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美裂缝性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启示 被引量:471
1
作者 李新景 胡素云 程克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2-400,共9页
北美实践证明,非常规油气资源——页岩气是现实的接替能源,勘探风险在于能否从低渗透的页岩储集层中获取经济可采储量,勘探目标是有机质和硅质含量高、裂缝发育的脆性优质烃源岩。页岩气生产机制复杂,涉及吸附气与游离气、天然裂缝与诱... 北美实践证明,非常规油气资源——页岩气是现实的接替能源,勘探风险在于能否从低渗透的页岩储集层中获取经济可采储量,勘探目标是有机质和硅质含量高、裂缝发育的脆性优质烃源岩。页岩气生产机制复杂,涉及吸附气与游离气、天然裂缝与诱导裂缝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地质、地化、测井和地震综合评价基础上,通过水力压裂等增产措施提高储集层渗透能力是页岩气开采的关键。中国广泛分布海相和湖相细粒碎屑岩,有效烃源岩多富含炭质、灰质或硅质,已陆续发现裂缝性油气藏,有条件寻找丰富的页岩气资源,特别是液态烃在高成熟或过成熟阶段裂解产生的甲烷气滞留在烃源岩内形成的连续分布式非常规页岩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吸附气 裂缝 压裂 烃源岩储集层
下载PDF
美国页岩气体积改造技术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40
2
作者 吴奇 胥云 +3 位作者 刘玉章 丁云宏 王晓泉 王腾飞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共7页
概述了美国页岩气改造技术发展历程,对微地震技术推动页岩气改造技术的进步进行了综述,对国外提出的油藏改造体积概念进行了技术定义,分析了体积改造技术的内涵及作用。对实现体积改造的储层条件、天然裂缝的影响及起裂特征等进行了分析... 概述了美国页岩气改造技术发展历程,对微地震技术推动页岩气改造技术的进步进行了综述,对国外提出的油藏改造体积概念进行了技术定义,分析了体积改造技术的内涵及作用。对实现体积改造的储层条件、天然裂缝的影响及起裂特征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实现体积改造的关键技术以及对我国页岩气改造技术发展的启示。对比了火山岩、碳酸盐岩等天然裂缝发育储层的常规改造与体积改造的不同理念,并提出了页岩气储层改造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体积改造 微地震 水平井 天然裂缝 分簇射孔 滑溜水
下载PDF
地应力对煤层气井水力压裂裂缝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45
3
作者 唐书恒 朱宝存 颜志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69,共5页
以晋城矿区西部3号煤层的地应力及煤岩的力学性质数据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求解了不同地应力条件下井壁处及天然裂缝缝端的破裂压力,分析了地应力对水力压裂起裂压力、起裂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起裂压力和起裂位置不但与地应力方位... 以晋城矿区西部3号煤层的地应力及煤岩的力学性质数据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求解了不同地应力条件下井壁处及天然裂缝缝端的破裂压力,分析了地应力对水力压裂起裂压力、起裂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起裂压力和起裂位置不但与地应力方位有关,而且与地应力大小有关;随水平主应力差系数增大,天然裂缝与最大水平主应力间的夹角对破裂压力的影响程度增大。对于晋城矿区西部3号煤层,当水平主应力差系数大于0.84时,易产生较为平直的水力主缝;小于0.47时,易于产生网状裂缝;在0.47~0.84时,起裂方位与天然裂缝的分布有关。不同地区,用于判断起裂方位的水平主应力差系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煤层气井 水力压裂 天然裂缝 破裂压力 起裂方位
下载PDF
裂缝性储层水力裂缝扩展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128
4
作者 周健 陈勉 +1 位作者 金衍 张广清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9-113,共5页
采用大尺寸真三轴实验系统,探讨了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干扰后水力裂缝走向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分析了压力曲线,提出了天然裂缝破坏准则,分析了不同地应力状态下裂缝的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应力状态下,水平主应力差和逼近角是水平... 采用大尺寸真三轴实验系统,探讨了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干扰后水力裂缝走向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分析了压力曲线,提出了天然裂缝破坏准则,分析了不同地应力状态下裂缝的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应力状态下,水平主应力差和逼近角是水平裂缝走向的宏观影响因素;天然裂缝界面摩擦系数和缝内净压力无因次量是微观影响因素。给出了确定天然裂缝破坏边界线的回归公式,揭示了裂缝性油气藏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的干扰机理。局部构造应力状态对水力裂缝扩展的影响大于对天然裂缝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水力裂缝 天然裂缝 裂缝干扰机理 裂缝扩展机理 试验研究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低压致密油层体积压裂探索研究及试验 被引量:87
5
作者 李宪文 张矿生 +4 位作者 樊凤玲 唐梅荣 卜向前 王文雄 李向平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42-146,152,共6页
长庆油田借鉴国外体积压裂理念及改造经验,在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层(渗透率在0.3mD以下)开展了体积压裂探索研究及试验。分析了体积压裂对储层条件的要求及在盆地致密油层开展体积压裂的可行性,探索了盆地低压致密油层体积压裂工艺设计模... 长庆油田借鉴国外体积压裂理念及改造经验,在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层(渗透率在0.3mD以下)开展了体积压裂探索研究及试验。分析了体积压裂对储层条件的要求及在盆地致密油层开展体积压裂的可行性,探索了盆地低压致密油层体积压裂工艺设计模式,并初步认识了盆地致密油层体积压裂缝网形态,为国内致密油储层体积压裂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层 体积压裂 改造体积 脆性 天然裂缝 缝网形态 设计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被引量:80
6
作者 杨洪志 赵圣贤 +6 位作者 刘勇 吴伟 夏自强 吴天鹏 罗超 凡田友 余林瑶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5-63,共9页
要实现深层页岩气的规模效益开发,明确其富集高产主控因素至关重要。为此,以四川盆地川南地区泸州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震、钻井、测井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深入研究该页岩气区块的构造特征、沉积... 要实现深层页岩气的规模效益开发,明确其富集高产主控因素至关重要。为此,以四川盆地川南地区泸州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震、钻井、测井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深入研究该页岩气区块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及可压性,并结合气井生产动态分析页岩气井高产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泸州区块龙一1亚段在纵向上存在着两套Ⅰ类储层,一套为储层厚度介于10~20 m的龙一11-3小层,另一套为储层厚度介于3~10 m的龙一14小层,且两套储层的含气饱和度、总含气量和脆性矿物含量都高;②Ⅰ类储层厚度越大、其水平井段钻遇的长度越长,气井初期产量就越高,在Ⅰ类储层钻遇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泸州区块气井的测试产量较长宁、威远区块高出10%~25%;③深水陆棚沉积中心控制了泸州区块优质页岩的展布,在低陡构造及异常高压背景下,高角度天然裂缝发育有利于游离气的聚集,且该区块脆性矿物含量高,人工压裂后易形成复杂缝网,从而使该区块页岩气井易获得高产。结论认为,位于深水陆棚沉积中心、在异常高压背景下发育高角度天然裂缝的低陡构造有利于页岩气的富集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页岩气 高产模式 天然裂缝 五峰组—龙马溪组 泸州区块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主要特征及其对储层改造的影响 被引量:76
7
作者 琚宜文 卜红玲 王国昌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2-506,共15页
页岩气储层是页岩气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少量溶解态赋存于页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储层,非均质性强,并且具有低孔隙度超低渗透率的物性特征,页岩气井完井后需要经过储层改造才能获得理想的产能。水力压裂技术是非常规储层中主要的储层... 页岩气储层是页岩气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少量溶解态赋存于页岩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储层,非均质性强,并且具有低孔隙度超低渗透率的物性特征,页岩气井完井后需要经过储层改造才能获得理想的产能。水力压裂技术是非常规储层中主要的储层改造方法,以此提高页岩气的可采性。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页岩空间分布、储层非均质性、岩石组成、地质环境、岩石物性特征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页岩气储层的主要地质特征,并探讨了这些特征对储层后期改造的影响。页岩气储层有纵向、横向非均质性之分,这些非均质性归因于页岩组成和结构特性。不同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控制着储层的结构和构造,并进一步制约着岩石力学性质、储层敏感性以及天然孔裂隙的发育。岩石组成与结构、天然孔裂隙发育状况和地应力作用是影响储层改造的重要因素。由此,认识储层地质特征及其对后期改造的影响,不仅对丰富页岩气地质勘探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提高页岩气产能和开采效率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岩石组成 天然裂隙 岩石物性 储层改造
原文传递
煤岩水力裂缝扩展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71
8
作者 杨焦生 王一兵 +3 位作者 李安启 陈振宏 陈艳鹏 邹雨时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7,共5页
采用大尺寸(300 mm×300 mm×300 mm)真三轴试验系统,研究了地应力、天然割理裂缝、隔层及界面性质对沁水盆地高煤阶煤岩的水力裂缝扩展行为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天然割理、裂缝影响,煤岩压裂施工压力高,波动频繁,水力裂... 采用大尺寸(300 mm×300 mm×300 mm)真三轴试验系统,研究了地应力、天然割理裂缝、隔层及界面性质对沁水盆地高煤阶煤岩的水力裂缝扩展行为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天然割理、裂缝影响,煤岩压裂施工压力高,波动频繁,水力裂缝扩展不稳定,形态复杂。当水平主应力差较小时,水力裂缝在多个方向起裂,延伸产生多裂缝,主要沿天然割理、裂缝方向随机扩展;随着水平主应力差的增加,水力裂缝会主要沿垂直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扩展,形态相对单一。单纯的煤层与隔层之间的物性差异(弹性模量等)对水力裂缝穿入隔层扩展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隔层上的垂向压应力和界面性质是决定水力裂缝能否穿层的主要因素。垂向应力小,界面胶结强度低时,摩擦因数小,水力裂缝在界面上易产生横向滑移,难以穿入隔层扩展;垂向应力大,界面胶结强度高时,摩擦因数大,水力裂缝将穿越界面进入隔层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压裂模拟 地应力 天然裂缝 界面性质 裂缝扩展机理
下载PDF
三维空间中水力裂缝穿透天然裂缝的判别准则 被引量:71
9
作者 程万 金衍 +3 位作者 陈勉 徐彤 张亚坤 刁策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6-340,共5页
基于对三维空间下水力裂缝尖端应力场以及作用在天然裂缝面上的应力场的分析,建立了水力裂缝穿透天然裂缝的判别准则。利用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模拟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产状天然裂缝、地应力对水力裂缝扩展行为的影响。实验研究表... 基于对三维空间下水力裂缝尖端应力场以及作用在天然裂缝面上的应力场的分析,建立了水力裂缝穿透天然裂缝的判别准则。利用大尺寸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模拟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产状天然裂缝、地应力对水力裂缝扩展行为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水力裂缝穿透预制裂缝的现象主要发生在高逼近角、高走向角、高水平应力差异系数、高水平应力差的区域;水平应力差存在一个临界值,大于该值,水力裂缝才可能穿透预制裂缝。实验结果与本准则预测结果吻合良好。应用本准则,预测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试验井水力裂缝不能穿透天然裂缝面,与微地震压裂监测解释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水力压裂 天然裂缝 水力裂缝 产状
下载PDF
油气盆地低渗透储层裂缝预测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63
10
作者 周新桂 张林炎 范昆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7-782,共6页
我国拥有相当数量裂缝型低渗储层的地质储量,在我国油气生产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系统开展低渗储层中裂缝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预测,无疑对我国的低渗透储层油气勘探开发具有指导作用。目前,国内外在油气盆地低渗透储层中对裂缝预测及评... 我国拥有相当数量裂缝型低渗储层的地质储量,在我国油气生产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系统开展低渗储层中裂缝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预测,无疑对我国的低渗透储层油气勘探开发具有指导作用。目前,国内外在油气盆地低渗透储层中对裂缝预测及评价已经形成了很多富有特色的方法,但是由于裂缝成因的复杂性、发育的多阶段性,对低渗储层裂缝的预测及评价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较为系统地综述了油气盆地低渗透储层裂缝预测研究现状与进展、不同成因的裂缝预测方法、裂缝研究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天然裂缝 构造裂缝 非构造裂缝 研究预测方法 研究现状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矿场试验 被引量:65
11
作者 马旭 郝瑞芬 +6 位作者 来轩昂 张燕明 马占国 何明舫 肖元相 毕曼 马新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2-747,共6页
基于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储集层天然微裂缝发育情况、岩石脆性、两向应力等地质条件,分析苏里格气田采用体积压裂技术增产的可行性,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验证。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天然微裂缝较发育、裂缝复杂指数主要分布在0.3-0.5、岩石... 基于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储集层天然微裂缝发育情况、岩石脆性、两向应力等地质条件,分析苏里格气田采用体积压裂技术增产的可行性,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验证。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天然微裂缝较发育、裂缝复杂指数主要分布在0.3-0.5、岩石脆性指数分布在36-52、两向应力非均质系数为0.17,对比国外非常规气藏开发经验,苏里格气田具备开展体积压裂试验的地质条件。通过室内模拟和现场先导性试验研究,形成了"低黏度液体造缝、高黏度液体携砂、多尺度支撑剂组合、高排量大规模注入"的体积压裂工艺技术。截至2013年底,已在苏里格气田试验42口水平井,投产初期日均产气量是邻近常规压裂水平井的1.2倍,实现了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单井产量的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致密砂岩 体积压裂 天然裂缝 脆性 水平井 裂缝监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集层天然裂缝分布特征及有效裂缝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47
12
作者 樊建明 屈雪峰 +3 位作者 王冲 雷启鸿 成良丙 杨子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0-748,共9页
依据岩心、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集层天然裂缝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集层天然裂缝发育,裂缝类型以高角度构造剪切缝为主,多呈连续台阶式分布,受岩石力学非均质性和现今应力场的影响,北东向裂缝为优... 依据岩心、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集层天然裂缝分布特征进行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集层天然裂缝发育,裂缝类型以高角度构造剪切缝为主,多呈连续台阶式分布,受岩石力学非均质性和现今应力场的影响,北东向裂缝为优势渗流方向。天然裂缝主要具有"高角度、小切深、小开度、延伸短"特征;发育程度主要受岩性和单砂层厚度控制,一般粉砂岩中天然裂缝最发育,泥岩中相对不发育,单砂层厚度越小,天然裂缝越发育。在天然裂缝分布特征及特征参数定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借助油藏基质和天然裂缝地质建模技术,建立了考虑天然裂缝的油藏综合地质模型,应用油藏数值模拟反演技术,确定了符合生产特征的有效天然裂缝平面分布规律,定量评价了天然裂缝对单井产量的贡献率(30.0%~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油 天然裂缝 分布特征 有效天然裂缝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致密储层脆性特征及对天然裂缝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储层为例 被引量:44
13
作者 赵向原 曾联波 +4 位作者 祖克威 胡向阳 焦军 朱利锋 史今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71,共10页
研究致密储层脆性特征及对天然裂缝的控制作用对天然裂缝定量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了国内外脆性测试的20余种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非常规油气中脆性评价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并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储层为例,在天然裂... 研究致密储层脆性特征及对天然裂缝的控制作用对天然裂缝定量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了国内外脆性测试的20余种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非常规油气中脆性评价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并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致密储层为例,在天然裂缝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对储层脆性特征进行评价,并探讨储层脆性对裂缝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陇东地区长7储层发育多组高角度构造裂缝,这些裂缝广泛分布在不同的岩性中。储层中不同岩性脆性特征差异性较大,其中砂岩脆性最大,含泥质砂岩次之,泥岩脆性最小,表现出随着泥质含量增加,脆性指数逐渐减小的特征。在特定的古构造应力背景下,储层脆性控制了天然裂缝的发育特征及发育程度。当岩层脆性指数大于某一值时更易发育高角度裂缝,而低于这一值时更易发育中-低角度裂缝。脆性也控制了储层自身的破裂能力。随着岩层脆性指数增大,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岩层越易发生破裂导致裂缝发育程度较高;而脆性指数越低,岩层越易发生形变而非破裂,裂缝发育程度较弱或基本不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特征 天然裂缝 致密储层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致密低渗透储层多尺度裂缝及其形成地质条件 被引量:43
14
作者 曾联波 吕鹏 +1 位作者 屈雪峰 樊建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9-454,共6页
根据限制致密低渗透砂岩储层天然裂缝扩展的岩石力学层及其界面特征,提出了多尺度裂缝的划分标准,探讨了多尺度裂缝形成的地质条件。根据油藏内天然裂缝规模及其控制界面,将天然裂缝分为大尺度裂缝、中尺度裂缝、小尺度裂缝和微尺度裂缝... 根据限制致密低渗透砂岩储层天然裂缝扩展的岩石力学层及其界面特征,提出了多尺度裂缝的划分标准,探讨了多尺度裂缝形成的地质条件。根据油藏内天然裂缝规模及其控制界面,将天然裂缝分为大尺度裂缝、中尺度裂缝、小尺度裂缝和微尺度裂缝4级。大尺度裂缝在砂层组内发育,切割夹层,受隔层控制,延伸长度通常为百米级;中尺度裂缝在复合砂体内发育,切割层面,受夹层控制,延伸长度通常为数十米级;小尺度裂缝在单砂体内发育,受层面控制,延伸长度一般为米级至十米级;微尺度裂缝需要借助微观分析手段进行观察和识别,延伸长度一般为厘米级以下。不同尺度裂缝具有幂律分布的特点。裂缝尺度越大,数量越少;裂缝尺度越小,数量越多。多尺度裂缝的形成主要受岩石力学性质差异、岩石力学边界厚度和构造应力的控制。构造应力越大,越容易形成穿层的大尺度裂缝,较大的岩石力学性质差异和较厚的岩石力学边界才能够限制裂缝扩展;构造应力越小,越容易形成小尺度裂缝,较小的岩石力学性质差异和较薄的岩石力学边界就能够限制裂缝扩展。不同尺度裂缝对致密低渗透油藏的作用不同。微尺度裂缝主要起储集空间作用,改善了致密低渗透储层的储渗性能,是致密低渗透油藏稳产的重要因素;小尺度裂缝起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作用,它们是控制致密低渗透储层早期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大、中尺度裂缝主要起渗流作用,它们影响油藏开发中后期的剩余油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裂缝 多尺度裂缝 岩石力学层 渗流作用 剩余油分布规律 致密低渗透砂岩油藏 延河剖面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中性蛋白酶对抑制韧性饼干自然断裂的影响 被引量:41
15
作者 陆晓滨 耿建华 +2 位作者 李敬龙 董贝磊 赵祥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21,共3页
在韧性饼干的生产过程中添加中性蛋白酶,在相同的配方和工艺、不同储藏温度条件下比较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对饼干自然破碎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中性蛋白酶添加量范围。
关键词 中性蛋白酶 韧性饼干 自然断裂 添加量 抑制效果
下载PDF
页岩气井网井距优化 被引量:41
16
作者 位云生 王军磊 +1 位作者 齐亚东 金亦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9-137,共9页
基于页岩气一井一藏及工厂化作业的开发特点,一次性部署开发井是区块效益开发的关键,故合理的井网井距对于提高页岩气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以国家级页岩气开发示范区长宁区块为例,以单井动态分析结果为依据,以"多井平台&qu... 基于页岩气一井一藏及工厂化作业的开发特点,一次性部署开发井是区块效益开发的关键,故合理的井网井距对于提高页岩气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以国家级页岩气开发示范区长宁区块为例,以单井动态分析结果为依据,以"多井平台"数值模拟为分析手段,建立以基质接触面积、缝间干扰、井间干扰、裂缝—基质流入流出4种关系为核心的井网井距优化设计方法,并论证井网井距优化流程:(1)通过干扰测试分析和施工参数类比,定性判断井距范围;(2)建立以支撑剂总体积为约束的裂缝参数优化模型,形成页岩气开发井距理论分析方法,定量评价以簇为单元的主裂缝长度、间距、条数、导流能力以及裂缝穿透比,确定最优井距;(3)通过网格指数加密精细数值模拟,初步论证了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采用"W"形的上下两层交错水平井部署的立体开发效果。结果表明:天然裂缝是影响井距优化的关键因素,长宁示范区天然裂缝不发育,现有压裂规模下采用300 m井距、采用"W"形的上下两套水平井部署立体开发,页岩气采收率可提高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天然裂缝 井间干扰 水平井 井网井距 采收率 长宁区块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压裂中天然裂缝剪切破坏机制研究 被引量:39
17
作者 周健 陈勉 +2 位作者 金衍 张广清 朱桂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637-2641,共5页
采用理论分析、实验验证和算例分析研究裂缝性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天然裂缝张开和剪切破坏机制。理论分析表明:水平主应力差、逼近角、裂缝面摩擦因数是影响天然裂缝剪切破坏的主要因素,在低应力差、低逼近角或者是摩擦因数较小的条件下... 采用理论分析、实验验证和算例分析研究裂缝性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天然裂缝张开和剪切破坏机制。理论分析表明:水平主应力差、逼近角、裂缝面摩擦因数是影响天然裂缝剪切破坏的主要因素,在低应力差、低逼近角或者是摩擦因数较小的条件下,由于水力裂缝的影响,天然裂缝易发生剪切破坏;水平主应力差和近缝面岩石力学特性是影响天然裂缝张开程度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水平主应力差或低逼近角情况下,当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干扰后,闭合的天然裂缝张开,易发生剪切破坏;在高水平主应力差和高逼近角情况下,水力裂缝易直接穿过天然裂缝,天然裂缝仅仅被渗透,没有发生剪切破坏。通过算例分析,提出裂缝的张开边界和剪切破坏边界,阐述天然裂缝对流体的极限容量;分析表明逼近角越大,天然裂缝对压裂液的极限容量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水力压裂 天然裂缝 裂缝张开 剪切破坏 裂缝容量 机制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38
18
作者 赫俊民 王小垚 +4 位作者 孙建芳 孙小童 史今雄 曹东升 曾联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2-1030,共9页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和铸体薄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主要分为构造裂缝、成岩裂缝和复合成因裂缝3种类型。其中,构...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和铸体薄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天然裂缝主要分为构造裂缝、成岩裂缝和复合成因裂缝3种类型。其中,构造裂缝以剪切裂缝为主,其次为张裂缝;成岩裂缝主要为水平层理缝,其次是成岩缝合线;复合成因裂缝主要包括构造-成岩裂缝、构造-表生裂缝和岩溶裂缝。构造剪切裂缝是该区的主要裂缝类型,发育有北东-南西向、北西-南东向、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4组,它们在不同层位的发育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北东-南西向裂缝为层位的优势裂缝发育方向。裂缝的倾角主要在70°以上,以高角度裂缝为主。裂缝的纵向延伸长度受岩石力学层控制,裂缝在岩石力学层内发育,并终止于力学层界面上。裂缝密度在纵向上和平面上存在明显的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和岩溶作用等地质因素控制。随着塑性矿物含量与岩石层厚的增加,裂缝密度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断层与褶皱构造对裂缝的发育程度有重要影响,使得不同构造部位的裂缝密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距断层面与褶皱轴面的距离越远,裂缝密度也逐渐降低。岩溶作用影响溶洞上部岩层中的裂缝发育程度;在溶洞上部岩层中,主要发育近直立裂缝、斜交裂缝和近水平裂缝3种产状类型的裂缝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裂缝密度 裂缝类型 裂缝走向 天然裂缝 中-下奥陶统 碳酸盐岩储层 塔河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长7致密砂岩储层体积压裂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40
19
作者 石道涵 张兵 +2 位作者 何举涛 蒋廷学 蒲春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5,7,共4页
从储层岩石矿物组分、岩石脆性指数、天然裂缝发育状况以及体积压裂所需地应力条件4个方面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砂岩储层实施体积压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长7储层岩石石英质量分数为40.3%,脆性指数为35%~50%;储层... 从储层岩石矿物组分、岩石脆性指数、天然裂缝发育状况以及体积压裂所需地应力条件4个方面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砂岩储层实施体积压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长7储层岩石石英质量分数为40.3%,脆性指数为35%~50%;储层微裂缝发育概率在60%左右,裂缝密度为3条/10m,天然裂缝及水平层理较发育;水平两向主应力差为4—5MPa,均可满足实现体积压裂复杂形态裂缝扩展的条件。体积压裂井试采效果表明,体积压裂后可形成一定程度复杂缝网。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可成为该储层高效开发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体积压裂 可行性 岩石脆性指数 天然裂缝 地应力
下载PDF
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35
20
作者 冉隆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2-44,共3页
中石油及其前身已在四川盆地从事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50余年,截至2005年底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逾8400×108m3,累计生产天然气超过2300×108m3,年产量现已超过120×108m3,已成为国内目前最大的产气区。对于该盆地进一步勘... 中石油及其前身已在四川盆地从事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50余年,截至2005年底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逾8400×108m3,累计生产天然气超过2300×108m3,年产量现已超过120×108m3,已成为国内目前最大的产气区。对于该盆地进一步勘探前景如何的命题,从以下4个方面给予了论证:一是资源丰富、勘探成果持久不衰,近期仍有大发现;二是要辩证地认识盆地油气地质的复杂性,探索新规律,解放新领域;三是寻求地质认识和勘探技术进步是勘探突破的关键;四是继续以盆地两大地质体系(海相古隆起体系及陆相前陆盆地体系)和8套裂缝—孔隙性储集层(中上寒武统白云岩、石炭系白云岩、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白云岩、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状白云岩、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粒屑白云岩、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藻粒白云岩、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和中上侏罗统红层砂岩)为对象获取更多的天然气资源量及优质储量。据此得出结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前景是广阔的,但勘探难度会逐步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天然气 资源 勘探区 勘探方针 裂缝(地质) 孔隙 储集层 碳酸盐岩 砂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