二衬荷载分担比约为25%~45%,主洞下台阶部分(仰拱至边墙)的二衬荷载分担比约为20%~35%。研究成果可为小净距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的设计施工及后期运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压力时间效应 数值模拟 小净距隧道 围岩压力分布 初支/二衬荷载分担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