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识形态性,还是政治性?——与石书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及其把握》商榷 被引量:3
1
作者 陶磊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3-16,21,共5页
石书臣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及其把握》一文中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直接指认为意识形态性,不仅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违背,且这一指认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定性也不相符合。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要求实现方法论和研究视角的... 石书臣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及其把握》一文中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直接指认为意识形态性,不仅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违背,且这一指认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定性也不相符合。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要求实现方法论和研究视角的转换,即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出发,而不是从直接移用相关学科概念出发,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而不是从纯粹的概念思辨出发,以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理性地具体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性 政治性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下载PDF
政治性——党的青年工作的第一属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邓希泉 王语嫣 王天逸 《北京青年研究》 2019年第4期5-13,共9页
政治性是党的青年工作的第一属性和根本特征。党的青年工作与政府青年工作和社会青年工作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政治责任,在于政治建设是党的青年工作的根本性建设,在于政治功能是党的青年工作第一位的功能。从内涵... 政治性是党的青年工作的第一属性和根本特征。党的青年工作与政府青年工作和社会青年工作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政治责任,在于政治建设是党的青年工作的根本性建设,在于政治功能是党的青年工作第一位的功能。从内涵表征看,党的青年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根本性、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从时代要求看,党的青年工作必须以政治引领为核心目标和根本任务,党的青年工作制度只有通过政治建设才能得到巩固完善,党的青年工作格局的健全完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青年工作 政治性 政治建设 政治功能
下载PDF
天人感应与灾异天谴:传统中国自然与政治的逻辑关联及历史面相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首先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7-161,共15页
传统中国的天人感应与灾异天谴在一定程度上蕴涵着自然与政治的逻辑关联。自然与政治的神学想象肇始于五帝时代,成熟于先秦社会,先秦社会的政治祭祀与自然变化相互对应。自从"天"的"自然"意义被发现和确立以后,先... 传统中国的天人感应与灾异天谴在一定程度上蕴涵着自然与政治的逻辑关联。自然与政治的神学想象肇始于五帝时代,成熟于先秦社会,先秦社会的政治祭祀与自然变化相互对应。自从"天"的"自然"意义被发现和确立以后,先秦儒家(孔、孟、荀)、道家(老、庄)分别以"以人合天"、"以天合人"为根据对自然与政治的关系进行逻辑塑造。到了汉代,汉儒董仲舒集"四权"于一体,建构出试图使人君"戒惧"的"天人感应与灾异天谴"理论。这一理论的神性色彩虽然没有以前浓郁,但一直沉浸在传统中国的历史记忆之中。从"汉诏多惧词"到雍正"假天道以推政事",历史地映照了天人感应与灾异天谴的理论价值性与历史局限性,由此展现了传统中国自然与政治的逻辑关联及其历史面相,为审视和反思现代社会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提供了广阔的历史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感应 灾异天谴 自然与政治 敬畏自然 传统中国
原文传递
政治认同与权力的关系: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观点述评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爱玲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9-125,共7页
精神分析学的诞生、民主政治的推进使政治认同及其与权力的关系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关注的焦点。墨菲基于政治对抗本性指出权力内在于政治认同,是建构政治认同、实现社会整合的前提条件。包括罗蒂、哈贝马斯等人在内的其他政治哲学家... 精神分析学的诞生、民主政治的推进使政治认同及其与权力的关系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关注的焦点。墨菲基于政治对抗本性指出权力内在于政治认同,是建构政治认同、实现社会整合的前提条件。包括罗蒂、哈贝马斯等人在内的其他政治哲学家基于政治民主特性视权力外在于政治认同,认为合法性论证、政治认同建构应诉诸情感教育、理性及程序等,权力是政治认同无法实施时的不得已选择。他们的探讨虽视角、结论不同,但都给出了比较有说服力的论证。综合各方观点,深入研究二者关系,可以认识到政治认同建构过程中,权力及与之相伴的情感教育、理性共识和道德伦理价值,都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政治认同 政治本质
下载PDF
人的政治本性及其坚守——《孟子·许行陈相章》疏解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志宏 《伦理学术》 2021年第1期67-82,共16页
《孟子》中"君子野人之辨"表明了孟子对于政治本性的根本理解,但是它常常被简单地理解为社会分工理论的一部分。那个关键的章节包含了三个区分:儒家和农家的区分,君子和野人的区分,夷夏的区分。第一个区分已经显示出两个学术... 《孟子》中"君子野人之辨"表明了孟子对于政治本性的根本理解,但是它常常被简单地理解为社会分工理论的一部分。那个关键的章节包含了三个区分:儒家和农家的区分,君子和野人的区分,夷夏的区分。第一个区分已经显示出两个学术派别的宗旨的区分,农家认为,解决温饱问题就是生命的完成,而儒家却认为真正的人性必须到政治中寻找。第二个区分的关键在两点:一是不能用社会分工理论来解释君子与野人之别,二是不能因为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就断定孟子和现代民主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是要重新审视孟子的君子学说与其教化的政治理想。最后,夷夏之别不是人种学意义上的,也不是历史进步论,而是强调通过政治来体现人之仁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和农家之辨 君子和野人之辨 夷夏之辨 政治的本性
原文传递
旅行、政治与外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出国旅行(1956—1965)
6
作者 范铁权 王素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8-84,共7页
1956—1965年,中国政府组织旅行团出国旅行,由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和各分(支)社负责具体实施。这一时期的出国旅行人数不多,但已初步具备现代出国旅游的基本特征,可以视为当代中国组织出国旅行的开端。受各种因素之规约,1956—1965年... 1956—1965年,中国政府组织旅行团出国旅行,由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和各分(支)社负责具体实施。这一时期的出国旅行人数不多,但已初步具备现代出国旅游的基本特征,可以视为当代中国组织出国旅行的开端。受各种因素之规约,1956—1965年间的出国旅行是当代中国开展外交关系的产物,反映了中国希冀增进国家间相互了解和往来合作的美好愿望及政治目的,难免更多带有国家计划的成分,在人员选拔、出行前准备、参观内容、旅行总结等方面均呈现出鲜明的政治性,旅行者个人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压抑。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出国旅行,为之后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出国旅行机制奠定了基础,也提供了诸多值得参考鉴戒的经验及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际旅行社 出国旅行 外交 政治性
下载PDF
从《一九八四》看极权主义的“反常化”
7
作者 聂素民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年第1期47-49,共3页
《一九八四》以虚构的极权主义社会为母题,展现了真实恐怖的主题。在情境创作中,作者将能指的任意符号作"反常化"处理,以人物"变形"、"异化"手段,以语言的"曲里拐弯"与语义的转移手段,建构了... 《一九八四》以虚构的极权主义社会为母题,展现了真实恐怖的主题。在情境创作中,作者将能指的任意符号作"反常化"处理,以人物"变形"、"异化"手段,以语言的"曲里拐弯"与语义的转移手段,建构了一个极权世界的正反合题,再现极权主义恐怖的主题。以不断地变换"招牌"位置,改变人们习以为常的麻木视角视象,以表达作者对极权主义仇恨的政治诉求,以警示读者极权主义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权主义 反常化 政治性 艺术性
下载PDF
论政治的本质及其原则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愿坚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5-19,共5页
政治哲学很少专门探究政治的本质问题,而仅有的探讨也从未真正揭露出其固有的本质。政治行为作为社会行为的独特类型应始终维护和遵循互助与平等的原则,政治的本质并非敌友划分和斗争,而是划分和消除社会差别,政治的最高理想就是创造一... 政治哲学很少专门探究政治的本质问题,而仅有的探讨也从未真正揭露出其固有的本质。政治行为作为社会行为的独特类型应始终维护和遵循互助与平等的原则,政治的本质并非敌友划分和斗争,而是划分和消除社会差别,政治的最高理想就是创造一个充分体现互助与平等原则的无差别社会。政治介入社会生活必须遵循三项基本原则:自然演进原则、底线干预原则和多元合作原则。政治本质上是高尚的,而非黑暗和丑恶的。政治的基本原则是明确可循的,而不是实践摸索得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社会基本原则 互助和平等 政治本质 差别 介入原则
下载PDF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政治理论与实践的路径——马基雅维里遗产评说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春生 《政治思想史》 2011年第3期78-99,199-200,共22页
马基雅维里政治哲学的基石是"人性—政治说",其整体的框架由人性、个体自由、国家政治特性、国家权力运作、权力制衡等内容构成。"人性—政治说"充分体现出人文主义思想文化的世俗性特征。这种世俗性特征为14、15... 马基雅维里政治哲学的基石是"人性—政治说",其整体的框架由人性、个体自由、国家政治特性、国家权力运作、权力制衡等内容构成。"人性—政治说"充分体现出人文主义思想文化的世俗性特征。这种世俗性特征为14、15世纪以降的西方文化刻上"近代性"的符号,并在西方伦理、政治及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引起巨大的反响。在全球化时代一系列严峻的政治问题面前,人们需要继续从马基雅维里遗产中寻找解答近代西方国家政治理论和实践诸多问题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基雅维里 近代性 "人性-政治说"
下载PDF
论道德的本质——基于正向价值取向视角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锡军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9-16,共8页
一直以来,在社会科学领域,关于道德的认识是最模糊、最混乱的,把规范体系、教义、习俗、观念、行为方式当道德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混乱的认识不仅造成道德推理违背基本逻辑规律,而且造成道德构建的保守僵化。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分清道德... 一直以来,在社会科学领域,关于道德的认识是最模糊、最混乱的,把规范体系、教义、习俗、观念、行为方式当道德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混乱的认识不仅造成道德推理违背基本逻辑规律,而且造成道德构建的保守僵化。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分清道德与其他相关联的社会意识形态的边界,将道德从政治、宗教中剥离,厘清道德与伦理、法律的关系及道德的公共域问题,明确道德的正向价值取向。基于正向价值取向的道德本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的本质 政治 宗教 道德公共域 正向价值取向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再探讨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学俭 郭绍均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1-67,共7页
国内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阐论虽未达成一致却已形成三种基本观点。倘若要科学求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那就必须首先逻辑地追问:"本质"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概念,... 国内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阐论虽未达成一致却已形成三种基本观点。倘若要科学求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那就必须首先逻辑地追问:"本质"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概念,在这些追问的基础上还应择取并运用正确的探寻路径,这样的路径必须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起源演进、客观实践、特殊矛盾、根本规律、现象表征、本质属性、基本内容、主要功能、对象指称、自身品格。根植于上述逻辑追问和探寻路径遂得出下列结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必定是"一元"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治理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应当是"立体"的,它可以被划分为四个"质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学界观点 逻辑追问 探寻路径 质级论证
原文传递
习近平关于对党忠诚的重要论述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
12
作者 孙小芬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81,共8页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注重从忠诚的对象、忠诚的主体、对党忠诚与对人民忠诚的关系等层面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这些思考和探索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党忠诚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和思想先声。整...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注重从忠诚的对象、忠诚的主体、对党忠诚与对人民忠诚的关系等层面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这些思考和探索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党忠诚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和思想先声。整体考察新时代习近平关于对党忠诚重要论述在福建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理论脉络,并以此为基础更好地把握忠诚的历史延续性与时代递进性、对党忠诚与对人民忠诚、绝对纯粹与见诸行动等内涵,有助于更深刻理解对党忠诚的时代要求,增强对党忠诚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对党忠诚 福建 党性 人民性
下载PDF
企业产权关系、市场环境与非生产性支出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卿智群 冯延超 《系统工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2-69,共8页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管制是企业从事非生产性活动的根源,所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产权关系以及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可能对非生产性支出具有重要影响。以2006~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产权关系为国有控股的企...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管制是企业从事非生产性活动的根源,所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产权关系以及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可能对非生产性支出具有重要影响。以2006~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产权关系为国有控股的企业,其非生产性支出显著低于产权关系为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具有政治联系产权关系的民营企业,其非生产性支出显著高于其他民营企业;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低,非生产性支出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性质 政治联系 寻租 非生产性支出 市场环境
原文传递
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育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静 王能东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教学的教育性是指在坚持教学的学理性和知识性的同时,突出教学的思想性和价值性,做到学理性与思想性、知识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坚持教学的教育性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育性集中表现为教学的政治性和... 教学的教育性是指在坚持教学的学理性和知识性的同时,突出教学的思想性和价值性,做到学理性与思想性、知识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坚持教学的教育性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育性集中表现为教学的政治性和思想引领性,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教育性是思政课课程属性和时代使命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紧迫课题。增强思政课教学教育性的着力点在于,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贯穿思政课教学的主线、牢牢把握各门课程的思想性、彰显理论知识的时代价值,以及正确把握教学的学术性与政治性、亲和力与思想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教学教育性 思政课教学教育性
下载PDF
“思想掌握群众”,还是“群众掌握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规定的思与所思 被引量:3
15
作者 陶磊 王永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4,共6页
"思想掌握群众"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判定,不仅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化,而且这种非历史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势必造成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自由的尖锐对立,以及对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地位的遮蔽。对"思想掌握群众&q... "思想掌握群众"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判定,不仅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具化,而且这种非历史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势必造成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自由的尖锐对立,以及对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地位的遮蔽。对"思想掌握群众"观点的批判,需要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上的自觉,以超越"思想掌握群众"无批判的实证主义,从而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以明确"群众掌握思想"的何以可能;进而分析"思想掌握群众"的和"群众掌握思想"的两大思想主体互动何以必要及其可能,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所赖以实践的公共空间及其公共性的本质规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群众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公共性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方法论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骆郁廷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52,共5页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创新和当代实践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深刻揭示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有必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方法论,注重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关系看本质、分析概念看本质、总结...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创新和当代实践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深刻揭示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有必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方法论,注重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关系看本质、分析概念看本质、总结实践看本质,不断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基础理论创新 方法论
下载PDF
关于中国共产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的历史经验研究
17
作者 马寰宇 刘向红 郭赞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1-6,共6页
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是我们继续走好新时代伟大征程、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从百年历史经验中凝练出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主要表现为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敢于以自我... 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是我们继续走好新时代伟大征程、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从百年历史经验中凝练出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主要表现为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敢于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刀刃向内,保持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坚持胸怀天下的政治情怀,坚持理论创新的理论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 无产阶级政党 历史经验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学思想性的四维解析
18
作者 朱瑾 占建青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7-24,共8页
增强思政课思想性是新时代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高校通过学科、队伍、教材等方面的建设为增强思政课思想性打下了良好基础。在课堂教学环节彰显教学思想性是打通增强思政课思想性“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从高校思政课的性... 增强思政课思想性是新时代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高校通过学科、队伍、教材等方面的建设为增强思政课思想性打下了良好基础。在课堂教学环节彰显教学思想性是打通增强思政课思想性“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从高校思政课的性质、目标、内容和特征看,彰显高校思政课教学思想性要从思想的向度、效度、力度和温度四个维度共同着力,展现思政课教学思想性的魅力。匡正指向性,彰显思想的向度,强化思想的引导力;把准体究性,增强思想的效度,强化学生的体悟力;凸显现实性,展现思想的力度,强化思想的吸引力;激活人本性,提升思想的温度,强化思想的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思政课思想性 四维解析
下载PDF
新时代科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闻涛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1-97,共7页
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重要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历史沿革中研究其科学性的现实依据,是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出发点。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深刻理解和重视亲和力的重要性,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重要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历史沿革中研究其科学性的现实依据,是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出发点。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深刻理解和重视亲和力的重要性,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必由之路,是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集中体现。同时,要在深化对亲和力重要性和科学性认识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亲和力,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合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亲和力 科学性 路径
原文传递
清正廉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
20
作者 谭雅颖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44-46,共3页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还将"清正廉洁"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鲜亮旗帜。自觉弘扬清正廉洁精神,是全社会的共同关切,党的纯洁性建设的现实明镜与时代旗帜,...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还将"清正廉洁"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鲜亮旗帜。自觉弘扬清正廉洁精神,是全社会的共同关切,党的纯洁性建设的现实明镜与时代旗帜,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道路,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必然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正廉洁 党的建设 政治本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