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史视野下的自然物种人格化——中国古代文人与竹子的心灵交契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利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7-128,共12页
自然物种的人格化是人与自然对话的结果,与人们的自然认知方式、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念直接相关,是环境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古代文人与竹子的心灵交契,是这方面值得深入考察的一个典型案例。竹子早在先秦时代即开始被"比"之... 自然物种的人格化是人与自然对话的结果,与人们的自然认知方式、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念直接相关,是环境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古代文人与竹子的心灵交契,是这方面值得深入考察的一个典型案例。竹子早在先秦时代即开始被"比"之人的品德;中古时代,其人格形象逐渐丰满,成为逸人高士和君子贤人的化身;宋以后更是被文人墨客引为情志相通、高雅脱俗的挚友,直至"身与竹化"、人竹不分。文人与竹子的心灵对话,既以竹的自然禀赋和地理分布为基础,亦与社会政治变动和思想文化嬗变紧密相关;竹子的理想人格化,乃是自然—社会—文化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历史结果。在它背后发挥作用的,则是取象比类的认知方式、万物有情的情感方式和"比德"自然的审美方式。相关史实不仅反映了竹子这个特殊自然物种对文人精神的影响,而且呈现了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互相渗透、交相阐释的某些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史 自然物种 竹子 理想人格化
原文传递
传统自然认识论中的人文性与当代人聚环境 被引量:2
2
作者 祁今燕 李明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9-91,共3页
阐述了中国传统自然观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与自然的关系达成了理论上的统一,终于形成了特有的历史人文景观,包括了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地理特貌的景观类别。中国具有丰富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自然地貌、地域性民俗方面的差异所呈现... 阐述了中国传统自然观经过了长期的演化,与自然的关系达成了理论上的统一,终于形成了特有的历史人文景观,包括了地域文化特色和地方地理特貌的景观类别。中国具有丰富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自然地貌、地域性民俗方面的差异所呈现的独特性,遍布于广大的城镇建筑与地理特征当中,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感情和审美习惯。历史人文景观所体现出的清晰的主脉,与现代地理学的理论有所契合,即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上,具有丰富的人文意义上的佐证,这些理论将人的行为与外部环境理解为统一体,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人格化 德与和 历史人文景观 人聚环境
下载PDF
实践、自然人化与超理性追求——也评实践美学的美的本质说
3
作者 章辉 《荆州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44-46,共3页
作为一种美学学说 ,实践美学有巨大的历史贡献 ,同时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局限导源于其用实践这一范畴作为美学的哲学基础和逻辑起点 ,推导出美学的一系列其他命题 ,从而抹杀了美的情感性、精神性和超越性。对理论的批评要以对其... 作为一种美学学说 ,实践美学有巨大的历史贡献 ,同时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局限导源于其用实践这一范畴作为美学的哲学基础和逻辑起点 ,推导出美学的一系列其他命题 ,从而抹杀了美的情感性、精神性和超越性。对理论的批评要以对其正确的把握为前提 ,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学流派 艺术 自由 审美 审美活动 本质 实践美学 后实践美学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