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SiO_2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断裂韧度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鹏 李清富 +1 位作者 朱海堂 张天航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6-372,共7页
通过普通混凝土、纳米混凝土和钢纤维增强纳米混凝土三点弯曲小梁试件断裂试验,探讨了纳米SiO_2质量分数、钢纤维体积分数、预切口深度对混凝土断裂参数以及荷载-挠度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掺量范围内,纳米SiO_2和钢纤维的掺入可... 通过普通混凝土、纳米混凝土和钢纤维增强纳米混凝土三点弯曲小梁试件断裂试验,探讨了纳米SiO_2质量分数、钢纤维体积分数、预切口深度对混凝土断裂参数以及荷载-挠度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掺量范围内,纳米SiO_2和钢纤维的掺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断裂韧度;当纳米SiO_2质量分数小于5%时,试件断裂韧度随着纳米SiO_2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而当纳米SiO_2质量分数超过5%后,试件断裂韧度随纳米SiO_2质量分数增大有下降趋势;随着钢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试件断裂韧度逐渐增大;随着切口深度的增大,试件断裂韧度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钢纤维 纳米siO2 断裂韧度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处理对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氰酸酯树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文根 张学英 +2 位作者 祝保林 王君龙 梁国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8-292,共5页
采用模塑成型法制备氰酸酯树脂(CE)/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复合材料,通过磨损率和摩擦系数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分别考察了nano-SiO2及其经两种偶联剂KH-560和SEA-171表面处理后对CE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经偶联... 采用模塑成型法制备氰酸酯树脂(CE)/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复合材料,通过磨损率和摩擦系数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分别考察了nano-SiO2及其经两种偶联剂KH-560和SEA-171表面处理后对CE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经偶联剂表面处理后的nano-SiO2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CE的摩擦磨损性能,两种偶联剂相比,SEA-171的改性效果较好.SEM分析表明,不同性质的nano-SiO2形成的复合材料,其磨损方式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则随着nano-SiO2未表面处理、KH-560和SEA-171分别表面处理的顺序依此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树脂 纳米二氧化硅 偶联剂 摩擦磨损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田超 杨莉 马寒冰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1-14,共4页
采用超声分散的方法制备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纳米二氧化硅(SiO2)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材料的耐热性能、断面形态,并测试了其拉伸、弯曲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利用超声分散的方法可使纳米SiO2均... 采用超声分散的方法制备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纳米二氧化硅(SiO2)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材料的耐热性能、断面形态,并测试了其拉伸、弯曲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利用超声分散的方法可使纳米SiO2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基体中,并能显著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当纳米SiO2的含量为3%(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40.0%,55.1%和183.1%,且材料仍能保持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型环氧树脂 纳米二氧化硅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尚红霞 李更生 李伟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0-62,共3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冲击强度测试、SEM分析、DSC测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对材料的冲击性能耐热性能及其固化行为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冲击性能都比纯环氧...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冲击强度测试、SEM分析、DSC测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对材料的冲击性能耐热性能及其固化行为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冲击性能都比纯环氧树脂固化物要好,并且都在纳米SiO2含量为4%时为最佳;纳米SiO2的加入也能有效提高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而且纳米SiO2的比表面积越大,其冲击性能和耐热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纳米siO2 性能
下载PDF
聚硅氧烷与纳米SiO_2复合改性光固化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子栋 张胜文 +2 位作者 郭盟 刘秋华 刘晓亚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8-183,218,共7页
以聚碳酸酯二元醇(PCD)和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在乳化过程中引入纳米SiO_2,制得光固化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乳液。采用纳米粒度仪、SEM、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电子拉力机等对复合乳液和... 以聚碳酸酯二元醇(PCD)和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在乳化过程中引入纳米SiO_2,制得光固化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乳液。采用纳米粒度仪、SEM、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电子拉力机等对复合乳液和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_2相互接触,形成了连续的纳米SiO_2网状结构贯穿于整个聚合物基体中;PDMS与纳米SiO_2的复合引入使复合膜杨氏模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表面疏水性及耐水性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 水性聚氨酯 聚二甲基硅氧烷 纳米二氧化硅
下载PDF
纳米SiO_2和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冻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张鹏 代小兵 +2 位作者 高继祥 张凯旋 付世东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4,共4页
为研究纳米SiO_2和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冻性能,通过快冻法试验测得了各组试件经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对单掺PVA纤维与复掺纳米粒子和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冻性能进行了对比,探讨了纳米SiO_2与PVA纤维对水泥基复... 为研究纳米SiO_2和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冻性能,通过快冻法试验测得了各组试件经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对单掺PVA纤维与复掺纳米粒子和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冻性能进行了对比,探讨了纳米SiO_2与PVA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掺量范围内掺加PVA纤维可以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冻性能,但过大掺量(>0.9%)的PVA纤维会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冻性产生不利影响;在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中掺入纳米SiO_2可以明显提高其抗冻性能,在本文试验纳米SiO_2掺量范围内,其抗冻性随着纳米SiO_2掺量的增加不断增强;在掺加2%纳米SiO_2的水泥基复合材料中掺加一定掺量(<0.9%)的PVA纤维可以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复合材料 冻融循环 相对动弹性模量 纳米siO2 PVA纤维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孟宇 马雅婷 +1 位作者 赵蕾 李巧玲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21-2427,共7页
利用纳米SiO_2接枝改性环氧树脂,探索改性涂层的热降解过程与动力学模型之间的关系,以便观察其结构及了解其工作温度。利用KH550改性纳米填料,测试不同含量的纳米填料对环氧树脂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TGA和DTA分析纳米SiO_2改性环氧树脂... 利用纳米SiO_2接枝改性环氧树脂,探索改性涂层的热降解过程与动力学模型之间的关系,以便观察其结构及了解其工作温度。利用KH550改性纳米填料,测试不同含量的纳米填料对环氧树脂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TGA和DTA分析纳米SiO_2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热降解过程中的热特征温度,从而确定动力学参数和模型拟合方法。所获得的动力学参数被用来在整个降解过程建模。结果表明:得到的动力学三联体用于构建纳米SiO_2改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降解模型,展示了温度对降解时间以及降解速率的影响程度。得出了环氧树脂的使用寿命及其复合材料工作温度的变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siO2 热稳定性 使用寿命 降解模型
原文传递
纳米SiO_2复合润滑脂流体的触变效应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国亮 柯扬船 +2 位作者 杨丽燕 赵洋洋 杜守琴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290,共8页
以10~50nmSi02制备了分别以二甲基硅油、NBR硅油以及PAO-40为基础油的复合润滑脂,考察了其流变与触变性。采用Casson模型,拟合所得到的复合润滑脂流变曲线表明,纳米SiO2的比表面积越小,所制备的复合润滑脂的屈服应力和表观黏度越... 以10~50nmSi02制备了分别以二甲基硅油、NBR硅油以及PAO-40为基础油的复合润滑脂,考察了其流变与触变性。采用Casson模型,拟合所得到的复合润滑脂流变曲线表明,纳米SiO2的比表面积越小,所制备的复合润滑脂的屈服应力和表观黏度越大。比表面积大的纳米SiO2制备的复合润滑脂易形成均相非触变流体,升高温度将会显著诱导负触变环的产生,从而降低润滑脂稳定性。在高剪切速率时,在3种制备的复合润滑脂中,纳米SiO2-二甲基硅油复合润滑脂的黏温性能最佳。这种复合润滑脂独特的触变效应是由其内部SiO2纳米粒子絮状微结构和黏滞运动所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絮状微结构 触变性 负触变环 黏温特性
下载PDF
纳米SiO_2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蒋龙川 牛双蛟 +1 位作者 尹荔松 何捷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9-181,共3页
简述了纳米SiO2的制备方法、制备原理以及在涂料、橡胶、纺织、陶瓷、生物和医学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对纳米SiO2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的基本构-效关系研究(Ⅱ)——软而不粘 被引量:7
10
作者 宁继鑫 范浩军 +3 位作者 陈意 刘世勇 李成祥 王伟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9-33,共5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以原位生成的纳米SiO2作为防粘材料,获得了一种纳米SiO2原位杂化的水性聚氨酯,并对其力学性能、粒径、表面形貌、动态力学性能等进行...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以原位生成的纳米SiO2作为防粘材料,获得了一种纳米SiO2原位杂化的水性聚氨酯,并对其力学性能、粒径、表面形貌、动态力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酯醚共聚二元醇作为软段,以摩尔比n(TDI)∶n(HDI)=3∶1作为硬段,正硅酸乙酯用量为聚氨酯固含量的1%,可得到低模量、高弹性、软而不粘的水性聚氨酯;纳米SiO2改性,在聚氨酯大分子链间引入了疏水的、柔性的交联结构,其模量和弹性基本不变,防粘性得到明显改善,满足服装等软革面层树脂软而不粘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纳米siO2 软而不粘 服装革
下载PDF
纳米SiO_2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坚 蒋子平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0,共3页
通过具体的试验研究不同含量的纳米SiO_2对钢纤维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纳米SiO_2能提高普通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特别是早期抗压强度;纳米SiO_2的能提高普通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在一... 通过具体的试验研究不同含量的纳米SiO_2对钢纤维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纳米SiO_2能提高普通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特别是早期抗压强度;纳米SiO_2的能提高普通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在一定含量范围内,随纳米SiO_2含量增加,立方体抗拉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也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立方体抗压强度 轴心抗拉强度 钢纤维混凝土
下载PDF
纳米SiO_2/WPU复合芳纶防刺材料 被引量:5
12
作者 雷鹏 孙润军 +1 位作者 王秋实 王蕊宁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4,共5页
通过单纱拔出、防刺性能、柔顺性和SEM测试,分析了纳米SiO_2/WPU复合芳纶材料的防刺性能。结果表明,织物经WPU复合后,纱线间紧密程度增加,防刺性能显著提高;随着纳米SiO_2的加入,复合材料的防刺性能进一步提高,当纳米SiO_2含量为3%时,... 通过单纱拔出、防刺性能、柔顺性和SEM测试,分析了纳米SiO_2/WPU复合芳纶材料的防刺性能。结果表明,织物经WPU复合后,纱线间紧密程度增加,防刺性能显著提高;随着纳米SiO_2的加入,复合材料的防刺性能进一步提高,当纳米SiO_2含量为3%时,防刺性能最好,与纯织物相比,在质量增加62%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最大穿刺力增加了688%,能量吸收增加了692%;当纯织物与复合材料防刺性能几乎相同时,柔顺性也几乎相同,同时,复合材料能够提高穿着者的活动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整理 纳米二氧化硅 水性聚氨酯 防刺性能 芳纶
下载PDF
纳米SiO2在钧瓷釉料中的应用及对釉料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法文君 卢强 +4 位作者 吴亚娟 朱聪旭 冯铭华 李应洲 亓会锁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55-2259,共5页
在钧瓷基础釉中加入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以使钧瓷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釉色,但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流釉现象。在传统钧瓷中,适当的流釉可以给瓷器带来艺术的美感,严重的流釉反而影响钧瓷的艺术效果和产品质量。通过在钧瓷釉料中添加纳米SiO_2,... 在钧瓷基础釉中加入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以使钧瓷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釉色,但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流釉现象。在传统钧瓷中,适当的流釉可以给瓷器带来艺术的美感,严重的流釉反而影响钧瓷的艺术效果和产品质量。通过在钧瓷釉料中添加纳米SiO_2,并控制其质量比例在2wt%和4wt%,研究纳米SiO_2对钧瓷釉料性质的影响。添加纳米SiO_2前后的钧瓷釉料的结构和性质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面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电子能谱仪进行表征分析。对比发现,纳米SiO_2的添加可提高釉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有效地改善钧瓷制品的流釉现象,并且能够提高釉层的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钧瓷 纳米si O2 流釉 釉色
下载PDF
纳米SiO_2表面改性及其在WPUA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利华 赵永丽 +1 位作者 倪忠斌 陈明清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83-286,共4页
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光固化法制备纳米SiO2/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复合涂膜,考察了纳米SiO2的粒径、改性条件及SiO2和2,2-二羟甲基丙酸(DMPA)用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H... 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光固化法制备纳米SiO2/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复合涂膜,考察了纳米SiO2的粒径、改性条件及SiO2和2,2-二羟甲基丙酸(DMPA)用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H-570用量为10%,反应温度为60℃和反应时间为7 h时,对纳米SiO2表面的改性效果最好;采用粒径为56 nm的改性SiO2所制备的WPUA具有优良的性能;当DMPA的质量分数为6.5%~8.0%时,WPUA乳液的稳定性和外观较好;当加入1.0%改性后的纳米SiO2时,WPUA乳液和涂膜的综合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表面改性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 KH-570
下载PDF
Hydro-Abrasive Erosion of Concrete Incorporated with Nano-SiO_2, Super-Fine Slag or Rubber Powder 被引量:2
15
作者 HE Zhen CHEN Xiaorun +1 位作者 YANG Huamei CAI Xinhua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13年第6期535-540,共6页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s the concretes respec- tively incorporated with 5% (m : rn) nano-SiO2 (NS), 40% (rn : m) super- fine slag (SS), as well as 40% (m : m) SS combining 20% replacement of sand vo...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s the concretes respec- tively incorporated with 5% (m : rn) nano-SiO2 (NS), 40% (rn : m) super- fine slag (SS), as well as 40% (m : m) SS combining 20% replacement of sand volume with RP. The test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clude compressive strength, abrasion resistant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mong these concretes, the SS-RP concrete has the highest abrasion re- sistant strength with increment ratios of 1.71 and 1.35 at 28 days and 90 days, respectively; the SS concrete has the highest com- pressive strength with increment ratios of 2.03 and 1.95 at 28 days and 90 days, respectively; the elastic modulus of SS-RP concrete significantly decrease compared with the SS concrete and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concrete. It is concluded that NS, SS, and RP all can improve the abrasion resistance of concrete, and it will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en SS combining RP is incorpo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abrasion resistance nano-si02 super-fineslag rubber powder
原文传递
纳米SiO_2改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立俊 曹有名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6,共5页
采用预聚体一步法制备了单组分湿固化nano-SiO2(纳米SiO2)改性PU(聚氨酯)胶粘剂,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法、热失重分析(TGA)法、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和扫描电镜(SEM)等对nano-SiO2改性PU胶粘剂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纳米粒... 采用预聚体一步法制备了单组分湿固化nano-SiO2(纳米SiO2)改性PU(聚氨酯)胶粘剂,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法、热失重分析(TGA)法、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和扫描电镜(SEM)等对nano-SiO2改性PU胶粘剂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存在使PU的氢键结构发生了变化;随着nano-SiO2含量的不断增加,改性PU胶粘剂的初始粘接强度和最终粘接强度均呈先升后降态势,并且在w(nano-SiO2)=1.2%(相对于PU预聚体质量而言)时相对最大,而且分别比纯PU胶粘剂增加了117%和108%;同时,与纯PU胶粘剂相比,用1.2%nano-SiO2制备的PU胶粘剂,其熔融温度和分解温度分别提高了2.67℃和2.92℃;当w(nano-SiO2)≤1.2%时,nano-SiO2在PU胶粘剂基体中的分散性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氨酯 单组分 湿固化 胶粘剂 力学性能 热性能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对阻燃中密度纤维板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勰 李黎 +1 位作者 王明枝 姚婷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11年第1期30-34,共5页
以纳米二氧化硅作为改性剂,采用正交实验优化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热压工艺,探讨了纳米二氧化硅加入量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纳米二氧化硅能提高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内结合强度、弹性模量,略微降低阻燃性... 以纳米二氧化硅作为改性剂,采用正交实验优化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热压工艺,探讨了纳米二氧化硅加入量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纳米二氧化硅能提高阻燃中密度纤维板的内结合强度、弹性模量,略微降低阻燃性能。本实验的优化工艺按其对实验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列为:脲醛胶施加量10%(质量分数,下同),纳米二氧化硅施加量4%,热压温度(160±5)℃,阻燃剂施加量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磷一氮系阻燃剂 中密度纤维板 内结合强度
下载PDF
聚酯纤维的阻燃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卫卫 曹海建 +1 位作者 钱坤 承永刚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5-68,共4页
本文以微胶囊红磷为主要阻燃剂,纳米SiO2为增韧剂,采用共混熔融法制备阻燃型聚酯纤维样条,并研究阻燃剂及增韧剂用量对聚酯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胶囊红磷能明显增强聚酯纤维的阻燃性能,纳米SiO2的加入能改善聚酯纤... 本文以微胶囊红磷为主要阻燃剂,纳米SiO2为增韧剂,采用共混熔融法制备阻燃型聚酯纤维样条,并研究阻燃剂及增韧剂用量对聚酯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胶囊红磷能明显增强聚酯纤维的阻燃性能,纳米SiO2的加入能改善聚酯纤维样条的力学性能;微胶囊红磷含量为5%时,聚酯纤维样条的极限氧指数(LOI)值为33,拉伸强度为17.99MPa,弯曲强度为26.75MPa,冲击强度为1.97kJ/m2,材料力学性能下降严重;微胶囊红磷含量为3%、纳米SiO2含量为2%时,聚酯纤维样条的LOI值为29,拉伸强度为35.51N/mm2,弯曲强度为31.54MPa,冲击强度为2.03kJ/m2,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红磷 纳米siO2 聚酯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极限氧指数(LOI)
下载PDF
二氧化硅纳米粒杀菌性能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辉 孙琼 钱俊青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610-613,共4页
二氧化硅纳米粒可与许多高分子聚合物复合制备纳米复合涂膜材料,从而提高聚合物的成膜效能特性以及保鲜效果.本实验探索获得了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分散条件:分散温度35℃,超声时间20min,pH值7.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二氧化硅纳米粒的杀菌率.... 二氧化硅纳米粒可与许多高分子聚合物复合制备纳米复合涂膜材料,从而提高聚合物的成膜效能特性以及保鲜效果.本实验探索获得了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分散条件:分散温度35℃,超声时间20min,pH值7.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二氧化硅纳米粒的杀菌率.结果表明:二氧化硅纳米粒对大肠杆菌的最高杀菌率为(50.5±2.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高杀菌率为(27.2±0.5)%,对粘红酵母的最高杀菌率为(23.5±0.3)%,二氧化硅纳米粒具有应用于抗菌包装材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分散 杀菌
下载PDF
Effects of combined additions of SiO2 and MoS2 nanoparticles as lubricant additive on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AZ31 magnesium alloy 被引量:2
20
作者 XIE HongMei JIANG Bin +2 位作者 WANG QingHang XIA XiangSheng PAN FuShe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689-698,共10页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combinative addition of nano-MoS2 and nano-SiO2 to the base oil have been investigated with a reciprocating ball-on-plate tribotester for magnesium alloy-steel contacts. The results demo...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combinative addition of nano-MoS2 and nano-SiO2 to the base oil have been investigated with a reciprocating ball-on-plate tribotester for magnesium alloy-steel contac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optimum mass ratio of nano-SiO2 to nano-MoS2 is 0.25:0.75. The optimum combinative addition into the base oil reduces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by 43.8% 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Sa) by 31.7% when compared to that found with the base oil. Meanwhile, the combinative addition of nano-MoS2 and nano-SiO〉 in comparison with single nanoparticles addition, is more pronounced in terms of the lubrication film stability. The excellent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SiO2/MoS2 combinations are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physical adsorption films and tribochemical products during the rubbing process and the micro-cooperation of various nano-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shapes and lubrication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MOS2 nano-si02 lubricant additiv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magnesium allo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