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材料对水团簇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安勋 廖宗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5780-15781,共2页
[目的]为纳米材料在生物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研究纳米材料处理水分子团簇的变化。[结果]在190-325 nm波段,纳米材料处理水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光吸收增强,表明水分子的结构和能态发生了变化;水的^17O... [目的]为纳米材料在生物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研究纳米材料处理水分子团簇的变化。[结果]在190-325 nm波段,纳米材料处理水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光吸收增强,表明水分子的结构和能态发生了变化;水的^17O-NMR半峰宽变窄,化学位移减小,向低场移动。[结论]水经纳米材料处理后分子团变小,活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吸收光谱 ^17O核磁共振 水团簇 纳米器件
下载PDF
电子束光刻在纳米加工及器件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宝钦 赵珉 +8 位作者 吴璇 牛洁斌 刘键 任黎明 王琴 朱效立 徐秋霞 谢常青 刘明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8年第12期683-688,共6页
电子束光刻技术是推动微米电子学和微纳米加工发展的关键技术,尤其在纳米制造领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拥有JEOLJBX5000LS、JBX6300FS纳米电子束光刻系统和电子显微镜系统的电子束光刻技术实验室,利用电... 电子束光刻技术是推动微米电子学和微纳米加工发展的关键技术,尤其在纳米制造领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拥有JEOLJBX5000LS、JBX6300FS纳米电子束光刻系统和电子显微镜系统的电子束光刻技术实验室,利用电子束直写系统所开展的纳米器件和纳米结构制造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电子束直写技术实现纳米器件和纳米结构的电子束光刻。针对电子束光刻效率低和电子束光刻邻近效应等问题所采取的措施;采用无宽度线曝光技术和高分辨率、高反差、低灵敏度电子抗蚀剂相结合实现电子束纳米尺度光刻以及采用电子束光刻与X射线曝光相结合的技术实现高高宽比的纳米尺度结构的加工等具体工艺技术问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光刻 电子束直写 电子束邻近效应校正 纳米制造 纳米器件 纳米结构
下载PDF
硬盘驱动器巨磁电阻(GMR)磁头:从微米到纳米 被引量:6
3
作者 蒋致诚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29-533,共5页
近年来电脑硬盘存储密度的飞速增长 (年增长 10 0 % )已超出摩尔定律的预言 .这种惊人的高速增长中 ,最关键的因素是自旋阀纳米多层膜结构 ,即巨磁电阻 (GMR)读传感器磁头的应用 .事实上 ,巨磁电阻磁头读传感器(readersensor)已经实现... 近年来电脑硬盘存储密度的飞速增长 (年增长 10 0 % )已超出摩尔定律的预言 .这种惊人的高速增长中 ,最关键的因素是自旋阀纳米多层膜结构 ,即巨磁电阻 (GMR)读传感器磁头的应用 .事实上 ,巨磁电阻磁头读传感器(readersensor)已经实现由微电子器件向纳米电子器件转化 ,并且形成大规模产业 .这一过程包含了自旋电子学、材料科学、微电子工程学、化学、微机械力学和工程学等诸学科和相关微加工技术综合性挑战极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盘 驱动器 巨磁电阻 纳米器件 读传感器
原文传递
微纳加工技术在微纳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明 陈宝钦 +6 位作者 谢常青 王丛舜 龙世兵 徐秋霞 李志钢 易里成荣 涂德钰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0,共4页
微纳加工技术推动着集成电路不断缩小器件尺寸和提高集成度,光学光刻技术依然是目前的主流微纳加工技术,同时有多种替代技术如电子束直写、极紫外光刻和投影电子束技术,文章介绍了自上而下的微纳加工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微纳器件研制的重... 微纳加工技术推动着集成电路不断缩小器件尺寸和提高集成度,光学光刻技术依然是目前的主流微纳加工技术,同时有多种替代技术如电子束直写、极紫外光刻和投影电子束技术,文章介绍了自上而下的微纳加工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微纳器件研制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加工 纳米器件 微纳加工技术 光学光刻技术
原文传递
纳米器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4
5
作者 孙玮 张晋江 赵健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31-1936,共6页
分子动力学广泛应用于分子体系,但受限于计算能力,一般难以用于纳米器件的研究.本文采用自主开发的超大规模分子动力学仿真程序(NanoMD),构建了原子级的纳米齿轮模型,并以此为代表实现了对具有高速转动特性的纳米器件的模拟.通过位错和... 分子动力学广泛应用于分子体系,但受限于计算能力,一般难以用于纳米器件的研究.本文采用自主开发的超大规模分子动力学仿真程序(NanoMD),构建了原子级的纳米齿轮模型,并以此为代表实现了对具有高速转动特性的纳米器件的模拟.通过位错和缺陷分析,确定了纳米器件在高速转动过程中的应力分布以及失效机制,并明确了以极限弹性转速为依据的材料强度衡量模式.研究发现纳米器件在极限转速方面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随着器件直径的减小而单调增大,随着轴径的缩小而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器件 纳米齿轮 分子动力学模拟 极限转速 尺寸效应
下载PDF
纳米器件不同处理方式对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光闻 陈会星 +3 位作者 陈日远 刘厚诚 宋世威 廖宗文 《纳米科技》 2010年第5期21-24,共4页
用纳米器件处理小白菜的种子,或在小白菜生长过程中浇灌用纳米器件处理过的水,研究纳米器件不同处理方式对小白菜生长、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纳米器件处理能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其中T2处理(将种子与纳米器件同时浸3h)效果... 用纳米器件处理小白菜的种子,或在小白菜生长过程中浇灌用纳米器件处理过的水,研究纳米器件不同处理方式对小白菜生长、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纳米器件处理能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其中T2处理(将种子与纳米器件同时浸3h)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纳米器件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自对准硅化物工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大海 万春明 徐秋霞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1-635,639,共6页
 对适用于深亚微米CMOS器件的各种自对准硅化物工艺进行了讨论,并对不同硅化物薄膜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减及其对器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常规Ti和Co的自对准硅化物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器件特...  对适用于深亚微米CMOS器件的各种自对准硅化物工艺进行了讨论,并对不同硅化物薄膜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减及其对器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常规Ti和Co的自对准硅化物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器件特征尺寸进一步缩小的需要;Ni的自对准硅化物工艺可以很好地满足超深亚微米及纳米器件对硅化物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亚微米 CMOS器件 自对准硅化物 纳米器件 Ni自对准硅化物
下载PDF
食品病原微生物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高晓平 韩颖 黄现青 《粮食与油脂》 2008年第9期47-48,共2页
传统食品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费时、敏感性低、特异性差;而新的生物分子技术能更快、灵敏、特异性检测。该文介绍几种分子技术,如生物传感器、微阵列、电子鼻和纳米装置用于食品中有害微生物检测。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生物传感器 微阵列:电子鼻 纳米装置
下载PDF
金属电极石墨烯纳米系统中的电子线性交流输运 被引量:3
9
作者 叶恩钾 韩裕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36-40,共5页
利用紧束缚近似模型、递归格林函数方法和交流输运理论,研究金属电极石墨烯纳米系统中的电子交流输运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电极石墨烯纳米系统中的界面散射导致总体的直流电导变小。在狄拉克点附近,中心锯齿型石墨烯条带部分的长度... 利用紧束缚近似模型、递归格林函数方法和交流输运理论,研究金属电极石墨烯纳米系统中的电子交流输运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电极石墨烯纳米系统中的界面散射导致总体的直流电导变小。在狄拉克点附近,中心锯齿型石墨烯条带部分的长度变化造成系统的共振和反共振效应,并对外加电压表现出类似电感(inductive-like)和电容(capacitive)的响应。电子局域态密度的分布表明,共振态电子在石墨烯纳米条带中呈边缘态分布,有利于系统的电子传导。反共振态电子的局域态密度小,系统不存在边缘态,从而抑制电子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输运 格林函数方法 紧束缚近似 金属电极 石墨烯 纳米器件
下载PDF
碳元素的另一种同素异形体——白碳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兰 马会中 +1 位作者 姚宁 张兵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19-1021,1026,共4页
白碳和金刚石、石墨这两种常见的碳的晶态结构不同,它是sp1杂化的碳元素的另一种晶态同素异形体。白碳具有一维直线碳链的特殊结构。本文对白碳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特点、表征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在纳米器件、分子器件、以及场... 白碳和金刚石、石墨这两种常见的碳的晶态结构不同,它是sp1杂化的碳元素的另一种晶态同素异形体。白碳具有一维直线碳链的特殊结构。本文对白碳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特点、表征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在纳米器件、分子器件、以及场致电子发射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碳 纳米器件 分子器件 场致电子发射
下载PDF
试析“超越摩尔定律”的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赖凡 徐学良 蔡明理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6-709,共4页
分析研究了半导体技术有别于"摩尔定律"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即"超越摩尔定律"的发展方向,重点讨论了"超越摩尔定律"范畴的形成、可用组成器件、支撑技术和异质集成设计技术等问题。
关键词 超越摩尔定律 3D集成 异质集成 纳米器件 SIP SOC
下载PDF
可控排布碳纳米管及其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丽月 赵猛 +1 位作者 张亚非 徐东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6-439,共4页
以单壁和多壁碳纳米管为材料 ,采用液面排布转移技术 ,在经预处理的基底上形成了按一定取向排列的分子层 ,并对其进行了AFM和Raman偏振谱、紫外 可见光到近红外吸收谱等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这一方法制备的碳管排布层中碳纳米管取向一... 以单壁和多壁碳纳米管为材料 ,采用液面排布转移技术 ,在经预处理的基底上形成了按一定取向排列的分子层 ,并对其进行了AFM和Raman偏振谱、紫外 可见光到近红外吸收谱等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这一方法制备的碳管排布层中碳纳米管取向一致 ,每次转移的厚度一定。因此可通过一层层的转移来控制制作多层排布结构。采用这种工艺 ,在具有不同电极的基片上沉积纳米材料 ,可制成不同的纳米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可控排布 纳米器件
下载PDF
Ballistic transport in nanoscale self-switching devices 被引量:1
13
作者 CHEN ZiMin ZHENG ZhiYuan +1 位作者 XU KunYuan WANG G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1年第21期2206-2209,共4页
Using the Monte Carlo method,a type of semiconductor nano-device called self-switching device (SSD),which has diode-like I-V characteristics,was simulated.After analyzing the microscopic transport behavior of the carr... Using the Monte Carlo method,a type of semiconductor nano-device called self-switching device (SSD),which has diode-like I-V characteristics,was simulated.After analyzing the microscopic transport behavior of the carriers,we show that the ballistic effects exist in the SSDs when the channel length of the device is extremely short (~120 nm).Furthermore,we show that the ballistic effect doubles the average drift velocity of the carriers (to ~6.0×107 cm/s) in short-channel SSDs,which decreases the transit time.This implies that when the dimensions are decreased to nanoscale length,the SSD can operate much faster because the ballistic effect increases the operation speed of the device.Moreover,because of the ballistic transport,the energy efficiency may also be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输运 开关设备 纳米级 蒙特卡罗方法 通道长度 操作速度 开关器件 纳米器件
原文传递
原子力显微镜电场辅助纳米沉积加工
14
作者 刘增磊 杨旭 +3 位作者 高爱莲 刘忠超 王栋 李密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0-916,共7页
主要研究了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场蒸发沉积加工方法,分析了影响沉积加工的因素。通过选择适当的针尖和样品间的距离、加工电压和探针运动速度等参数,实现了纳米点、纳米线及纳米字符等纳米结构的加工。纳米点加工中,加工参数保持... 主要研究了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场蒸发沉积加工方法,分析了影响沉积加工的因素。通过选择适当的针尖和样品间的距离、加工电压和探针运动速度等参数,实现了纳米点、纳米线及纳米字符等纳米结构的加工。纳米点加工中,加工参数保持不变,纳米点的高度变化不大,平均高度约为1.5 nm。纳米线加工中,通过改变加工电压和探针运动速度,加工得到了不同高度的纳米线,其高度最小约为1.5 nm,最高可达65 nm。总体上,沉积加工重复性、可控性较好。然而,沉积加工的起始位置容易产生高度过大的点,并且在纳米线与纳米字符的加工中,加工结果呈现规律性的偏移。分析表明,以上问题主要与探针形貌以及大气环境有关。此外,加工电压过高时也容易导致高度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AFM) 纳米焊接 纳米加工 场蒸发沉积 纳米器件
下载PDF
Nuclear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s for Fast Neutron Detection
15
作者 Jorge Antonio Garcia Gallardo +2 位作者 Sebastián Beneitez Pupo Mauricio Petaccia Juana Gervasoni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8年第4期192-196,共5页
Fast neutron detection is a subject of great relevance in modem 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particular, with the recent advances in nuclear fusion research, detection of fast neutron became a key issue. Nuclea... Fast neutron detection is a subject of great relevance in modem 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particular, with the recent advances in nuclear fusion research, detection of fast neutron became a key issue. Nuclear properties of carbon are of special interest due to its relatively high capture cross section for fast neutrons. Devices made of silicon carbide and diamond are based on these properties, and so are being developed to be used with the proper wiring. In addition, in recent years carbon nano-tubes unveiled their electrical and mechamical properties, which can be exploited for neutron detection. In this work, we use MCNP5 Monte Carlo code to analyze the carbon nuclear properties and discuss the way nano-tubes can be used for fast neutron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t neutron nuclear fusion carbon nano-tube nano-device.
下载PDF
Fullerene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铁军 李家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1998年第10期10-15,共6页
富勒烯(Fulerene)和碳纳米管(CNT)可能是本世纪末材料科学领域最重大的发现之一。进入90年代以来,其制备方法、物化特性及可能的应用领域等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并对材料物理、微电子、介观量子效应等众多科研领域产... 富勒烯(Fulerene)和碳纳米管(CNT)可能是本世纪末材料科学领域最重大的发现之一。进入90年代以来,其制备方法、物化特性及可能的应用领域等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并对材料物理、微电子、介观量子效应等众多科研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冲击。根据目前进展,富勒烯/碳纳米管的应用研究很可能首先在CNT缺陷研究、分子工具(Moleculartools)、纳米装置(Nano-device)应用和新一代贮能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 碳钠米管 贮能材料
下载PDF
AFM电场辅助纳米加工焦耳热分析
17
作者 刘增磊 高爱莲 +3 位作者 刘忠超 田金云 杨旭 盖晓华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44-48,共5页
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纳米加工工具,在强电场的辅助下,可以实现凸起或凹陷的纳米结构加工,为纳米器件的制造提供技术支持。电场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引入了电流,从而使得加工过程中存在焦耳热的影响。原子力显微镜电场辅助纳米主要加工... 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纳米加工工具,在强电场的辅助下,可以实现凸起或凹陷的纳米结构加工,为纳米器件的制造提供技术支持。电场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引入了电流,从而使得加工过程中存在焦耳热的影响。原子力显微镜电场辅助纳米主要加工包括阳极氧化与场蒸发沉积两种。阳极氧化加工生成的纳米结构为绝缘物质,该物质阻断阳极氧化加工的进一步进行,因此加工电流随着加工的进行逐渐衰减,焦耳热的影响较小;而场蒸发沉积加工得到的纳米结构为导电物质,所产生的焦耳热可以烧蚀样品表面,形成纳米沟痕。本文通过分析加工中焦耳热的作用,为开展精确的原子力显微镜电场辅助加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加工 纳米器件
下载PDF
铁电刻蚀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黎明 曾华荣 +2 位作者 杨培志 李国荣 殷庆瑞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2,68,共6页
铁电刻蚀是一种新颖的刻蚀技术,在铁电研究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对铁电刻蚀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铁电极化对铁电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然后详细阐述了铁电畴图形化的三种方法,即微电极图形化、扫描探针图形化和电子束图形化,并... 铁电刻蚀是一种新颖的刻蚀技术,在铁电研究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对铁电刻蚀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铁电极化对铁电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然后详细阐述了铁电畴图形化的三种方法,即微电极图形化、扫描探针图形化和电子束图形化,并分析了它们的图形化机制和特点。其中微电极方法的铁电畴图形的最小尺寸为微米量级,而扫描探针和电子束方法的铁电畴图形的最小尺寸可小于100nm。与铁电畴定位的表面反应相结合,铁电刻蚀可为纳米结构的制造提供新的途径,因此在纳米器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铁电刻蚀技术发展的方向是在改进铁电刻蚀技术的同时推进其在纳米器件制造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刻蚀 铁电畴图形化 纳米器件 扫描探针显微术 微电极 电子束
下载PDF
由硫醇分子组成的三元混合膜表面及电子传递性质的研究
19
作者 张玉梅 张红明 窦成福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7-252,共6页
采用共吸附法制备了两种三元混合膜,并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导电原子力(C-AFM)等技术对混合膜表面结构及电子传递性质进行了研究.三元混合膜一种由戊硫醇(C5T)、癸硫醇(C10T)和十六烷基硫醇(C16T)组成,另一种由C5T,C10T和连噻吩二... 采用共吸附法制备了两种三元混合膜,并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导电原子力(C-AFM)等技术对混合膜表面结构及电子传递性质进行了研究.三元混合膜一种由戊硫醇(C5T)、癸硫醇(C10T)和十六烷基硫醇(C16T)组成,另一种由C5T,C10T和连噻吩二硫醇(BT)组成.在烷基硫醇混合膜中,C10T和C16T插入C5T形成的基底中,且二者出现在组装膜的缺陷处或畴界处,3种分子的导电能力为C5T>C10T>C16T.在含BT的混合膜中,BT出现在组装膜的内部,C10T则出现在组装膜的缺陷处以及BT分子周围,3种分子的导电能力为BT>C5T>C10T.两种三元混合膜均产生相分离现象,降低组装液中成膜分子的浓度后,相分离的现象有所减轻.由此,可通过调节成膜分子的种类及其在组装液中的浓度,控制其在膜中的含量和表面结构,从而为电子传递提供3种可选择的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混合膜 纳米器件 相分离 电子传递
下载PDF
PVC膜专用料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探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经龙 焦志伟 +2 位作者 王玮鹭 刘东升 杨卫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3-69,共7页
采用转矩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聚氯乙烯(PVC)在不同加工温度和转速下的流变性能、塑化行为和结晶性能,探究了塑化效果、微纳层叠器数量对PVC力学性能的影响和PVC专用料吹塑成膜后的力学... 采用转矩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聚氯乙烯(PVC)在不同加工温度和转速下的流变性能、塑化行为和结晶性能,探究了塑化效果、微纳层叠器数量对PVC力学性能的影响和PVC专用料吹塑成膜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温度升高、转速增加,塑化时间缩短、凝胶化度增加,塑化行为进行越充分,而平衡扭矩随着加工温度升高而减小,随转速提高而增大;PVC结晶度随加工温度提高而增大,随转速增加而下降。在加工温度为185℃下,随着转速的提高,试样的断裂伸长率不断增大,而纵向、横向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在转速为40 r/min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8 MPa和23.3 MPa,;在转速为40 r/min下,随着加工温度的提高,试样的断裂伸长率不断增大,而纵向、横向拉伸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且在加工温度为185℃时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6 MPa和22.6 MPa。PVC片材的密度和纵向拉伸强度与微纳层叠器数量成正比;与未加微纳层叠器相比,经过6节微纳层叠器后吹塑成膜的轴向拉伸强度提高13.5%,轴向断裂伸长率提高12.4%,轴向直角撕裂强度相应提高3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层叠器 聚氯乙烯膜专用料 力学性能 塑化行为 吹塑成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