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9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纳米无机颗粒/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击穿强度性能 被引量:44
1
作者 王旗 李喆 尹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0-235,共6页
为研究微、纳米无机颗粒对环氧树脂击穿强度的影响,制备出了不同含量微、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采用球球电极对试样进行了交流击穿实验,通过实验发现适量的纳米氧化铝颗粒的添加增强了环氧树脂的击穿强度,而微... 为研究微、纳米无机颗粒对环氧树脂击穿强度的影响,制备出了不同含量微、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采用球球电极对试样进行了交流击穿实验,通过实验发现适量的纳米氧化铝颗粒的添加增强了环氧树脂的击穿强度,而微米氧化铝颗粒降低了环氧树脂的击穿强度。通过比较亲水性和疏水性纳米氧化硅颗粒对环氧树脂击穿强度的影响发现,随着亲水性纳米氧化硅颗粒含量的增加,纳米复合材料击穿强度随含量增加而增大,而相同含量的疏水性纳米氧化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击穿强度低于纯环氧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微米氧化铝 纳米氧化硅 击穿强度 环氧树脂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刘琪 崔海信 +2 位作者 顾微 林春梅 李颖 《纳米科技》 2009年第3期15-18,共4页
为改善用作农药载体的纳米SiO2的分散性和疏水性,以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SiO2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SEM、XRD、FTIR以及元素分析等表征方法对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H-570能够成功地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并且提高其分散性... 为改善用作农药载体的纳米SiO2的分散性和疏水性,以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SiO2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SEM、XRD、FTIR以及元素分析等表征方法对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H-570能够成功地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并且提高其分散性。最佳偶联改性的反应条件为:改性剂用量5%,改性时间5h。在此条件下,改性纳米SiO2的接枝率为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硅烷偶联剂 改性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表面接枝包覆纳米SiO_2的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美英 佘庆彦 +1 位作者 刘国栋 瞿雄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28-231,共4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 PS)处理纳米S iO2,并用FT-IR、ζ-电势、TG、TEM对纳米S iO2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 iO2的接枝率随偶联剂M PS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pH值为4,M PS/S iO2为50%,反应温...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 PS)处理纳米S iO2,并用FT-IR、ζ-电势、TG、TEM对纳米S iO2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 iO2的接枝率随偶联剂M PS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pH值为4,M PS/S iO2为50%,反应温度为110℃、时间为90 m in时,纳米S iO2表面M PS的接枝包覆率达到35.7%;此时纳米S iO2粒子在乳液中的分散更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S 纳米SIO2 表面处理 接枝包覆
下载PDF
表面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填充聚丙烯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31
4
作者 容敏智 章明秋 +1 位作者 潘顺龙 Friedrich K.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4-190,共7页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方法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 (SiO2 )及其表面接枝改性对聚丙烯 (PP)结晶过程、等温与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 ,并研究了上述等温结晶的熔融行为和平衡熔点 .研究发现纳米SiO2 具有明显的异相成核效应 ,能够提高PP的结晶温...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方法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 (SiO2 )及其表面接枝改性对聚丙烯 (PP)结晶过程、等温与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 ,并研究了上述等温结晶的熔融行为和平衡熔点 .研究发现纳米SiO2 具有明显的异相成核效应 ,能够提高PP的结晶温度、熔融温度、结晶度和结晶速率 ,但降低聚丙烯结晶的完善程度 .粒子的表面接枝处理 ,因改善了粒子与基体的亲和性而有利于粒子成核效应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表面接枝改性 纳米二氧化硅 结晶行为 差示扫描量热法
下载PDF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和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姚嘉诚 延永东 +3 位作者 徐鹏飞 刘荣桂 谢桂华 郭彦领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72-1777,共6页
为研究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CCW)与纳米二氧化硅(NS)对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制备了基准混凝土、单掺3%CCCW、复掺3%CCCW和1%、2%及3%NS的5种混凝土试件,通过抗压强度试验、超声波探伤试验和SEM试验研究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不... 为研究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CCW)与纳米二氧化硅(NS)对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的影响,制备了基准混凝土、单掺3%CCCW、复掺3%CCCW和1%、2%及3%NS的5种混凝土试件,通过抗压强度试验、超声波探伤试验和SEM试验研究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不同养护龄期下(7 d、14 d、28 d、56 d)混凝土的自修复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延长和NS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单掺CCCW和复掺CCCW与NS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优于基准混凝土,且复掺情况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单掺CCCW混凝土;单掺CCCW和复掺CCCW与NS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复掺情况下混凝土修复后抗压强度的增长趋势和波速明显优于其他混凝土;预压80%极限抗压强度的混凝土自修复效果优于预压60%的情况。其中,复掺3%CCCW与1%NS混凝土修复后的抗压强度、波速与强度恢复率均高于其他混凝土;CCCW与NS的掺入促进了裂缝处未水化水泥颗粒的水化反应,生成结晶体,从而形成致密的结晶体网络,提高了混凝土自修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纳米二氧化硅 自修复 SEM 强度恢复率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改性机制及其多尺度模型 被引量:37
6
作者 徐晶 王先志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53-1058,共6页
从宏观和微观尺度上研究了纳米SiO2改性对早龄期混凝土中界面过渡区(ITZ)力学行为的影响。测试了混凝土的强度及弹性模量,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并结合统计手段对ITZ进行了表征。同时,从2个尺度层面分别建立了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 从宏观和微观尺度上研究了纳米SiO2改性对早龄期混凝土中界面过渡区(ITZ)力学行为的影响。测试了混凝土的强度及弹性模量,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并结合统计手段对ITZ进行了表征。同时,从2个尺度层面分别建立了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掺入有效提高了早龄期混凝土的综合力学性能,并主要提高了ITZ的力学性能,使ITZ与浆体本体的模量比从50%提升到80%。纳米SiO2改性机制以加速水化反应为主,在早期生成大量水化产物,尤其是低密度水化硅酸钙凝胶,进而填充微孔,改善ITZ的微观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界面过渡区 纳米二氧化硅 纳米压痕
原文传递
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应用及制备进展 被引量:36
7
作者 姜小阳 李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7-582,共6页
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在电子、光学器件、化学生物芯片、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几种制备方法,例如:溶胶-凝胶法、模板法、沉淀法、超重力法、微乳液法等,并对这些工艺方法的优缺点做了简单评述,最后... 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在电子、光学器件、化学生物芯片、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几种制备方法,例如:溶胶-凝胶法、模板法、沉淀法、超重力法、微乳液法等,并对这些工艺方法的优缺点做了简单评述,最后对二氧化硅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微球 应用 制备
下载PDF
尼龙6/纳米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魏珊珊 张平 王霞瑜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2-44,59,共4页
通过原位聚合合成法制备了综合性能很好的尼龙 6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与自制纯尼龙 6相比 ,当纳米SiO2 的含量在 3 .6%时力学综合性能最优 ,拉伸强度提高了 18% ;断裂伸长率提高了 3 5 % ;U型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 13 % ;弹性模量提高了 1... 通过原位聚合合成法制备了综合性能很好的尼龙 6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与自制纯尼龙 6相比 ,当纳米SiO2 的含量在 3 .6%时力学综合性能最优 ,拉伸强度提高了 18% ;断裂伸长率提高了 3 5 % ;U型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 13 % ;弹性模量提高了 19% .随着纳米SiO2 含量的增加 ,各种力学性能都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同时对这些趋势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尼龙6 纳米SIO2 力学性能 纳米二氧化硅 拉伸强度 弹性模量
下载PDF
气相法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表面 被引量:32
9
作者 欧阳兆辉 伍林 +5 位作者 李孔标 曹淑超 王艳 连兰 易德莲 秦晓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65-1268,共4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A-151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并且反应副产物没有腐蚀性,有利于保护设备和环境保护。分别用表面羟基数、亲油化度等性能来表征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效果。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151确实已经和纳米二氧化硅... 采用硅烷偶联剂A-151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并且反应副产物没有腐蚀性,有利于保护设备和环境保护。分别用表面羟基数、亲油化度等性能来表征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效果。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151确实已经和纳米二氧化硅表明的羟基发生了化学反应,通过透射电镜研究发现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在乙醇中达到纳米级的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表面改性 硅烷偶联剂
下载PDF
微裂缝封堵剂评价新方法及强封堵钻井液配方优选 被引量:32
10
作者 张洪伟 左凤江 +4 位作者 李洪俊 李立昌 刘彦妹 李海彪 张雅欣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45,49,共4页
硬脆性泥页岩井壁失稳问题是致密油气等非常规资源钻井过程中的常见难题,目前普遍认为增强对泥页岩微纳米裂缝的封堵,是减少井下复杂的关键。选用一种孔径与泥页岩的微裂缝比较匹配的新型混合纤维素滤膜,替代滤纸做滤失实验,通过对比瞬... 硬脆性泥页岩井壁失稳问题是致密油气等非常规资源钻井过程中的常见难题,目前普遍认为增强对泥页岩微纳米裂缝的封堵,是减少井下复杂的关键。选用一种孔径与泥页岩的微裂缝比较匹配的新型混合纤维素滤膜,替代滤纸做滤失实验,通过对比瞬时滤失量大小,评价了单一处理剂溶液对滤膜的封堵效果。利用该方法进行评价,优选出微纳米粒径的石灰石和二氧化硅复配使用,辅以聚胺、铝合物等抑制封堵剂,构建了一种无黏土相微纳米强封堵钻井液。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在较低表观黏度下,具有较高的动塑比和φ6、φ3读数,有利于水平井井眼净化;具有较低的滤失量,岩屑滚动回收率接近100%,封堵能力远高于常规聚合物体系,可用于致密油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的钻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脆性泥页岩 井壁稳定 瞬时滤失 纤维素滤膜 微纳米封堵钻井液 纳米二氧化硅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工艺及其进展 被引量:25
11
作者 曹淑超 伍林 +3 位作者 易德莲 秦晓蓉 刘峡 孙少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9期1-3,共3页
综述了纳米二氧化硅的性质及其在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等方面的应用。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超重力法等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新工艺,并对各工艺的特点进行了简述,对纳米二氧化硅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制备 进展 应用
下载PDF
SiC作为纳米SiO2多孔绝热材料红外遮光剂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封金鹏 陈德平 +2 位作者 杨淑勤 倪文 胡子君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0,48,共4页
中高温环境下纳米SiO2多孔绝热材料对红外热辐射近于透明,而导致其绝热性能变差。针对这一问题,将SiC微粉作为红外遮光剂引入绝热材料中,测定了不同粒度和掺加量试样的有效消光系数。结果发现,在波长为2.5~7.0μm红外辐射波段,SiC微粉... 中高温环境下纳米SiO2多孔绝热材料对红外热辐射近于透明,而导致其绝热性能变差。针对这一问题,将SiC微粉作为红外遮光剂引入绝热材料中,测定了不同粒度和掺加量试样的有效消光系数。结果发现,在波长为2.5~7.0μm红外辐射波段,SiC微粉的引入能使材料有效消光系数大幅提高。无遮光剂试样的有效消光系数为1.9~12.6m2/kg,而加入质量分数25%中位粒径3.029μm的SiC微粉(SiC03)后,试样有效消光系数达到52.7~58.8m2/kg。背温试验结果证明了纳米SiO2多孔绝热材料中引入SiC后,其隔热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绝热材料 红外遮光剂 有效消光系数
下载PDF
复合改性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被引量:30
13
作者 肖建庄 李标 +1 位作者 杨钱荣 杨晓斌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共5页
提出了粉煤灰和纳米SiO2的复合改性方法,使用质量取代法,研究了粉煤灰和纳米SiO2单掺及复掺对再生混凝土(RA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84d)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全部取代天然粗骨料会显著降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84d氯离子迁移系数和电... 提出了粉煤灰和纳米SiO2的复合改性方法,使用质量取代法,研究了粉煤灰和纳米SiO2单掺及复掺对再生混凝土(RA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84d)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全部取代天然粗骨料会显著降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84d氯离子迁移系数和电通量分别提高了101.7%和89.1%;单掺SiO2或粉煤灰时,随着取代率的提高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越好。复掺纳米SiO2和粉煤灰能够产生叠加效应,显著提高RAC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其中复掺2%纳米SiO2与30%粉煤灰时84d氯离子迁移系数和电通量分别降低了72.3%和89.1%,甚至优于普通混凝土,并且相同掺量的纳米SiO2对30%的粉煤灰改性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复合改性 纳米SIO2 粉煤灰 抗氯离子渗透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涂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超灿 汤先文 单松高 《胶体与聚合物》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分别采用水溶性有机硅偶联剂和无皂乳液聚合方法 ,在水介质中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经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的团聚体尺寸由原来 2 0 0 nm左右减少到 80 nm。实验表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的复合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涂膜的力学性能有... 分别采用水溶性有机硅偶联剂和无皂乳液聚合方法 ,在水介质中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经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的团聚体尺寸由原来 2 0 0 nm左右减少到 80 nm。实验表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的复合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涂膜的力学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 ,并使其耐洗刷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聚丙烯酸酯 乳胶涂料 涂膜 制备 性能 表面改性 团聚体尺寸
下载PDF
环氧树脂/SiO_2,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惠雪梅 张炜 王晓洁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0,共3页
采用直接共混法制备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纳米Si0_2的用量对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以及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_2用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其中冲击强度为37.9 kJ/m^2,弯曲强度为192.8 MPa,弯曲弹性模量... 采用直接共混法制备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纳米Si0_2的用量对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以及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_2用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其中冲击强度为37.9 kJ/m^2,弯曲强度为192.8 MPa,弯曲弹性模量为4.5 GPa,马丁耐热温度为 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耐热性能 粘度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5-氟尿嘧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尹静波 陈红丹 +3 位作者 罗坤 庄秀丽 陈学思 曹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74-1176,共3页
Microspheres containing an antimetabolite drug 5-Fluorouracil were prepared from (poly(lactic) acide)(PLA) or poly(lactic acid)-polyethylene glycol(PLA-PEG) as the carrier by using a water-in-oil-in-water emulsion sol... Microspheres containing an antimetabolite drug 5-Fluorouracil were prepared from (poly(lactic) acide)(PLA) or poly(lactic acid)-polyethylene glycol(PLA-PEG) as the carrier by using a water-in-oil-in-water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technique. The conditions of the microspheres preparation such as polymer concentration in organic solvent,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of PLA-PEG and PLA/PEG mass ratio were discussed.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the size of the microspheres were observed by SEM. The drug content of microspheres was examined by TGA and the drug release in vitro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drug content increased with the nano-silica used. The highest drug content in this study was 39.9%. The drug-release kinetics satisfied the requirements of controlled drug-rel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聚乳酸(PLA) 乳酸-乙二醇(PLA—PEG) 微球 纳米二氧化硅 控制药物释放
下载PDF
填充纳米SiO_2对聚偏氟乙烯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裕卿 张红柳 曲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51,共5页
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膜材料,被广泛用于溶液的净化、分离、浓缩过程.但由于它的疏水性,膜在分离过程中极容易受到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污染,会导致膜通量下降,使用寿命缩短.为提高膜的性能,将经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 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膜材料,被广泛用于溶液的净化、分离、浓缩过程.但由于它的疏水性,膜在分离过程中极容易受到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污染,会导致膜通量下降,使用寿命缩短.为提高膜的性能,将经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纳米SiO2粒子填充到聚偏氟乙烯铸膜液中,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复合膜,并对该膜的形貌、韧性、亲水性和中水处理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的纳米SiO2能够在膜内均匀分散,使复合膜的韧性显著提高,在处理中水过程中纳米SiO2粒子与PVDF结合良好;膜的接触角由83°下降到41°,通量相对稳定,在0.1 MPa操作压力下通量维持在280 L/(m2.h),表明复合膜的耐污染能力大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聚偏氟乙烯 复合膜
下载PDF
可分散性纳米二氧化硅增强硅橡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丰 郑秋红 +2 位作者 李小红 丁涛 张治军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63,共7页
采用表面经过硅烷偶联剂原位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增强硅橡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Payne效应考察了纳米二氧化硅在硅橡胶中的分散特性;用DSC分析了复合体系的低温结晶行为;考察了填料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修饰后纳米... 采用表面经过硅烷偶联剂原位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增强硅橡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Payne效应考察了纳米二氧化硅在硅橡胶中的分散特性;用DSC分析了复合体系的低温结晶行为;考察了填料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修饰后纳米颗粒表面非极性有机基团的存在和表面能的降低,无须加入分散剂,纳米颗粒就能在硅橡胶中有较好的分散;在各自最优添加量时,DNS-3链状纳米二氧化硅增强的硅橡胶相对于气相法二氧化硅增强的硅橡胶在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上有显著提高;DNS-2纳米二氧化硅增强性能与气相法二氧化硅的相当,但前者混炼胶黏度较小,有较好的加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硅橡胶 增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团聚特性对水泥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孔德玉 杜祥飞 +1 位作者 杨杨 Surendra P Shah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99-1606,共8页
以团聚粒径很大的沉淀二氧化硅(PS)和团聚粒径较小的纳米二氧化硅(NS)为原材料,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团聚特性对水泥水化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S相比,虽然PS团聚粒径很大,后期火山灰活性较低,其早期火山灰活性却较大,对水泥水化的... 以团聚粒径很大的沉淀二氧化硅(PS)和团聚粒径较小的纳米二氧化硅(NS)为原材料,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团聚特性对水泥水化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S相比,虽然PS团聚粒径很大,后期火山灰活性较低,其早期火山灰活性却较大,对水泥水化的促进作用也更明显。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NS和PS的火山灰反应产物的胶结作用有限,其与水泥水化产物本体之间甚至存在明显的界面过渡区。压汞分析表明:掺PS和NS均可有效降低硬化水泥石毛细孔率;与掺PS相比,掺NS对减小20 nm~10μm的凝胶孔和毛细孔体积更有利。掺纳米二氧化硅对硬化水泥石微观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团聚颗粒对水泥分散体系的填充效应和吸水效应所致,与晶核效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团聚 水泥水化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