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0年来广西近岸及海岛的气候特征与气候变化规律 被引量:26
1
作者 何如 黄梅丽 +1 位作者 李艳兰 黄雪松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年第2期12-15,I0004,共5页
分析近50a来广西近岸及海岛的气候特征与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广西近岸及海岛具有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风能资源丰富,灾害频繁、旱涝突出的气候特点;随着全球变暖广西近岸及海岛的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气... 分析近50a来广西近岸及海岛的气候特征与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广西近岸及海岛具有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风能资源丰富,灾害频繁、旱涝突出的气候特点;随着全球变暖广西近岸及海岛的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气温显著升高,年降水量增多,年日照时数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灾害损失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 海岛 气候特征 气候变化规律
下载PDF
基于SWAN模式的“灿鸿”台风浪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2
作者 应王敏 郑桥 +4 位作者 朱陈陈 朱业 车助镁 楚栋栋 张继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8-117,共10页
以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simulating wave nearshore,近岸海浪数值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东中国海海域波浪数值模式,并以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CCMP(cross calibrated multi-platform,多平台交叉校正)风场作为驱动风场进行波浪计算,模拟了1509... 以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simulating wave nearshore,近岸海浪数值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东中国海海域波浪数值模式,并以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CCMP(cross calibrated multi-platform,多平台交叉校正)风场作为驱动风场进行波浪计算,模拟了1509号"灿鸿"台风的波浪过程。同时,对SWAN模式中的底摩擦参数化方案、波浪破碎参数、风能输入与白冠耗散、波-波非线性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台风浪模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模式中的各影响因素给出了建议。模拟结果与浮标实测有效浪高数据(舟山朱家尖站、南麂岛站、舟山外海站、温州外海站)两者之间的偏差较小,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式以及选择的参数合理,SWAN和CCMP风场的结合能满足海洋波浪数值模拟的需求。本研究对于台风浪数值预报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simulating wave nearshore) CCMP(cross calibrated multi-platform)风场 台风浪 东中国海 “灿鸿”台风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西江南洼古近系构造演化与沉积特征 被引量:20
3
作者 代一丁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共7页
西江南洼是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西部一个相对独立的洼陷,其在古近纪始新世是一个断陷湖盆,断陷的形成与演化受到区域应力场的控制,随着区域应力场由NE—SW向拉伸向NNW—SSE向拉伸的转变,断陷的形成表现为由初始断陷期、强烈断陷期、弱断... 西江南洼是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西部一个相对独立的洼陷,其在古近纪始新世是一个断陷湖盆,断陷的形成与演化受到区域应力场的控制,随着区域应力场由NE—SW向拉伸向NNW—SSE向拉伸的转变,断陷的形成表现为由初始断陷期、强烈断陷期、弱断陷期到断陷萎缩期的一个完整演化序列,以及断陷中心由北至南逐渐迁移的过程。沉积作用受构造活动的控制,在主成湖期断陷作用最强的北部地区发育了西江南洼最主要的中深湖—深湖相优质烃源岩和交互沉积的近岸水下扇沉积,它们构成了该区古近系最有潜力的勘探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南洼 古近系 构造演化 优质烃源岩 近岸水下扇
下载PDF
近岸波浪引起的水流及长波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左其华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5-122,共8页
从现场观测、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试验室研究三个方面回顾了近岸波浪引起水流以及长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着重研究的几个方向提出看法。
关键词 波浪 水流 二阶长波 研究进展 数值计算 海岸工程
下载PDF
近岸波浪数学模型的发展 被引量:7
5
作者 谷汉斌 孙精石 +1 位作者 郑宝友 陈汉宝 《水道港口》 2004年第2期78-83,共6页
概要地介绍了国内外平面二维、垂向二维和三维波浪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情况,探讨了波浪数学模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近岸 波浪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海洋酸化对近岸海洋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湛垚垚 黄显雅 +4 位作者 段立柱 郝振林 王轶南 丁君 常亚青 《大连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79-84,共6页
海洋酸化是继"温室效应"之后又一由CO2过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一方面,海洋酸化作为一种环境胁迫因子,可以破坏海洋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进而改变海洋生物组织细胞渗透压,导致海洋生物组织细胞损伤甚至死亡;另一方面... 海洋酸化是继"温室效应"之后又一由CO2过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一方面,海洋酸化作为一种环境胁迫因子,可以破坏海洋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进而改变海洋生物组织细胞渗透压,导致海洋生物组织细胞损伤甚至死亡;另一方面,海洋酸化引起的海水pH值降低及海水碳酸盐饱和度改变可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中CO2—碳酸盐体系的动态平衡,这将造成那些具有碳酸盐外壳(或骨骼)的海洋生物其碳酸盐外壳(或骨骼)的溶蚀或导致这些海洋生物的幼体无法正常形成所需的碳酸盐外壳(或骨骼),同时,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海洋生物的生物矿化作用,从而影响具有碳酸盐外壳(或骨骼)以及生物矿化作用的海洋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近岸海域处于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的耦合地带,具有生态环境复杂、渔业资源丰富的特点,是人类进行渔业生产和经济海产人工增养殖的重要场所和基地。相对其它海洋区域而言,近岸海域水层较浅,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一般处于饱和状态,水体中的CO2分压易随空气中C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是最先也是最容易受到海洋酸化影响的海域。本文从海洋酸化对近岸海洋生物的环境胁迫效应以及海洋酸化对近岸海洋生物矿化作用的影响两方面,综述了海洋酸化对近岸海洋生物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酸化 近岸海域 海洋生物
下载PDF
基于ERA-Interim高分辨率数据的中国东海南海波浪能评估 被引量:16
7
作者 万勇 张杰 +1 位作者 孟俊敏 王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59-1267,共9页
利用近20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提供的海浪场数据研究东海、南海近海和近岸(4个波能富集区)波浪能资源的分布状况。研究表明:波功率密度大值区位于南海中北部、吕宋海峡、琉球群岛附近、台湾和菲律宾东部海域,P。约为14~18kW/m... 利用近20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提供的海浪场数据研究东海、南海近海和近岸(4个波能富集区)波浪能资源的分布状况。研究表明:波功率密度大值区位于南海中北部、吕宋海峡、琉球群岛附近、台湾和菲律宾东部海域,P。约为14~18kW/m,波能资源秋冬季大,春夏季小;波能丰富且稳定的区域位于东海、南海北部近岸海域、台湾东部海域;南海年总波能量高于东海,越接近外海,年总波能量越大。近岸波能富集区波功率指向性好,波功率方向集中,有利于获得最大吸能效率;极值波功率最大可达330kW/m,对总波能密度有突出贡献的波况大致相同,H2为0.5~4.0m,Te为4~9s,该波况范围的能量约占总能量的90.0%以上。所得结果可为波能电站的选址及波能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 东海 南海 近海 近岸 波浪能 评估
下载PDF
福建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服务面临的挑战与调控对策 被引量:10
8
作者 余兴光 卢昌义 +1 位作者 王金坑 林志兰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7-264,共8页
本文分析了福建近岸海湾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文中着重指出了随着沿海港口建设和港口工业的快速发展,福建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服务面临着严峻挑战;并提出了合... 本文分析了福建近岸海湾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文中着重指出了随着沿海港口建设和港口工业的快速发展,福建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服务面临着严峻挑战;并提出了合理港口功能布局、建立污染事故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加大城市排海污水治理力度、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对滨海湿地实施法制化管理和加强对赤潮的监控等维护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调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调控对策 海洋 近岸 福建 污染物总量控制 开发利用现状 法制化管理 生态问题 发展趋势 港口工业 港口建设 发展目标 功能布局 治理力度 滨海湿地 可持续 大城市
下载PDF
近岸波生流数值计算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包四林 西村 仁嗣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5-123,共9页
运用Hardy-Cross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种波生流计算的数值模型.本方法在维持计算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解决了以往的计算方法所存在的计算不稳定的根本缺陷,但是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实际问题计算时还明显存在计算收敛缓慢的现... 运用Hardy-Cross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种波生流计算的数值模型.本方法在维持计算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解决了以往的计算方法所存在的计算不稳定的根本缺陷,但是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实际问题计算时还明显存在计算收敛缓慢的现象,对此,在探讨计算收敛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同心矩形回路补正、粗网格计算初始值等对策.运用这些对策成功地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和精度.最后通过计算例验证表明,运用本方法既能有效地维持计算的稳定,又能有效地解决局部缓和法所固有的计算效率低的问题,从而为研究和预测海岸工程对地形及环境变化影响问题提供了合理。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生流 辐射应力 循环补正 海岸 近岸 波浪
下载PDF
Mechanism of diagenetic trap formation in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 on steep rift lacustrine basin slopes—A case study from the Shahejie Formation on the north slope of the Minfeng Subsag, Bohai Basin, China 被引量:9
10
作者 Wang Yanzhong Cao Yingchang +3 位作者 Ma Benben Liu Huimin Gao Yongjin Chen Li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81-494,共14页
Diagenetic traps in conglomerate in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 in the steep slope zones of rift basins have been important exploration targets for subtle reservoirs in eastern China.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how those... Diagenetic traps in conglomerate in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 in the steep slope zones of rift basins have been important exploration targets for subtle reservoirs in eastern China.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how those traps were formed is not clear, which inhibits further exploration for this type of reservoir.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take as an example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ourth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Es4s) on the north slope of the Minfeng Subsag in the Dongying Sag. Combining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core observation, thin section examin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observation, fluid-inclusion analysis,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analysis of carbonate cements, and analysis of core properties, we studied the genetic mechanisms of diagenetic traps on the basis of diagenetic environment evolution and diagenetic evolution sequence in different sub/micro-facies. Conglomerate in Es4s in the north Minfeng Subsag experienced several periods of transition between alkaline and acidic environments as "alkaline-acidic-alkaline-acidic-weak alkaline". As a result, dissolution and cementation are also very complex, and the sequence is "early pyrite cementation / siderite cementation / gypsum cementation / calcite and dolomite cementation- feldspar dissolution / quartz overgrowth quartz dissolution / ferroan calcite cementation / ankerite cementation / lime-mud matrix recrystallization / feldspar overgrowth carbonate dissolution / feldspar dissolution / quartz overgrowth / pyrite cementation". The difference in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different sub/micro-facies of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 controls diagenetic characteristics. Inner fan conglomerates mainly experienced compaction and lime-mud matrix recrystallization, with weak dissolution, which led to a reduction in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crucial to reservoir formation. Lime-mud matrix recrystallization results in a rapid decrease i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n in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 diagenetic trap genetic mechanism Dongying Sag rift basin lacustrine basin
下载PDF
以长周期涌浪影响为主的海域近岸极值波浪推算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科华 张军 《中国港湾建设》 2016年第8期11-15,共5页
西非的几内亚湾属长周期涌浪作用为主的海湾,与国内沿海极值大浪受控于台风浪的情况不同,几内亚湾的极值大浪同样为长周期涌浪。在对此类海域进行近岸极值波要素推算时,国内普遍采用的台风浪的计算模式并不适用。为给长周期涌浪影响为... 西非的几内亚湾属长周期涌浪作用为主的海湾,与国内沿海极值大浪受控于台风浪的情况不同,几内亚湾的极值大浪同样为长周期涌浪。在对此类海域进行近岸极值波要素推算时,国内普遍采用的台风浪的计算模式并不适用。为给长周期涌浪影响为主海域近岸极值波要素的推算提供方法参考,依据DHI公司在西非区域开展过的若干码头项目波浪整体数学模型试验报告,归纳总结出其近岸极值波要素推算最常采用的两种方法,并建议取该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设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涌浪 极值波浪 近岸 波要素 推算方法
下载PDF
台湾海峡台风浪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2
作者 袁凯瑞 商少平 +3 位作者 谢燕双 张莉 张余得 张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3-417,共5页
采用第3代海浪模式SWAN(simulation waves nearshore),在考虑了波浪折射、底摩擦、破碎、白浪、风能输入、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等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分别应用Jelesnianski模型风场、藤田气压公式计算的梯度风场以及考虑台湾海峡和台湾岛... 采用第3代海浪模式SWAN(simulation waves nearshore),在考虑了波浪折射、底摩擦、破碎、白浪、风能输入、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等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分别应用Jelesnianski模型风场、藤田气压公式计算的梯度风场以及考虑台湾海峡和台湾岛地形影响的台风风场(陈德文台风风场)模型,数值模拟了0813号"森拉克"、0815号"蔷薇"和0908号"莫拉克"3场台风过程在台湾海峡产生的台风浪,并与浮标观测结果对比.结果表明,陈德文台风风场模型数值模拟的台风浪结果与实测符合较好,其中模拟结果的有效波高平均绝对误差为0.55m,有效波高峰值平均绝对误差为0.19m,说明其对台风浪的模拟尤其是灾害性台风浪的模拟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台风浪 SWAN(simulation WAVES nearshore)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连云港近岸海域潮流动力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存勇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0-34,共5页
根据连云港近岸海域夏冬季多站同步连续实测潮流资料,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潮周期潮流变化特征,并对实测潮流进行了准调和分析,进一步计算潮流椭圆要素,据此分析了潮流性质、潮流运动形式、最大流速和流向。结果表明:该海区涨落潮流速... 根据连云港近岸海域夏冬季多站同步连续实测潮流资料,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潮周期潮流变化特征,并对实测潮流进行了准调和分析,进一步计算潮流椭圆要素,据此分析了潮流性质、潮流运动形式、最大流速和流向。结果表明:该海区涨落潮流速、历时具有一定的差异,潮流性质属于规则半日浅海潮流,近岸表现为往复流运动,随水深增加,旋转流明显,以逆时针方向为主,最大流速流向随季节不同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 近岸海域 潮流 准调和分析
下载PDF
中国近海沿岸海温多时间尺度变率及影响其变化的天气气候因素 被引量:10
14
作者 白彬人 宋家喜 《海洋预报》 2005年第4期78-88,共11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近海13个海洋站1959年~2003年逐日日平均海表温度及其相关数据的处理分析,结合中国近海多年逐日天气实况,研究了中国近海水温的短时(1d)、过程、旬、月、年际变率以及海温的长期趋势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影响中... 本文通过对中国近海13个海洋站1959年~2003年逐日日平均海表温度及其相关数据的处理分析,结合中国近海多年逐日天气实况,研究了中国近海水温的短时(1d)、过程、旬、月、年际变率以及海温的长期趋势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影响中国近海各时间尺度水温变化的天气气候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海温变率 天气气候因素
下载PDF
深圳东部近岸海域溶解氧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5
作者 庄晓珊 桓清柳 +3 位作者 彭莹 王节亮 庞仁松 周凯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05,共8页
根据2012—2016年的9个浮标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深圳东部近岸海域溶解氧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水质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域溶解氧浓度含量在2.15~14.86mg·L^(-1)之间,平均值为7.31mg·L^(-1),大鹏湾海域... 根据2012—2016年的9个浮标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深圳东部近岸海域溶解氧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水质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域溶解氧浓度含量在2.15~14.86mg·L^(-1)之间,平均值为7.31mg·L^(-1),大鹏湾海域整体表层溶解氧浓度范围为1.43~15.61mg·L^(-1),平均值为7.13mg·L^(-1);在时间分布上,深圳东部海域溶解氧含量呈现白天高于夜间,春、夏、秋季低,冬季高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深圳东部海域溶解氧含量呈现出夏秋季大亚湾高于大鹏湾,春冬季大亚湾和大鹏湾相差不大的特点。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该海区溶解氧含量与温度、盐度、浊度及叶绿素a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且相关关系呈现出随季节变化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近岸海域 在线监测 溶解氧 分布特征
下载PDF
Mapping the bathymetry of shallow coastal water using singleframe fine-resolution optical remote sensing imagery 被引量:7
16
作者 LI Jiran ZHANG Huaguo +2 位作者 HOU Pengfei FU Bin ZHENG G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60-66,共7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bathymetry inversion method using single-frame fine-resolution optical remote sensing imagery based on ocean-wave refraction and shallow-water wave theory. Firs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water dep... This paper presents a bathymetry inversion method using single-frame fine-resolution optical remote sensing imagery based on ocean-wave refraction and shallow-water wave theory. Firs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water depth, wavelength and wave radian frequency in shallow water was deduced based on shallow-water wave theory. Considering the complex wave distribution in the optical remote sensing imagery,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and spatial profile measurements were applied for measuring the wavelengths. Then, the wave radian frequency was calculated by analyzing the long-distance fluctuation in the wavelength, which solved a key problem in obtaining the wave radian frequency in a single-frame image. A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for Sanya Bay of Hainan Island, China. Single-flame fine-resolution optical remote sensing imagery from QuickBird satellite was used to invert the bathymetry without external input parameters. The result of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was evaluated against a sea chart with a scale of 1:25 000. The root-mean-square error of the inverted bathymetry was 1.07 m, and the relative error was 16.2%. Therefore,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including no requirement for true depths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nd is feasible for mapping the bathymetry of shallow coastal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HYMETRY optical remote sensing image nearshore QUICKBIRD
下载PDF
Assessment and regulation of ocean health 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s: Case study in the Laizhou Bay, China 被引量:6
17
作者 SHEN Chengcheng ZHENG Wei +2 位作者 SHI Honghua DING Dewen WANG Zongli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61-66,共6页
The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of nearshore waters requires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ocean health and scientific guidance on artificial regulation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were deve... The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of nearshore waters requires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ocean health and scientific guidance on artificial regulation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were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o assess present and near-term ocean health 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s. Results of the case study in the Laizhou Bay of China showed that the index score of ocean health was 0.785 6 out of 1.0 at present and was expected to range from 0.555 1 to 0.804 1 in the near-term future depending on different intensities of artificial regul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s. Specifically, the results of ocean health at present mainly indicated that cultural services and provisioning services performed essentially perfectly while supporting services and regulating services functioned less well.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is nearshore ecosystem would partially lose supporting and regulating services in the near-term future if the increasing pressures were not wellregulated but that all of these categori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could be slightly improved if the negative pressures were fully controlled. Additionally, it is recommended that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n ecosystem services especially on cultural services and regulating services should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analytical process and resulting quantification provide flexible tools to guide future development of regulations so as to facilitate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in the coastal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ean health ecosystem services nearshore waters regulation pressure Laizhou Bay
下载PDF
近海与河口粘性泥沙输移过程——第六届INTERCOH2000综述 被引量:5
18
作者 时钟 李世森 李艳红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4-80,共7页
第六届近海与河口粘性泥沙输移过程国际学术会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粘性泥沙与湍流的相互作用 ;2 )淤泥动力特性的现场观测 ;3)粘性泥沙输移过程的数值模拟 ;4 )絮凝作用和絮凝团沉降速率 ;5 )淤泥底床侵蚀、固结过程。主要进展表现在... 第六届近海与河口粘性泥沙输移过程国际学术会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粘性泥沙与湍流的相互作用 ;2 )淤泥动力特性的现场观测 ;3)粘性泥沙输移过程的数值模拟 ;4 )絮凝作用和絮凝团沉降速率 ;5 )淤泥底床侵蚀、固结过程。主要进展表现在 :1)分形理论被应用于粘性泥沙运动 ;2 )水声学技术、PIV技术的应用 ;3)原位剪应力测量装置 (ISIS)被应用于测量淤泥表面、床体上的侵蚀剪应力分布 ;4 )生物对粘性泥沙运动影响的研究 ,即利用环形水槽实验等 ,探讨异养细菌、超细胞聚合体对粘性泥沙稳定作用的影响 ;5 )一种健壮、有效的适应有限元数学模型 ,考虑絮凝、非牛顿流及高浓度下的湍流耗散 ,被用来解决粘性泥沙的输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 河口 粘性泥沙 输移过程
下载PDF
香港—大亚湾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孢粉分布规律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炽新 邓韫 +1 位作者 郑卓 张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5-81,共7页
对香港—大亚湾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蕨类孢子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木本植物花粉,而草本植物花粉含量较少,这一结果总体上与岸区丘陵低地植被受人为干扰破坏后的表土孢粉组合特征一致。大亚湾和大鹏湾的孢子沉积离岸越近... 对香港—大亚湾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蕨类孢子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木本植物花粉,而草本植物花粉含量较少,这一结果总体上与岸区丘陵低地植被受人为干扰破坏后的表土孢粉组合特征一致。大亚湾和大鹏湾的孢子沉积离岸越近含量越高,湾内的沉积规律与海流和沉积粒度的分布有关。香港海域则在靠伶仃洋一侧孢子含量较高,反映了蕨类孢子以径流搬运为主。此外,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花粉总量离岸越远含量越低,松属在木本植物中占优势,其相对含量向外海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分析 表层沉积 香港 大亚湾 近岸海域
下载PDF
1979—2018年间山东半岛沿海台风浪危险性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宁 侯一筠 +3 位作者 李水清 莫冬雪 刘泽 李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1-868,共8页
台风浪灾害在山东半岛沿海时常发生,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构成很大威胁,因此,对山东半岛海域台风浪的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使用ADCIRC+SWAN耦合数值模式采用Holland模型风场与NCEP再分析风场组合的风场驱动,对1979-... 台风浪灾害在山东半岛沿海时常发生,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构成很大威胁,因此,对山东半岛海域台风浪的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使用ADCIRC+SWAN耦合数值模式采用Holland模型风场与NCEP再分析风场组合的风场驱动,对1979-2018年36次台风过境期间的海浪过程进行了模拟。以台风过境时最大有效波高及历时频数作为危险性评价指标,给出了山东半岛近岸台风浪强度等级分布、历时频数分布以及危险性指数分布。研究结果显示,山东半岛北部为台风浪低危险区,台风浪强度等级低且历时短;南部二级强度(有效波高范围为1.3-2.5m)以上台风浪发生较为频繁,危险性高于北部;东部台风浪强度可以达到四级(有效波高4m以上),危险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 台风浪 ADCIRC(Advanced Circulation Model) SWAN(Simulation Waves nearshore) 危险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