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一创面不同病程糖尿病足创面组织细胞凋亡率、Bcl-2、Bax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敏 殷学利 黄素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186-3190,共5页
背景:研究发现,难愈性溃疡创面不易愈合与细胞凋亡失衡和炎症失调有关,以往的研究均在不同个体的某一类型组织取样研究,研究结果数据间可能存在个体差异的影响,且无同一糖尿病足创面不同病程组织的细胞凋亡率、Bcl-2、Bax、肿瘤坏死因... 背景:研究发现,难愈性溃疡创面不易愈合与细胞凋亡失衡和炎症失调有关,以往的研究均在不同个体的某一类型组织取样研究,研究结果数据间可能存在个体差异的影响,且无同一糖尿病足创面不同病程组织的细胞凋亡率、Bcl-2、Bax、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之间相关性研究报道。目的:分析糖尿病足不同病程创面组织细胞凋亡率、Bcl-2、Bax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例Wagner 2,3级糖尿病足患者,选择典型的糖尿病足创面,采用“4C”法将局部感染控制后的创面组织区分为坏死、过渡和正常组织后分别采集标本,测定细胞凋亡率、Bcl-2、Bax、Bax/Bc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19)329号,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结果与结论:①糖尿病足创面正常、过渡、坏死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67±2.48)%、(43.68±2.22)%和(72.12±4.5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坏死、过渡和正常组织间Bcl-2、Bax、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和Bax/Bcl-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Bcl-2表达:坏死组织<过渡组织<正常组织,Bax、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及Bax/Bcl-2:坏死组织>过渡组织>正常组织;③Bcl-2、Bax、Bax/Bcl-2、肿瘤坏死因子α和细胞凋亡率间呈曲线关系,曲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足创面内肿瘤坏死因子α与Bax、Bax/Bcl-2、细胞凋亡率呈高度正相关,与Bcl-2呈高度负相关;④从结果可得出,细胞凋亡机制与炎症反应参与了糖尿病足创面病理过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提高Bax/Bcl-2水平,引起组织细胞凋亡率增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4C”法 正常组织 过渡组织 坏死组织 细胞凋亡率 Bcl-2 Bax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顺铂诱导的肾损伤中的细胞死亡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明娇 朱杰夫 吴雄飞 《生物技术进展》 2023年第5期718-724,共7页
顺铂作为干预细胞周期的非特异性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肿瘤治疗中,但顺铂可诱导肾细胞死亡,损害肾功能。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all death,RCD)是指具有明确病理机制的受控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近年来,对于各种类型急性肾损伤(acu... 顺铂作为干预细胞周期的非特异性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肿瘤治疗中,但顺铂可诱导肾细胞死亡,损害肾功能。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all death,RCD)是指具有明确病理机制的受控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近年来,对于各种类型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病机制相关的细胞死亡方式研究较多,但细胞死亡在顺铂诱导的肾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仍存在空缺。因此,全面了解顺铂诱导的肾毒性中细胞死亡的机制可能会为顺铂诱导的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综述了顺铂诱导的肾损伤中的细胞死亡方式,包括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焦亡和铁死亡,以期为在肿瘤治疗中制定降低肾损伤的顺铂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肾损伤 细胞凋亡 坏死性凋亡 焦亡 铁死亡
下载PDF
柴胡桂枝干姜汤通过RIP1/RIP3/MLKL通路抑制坏死性凋亡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
3
作者 李源 姚硕 +1 位作者 段超 曾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988-994,共7页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低、高剂量组及GSK872[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3抑制剂]组等5组。除正常组,其余各组大鼠分别采用高脂...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低、高剂量组及GSK872[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3抑制剂]组等5组。除正常组,其余各组大鼠分别采用高脂饲料饲喂法构建NAFLD模型。治疗结束后,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中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肝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RIP1、RIP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凋亡指数升高,血清中ALT、AST及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中TNF-α、IL-1β含量及RIP1、RIP3、MLKL磷酸化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高剂量组及GSK872组大鼠肝细胞凋亡指数降低,血清中ALT、AST及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中TNF-α、IL-1β含量及RIP1、RIP3、MLKL磷酸化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中药低、高剂量组上述各指标与GSK87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可以有效改善大鼠NAFLD,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IP1/RIP3/MLKL信号通路活化,进而抑制坏死性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桂枝干姜汤 非酒精性脂肪肝 坏死性凋亡 RIP1/RIP3/MLKL通路 大鼠
原文传递
梓醇调节RIP1/RIP3/MLKL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4
作者 李海莎 彭慧如 +2 位作者 罗辉 谭文婷 李曾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063-2067,共5页
目的探究梓醇(CA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坏死性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构建大鼠AMI模型。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AMI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CAT组(CAT-L组,30 mg·kg^(-1) CAT... 目的探究梓醇(CA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坏死性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构建大鼠AMI模型。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AMI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CAT组(CAT-L组,30 mg·kg^(-1) CAT)、高剂量CAT组(CAT-H组,60 mg·kg^(-1) CAT)和高剂量CAT+RIP1激活剂重组RIP1组[CAT-H+rRIP1组,60 mg·kg^(-1) CAT+8μg·kg^(-1)重组大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RIP1)],每组12只。CAT采取灌胃给药,每日1次,共给药4周。rRIP1采取尾静脉注射,隔天给药,共4周。Sham组、Model组分别灌胃和尾静脉注射等量的0.9%NaCl。CAT-L组、CAT-H组灌胃的同时需隔天尾静脉注射0.9%NaCl。TUNEL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RIP1/RIP3/MLKL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Sham组、Model组、CAT-H组和CAT-H+rRIP1组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3±0.63)%、(33.48±3.94)%、(13.50±1.86)%和(29.62±3.08)%,心肌组织RIP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21±0.02、0.86±0.09、0.43±0.04和0.72±0.07,RIP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0±0.03、0.94±0.09、0.49±0.05和0.83±0.08,MLKL蛋白磷酸化水平分别为0.35±0.04、1.13±0.11、0.64±0.06和0.97±0.10。Model组上述指标与Sham组比较,CAT-H组的上述指标与Model组和CAT-H+rRIP1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AT可能通过下调RIP1/RIP3/MLKL信号通路抑制AMI大鼠心肌细胞的坏死性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信号通路 急性心肌梗死 坏死性凋亡
原文传递
川陈皮素调节RIP1/RIP3/MLKL信号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张鹏 林桂雄 +4 位作者 卓裕丰 程宏基 陈钦修 谢文杰 冯燕玲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05-612,共8页
目的探究川陈皮素(Nob)调节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混合谱系激酶样结构域蛋白(RIP1/RIP3/MLKL)信号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坏死性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于2022年9月—2023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心... 目的探究川陈皮素(Nob)调节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混合谱系激酶样结构域蛋白(RIP1/RIP3/MLKL)信号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坏死性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于2022年9月—2023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进行实验。建立大鼠CHF模型,将造模成功的75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CHF组)、川陈皮素低剂量组(Nob-L组,7.5 mg·kg-1·d^(-1)Nob)、川陈皮素中剂量组(Nob-M组,15 mg·kg-1·d^(-1)Nob)、川陈皮素高剂量组(Nob-H组,30 mg·kg-1·d^(-1)No b)和通路抑制剂Necrostatin-1组(Nec-1组,2.45 mg·kg-1·d^(-1)Nec-1),每组15只。另取15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Sham组)只打开胸腔不进行结扎。干预28 d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苏木精-伊红(HE)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及纤维化情况;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观察心肌组织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RIP1、RIP3、MLKL磷酸化水平及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8)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CHF组心肌组织部分细胞损伤坏死、结构紊乱、心肌细胞肿胀、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组织胶原蛋白沉积和纤维化增加,与CHF组比较,Nob-L组、Nob-M组、Nob-H组和Nec-1组心肌纤维排列逐渐规则、心肌细胞肿胀、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胶原沉积和纤维化减少。与Sham组比较,CHF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IL-1β、TNF-α和MDA水平、细胞凋亡率、p-RIP1/RIP1、p-RIP3/RIP3、p-MLKL/MLKL表达显著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轴缩短分数(FS)、SOD和T-AOC水平、Caspase-8表达显著降低;与CHF组比较,Nob-L组、Nob-M组、Nob-H组、Nec-1组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川陈皮素 RIP1/RIP3/MLKL信号通路 炎性反应 氧化应激 坏死性凋亡 大鼠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坏死性凋亡共表达基因分析
6
作者 赵耀伟 李宏玉 +2 位作者 马西元 孟享泓 唐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4,共8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与坏死性凋亡共表达基因并验证。方法基因表达图谱(GEO)数据库下载MI/RI表达谱数据(GSE67308和GSE19875),对GSE67308表达谱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基因集富分...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与坏死性凋亡共表达基因并验证。方法基因表达图谱(GEO)数据库下载MI/RI表达谱数据(GSE67308和GSE19875),对GSE67308表达谱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基因集富分析和生物信号通路分析。对GSE67308表达谱数据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利用分子标记数据库(MSigDB)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检索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将DEGs与其交叉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确定关键基因。通过单细胞测序分析平台分析关键基因在心脏各细胞类型中的表达情况,同时使用GSE19875数据集对关键基因表达进行验证。结果共鉴定出1054个DEGs,其中363个上调,691个下调。基因富集分析显示,DEGs功能主要与凋亡过程、免疫反应、细胞内信号转导调节相关;生物信号通路分析显示,DEGs主要参与TNF、NF-κB等信号通路的调控。免疫浸润分析结果表明,MI/RI心肌组织中自然杀伤细胞、单核细胞等免疫浸润程度高。PPI网络分析显示Il1b、TNF、Birc3、Ripk1是坏死性凋亡的关键基因。单细胞测序分析表明,白细胞中关键基因表达升高。GSE19875数据集中与对照组比较,MI/RI模型组中Il1b、TNF、Birc3、Ripk1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MI/RI和参与调控坏死性凋亡的TNF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高度相关;Il1b、TNF、Birc3、Ripk1是同时参与调节MI/RI和坏死性凋亡的关键基因;IL-1b、TNf、Birc3、Ripk1可能作为坏死性凋亡关键调节因子参与MI/RI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坏死性凋亡 共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张国鑫 任文璞 +5 位作者 曹子钧 孟珊 吴松哲 于立明 祝岩 赵继凯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MLKL)表达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在MI/RI过程中对坏死性...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MLKL)表达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在MI/RI过程中对坏死性凋亡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补阳还五汤组、高剂量补阳还五汤组,每组10只。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大鼠MI/RI模型。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和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造模前分别给予不同浓度补阳还五汤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通过心电图监测判断造模是否成功,超声心动图检查各组大鼠术后心功能的差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损伤与凋亡,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脏组织RIP1、RIP3、MLKL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明显降低,心肌细胞炎性浸润明显,心肌细胞凋亡率、RIP1、RIP3、MLKL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预处理可改善大鼠心功能,心肌细胞炎性浸润有所改善,心肌细胞凋亡率、RIP1、RIP3、MLKL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此外,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降低MI/RI大鼠血清LDH活性,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坏死性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坏死性凋亡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
下载PDF
m^(6)A RNA甲基化修饰在颅脑损伤模型大鼠坏死性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林树楷 刘仲海 +2 位作者 刘珍 蔡金城 魏入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167-3172,共6页
背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依赖N6-甲基腺苷(m^(6)A)的调节,并与坏死性凋亡密切相关。目前在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中,m^(6)A RNA甲基化修饰与创伤性颅脑损伤坏死性凋亡的关系尚未被研究。目的:探讨m^(6)A RNA甲基化修饰与创伤性颅脑... 背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依赖N6-甲基腺苷(m^(6)A)的调节,并与坏死性凋亡密切相关。目前在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中,m^(6)A RNA甲基化修饰与创伤性颅脑损伤坏死性凋亡的关系尚未被研究。目的:探讨m^(6)A RNA甲基化修饰与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坏死性凋亡的关系,为颅脑损伤坏死性凋亡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创伤性颅脑损伤组和NSC118218(STAT1抑制剂)组,各10只。后2组通过改良Feeney法建立颅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脑硬膜,不进行颅脑打击。颅脑损伤6 h后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ɑ、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水平以及脑含水量,检测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总m^(6)A RNA甲基化修饰水平、STAT1和JAK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创伤性颅脑损伤组和NSC118218组炎症因子水平和脑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m^(6)A RNA甲基化修饰比例和YTHDF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JAK1和STAT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②与创伤性颅脑损伤组相比,NSC118218组炎症因子水平和脑含水量明显降低,m^(6)A RNA甲基化修饰比例和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JAK1和STAT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③提示颅脑损伤后m^(6)A RNA甲基化修饰比例降低,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表达水平下降,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增加JAK1和STAT1的表达,促进细胞坏死性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m^(6)A RNA甲基化 坏死性凋亡 JAK/STAT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基于坏死性凋亡相关LncRNA的结肠腺癌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9
作者 陈松鹤 潘丹阳 +1 位作者 张科峰 陈亚栋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2期13-17,共5页
目的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构建结肠腺癌坏死性凋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临床预测模型与验证。方法从TCGA下载结肠腺癌转录组和临床数据,从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 目的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构建结肠腺癌坏死性凋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临床预测模型与验证。方法从TCGA下载结肠腺癌转录组和临床数据,从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及检索文献得到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运用R软件通过共表达筛选出差异坏死性凋亡相关LncRNA,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预后相关坏死性凋亡LncRNA,运用Lasso回归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构建预后风险模型。通过差异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风险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临床分组模型验证以评价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采用多因素进行模型的独立预后分析,同时绘制Nomogram图预测患者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凭借校准曲线评价其准确性和预测能力。结果坏死性凋亡LncRNA共1039个,预后相关的坏死性凋亡LncRNA共46个。Lasso回归分析以AP005264.1、ALMS1-IT1、AL354993.2、LINC00513、AC145423.2、AC008764.8构建预后风险模型,模型评价显示可区分高低风险组的患者,高风险的患者较低风险预后较差(P<0.05);AUC显示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多因素分析显示风险评分可作为结肠腺癌的独立预后因子;临床分组的模型验证显示模型同时适用于不同年龄、性别、Stage、N、T等临床症状;Nomgarm分析内部验证中显示校准曲线显示具有良好的拟合度,提示该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预测能力。GSEA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高风险组中活跃的功能或通路有缺口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癌症的途径、JAKSTAT信号通路等,在低风险组中活跃的功能或通路有阿尔茨海默病、柠檬酸循环、亨廷顿病、氧化磷酸化等。结论本研究建立了6个坏死性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GA数据库 坏死性凋亡 长链非编码RNA 结肠腺癌 临床预测模型
下载PDF
PPARγ基因过表达/沉默对缺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性凋亡标志物表达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蹇淑娟 涂立 +2 位作者 邹家森 朱仕群 覃远汉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过表达/沉默对缺氧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坏死性凋亡标志物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RTEC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损伤组、过表达组和沉默组,过表达组细胞转染过表达PPAYγ基因的外...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过表达/沉默对缺氧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坏死性凋亡标志物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RTEC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损伤组、过表达组和沉默组,过表达组细胞转染过表达PPAYγ基因的外源性LV-Pparg病毒,沉默组细胞转染沉默PPAYγ基因的内源性LVPPARg-RNAi病毒。待细胞再次生长融合至70%左右时,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放置于培养箱中培养;缺氧损伤组、过表达组以及沉默组放置于含95%N_(2)和5%CO_(2)混合气体缺氧小室中,密封缺氧培养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PARγ、受体交互作用蛋白1(RIP1)、RIP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PARγ、RIP1、RIP3、TGF-β蛋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损伤组、过表达组、沉默组细胞中PPARγ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RIP1、RIP3、TGF-β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缺氧损伤组相比,过表达组细胞中PPARγ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RIP1、RIP3、TGF-β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沉默组细胞中PPARγ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RIP1、RIP3、TGF-β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在缺氧诱导的RTEC坏死性凋亡中,PPARγ基因表达降低;过表达PPARγ基因对缺氧诱导的RTEC坏死性凋亡有抑制作用,而沉默PPARγ基因则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基因调控 肾小管上皮细胞 坏死性凋亡 缺氧损伤
下载PDF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创伤性脑损伤小鼠神经功能及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博 李宛蓉 《陕西中医》 2020年第11期1529-1533,共5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创伤性脑损伤(TBI)改善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有效的平台基础上,从抑制坏死性凋亡通路的角度出发,探索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在改善TBI中的活血化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 目的:本研究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急性创伤性脑损伤(TBI)改善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有效的平台基础上,从抑制坏死性凋亡通路的角度出发,探索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在改善TBI中的活血化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eCCI),建立小鼠TBI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2、24、48、72 h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于造模后24 h通过HE染色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病理损伤的影响,于造模后12、24、48、72 h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TBI小鼠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各组小鼠创伤前m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mNSS评分在创伤后12、24、48、72 h均显著升高(P<0.01),井穴放血组的mNSS评分在创伤后12、24、48、72 h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RIP-1、RIP-3、MLKL蛋白表达在颅脑创伤后6、24、48、72 h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井穴放血组RIP-1、RIP-3、MLKL蛋白表达在颅脑创伤后6、24、48、72 h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通过抑制RIP-1、RIP-3、MLKL蛋白表达,缓解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等相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 急性创伤性脑损伤 坏死性凋亡 炎症 小鼠 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伊立替康活性代谢物SN38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坏死性凋亡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佳雯 朱君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6期814-817,共4页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活性代谢物SN38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坏死性凋亡的调节机制。方法以A43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SN38组、SN38+NEC-1组以及正常对照组、SN38组、SN38+shRNA组、SN38+shRIP3组。通过细胞增殖试验、流式细胞技...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活性代谢物SN38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坏死性凋亡的调节机制。方法以A43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SN38组、SN38+NEC-1组以及正常对照组、SN38组、SN38+shRNA组、SN38+shRIP3组。通过细胞增殖试验、流式细胞技术及蛋白质印迹法观察特异性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1和基因沉默RIP3(shRIP3)对SN38干预A431细胞的坏死性凋亡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SN38干预后A431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而当使用特异性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1后,其增殖能力较SN38组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N38组坏死性凋亡蛋白(RIP1/RIP3)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提前运用NEC-1或shRIP3干预A431细胞并暴露于SN38后,其坏死性凋亡蛋白表达水平较SN38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38组凋亡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提前运用NEC-1或者shRIP3干预A431细胞并暴露于SN38后,其凋亡水平较SN38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38促进皮肤癌细胞坏死性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RIP1/RIP3/PARP-1信号通路起到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SN38 增殖 凋亡 坏死性凋亡
下载PDF
抑制TNFR/RIPK信号通路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园 贺中正 +4 位作者 张世荣 张仕涛 樊欣鑫 朱莽 王文涛 《西部医学》 2019年第6期840-847,共8页
目的研究抑制TNFR/RIPK信号通路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1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Nec-1组,每组又根据时间点分为12h、24h、3d、7d四个亚组.采用动脉夹钳夹法制作ASC... 目的研究抑制TNFR/RIPK信号通路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1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Nec-1组,每组又根据时间点分为12h、24h、3d、7d四个亚组.采用动脉夹钳夹法制作ASCI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暴露脊髓,不损伤脊髓,模型组和Nec-1组用动脉瘤夹脊髓全横截面1min,缝合伤口.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给予生理盐水,Nec-1组注射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rostain-1(Nec-1)溶液1μl/kg,1次/d,分别给药12h、24h、3d、7d.给药后以BBB评分对各组大鼠后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完成评分后,取10只给药7d的大鼠脊髓,进行HE染色、Nissl染色、碘化丙啶(PI)染色、Tunel染色;另取10只给药7d的大鼠,取脊髓,用Western Blot检测RIP1、RIP3、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和Nec-1组各时间点的BBB评分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Nec-1组各时间点的BBB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造模7d后,模型组脊髓出现坏死、空洞现象,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坏死区域面积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尼氏体呈细颗粒状,神经元数量减少、染色浅、排列无序,坏死性凋亡细胞较多;PI红染细胞、Tunel阳性细胞数、凋亡小体数量,以及RIPK1、RIPK3、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多于假手术组(P<0.05).给予Nec-1治疗7d后,Nec-1组脊髓坏死组织较模型组少,空洞现象得到改善,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好转,Nec-1组坏死区域面积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尼氏体着色的神经元细胞染色较深,颗粒变粗,存活神经元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I红染细胞数、凋亡小体数,以及RIPK1、RIPK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少于模型组(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1能通过抑制TNFR/RIPK信号通路,下调RIPK1、RIPK3、上调Bcl-2的表达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TNFR/RIPK信号通路 坏死性凋亡 Necrostain-1
下载PDF
人视网膜脱离后细胞及细胞器超微结构变化的观察
14
作者 纪康康 路星 +3 位作者 丁婕 胡闻 章梅 董凯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6期537-541,共5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人类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不同部位细胞的死亡方式及形态学变化。方法在5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分别取孔盖、原发孔后缘、术中造孔后缘的视网膜组织,制片后分别记为A、B、C组标本,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视网... 目的观察和比较人类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不同部位细胞的死亡方式及形态学变化。方法在5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分别取孔盖、原发孔后缘、术中造孔后缘的视网膜组织,制片后分别记为A、B、C组标本,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视网膜细胞的死亡方式和形态学变化,及线粒体、内质网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观察A组标本,视网膜脱离后,细胞表现为凋亡和坏死性凋亡,以凋亡细胞居多,未发现典型的坏死细胞,可见线粒体空泡化,内部结构丢失,内质网略膨大;B组标本中细胞出现坏死、凋亡、坏死性凋亡的表现,以坏死现象最典型,可以发现视锥细胞中的线粒体出现肿胀、嵴断裂和内部结构丢失,在神经纤维层旁发现正常的内质网结构;C组标本中发现组织中存在大量正常细胞,偶见凋亡和坏死细胞,未发现坏死性凋亡细胞,单纯的自噬现象更加多见;3组标本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A、B、C 3组标本细胞死亡的程度依次减轻,正常细胞数量依次增加。结论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细胞出现凋亡、坏死、坏死性凋亡以及自噬的形态学改变;距离原发病灶越近的视网膜,其细胞的死亡程度越重,细胞数量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凋亡 坏死 坏死性凋亡 自噬
下载PDF
罗格列酮预处理对缺氧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席志杨 覃远汉 +2 位作者 潘竞 涂立 蹇淑娟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3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预处理对缺氧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缺氧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罗格列酮组给予15μmol/L罗格列酮进行预处理,缺氧模型组及罗格列酮...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预处理对缺氧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缺氧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罗格列酮组给予15μmol/L罗格列酮进行预处理,缺氧模型组及罗格列酮组置于含95%N2和5%CO2混合气体的缺氧小室中,正常对照组置于37℃、50 m L/L CO2培养箱中。各组培养48 h,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受体交互作用蛋白(RIP)1、RIP3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细胞形态完整,线粒体无肿胀,细胞核无破裂,核仁无固缩。缺氧模型组及罗格列酮组均出现细胞肿胀,线粒体明显肿胀,细胞核及染色质固缩;罗格列酮组线粒体肿胀、细胞核及染色质固缩现象均较缺氧模型组减轻。缺氧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和正常对照组细胞PPARγ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升高、RIP1及RIP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依次降低,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PPARγ与RIP1、RIP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608、-0.317,P均<0.05)。结论罗格列酮预处理可减轻缺氧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性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PAR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PPARΓ 缺氧损伤 坏死性凋亡
下载PDF
6-OHDA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坏死性凋亡的可能机制
16
作者 徐志锋 练昌林 +3 位作者 彭玲梅 赖文杰 周思捷 王玉凯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2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6-氢基多巴胺氢溴酸盐(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坏死性凋亡的细胞机制。方法:将含0.02%抗坏血酸和0.9%生理盐水的6-OHDA注入开颅后的8周龄、健康雄性C57/BL... 目的:探讨6-氢基多巴胺氢溴酸盐(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坏死性凋亡的细胞机制。方法:将含0.02%抗坏血酸和0.9%生理盐水的6-OHDA注入开颅后的8周龄、健康雄性C57/BL小鼠的单侧黑质(substa ntia nigra,SN)区域构建PD小鼠模型(模型组),用APO旋尾实验和旷场实验验证PD小鼠模型的构建情况;取模型组小鼠脑组织进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es,DA)标记物酪氨酸氢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恢复水平;通过qPCR和IHC检测模型组小鼠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FADD,RIPK1,TRADD)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左脑黑质区域只注入含0.02%抗坏血酸的0.9%生理盐水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6-OHDA组小鼠的旋转次数明显增加,跑动距离和平均速度明显减少(P<0.05),静止时间则明显增加(P<0.05);6-OHDA组小鼠纹状体区域(STR)和黑质区域(SN)的TH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STR中的致密神经树突纤维明显减少,SN中的DA神经元大量丢失,仅可见少量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存留,残留的阳性神经元细胞胞体小,突起短;6-OHDA组小鼠RIPK1、FADD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结论:6-OHDA可促进DA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促进FADD-RIPK1坏死性凋亡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坏死性凋亡 6-径基多巴胺氢溴酸盐 FADD RIPK1
下载PDF
丹参饮应用于运动损伤性血瘀证治疗机理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王滔 王大安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9期1646-1647,共2页
目的:探讨丹参饮治疗运动损伤性血瘀证机理,观察丹参饮对急性缺血组织病理改变及细胞凋亡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组织缺血模型,15条犬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饮组,每组5条。采用HE染色及DNA末端... 目的:探讨丹参饮治疗运动损伤性血瘀证机理,观察丹参饮对急性缺血组织病理改变及细胞凋亡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组织缺血模型,15条犬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饮组,每组5条。采用HE染色及DNA末端标记法(TUNEL)分别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组织无明显变性与坏死等改变,仅见少量凋亡阳性细胞;模型组有明显组织坏死,细胞凋亡增多;丹参饮组示细胞坏死及细胞凋亡均较模型组显著减轻。结论:丹参饮可有效抑制细胞坏死及凋亡,减轻组织损伤,对缺血组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损伤性血瘀证 坏死 凋亡
下载PDF
仙鹿活骨丸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师彬 孙国栋 +3 位作者 王平 吴清波 韩莉 李刚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5期68-71,共4页
目的从微观结构变化考察仙鹿活骨丸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细胞凋亡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给大鼠臀肌注射醋酸强的松龙造成激素型股骨头坏死模型,通过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光镜和电镜考察仙鹿活骨丸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细胞凋亡影响。... 目的从微观结构变化考察仙鹿活骨丸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细胞凋亡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给大鼠臀肌注射醋酸强的松龙造成激素型股骨头坏死模型,通过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光镜和电镜考察仙鹿活骨丸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细胞凋亡影响。结果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分析,发现模型大鼠给仙鹿活骨丸后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光镜观察可以发现,仙鹿活骨丸可以减少空缺骨陷窝数,降低股骨头组织坏死程度。电镜观察可以发现,仙鹿活骨丸治疗后的骨细胞细胞核染色质和染色体相对均匀,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增多,而糖原溶解与脂肪空泡均较模型对照组减少,因而可提高成骨细胞骨形成的功能,有助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过程。结论仙鹿活骨丸可以减少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细胞凋亡,改善坏死部位的组织形态学,治疗股骨头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鹿活骨丸 股骨头坏死 原位细胞凋亡检测 电镜观察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卵巢癌预后的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
19
作者 罗永金 胡晓霞 林泳秀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1期2629-2636,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下载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卵巢癌的基因表达和相关临床数据,利用RStudio 4.1软件筛选出在卵巢癌组织与卵巢正常组织间差异表达的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差...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下载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卵巢癌的基因表达和相关临床数据,利用RStudio 4.1软件筛选出在卵巢癌组织与卵巢正常组织间差异表达的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出与卵巢癌患者预后有关的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根据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构建卵巢癌预后风险模型,根据该模型风险评分中位数将卵巢癌样本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卵巢癌预后风险模型的评估效能。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通过列线图展示卵巢癌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与卵巢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1)确定卵巢癌中有25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3个上调基因与12个下调基因。(2)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包括调节凋亡信号通路等,涉及的细胞组分主要为晚期内体膜等,涉及的分子功能主要包括细胞因子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提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坏死性凋亡等信号通路。(3)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基因和钙/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型亚基α(CAMK2A)基因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相关(P<0.05),其中STAT4基因属于保护基因,CAMK2A基因为危险基因。(4)构建基于STAT4基因和CAMK2A基因的卵巢癌预后风险模型,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风险组患者总生存期低于低风险组(P<0.05),根据此模型评估卵巢癌患者1年、2年和3年生存情况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75、0.616和0.593。(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风险评分是卵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 预后 风险评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ASC在ONO-AE-248诱导的中性粒细胞非凋亡、非坏死性死亡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艳玲 李国利 刘佳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ASC)在ONO-AE-248所诱发的中性粒细胞非凋亡、非坏死性死亡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以及DNA片段化发...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ASC)在ONO-AE-248所诱发的中性粒细胞非凋亡、非坏死性死亡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以及DNA片段化发生的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药物刺激组(LPS延迟凋亡组、TNF-α促进凋亡组、ONO-AE-248刺激组以及自发性凋亡组)的ASC蛋白的表达差异性。结果:TUNEL法检测ONO-AE-248培养12小时后的中性粒细胞,未见TUNEL阳性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NO-AE-248刺激后中性粒细胞ASC蛋白的表达一直处于下调状态。结论:ONO-AE-248诱导人中性粒细胞死亡过程中细胞核DNA断裂方式明显不同于自发性凋亡组,核内染色体可能只发生DNA较大片段的断裂,而没有发生小片段化。ONO-AE-248引起的ASC表达的下调可能是这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区别于自发性凋亡的重要差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ONO-AE-248 中性粒细胞 非凋亡、非坏死性程序化死亡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