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灵哲学中二元论和自然主义发展的新趋势——以查默斯自然主义二元论为线索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新民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3-50,共8页
当代心灵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和二元论除了延续原来的对立、攻讦的关系之外,还出现了相互靠拢、吸纳、融合的新趋势,乃至诞生了融两者于一体的自然主义二元论。查默斯认为,意识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产生和存在既离不开物理实在所表现出的功能... 当代心灵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和二元论除了延续原来的对立、攻讦的关系之外,还出现了相互靠拢、吸纳、融合的新趋势,乃至诞生了融两者于一体的自然主义二元论。查默斯认为,意识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产生和存在既离不开物理实在所表现出的功能组织,又根源于物理实在隐结构中存在的"心原"。意识一经产生,就有自己不同于物理实在的独立存在地位。自然主义二元论尽管还只是一种猜想,但完成了对传统二元论的许多超越,在承认意识有依赖于物理实在的一面的同时,还把意识结构与大脑结构的同型关系、意识与功能组织的协变关系概括成心理物理规律。由于不完全对立于科学,因此有助推人工智能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二元论 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二元论
原文传递
大卫·查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 被引量:1
2
作者 焦卫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8-23,共6页
大卫·查默斯在区分意识难易问题的基础上,主张一种自然随附的属性二元论。他认为感受性质不是实体,而是根源于物理实体原现象性质的一种根本属性。感受性质源于原现象性质,物理属性基于物理实体之间的关系,因此感受性质并非在逻辑... 大卫·查默斯在区分意识难易问题的基础上,主张一种自然随附的属性二元论。他认为感受性质不是实体,而是根源于物理实体原现象性质的一种根本属性。感受性质源于原现象性质,物理属性基于物理实体之间的关系,因此感受性质并非在逻辑上随附于物理性质,而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属性。连接物理和感受性质或现象意识之间的桥梁就是心理物理学定律。从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批判的维度看,查默斯的原现象概念、现象概念与物理概念分别属于不同的哲学范畴,它们不可能遵循同样的科学原则和精神,因此自然主义二元论有其内在的语言学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查默斯 感受性质 自然主义二元论 泛心论 语言学困境
下载PDF
关于查尔莫斯意识理论的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晓青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55,共5页
为了揭示意识的奥秘,著名心灵哲学家查尔莫斯将意识"易问题"与"难问题"的区分确立为问题研究的切入点,巧妙构思,提出了自然主义二元论的解释方案,其思想的实质是计算功能主义与属性二元论的结合,但其主要遵循的是... 为了揭示意识的奥秘,著名心灵哲学家查尔莫斯将意识"易问题"与"难问题"的区分确立为问题研究的切入点,巧妙构思,提出了自然主义二元论的解释方案,其思想的实质是计算功能主义与属性二元论的结合,但其主要遵循的是细致入微的概念分析和逻辑严谨的思想论证,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猜测性,容易陷入思考困境之中。意识"难问题"的确是一个难问题,对此只能试图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传统与伽利略的数理科学传统的对比中寻找新路径,希望诉诸自然科学层面"怎么样"的问题来回答意识本体论层面"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难问题” 自然主义二元论 非还原性 随附性
原文传递
意识问题的非还原路径探析
4
作者 杜雯雯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36-41,共6页
当代心灵哲学中的意识问题在延续物理主义还原论以外,还出现了自然主义的非还原性。查莫斯认为意识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不同于物理事实的独立存在地位,对此他提出了自然主义二元论的猜想,并试图以这种理论解决意识的"困难"问... 当代心灵哲学中的意识问题在延续物理主义还原论以外,还出现了自然主义的非还原性。查莫斯认为意识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不同于物理事实的独立存在地位,对此他提出了自然主义二元论的猜想,并试图以这种理论解决意识的"困难"问题。与查默斯相比,塞尔也主张意识不可以被还原的解释,通过比较他和查默斯的两种意识理论,为我们客观地看待意识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非还原解释 自然主义二元论
下载PDF
心灵哲学的“危机”与“激进的概念革命”——麦金基于自然主义二元论的“诊断”
5
作者 高新民 陈丽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122,共8页
心灵哲学尽管诞生了不计其数的理论,但对心灵的认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对心身问题等的认识则陷入了深刻的危机。根据麦金的诊断,其根源在于,我们过去用来认识心灵的概念图式存在着根本的缺陷。心灵哲学摆脱困境的一个出路是进行激... 心灵哲学尽管诞生了不计其数的理论,但对心灵的认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对心身问题等的认识则陷入了深刻的危机。根据麦金的诊断,其根源在于,我们过去用来认识心灵的概念图式存在着根本的缺陷。心灵哲学摆脱困境的一个出路是进行激进的概念革命。概念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在否定传统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创立新的非空间概念以及关于它与空间概念之关系的概念图式。为了解释意识何以能产生出来,我们既应重视常见的物质力量,还应承认物质中存在着别的东西或属性,如物质中的非物质性的属性,或与空间性结合在一起的非空间性。在心身关系问题上,通常的自然主义和传统的二元论都是片面的和不可取的。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才是出路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革命 隐结构 宇宙大爆炸 非空间 自然主义二元论
原文传递
评查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
6
作者 陈晓平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5,共7页
查默斯提出"自然主义二元论",向当代心灵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物理主义发起进攻。但是,由于自然主义和物理主义在学理上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查默斯实际上并未摆脱物理主义的窠臼。查默斯的二元论特征是:一方面,在本体论中增加了... 查默斯提出"自然主义二元论",向当代心灵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物理主义发起进攻。但是,由于自然主义和物理主义在学理上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查默斯实际上并未摆脱物理主义的窠臼。查默斯的二元论特征是:一方面,在本体论中增加了非物理的东西即经验(亦即意识或感受性);另一方面,由于查默斯拒绝把康德目的论作为功能和信息的本体论基础,致使他走向另一极端即泛心论。在笔者看来,查默斯的意识理论在这两个方面都存有严重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主义二元论 意识 物理主义 泛心论 查默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