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荒漠绿洲的形成条件和过程 被引量:25
1
作者 陈隆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5年第3期49-57,共9页
绿洲分为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两大类型;绿洲的形成条件以水为基本、地形为制约、土壤为载体、植被为体现;天然绿洲的形成过程有沼泽化过程和草甸化过程,人工绿洲的形成过程有建立人工植被过程,培养优质高效农业过程及发展工业和城镇... 绿洲分为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两大类型;绿洲的形成条件以水为基本、地形为制约、土壤为载体、植被为体现;天然绿洲的形成过程有沼泽化过程和草甸化过程,人工绿洲的形成过程有建立人工植被过程,培养优质高效农业过程及发展工业和城镇建设过程;绿洲的建设措施有:(1)巩固现有绿洲,保护山区水资源,内陆河流域上、中、下游合理分配用水,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止土地风蚀沙化,(2)扩大和发展绿洲,根据现有水资源潜力扩大绿洲面积,外调水源发展新绿洲,加强绿洲工业和城镇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绿洲 天然绿洲 形成条件 过程 绿洲
下载PDF
民勤绿洲盐碱化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及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何芳兰 李治元 +3 位作者 赵明 尉秋实 郭树江 王多泽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4-1380,共7页
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对民勤绿洲盐碱化退耕地21个样地105个样方的自然恢复植被以及土壤水分进行调查,并对各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后50a的植被演替过程中,调查样方内共出现植物22种,分属于11科21属... 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对民勤绿洲盐碱化退耕地21个样地105个样方的自然恢复植被以及土壤水分进行调查,并对各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后50a的植被演替过程中,调查样方内共出现植物22种,分属于11科21属;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的过程大致经历了田旋花、独行菜、骆驼蒿、苏枸杞和盐爪爪5种群落类型的演替;在整个演替过程中,植被恢复大体分为迅速恢复期(1~2a)、初始更替期(3~8a)、高级更替期(9~28a)和缓慢恢复期(29a以后)4个阶段,同时,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呈现出波动式减小的变化趋势,Monk指数、Pielou指数和Alatalo指数则呈现出波动式增大的变化趋势。此外,不同时间退耕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差异显著,随着退耕时间的不断延长,土壤水分整体经历了先急剧减小后缓慢递增的变化趋势;根据其含水率大小大致分为3组:土壤含水率较低者(20世纪70年代、1978年和1999年退耕),大部分土壤含水率低于10%;土壤含水率较高者(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2004年退耕),土壤含水率绝大部分大于10%;土壤含水率最高者(2007年退耕),土壤含水率大部分大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特征 自然恢复 物种多样性 土壤水分 退耕地 民勤绿洲
原文传递
中国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措施 被引量:13
3
作者 邓建明 王根轩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5年第7期51-55,共5页
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旱区的生态环境现状,根据这些环境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着重论述了对绿洲系统的研究,并阐述了运用生态场理论从整体和动态上判断与预测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新思想。
关键词 生态农业 自然资源 绿洲系统 SPAC生态场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河干流荒漠河岸林植被带变化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海燕 陈亚宁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66-3173,共8页
基于近40年5个不同时期的Landsat遥感数据和样地调查资料,对塔里木河干流以荒漠河岸林为主体的植被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干流平均植被覆盖度为15%,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呈上游高(20%)、下游低(9%),北岸高(17%)、... 基于近40年5个不同时期的Landsat遥感数据和样地调查资料,对塔里木河干流以荒漠河岸林为主体的植被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干流平均植被覆盖度为15%,空间差异明显,总体上呈上游高(20%)、下游低(9%),北岸高(17%)、南岸低(12%)的特征。植被带宽度也有同样的分布特点;(2)塔里木河干流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0.0038·10年-1,但不同河段差异明显,上游增加速度最快,平均增加速率为0.0083·10年-1,中游增加速度为0.0013·10年-1,而下游呈现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0003·10年-1;(3)从不同植被覆盖等级来看,塔里木河干流以中低植被覆盖度所反映的荒漠河岸林呈减少和退化趋势,以高植被覆盖度所反映的耕地和人工植被面积呈增加趋势;(4)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植被带宽度和覆盖度的增加是由研究区内人工绿洲扩大所致,是以牺牲下游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河岸林 植被变化 自然植被 人工绿洲
原文传递
Coupling analysis of social-economic water consumption and its effects on the arid environments in Xinjiang of China based on the water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s 被引量:8
5
作者 ZHANG Pei DENG Mingjiang +5 位作者 LONG Aihua DENG Xiaoya WANG Hao HAI Yang WANG Jie LIU Yundo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0年第1期73-89,共17页
In arid areas,ecological degradation aroused by over-exploitation of fresh water,expansion of artificial oasis and shrinkage of natural oasis,has drawn attention of many scholars and officials.The water and ecological... In arid areas,ecological degradation aroused by over-exploitation of fresh water,expansion of artificial oasis and shrinkage of natural oasis,has drawn attention of many scholars and officials.The water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s can b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water consumption of social-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eco-environments.In addition,increase of the water footprint indicates the expansion of artificial oasis,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natural oasis could be reflected by the variation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nswer a scientific question that what is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ansion of the artificial oasis and the degradation of the natural oasis in the arid environments of Xinjiang,China.Thus,based on the social-economic data,water consumption data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during 2001–2015,we calculated the water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s to express the human-related pressure exerted on the water resources and arid environments in Xinjiang(including 14 prefectures and cities),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ter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its mechanism by using the coupling analysis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water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Xinjiang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2001–2015,and the increasing rate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was much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water footprint.The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the water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s was relatively high at the temporal scale and varied at the spatial scale.Among the 14 prefectures and cities examined in Xinjiang,the greater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such as in Karamay and Urumqi)was associated with the lower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the two footprints.Increases in the water footprint will cause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to increase,such that a 1-unit increase in the consump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ould lead to 2–3 units of ecological degradation.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reases of the w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consumption ecological footprint water footprint Granger causality test natural oasis artificial oasis Tarim River
下载PDF
沙漠腹地达理雅博依天然绿洲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文奇 周小龙 +4 位作者 尼加提·卡斯木 迪丽尼格尔·艾合买提 比拉力·依明 李浩 师庆东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76-286,共11页
达里雅博依绿洲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是人迹罕至的天然绿洲.在这种特殊生境下,探明当地植被的生长状况、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等信息对该地区的发展及后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绿洲内部随机选取26个样方,利用经典样方法进行实... 达里雅博依绿洲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是人迹罕至的天然绿洲.在这种特殊生境下,探明当地植被的生长状况、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等信息对该地区的发展及后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绿洲内部随机选取26个样方,利用经典样方法进行实地调查,记录样方内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多度和常见的基本指标(高度、冠幅、胸径和枯枝率).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关联系数等统计方法对绿洲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功能性状变化,年龄结构、健康状况和种间关系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1)达理雅博依绿洲被子植物共有18个种,涵盖了10科15属.(2)胡杨的相对多度、相对盖度、相对高度从南到北逐渐增加;柽柳相对盖度由南向北呈下降趋势,相对多度在中部最高;芦苇主要分布在绿州南部.(3)柽柳种群年龄结构表现为金字塔形,处在一个高繁殖率的时期;胡杨种群年龄结构表现为倒金字塔形,属于衰退型种群;衰退型胡杨数量占绿洲内胡杨总数的比例最高(40%),健康型的胡杨数量很少.(4)研究结果暗示胡杨与柽柳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二者间可能在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方式上存在生态位的分化,进而降低了对资源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理雅博依 天然绿洲 植物区系 种间关联 种群结构
下载PDF
黑河流域不同生育期生态用水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杰 李栋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4-168,共5页
根据不同农作物、森林等植被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张掖和额济纳旗的气象资料,估算了3~10月各旬平均的作物生态需水量,分析了张掖人工绿洲近20a来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灌溉面积、作物以及下游天然绿洲的生态需水量的生育期变化。结果... 根据不同农作物、森林等植被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张掖和额济纳旗的气象资料,估算了3~10月各旬平均的作物生态需水量,分析了张掖人工绿洲近20a来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灌溉面积、作物以及下游天然绿洲的生态需水量的生育期变化。结果表明,绿洲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下降了26.6%。通过对黑河流域中游人工绿洲和下游天然绿洲逐旬生态需水量的估算发现,人工绿洲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与下游天然绿洲的生态需水量在生育期上不同步,小麦、玉米需水高峰分别在6月中旬和8月中旬,用水量分别为6.14mm/d和8.6mm/d;天然绿洲的需水高峰出现在8月下旬,为8mm/d。张掖人工绿洲的区域平均生态需水量高峰在6月中旬,为6.37mm/d,天然绿洲的需水高峰在8月下旬,区域最大需水量为6.06mm/d。对于整个流域,最大需水量高峰在6月中下旬,为6.03mm/d。中游人工绿洲与下游天然绿洲生态用水的时间差,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生态需水量 生育期 人工绿洲 天然绿洲
下载PDF
2015―2016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天然绿洲气温及相对湿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黄晶晶 张峰 +1 位作者 师庆东 金莉莉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67-275,共9页
达理雅博依绿洲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现存最大的一处天然绿洲,其气象参数的获取可为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及绿洲的形成及演变等问题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分析了2015―2016年在达理雅博依所设置的首台区域气象站气温及相对湿度变化特征... 达理雅博依绿洲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现存最大的一处天然绿洲,其气象参数的获取可为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及绿洲的形成及演变等问题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分析了2015―2016年在达理雅博依所设置的首台区域气象站气温及相对湿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绿洲平均气温值为11.8℃,气温日变化较急剧;年内月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为28.6℃,最低值出现在1月,为-6.7℃;绿洲平均相对湿度为40.2%;年内月均相对湿度最高值出现在12月,为60.3%,最低值出现在4月,为25.6%;呈现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与处于同纬度的沙漠腹地相比,绿洲月均气温最高值比塔中地区低1.4℃,最低值则高1.5℃,月均相对湿度最高值低2.7%,最低值高4.6%,显示出天然绿洲与沙漠环境的差异;相比位于上游的人工绿洲,其月均气温最高值比于田县要高1.8℃,最低值低4℃,月均相对湿度最高值高5.3%,最低值较3月于田县的23.0%低2.6%,显示沙漠环境对其腹地绿洲的影响要较其边缘人工绿洲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达理雅博依 天然绿洲 气温 相对湿度
下载PDF
新疆车尔臣河流域平原区绿洲耗水格局研究
9
作者 郭丽君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4年第9期28-32,共5页
随着大规模水土资源开发,近30年车尔臣河流域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占比从4∶96演变为现在的17∶83,主要表现为部分天然绿洲、荒漠被改造为人工绿洲。水是流域稳定发展的最关键资源,合理调配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用水需求,已成为流域水资源... 随着大规模水土资源开发,近30年车尔臣河流域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占比从4∶96演变为现在的17∶83,主要表现为部分天然绿洲、荒漠被改造为人工绿洲。水是流域稳定发展的最关键资源,合理调配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用水需求,已成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文章系统分析了车尔臣河流域平原区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的现状耗用水情况及主要成因,并提出未来流域平原区绿洲可耗水量、可利用水量的计算思路与水利工程建设方向,从而促进流域合理调配人工绿洲、天然绿洲用水需求,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尔臣河流域 天然绿洲 人工绿洲 耗水平衡
下载PDF
2015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达理雅博依天然绿洲浅层地温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金花 张峰 师庆东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60-266,共7页
地温为地-气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参数.克里雅河尾闾达理雅博依为塔里木盆地一典型的原始荒漠绿洲,对天然绿洲生态过程、形成机理及演化研究极具意义,而该地区地温等相关气象数据却极少发表.本文以达理雅博依所建首台区域气象站所采集的... 地温为地-气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参数.克里雅河尾闾达理雅博依为塔里木盆地一典型的原始荒漠绿洲,对天然绿洲生态过程、形成机理及演化研究极具意义,而该地区地温等相关气象数据却极少发表.本文以达理雅博依所建首台区域气象站所采集的地温数据为基础,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5~20 cm各浅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层地温月平均值年内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呈正弦曲线变化,7月为峰,1月为谷.各浅层地温月变幅随深度增加而减小,且波动幅度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各层地温年平均值为14.8℃,低于大致同纬度的塔中气象站(16℃左右),且地温年变化升降较塔中相对缓和,显示绿洲与沙漠环境存在差异.各层土壤日变化亦基本呈正弦变化,随深度增加,日最高和最低值位相逐渐滞后,振幅亦随之减小;达理雅博依7月5 cm地温日最大值和最低值出现时刻明显晚于塔中,反映了二者土壤热容的不同.日最高值波动幅度高于日最低值,夏半年波动幅度又显著高于冬半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达理雅博依 天然绿洲
下载PDF
生态输水前后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永嘉 郭宇宏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8年第2期37-42,共6页
依据樊自立等人对人工绿洲、天然绿洲的定义及分类,对塔里木河下游人工绿洲、天然绿洲包含的要素进行提取,并根据前人对干旱区人工、天然绿洲适宜配比的研究,结合相应的遥感影像数据,对塔里木河下游1990—2000年、2000—2010年人工绿洲... 依据樊自立等人对人工绿洲、天然绿洲的定义及分类,对塔里木河下游人工绿洲、天然绿洲包含的要素进行提取,并根据前人对干旱区人工、天然绿洲适宜配比的研究,结合相应的遥感影像数据,对塔里木河下游1990—2000年、2000—2010年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进行分析,探讨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主要结果为:1990—2010年期间,塔里木河下游人工绿洲平均以19.09 km^2/a的速率增加,而天然绿洲平均以13.20 km^2/a的速率减少。输水前在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中,高覆盖草地面积减少了43.91%,湖泊面积100%消失,同时水库面积减少了45.28%;输水后,高覆盖草地面积减少量大有好转,10 a间只减少了6.79%,水库面积增加了392.44%。塔里木河下游流域在生态输水前,耕地增加了12.31%,生态输水后,耕地增加了30.37%。1990—2010年间,而绿洲总面积(人工+天然)不变,变化主要是发生在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之间的相互转化,天然绿洲逐渐被人工绿洲替代,平均每增加1份面积的人工绿洲就要失去1.1份天然绿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绿洲 天然绿洲 转化过程 面积比例 塔里木河下游
下载PDF
Responses of arid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and composition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被引量:1
12
作者 Haobo Shi Feng Zhang +4 位作者 Qingdong Shi Mengze Li Yue Dai Zipeng Zhang Chuanmei Zh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723-1734,共12页
An oasis is a unique natural landscape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significant for regulating regional microclimates and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deserts.However,little is known regarding the response of natural oasi... An oasis is a unique natural landscape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significant for regulating regional microclimates and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deserts.However,little is known regarding the response of natural oasis plants communities to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Nineteen sample plots(50 m×50 m)were selected in the Daliyabuyi Oasis in the Taklimakan Desert hinterland based on the location of groundwater monitoring wells and 76 vegetation quadrats(25 m×25 m)were established.A 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Mantel test,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and hierarchical partitioning were used to provid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community classification,species composition,and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oasis.A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was used to verify the results which showed that the current oasis community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according to the dominant species,which is controlled by soil moisture.Measurement of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ommunitie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pecies diversity of individual community types.Variations in groundwater depth affects patterns of species diversity which is sensitive to richness,while the degree of surface water disturbance affects the pattern of species evenness.Moreover,the CCA ordination map showed that community distribution and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have their own preferences in habitat gradients.The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 species dominance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are not dominated by a single factor.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scale and effect of different water resource types in maintaining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oasis Water resource type Community type Species diversity
下载PDF
黑河分水后额济纳绿洲天然植被覆盖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巧玲 杨云松 陈志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5期65-71,75,共8页
以1987、2000和2009年3个时期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辅以野外实地调查,据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分析了黑河分水前13年(1987-2000年)至分水后9年(2000-2009年)的额济纳绿洲天然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其变化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987-2000年,绿... 以1987、2000和2009年3个时期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辅以野外实地调查,据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分析了黑河分水前13年(1987-2000年)至分水后9年(2000-2009年)的额济纳绿洲天然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其变化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987-2000年,绿洲植被一直处于严重退化状态,植被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趋向简单,生态系统恶化严重;2000-2009年,绿洲植被退化速度得到明显的遏制,局部地区还出现好转,绿洲植被恢复明显。导致以上植被覆盖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地下水位的变化;人类活动是植被覆盖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植被覆盖的影响有正向、逆向2个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变化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植被 遥感监测 植被覆盖 额济纳绿洲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中游人工与天然绿洲相互转化过程与适宜比例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超群 吴煜 +2 位作者 王健 赵新风 赵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42-47,54,共7页
利用1990、2000、2010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基于RS/GIS技术,分别提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信息,分析1990-2010年,塔里木河中游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探讨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1990-2010年... 利用1990、2000、2010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基于RS/GIS技术,分别提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信息,分析1990-2010年,塔里木河中游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探讨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1990-2010年,塔里木河中游人工绿洲不断扩张,天然绿洲面积不断缩小,1990-2010年人工绿洲面积增加了2 296.69 km^2,天然绿洲面积减少了2 221.5 km^2,扩张速度为114.83 km^2/a,减小速度为111.08 km^2/a;1990-2010年间,塔里木河中游表现为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的趋势:草地、林地等向耕地转化,草地、林地等向人工建筑用地转化;植被长势衰退:高覆盖草地向中、低覆盖草地转化,中覆盖草地向低覆盖草地转化,灌木林地逐渐退化为草地,低覆盖草地向沙漠转化;塔里木河中游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例在近20年呈增加的趋势,在1990、2000、2010年,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值分别是1∶39.7,1∶17.4,1∶9.8,平均每增加1份人工绿洲面积就要失去1.7份天然绿洲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绿洲 天然绿洲 转化过程 适宜比例 塔里木河中游
下载PDF
西北内陆流域下游区天然绿洲退变主因与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光辉 聂振龙 +4 位作者 崔浩浩 王茜 严明疆 田言亮 王金哲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共11页
西北内陆流域平原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近50 a来各流域下游区天然绿洲面积不断萎缩。以石羊河流域、艾丁湖流域为研究区,针对下游区天然绿洲退变主因与机制问题,基于农田面积、出山地表径流量及灌溉引用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和流入下游... 西北内陆流域平原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近50 a来各流域下游区天然绿洲面积不断萎缩。以石羊河流域、艾丁湖流域为研究区,针对下游区天然绿洲退变主因与机制问题,基于农田面积、出山地表径流量及灌溉引用水量、地下水开采量和流入下游区地表径流量调查统计、潜水埋深及包气带水理指标原位监测和地下水水位统测,以及植被类型、分布范围、覆盖度和NDVI指数等遥感解译获得的资料,应用流域水循环和水量均衡理论、时间序列分析和地学多元相关分析方法开展研究,得出如下认识:(1)近50 a来,西北内陆流域下游区天然绿洲严重退化的根源是天然水资源匮乏,主因是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和上、中游区拦用出山地表径流水量大。(2)灌溉耕地不断扩大是下游区天然绿洲面积萎缩的主要驱动因素,每增加1.0 km^(2)灌溉耕地导致石羊河流域下游、艾丁湖流域平原区的天然绿洲面积分别减少1.35~2.07 km^(2)和1.57~3.83 km^(2);气候越干旱、上游出山年径流水量越少,灌溉引用出山径流水量占当年总径流量的比率越大,流入下游区地表径流水量越少,由此造成下游区天然绿洲面积减少越大。(3)西北内陆流域天然绿洲退化可控,但是由于水资源不足,制约了天然绿洲退化的可控性。在水资源匮乏背景下,现状人口数量驱动的农田用水规模难以继续调减,需要有序促进经济社会用水规模与天然绿洲修复供水规模之间的和谐程度。因此,本研究成果为西北内陆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天然绿洲退化修复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内陆流域 天然绿洲 灌溉耕地 干旱程度 退变主因与机制
下载PD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of Oasis Change in the Tail of Shiyang River over the Past 60 Years 被引量:2
16
作者 CHEN Yong YANG Guojing +2 位作者 ZHOU Lihua LIAO Jie WEI Xu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637-645,共9页
The human and natural factors complicit in the driving forces of oasis change have always receiv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mmunity. In this study, we us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 The human and natural factors complicit in the driving forces of oasis change have always receiv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mmunity. In this study, we us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natural and socio-economic statistical factors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observed periodic expansion or shrinkage of the Minqin Oasis over almost 60 years. Our results show that human factors were the dominant factors governing expansion or shrinkage, with average contributions of 69.38% and 76.16%, respectively. Moreover, policy decisions have been the pivotal human facto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policies, we have found that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land reclamation, population explosi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each played leading role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is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modelling the dynamics of an oasis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asis change natural factors human factors Minqin oasis
下载PDF
孤立绿洲传统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的响应研究——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万茹 何秉宇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120-126,共7页
以孤立绿洲为研究背景,选取新疆和田地区为研究区,通过分析和田地区传统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现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传统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揭示传统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的响应特征及耦合演变特点,从而为... 以孤立绿洲为研究背景,选取新疆和田地区为研究区,通过分析和田地区传统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现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传统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揭示传统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的响应特征及耦合演变特点,从而为孤立绿洲传统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传统农业 灰色关联分析 孤立绿洲 和田地区
下载PDF
干旱区典型流域人工与天然绿洲相互转化过程与适宜比例——以开都-孔雀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鹏 赵新风 +1 位作者 王希义 张广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47,59,共8页
利用1990、2000、2010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基于RS/GIS技术,分别提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信息,分析1990-2010年,开都-孔雀河流域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探讨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1)1990-2010... 利用1990、2000、2010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基于RS/GIS技术,分别提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信息,分析1990-2010年,开都-孔雀河流域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探讨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1)1990-2010年,开都-孔雀河流域的人工绿洲呈不断扩张,天然绿洲面积不断缩小,表现为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的趋势,1990-2010年人工绿洲面积增长2 895.1 km2,扩张速度为144.8 km2/a,天然绿洲减少面积1 946.4 km2,减小速度为97.32 km2/a。(2)1990-2010年,在人工绿洲扩张过程中,人工绿洲各土地利用要素变化也存在很大差异,1990-2000年,人工水库面积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速度为15.86%,建筑用地最慢,增长速递为2.88%;2000-2010年,果园面积的年均增长速度最快达37.1%。(3)近20 a开都-孔雀河流域人工绿洲面积呈增涨趋势,而天然绿洲面积呈下降趋势;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例在近20 a呈增加的趋势,在1990、2000、2010年,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值分别是2∶8、3∶7、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绿洲 天然绿洲 面积比例 开都-孔雀河流域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人工与天然绿洲转化及适宜比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新风 赵乐 +2 位作者 徐海量 郑刚 赵邵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1-47,共7页
利用1990,2000,2010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基于RS/GIS技术,分别提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信息,分析1990~2010年塔里木河流域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探讨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 利用1990,2000,2010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基于RS/GIS技术,分别提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信息,分析1990~2010年塔里木河流域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探讨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0年,研究区域人工绿洲呈不断扩张,天然绿洲面积不断缩小,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的趋势。(2)1990~2010年,人工与天然绿洲总面积几乎无差异,面积变化主要是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之间的相互转换。具体表现为:天然草地、林地等向人工绿洲中的耕地、建筑用地转化;同时植被长势衰退:高覆盖草地向中、低覆盖草地转化,中覆盖草地向低覆盖草地转化,灌木林地逐渐退化为草地,低覆盖草地向沙漠转化。(3)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例在近20 a呈增加的趋势,在1990,2000,2010年,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值分别是1∶9,2∶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绿洲 天然绿洲 转化过程 适宜比例 塔里木河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上游人工与天然绿洲相互转化过程与适宜比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超群 吴煜 +4 位作者 王健 赵乐 张广朋 张鹏 赵新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6-182,共7页
通过对塔里木河上游1990—2010年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基于RS/GIS技术,利用1990年、2000年、2010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分别提取了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信息,分... 通过对塔里木河上游1990—2010年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变化规律及其比例进行分析,探讨了该区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适宜配比。基于RS/GIS技术,利用1990年、2000年、2010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分别提取了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信息,分析了人工与天然绿洲转化情况。结果表明:1990—2010年,塔里木河上游人工绿洲面积增长了1 458.69km^2,扩张速度为72.93km^2/a,天然绿洲减少了1 394.04km^2,减小速度为69.70km^2/a;1990—2010年,草地、林地等向耕地、人工建筑用地转化,高覆盖草地向中、低覆盖草地转化,中覆盖草地向低覆盖草地转化,灌木林地逐渐退化为草地,低覆盖草地向沙漠转化;近20年来塔里木河上游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例在近20年呈增加的趋势,在1990年、2000年、2010年,人工与天然绿洲面积比值分别是2∶8,2∶8,3∶7。1990—2010年,天然绿洲逐渐被人工绿洲替代,人工绿洲呈不断扩张、天然绿洲面积不断缩小,平均每增加1份人工绿洲面积就要失去0.7份天然绿洲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绿洲 天然绿洲 转化过程 适宜比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