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叙事的空间向度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智红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3-26,128,共5页
教育叙事的深化需要视角的转换、方法的更新,空间理论的兴起、叙事研究的空间走向为教育叙事提供了空间化叙事的可能。应用空间并置、多视角叙述、空间句法和意象并置等空间叙事方法和结构,有利于把握叙事的动态性和节奏感,聚焦教育情境... 教育叙事的深化需要视角的转换、方法的更新,空间理论的兴起、叙事研究的空间走向为教育叙事提供了空间化叙事的可能。应用空间并置、多视角叙述、空间句法和意象并置等空间叙事方法和结构,有利于把握叙事的动态性和节奏感,聚焦教育情境的"关键点",使教育事件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维度上呈现,实现叙事文本的灵活性、多元性和开放性,达到叙事的深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叙事 空间叙事 叙事方法
下载PDF
不可靠叙述:从叙事策略到文学观念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志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不可靠叙述是叙事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修辞方法与认知方法是当前两种主要的研究方式,对于文本叙述可靠与否的判定,修辞派以隐含作者的观念为标准,认知派则以读者的规范为参照,而这两种研究方式的理论争鸣也引发了学界对二者进... 不可靠叙述是叙事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修辞方法与认知方法是当前两种主要的研究方式,对于文本叙述可靠与否的判定,修辞派以隐含作者的观念为标准,认知派则以读者的规范为参照,而这两种研究方式的理论争鸣也引发了学界对二者进行综合的理论探求,不可靠叙述研究已然呈现出多维发展的景观。当前对于不可靠叙述的理论探讨,基本上将其视为一种重要的叙事策略,应突破仅仅将不可靠叙述定位为叙事策略的限定,从文学观念的高度对其进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靠叙述 修辞方法 认知方法 叙事策略 文学观念
下载PDF
舞蹈叙事功能及其实现的途径与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白凌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33,共5页
叙事不仅是文学故事、戏剧情节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表现舞蹈故事的唯一叙述途径。叙事性舞蹈要求舞蹈动作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舞蹈不脱离叙事的需要。有些好的叙事性舞蹈,应该具有好的题材(包括戏剧性文本)、好的形式、好的途径和方法等... 叙事不仅是文学故事、戏剧情节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表现舞蹈故事的唯一叙述途径。叙事性舞蹈要求舞蹈动作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舞蹈不脱离叙事的需要。有些好的叙事性舞蹈,应该具有好的题材(包括戏剧性文本)、好的形式、好的途径和方法等;通过符合人物关系的准确的动作语汇塑造典型人物性格,最终是为了表达编导的思想和观点。而其中人物的空间关系最直接作用于舞蹈叙事,这些构成因素都说明叙事在舞蹈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舞蹈叙事 叙事性舞蹈 功能 途径 方法
原文传递
教育叙事方法的一种解读——以“一次组织班级参赛活动的经历及反思”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董春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0-62,共3页
教育叙事是一种能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效结合的研究方法,它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育实践水平和理论修养的提高,促进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平时就要自主地关注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 教育叙事是一种能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效结合的研究方法,它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育实践水平和理论修养的提高,促进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平时就要自主地关注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为面临的事件提出解决的方案,并根据选定的主题撰写研究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叙事 班级目标 方法
下载PDF
从叙事空间看《左传》的篇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华 《云梦学刊》 2015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空间维度是作者在文章构思和布局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左传》之所以要"叙事",是因为想把某些发生在特定空间中的历史事件在"记忆"中保存下来,并赋予意义。这就诞生了诸如"连叙、类叙、对叙"... 空间维度是作者在文章构思和布局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左传》之所以要"叙事",是因为想把某些发生在特定空间中的历史事件在"记忆"中保存下来,并赋予意义。这就诞生了诸如"连叙、类叙、对叙"等叙事策略以及由此形成的文章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连叙 类叙 对叙 篇法
下载PDF
《乞力马扎罗的雪》再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雨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8-61,共4页
运用解构主义叙事理论分析了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一文所采用的叙事手法、叙述结构、叙事方法以及作品中死豹之谜背后的深层意蕴,在传统认识基础上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再解读。
关键词 叙事手法 叙事线条 叙述结构 意识流程 意蕴
下载PDF
试论罗布·格里耶的电影小说 被引量:1
7
作者 姚公涛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4-81,共8页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小说领域完成了10个年头实验的罗布.格里耶将目光瞄准到了电影小说,开始为影坛和文坛培育新型的电影小说品种,并取得了很大成就。本文从电影小说的文学性、影视艺术特征及独特的叙事方式等方面入手,对格里耶的实验...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小说领域完成了10个年头实验的罗布.格里耶将目光瞄准到了电影小说,开始为影坛和文坛培育新型的电影小说品种,并取得了很大成就。本文从电影小说的文学性、影视艺术特征及独特的叙事方式等方面入手,对格里耶的实验电影小说以及渗透在文本中的创作理念作一探析,以探求他在这方面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格里耶 电影小说 文学性 影视艺术特征 叙事方式
下载PDF
中国传播学研究三十年的困惑与思考
8
作者 邱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6,共8页
中国传播学研究又到了三十年的时间节点,进行历史性的回顾或者总结非常必要。但是,目前中国传播学研究面临着双重匮乏:研究本身比较薄弱,既缺乏足够有力的事件和研究实绩来证明我们的创造力;也缺乏历史意识和叙述技巧,找不到自己的历史... 中国传播学研究又到了三十年的时间节点,进行历史性的回顾或者总结非常必要。但是,目前中国传播学研究面临着双重匮乏:研究本身比较薄弱,既缺乏足够有力的事件和研究实绩来证明我们的创造力;也缺乏历史意识和叙述技巧,找不到自己的历史意义。换言之,中国传播学研究还没有历史。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吸收当代历史研究中一些有益的思想资源,重新面对过去和历史、时间和结构的关系,打开历史的空间,让理论探索的眼光深入过去,并尝试在结构中处理时间问题。据此史学思维,可以转换研究思路:暂时悬置历史,打破简单的时间界线,向过去提出问题,尝试从多个角度、运用多元方法来重建对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叙述,并期待这样的叙述最终会获得历史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播学研究 历史分析 研究思路
下载PDF
略谈《活着》的编剧观 被引量:1
9
作者 邱美煊 高洁 《龙岩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8-51,60,共5页
张艺谋将余华小说《活着》改编成电影后,在时空设置、思想主题、叙事视角、审美风格方面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许多评论家所诟病——论者多过于追求"文学性"的统一。而从电影与小说二者之间传播介质的区别、表现方式的差异... 张艺谋将余华小说《活着》改编成电影后,在时空设置、思想主题、叙事视角、审美风格方面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许多评论家所诟病——论者多过于追求"文学性"的统一。而从电影与小说二者之间传播介质的区别、表现方式的差异、接受群体的不同等方面论证,张导的改编具有充分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着》 改编 叙事视点 情节设计 喜剧手法
下载PDF
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叙事性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左光之 周柯伊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12期228-229,共2页
纪念性建筑重视事件的表述与情感的表达,是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叙事学作为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视角,尝试探析纪念性建筑中叙事性空间的表达特征,进而从空间顺序、空间节奏和空间表达方式三个方面探寻针对纪念性建... 纪念性建筑重视事件的表述与情感的表达,是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叙事学作为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视角,尝试探析纪念性建筑中叙事性空间的表达特征,进而从空间顺序、空间节奏和空间表达方式三个方面探寻针对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性建筑 叙事性 空间 设计手法
下载PDF
高校历史专业“中国古代史”课堂教学模式评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月新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9-71,共3页
高校历史专业中国古代史课程作为学生进入大学后最先接触的专业课,其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决定了学生能否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打下坚实专业基础。因此,通过分析断代史讲述式、专题讲座式、学生主导课堂以及延伸课堂的几种教学方式方法的优... 高校历史专业中国古代史课程作为学生进入大学后最先接触的专业课,其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决定了学生能否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打下坚实专业基础。因此,通过分析断代史讲述式、专题讲座式、学生主导课堂以及延伸课堂的几种教学方式方法的优点,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结合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优化配置,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专业 课堂教学 讲述式 学生参与
下载PDF
《人面桃花》的叙事探索
12
作者 成然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1-3,共3页
在叙事理念和叙事技巧上,格非试图通过“共谋”、意象组合、空白利用等小说叙事手段,以一种曲折的隐喻方式表现现实的某些征象,来突破已经达到巅峰的“复调”叙事。
关键词 格非 小说 叙事 理念 技巧
下载PDF
故乡的审美记忆与意象叙事——杨菁长篇小说《欲望水城》审美解读
13
作者 聂在垠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27-30,共4页
杨菁长篇小说《欲望水城》采用一种意象性叙事手法,还原了她对郧阳古城的美好记忆,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处理、结构安排、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诸方面都有所创新,大胆突破了传统的小说创作模式,使整部作品体现... 杨菁长篇小说《欲望水城》采用一种意象性叙事手法,还原了她对郧阳古城的美好记忆,表达了她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处理、结构安排、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诸方面都有所创新,大胆突破了传统的小说创作模式,使整部作品体现出明显的诗意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菁小说 欲望水城 意象叙事 创作手法
下载PDF
基于图像叙事表达的公益主题海报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栗帅东 孙阿强 徐云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21-230,共10页
目的探究图像叙事理论在公益海报创作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和创新设计策略,将COVID-19主题的图像叙事特征与受众心理需求相契合,使海报传播的文化价值得到有效提升。方法通过分析图像叙事理论下公益海报设计的基本特征,结合COVID-19叙事主题... 目的探究图像叙事理论在公益海报创作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和创新设计策略,将COVID-19主题的图像叙事特征与受众心理需求相契合,使海报传播的文化价值得到有效提升。方法通过分析图像叙事理论下公益海报设计的基本特征,结合COVID-19叙事主题,采用5W1H模式分析叙事元素并构建叙事空间,利用视觉思维论述受众审美特征与心理诉求,借用意象论和图形创意法,对用来修辞海报主旨的图形符号进行视觉语言转换。结果基于图像叙事原理结合受众情感诉求进行设计实践,从受众认知、感知、反思三个层面,构建海报设计流程的垂直化思维,使公益海报的多维语境与文化价值得以深度传播。结论图像叙事理论介入公益主题海报创作,可以让海报画面语义表述更加丰富,进一步加强了与受众的情感沟通,使公益海报的视觉表现、引导功能和价值观念传播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能够解决单一的形式美法则、无法满足受众情感需求和复杂的设计流程等问题,为公益海报再设计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叙事 公益主题海报设计 图形创意法 5W1H分析法 COVID-19主题海报
下载PDF
德育叙事的重塑对话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西顺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111,共7页
重塑对话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在运用外化及解构技术把问题与学生分离之后,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重建新的故事阐释及自我认同。所谓德育叙事的重塑对话技术,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改写故事及“重新入会”两项技术,帮助学生拓展新的人生... 重塑对话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在运用外化及解构技术把问题与学生分离之后,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重建新的故事阐释及自我认同。所谓德育叙事的重塑对话技术,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改写故事及“重新入会”两项技术,帮助学生拓展新的人生故事及可能性,有目的地重塑学生与重要他人之间的关系,重塑学生对过去、当前、未来的生活故事的意义阐释,帮助学生重新解读人生故事,形成新的自我认同,从而优化学生的心灵价值秩序、提升学生的德性发展水平的德育叙事方法。其中,改写技术通过行动蓝图、认同蓝图、意义蓝图之间的反复交织融合得以完成,“重新入会”通过重组生活协会的会员资格、双步骤设问法等方法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叙事 叙事对话 重塑对话技术
下载PDF
齐思和治史方法简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光华 《邯郸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齐思和在史学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和他的史学方法密切相关,而《中国史探研》一书则是其史学方法的集中体现。将其史学方法归纳为描述性统计法、比较研究法、本末缕叙法等三种方法,并举实例予以说明。
关键词 齐思和 史学方法 描述性统计法 比较研究法 本末缕叙法
下载PDF
“言行趣舍,各以类书”——袁宏《后汉纪》历史叙事的方法和特点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露川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9-109,共11页
从中国古代历史叙事的发展历程来看,东晋袁宏所撰《后汉纪》因其扩大了编年体史书写人物的叙事空间,而具有重要价值和代表性。《后汉纪》一书,在编年纪事的格局之中,以"言行趣舍,各以类书"的形式和标准,巧妙地处理了历史人物... 从中国古代历史叙事的发展历程来看,东晋袁宏所撰《后汉纪》因其扩大了编年体史书写人物的叙事空间,而具有重要价值和代表性。《后汉纪》一书,在编年纪事的格局之中,以"言行趣舍,各以类书"的形式和标准,巧妙地处理了历史人物在编年体史书中的位置;以"观其名迹,想见其人"为目的,通过细节描写、载言、载文等方法,揭示各种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面貌;以"名教"观念作为叙述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准则,从而贯彻了"通古今而笃名教"的撰述宗旨。上述三个方面的结合,构成了《后汉纪》历史叙事的风格和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宏 《后汉纪》 历史叙事 类书 “名教”观念
原文传递
论《宋书》的叙事艺术
18
作者 鲁云华 《宿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2期33-35,共3页
本文试着从《宋书》叙事的真实性、带叙法的独创性以及叙述人的多角度变换三方面进行论述,说明《宋书》叙事 在遵循传统叙事模式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宋书 叙事艺术 直书 带叙法 叙述人
下载PDF
记叙文的体裁特征及其文体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康传梅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38-141,共4页
记叙文是一种常见的写作体裁,它具有目的性、程式性等特征。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体裁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对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在简要介绍记叙文的体裁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一篇记叙文进... 记叙文是一种常见的写作体裁,它具有目的性、程式性等特征。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体裁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对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在简要介绍记叙文的体裁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一篇记叙文进行了文体分析,以期对故事语篇提供一个可行的文体分析模式。本文认为分析故事语篇应注意把语言描写与作品的主题思想或美学价值紧密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叙文 体裁特征 文体分析方法 文体效果
下载PDF
玉石叙事与夏文明探寻刍议
20
作者 栾为 《百色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8-25,共8页
玉为美石的信念以及玉石崇拜的传统,是华夏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点。文学人类学提出的四重证据法认为,文物和图像也包含着一种叙事方式,可以作为研究无文字时期的实证材料。2014年良渚博物院举办的特展"玉器·玉文... 玉为美石的信念以及玉石崇拜的传统,是华夏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点。文学人类学提出的四重证据法认为,文物和图像也包含着一种叙事方式,可以作为研究无文字时期的实证材料。2014年良渚博物院举办的特展"玉器·玉文化·夏代中国文明展",为文化研究者打开思路提供了一扇有益的窗口。将玉礼器作为一种史前期文化记忆的载体,从中探寻无文字时代的夏代文明的某些内容,是当今知识条件下具有前沿意义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石叙事 夏代 文学人类学 四重证据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