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土情结的嬗变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身份认同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亚亚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2-25,共4页
乡土情结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产物,与土地和宗族观念紧密联系。在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流动加剧,乡土情结不断地经历着嬗变。现代化进程对乡土情结的冲击引发了农民工对自身的认知冲突,是困扰农民工市民化的一个重要心理... 乡土情结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产物,与土地和宗族观念紧密联系。在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流动加剧,乡土情结不断地经历着嬗变。现代化进程对乡土情结的冲击引发了农民工对自身的认知冲突,是困扰农民工市民化的一个重要心理障碍。要改变乡土情结对农民工的束缚,必然要求从制度安排、市民认可和自我认同三个方面着手,以此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情结 农民工 市民化 身份认同
下载PDF
时代印痕与地方记忆:论马识途早期创作风格的形成
2
作者 冯俊锋 张旻昉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4,共8页
从1935年在《中学生》杂志发表《万县》到1959年《四川文学》发表《老三姐》,马识途文学完成从学生到革命家再到作家的创作嬗变。他早期的作品以诗歌为主,兼具小说、杂文,创作初期从西方小说以及中国古典小说和传奇中汲取营养,同时深受... 从1935年在《中学生》杂志发表《万县》到1959年《四川文学》发表《老三姐》,马识途文学完成从学生到革命家再到作家的创作嬗变。他早期的作品以诗歌为主,兼具小说、杂文,创作初期从西方小说以及中国古典小说和传奇中汲取营养,同时深受家乡四川民间艺人“摆龙门阵”手法的影响,具有“恋地情结”的地方性写作成为他最具标志性的个人风格。还原时代,溯及他与时代的“搏击”,有助于更加透彻地理解马识途早期作品的艺术变迁及其创作风格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识途 恋地情结 地方性写作
原文传递
失落文化,两种歌吟——哈代与路遥乡土小说思想基调之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朱丽萍 牟宜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5-99,共5页
哈代和路遥是中西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同处乡土文化被工业文明侵蚀的社会变迁时期,各自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威塞克斯和陕北黄土地。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两位作家在思想基调上表现出各自的特性。哈代小说深受古... 哈代和路遥是中西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同处乡土文化被工业文明侵蚀的社会变迁时期,各自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威塞克斯和陕北黄土地。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两位作家在思想基调上表现出各自的特性。哈代小说深受古希腊悲剧宿命论的影响,他笔下的农民面对变化无所适从,听凭命运的摆布和捉弄,通常陷入毁灭的结局。路遥小说中的农民则对儒家思想做出了现代性的诠释,他们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勇于摸索拼搏,不畏坎坷多舛的命运,始终力求掌控自己的人生。哈代和路遥为生存逆境中的农民描绘出一幅社会全景图,尽管基调不同,但均关切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浮沉,思索探寻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和价值秩序,映射出当代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迷茫和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 路遥 乡土情结 威塞克斯 黄土地 宿命论 儒家思想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鲁迅的“乡土情结”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建生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7,共3页
以反传统姿态的活跃于“五四”文坛的作家 ,其创作的文化心理定势仍基于传统 ,这是鲁迅创作的“乡土情结”的内在根据 ,其独特的批判性也源于此。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鲁迅 乡土情结 文化心理 心理定势 小说创作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胡杨叶片非变性蛋白质提取的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韩航 马燕芳 +4 位作者 李征珍 兰玉婷 石莎 冯金朝 王晓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6-41,共6页
为探索适用于胡杨叶片非变性蛋白质的提取方法,以采自内蒙古额济纳旗天然胡杨林中胡杨成熟叶片为材料,采用咪唑法、Bis-Tris法、Tris-HCl法和新构建的Tris-SSAD法4种非变性蛋白质提取策略,分别用于提取胡杨叶片蛋白质样品;随后进行第一... 为探索适用于胡杨叶片非变性蛋白质的提取方法,以采自内蒙古额济纳旗天然胡杨林中胡杨成熟叶片为材料,采用咪唑法、Bis-Tris法、Tris-HCl法和新构建的Tris-SSAD法4种非变性蛋白质提取策略,分别用于提取胡杨叶片蛋白质样品;随后进行第一维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st)-DE:Native-PAGE)。相比之下,只有Tris-SSAD法获得了清晰、条带数目较多的Native-PAGE图谱,且结合第二维变性凝胶电泳(2^(nd)-DE:SDS-PAGE)可成功分离出较多蛋白质复合体亚基或相互作用蛋白质分子,证明了Tris-SSAD法非变性温和提取特性。研究建立并优化了适用于胡杨叶片的非变性蛋白质提取方法,为后续进一步分析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及蛋白质复合体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非变性蛋白质 非变性凝胶电泳 蛋白质复合体 相互作用蛋白质
下载PDF
皈依心灵的伊甸园——中西作家故园心态之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武黎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1-24,共4页
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以思亲怀乡、寻找家园为内容,表现“乡愁”的文学作品卷帙浩繁,形成了一个亘古久远的世界性文学母题。对比中西作家对故园的寻找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虽然存在着诸种不同,其最终归宿却是一致的。
关键词 故园 乡土情结 自然 田园 人性回归
下载PDF
叙述背后的真相——解读《托尼的妻子》的双重写作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晓敏 李杨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4-15,19,共3页
在19世纪美国文坛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下,女性作家的创作极其艰难,她们不得不选择可以得到公共话语场认可的写作策略才能突破层层桎梏,使其作品得以出版。表面上,她们的作品遵照男性既定的评价标准;而在深层文本中,女性作家透过男性话语... 在19世纪美国文坛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下,女性作家的创作极其艰难,她们不得不选择可以得到公共话语场认可的写作策略才能突破层层桎梏,使其作品得以出版。表面上,她们的作品遵照男性既定的评价标准;而在深层文本中,女性作家透过男性话语结构来传递自己的声音。艾丽斯.邓巴.纳尔逊的作品《托尼的妻子》正体现了女性作家对于双重写作策略的选择。本文将以此作为切入点,分析双重写作策略在文本中的体现并探究文本背后女性价值的自我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写作策略 女性价值 颠覆
下载PDF
论现代乡村小说的文化意蕴建构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水涛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3年第3期40-44,共5页
鲁迅及其追随者奠定了我国现代乡村小说的批判性和乡土性这两大基本特征 ,因此文化批判与乡土文化的展示是 2 0年代乡村小说的文化意蕴构建的主要方式。在 30年代 ,文化批判仍是 30年代乡村小说的文化内涵构建的主要资源 ,“乡土情结”... 鲁迅及其追随者奠定了我国现代乡村小说的批判性和乡土性这两大基本特征 ,因此文化批判与乡土文化的展示是 2 0年代乡村小说的文化意蕴构建的主要方式。在 30年代 ,文化批判仍是 30年代乡村小说的文化内涵构建的主要资源 ,“乡土情结”也是浇筑乡村小说文化内涵的活水。进入 40年代之后 ,侵略者的血腥统治和国民党政府的高压政策使沦陷区与国统区的乡村小说的文化审视呈现出向“五四”乡村小说“回归”的趋势 ,而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依托使解放区的乡村小说的文化内涵显现出独特的格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说 乡土情结 中国 现代文学 文化批判
下载PDF
论韩少功散文的乡土情结与文化诉求 被引量:1
9
作者 苗珍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615-619,648,共6页
韩少功的散文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隐喻无限的生命体验与文化抉择,在记忆深处打捞起与乡村的情感交流和灵魂共舞,将人生感悟、乡土情结与文化怀乡融为一体,表现出智性的沉思与回归田园的渴望,同时通过中外文化的有意识对比冷静审视了异... 韩少功的散文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隐喻无限的生命体验与文化抉择,在记忆深处打捞起与乡村的情感交流和灵魂共舞,将人生感悟、乡土情结与文化怀乡融为一体,表现出智性的沉思与回归田园的渴望,同时通过中外文化的有意识对比冷静审视了异域风情的诗性吸引,在文化碰撞的背景下传达对塑造性格情怀的热土的深切眷念,传递坚守民族文化的人文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少功 乡土情结 文化怀乡 乡土坚守
下载PDF
福克纳与莫言乡土情结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丽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7-49,共3页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威廉·福克纳和莫言具有某种精神上的相通性。他们终生都在构建自己的文学王国,一个是"约克纳帕塔法县",一个是"高密东北乡"。在"像邮票那样大小的故乡本土"上,他们展开了...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威廉·福克纳和莫言具有某种精神上的相通性。他们终生都在构建自己的文学王国,一个是"约克纳帕塔法县",一个是"高密东北乡"。在"像邮票那样大小的故乡本土"上,他们展开了一幅幅故乡风土人情的画面,还有画面上老乡们的爱恨情仇、命运际遇以及社会的变迁。从对故乡与人性的描写出发,探讨了福克纳与莫言乡土情结中超越地域性所表现出的世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莫言 乡土情结 故乡 人性 世界性
下载PDF
与牛同行:文化自信理论视域下徽州牛文化管窥
11
作者 黄交军 李国英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56-60,共5页
从文化自信理论视域可以阐析颇具地域特色的徽州牛文化丰富内涵。研究发现:徽州大量有关牛之地名凸显当地百姓惜牛护牛的乡土情结;“天人合一”理念催生出徽派民居注重牛形牛魂的审美风格,尤以宏村牛形布局为甚,贡献出人、牛、地三者和... 从文化自信理论视域可以阐析颇具地域特色的徽州牛文化丰富内涵。研究发现:徽州大量有关牛之地名凸显当地百姓惜牛护牛的乡土情结;“天人合一”理念催生出徽派民居注重牛形牛魂的审美风格,尤以宏村牛形布局为甚,贡献出人、牛、地三者和谐共存、生态宜居的徽派古民居范例;徽商以牛为精神动力开创一条鼎盛数百年的致富路,“绩溪牛”“徽州牛”演绎成徽商文化的传世标签,对今日安徽可持续发展及中部崛起战略意义仍不可小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牛 文化自信理论 乡土情结 徽派民居 徽商精神
下载PDF
寇准诗歌中的故土情结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安政 成荣强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2-64,共3页
寇准不但是北宋前期著名的政治家,而且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令人瞩目。其表现在诗歌中的浓重的故土情结,显得尤为突出。这种故土情结的成因,既和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密切相关,也和作者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及由之而来的"宦"与&qu... 寇准不但是北宋前期著名的政治家,而且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令人瞩目。其表现在诗歌中的浓重的故土情结,显得尤为突出。这种故土情结的成因,既和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密切相关,也和作者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及由之而来的"宦"与"隐"的内心矛盾、学习晚唐诗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寇准 诗歌 故土情结 成因
下载PDF
关于中国人乡土情结的文化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申贵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78-80,共3页
乡土情结是中国人身上具有的一种"特殊烙印",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培植者。乡土情节起源于农耕社会,强调宗亲乡党的评价,在中国文化中留下深刻的乡土印记,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支点。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情结,既有农耕文... 乡土情结是中国人身上具有的一种"特殊烙印",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培植者。乡土情节起源于农耕社会,强调宗亲乡党的评价,在中国文化中留下深刻的乡土印记,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支点。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情结,既有农耕文明和户籍制度的人身羁绊,又有儒家思想的礼乐人伦的介入,人身依附转化为乡土依恋,礼乐人伦浸润为心理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情结 中国文化 文化表现 文化根源
下载PDF
大江健三郎的文学“返乡”原因初探
14
作者 林啸轩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3-56,共4页
故乡是大江健三郎在几十年文学生涯中不断书写的对象。故乡是想象力的源泉,是自卑情结的宿命之地,是大江打开文学新局面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故乡 想象力 自卑情结 文学新局面
下载PDF
论阎连科小说创作的乡土情结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彦斌 《河套学院论坛》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阎连科始终关注着养育过他的故土。仰仗着较为深厚的土地文化底蕴,形象化和艺术性地阐释和演绎了他对土地文化的深刻理解。关注农民的自下而上环境是阎连科的乡土情结所在。并在其对土地文化的思考和价值取向中得到了升华。乡土思考显... 阎连科始终关注着养育过他的故土。仰仗着较为深厚的土地文化底蕴,形象化和艺术性地阐释和演绎了他对土地文化的深刻理解。关注农民的自下而上环境是阎连科的乡土情结所在。并在其对土地文化的思考和价值取向中得到了升华。乡土思考显露出文化批判的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连科 乡土思考情结 土地文化 文化批判
原文传递
论中国宪政思想的特点——谈中国宪政构建中的本土情结与文化抵抗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贤平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5-17,共3页
一般认为,清末宪政运动是中国近代宪政史的开端。中国百年宪政构建的过程是西方宪政思想不断本土化和基督新教文化被逐步认同的过程,儒教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百年中国宪政的构建颇多挫折,但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是:本土情... 一般认为,清末宪政运动是中国近代宪政史的开端。中国百年宪政构建的过程是西方宪政思想不断本土化和基督新教文化被逐步认同的过程,儒教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百年中国宪政的构建颇多挫折,但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是:本土情结与文化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宪政思想 本土情结 文化抵抗
下载PDF
植根于大地的诗情与哲理——浅析卢卫平诗歌的魅力
17
作者 方守金 肖红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16-19,共4页
在当今社会的底层民众亟须人性关怀的情势下,青年诗人卢卫平以可贵的“向下”写作姿态,深情歌吟弱势群体的痛苦与希冀。他从琐屑的日常生活中寻觅诗情,并把诗情升华为进入历史时空的具象化哲理。浸润其间的生命意识和故土情结,使其诗作... 在当今社会的底层民众亟须人性关怀的情势下,青年诗人卢卫平以可贵的“向下”写作姿态,深情歌吟弱势群体的痛苦与希冀。他从琐屑的日常生活中寻觅诗情,并把诗情升华为进入历史时空的具象化哲理。浸润其间的生命意识和故土情结,使其诗作具有了普遍而动人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卫平诗歌 打工诗歌 具象哲理 生命意识 故土情结
下载PDF
简析张承志小说的乡土情结
18
作者 党永刚 《琼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77-78,共2页
本文论述强烈的民族意识与宗教情结、诗性人格和特殊的知青生活经历,形成张承志小说创作的乡土情结。
关键词 张承志 小说 乡土情结
下载PDF
西方设计观念对中国当下设计中“乡土”情结的冲击
19
作者 和一星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7年第9X期14-15,共2页
本文通过"土"与"洋"对比,阐述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设计文化渐渐被西方的设计观念、设计思维所左右,指出了中国设计观念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精神,被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征服,呼吁要用先进的设计来改造和提升中国传统的... 本文通过"土"与"洋"对比,阐述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设计文化渐渐被西方的设计观念、设计思维所左右,指出了中国设计观念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精神,被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征服,呼吁要用先进的设计来改造和提升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乡土 情结 风格 差异
原文传递
“武夷之外”诗群的精神重构之路——评《九曲之焰——武夷诗群十年诗选》
20
作者 郑丽霞 《武夷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1-5,共5页
武夷山下,九曲溪畔,沉潜着许多"武夷之外"诗人的惦念与牵挂,他们吟咏武夷的神山秀水,指责城市中的"恶",想要复归武夷自然,但却无法跨越时间空间的阻隔,永远无法抵达"武夷",也永远无法与城市共融。在武夷... 武夷山下,九曲溪畔,沉潜着许多"武夷之外"诗人的惦念与牵挂,他们吟咏武夷的神山秀水,指责城市中的"恶",想要复归武夷自然,但却无法跨越时间空间的阻隔,永远无法抵达"武夷",也永远无法与城市共融。在武夷游子不得复归山林,又无法与城市共融之时,俞心樵与落地的诗为失去武夷与城市的诗人们提供了两条通往精神归宿的秘密通道,或选择在城市之外、以乡村之"金"为基础,用日常隐秘而伟大的力量重构自我独立的精神体系,或选择道家的自然而然。这是"武夷之外"游子的精神复归之路,也为当代芸芸诗人提供一条精神复归的隐秘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之外”诗群 乡土情结 精神重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