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牛奶中脂肪、蛋白质及乳糖含量 被引量:42
1
作者 王丽杰 徐可欣 郭建英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8-471,共4页
利用近红外(NIR)漫反射光谱(1100~1700nm)快速测量牛奶中脂肪、蛋白质和乳糖的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方(PLS)回归,建立了测量光谱与牛奶主要成分浓度之间的校正模型,并对其预测重复性进行了研究;进而探讨了非线性校正方法径向基函数网络... 利用近红外(NIR)漫反射光谱(1100~1700nm)快速测量牛奶中脂肪、蛋白质和乳糖的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方(PLS)回归,建立了测量光谱与牛奶主要成分浓度之间的校正模型,并对其预测重复性进行了研究;进而探讨了非线性校正方法径向基函数网络(RBFN)的可行性,并与PLS线性校正模型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如何提高PLS校正模型预测精度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检测 牛奶 脂肪 蛋白质 乳糖 校正模型 光谱分析
原文传递
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牛奶中脂肪及蛋白质含量校正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8
2
作者 王云 徐可欣 常敏 《光学仪器》 2006年第3期3-7,共5页
为实现牛奶成分的快速检测,研究了近红外光谱法在牛奶主要成分分析中的应用,重点对比了不同近红外区域的检测结果。研究中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校正模型,探讨了不同光谱区域和数据预处理对模型准确性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在长波段(... 为实现牛奶成分的快速检测,研究了近红外光谱法在牛奶主要成分分析中的应用,重点对比了不同近红外区域的检测结果。研究中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校正模型,探讨了不同光谱区域和数据预处理对模型准确性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在长波段(1700nm^2500nm)检测牛奶中脂肪及蛋白质含量的准确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牛奶 脂肪 蛋白质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近红外的红参药材质量快速评价方法 被引量:34
3
作者 杨海雷 刘雪松 +1 位作者 瞿海斌 程翼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2-915,共4页
目的应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红参药材质量评价的新方法。方法对红参同时进行原料定性鉴别和水分含量检测。将样品NIR光谱同标准光谱库相比较,计算相似度匹配值。以传统的干燥失重法(LOD)为参照方法,应用相关光谱... 目的应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红参药材质量评价的新方法。方法对红参同时进行原料定性鉴别和水分含量检测。将样品NIR光谱同标准光谱库相比较,计算相似度匹配值。以传统的干燥失重法(LOD)为参照方法,应用相关光谱法进行波长选择和多重散射校正(MSC)方法进行光谱预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建立NIR光谱预测水分含量的校正模型。结果NIR光谱库可正确区别红参和伪品;最优PLS校正模型相关系数为0.9997。结论此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中药生产企业的原料药材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红参 中药材鉴别 水分分析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史春香 杨悦武 +2 位作者 郭治昕 祝国光 元英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31-1733,共3页
介绍了现代近红外光谱的测量原理、与传统分析技术相比近红外分析技术的优势、模型建立常用的化学计量学方法,讨论了近红外光谱法在药物分析领域和药物生产中的应用,如判别药材产地、测定药材主要成分量、假药识别、在线检测等。近红外... 介绍了现代近红外光谱的测量原理、与传统分析技术相比近红外分析技术的优势、模型建立常用的化学计量学方法,讨论了近红外光谱法在药物分析领域和药物生产中的应用,如判别药材产地、测定药材主要成分量、假药识别、在线检测等。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非破坏、无污染等优势,随着近红外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展,将对中药的现代化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建模 化学计量学 中药质量控制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预测红参醇提过程中总皂苷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静 莫必琪 +2 位作者 李斌 瞿海斌 程翼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应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快速分析红参乙醇回流提取过程。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提取液样品的总皂苷质量浓度作为对照值,同时采集提取液样品的NIR光谱。运用正交信号校正算法消除光谱中的干扰信息,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NIR光谱校... 目的应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快速分析红参乙醇回流提取过程。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提取液样品的总皂苷质量浓度作为对照值,同时采集提取液样品的NIR光谱。运用正交信号校正算法消除光谱中的干扰信息,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NIR光谱校正模型。结果NIR光谱校正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红参提取过程总皂苷质量浓度。结论NIR光谱技术可用于红参醇提过程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近红外光谱 正交信号校正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落叶松木材密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耀翔 张鸿富 +2 位作者 张亚朝 张慧娟 李湃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7-30,共4页
运用近红外光谱对落叶松(Larix gemelinii Rupr)样品密度进行了研究,分别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及主成分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并用建立的模型分别对每一个样品进行了预测。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校正模型及验证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和0.918,校... 运用近红外光谱对落叶松(Larix gemelinii Rupr)样品密度进行了研究,分别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及主成分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并用建立的模型分别对每一个样品进行了预测。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校正模型及验证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和0.918,校正标准误差及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0.016和0.021,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决定系数为0.93;主成分回归模型中,校正模型及验证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和0.911,校正标准误差及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0.017和0.023,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决定系数为0.91。研究表明:基于主成分回归法与偏最小二乘法的近红外光谱分析建模,都可以实现对落叶松木材密度的有效预测,但相比较而言,偏最小二乘法略优于主成分回归法,所建立的模型对落叶松木材密度预测更加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落叶松木材密度 主成分回归法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BP神经网络预测落叶松木屑的含水率 被引量:18
7
作者 郝斯琪 宋博骐 +4 位作者 李湃 李耀翔 李谦宁 李祥 宁媛松 《森林工程》 2012年第4期9-11,共3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NIR)技术结合BP神经网络定量预测了落叶松木屑的含水率。首先对采集的落叶松木屑原始近红外光谱进行9点平滑及多元散射校正预处理,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光谱数据主成分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最后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 利用近红外光谱(NIR)技术结合BP神经网络定量预测了落叶松木屑的含水率。首先对采集的落叶松木屑原始近红外光谱进行9点平滑及多元散射校正预处理,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光谱数据主成分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最后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采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所建模型校正集的相关系数R为0.98,校正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01 7;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为0.99,预测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01 5。研究表明,此方法可以实现对落叶松木屑含水率的快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BP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落叶松 木屑含水率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定量检测面粉中曲酸的方法建立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昕 张任 +1 位作者 王伟 李春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9-255,共7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定量检测面粉中非法添加的褐变抑制剂曲酸。选取市场上常见3种基本类型的面粉(高、中、低筋面粉),分别制备曲酸质量分数为0.0%、0.5%、1.0%、3.0%、5.0%、10.0%的面粉样品,并采集其在1 000~2 400 nm波段下的光...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定量检测面粉中非法添加的褐变抑制剂曲酸。选取市场上常见3种基本类型的面粉(高、中、低筋面粉),分别制备曲酸质量分数为0.0%、0.5%、1.0%、3.0%、5.0%、10.0%的面粉样品,并采集其在1 000~2 400 nm波段下的光谱数据。对比不同预处理下高筋面粉样品数据所建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回归模型效果,选取Savitzky-Golay一阶导数为最优预处理方法。采用区间偏最小二乘(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i PLS)法选取1 088.8~1 153.5 nm为最佳光谱区间。结果表明,基于最佳光谱区间所建PLS回归模型预测效果优于基于全波段光谱数据所建模型。进一步,基于所选最优区间对中、低筋面粉和混合样品集分别建立PLS回归模型。高、中、低筋面粉及混合样品集基于最优区间的PLS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49~0.972,标准误差为0.581%~0.830%,验证集标准偏差与预测标准偏差的比值为4.171~4.830。结果表明,基于最优区间的近红外光谱方法对不同类型面粉中曲酸质量分数为1.0%~10.0%的样品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结合具有低检测限的化学检测方法,在对大批量样品的检测中可提高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酸 面粉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 区间偏最小二乘回归
下载PDF
基于小波系数的近红外光谱局部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石雪 蔡文生 邵学广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93-1096,共4页
局部建模方法使用与预测样本相似的样本建立模型,可解决光谱响应与浓度之间的非线性问题,扩大模型的适用范围,提高预测准确度。采用小波变换进行数据压缩并利用小波系数之间的欧氏距离作为光谱相似性的判据,实现了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 局部建模方法使用与预测样本相似的样本建立模型,可解决光谱响应与浓度之间的非线性问题,扩大模型的适用范围,提高预测准确度。采用小波变换进行数据压缩并利用小波系数之间的欧氏距离作为光谱相似性的判据,实现了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局部建模方法,避免了样本之间的依赖性。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烟草样品中氯含量的测定,100次重复计算得到的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平均值为0.0665,标准偏差(σ)为0.0045,优于全局建模和基于主成分的局部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数据压缩 局部建模 近红外光谱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木材无损检测中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鸿富 李耀翔 《森林工程》 2009年第5期26-31,共6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预测快速、准确、成本低廉和对样品全面无损等优点,已在农业、石油化工、食品、生物技术与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在近红外光谱...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预测快速、准确、成本低廉和对样品全面无损等优点,已在农业、石油化工、食品、生物技术与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在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常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及国内外近红外光谱在预测木材化学性质、物理力学性质和木材缺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木材性质 木材无损检测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提取过程轨迹及质量在线监控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黄红霞 李文龙 +2 位作者 瞿海斌 赵步长 赵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63-1666,共4页
目的:建立丹红注射液提取过程轨迹并用于提取过程质量在线监控。方法:采用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谱仪在线采集过程光谱数据,结合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建立提取过程轨迹,并采用主成分得分、Hotelling T2和DModX监控图实时监控提取... 目的:建立丹红注射液提取过程轨迹并用于提取过程质量在线监控。方法:采用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谱仪在线采集过程光谱数据,结合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建立提取过程轨迹,并采用主成分得分、Hotelling T2和DModX监控图实时监控提取过程质量。结果:应用建立的丹红注射液提取过程轨迹,能及时发现提取过程异常情况。结论:基于NIR光谱技术的过程轨迹在线质量监控方法为实现中药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过程轨迹 中药生产 提取过程监控 丹红注射液
原文传递
黄芪提取过程总皂苷质量浓度的在线监测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文龙 瞿海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31-1535,共5页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黄芪提取过程进行在线监测,实时反映药效成分的溶出信息。方法利用远程光纤流通池在线采集黄芪提取过程中提取液的近红外光谱,同时采集提取液样品,利用HPLC-MS方法测得提取液中黄芪皂苷II、异黄芪皂苷II、...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黄芪提取过程进行在线监测,实时反映药效成分的溶出信息。方法利用远程光纤流通池在线采集黄芪提取过程中提取液的近红外光谱,同时采集提取液样品,利用HPLC-MS方法测得提取液中黄芪皂苷II、异黄芪皂苷II、黄芪皂苷I和黄芪甲苷4种成分的质量浓度作为对照值,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4种成分及黄芪总皂苷的定量分析模型,将所建的黄芪总皂苷定量分析模型用于黄芪提取过程的在线分析,实时反映提取液中黄芪总皂苷的质量浓度信息。结果黄芪提取液中4种皂苷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87 6、0.964 0、0.857 1、0.981 6,黄芪总皂苷定量分析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93 2,校正均方差(RMSEC)为5.94,内部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为0.976 6,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11.1。将黄芪总皂苷定量分析模型用于3个批次提取过程的在线监测,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提取液中黄芪总皂苷的质量浓度信息。结论利用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实现以黄芪总皂苷为检测指标,对黄芪提取过程的在线监测,为黄芪提取过程的终点判断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黄芪 在线监测 过程分析技术 HPLC-MS
原文传递
局部建模方法用于烟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石雪 蔡文生 邵学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61-2564,共4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在主成分空间的距离作为样本相似性的判据,建立了一种用于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局部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校正集的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然后基于主成分空间中预测样本与校正集样本的距离选择校正子集并建立局部偏... 采用近红外光谱在主成分空间的距离作为样本相似性的判据,建立了一种用于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局部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校正集的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然后基于主成分空间中预测样本与校正集样本的距离选择校正子集并建立局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模型。对欧氏距离和马氏距离的比较表明,欧氏距离可以更好地表达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烟草样品中氯和尼古丁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局部建模方法比常用的全局建模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准确性,特别是在低含量成分的预测中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建模 近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欧氏距离 马氏距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结合C-SVM及ν-SVM方法快速无损鉴别淀粉种类 被引量:9
14
作者 邹婷婷 窦英 +3 位作者 王莹 刘野 段紫怡 张秋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317-319,共3页
不同厂家的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共112个样品,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淀粉种类进行识别。分别采用马氏距离判别法、C-支持向量机(C-SVM)、ν-支持向量机(ν-SVM)建立淀粉种类鉴别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并对比多元散射矫正、平滑、... 不同厂家的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共112个样品,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淀粉种类进行识别。分别采用马氏距离判别法、C-支持向量机(C-SVM)、ν-支持向量机(ν-SVM)建立淀粉种类鉴别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并对比多元散射矫正、平滑、一阶微分、二阶微分等多种预处理方法后的建模结果。结果表明:同时使用平滑、多元散射矫正、微分三种预处理方法后,C-SVM和ν-SVM分类模型的效果最佳;训练集交叉验证正确率均为98.72%,测试集正确率均达到100%。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快速准确无损的鉴别淀粉种类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淀粉 马氏距离判别 支持向量机(SVM) 定性分析
下载PDF
应用NIR及主成分回归预测落叶松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耀翔 张鸿富 《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46-48,共3页
运用近红外光谱主成分回归法对落叶松样品密度进行研究,校正集的相关系数(R)为0.86,校正集标准误差(SEC)为0.01,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为0.89,预测集标准误差(SEP)为0.02,对未参与建模的12个未知样品进行密度预测,相关系数达0.95。研究表... 运用近红外光谱主成分回归法对落叶松样品密度进行研究,校正集的相关系数(R)为0.86,校正集标准误差(SEC)为0.01,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为0.89,预测集标准误差(SEP)为0.02,对未参与建模的12个未知样品进行密度预测,相关系数达0.95。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能够快速、准确地对落叶松样品密度进行预测,这为快速检测落叶松木材材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主成分回归 落叶松 密度
下载PD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Berberine in Processed Coptis by Near-Infrared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被引量:4
16
作者 ZHANG Yong XIE Yun-fei +3 位作者 SONG Feng-rui LIU Zhi-qiang CONG Qian ZHAO Bi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17-721,共5页
The near-infrared(NIR)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study the content of Berberine in the processed Coptis. The allocated proportions of Coptis to ginger, yellow liquor or Evodia rutaecarpa changed a... The near-infrared(NIR)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study the content of Berberine in the processed Coptis. The allocated proportions of Coptis to ginger, yellow liquor or Evodia rutaecarpa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orthogonal design as well as the temperature. For as withdrawing the full and effective information from the spectral data as possible, the spectral data was preprocessed through first derivative and 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etion(MSC) according to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preprocessing methods. Firstly, the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partial least squares(PLS);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 of the prediction was 0.839, the 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 was 0.1422, and the mean relative error(RME) was 0.0276. Secondly, for reducing the dimension and removing noise, the spectral variables were highly effectively compressed via the wavelet transformation(WT) technology and the Haar wavelet was selected to decompose the spectral signals. After the wavelet coefficients from WT were input into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instead of the spectra signal,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l of Berberine in processed Coptis was established. The R^2 of the model was 0.9153, the RMSEP was 0.0444, and the RME was 0.0091. The values of appraisal index, namely R^2, RMSECV, and RME, indicate that the generalization ability and prediction precision of ANN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PLS. The overall results show that NIR spectroscopy combined with ANN can be efficiently utilized for the rapid and accurate analysis of routine chemical compositions in Coptis. Accordingly, the result can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Berberine and other components in processed Coptis. Simultaneously, the research can also offer the foundation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other NIR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infrarednir spectroscopy Partial least square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Wavelet transformation BERBERINE
下载PDF
NIR和ATR-FTIR光谱技术在萝卜农残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索少增 刘翠玲 +1 位作者 吴静珠 孙晓荣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6-138,142,共4页
研究了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FTIR)光谱技术在萝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为了从不同角度分析,分别使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和BP神经网络建立了数学模型。经最小—最大归一化方法优化后的NIR光谱数据的PLS... 研究了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FTIR)光谱技术在萝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为了从不同角度分析,分别使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和BP神经网络建立了数学模型。经最小—最大归一化方法优化后的NIR光谱数据的PLS法模型标准差为:RMSEC=0.289,RMSEP=0.335,BP神经网络模型标准差为:RMSEC=0.436,RMSEP=0.610。矢量归一化方法优化后的ATR-FTIR光谱数据的PLS法模型标准差为:RMSEC=0.168,RMSEP=0.127,BP神经网络模型标准差为:RMSEC=0.100,RMSEP=0.106。结果表明:ATR-FTIR的农药残留检测精度高于NIR光谱技术,ATR-FTIR光谱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有实际应用潜能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农药残留 毒死蜱
下载PDF
刺梨的活性成分含量分布与光谱表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家敏 李博岩 +3 位作者 胡芸 张进 汪瑞敏 孙晓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03-3408,共6页
刺梨是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其果实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药食用价值。采用近红外、紫外-可见、激发发射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系统性表征刺梨鲜果提取物化学组成,探讨不同产地的301个批次刺梨果中总酚、总黄酮、总三萜类... 刺梨是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其果实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药食用价值。采用近红外、紫外-可见、激发发射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系统性表征刺梨鲜果提取物化学组成,探讨不同产地的301个批次刺梨果中总酚、总黄酮、总三萜类物质的含量与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等抗氧化活性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刺梨果中具有高含量的酚类、黄酮类、三萜类物质,分别为9.23~37.45,8.80~27.96和6.91~22.62 mg·g^(-1) FW(新鲜刺梨果的重量)。刺梨果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为14.39%~83.19%、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清除率18.50%~68.45%、对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0.08~0.44 mmol·L^(-1) TE·g^(-1) FW。这些物质含量与活性指标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表明实验用的多批次刺梨样本具有多样性、代表性、随机性,并且不同产地的样本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提取物样本的紫外-可见、近红外、荧光光谱都具有明显的谱带特征,其光谱数据的主判别变量模型可有效鉴别八个不同产地的刺梨样本。研究表明多光谱技术能够表征提取物的物质组成,可对刺梨鲜果进行快速检测、品质差异判别与产地溯源,为刺梨质量评价、选种和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植物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等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等指标不能准确反映样本的活性物质组成特征性,不能用于样本产地溯源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抗氧化活性 近红外光谱 激发发射荧光光谱 主判别变量法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技术无损检测深州蜜桃果实内部品质 被引量:3
19
作者 关晔晴 王冬 +3 位作者 李楠 付亚雄 程玉豆 关军锋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0-296,共7页
为了寻求一种快速、无损检测“深州蜜桃”果实内部品质的方法,该研究中采用SACMI近红外分析仪以漫反射方式对采收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硬度、pH进行了无损检测,并与传统参考方法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为了寻求一种快速、无损检测“深州蜜桃”果实内部品质的方法,该研究中采用SACMI近红外分析仪以漫反射方式对采收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硬度、pH进行了无损检测,并与传统参考方法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剔除异常值后,SSC无损检测预测值与传统参考方法实测值的两组数据相关性(R2=0.79,p<0.01,SEP=0.47)优于硬度(R2=0.47,p<0.01,SEP=2.01)及pH(R2=0.40,p<0.01,SEP=0.14);SSC模型(RPD=2.15,RMSEP=0.79%,RSD=6.2%)预测性能较高,可满足于快速检测,pH模型(RPD=1.29,RMSEP=0.16,RSD=3.1%)、硬度模型(RPD=1.37,RMSEP=2.37 kg/cm2,RSD=39.4%)预测性能较低。研究表明:采用近红外分析仪检测“深州蜜桃”果实SSC是可行的,可为果实内部品质的评价提供了实时、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进而为其智能分级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无损检测 蜜桃果实 内部品质
下载PDF
一种基于声光可调滤光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心通口服液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宁 李进启 +1 位作者 石俊英 蔡绍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应用声光可调滤光器(AOTF)-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一种用于心通口服液快速定性、定量分析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1)分别建立心通口服液的定性定量分析模型,并以此进行快速分析。结... 目的应用声光可调滤光器(AOTF)-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一种用于心通口服液快速定性、定量分析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1)分别建立心通口服液的定性定量分析模型,并以此进行快速分析。结果建立的心通口服液定性分析模型(XT-C)可正确判断心通口服液;以葛根素为指标成分建立的心通口服液定量分析模型准确性好,葛根素的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是RMSEP=0.1371,决定系数R2=0.9845,经对外部验正集样品进行外部验证,葛根素预测值与真值的相关系数是r2=0.9964,预测值的平均回收率为101.9%,方法精密度RSD为1.98%,稳定性RSD为1.57%。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低耗的新型分析技术,可用于心通口服液的快速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通口服液 声光可调滤光器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 葛根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