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微粒在医药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梁勇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1年第5期39-41,共3页
对纳米医药学概念。
关键词 纳米微粒 纳米医药学 纳米药物 应用 纳米微粒载体 纳米靶向药物
下载PDF
纳米冷冻治疗学——纳米医学的新前沿 被引量:9
2
作者 刘静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15期67-74,共8页
近年来,借助低温方法对恶性肿瘤实施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临床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主题。为了突破制约传统冷冻手术治疗效率的技术瓶颈,本实验室首次提出将纳米技术与低温工程学相结合,以发展先进肿瘤微创治疗方法的技术理念,... 近年来,借助低温方法对恶性肿瘤实施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临床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主题。为了突破制约传统冷冻手术治疗效率的技术瓶颈,本实验室首次提出将纳米技术与低温工程学相结合,以发展先进肿瘤微创治疗方法的技术理念,并在相应的机理分析、试验研究和医疗仪器的研制等方面取得进展。种种态势表明,纳米冷冻治疗学正成为纳米医学领域内极具探索价值的新前沿。由于这一方法在调控冰球生长方向和强度、确保肿瘤适形治疗以及提高医学成像分辨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段,因而在预期的临床应用上可望取得较佳结果。该方法的提出,为发展高效物理靶向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在简要剖析低温医学技术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评述了纳米冷冻治疗这一未来纳米医学领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阐述了其基本特点、功能和应用方式等问题,并以本实验室前期取得的系列进展为例,剖析了在现阶段发展纳米冷冻治疗技术的途径;同时也对纳米冷冻治疗学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归纳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冷冻手术 纳米医学 低温医学 肿瘤临床 微创治疗 物理治疗
下载PDF
木犀草素纳米制剂通过介导ERK/p38 MAPK/ JNK 改善体内外氧化应激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梁晨 王叶叶 +2 位作者 江羽 谭立伟 谭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3-759,778,共8页
为探讨木犀草素-泊洛沙姆纳米制剂对体内外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实验使用泊洛沙姆(F127)包裹木犀草素制备纳米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采用透析法评价其体外释放行为。建立体外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对各组细胞进行活性... 为探讨木犀草素-泊洛沙姆纳米制剂对体内外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实验使用泊洛沙姆(F127)包裹木犀草素制备纳米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采用透析法评价其体外释放行为。建立体外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对各组细胞进行活性检测和细胞骨架染色。利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MAPK的磷酸化水平。通过中动脉线栓阻断法建立大鼠右侧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用于评价其体内氧化应激损伤,测定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及血浆中氧化应激水平(SOD、MDA、GSH-Px)。最后对木犀草素纳米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木犀草素纳米制剂多呈球形,粒径均一,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且木犀草素可以缓慢地从胶束中释放出来。体内外抗氧化应激作用表明,木犀草素纳米制剂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p-JNK、p-p38、p-ERK表达(P<0.01),且细胞骨架清晰呈网状结构。同时木犀草素纳米制剂可显著降低大鼠脑梗死体积(P<0.05),上调SOD、GSH-Px水平(P<0.01),下调MDA水平(P<0.01),显著提高了其抗氧化应激损伤作用。其机制与木犀草素纳米制剂延长了其体内循环时间,提高了血药浓度,通过抑制MAPK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有效减少了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 木犀草素纳米制剂 氧化应激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通识类选修课《纳米医药》课程的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宇光 李晶 +5 位作者 陈建平 刘涛 臧慧敏 于敬茹 闫柄伏 武世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23期170-175,共6页
为了更好地在通识类选修课程《纳米医药》中融入思政内容和思政元素,达到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的效果,现将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团队融入了学生工作辅导员教师和实验教学教师,尝试将开放实验和大... 为了更好地在通识类选修课程《纳米医药》中融入思政内容和思政元素,达到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的效果,现将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团队融入了学生工作辅导员教师和实验教学教师,尝试将开放实验和大学生创新项目融入到选修课程的实验中。经过近5年的教学实践,初步形成理论课程学原理、实验课程悟真谛、教学实践有成果的选修课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在大学生比赛和科研论文发表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绩,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该模式下,课程教学团队成长为思政团队和学生科研项目团队,为创新人才培养打造了一个综合平台,相关工作正在逐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修课 纳米医药 思政教学 教学团队 辅导员 实验教师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靶向治疗大肠癌的纳米药物及其载体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潘刚 殷佩浩 范跃祖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大肠癌是目前世界发病率第四位的恶性肿瘤,发病初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因此早期较难发现,诊断出时大多属于进展期。进展期的治疗多用化疗、介入治疗、放疗等方法,其中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机体细胞也有杀伤作用。近年来,... 大肠癌是目前世界发病率第四位的恶性肿瘤,发病初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因此早期较难发现,诊断出时大多属于进展期。进展期的治疗多用化疗、介入治疗、放疗等方法,其中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机体细胞也有杀伤作用。近年来,各类新兴纳米靶向递送系统不断发展,由于纳米粒子可靶向定位于肿瘤组织,因而其在肠道肿瘤尤其是伴有转移的肠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针对目前纳米药物载体材料的类型、研究现状及其在大肠癌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 纳米载体材料 大肠癌 综述 药物载体 发病率
原文传递
多肽金纳米粒P12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6
作者 刘夏荔 马惠强 +2 位作者 黄凯峰 姬宇婷 杨红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2年第9期18-22,27,共6页
目的:探究多肽金纳米粒P12经气道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将125 nmol/L P12作为初始浓度,采用剂量递增法经小鼠气道给药,通过观察气道给予递增剂量的P12后小鼠1周内每日的临床症状和体质量变化,确认小鼠对P12的最大耐受剂量... 目的:探究多肽金纳米粒P12经气道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将125 nmol/L P12作为初始浓度,采用剂量递增法经小鼠气道给药,通过观察气道给予递增剂量的P12后小鼠1周内每日的临床症状和体质量变化,确认小鼠对P12的最大耐受剂量;经小鼠气道给予50μL治疗剂量(500 nmol/L)和大剂量(2μmol/L)P1224 h后,通过观察小鼠的血常规、血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进一步评价P12的急性毒性,以评估P12的体内安全性。结果:在给药后的1周内,给药量高达治疗剂量的4倍时小鼠的体质量下降也不大于15%,且临床症状表现正常。气道给予治疗剂量或大剂量P1224 h后,小鼠的脏器系数、血常规、血生化和主要脏器的组织病理学切片均表现正常。结论:经小鼠气道给予P12的最大耐受剂量远高于治疗剂量,P12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多肽 生物安全性 气道给药 纳米医学
下载PDF
金属-多酚网络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胥芷灵 贾永艳 +3 位作者 祝侠丽 直炜炜 李东红 黄胜楠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63-472,共10页
金属离子在生物医学和化学催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酚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潜在保健作用的化合物,金属离子和多酚结构可以相互交联自组装形成金属-多酚网络(metalpolyphenolic network,MPN),发挥金属与多酚的协同效应。近年来,... 金属离子在生物医学和化学催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酚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潜在保健作用的化合物,金属离子和多酚结构可以相互交联自组装形成金属-多酚网络(metalpolyphenolic network,MPN),发挥金属与多酚的协同效应。近年来,基于MPN的表面涂层具有独特的优势被广泛用于装载各种抗肿瘤药物和构建多功能治疗诊断纳米服务平台,具有显著的诊疗效果。该文首先介绍了MPN的构建类型,详细论述了MPN的功能特性及其在肿瘤诊疗应用中的最新进展,包括肿瘤生物医学成像和抗肿瘤疗法。最后,总结了MPN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纳米医学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多酚网络 肿瘤诊疗 纳米医学
原文传递
人体动能驱动的可植入式电磁感应供电方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韦晓娟 刘静 周一欣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71,共7页
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满足各类治疗和诊断需求的可植入人体式医用器件日益增多,如何为其提供长期、稳定和高效的电能是一个关键问题。本研究分析了人体运动动能的量级,提出一种可植入式电磁发电装置,可适时捕捉人体动能并将其... 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满足各类治疗和诊断需求的可植入人体式医用器件日益增多,如何为其提供长期、稳定和高效的电能是一个关键问题。本研究分析了人体运动动能的量级,提出一种可植入式电磁发电装置,可适时捕捉人体动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通过理论分析、模拟及在体实验,证实了新方案可于人体运动中收集到足够的电能来对植入式医疗器件供电,并就各种影响发电的因素,如发电装置内的动态电磁场强度、运动幅度以及不同植入部位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评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发电器件微型化的问题。对于今后研究微型植入式医疗器械的永久性充电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植入式医疗器械 微电源 电磁转化 人体动能捕捉 微/纳米医学
下载PDF
肝素/二羟基铁纳米修饰对异种血管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陶运明 胡铁辉 +3 位作者 吴忠仕 唐浩 胡野荣 谭琦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肝素/二羟基铁多层复合物(HDcms)表面纳米修饰对去细胞异种血管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二羟基铁和肝素交替固定在去细胞牛颈静脉(DC-BJV)表面,构建一种新型的抗凝表面,并检测其表面微结构和生物相... 目的探讨肝素/二羟基铁多层复合物(HDcms)表面纳米修饰对去细胞异种血管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二羟基铁和肝素交替固定在去细胞牛颈静脉(DC-BJV)表面,构建一种新型的抗凝表面,并检测其表面微结构和生物相容性。结果甲苯胺蓝比色法显示,每组装一次约有(808±86)μg/cm^2肝素固定在DC—BJV表面。扫描电镜(SEM)和洗脱试验显示HDcms均匀稳定的包裹在胶原纤维表面,形成纳米膜并持续缓慢地释放肝素。抗凝血活性检测显示,实验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明显高于正常值。血小板黏附实验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10000μm^2血小板计数分别为(8±4)个和(48±16)个。皮下包埋4周和8周时实验组钙离子含量分别为(8.5±1.9)μg/mg和(21.5±6.8)μg/mg,对照组钙离子含量分别为(26.6±3.7)μg/mg和(112.6±16.9)μg/mg。结论HDcms能够牢固地结合在去细胞异种血管表面形成纳米厚度的抗凝表面,并能够提高其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肝素 移植 异种 纳米医学 组织相溶性 牛颈静
原文传递
纳米药物制剂体内分析方法及药动学研究进展和问题策略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仲曼 胡慧慧 +2 位作者 缪明星 何华 郝琨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1413-1425,共13页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药物制剂在改善药物递送、提高生物利用度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已成为临床新药开发研究的热点,为诸多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然而,由于对纳米药物制剂的体内过程了解不够全面,导致纳...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药物制剂在改善药物递送、提高生物利用度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已成为临床新药开发研究的热点,为诸多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然而,由于对纳米药物制剂的体内过程了解不够全面,导致纳米药物制剂的临床转化率极低,严重制约了纳米药物制剂的发展。基于纳米药物制剂良好的应用前景及目前药动学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调研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首先介绍了常见的具有不同纳米载体类型的纳米药物制剂的种类,对纳米药物制剂体内药物浓度分析测定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分析纳米载体的理化性质对纳米药物制剂体内药动学行为的影响,旨在为纳米药物制剂的体内过程研究提供参考,以获取更为全面的体内药动学数据,提高药物的临床转化率。同时针对目前纳米药物制剂的载体研究、体内浓度定量分析方法以及药动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纳米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 体内药物分析 药动学 恶性肿瘤 纳米载体
原文传递
纳米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国清 钟季康 王保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2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纳米技术和生物学相结合而形成的纳米生物学将是 2 1世纪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米技术和医学相结合形成的纳米医学必将大大改善医疗方法 ,提高治疗水平 ;被誉为 2 1世纪制造技术的纳米技术将允许我们廉价地制造一些复杂的分子机器 ... 纳米技术和生物学相结合而形成的纳米生物学将是 2 1世纪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米技术和医学相结合形成的纳米医学必将大大改善医疗方法 ,提高治疗水平 ;被誉为 2 1世纪制造技术的纳米技术将允许我们廉价地制造一些复杂的分子机器 ,也允许我们制造一些比细胞还要小很多的工具 ,利用这些工具我们可以更方便地来探究生命的奥秘 ,可以使医疗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生物医学 应用 纳米生物学 纳米医学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纳米药物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先红 《襄樊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72-75,共4页
文章介绍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粒、脂质体、脂肪乳等纳米药物制备中的应用,概述其应用原理和最新进展,对于开发研制纳米药物新剂型、新品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纳米药物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纳米粒 脂质体 脂肪乳
下载PDF
Current perspectives of nanoparticles in medical and dental biomaterials 被引量:5
13
作者 Ibrahim Mohamed Hamouda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2012年第3期143-151,共9页
Nanotechnology is gaining tremendous impetus due to its capability of modulating metals into their nanosize, which drastically changes the chemical, phys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metals.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i... Nanotechnology is gaining tremendous impetus due to its capability of modulating metals into their nanosize, which drastically changes the chemical, phys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metals.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intro- duced as materials with good potential to be extensively used in biological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Nanoparticles are clusters of atoms in the size range of 1-100 nm.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nano-composites are applied as good antibacterial agents. Due to the outbreak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aused by different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nd researchers are searching for new antibacterial agents. The metallic nanoparticles are the most promising as they show goo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due to their large surface area to volume ratios, which draw growing interest from researchers due to increasing microbial resistance against metal ions, antibio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sistant strains. Metallic nanoparticles can be used as effective growth inhibitors in various microorganisms and thereby are applicable to diverse medical devices. Nanotechnology discloses the use of elemental nanoparticles as active antibacterial ingredient for dental materials. In dentistry, both restorative materials and oral bacteria are believ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restoration failure. Secondary caries is found to be the main reason to restoration failure. Secondary caries is primarily caused by invasion of plaque bacteria (acid-producing bacteria) such as Streptococcus mutans and lactobacilli in the presence of fermentable carbohydrates. To make long-lasting restorations, antibacterial materials should be made. The potential of nanoparticles to control the formation of biofilms within the oral cavity is also coming under in- creasing scrutiny. Possible uses of nanoparticles as topically applied agents within dental materials and the appli- cation of nanoparticles in the control of oral infections are also review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PARTICLES nano-medicine nano-biomaterials nanoTECHNOLOGY antibacterial agent
下载PDF
CAR-T新型联用策略治疗实体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梦媛 蒋小猛 +1 位作者 孙沁怡 郭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3-449,共7页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在实体瘤的治疗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CAR-T细胞渗透性差,易发生T细胞耗竭现象、脱靶效应等,故实体瘤的CAR-T疗法...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在实体瘤的治疗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CAR-T细胞渗透性差,易发生T细胞耗竭现象、脱靶效应等,故实体瘤的CAR-T疗法需要提出新的治疗策略来提升治疗效果。与单一CAR-T治疗方式相比,CAR-T联合其他肿瘤治疗手段已经在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优异疗效。本篇综述总结了CAR-T联用不同肿瘤治疗方法:抗体药物、溶瘤病毒、肿瘤疫苗、纳米药物应对实体瘤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新的CAR-T联用策略治疗实体瘤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实体瘤 抗体药物 溶瘤病毒 肿瘤疫苗 纳米药物
下载PDF
纳米药物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春晓 魏训东 +2 位作者 黄卫 袁伟 马洁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546-1550,共5页
近几年来,受益于肿瘤免疫研究的进步,癌症治疗手段及诊断技术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将纳米药物与肿瘤免疫治疗相结合,在抗肿瘤治疗方面孕育着巨大的机遇。但是,纳米药物的临床应用也面临着生物安全性的考验,与机体免疫的协同作用机制还... 近几年来,受益于肿瘤免疫研究的进步,癌症治疗手段及诊断技术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将纳米药物与肿瘤免疫治疗相结合,在抗肿瘤治疗方面孕育着巨大的机遇。但是,纳米药物的临床应用也面临着生物安全性的考验,与机体免疫的协同作用机制还有待阐明。笔者总结了纳米药物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作用特点和机制,着重介绍纳米药物如何激活并长期刺激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进而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功能,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和展望,期待有助于纳米药物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的转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 肿瘤治疗 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相工程制备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及其增强肿瘤治疗研究
16
作者 宋京润 罗志敏 黄竹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与性能,纳米材料相工程可以调控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拓宽材料的应用领域.综述了二维纳米材料的定义及其制备方式,介绍了纳米材料相工程的概念、相工程的结构调控方式及相工程制备的纳米材料在增强肿瘤治疗方面... 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与性能,纳米材料相工程可以调控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拓宽材料的应用领域.综述了二维纳米材料的定义及其制备方式,介绍了纳米材料相工程的概念、相工程的结构调控方式及相工程制备的纳米材料在增强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为进一步拓展相工程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纳米材料 相工程 调控原子 纳米医学 肿瘤治疗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响应型的RNA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安 王向宇 +1 位作者 闫仪 王坚成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21,I0005,共14页
肿瘤作为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亟需寻找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药物的基因疗法可以调节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已在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展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治疗潜力。基于肿瘤组织在pH、特异性... 肿瘤作为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亟需寻找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药物的基因疗法可以调节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已在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展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治疗潜力。基于肿瘤组织在pH、特异性酶浓度或氧化还原梯度变化等微环境信号特征与正常组织存在差异性,各类微环境响应型纳米载体正在被研究开发用于递送RNA药物,实现对肿瘤组织与细胞的靶向递送,提高RNA药物的抗肿瘤疗效并且降低不良反应。本文综述了肿瘤微环境的病生理特征以及各类肿瘤微环境响应型载体策略,旨在为设计安全高效的RNA药物肿瘤靶向递送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药物递送系统 基因治疗 刺激响应型载体 纳米药物
原文传递
A prospective future towards bio/medical technology and bioelectronics based on 2D vdWs heterostructures 被引量:2
18
作者 Guru Prakash Neupane Linglong Zhang +6 位作者 Tanju Yildirim Kai Zhou Bowen Wang Yilin Tang Wendi Ma Yunzhou Xue Yuerui Lu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17,共17页
Nano-biotechnology research has become extremely important due to the possibilities in manipu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logical molecules through nanodevices.Nanomaterials exhibit exciting electrical,optoelectr... Nano-biotechnology research has become extremely important due to the possibilities in manipu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logical molecules through nanodevices.Nanomaterials exhibit exciting electrical,optoelectronic,magnetic,mechan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that can be exploited to develop efficient biosensors or bio-probes.Those unique properties in nanomaterials can also be used in bioimaging and cancer therapeutics,where biomolecules influence the inherent properties in nanomaterials.Effective manipulation of nanomaterial properties can lead to many breakthroughs in nanotechnology applications.Nowadays,2D nanomaterials have emerged as viable materials for nanotechnology.Large cross-section area and functional availability of 2D or 1D quantum limit in these nanomaterials allow greater flexibility and better nanodevice performance.2D nanomaterials enable advanced bioelectronics to be more easily integrated due to their atomic thickness,biocompatibility,mechanical flexibility and conformity.Furthermor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2D material heterostructures,enhanced material properties can be obtained which can directly influence bio-nanotechnology applications.This article first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types of 2D heterostructures in a wide variety of nano-biotechnology applications.Furthermore,future 2D heterostructure scopes in bioimaging,nanomedicine,bio-markers/therapy and bioelectronics are discussed.This paper can be an avenue for providing a wide scope for 2D van der Waals(vdWs)heterostructures in bio-and medical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wo-dimensional(2D)nanomaterials heterostructures BIOIMAGING nano-medicine nano-bio-electronics wearable 2D nanotechnology
原文传递
Nano-Medicine for Thrombosis:A Preci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y 被引量:2
19
作者 Min Su Qixuan Dai +3 位作者 Chuan Chen Yun Zeng Chengchao Chu Gang Liu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8期25-45,共21页
Thrombosis is a global health issue and one of the leading factors of death.However,its diagnosis has been limited to the late stages,and its therapeutic window is too narrow to provid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treatm... Thrombosis is a global health issue and one of the leading factors of death.However,its diagnosis has been limited to the late stages,and its therapeutic window is too narrow to provid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In addition,clinical thrombolytics suffer from a short half-life,allergic reactions,inactivation,and unwanted tissue hemorrhage.Nano-medicines have gain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diagnosis,drug delivery,and photo/sound/magnetic-theranostics due to their convertible properties.Furthermore,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rombosis using nano-medicines have also been widely studied.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is area,which revealed six types of nanoparticle approaches:(1)in vitro diagnostic kits using“synthetic biomarkers”;(2)in vivo imaging using nano-contrast agents;(3)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using artificial nanoparticles;(4)microenvironment responsive drug delivery systems;(5)drug delivery systems using biological nanostructures;and(6)treatments with external irradiation.The investigations of nano-medicines are believed to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and some of the advanc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show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clinical therano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OMBOSIS nano-medicine DIAGNOSIS Thrombolytic therapy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自组装的纳米药物的结构和特征(英文)
20
作者 赵明 彭师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6-142,共17页
由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为载体的纳米药物(例如脂质体、微球和微囊)可能有较好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性质。如果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能携带药物穿越生物屏障,显示疾病部位靶向性,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为载体的纳米药物既可监测药物实时分布,又可帮... 由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为载体的纳米药物(例如脂质体、微球和微囊)可能有较好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性质。如果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能携带药物穿越生物屏障,显示疾病部位靶向性,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为载体的纳米药物既可监测药物实时分布,又可帮助理解疾病发病和病理。特别在药物化学领域,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受到许多研究者关注。本文重点综述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纳米药物的组装过程、形貌和特征。为了帮助相关领域的读者理解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组装过程和纳米体系的形貌,本文提供了29幅图。这些图使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纳米体系的特征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 纳米药物 纳米结构 组装过程 组装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