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谢灵运隐逸行为与思想———以《山居赋》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钱志熙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73,共11页
《宋书》本传对谢灵运仕与隐的经历有比较完整的叙述,但带有政治上的偏见,其中“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一句,实是揭示了谢灵运永嘉山水诗希隐怀归的重要主题.这种隐归情绪存在于谢灵运整个仕宦过程,在他的乐府诗、山水诗、赠诗中都... 《宋书》本传对谢灵运仕与隐的经历有比较完整的叙述,但带有政治上的偏见,其中“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一句,实是揭示了谢灵运永嘉山水诗希隐怀归的重要主题.这种隐归情绪存在于谢灵运整个仕宦过程,在他的乐府诗、山水诗、赠诗中都有表现.《山居赋》的写作动机,在于向朝野士庶解释隐逸行为,并且建构一种以自然思想为基础、顺从性情为宗旨的门阀士族新的隐逸思想.同时,谢灵运还有意识地标榜存在于会稽郡中的新旧两种隐逸传统.谢氏上述行为与思想,在中国古代隐逸行为与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隐逸行为 隐逸思想 自然与名教 《山居赋》
下载PDF
科技行为选择的伦理本质
2
作者 王文科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9-24,共6页
科技进步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道德问题已为世人瞩目,深入开展对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之间关系的研究,明确科技行为选择的伦理本质,既是科技实践深入发展过程中向科学家们提出的道德要求,也是规范科学家科技行为选择的道德评价基础。目前,... 科技进步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道德问题已为世人瞩目,深入开展对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之间关系的研究,明确科技行为选择的伦理本质,既是科技实践深入发展过程中向科学家们提出的道德要求,也是规范科学家科技行为选择的道德评价基础。目前,在“科技价值中性论”、“科技作用分别论”等科技伦理存在争议的情况下,认真研究科技行为选择的责任伦理,对科学家们所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给予明确的责任定位,是现代社会科技伦理的本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行为 选择 科学家 道德 伦理本质
下载PDF
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哲学审视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128,共8页
伦理人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前提 ,创造个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使命 ,民族本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教育归属。这一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创构 ,必将彰显出高校校园文化真、善、美的功能导向、价值规范、时代魅力与人文风采 ,在对青年大学生... 伦理人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前提 ,创造个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使命 ,民族本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教育归属。这一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创构 ,必将彰显出高校校园文化真、善、美的功能导向、价值规范、时代魅力与人文风采 ,在对青年大学生发展和完善的终极关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校园文化 伦理人性 创造个性 民族本性 哲学 人文性
下载PDF
生命的长度、温度与容量——论新时期以来灾害报告文学中的生命意识
4
作者 张瑶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在新时期以来的灾害报告文学中,创作者往往善于通过描摹险境中生命个体的不同状态,去呈现生命的长度、温度与容量。具体来说,读者在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超乎寻常的生命奇迹,这无疑会刷新人们对于“生命长度”的认知。但是“惜命”... 在新时期以来的灾害报告文学中,创作者往往善于通过描摹险境中生命个体的不同状态,去呈现生命的长度、温度与容量。具体来说,读者在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超乎寻常的生命奇迹,这无疑会刷新人们对于“生命长度”的认知。但是“惜命”绝不等同于“偷生”,所以作家们也纷纷鞭挞了由灾害所映射出的人性之恶。与之构成对比的则是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牺牲奉献者,他们用破家为国的行为向人们展现了“生命的温度”,而这种“生命的温度”还体现在人们对逝者的伦理关怀上。除此之外,一些作品也借由对待特殊人群乃至万物众生的态度显示出了对生命十足的尊重,并由此扩展了灾害报告文学的“生命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以来文学 灾害报告文学 生命意识 人性伦理
下载PDF
先秦人性教育对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的启示
5
作者 汤云飞 《管理工程师》 2024年第3期66-70,共5页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文明传承的古国,其中,具有深厚传统文化根基的人性教育理论不断赓续自身的传承因子,与新时代精神相结合,陶铸出具有时代特点的道德精神和伦理品格;尤其对儒、道、墨等先秦人性教育伦理经过现代化诠释、调...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文明传承的古国,其中,具有深厚传统文化根基的人性教育理论不断赓续自身的传承因子,与新时代精神相结合,陶铸出具有时代特点的道德精神和伦理品格;尤其对儒、道、墨等先秦人性教育伦理经过现代化诠释、调适与创新,结合当前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现状,实现与现代人性教育的深层契合,对提升现代高校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人性教育伦理 青年教师业务能力 提升
下载PDF
冲突与回归: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百种神秘感觉》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惠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65,共8页
本文从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两个层面来分析谭恩美长篇小说《百种神秘感觉》表现出来的生态思想。小说女主角——朴实的中国女孩李邝从中国移民来到美国,对于社会和家庭生活关系的处理出现种种不适和困惑;而她的同父异母的美国妹妹奥莉薇... 本文从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两个层面来分析谭恩美长篇小说《百种神秘感觉》表现出来的生态思想。小说女主角——朴实的中国女孩李邝从中国移民来到美国,对于社会和家庭生活关系的处理出现种种不适和困惑;而她的同父异母的美国妹妹奥莉薇亚则是西方工业文明条件下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产物,两人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矛盾主要是传统的中国生态伦理观与西方理性主义思想冲突的结果。小说通过回归自然的主题,让人们不仅回到未受到工业文明污染的大自然,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和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伟大力量。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中,小说中的矛盾得以解决,体现出作者对于人和自然及人和社会关系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文明 自然 生态伦理 《百种神秘感觉》
原文传递
论“孝”与“仁”的关联维度 被引量:4
7
作者 梁徐宁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2期46-50,共5页
在儒家的理论体系中,“孝”与“仁”之间具有深层的关联维度。“血缘亲情”是二者关联的现实起点,“人性本善”是价值基础,“能近取譬”是思维方法。“孝”与“仁”之间的层级性的差异与连续性统一,生成一种认识、价值与实践层面的必要... 在儒家的理论体系中,“孝”与“仁”之间具有深层的关联维度。“血缘亲情”是二者关联的现实起点,“人性本善”是价值基础,“能近取譬”是思维方法。“孝”与“仁”之间的层级性的差异与连续性统一,生成一种认识、价值与实践层面的必要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有差等 性善论 儒家伦理
下载PDF
人性、美学与现代主义伦理——评李·欧瑟的《现代主义伦理学》
8
作者 曹蓉蓉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李·欧瑟的《现代主义伦理学》是西方文学批评伦理转向潮流中涌现的一部力作。这部专著梳理了19世纪以来唯美主义的发展脉络,在分析五位现代主义文学大师作品的基础上指出,现代主义文学的道德课题是'用艺术改变人性',其实... 李·欧瑟的《现代主义伦理学》是西方文学批评伦理转向潮流中涌现的一部力作。这部专著梳理了19世纪以来唯美主义的发展脉络,在分析五位现代主义文学大师作品的基础上指出,现代主义文学的道德课题是'用艺术改变人性',其实质是绝对唯美主义的延续。同时,欧瑟试图重新阐释阿诺德这一被压抑的现代主义者的声音,重建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美德伦理观,以此来抗衡现代主义文学中唯美主义倾向。欧瑟对现代主义道德课题的研究,尤其是对现代主义作家作品中美学与伦理关系的剖析,为研究现代主义文学及其与伦理、哲学思潮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欧瑟 人性 美学 伦理 现代主义
原文传递
《蝲蛄吟唱的地方》中的身份伦理建构
9
作者 费婕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14,共6页
美国生物学家迪莉娅·欧文斯的小说《蝲蛄吟唱的地方》中的主人公基娅童年时期被家人抛弃,与家庭的关联断裂,继而遭遇巴克利小湾镇的人们歧视排斥,难以融入群体,渐渐与社会疏离。因未能及时获得伦理启蒙,且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身份伦... 美国生物学家迪莉娅·欧文斯的小说《蝲蛄吟唱的地方》中的主人公基娅童年时期被家人抛弃,与家庭的关联断裂,继而遭遇巴克利小湾镇的人们歧视排斥,难以融入群体,渐渐与社会疏离。因未能及时获得伦理启蒙,且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身份伦理缺失,基娅对自我认同产生困惑。她离群索居于湿地中,成为游离于社会秩序之外的边缘人,与自然共生并从中习得伦理及生存法则。她不被人类文明的家庭规范定义,不为社会道德教化,最终在自然空间中构筑成其独特的湿地女孩身份伦理。作品中呈现的伦理思考,阐释了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伦理内涵及美学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困境 自然伦理 身份伦理 和谐共生
下载PDF
医学伦理审查的性质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苗青 曹永福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5期560-562,共3页
医学伦理审查的外在属性表现为他律性,是通过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所具有的行政强制性、高度规范性和高效性来保障实施的。医学伦理审查的内在属性即自律性,实际上是医疗卫生领域中的有关团体、组织和机构的"道德自律机制"。医... 医学伦理审查的外在属性表现为他律性,是通过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所具有的行政强制性、高度规范性和高效性来保障实施的。医学伦理审查的内在属性即自律性,实际上是医疗卫生领域中的有关团体、组织和机构的"道德自律机制"。医学伦理审查是他律性和自律性的有机统一,医学伦理审查机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其实质就是从他律不断走向自律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伦理审查的性质 自律性 他律性 道德承诺 生命伦理学
下载PDF
郭象“游外冥内”说辨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开亮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3-32,共10页
郭象的“游外冥内”说包含了如何去调和“方内”与“方外”、“自然”与“名教”、“迹”与“所以迹”关系之丰富创见,以一种理论创新形态为现实问题提供了答案。郭象把方内与方外两种世界性的划分统摄于一种“即方内即方外”的适性处... 郭象的“游外冥内”说包含了如何去调和“方内”与“方外”、“自然”与“名教”、“迹”与“所以迹”关系之丰富创见,以一种理论创新形态为现实问题提供了答案。郭象把方内与方外两种世界性的划分统摄于一种“即方内即方外”的适性处世心态,从而使现实世界的逍遥成为可能;郭象以自然性分的新内涵整合了自然与名教的冲突,提出了“自然即名教”(而非名教即自然)的新观念,从而使遵循真名教也可以是一种任自然的体现;郭象还旗帜鲜明地对名教之治与“弃情逐迹”现象进行了批判,彰显了其政治理想主义的理论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象 游外冥内 适性 性分论 自然即名教
下载PDF
《权力的游戏》中的伦理观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强 郭寒铮 《外国语文研究》 2019年第6期33-42,共10页
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带来的快餐文化催生了“读图时代”,而视觉文化发展尤为迅速,批评界好不容易才适应了电影作为文学改编和文学阅读的主要形式,网络时代的接踵而至又让电视剧成为了人们最普遍的日常文学消费品。文学伦理学批评主张文... 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带来的快餐文化催生了“读图时代”,而视觉文化发展尤为迅速,批评界好不容易才适应了电影作为文学改编和文学阅读的主要形式,网络时代的接踵而至又让电视剧成为了人们最普遍的日常文学消费品。文学伦理学批评主张文学从起源上看是道德的产物,“是特定历史阶段社会伦理的表现形式,文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那么,以色情、阴谋和暴力为突出特征的众多大热的美剧所表现的现阶段美国社会的伦理观究竟是怎样的呢?像《权力的游戏》这样一部充斥着血腥、暴力和情色刺激的美剧自上映之日就反响热烈,在一系列绵延不绝的乱伦、谋杀、背叛和篡逆等显而易见的不道德的剧情呈现中火爆了八季,在2019年才在万千全球影迷的依依不舍中收官。这一切,又该作何解释?本文将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个人主义伦理观、“真爱战胜一切”的情感主义伦理观和“生命至上”的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三个方面分析这部几乎处处透着“反伦理”特征的美剧如何在赢得收视率的同时又保证了它的“教诲价值”,既乐享广大观众的疯狂追捧又毫无惧色地面对批评界的如潮抨击,力争从正反两个方面探究网络时代通俗文学作品的伦理主题表达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的游戏》 “反伦理”特征 个人主义伦理观 情感主义伦理观 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
下载PDF
论威廉·华兹华斯的“愉快”诗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鸣 胡安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99-102,共4页
威廉·华兹华斯的诗学理念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有较为完备的阐述,其中表达了一种观念,即诗歌创作所传递的情感应该是一种"愉快"的情感,我们称之为"愉快"诗学思想。以《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廷腾寺... 威廉·华兹华斯的诗学理念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有较为完备的阐述,其中表达了一种观念,即诗歌创作所传递的情感应该是一种"愉快"的情感,我们称之为"愉快"诗学思想。以《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廷腾寺》、《我们共七个》等作品为例,从华兹华斯的自然情怀和儿童情结出发,分析出华兹华斯"愉快"诗学的创作原则,即:立足于生命本体需要,坚持生命内在的幸福感与外在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就其核心内涵和社会影响而言,华兹华斯的"愉快"诗学思想对当下文学艺术创作及社会发展变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兹华斯 “愉快”诗学 自然 儿童 伦理内涵
下载PDF
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兼论经济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14
作者 强以华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2期54-57,共4页
中国经济伦理学的研究虽然成果显著,但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澄清的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问题,即“理论性”与“应用性”问题、“伦理学”与“经济学”问题、以及“理想性”与“现实性”问题。这三个问题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关于经济伦理学学科... 中国经济伦理学的研究虽然成果显著,但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澄清的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问题,即“理论性”与“应用性”问题、“伦理学”与“经济学”问题、以及“理想性”与“现实性”问题。这三个问题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关于经济伦理学学科性质的合理界定,也有助于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的继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性质 理论性 应用性 伦理学 经济学 理想性 现实性
下载PDF
论孔子、曾子“仁学”的人性美、心灵美、体系美
15
作者 曾祥芹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5年第2期11-17,共7页
"孔子、曾子仁学"是一个"儒学思想共同体"。孔、曾"仁道"内蕴人性美,孔、曾"为仁"体现心灵美,以仁为核心的礼、信、义、智、孝、悌、忠、恕等范畴组成了"仁学"的思想体系美。
关键词 曾仁学仁道的人性美为仁的心灵美仁学的体系美
下载PDF
浅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
16
作者 陆丽华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建立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以强化人类自我约束,合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伦理观念 代内平等 代际平等 顺应自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