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定常流函数涡量方程的一种数值解法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光正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20,共11页
对非定常流函数涡量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进行了改进,其中流函数一阶导数即速度项采用四阶精度的Hermitian公式,对流项由一般二阶精度的中心差分提高到四阶精度离散差分,包含温度方程在内的离散方程组采用ADI迭代方法求得定常解.以无... 对非定常流函数涡量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进行了改进,其中流函数一阶导数即速度项采用四阶精度的Hermitian公式,对流项由一般二阶精度的中心差分提高到四阶精度离散差分,包含温度方程在内的离散方程组采用ADI迭代方法求得定常解.以无内热体及有一内热体的封闭方腔内自然对流为例,进行了不同瑞利数(Ra)条件下的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推导简单,求解精度高且计算稳定,适用于封闭腔内高瑞利数复杂混合对流的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函数涡量方程 自然对流 非定常数值模拟
下载PDF
封闭腔内自然对流数值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光正 李贵 张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20-22,共3页
在文献 [1]的基础上 ,将非定常流函数涡量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推广至非等距网格剖分 ,其中流函数一阶导数即速度项采用二阶精度公式 ,包含温度在内的离散方程组采用ADI迭代方法求得定常解 ,以封闭腔内自然对流为例 ,进行了不同瑞利数 (Ra... 在文献 [1]的基础上 ,将非定常流函数涡量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推广至非等距网格剖分 ,其中流函数一阶导数即速度项采用二阶精度公式 ,包含温度在内的离散方程组采用ADI迭代方法求得定常解 ,以封闭腔内自然对流为例 ,进行了不同瑞利数 (Ra)条件下数值试验 ,对Ra =10 6的计算进行了必要的处理 .计算结果表明 ,该数值方法推导简单 ,计算稳定 ,为采用K -ε模式计算封闭腔内层流到湍流的转捩打下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函数涡量方程 腔内自然对流 非等距网格 时间相关法
下载PDF
原始变量法计算封闭腔内自然对流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光正 马洪林 张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4-7,共4页
在文献[1,2]的基础上,利用原始变量法求解封闭腔内自然对流换热问题.对求解域采用非等距交错网格剖分,利用泰勒级数于网格点展开取二阶精度进行(u,v,θ)方程各项的离散,采用SIMPLE方法对压力及压力修正进行求解.不同瑞利数(Ra)条件下的... 在文献[1,2]的基础上,利用原始变量法求解封闭腔内自然对流换热问题.对求解域采用非等距交错网格剖分,利用泰勒级数于网格点展开取二阶精度进行(u,v,θ)方程各项的离散,采用SIMPLE方法对压力及压力修正进行求解.不同瑞利数(Ra)条件下的数值试验显示,该数值方法物理概念清晰,计算稳定.可通过调节网格的疏密等方法,达到改善求解的收敛及提高求解的精度等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变量方程 腔内自然对流 非等距交错网格 时间相关法
下载PDF
含内热源的梯形腔自然对流换热数值模拟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敏 陶锴 晏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43-1548,共6页
引言 封闭腔体内的自然对流换热问题在实际工程中有着重要应用,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工程实际中常用的腔体结构有方腔、圆形腔、三角形腔等。考虑到工程实际,较为复杂的梯形腔也成为研究热点:Karyakin对二维等腰梯形腔内自然对... 引言 封闭腔体内的自然对流换热问题在实际工程中有着重要应用,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工程实际中常用的腔体结构有方腔、圆形腔、三角形腔等。考虑到工程实际,较为复杂的梯形腔也成为研究热点:Karyakin对二维等腰梯形腔内自然对流问题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 梯形腔体 内热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维封闭方腔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松林 陆瑞松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1996年第5期532-537,共6页
利用非交错网格上求解三维不可压缩N-S方程方法,对三维封闭方腔自然对流换热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得到了Ra数为103~106的方腔内自然对流的流型和传热场信息.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封闭方腔 自然对流 换热
下载PDF
有内置物的二维封闭方腔自然对流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罗军 李光正 +1 位作者 张师帅 黄素逸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0-91,共2页
利用实时激光全息干涉法研究了内置孤立物体的二维封闭方腔自然对流换热.得出了在不同的Ra数下和具有不同导热系数的内置孤立物体情况下的平均换热系数.有内置物体与无内置物体时相比,相同条件下自然对流的换热系数减少,而且当内... 利用实时激光全息干涉法研究了内置孤立物体的二维封闭方腔自然对流换热.得出了在不同的Ra数下和具有不同导热系数的内置孤立物体情况下的平均换热系数.有内置物体与无内置物体时相比,相同条件下自然对流的换热系数减少,而且当内置物体的导热性能较高时,其换热系数下降的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 矩形腔 温度场 封闭方腔 换热系数
下载PDF
有凸出离散热源封闭空腔内耦合自然对流换热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隆键 宋长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5-128,共4页
建立了一侧竖壁等温冷却、另一侧竖壁均匀分布五个凸出热源的二维封闭空腔内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 ,对不同高宽比下的层流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分析。空腔高宽比范围为 :3.0≤A≤ 12 .2 2 ,RaH 为 10 7,Pr数取 30。计算结果表明 ,... 建立了一侧竖壁等温冷却、另一侧竖壁均匀分布五个凸出热源的二维封闭空腔内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 ,对不同高宽比下的层流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分析。空腔高宽比范围为 :3.0≤A≤ 12 .2 2 ,RaH 为 10 7,Pr数取 30。计算结果表明 ,与平面热源的情形相比 ,凸出热源的整体换热效果较好。当高宽比A较大时 ,空腔内出现的多个二次流强化了传热 ;A减小时 ,由于二次流的减弱和消失 ,换热效果下降。最后根据计算结果整理出了空腔内的传热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传热 自然对流 凸出热源 封闭空腹 凸出离散热源
下载PDF
封闭腔内纳米流体强化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新芳 朱冬生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1,74,共6页
采用F luen软件对封闭腔内Cu-H2O纳米流体强化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Cu纳米粒子添加量和Gr数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并解释其换热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基液中加入Cu纳米粒子可以显著提高基液的自然对流换热特性。对于一给定... 采用F luen软件对封闭腔内Cu-H2O纳米流体强化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Cu纳米粒子添加量和Gr数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并解释其换热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基液中加入Cu纳米粒子可以显著提高基液的自然对流换热特性。对于一给定的Gr数,随着纳米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加,纳米流体的速度组成部分增加,纳米流体质量分数越大,x方向和y方向的速度峰越大,因此加速了流体中能量传输。另一方面,随着Gr数的增加,流线图中旋涡逐渐变大,流线间强度增加,说明换热效果逐渐增强。当Gr数较小时,传热主要是由热壁和冷壁之间的热传导引起的,随着Gr数的增大,换热逐渐变为由对流换热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H2O纳米流体 自然对流 封闭方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矩形封闭空间内非饱和多孔介质自然对流的近似分析解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浙 杨世铭 +2 位作者 刘伟 王崇琦 程尚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共7页
从合湿多孔封闭腔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特征出发,提出了一种线性近似假设法,并用该法对矩形封闭腔内含湿多孔介质的自然对流行为进行了近似分析求解,得到了其温度分布、速度分布与传热数表达式.
关键词 多孔介质 自然对流 封闭腔 非饱和 分析解
下载PDF
复合热条件下椭球形封闭腔内低压气体的自然对流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新林 李德富 杨小川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3-458,共6页
以填充氦气的平流层浮空器为应用背景,对非均匀复杂热边界条件下大尺寸椭球形封闭腔内低压气体的自然对流热特性与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以Fluent软件为基础,采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DF)自编程技术引入外部非均匀的对流-辐射耦合热边... 以填充氦气的平流层浮空器为应用背景,对非均匀复杂热边界条件下大尺寸椭球形封闭腔内低压气体的自然对流热特性与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以Fluent软件为基础,采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DF)自编程技术引入外部非均匀的对流-辐射耦合热边界条件,考虑了低压气体密度对压力、温度的依赖关系。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腔壁与内部气体温度、对流换热特性以及流场、压力、质心变化等动力学特性,通过数据分析,获得了腔内自然对流的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平流层环境下,外部非均匀热边界条件及其变化对封闭腔内低压气体的自然对流热特性与动力学特性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 椭球形封闭腔 低压 复合热条件
原文传递
高温围岩封闭空气夹层隔热的理论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文菁 邹声华 +1 位作者 杨万鑫 胡琦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3-1732,共10页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以及深埋隧道的发展,高地温地下空间热害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如何控制围岩散热在其热害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空气夹层在建筑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的作用,提出应用封闭空气夹层控制围岩散热量的隔热方法。利用FLU...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以及深埋隧道的发展,高地温地下空间热害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如何控制围岩散热在其热害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空气夹层在建筑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的作用,提出应用封闭空气夹层控制围岩散热量的隔热方法。利用FLUNET建模分析了巷道为不同截面形状时相应封闭空气夹层结构内的自然对流换热特性,拟合了不同形状巷道的空气夹层内平均自然对流强化系数的计算式K_(ave)=f(Ra,2δ_(2)/d_(3))。得到以下结论:(1)不同形状巷道的自然对流强化情况不同,差异产生的原因是空气夹层顶部对流换热强度不同;(2)空气夹层隔热方法可有效降低巷道壁面的总放热量;(3)空气层厚度对岩壁散热量影响不显著,但巷道底部宽度对总放热量有明显影响,最佳空气层厚度为8 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散热 热害治理 保温隔热 自然对流 封闭空气夹层
下载PDF
壁温周期性变化条件下倾斜腔内瞬态自然对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刚 任毓程 +2 位作者 曾敏 OZOE Hiroyuki 王秋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71-1174,共4页
本文设计和搭建了腔体壁温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条件下瞬态自然对流换热实验台,对充满水的倾斜腔体,在其一侧壁温维持恒定值、而相对侧壁面温度以此恒定值为时均值并按一定的幅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实验研究了周期性壁温变化和腔体倾角... 本文设计和搭建了腔体壁温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条件下瞬态自然对流换热实验台,对充满水的倾斜腔体,在其一侧壁温维持恒定值、而相对侧壁面温度以此恒定值为时均值并按一定的幅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实验研究了周期性壁温变化和腔体倾角对腔体内的瞬态自然对流换热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腔体的净热流总是从腔体的较低壁面指向较高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 倾斜腔体 周期性壁温 净热流
原文传递
Simulation of Natural Convection Flow with Magneto-Hydrodynamics in a Wavy Top Enclosure with a Semi-Circular Heater
13
作者 Mohammad Mahfuzul Islam Md. Abdul Alim +1 位作者 Md. Mahmud Alam Md. Jahirul Haque Munshi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CAS 2023年第4期591-603,共13页
Natural convection flow in enclosure has different applications such as room ventilation, heat exchangers, the cooling system of a building etc.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 based on the Galerkin weighted residual approa... Natural convection flow in enclosure has different applications such as room ventilation, heat exchangers, the cooling system of a building etc.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 based on the Galerkin weighted residual approach is used to solve two-dimensional governing mass, momentum and energy-equations for natural convection flow in the presence of a magnetic field on a roof top with semi-circular heater. In the enclosure the horizontal lower wall was heated, the vertical two walls were adiabatic, inside the semi-circular heater, the wavy top wall cooled. The parameters Rayleigh number, Hartmann number and Prandtl number are considered. The effects of the Hartmann number and Rayleigh number on the streamlines, isotherms, velocity profiles and average Nusselt number are examined graphically. The local Nusselt number and the average Nusselt number of the heated portion of the enclosure with the semi-circular heater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inally, for the validation of the existing work, the current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published results and the auspicious agreement is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convection Magneto-Hydrodynamics (MH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Wavy enclosure Semi-Circular Heater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A CENTERED CONDUCTING BODY ON NATURAL CONVECTION AND HEAT TRANSFER IN AN ENCLOSURE 被引量:1
14
作者 LI Guang-zheng HUANG Jian-chun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5期539-545,共7页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for laminar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from a centered conducting body enclosed in a square cavity. A high accuracy un steady numerical method is used, combining the unique co...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for laminar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from a centered conducting body enclosed in a square cavity. A high accuracy un steady numerical method is used, combining the unique condition of the pressure, the convergent solutions and the streamfunction value of the inside heat conducting body are given simultaneously. Two examples are simulated with this numerical metho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solut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shows that the numerical method is valid and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convection in an enclosure inside heat conducting body stream value of solid walls unsteady numerical method
原文传递
Analysis of Combined Natural Convection and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in a Partitioned Rectangular Enclosure with Semitransparent Walls 被引量:1
15
作者 Liqun Zhou Jiaying Liu +1 位作者 Qunwu Huang Yiping Wang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9年第5期472-487,共16页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conjugate natural convection and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in a double-space enclosure with two semitransparent walls. Two kinds of boundary conditio...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conjugate natural convection and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in a double-space enclosure with two semitransparent walls. Two kinds of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considered, the rst being the isothermal process of the opaque wall, and the other the incidence of a constant radiation ux in the left semitransparent wall. The renormalization group k ε model is adopted to simulate the turbulent ow in the enclosure. To compute the radia- tion heat transfer in a semitransparent medium, the discrete ordinates model is used. We compare the behaviors of enclosures with single and double semitransparent walls and determine the di erence in the results obtained for semitransparent and opaque parti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semitransparent partition facilitates a reduction in the heat loss or obtains a highe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The transmittance of a semitransparent wall has a great e ect on the thermal and ow char- acteristics in an enclosure. The change of wall temperature is found to be signi cant whe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values range from 0.05 to 0.5 W/(m K), and to be small when ranging from 0.5 to 10 W/(m K). These conclusions are helpful for green design and energy saving in solar buil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convection enclosure SEMITRANSPARENT wall Thermal CONDUCTIVITY TRANSMITTANCE
下载PDF
表面辐射对部分填充吸湿性多孔介质的封闭腔体内热湿耦合传递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远成 杨开敏 杨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30-137,共8页
根据多孔介质热质传递原理,基于有限元的方法数值分析了具有表面热辐射的部分填充吸湿性多孔介质的封闭腔体内部自然对流流动及热湿耦合传递过程,探讨了表面发射率、Rayleigh数和Darcy数等参数对封闭腔体内部自然对流流动及热湿耦合传... 根据多孔介质热质传递原理,基于有限元的方法数值分析了具有表面热辐射的部分填充吸湿性多孔介质的封闭腔体内部自然对流流动及热湿耦合传递过程,探讨了表面发射率、Rayleigh数和Darcy数等参数对封闭腔体内部自然对流流动及热湿耦合传递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壁面热辐射的作用可以提高多孔介质内部的温度,而且随着表面发射率的增大,多孔介质内部的水分逐步向其右上角迁移和聚集。另外,Darcy数、多孔介质与空气的热导率比对方腔内部多孔介质的热量传递和水分迁移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热辐射 自然对流 热湿传递 吸湿性多孔介质 封闭腔体
下载PDF
双绝热圆柱对水平三角腔内自然对流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文龙 王宇飞 +2 位作者 范利武 徐旭 俞自涛 《能源工程》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针对含双绝热圆柱的底部加热水平等腰三角腔内空气的稳态层流自然对流开展研究.通过有限容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其中瑞利数的变化范围为104 ~106,圆柱体的尺寸比则分别为0(无圆柱体)、1/8和1/4.基于计算结果对自然对流的流... 针对含双绝热圆柱的底部加热水平等腰三角腔内空气的稳态层流自然对流开展研究.通过有限容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其中瑞利数的变化范围为104 ~106,圆柱体的尺寸比则分别为0(无圆柱体)、1/8和1/4.基于计算结果对自然对流的流动与传热特性随瑞利数和尺寸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双绝热圆柱的存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三角腔内自然对流的流型和温度场分布,但对整体传热影响较小,仅略微提高了平均努赛尔数,强化传热的效果在尺寸比为1/8时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 水平三角腔 绝热圆柱 强化传热
下载PDF
高宽比对竖壁冷却离散加热的二维空腔内自然对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礼 李隆健 张洪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44-50,共7页
采用SIMPLE算法数值分析了高宽比对一侧竖壁等温冷却、另一侧竖壁均匀分布5个离散热源的空腔内高Pr数流体自然对流流动和传热的影响。发现H/W=12.22时出现的多个二次流强化了传热,其整体传热效果最好;H/W减小时由于二次流的减弱和消失,... 采用SIMPLE算法数值分析了高宽比对一侧竖壁等温冷却、另一侧竖壁均匀分布5个离散热源的空腔内高Pr数流体自然对流流动和传热的影响。发现H/W=12.22时出现的多个二次流强化了传热,其整体传热效果最好;H/W减小时由于二次流的减弱和消失,传热急剧下降,并在H/W=7.35时达最小值;H/W继续减小时,由于对流的展开和加剧使传热得到某种程度的增强,在H/W=3.67时达到稳定,在这之后H/W的减小对传热不再产生显著的影响。另外,根据数值计算的结果还整理出了包含高宽比影响的综合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 封闭空腔 高宽比影响
下载PDF
高Dα数封闭腔内非饱和多孔介质的自然对流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浙 刘伟 +1 位作者 王崇琦 程尚模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5-9,共5页
建立了描述高Da数封闭腔内多孔介质非饱和自然对流行为的二维无量纲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两侧为恒壁温条件的封闭腔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了含湿非饱和多孔介质内的自然对流特性,并将其与饱和多孔介质的流动情况... 建立了描述高Da数封闭腔内多孔介质非饱和自然对流行为的二维无量纲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两侧为恒壁温条件的封闭腔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了含湿非饱和多孔介质内的自然对流特性,并将其与饱和多孔介质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自然对流 封闭腔 非饱和
下载PDF
含生热体三角腔自然对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瑞 高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5,共5页
文章对内置等温生热体的三角形腔体内空气自然对流换热进行数值模拟。生热体为矩形,位于垂直边上,且温度恒定,三角形斜边的边界温度恒定且低于生热体温度,其余两边绝热。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不同瑞利数(Ra)下的不同高宽比三角形腔体进行分... 文章对内置等温生热体的三角形腔体内空气自然对流换热进行数值模拟。生热体为矩形,位于垂直边上,且温度恒定,三角形斜边的边界温度恒定且低于生热体温度,其余两边绝热。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不同瑞利数(Ra)下的不同高宽比三角形腔体进行分析,得出腔体内空气的流线图、等温线分布图以及生热体表面空气的努塞尔数Nu与Ra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Ra的增加,腔内空气自然对流方式由层流向湍流转变,主要的传热方式由热传导转变为对流换热,且较小的高宽比更利于腔内流动和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 等温生热体 三角形腔体 瑞利数 传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