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漫威模式”:“电影宇宙”生态下的超工业化景观 被引量:19
1
作者 赵宜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8-115,共8页
"漫威电影宇宙"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与叙事策略,成为了近十年来最成功的好莱坞商业电影范式与最重要的全球媒介文化景观。本文通过对"漫威模式"的文化构成与"电影宇宙"的媒介实践进行历史回溯与话语解构,... "漫威电影宇宙"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与叙事策略,成为了近十年来最成功的好莱坞商业电影范式与最重要的全球媒介文化景观。本文通过对"漫威模式"的文化构成与"电影宇宙"的媒介实践进行历史回溯与话语解构,来揭示这一范式背后的意识形态与文化逻辑,以及新媒介技术与文化工业的全新同谋关系,并对当下的融合叙事崇拜现象进行批判。"漫威电影宇宙",连接的是数字化资本主义对超工业化时代的媒介建设蓝图与"控制社会"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威电影宇宙 融合叙事 时间客体 控制社会 内爆
原文传递
想象空间中物体搜索的方位效应和注意效应 被引量:10
2
作者 牟炜民 杨姗 张侃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1-298,共8页
该工作提出,在故事阅读产生的想象场景中,位于其中的观察者对身体四周物体的搜索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目标方位的判断,认知加工时间的模式是前<后<左=右;第二阶段是注意指向目标方位,从而辨别目标物体,认知加工时间的模... 该工作提出,在故事阅读产生的想象场景中,位于其中的观察者对身体四周物体的搜索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目标方位的判断,认知加工时间的模式是前<后<左=右;第二阶段是注意指向目标方位,从而辨别目标物体,认知加工时间的模式是注意点<注意对面<注意点左侧=注意点右侧。物体查找的反应时模式是由这两个阶段的效应共同决定的。这种两阶段理论比过去的研究者们所提出的理论能更好地解释实验所获得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体搜索 知沉 想象空间 方位效应 注意效应
下载PDF
想象空间中物体搜索的阶段模型的证实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侃 牟炜民 郭素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4,共5页
用因素实验证明,在故事阅读产生的想象场景中,位于其中的观察者对身体四周物体的搜索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目标方位的判断,认知加工时间的模式是前<后<左=右;第二阶段是注意指向目标方位,从而辨别目标物体,认知加工时间的... 用因素实验证明,在故事阅读产生的想象场景中,位于其中的观察者对身体四周物体的搜索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目标方位的判断,认知加工时间的模式是前<后<左=右;第二阶段是注意指向目标方位,从而辨别目标物体,认知加工时间的模式是注意点<注意点对面<注意点左侧=注意点右侧。这两个阶段没有交互作用。反应时依赖于被试的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 物体搜索 方位 想象 观察
下载PDF
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 被引量:6
4
作者 汪勇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7-90,共4页
余华作为先锋小说作家的代表,他的小说在叙事上前后时期的变化体现和代表了先锋小说发展的 趋势、方向和必然。他的小说在叙事时间、叙事对象、叙事态度上分别经历了由零碎模糊转向具体明确、由人物的 欲望转向人物的性格、由冷漠紧张... 余华作为先锋小说作家的代表,他的小说在叙事上前后时期的变化体现和代表了先锋小说发展的 趋势、方向和必然。他的小说在叙事时间、叙事对象、叙事态度上分别经历了由零碎模糊转向具体明确、由人物的 欲望转向人物的性格、由冷漠紧张转向温和舒缓的成功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先锋小说 叙事方式 转型
下载PDF
《红楼梦》物叙事刍议 被引量:3
5
作者 方志红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2,共8页
“物叙事”是当前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论文从“物叙事”的角度探讨了《红楼梦》的物象呈现方式与叙事功能,指出小说的物叙事方式有:设物奇异,幻形述旨;因事及物,曲写幽情;由物引事,播演世相。这种从物与物、物与事、物与人等的关系层... “物叙事”是当前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论文从“物叙事”的角度探讨了《红楼梦》的物象呈现方式与叙事功能,指出小说的物叙事方式有:设物奇异,幻形述旨;因事及物,曲写幽情;由物引事,播演世相。这种从物与物、物与事、物与人等的关系层面对物叙事的理论探讨,可作为当前物叙事研究上仅以“作为本体的物”为基点建构物叙事学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物叙事 物叙事学
下载PDF
论毕飞宇《欢迎来到人间》的叙事伦理
6
作者 王桂荣 刘佳慧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
毕飞宇在日常生活的肌理中,透过人物细致入微的行为与语言,描绘庸常的俗世,抑或是卑琐的浮生。他通过不断切换和交织的人物内外视角,创造了一种流动的叙事效果;他采用具有反讽魅力与日常语言杂糅的幽默性语言,将叙事对象对准时代、人性... 毕飞宇在日常生活的肌理中,透过人物细致入微的行为与语言,描绘庸常的俗世,抑或是卑琐的浮生。他通过不断切换和交织的人物内外视角,创造了一种流动的叙事效果;他采用具有反讽魅力与日常语言杂糅的幽默性语言,将叙事对象对准时代、人性、社会,工作与生活呈现出当代的社会热点问题与人性的复杂与悖论,凸显出时代映射下人的精神裂变与中年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欢迎来到人间》 叙事伦理 毕飞宇 对象伦理 视角伦理 语言伦理
下载PDF
展览叙事与物的意义——以“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思渝 《博物院》 2019年第1期99-103,共5页
从博物馆常设展览的叙事模式出发,提出物的意义不应完全局限在长时段、线性发展式的单一叙事框架内。以此为基础,在对相关理论做出讨论的基础上,以"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为例,试图寻求展览叙事在时间和社会维度上做出... 从博物馆常设展览的叙事模式出发,提出物的意义不应完全局限在长时段、线性发展式的单一叙事框架内。以此为基础,在对相关理论做出讨论的基础上,以"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为例,试图寻求展览叙事在时间和社会维度上做出平衡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览叙事 时间线 社会维度
原文传递
对叙述学中叙述者概念的再认识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杰鹦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598-602,共5页
叙述学 (叙事学 )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法国结构主义学说推动下形成的一种新兴理论。它代表着当代小说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叙述学采用语言学模式来研究文学作品 ,属于有较强生命力的交叉或边缘学科。本文试从叙述学角度 ,阐述第一人称... 叙述学 (叙事学 )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法国结构主义学说推动下形成的一种新兴理论。它代表着当代小说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叙述学采用语言学模式来研究文学作品 ,属于有较强生命力的交叉或边缘学科。本文试从叙述学角度 ,阐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者的实质、叙述主体与客体、叙述者的主体真面目与特征与叙述者可靠性 ,提出笔者对这些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澄清一些迄今模糊不清的问题 ,以帮助读者正确解读小说文本 ,也有助于读者提高欣赏、评论或分析小说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学 第一人称叙述者 第三人称叙述者 叙述者主体 叙述者客体 小说文体学 文学理论 叙事学
下载PDF
原型之变:四栋坊宅
9
作者 王志磊 《时代建筑》 2023年第2期80-91,共12页
四栋坊宅的其中三间,是建筑师张永和在1990-1995年间绘制的纸上建筑,其空间原型是西方古典法式与中国庭院空间结合的产物.相隔近30年建成的四栋坊宅,并非是按图索骥地建造,而是由原型生成的变型.四栋建筑在场所中由"看"的经... 四栋坊宅的其中三间,是建筑师张永和在1990-1995年间绘制的纸上建筑,其空间原型是西方古典法式与中国庭院空间结合的产物.相隔近30年建成的四栋坊宅,并非是按图索骥地建造,而是由原型生成的变型.四栋建筑在场所中由"看"的经验生成看的"建造",在空间和叙事的彼此修正下形成元素的多义性,在材料与结构的建构中形成物质的抽象性,在思维的反转下形成思辨的概念性.文章着眼于从纸上建筑到真实建造过程中的原型之变,结合非常建筑过往的作品,分析建筑形式从原型到变型所涉及到的综合因素,重新审视建筑本体形式语言的意义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与变型 场所 叙事 建构 概念性物体
下载PDF
“活着的”叙事——读余华的《活着》 被引量:2
10
作者 包玲慧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39-42,共4页
本文从叙事学角度来分析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主要从叙事对象、叙事策略、叙事态度三个方面来着重分析。在叙事对象上注重人物本身的话语权,不再由作者作"零度叙述";在叙事策略上主要运用重复的手段以及重复这一方法在小... 本文从叙事学角度来分析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主要从叙事对象、叙事策略、叙事态度三个方面来着重分析。在叙事对象上注重人物本身的话语权,不再由作者作"零度叙述";在叙事策略上主要运用重复的手段以及重复这一方法在小说中的作用;在叙事态度上,作者是舒缓温和的。从这些方面来读《活着》,了解作者所代表的先锋小说在创作上的趋势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活着 叙事对象 叙事策略 叙事态度
下载PDF
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平 《天中学刊》 2017年第3期12-14,共3页
中国叙事文化学有其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对同一故事类型在不同时间和地域中所呈现的异同样貌进行形态的掌握梳理和内在形成动因的理论解读,是主题学研究的对象;运用的研究方法有主题类型分类法、文献考据法、要素解析法、归纳概括法... 中国叙事文化学有其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对同一故事类型在不同时间和地域中所呈现的异同样貌进行形态的掌握梳理和内在形成动因的理论解读,是主题学研究的对象;运用的研究方法有主题类型分类法、文献考据法、要素解析法、归纳概括法等;其意义是通过分析故事主题类型各要素在不同体裁、不同文本中的形态流变,以及在不同历史环境下的不同表现,发现该故事受时代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异,体现文化对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某种规定性,从而使叙事文学作品的时代价值与文化价值得到充分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文化学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从不可靠叙述谈起——《我的已故公爵夫人》中的叙述权威 被引量:2
12
作者 阮世勤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1期115-116,共2页
《我的已故公爵夫人》是罗伯特.勃朗宁的名作。叙述者公爵的叙述表面平缓,却暗藏玄机,颠覆了叙事的可靠性。这种从里层颠覆表层平缓的叙述的可靠性的叙述方式,一方面展示了勃朗宁非凡的叙事艺术,另一方面深刻地披露了叙述者公爵的丑陋... 《我的已故公爵夫人》是罗伯特.勃朗宁的名作。叙述者公爵的叙述表面平缓,却暗藏玄机,颠覆了叙事的可靠性。这种从里层颠覆表层平缓的叙述的可靠性的叙述方式,一方面展示了勃朗宁非凡的叙事艺术,另一方面深刻地披露了叙述者公爵的丑陋嘴脸。而这样的叙事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女性在父权制被叙述被囚禁的命运,剖析了男性叙述话语暴政,揭示了男性叙述权威的虚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暴政 不可靠叙述 叙述客体 叙述权威
下载PDF
地域文化与乡土叙事对象选择——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鲁华 郑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8-64,共7页
不同的地域造就不同的人文背景、地理环境等,这必然会对文学作品的风格产生影响。本文以长期关注的几位作家为例,对其创作文本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文学艺术都植根于地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地域文化不仅是乡土文学叙事的根基和文中人... 不同的地域造就不同的人文背景、地理环境等,这必然会对文学作品的风格产生影响。本文以长期关注的几位作家为例,对其创作文本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文学艺术都植根于地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地域文化不仅是乡土文学叙事的根基和文中人物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也是作者先天文化基因与文化认同感的自然流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乡土叙事 创作对象
下载PDF
论田兆元的社会神话学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慧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7-10,35,共5页
中国神话研究在中国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对于中国神话的相关研究,已有一大批有成就的研究者及诸多成型的学术思想。田兆元先生作为当代神话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其学术思想从早期的神话史研究,到近年来对神话研究路径的探讨,均深刻表达... 中国神话研究在中国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对于中国神话的相关研究,已有一大批有成就的研究者及诸多成型的学术思想。田兆元先生作为当代神话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其学术思想从早期的神话史研究,到近年来对神话研究路径的探讨,均深刻表达了对民族国家认同、社会精神建构等现实话题的整体观照。因此,其思想可定位为社会神话学思想。田兆元的社会神话学思想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早期关于神话史的书写与解读,二是对当代神话学研究的三结构论即神话研究的民俗学路径的探讨。其社会神话学思想尤其具有开创性与继承性,在神话学、民俗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神话学 神话史 语言叙事 物象叙事 仪式行为
下载PDF
论《欢乐》对传统奴隶叙述的发展
15
作者 郑雪秋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0-53,共4页
20世纪以来,一批重要的非洲裔女作家的新奴隶叙述文本相继问世,不断的引起学界的关注。新奴隶叙述文本常以黑奴史为主题,以黑奴为主人公,重访非裔美国文学中关于黑人主体、黑奴史和黑人文化的再现问题。玛格丽特·沃克的《欢乐》被... 20世纪以来,一批重要的非洲裔女作家的新奴隶叙述文本相继问世,不断的引起学界的关注。新奴隶叙述文本常以黑奴史为主题,以黑奴为主人公,重访非裔美国文学中关于黑人主体、黑奴史和黑人文化的再现问题。玛格丽特·沃克的《欢乐》被认为是第一部重要的新奴隶叙述,它的叙述改造了传统奴隶叙述的叙述模式。从主题模式、叙述对象、叙述形式等方面将《欢乐》的叙述与传统奴隶叙述进行对比,以期发现《欢乐》与传统奴隶叙述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欢乐》 奴隶叙述 主题模式 叙述对象 叙述形式
下载PDF
身份认同:“换脸术”引发的哲学思考与解读
16
作者 王振华 李达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27,共6页
“换脸”打破了面孔和身份一一对应的关系,该如何理解术后“身份主体”问题呢?具身性和故事叙事的方式是以身体作为理解世界的视角或者通过对其生活经历的叙述界定身份问题,然而具身性忽视了脸的双重维度的区分,故事叙事则有主观重置的... “换脸”打破了面孔和身份一一对应的关系,该如何理解术后“身份主体”问题呢?具身性和故事叙事的方式是以身体作为理解世界的视角或者通过对其生活经历的叙述界定身份问题,然而具身性忽视了脸的双重维度的区分,故事叙事则有主观重置的嫌疑。一种可能的路径是将新面孔看作过渡客体,逐渐将异组织移植同化为受者的完全一体化,“脸”作为一种符号使用,其意义在于日常生活的互动。这种策略可使受者在现实和虚幻之间作出区分,更易于重塑身份认同。虽然心理排异和“被侵占”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调整,但它仍不失为一种合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移植 身份认同 具身性 故事叙事 过渡客体 符号互动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聚焦
17
作者 郭志云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3-49,共7页
零聚焦、限制聚焦与转换聚焦,从叙事聚焦的层面上对中国现代报告文学进行了理论廓清。三种聚焦方式在线性历史流变中呈现出的从单一而逐渐多元化的趋向,指认了报告文学求新求变的文体生命力,更确证了报告文学对社会关注面的逐步扩大化... 零聚焦、限制聚焦与转换聚焦,从叙事聚焦的层面上对中国现代报告文学进行了理论廓清。三种聚焦方式在线性历史流变中呈现出的从单一而逐渐多元化的趋向,指认了报告文学求新求变的文体生命力,更确证了报告文学对社会关注面的逐步扩大化及其介入现实的文体功能的不断强化。而感知性聚焦之外的事实,则需要由认知性聚焦进行有效补充,以发挥报告文学的文体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 叙事聚焦 转换聚焦 聚焦对象 认知性聚焦
下载PDF
上古汉语叙事篇章回指方式的演变
18
作者 仲林林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18年第1期262-280,共19页
语言的演变不仅体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也体现在篇章方面.本文考察了上古汉语叙事篇章中主语回指方式和宾语回指方式的历时演变.总体上,主语回指从最初的零形回指可以自由地跨越话题链,引领话题链,演变成零形回指主要用于话题链之内,... 语言的演变不仅体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也体现在篇章方面.本文考察了上古汉语叙事篇章中主语回指方式和宾语回指方式的历时演变.总体上,主语回指从最初的零形回指可以自由地跨越话题链,引领话题链,演变成零形回指主要用于话题链之内,引领话题链则主要用名词回指.宾语回指从以代词回指为主,变成了以名词回指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叙事篇章 主语回指 宾语回指 演变
原文传递
略论池莉的写作姿态
19
作者 张翼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6-28,共3页
池莉小说将叙述对象由传统现实主义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转变为世俗生活,消解了作品的深度模式,最大限度贴近了百姓生活。但是,在疏远了主流意识形态之后,池莉却因没有找到新的思想基点,而丧失了作家的批判立场,使其创作难以取得新的突破。
关键词 叙述对象 世俗生活 深度模式 批判立场
下载PDF
一个“最大公约数”的理论契约——关于“重写”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理论思考
20
作者 黄善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2-27,共6页
中国现代小说史"历史客体"的"虚构性"、"差异性"与"流变性"并非分析述史对象的终极法则,而是一种"重建"历史真实性与客观性的"当前策略"。作为当前一切"重写"与... 中国现代小说史"历史客体"的"虚构性"、"差异性"与"流变性"并非分析述史对象的终极法则,而是一种"重建"历史真实性与客观性的"当前策略"。作为当前一切"重写"与"重评"的主导原则及其操作方法,结构观念的"开放性"、情节手法的"本体路线"与话语方式的"兼容"原则正是迈向中国现代小说史"巨构"之作的真正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小说史 文学评论 叙事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