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技术联合纳米炭示踪技术应用于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刚银 刘勇 +1 位作者 陈如松 李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治疗联合运用腹腔镜微创技术与纳米炭示踪技术,评估其提高淋巴结清扫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5年该院符合TNM分期标准的6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患者均施行腹腔镜胃癌D...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治疗联合运用腹腔镜微创技术与纳米炭示踪技术,评估其提高淋巴结清扫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5年该院符合TNM分期标准的6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患者均施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试验组注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CNSI),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记录2组数据并评价术后应用效果。结果 2组在淋巴结清扫数、黑染淋巴结转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复发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SI淋巴靶向性好,示踪能力强,可提高术中对淋巴结的清扫率,联合微创的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进展期胃癌患者,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技术 纳米炭示踪技术 进展期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纳米碳示踪技术在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及清扫第253组淋巴结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梁贤文 王绥能 彭勃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技术在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时行第253组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我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碳示踪和未示踪组,分别统计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第253组淋...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技术在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时行第253组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8月至2018年7月我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碳示踪和未示踪组,分别统计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第253组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的黑染度、黑染淋巴结的转移率。分析黑染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结果:示踪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4.6±3.7,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6.7±1.8,253组淋巴结转移阳性例数为3例;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8.2±4.3,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4.2±1.2,253组淋巴结转移阳性例数也为3例。示踪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第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均明显高于未示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示踪组共清扫淋巴结787枚,黑染淋巴结425枚,黑染度为54.0%。黑染淋巴结阳性数为106例,转移率为24.9%,未黑染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8.7%,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纳米碳标记,有助于提高253组淋巴结检出率,以保证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廓清的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纳米碳示踪技术 253组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纳米碳在保留左结肠动脉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曹明争 刘乃青 +1 位作者 田相安 孙钦立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直肠癌手术效果的方法。方法选取6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保留LCA的TME术式,实验组在术前应用纳米碳混悬液行直肠癌周边粘膜下注射。比较两组淋巴结检出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淋巴结检出... 目的探讨提高直肠癌手术效果的方法。方法选取6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保留LCA的TME术式,实验组在术前应用纳米碳混悬液行直肠癌周边粘膜下注射。比较两组淋巴结检出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淋巴结检出数、253组检出数、检出≥12枚的患者比例、淋巴结<5 mm的检出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米碳示踪能提高淋巴结检出数目,尤其是转移淋巴结及第253组淋巴结数目,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纳米碳示踪技术
下载PDF
纳米碳示踪技术在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PTH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邝兴 曾潘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9期56-58,共3页
目的研究纳米碳示踪技术在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 目的研究纳米碳示踪技术在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纳米碳示踪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平均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PTH暂时下降率及治疗前、后的PTH和血钙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PTH暂时下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TH、血钙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碳示踪技术应用在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效果显著,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还能改善PTH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示踪技术 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清扫术 甲状旁腺激素
下载PDF
纳米活性炭示踪技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炳强 李豫江 +4 位作者 李志刚 丁元升 孙旭凌 祝磊 黄桂林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6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活性炭示踪技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炭组20例和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检获的淋巴结数、黑染淋巴结数及病理证实淋巴结癌转移情况。结果两组共检获淋巴结670枚,纳米炭组(20.40... 目的探讨纳米活性炭示踪技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炭组20例和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检获的淋巴结数、黑染淋巴结数及病理证实淋巴结癌转移情况。结果两组共检获淋巴结670枚,纳米炭组(20.40±7.61)枚/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39±5.32)枚/例,P<0.01。纳米炭组检获黑染淋巴结302枚中,癌转移淋巴结40枚;未黑染淋巴结106枚中,癌转移淋巴结6枚。对照组检获262枚淋巴结中,癌转移淋巴结26枚。黑染的淋巴结中癌转移率更高(P<0.05)。结论在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纳米活性炭示踪技术可提高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淋巴结检获数量和直肠癌病理分期的准确性,对直肠癌淋巴结清扫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活性炭示踪技术 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