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5-氟尿嘧啶两亲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嘉嘉 陈汝福 +3 位作者 唐启彬 周泉波 卢红伟 王捷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59-1463,共5页
背景与目的:生物可降解载药纳米微粒作为新型药物靶向传输和缓释/控释载体,可延长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实验制备可生物降解的载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葡聚糖接枝聚乳酸共聚物(5-... 背景与目的:生物可降解载药纳米微粒作为新型药物靶向传输和缓释/控释载体,可延长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实验制备可生物降解的载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葡聚糖接枝聚乳酸共聚物(5-FU/DEX-g-PLA),探讨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内外杀伤作用。方法: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5-FU/DEX-g-PLA载药纳米微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分光光度法计算载药率,MTT法观察对HepG2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动物实验观察其体内抑瘤效应。结果:5-FU/DEX-g-PLA纳米微粒呈球形,粒径约50nm,药物包封率约9.3%。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显示,5-FU纳米制剂在血液中维持时间长于5-FU裸药;MTT结果显示,5-FU纳米组细胞生长抑制率(58.8%)与5-FU裸药组(58.0%)差异无显著性(P>0.05);体内抑瘤实验显示,5-FU纳米组肿瘤抑制率(73.1%)显著高于5-FU裸药组(57.5%)。结论:5-FU/DEX-g-PLA纳米微粒可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接枝共聚物 纳米 肝癌细胞HEPG2 抑瘤效应
下载PDF
用于药物载体的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亮 晋平 +1 位作者 张国亮 张凤宝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06-110,共5页
抗肿瘤药物的纳米载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按照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给药系统的不同类型的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综述了纳米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胶束及纳米粒等主要纳米药物载体近年来在药物输送系统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 抗肿瘤药物的纳米载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按照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给药系统的不同类型的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综述了纳米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胶束及纳米粒等主要纳米药物载体近年来在药物输送系统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载体 给药系统 纳米脂质体 固体脂质纳米粒 纳米胶束 纳米粒
下载PDF
染料木素-维生素E琥珀酸酯-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纳米胶束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唐岚 吕龙飞 +4 位作者 沈丽婷 孙伯璇 朱转凤 张振海 单伟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66-1772,共7页
目的制备染料木素(genistein,GEN)-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纳米胶束,以改善染料木素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GEN-VES-TPGS纳米胶束,以胶束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单因素实验... 目的制备染料木素(genistein,GEN)-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纳米胶束,以改善染料木素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GEN-VES-TPGS纳米胶束,以胶束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单因素实验优化处方及工艺,包括TPGS、VES、GEN的用量、水化体积、水化温度、水化时间;对优选处方工艺的胶束形态、体外释放度及大鼠体内药动学进行了考察。结果优化得到处方为TPGS 200 mg、VES 30 mg、GEN6 mg,水化体积15 mL、水化温度50℃、水化时间3 h。所制备GEN-VES-TPGS纳米胶束澄明度好,平均粒径为(43.50±1.65)nm,包封率为(98.99±0.69)%,载药量为(2.57±0.04)%;胶束呈球形,可见明显的囊泡结构,GEN原料药和纳米胶束在体外均呈现缓释特征;大鼠ig给药药动学结果显示,所构建的GEN纳米胶束生物利用度为GEN原料药的162.96%。结论所制备的GEN-VES-TPGS纳米胶束粒径小,稳定性好,显著地提高了GEN口服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维生素E琥珀酸酯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 纳米胶束 口服生物利用度 薄膜分散法 包封率 载药量 释放度 药动学
原文传递
pH敏感多西紫杉醇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增强小鼠的抑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郝单丽 王杰 +5 位作者 谢冉 岳巧欣 易红 臧琛 赵庆贺 陈燕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14-1922,共9页
抗肿瘤药物的非特异性释药是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产生毒副作用的主要原因。利用纳米技术实现抗肿瘤药物的特异性与响应性递药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毒副反应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合成了pH敏感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β-氨基酯[po... 抗肿瘤药物的非特异性释药是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产生毒副作用的主要原因。利用纳米技术实现抗肿瘤药物的特异性与响应性递药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毒副反应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合成了pH敏感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β-氨基酯[poly(methoxy-ethylene glycol)-poly(lactic acid)-poly-(β-amino ester),PBAE]三嵌段共聚物,并制备胶束负载多西紫杉醇(DTX),以提高DTX抗肿瘤活性。通过开环聚合及Michael加成合成共聚物,核磁共振波谱法表征其结构和分子量,酸碱滴定法测定碱解离常数(p Kb),荧光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载DTX纳米胶束,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和分布及稳定性,HPLC测定载药量、包封率及累积药物释放量。载药胶束粒径为10~100 nm,粒径分布较窄;制备的2种载药胶束PBAE1-DTX和PBAE2-DTX中DTX的载药量分别为(5.3±0.10)%和(4.9±0.05)%,包封率分别为(93.8±1.70)%和(87.2±4.10)%。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利用尾静脉注射给药方式分别考察游离药物(DTX)、非pH敏感载药胶束聚乙二醇-聚乳酸-DTX(PELA-DTX)和pH敏感载药胶束(PBAE1-DTX)的抑瘤效果。所有动物实验均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并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7090110)。体内抑瘤实验表明,在给药剂量为10和20 mg·kg^-1时,纳米药物对小鼠肺腺癌移植瘤均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比较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增长速率:PBAE1-DTX 20 mg·kg^-1<PBAE1-DTX10 mg·kg^-1<PELA-DTX 10 mg·kg^-1<DTX 10 mg·kg^-1<生理盐水,其中PBAE1-DTX组的疗效更为显著。本研究制备的pH敏感DTX纳米胶束值得进一步研究,以促进DTX在抗肿瘤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敏感 多西紫杉醇 纳米胶束 肺癌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双改性壳聚糖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周闯 张利 +6 位作者 李普旺 何祖宇 王超 刘运浩 宋书会 谢木标 杨子明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9-107,共9页
纳米载体由于对药物的包封和释放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杀虫剂中药物分子免受外界条件的降解,且对目标害虫具有缓慢释放作用,在农业科学、生物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本文通过酰基化反应将α-亚麻酸(ALA)疏水性脂肪长链和尿素(urea... 纳米载体由于对药物的包封和释放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杀虫剂中药物分子免受外界条件的降解,且对目标害虫具有缓慢释放作用,在农业科学、生物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本文通过酰基化反应将α-亚麻酸(ALA)疏水性脂肪长链和尿素(urea)亲水性基团接枝到羧甲基壳聚糖上,制备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UCMCS-g-ALA),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然后,以U-CMCS-g-ALA为壁材,噻虫胺(CTD)为芯材,采用超声波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载药纳米胶束CTD@U-CMCS-g-ALA。扫描电镜显示纳米胶束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465nm,在室温条件下具有缓释性能和pH响应性能,在弱酸和中性环境中(pH=6.5,pH=7.4)可以释放出更多的药物。最后通过人工饲料掺入法对甘蔗螟虫测试抗拒食活性,结果显示载药纳米胶束能有效抑制甘蔗螟虫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杀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两亲性 纳米胶束 自组装 杀虫
原文传递
β-榄香烯聚合物胶束的构建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吴倩 邵麒 +4 位作者 贾玉倩 郭秋红 刘兴超 周莉 左赛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09-1416,1465,共9页
目的以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MPEG-PCL,MP)嵌段共聚物为载体,β-榄香烯(β-Elemene,β-Ele)为主药成分制备榄香烯纳米胶束(β-Ele/MP),并对β-Ele/MP纳米胶束进行表征以及体外释放考察;以A549细胞为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对象,考察β-El... 目的以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MPEG-PCL,MP)嵌段共聚物为载体,β-榄香烯(β-Elemene,β-Ele)为主药成分制备榄香烯纳米胶束(β-Ele/MP),并对β-Ele/MP纳米胶束进行表征以及体外释放考察;以A549细胞为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对象,考察β-Ele溶液,β-Ele/MP纳米胶束对A549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对纳米胶束的摄取行为。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β-Ele/MP纳米胶束,并对其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等进行表征;以不同pH值的磷酸盐缓冲液(pH=5.5、pH=6.8、pH=7.4)为释放介质对β-Ele/MP纳米胶束进行体外释放的考察。采用CCK-8法测定β-Ele溶液、β-Ele/MP纳米胶束对A549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以香豆素6为荧光探针,Hochest33342对细胞核进行染色定位,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对胶束的摄取行为。结果制备得到β-Ele/MP纳米胶束平均粒径是(35.8±0.212)nm,多分散系数(PDI)为0.093±0.001,Zeta电位是(-17.3±0.721)mV,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93.9±1.124)%,(5.9±1.212)%;体外释放的结果显示β-Ele/MP纳米胶束72 h内最高释放量达64.56%,遵循Weibull方程;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β-Ele/MP纳米胶束对A549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要强于β-Ele溶液;β-Ele/MP纳米胶束相比于β-Ele溶液的IC 50值有明显的降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549细胞对纳米胶束的摄取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对药物摄取量增加。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β-Ele纳米胶束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应用前景,可为改善抗肿瘤药物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 纳米胶束 Β-榄香烯 A549细胞 体外释放
下载PDF
色胺酮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倩 吴红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制备色胺酮纳米胶束,改善色胺酮的水溶性,并进行体外性质考察。方法以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DSPE-PEG2000)为载体,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色胺酮纳米胶束,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制备胶束的最佳条件,核磁共振氢谱(1 HNMR)验证色... 目的制备色胺酮纳米胶束,改善色胺酮的水溶性,并进行体外性质考察。方法以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DSPE-PEG2000)为载体,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色胺酮纳米胶束,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制备胶束的最佳条件,核磁共振氢谱(1 HNMR)验证色胺酮包载于纳米胶束,用芘荧光探针法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包封率和载药率,动态光散射法测定胶束的粒径,以粒径、外观形态和包封率为指标考察胶束的稳定性。结果色胺酮纳米胶束的CMC为8.93×10-6mol·L^(-1),色胺酮与聚合物投药比为0.442 9∶1(mol∶mol),真空干燥1h,水化5min时,胶束的包封率为32.24%±1.37%,载药率为5.468%±0.39%。色胺酮纳米胶束平均粒径为112.5nm,平均分散系数为0.208,4℃条件下胶束可稳定15d以上。结论制备色胺酮纳米胶束,将色胺酮的溶解度提高至1.625mmol·L^(-1),为改善色胺酮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胺酮 DSPE-PEG2000 纳米胶束 溶解度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胆固醇甲酰-壳聚糖共聚物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永星 赵阳 +2 位作者 张振中 张雪晓 孙倩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015-1019,共5页
目的制备冬凌草甲素/胆固醇甲酰-壳聚糖共聚物(ORI/CF-CS)纳米胶束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酰胺化反应合成胆固醇甲酰-壳聚糖共聚物(CF-CS);以CF-CS为载体材料制备ORI/CF-CS纳米胶束,并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形态、粒径和ξ电... 目的制备冬凌草甲素/胆固醇甲酰-壳聚糖共聚物(ORI/CF-CS)纳米胶束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酰胺化反应合成胆固醇甲酰-壳聚糖共聚物(CF-CS);以CF-CS为载体材料制备ORI/CF-CS纳米胶束,并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形态、粒径和ξ电位;MTT法测定其对宫颈癌Hela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ORI/CF-CS纳米胶束载药量为9.16%,包封率为48.83%,粒径控制在68.10~113.8 nm内,ξ电位为-34.97~-29.19 mV,体外释药缓慢;ORI/CF-CS纳米胶束对Hela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优于冬凌草甲素溶液,且IC50值比冬凌草甲素溶液低约3倍。结论 CF-CS是冬凌草甲素的优良载体,且可提高其抗Hela肿瘤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胆固醇甲酰-壳聚糖共聚物 纳米胶束 体外抗肿瘤作用
原文传递
双靶向复方紫杉醇-拉帕替尼纳米胶束治疗乳腺癌脑转移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陆恒 王雅杰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验证所研制的紫杉醇-拉帕替尼复方纳米胶束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及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紫杉醇-拉帕替尼复方纳米胶束,并与脑靶向分子Angiopep-2连接,验证其表征。建立血脑屏障体外模型验证其穿透能力。经细胞毒实... 目的:验证所研制的紫杉醇-拉帕替尼复方纳米胶束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及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紫杉醇-拉帕替尼复方纳米胶束,并与脑靶向分子Angiopep-2连接,验证其表征。建立血脑屏障体外模型验证其穿透能力。经细胞毒实验测定其抗肿瘤活性。结果:所制备的紫杉醇-拉帕替尼复方胶束粒径较小且稳定,能高效穿透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能高效抑制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结论:紫杉醇-拉帕替尼复方纳米胶束对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紫杉醇-拉帕替尼 乳腺癌 脑转移 纳米胶束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苄酯嵌段共聚物纳米胶束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丽君 潘仕荣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9-365,共7页
目的研究两性霉素B/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苄酯嵌段共聚物(AmB/PEG-b-PBLA)纳米胶束的制备与性能。方法采用阴离子聚合反应合成了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苄酯嵌段共聚物[poly(ethylene glycol)-b-poly(β-benzyl-L-aspartate),PEG-b-PB... 目的研究两性霉素B/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苄酯嵌段共聚物(AmB/PEG-b-PBLA)纳米胶束的制备与性能。方法采用阴离子聚合反应合成了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苄酯嵌段共聚物[poly(ethylene glycol)-b-poly(β-benzyl-L-aspartate),PEG-b-PBLA];由透析法制备了AmB/PEG-b-PBLA纳米胶束,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胶束的载药量及药物包封率,采用动态光散射法(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测定了胶束的粒径及分布;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胶束的形貌;通过体外释药实验研究了AmB/PEG-b-PBLA胶束的释药特性;采用四噻唑蓝法(MTT)考察了AmB/PEG-b-PBLA胶束的细胞毒性;通过溶血率研究了AmB/PEG-b-PBLA胶束的溶血毒性;通过微量液基稀释法(broth microdilution method)研究了AmB/PEG-b-PBLA胶束的抗菌活性。结果PEG-b-PBLA能有效增溶AmB,AmB/PEG-b-PBLA胶束粒径均在50-223nm内,胶束的载药量在4.54%-23.5%之间,包封率在66.7%-94.5%之间。胶束的体外释药具有缓释特性;当质量浓度小于16mg·mL^-1时,AmB/PEG-b-PBLA胶束对细胞的毒性不明显;AmB/PEG-b-PBLA胶束的溶血毒性与临床使用的AmB注射剂相比明显降低(P〈0.05);AmB/PEG-b-PBLA胶束的最低抑菌浓度只有两性霉素B注射剂的1/8-1/4,抗真菌活性明显高于AmB注射剂(P〈0.05)。结论AmB/PEG-b-PBLA纳米胶束具有均匀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缓释特性、低的溶血毒性和较好的抗菌活性,有望开发为抗真菌治疗的AmB新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苄酯嵌段共聚物 纳米胶束 溶血毒性 抗真菌活性
原文传递
紫杉醇纳米胶束冻干粉针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卓 潘仕荣 +5 位作者 余巧 杨海云 许晓琳 谭银合 卢碧玉 梁伟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0-514,共5页
目的制备紫杉醇/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纳米胶束的冻干粉针剂。方法以胶束粒径、有机溶剂残留量等为评价指标,采用膜透析法制备纳米胶束;以冻干成品的外观形态、体外释药曲线为评价指标,优选冻干粉针剂的制剂处方;研究粉针剂的冻干工艺... 目的制备紫杉醇/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纳米胶束的冻干粉针剂。方法以胶束粒径、有机溶剂残留量等为评价指标,采用膜透析法制备纳米胶束;以冻干成品的外观形态、体外释药曲线为评价指标,优选冻干粉针剂的制剂处方;研究粉针剂的冻干工艺及该粉针剂对HepG-2肝癌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结果以3%甘露醇为比例,制备获得紫杉醇纳米胶束冻干粉针剂外观良好,其体外释药曲线具有突释与缓释特性,且与新鲜透析所得载药纳米胶束溶液的释药曲线基本相同;当紫杉醇浓度≤10μg·mL-1时,冻干粉针剂对HepG-2肝癌细胞的细胞毒性远低于市售紫杉醇注射剂(P<0.01)。结论采用膜透析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紫杉醇纳米胶束冻干粉针剂,避免使用紫杉醇增溶剂(聚氧乙烯蓖麻油)带来的不良过敏反应,并降低对体外肝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 纳米胶束 冻干粉针剂 体外释药 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葡聚糖接枝聚乳酸载吗啡缓释纳米粒胶束对急性疼痛大鼠的镇痛效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纪风涛 曹铭辉 +3 位作者 毛鹏 樊碧发 梁建军 苗利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观察葡聚糖接枝聚乳酸载吗啡缓释纳米粒胶束(MP/DEX-PLA)对急性疼痛大鼠的镇痛效应。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4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空白纳米胶束对照组),C组(普通吗啡组),D组(载吗啡纳米胶束组)。制备可生物降解的载吗... 目的:观察葡聚糖接枝聚乳酸载吗啡缓释纳米粒胶束(MP/DEX-PLA)对急性疼痛大鼠的镇痛效应。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4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空白纳米胶束对照组),C组(普通吗啡组),D组(载吗啡纳米胶束组)。制备可生物降解的载吗啡葡聚糖接枝聚乳酸共聚物,皮下用药后测定急性疼痛大鼠的累计疼痛评分(CPS)和痛阈,评价药物的镇痛效果,观察其副作用。结果:MP/DEX-PLA纳米胶束呈球形,平均载药量为20.94%,平均包封率为36.27%。建模手术后,各组大鼠痛阈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C组和D组CPS明显低于B组,痛阈明显升高(P<0.05);C组和D组分别于给药后30 m in和2h时达到最大镇痛效应,C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D组(P<0.05),C组和D组痛阈最高值和CPS无明显差异(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D组(P<0.05)。结论:皮下单次给予MP/DEX-PLA可通过吗啡缓慢释放发挥持续镇痛作用,副作用小于普通吗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纳米 急性痛 镇痛 药效学 葡聚糖接枝共聚物
下载PDF
地塞米松纳米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侯杰荣 侯思奎 +1 位作者 杨欣 姚小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4425-4428,共4页
目的:制备地塞米松(Dex)纳米胶束(简称Dex胶束),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以γ-聚谷氨酸(γ-PGA)为载体、二甲基亚砜为有机溶剂,采用透析法制备Dex胶束;观察并检测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多分散系数(PDI)、临界胶束浓... 目的:制备地塞米松(Dex)纳米胶束(简称Dex胶束),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以γ-聚谷氨酸(γ-PGA)为载体、二甲基亚砜为有机溶剂,采用透析法制备Dex胶束;观察并检测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多分散系数(PDI)、临界胶束浓度(CMC)、载药量、包封率;比较p H 5.5、7.4条件下Dex胶束和Dex的体外释药情况;比较0.05、0.1、0.2、0.5、1.0μmol/ml的Dex、γ-PGA、Dex胶束和泼尼松龙(阳性对照)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比较A549细胞在4、37℃下对0.5μmol/ml的Dex胶束和Dex的摄取量。结果:所制备Dex胶束呈圆球形、形态规则,粒径为(76.25±3.74)nm,Zeta电位为5.0 m V,PDI为0.163±0.38,CMC为7.609μg/ml,载药量为(9.56±0.92)%,包封率为(89.25±1.36)%;与Dex比较,Dex胶束在p H 5.5、7.4条件下释药时间延长;在0.05-0.2μmol/ml范围内,游离Dex、γ-PGA、Dex胶束和泼尼松龙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0.5、1.0μmol/ml时,Dex胶束作用下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游离Dex或泼尼松龙作用(P〈0.05)。4℃下,细胞对Dex胶束和Dex的摄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下,细胞对Dex胶束的摄取量明显高于游离Dex和4℃下的游离Dex、Dex胶束(P〈0.05)。结论:所制备的Dex胶束能延长Dex的释药时间,降低A549细胞的存活率和细胞的摄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Γ-聚谷氨酸 纳米胶束 制备 抗肿瘤
下载PDF
载多柔比星肝靶向纳米胶束制备及抗肝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锦贵 卫华 +3 位作者 杨文超 田桂香 连波 武敬亮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40-544,共5页
目的肝癌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和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以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为配体,以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为载体材料,合成GA修饰HA聚合物,以多柔比星(adriamycin,ADM)为模型药物,... 目的肝癌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和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以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为配体,以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为载体材料,合成GA修饰HA聚合物,以多柔比星(adriamycin,ADM)为模型药物,制备载多柔比星纳米胶束(ADM/HA-GA),分析其理化性质和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有机化学方法将GA与HA交联,合成HA-GA耦合物,采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ADM/HA-GA纳米胶束。通过动态激光散射仪测定载药纳米粒的粒径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ADM/HA-GA纳米胶束的载药量、包封率和ADM体外释放规律。采用MTT法检测ADM/HA-GA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率;细胞摄入实验观察HepG2细胞对ADM/HA-GA的摄入情况;抑瘤实验分析ADM/HA-GA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HA-GA纳米胶束呈球形,粒径为157~236nm,分散度良好,Zeta电位为-19.3^-13.5mV。载药纳米胶束释药量随着GA取代度的增加而降低。细胞摄入实验显示,ADM/HA-GA能被HepG2细胞有效摄入。体内外抗肿瘤实验显示,ADM/HA-GA比多柔比星的抗肝癌效果更强。结论 HA-GA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实现药物肝癌靶向递送,提高抗肝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透明质酸 纳米胶束 肝靶向
原文传递
键合紫杉醇纳米胶束对H22肝癌小鼠的体内疗效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盛世厚 于惠秋 +4 位作者 刘铜军 柳时 郑勇辉 胡秀丽 宋祥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80-1285,共6页
以H22肝癌的balb/c荷瘤小鼠为动物模型,考察了紫杉醇纳米胶束、紫杉醇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对小鼠肿瘤的抑制效果。紫杉醇注射液组、紫杉醇纳米胶束低剂量组和紫杉醇纳米胶束高剂量组在给药后10 d的肿瘤相对体积抑制率分别为22%、49%和67%,... 以H22肝癌的balb/c荷瘤小鼠为动物模型,考察了紫杉醇纳米胶束、紫杉醇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对小鼠肿瘤的抑制效果。紫杉醇注射液组、紫杉醇纳米胶束低剂量组和紫杉醇纳米胶束高剂量组在给药后10 d的肿瘤相对体积抑制率分别为22%、49%和67%,瘤重抑制率分别为29%、45%和47%;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显示,紫杉醇纳米胶束组呈现p53的高表达和bcl-2的低表达,说明紫杉醇纳米胶束对小鼠H22肝癌的抑制作用强于紫杉醇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肝癌小鼠 紫杉醇 纳米胶束 键合药
下载PDF
负载超顺磁性氧化铁及索拉非尼的叶酸靶向纳米胶束的制备、表征及磁共振响应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靖 臧娴 +4 位作者 蒋媛媛 张培东 张芳 巩发明 张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99-2301,共3页
目的 探讨负载索拉非尼及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的叶酸靶向纳米胶束及非叶酸靶向纳米胶束的制备与表征,以及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术(MRI)监测纳米胶束对HepG2细胞的靶向性过程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有叶酸修饰的负载索拉非尼及SPIO的纳米胶... 目的 探讨负载索拉非尼及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的叶酸靶向纳米胶束及非叶酸靶向纳米胶束的制备与表征,以及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术(MRI)监测纳米胶束对HepG2细胞的靶向性过程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有叶酸修饰的负载索拉非尼及SPIO的纳米胶束(Fa-PEG-PCL-SPIONs),以无叶酸修饰的负载索拉非尼及SPIO的纳米胶束作为对照,分别测量其粒径、超顺磁性及负载率等表征,然后将不同索拉非尼浓度(10.000、5.000、2.500、1.250、0.625 μmol/L)的叶酸靶向及非叶酸靶向纳米胶束分别与人肝癌细胞HepG2共孵育1h,以MRI观察共孵育后HepG2细胞T2加权成像(T2WI)上的信号强度及信号变化率的变化.结果 透射电镜显示叶酸靶向及非叶酸靶向聚合物纳米胶束制备成功,两者的粒径分别为74、80 nm,铁含量分别为16.3%、18.1%,索拉非尼含量分别为6.2%和6.6%;体外MRI显示叶酸靶向纳米胶束与人肝癌HepG2细胞共孵育后在T2WI上信号明显减低(索拉非尼浓度为10.000、5.000、2.500、1.250、0.625 μmol/L时,MRI信号变化率均值分别为-70.35%、-55.13%、-43.71%、-39.47%、-22.05%),而非叶酸靶向胶束组信号无明显减低(索拉非尼浓度为10.000、5.000、2.500、1.250、0.625 μmol/L时,MRI信号变化率均值分别为-10.38%、-1.78%、-1.51%、-1.40%、-1.87%).结论 成功制备具有超顺磁性的负载索拉非尼及SPIO的叶酸靶向纳米胶束及非叶酸靶向纳米胶束,并且纳米胶束对HepG2细胞的靶向性过程可以通过临床型MRI仪进行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 索拉非尼 叶酸 核磁共振成像 纳米胶束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接枝改性壳聚糖自组装纳米胶束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基哲 黄凯微 +4 位作者 马莲 涂敏 刘桦 颜永斌 覃彩芹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0-24,共5页
利用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对壳聚糖进行接枝改性,制得具有两亲性的接枝改性壳聚糖(mPEG-g-CS)衍生物,并通过自组装制得mPEG-g-CS纳米胶束。研究结果表明,在甲醛的作用下,mPEG与壳聚糖的-NH2发生了接枝反应获得取代度为27.4%的mPEG-g-CS... 利用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对壳聚糖进行接枝改性,制得具有两亲性的接枝改性壳聚糖(mPEG-g-CS)衍生物,并通过自组装制得mPEG-g-CS纳米胶束。研究结果表明,在甲醛的作用下,mPEG与壳聚糖的-NH2发生了接枝反应获得取代度为27.4%的mPEG-g-CS样品,所得的mPEG-g-CS样品的结晶性与热稳定性均比壳聚糖弱。通过芘荧光探针分析发现,当mPEG-g-CS的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0.014mg/mL),mPEG-g-CS分子自聚集成纳米胶束,且随着其浓度的增大,其自组装纳米胶束的粒径及其分布呈指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单甲醚 壳聚糖 自组装 纳米胶束
下载PDF
喜树碱核壳型纳米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卓 潘仕荣 +5 位作者 余巧 谭银合 杨海云 卢碧玉 万学勤 吴剑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制备喜树碱/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CPT/PEG-PBLG)纳米胶束并考察其载药特性及体外性能。方法:采用膜透析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CPT/PEG-PBLG纳米胶束,通过体外试验研究其释药特性,并考察胶束对HepG-2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PEG-PBL... 目的:制备喜树碱/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CPT/PEG-PBLG)纳米胶束并考察其载药特性及体外性能。方法:采用膜透析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CPT/PEG-PBLG纳米胶束,通过体外试验研究其释药特性,并考察胶束对HepG-2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PEG-PBLG纳米胶束能包埋疏水性药物喜树碱,BLG嵌段摩尔比为35%的EG-5载药率达11.13%;CPT/PEG-PBLG纳米胶束的体外释放具有突释与缓释特性并在碱性介质中释放速度加快,EG-5载药胶束在pH 1.1累计释药率60.34%,而在pH 10.0时则为73.72%;当喜树碱质量浓度≤50 mg·L-1时,CPT/PEG-PBLG胶束对HepG-2癌细胞的毒性远低于相应浓度的喜树碱阳性组(P<0.01)。结论:CPT/PEG-PBLG纳米胶束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无污染,可降低喜树碱的细胞毒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 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 嵌段共聚物 纳米胶束 体外释药 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靶向共传输吲哚菁绿/紫杉醇缓释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与生物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治芬 赵文光 +2 位作者 于静 李星熠 师帅 《中国医药》 2016年第9期1404-1409,共6页
目的构建吲哚菁绿与紫杉醇共传输的纳米胶束载药体系并评价载体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合成三嵌段的聚合物聚乙二醇一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PEG—PCL—g—PEI),利用胶束自组装形成的聚己内酯疏水内核装载紫杉醇药物;同时,利用胶束表面... 目的构建吲哚菁绿与紫杉醇共传输的纳米胶束载药体系并评价载体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合成三嵌段的聚合物聚乙二醇一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PEG—PCL—g—PEI),利用胶束自组装形成的聚己内酯疏水内核装载紫杉醇药物;同时,利用胶束表面正电荷,完成吲哚菁绿的表面吸附,从而制备吲哚菁绿/紫杉醇共载胶束。通过细胞毒性检测、药物体外释放、近红外热成像等体内外实验检测,检验共载胶束的可行性;利用小鼠血生化、血常规实验评价聚合物载体的生物安全性。结果通过共载胶束理化性质表征证实该药物载体能够同时负载吲哚菁绿与紫杉醇,载药量与包封率最好的为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2000-PCL6000-PEI2000组,包封率达到(87.2±4.4)%,载药量为(9.5±3.5)wt%;同时,热成像检测证实共传输体系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能够实现药物的靶向递送;聚合物胶束的生物相容性良好,小鼠血生化/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胶束无明显系统毒性。结论三嵌段的聚合物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阳离子胶束能够实现光敏剂与化疗药物的共同装载,并实现药物缓释靶向递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传输 吲哚菁绿 紫杉醇 纳米胶束
下载PDF
胆甾醇基γ-聚谷氨酸载紫杉醇自组装纳米胶束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凡 肖港 +2 位作者 王育川 姚俊 曹新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3-408,共6页
本文采用两亲性胆甾醇基γ-聚谷氨酸纳米胶束(γ-PGA-graft-CH NMs)负载紫杉醇(PTX),考察了该胶束体系的载药性能与体内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γ-PGA-graft-CH NMs对PTX体现了良好的负载性能,最佳药载比为1/10,载药量达26.9%±0.8%... 本文采用两亲性胆甾醇基γ-聚谷氨酸纳米胶束(γ-PGA-graft-CH NMs)负载紫杉醇(PTX),考察了该胶束体系的载药性能与体内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γ-PGA-graft-CH NMs对PTX体现了良好的负载性能,最佳药载比为1/10,载药量达26.9%±0.8%,包封率88.6%±1.7%,对应载药纳米胶束(PTX/NMs)的粒径为(343.5±7.3)nm;体外释药结果显示,PTX/NMs能延缓PTX的释放,并具有p H敏感的释药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PTX/NMs在小鼠体内的消除半衰期(t1/2β)、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均明显大于PTX/聚氧乙烯蓖麻油注射剂(PTX/PCO),并具有较低的清除率(CL);PTX/NMs在肝脏和瘤体分布高于PTX/PCO,且对荷瘤小鼠具有良好的抑瘤效果。本研究针对将γ-PGA-graft-CH NMs用于抗肿瘤给药系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 纳米胶束 药物载体 药代动力学 抑瘤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