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跨文化传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
杨芳芳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2
|
关于当前民族文化恢复的思考 |
黄柏权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3
|
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角度审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
丁宇
唐守冬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3
|
|
4
|
刘三姐歌谣的审美文化内涵 |
罗相巧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12 |
4
|
|
5
|
重新思考民族生存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从《怀念振铎》论及巴金晚年有关民族文化的反思 |
邵宁宁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6
|
媒介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文化的受众视角 |
张春林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7
|
现代家具设计中“软设计”研究 |
黄艳丽
曾文琳
|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8
|
元代云南民族文化及其变迁 |
秦新林
|
《殷都学刊》
|
2000 |
1
|
|
9
|
民族文化对女性人才成长的影响——一位侗族女领导成长个案研究 |
吕钰梅
韦志均
|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8 |
0 |
|
10
|
多元异质民族文化的宽容与互动 |
余晓慧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1
|
动物情结与翻译问题 |
崔传江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2
|
“土家羌音”的传承与融合——以咸丰麻柳溪村土家羌族村落规划为例 |
胡媛
桑祖南
黄凌江
|
《华中建筑》
|
2010 |
1
|
|
13
|
影视技术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
齐忠琪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
1
|
|
14
|
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伦理资源剖析——基于传统节假日文化的研究视角 |
代艳丽
杨昭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5
|
从日耳曼民族审美视角管窥欧洲风景园林艺术的传统 |
周娴
刘显波
李世颖
邓文屏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6
|
中国武术的文化使命及实现路径 |
王军伟
王震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3
|
|
17
|
生态博物馆及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以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为例 |
彭家威
|
《河池学院学报》
|
2007 |
10
|
|
18
|
利益分配公平下的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透视 |
蒋焕洲
刘新有
|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
2008 |
5
|
|
19
|
民族文化变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以云南为例 |
刘新有
史正涛
唐姣艳
|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20
|
红山文化“■(■)”形符号与北方民族“+”形崇拜 |
王其格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