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摇摆状态下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流型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广飞 阎昌琪 +1 位作者 曹夏昕 谢清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29-1333,共5页
以空气和水为工质,在40mm×1.6mm的窄矩形通道内对竖直状态和摇摆状态下两相流流型进行了研究。流型由拍摄照片辨别,实验通道内观察到的流型有泡状流、弹状流、搅混流和环状流,绘制出窄矩形通道内的流型图,并与常规尺寸圆管内两相... 以空气和水为工质,在40mm×1.6mm的窄矩形通道内对竖直状态和摇摆状态下两相流流型进行了研究。流型由拍摄照片辨别,实验通道内观察到的流型有泡状流、弹状流、搅混流和环状流,绘制出窄矩形通道内的流型图,并与常规尺寸圆管内两相流型进行了对比。摇摆对窄矩形通道内流型的影响与常规尺寸圆管相似,但由于狭小空间的限制及表面张力的作用,摇摆对两相流动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矩形通道 摇摆 两相流型
下载PDF
矩形窄缝流道流动过冷沸腾起始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潘良明 辛明道 +1 位作者 何川 王飞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1-54,共4页
通过高速摄像可视化观察并结合基础传热数据采集 ,给出了模化工质在中压条件下 ,竖直矩形窄缝流道内过冷流动沸腾起始点的实验结果。讨论了影响矩形窄缝流道内过冷流动沸腾起始点的各因素 ,在Bowering关系式的基础上 ,考虑质量流速和压... 通过高速摄像可视化观察并结合基础传热数据采集 ,给出了模化工质在中压条件下 ,竖直矩形窄缝流道内过冷流动沸腾起始点的实验结果。讨论了影响矩形窄缝流道内过冷流动沸腾起始点的各因素 ,在Bowering关系式的基础上 ,考虑质量流速和压力对过冷流动沸腾起始点的影响 ,使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 ,得到了关于矩形窄缝流道过冷流动沸腾起始点的修正关系式 ,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误差范围为± 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过冷沸腾起始点 Bowering模型 两相流 矩形窄缝流道
下载PDF
垂直矩形窄缝流道内的过冷流动沸腾换热 被引量:7
3
作者 潘良明 辛明道 +1 位作者 何川 吴小航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5-217,共3页
本文研究了有压模化介质在垂直矩形窄缝流道内的过冷流动沸腾换热,考察了质量流速、断面平均过冷度和饱和压力对沸腾换热系数的影响,与Gungor关系式进行比较,流道的换热强化因于在13~21之间.
关键词 过冷沸腾换热 垂直矩形窄缝流道 强化因子 换热系数 流速 过冷度
下载PDF
摇摆对矩形窄通道内单相水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幸奠川 阎昌琪 +1 位作者 曹夏昕 金光远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9-63,共5页
常温常压下,实验研究摇摆对矩形窄通道内单相水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驱动压头较低时,雷诺数及摩阻系数呈周期性波动,摇摆越剧烈,波动幅度越大;驱动压头较高时,雷诺数周期性波动不明显,摩阻系数波动幅度减小。出口通大气的实验段,... 常温常压下,实验研究摇摆对矩形窄通道内单相水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驱动压头较低时,雷诺数及摩阻系数呈周期性波动,摇摆越剧烈,波动幅度越大;驱动压头较高时,雷诺数周期性波动不明显,摩阻系数波动幅度减小。出口通大气的实验段,摇摆振幅对摩阻系数波动幅值及波形均有影响,摇摆周期只影响摩阻系数波动幅值。摇摆运动对流动特性的影响随雷诺数的增加而减弱。摇摆对矩形窄通道内单相水平均摩阻特性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运动 单相流 摩阻系数 矩形窄通道 驱动压头
下载PDF
窄矩形通道内单相水阻力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谢清清 阎昌琪 +3 位作者 曹夏昕 黄彦平 王广飞 刘晓钟 《原子能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5,共5页
文章对两个宽高比不同的窄矩形通道在竖直与倾斜条件下的单相水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确定了窄矩形通道内单相流动从层流向紊流转变的临界雷诺数为2 400左右。在层流区内,竖直和倾斜条件下试验段内单相水的阻力... 文章对两个宽高比不同的窄矩形通道在竖直与倾斜条件下的单相水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确定了窄矩形通道内单相流动从层流向紊流转变的临界雷诺数为2 400左右。在层流区内,竖直和倾斜条件下试验段内单相水的阻力系数实验值均大于圆管经验公式值,紊流区内阻力系数实验值与Blasius经验公式值符合良好。倾斜对试验段内单相水的阻力特性无影响,但宽高比越小,阻力系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矩形通道 阻力特性 临界雷诺数 宽高比
下载PDF
矩形窄缝通道内单相水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幸奠川 阎昌琪 +2 位作者 曹夏昕 刘宇生 谢清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12-1316,共5页
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计算矩形窄缝通道单相层流摩阻系数的公式。对小高宽比矩形窄缝通道内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矩形窄缝通道内单相摩阻系数随Re变化的曲线和圆管有相同的趋势,但圆管流动摩阻公式不适用于矩形窄缝通道。... 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计算矩形窄缝通道单相层流摩阻系数的公式。对小高宽比矩形窄缝通道内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矩形窄缝通道内单相摩阻系数随Re变化的曲线和圆管有相同的趋势,但圆管流动摩阻公式不适用于矩形窄缝通道。矩形通道内摩阻系数与Re和通道截面高宽比有关,通道高宽比越小,摩阻系数越大。实验结果和理论推导结论一致。从截面湿周和切向应力两方面解释了高宽比对矩形窄缝通道内单相水层流摩阻特性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窄缝通道 摩阻系数 高宽比
下载PDF
竖直矩形窄缝通道内近壁汽泡生长和脱离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徐建军 陈炳德 王小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49-1354,共6页
可视化研究窄缝通道内汽泡生长和脱离对于揭示窄缝通道内的沸腾传热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高速摄影仪从宽面和窄面可视化观察了常压条件下矩形窄缝通道内汽泡核化生长和脱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汽泡在核化点生长时,汽泡底部与加热... 可视化研究窄缝通道内汽泡生长和脱离对于揭示窄缝通道内的沸腾传热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高速摄影仪从宽面和窄面可视化观察了常压条件下矩形窄缝通道内汽泡核化生长和脱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汽泡在核化点生长时,汽泡底部与加热面存在一小的接触面,总体而言,汽泡在生长过程中基本呈球状。在相同热工参数下,不同核化点处汽泡生长规律基本相同,但汽泡脱离直径相差较大。窄缝通道内汽泡生长速率小,脱离时间较长,可采用修正的Zuber公式预测窄缝通道内汽泡生长直径。在同一拍摄窗口内,统计分析了热工参数对汽泡平均脱离直径的影响规律。随热流密度的增加,汽泡平均脱离直径减小;随入口欠热度的增加,汽泡平均脱离直径减小;随主流速度的增加,汽泡平均脱离直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泡生长 汽泡脱离 汽泡直径 矩形窄缝
下载PDF
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内气液两相流流型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周云龙 陈旭 +1 位作者 郭新田 张文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62-1267,共6页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对截面为3mm×43mm的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内流型转化过程进行可视化实验研究。借助高速摄影仪记录可视化数据,观察到泡状流、弹状流、搅拌流和气膜塞状流等4种主要流型,并详细描述了各种流型发生时通道内气泡转化...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对截面为3mm×43mm的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内流型转化过程进行可视化实验研究。借助高速摄影仪记录可视化数据,观察到泡状流、弹状流、搅拌流和气膜塞状流等4种主要流型,并详细描述了各种流型发生时通道内气泡转化的过程。记录不同流型转化时的临界点,绘制出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的流型图,分析流型图中流型转化边界曲线的趋势及形成机理。将本实验流型图与现有相似通道尺寸流型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面加热条件下的流型转化过程与绝热条件下的空气-水流型转化过程差异很大,某些流型转化曲线存在趋势上的不同;由于窄边加热部分的影响,与单面加热通道的流型转化过程也存在明显差异。气膜塞状流在绝热条件和单面加热条件下均未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三面加热 窄矩形通道 流型转化
下载PDF
水平矩形窄缝通道内水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晓强 秋穗正 +3 位作者 贾晓鸿 尹海峰 贾斗南 卢冬华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42,共5页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在1.0-6.0MPa压力范围内,对大宽高比(1.0×60mm、1.8×60mm、2.5×60mm)矩形狭窄通道内两相沸腾的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压力、窄缝间隙、热流密度、质量流量、含汽率等参数对矩形窄缝通道内水...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在1.0-6.0MPa压力范围内,对大宽高比(1.0×60mm、1.8×60mm、2.5×60mm)矩形狭窄通道内两相沸腾的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压力、窄缝间隙、热流密度、质量流量、含汽率等参数对矩形窄缝通道内水的沸腾换热的影响,得到了矩形窄缝通道内沸腾换热经验关系式,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高比 矩形窄缝通道 沸腾换热
下载PDF
矩形窄缝通道流动不稳定起始现象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艳林 黄彦平 卢冬华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2,46,共6页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在P=1-15MPa,G=500-2000kg/(m^2·s),△Tsub,in=20-100℃,q=40-1000kW/m^2的参数范围内,实验研究了1000×25×2mm矩形窄缝通道内工质向上流动时,重要热工水力参数对通道流动不稳定起始点(OFI...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在P=1-15MPa,G=500-2000kg/(m^2·s),△Tsub,in=20-100℃,q=40-1000kW/m^2的参数范围内,实验研究了1000×25×2mm矩形窄缝通道内工质向上流动时,重要热工水力参数对通道流动不稳定起始点(OFI)的影响特征。得到了OFI点与系统参数(包括系统压力、入口过冷度和热流密度)之间的关系;讨论了OFI点与出口热平衡含汽率之间的关系。用St数和Pe数建立了适合于本实验参数和相近条件下的流动不稳定起始点计算关系式:当热流密度低于400kW/m^2时,其预测偏差在±30%以内;热流密度高于400kW/m^2时,其预测偏差在±10%以内。用OFI点的热流密度与出口达到饱和时的热流密度之间的关系拟合得到经验关系式:当热流密度低于400kW/m^2时,其预测偏差在±15%以内;在热流密度高于400kW/m^2时,其预测偏差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窄缝通道 流动不稳定性 流动不稳定起始点
下载PDF
矩形窄缝通道内湍流充分发展区流动边界层探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建军 陈炳德 王小军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98,103,共5页
从宏观特性比较分析的角度出发,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微观结果来探析矩形窄缝通道内湍流充分发展区边界层分布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宏观角度看,一些适用于常规通道的经典公式仍然适用于矩形窄缝通道;现有的实验结果基本支持湍流... 从宏观特性比较分析的角度出发,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微观结果来探析矩形窄缝通道内湍流充分发展区边界层分布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宏观角度看,一些适用于常规通道的经典公式仍然适用于矩形窄缝通道;现有的实验结果基本支持湍流充分发展区矩形窄缝通道内的流动和传热规律符合常规通道内特点的结论。对多种湍流模型模拟的结果与经典公式的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基准分析,表明用雷诺平均的CFD技术仍然是可信的。最后,根据上面分析情况,并结合CFD获得的微观流动细节以及近壁面经典速度分布公式预测情况,详细讨论矩形窄缝通道内湍流充分发展区流动边界层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 CFD程序 矩形窄缝
下载PDF
高压矩形窄缝通道过冷沸腾传热系数预测模型研究
12
作者 刘璐 陈梦淑 +1 位作者 王腾 毕勤成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7,共9页
为了有效预测高压条件下矩形窄缝通道内的过冷沸腾传热系数,基于试验数据对现有传热模型进行了评估,分析影响其预测效果的原因。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一个区分高低过冷度区间的壁面过热度模型。该模型的适用范围包括:压... 为了有效预测高压条件下矩形窄缝通道内的过冷沸腾传热系数,基于试验数据对现有传热模型进行了评估,分析影响其预测效果的原因。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一个区分高低过冷度区间的壁面过热度模型。该模型的适用范围包括:压力p为10~16 MPa,质量流速G为500~1500 kg/(m^(2)·s),热流密度q为100~300 kW/m^(2),流体过冷度Δtsub为0~37℃。研究结果表明:充分发展沸腾的壁面过热度模型与本文的传热系数吻合较好,但大部分预测关联式会低估高压时的传热系数,同时在接近饱和点的低过冷区域,预测偏差也较大;强化类型传热关联式的预测效果不佳,影响预测偏差的主要因素为应用工况和通道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窄缝通道 过冷沸腾 传热系数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竖直矩形窄缝内流动沸腾压降实验与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潘良明 陈德奇 袁德文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5-258,共4页
本文实验研究了水在间隙为2.1、2.2、3.6 mm的垂直矩形窄通道内流动沸腾压降,包括入口过冷的情况,得到了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压降随热流密度的变化曲线,同时分析了曲线变化的原因.实验结果发现:在实验参数范围内,流动沸腾的压降随着... 本文实验研究了水在间隙为2.1、2.2、3.6 mm的垂直矩形窄通道内流动沸腾压降,包括入口过冷的情况,得到了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压降随热流密度的变化曲线,同时分析了曲线变化的原因.实验结果发现:在实验参数范围内,流动沸腾的压降随着质量流速、热流密度和入口干度增加而增大;随着窄缝间隙的增大而减小.窄通道内的压降计算与大通道有显著不同,本文针对窄通道的特点,修正了传统的压降计算模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结果比较,误差在±15.4%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窄缝 流动沸腾 压降 分析模型
下载PDF
单面加热矩形窄缝通道流型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俊峰 黄彦平 王艳林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84,92,共6页
针对截面为40 mm×3 mm的竖直矩形窄缝通道,在低压以及入口温度过冷的条件下,对水流动沸腾的流型特征进行了可视化实验观察。观察到弥散泡状流、合并汽泡流、搅拌流和环状流4种流型;获得了矩形窄缝通道内流型的二维可视化图像,为流... 针对截面为40 mm×3 mm的竖直矩形窄缝通道,在低压以及入口温度过冷的条件下,对水流动沸腾的流型特征进行了可视化实验观察。观察到弥散泡状流、合并汽泡流、搅拌流和环状流4种流型;获得了矩形窄缝通道内流型的二维可视化图像,为流型的确认提供了直观的依据;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绘制了单面加热矩形窄缝通道内水流动沸腾的流型图。将本实验数据与现有的典型流型图进行了初步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热蒸汽-水的流型及其转变规律与绝热空气-水的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面加热 矩形窄缝通道 可视化 流型
下载PDF
小型堆中窄矩形通道自然循环临界热流密度实验研究
15
作者 周涛 陈宁 +3 位作者 姚垚 许鹏 蒋屹 陈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4-901,共8页
针对窄矩形通道在换热过程中有较高功率密度的问题,本文为了解决在小型反应堆中的应用,采用所搭建的小型窄矩形自然循环通道,进行实验研究,并结合BP神经网络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在不同参数工况下临界热流密度随不同参数的变化... 针对窄矩形通道在换热过程中有较高功率密度的问题,本文为了解决在小型反应堆中的应用,采用所搭建的小型窄矩形自然循环通道,进行实验研究,并结合BP神经网络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在不同参数工况下临界热流密度随不同参数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参数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质量流量与系统压力对临界热流密度点的影响呈现正相关;出口干度对临界热流密度呈现负相关;且质量流量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程度最大;压力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程度最小。利用相关实验数据,基于影响因素大小,通过BP神经网络方式,建立了适合于自然循环窄通道小堆的模型。BP神经网络算法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符合良好,误差为10%;Katto模型与实验数据相比误差较大,Zhang公式和拟合公式的误差较小,所建立的临界热流密度模型可作为窄矩形通道自然循环临界热流密度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矩形通道 自然循环 临界热流密度 BP神经网络 小堆 出口干度 质量流量 出口温度
下载PDF
窄间隙矩形通道单相水纵向涡强化传热实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建 黄彦平 黄军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4,共6页
在窄间隙矩形通道内设置4对周期性分布的矩形块纵向涡发生器(LVG),研究该类通道和光通道内单相水介质流动阻力特性和对流传热特性。在雷诺数Re为310~4220范围内,纵向涡(LV)使得通道内流动提前由层流向紊流转化。在层流区,LV强化传热可... 在窄间隙矩形通道内设置4对周期性分布的矩形块纵向涡发生器(LVG),研究该类通道和光通道内单相水介质流动阻力特性和对流传热特性。在雷诺数Re为310~4220范围内,纵向涡(LV)使得通道内流动提前由层流向紊流转化。在层流区,LV强化传热可达100.9%,摩擦阻力增大仅11.4%;在紊流区,LV强化传热可超过87.1%,摩擦阻力增大100.3%。LV可明显强化单相水传热,并引起摩擦阻力一定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间隙矩形通道 单相水 纵向涡 强化传热
下载PDF
矩形窄缝通道内水稳态和瞬态流动换热特性实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文彦 高超 +1 位作者 秋穗正 苏光辉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2,37,共6页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在压力0.5~5.0 MPa的范围内,对矩形窄缝通道内水稳态及瞬态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矩形窄缝通道在水平和竖直放置以及稳态和瞬态条件下,水的流动换热特性呈现出基本相同的规律。层流向紊流过渡区域的...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在压力0.5~5.0 MPa的范围内,对矩形窄缝通道内水稳态及瞬态流动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矩形窄缝通道在水平和竖直放置以及稳态和瞬态条件下,水的流动换热特性呈现出基本相同的规律。层流向紊流过渡区域的雷诺数(Re)为900<Re<1300,比常规通道提前,单相摩擦阻力系数比常规通道大;采用Dittus-Boelter公式的形式拟合得到了新的换热实验关联式,其系数较Dittus-Boelter公式的系数约小11.3%。在稳态条件下,紊流区换热系数随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增大趋势比较明显;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的变化不明显;压力对单相强迫对流换热特性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窄缝通道 单相流动 单相换热 瞬态工况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宽高比对矩形窄缝通道内流体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和义 秋穗正 +1 位作者 苏光辉 贾斗南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共4页
对宽面均匀加热、窄面绝热的矩形窄缝通道内强迫对流换热进行了3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使用该方法研究了宽高比对矩形窄缝通道内流体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大宽高比矩形窄缝通道,在角部区域以及加热面中心区域... 对宽面均匀加热、窄面绝热的矩形窄缝通道内强迫对流换热进行了3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使用该方法研究了宽高比对矩形窄缝通道内流体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大宽高比矩形窄缝通道,在角部区域以及加热面中心区域均会出现热集中现象;加热面中心区域的热集中程度较角部区域的热集中程度低,并且随着矩形通道宽高比的减小而消失;此外,由于数值扩散的影响,低阶插值格式(如乘方插值)不能预测出加热面中心区域的热集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窄缝通道 宽高比 热集中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细颗粒在粗糙管壁管道内运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达平 周涛 +2 位作者 李精精 杨旭 汝小龙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4-428,共5页
基于1 000mm×20mm×20mm的窄矩形通道,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细颗粒在管道内流动时的运动特性,并通过对比粗糙管道和光滑管道,得到了粗糙度对管道内温度场的影响以及细颗粒在窄矩形通道内的质量浓度分布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当存... 基于1 000mm×20mm×20mm的窄矩形通道,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细颗粒在管道内流动时的运动特性,并通过对比粗糙管道和光滑管道,得到了粗糙度对管道内温度场的影响以及细颗粒在窄矩形通道内的质量浓度分布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当存在温度梯度的情况下,细颗粒会在管壁处发生沉积,粗糙度会增大靠近管壁处的温度梯度,增强管壁附近的热泳效应和湍流效应,从而促进细颗粒在管壁附近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 窄矩形通道 粗糙度 沉积
下载PDF
基于加热壁面能量平衡的窄矩形通道内CHF机理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闫美月 邓坚 +4 位作者 潘良明 马在勇 李想 万灵峰 何清澈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47,共5页
窄矩形通道因具有结构紧凑、换热面积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完善窄矩形通道中临界热流密度(CHF)的预测方法,建立CHF机理模型,可以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对窄矩形通道内竖直向上流动CHF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 窄矩形通道因具有结构紧凑、换热面积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完善窄矩形通道中临界热流密度(CHF)的预测方法,建立CHF机理模型,可以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对窄矩形通道内竖直向上流动CHF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基于加热壁面能量平衡的CHF机理模型,并提供一组本构关系用于封闭所开发的新模型,同时使用实验数据对新模型进行对比评价,对比结果发现,新模型在窄矩形通道中模拟结果良好,偏差基本都在±2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矩形通道 临界热流密度(CHF) 能量平衡 机理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