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材料模拟酶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罗成 李艳 龙建纲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26-1041,共16页
纳米材料不仅具有独特的光、电、磁学特性,还具有类似于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氧化酶、尿酸酶、硝酸还原酶等的催化活性.与天然酶相比,纳米材料模拟酶(纳米酶)具有生产简便、存储运输条件要求低、稳定且可回收重复... 纳米材料不仅具有独特的光、电、磁学特性,还具有类似于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氧化酶、尿酸酶、硝酸还原酶等的催化活性.与天然酶相比,纳米材料模拟酶(纳米酶)具有生产简便、存储运输条件要求低、稳定且可回收重复使用、可以多途径给药等显著优势.本文按照模拟酶特性分类介绍纳米酶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纳米酶的应用前景及可能遇到的瓶颈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模拟酶 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氧化酶
原文传递
纳米碳对玉米氮素吸收及根系活力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淑敏 马辰 +6 位作者 李丽鹤 张爱媛 韩晓光 王飞 王德江 郑成彧 毛睿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18,25,共6页
为揭示纳米碳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机理,以玉米东农253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供氮水平,利用盆栽试验研究纳米碳对玉米氮素吸收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1+C(施氮150 mg·kg-1+纳米碳)、N2+C(施氮200 mg·kg-1+纳米碳)和N0... 为揭示纳米碳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机理,以玉米东农253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供氮水平,利用盆栽试验研究纳米碳对玉米氮素吸收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1+C(施氮150 mg·kg-1+纳米碳)、N2+C(施氮200 mg·kg-1+纳米碳)和N0+C(不施氮+纳米碳)处理的玉米植株生物量比N1(施氮150 mg·kg-1)、N2(施氮200 mg·kg-1)和N0(不施氮)分别增加4%、12.29%和32.60%;吸氮量比不添加纳米碳分别增加9.09%、8.33%和42.86%。除此之外,纳米碳的添加对玉米根系活力和土壤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其中添加纳米碳处理的玉米根系活力分别增加2.2倍、2.3倍和1.9倍,根际土壤脲酶分别增加7.89%、28.26%和28.57%。由此可见,纳米碳可提高玉米根系活力,促进氮素吸收,从而促进玉米植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 玉米 氮素吸收 根系活力 土壤酶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对绿豆芽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振红 罗专溪 +1 位作者 颜昌宙 杨环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9-624,共6页
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纳米颗粒对不同植物物种具有的独特效应,可提高有关纳米物质对植物安全与风险的认知水平。为了对纳米物质生物效应的深入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测定了室温(25℃)浸种培养后绿豆芽的叶绿素、过氧化物酶活性、根长、茎长... 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纳米颗粒对不同植物物种具有的独特效应,可提高有关纳米物质对植物安全与风险的认知水平。为了对纳米物质生物效应的深入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测定了室温(25℃)浸种培养后绿豆芽的叶绿素、过氧化物酶活性、根长、茎长、鲜重、干重、蛋白质等生理指标及其可食部分的锌含量。结果表明,nano-ZnO和Zn2+在较高浓度(50~1000mg.L-1)时均可抑制植物的生长,呈现出一定的植物毒性;相同浓度时,nano-ZnO较Zn2+更有利于绿豆芽的生长和其可食部分锌的富集。最有利于绿豆芽生长和锌富集的nano-ZnO浓度为50mg.L-1,而Zn2+浓度则为20mg.L-1。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0~50mg.L-1),绿豆芽可食部分锌含量均小于国家食品锌标准含量值(20mg.kg-1)。可见,nano-ZnO可尝试应用于绿豆芽的农业生产活动,但在此之前须进一步开展其存在的环境、生态与人体健康风险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风险 绿豆芽 叶绿素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镉的吸附解吸及对镉污染土壤修复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左清青 王烁康 +5 位作者 赵陈晨 王晴 周颖 牛琳 梁淑轩 刘微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9-183,151,共6页
镉是我国土壤的首位污染元素,镉钝化修复技术是解决当前我国耕地面积减少、镉污染面广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吸附解吸及盆栽试验,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对镉的固定行为及油菜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nHAP对镉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 镉是我国土壤的首位污染元素,镉钝化修复技术是解决当前我国耕地面积减少、镉污染面广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吸附解吸及盆栽试验,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对镉的固定行为及油菜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nHAP对镉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且促进土壤对Cd^(2+)的吸附,在pH为5.6和7的解吸溶液下,Cd^(2+)的解吸率分别为3.3%和0.3%。同时,nHAP施加可改善土壤性质,促进植物生长。油菜收获后,施加0.2%、0.5%、1%的nHAP处理,油菜株高分别比对照组增加85.5%、99.1%和76.8%,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可分别提高0.86,1.19,1.54倍。添加1%nHAP土壤的pH值提高13.1%,有利于土壤镉向稳定态转换,降低了镉的生物毒性,表明nHAP对镉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生物质量、降低镉植物毒害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吸附解吸 酶活性
原文传递
Reactive oxygen species-based nanomaterials for the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ies 被引量:14
5
作者 Tianjiao Zhao Wei Wu +4 位作者 Lihua Sui Qiong Huang Yayun Nan Jianhua Liu Kelong Ai 《Bioactive Materials》 SCIE 2022年第1期47-72,共26页
Interventional coronary reperfusion strategies are widely adopted to treat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bu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e still high.Reperfusion injuries are inevitable due ... Interventional coronary reperfusion strategies are widely adopted to treat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bu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e still high.Reperfusion injuries are inevitable due to the gener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and apoptosis of cardiac muscle cells.However,many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re largely limited by pharmacokinetics and route of administration,such as short half-life,low stability,low bioavailability,and side effects for treatment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effective drugs and technologies to address this issue.Fortunately,nanotherapies have demonstrated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treating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drugs,nanodrugs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reduces side effects by improving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roperties due to nanodrugs’size,shape,and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In this review,the biology of RO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are discussed.Furthermore,we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s of ROS-based nanoparticles,highlighting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nanotechnology researches for the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nano-enzyme nanoCARRIER Antioxidant therapy
原文传递
纳米膜覆盖对畜禽粪便好氧堆肥进程及恶臭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永双 孙波 +3 位作者 陈菊红 彭霞薇 白志辉 庄绪亮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554-5562,共9页
好氧堆肥是处理畜禽粪便的重要途径,但传统堆肥存在效率低和恶臭气体污染严重等问题.为了加快畜禽粪便堆肥进程,减少恶臭气体排放,探究了覆盖纳米膜对提升畜禽粪便堆肥效率的作用机制.设置槽式好氧堆肥发酵实验,通过堆肥过程中堆体物料... 好氧堆肥是处理畜禽粪便的重要途径,但传统堆肥存在效率低和恶臭气体污染严重等问题.为了加快畜禽粪便堆肥进程,减少恶臭气体排放,探究了覆盖纳米膜对提升畜禽粪便堆肥效率的作用机制.设置槽式好氧堆肥发酵实验,通过堆肥过程中堆体物料的理化性质,酶活性和排放的恶臭气体来评估纳米膜对畜禽粪便堆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纳米膜能够加快升温,降低堆体物料的pH、有机质(OM)和氨氮(NH^(+)_(4)-N),提高电导率(EC),增强脲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并且NH_(3)、H_(2)S和TVOC的总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了58%、100%和61%.相关性分析显示,大多数酶活性易受温度(T)、EC、OM和C/N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NH_(3)的排放速率与T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TVOC的排放速率与多种理化性质显著相关.覆盖纳米膜能够加快堆体腐熟,减少恶臭气体的排放,是一种无害化、低排放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解决畜禽粪便堆肥发酵带来的污染物排放难题,促进养殖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推动生物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膜 好氧堆肥 畜禽粪便 理化性质 酶活性 恶臭气体
原文传递
高温高湿条件下纳米包装材料对大米酶活性及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莉 谢骏琦 +3 位作者 时优 杨文建 裴斐 曹崇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78-284,共7页
为解决大米在梅雨季节陈化加速的问题,以普通包装为对照,制备的纳米抗菌包装与普通包装对南粳9108优质大米包装后,进行人工模拟梅雨季节高温高湿的储藏实验(38℃、相对湿度92%),每7 d取一次样,测定大米的α、β-淀粉酶活性、过氧化氢酶... 为解决大米在梅雨季节陈化加速的问题,以普通包装为对照,制备的纳米抗菌包装与普通包装对南粳9108优质大米包装后,进行人工模拟梅雨季节高温高湿的储藏实验(38℃、相对湿度92%),每7 d取一次样,测定大米的α、β-淀粉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脂肪酶活性、脂肪酸和总酸含量,观测大米胚乳切面的微观结构及淀粉糊化特性,探讨纳米抗菌包装材料对大米关键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抗菌包装材料包装大米的α、β-淀粉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速率慢,脂肪酶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比普通包装材料的延迟2周,大米中脂肪酸与总酸积累较慢;其次,由大米胚乳切面的微观结构看出,纳米抗菌包装材料包装的大米切面微观结构变化不明显;大米淀粉的糊化特性显示,纳米抗菌包装材料与普通包装材料包装的大米糊化特征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证实恶劣储藏条件下纳米抗菌包装材料对大米有延缓陈化的作用,抗菌包装材料能够减缓酶活性变化及成分的改变,从而进一步影响大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纳米包装 陈化 酶活性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绿色消减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慧婷 毛劲 +7 位作者 李培武 张奇 丁小霞 张文 张兆威 张良晓 李慧 喻理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3期3346-3352,共7页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强致癌、致畸的真菌毒素,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广泛存在于花生、玉米及其粮油食品中,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幵造成了我国粮油产品出口贸易的巨大损失。传统的化学、物理黄曲霉毒素消减技术可能存在无法觃模化应用、破坏营养...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强致癌、致畸的真菌毒素,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广泛存在于花生、玉米及其粮油食品中,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幵造成了我国粮油产品出口贸易的巨大损失。传统的化学、物理黄曲霉毒素消减技术可能存在无法觃模化应用、破坏营养成分和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难以在粮油产品加工过程中应用。因此,开展绿色、高效、稳定且大范围实用的新型黄曲霉毒素消减技术倍受广大研究学者关注。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収展,通过表面改性、增大比表面积等手段设计和研制选择性吸附黄曲霉毒素的纳米材料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作为粮油产品加工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光辐照技术在安全剂量、降解机制及对营养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迚展;生物脱毒具有高选择性、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其研究也受到了研究学者的青睐。本研究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上述3个方面的黄曲霉毒素消减新技术,幵展望了今后収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消减 纳米材料 光辐照 微生物酶制剂
下载PDF
基于金核铂壳纳米粒子的铅离子比色检测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钱志娟 施美荣 +1 位作者 郑蓉 彭池方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9-404,共6页
利用Na_2S_2O_3和金核铂壳纳米粒子(Au@Pt NPs)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Pb^(2+)的比色检测方法。Au@Pt NPs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能够催化过氧化氢(H2O2)和四甲基联苯胺(TMB)的显色反应,生成蓝色的氧化态TMB且在650 nm处有紫外可见光吸收... 利用Na_2S_2O_3和金核铂壳纳米粒子(Au@Pt NPs)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Pb^(2+)的比色检测方法。Au@Pt NPs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能够催化过氧化氢(H2O2)和四甲基联苯胺(TMB)的显色反应,生成蓝色的氧化态TMB且在650 nm处有紫外可见光吸收峰。实验发现,在Na_2S_2O_3存在的情况下将Pb^(2+)加入到Au@Pt NPs溶液中,Au@Pt NPs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被抑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PR)分析了其传感机制,结果表明,在Au@Pt NPs表面上吸附S2O23-和沉积Pb^(2+),使得Au@Pt NPs团聚,并且降低了Au@Pt NPs表面吸附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基于上述原理,建立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Pb^(2+)的比色检测方法,其线性范围为50 nmol/L~2μmol/L,检出限为5. 0 nmol/L。此外,该检测方法也被应用于自来水中Pb^(2+)的检测,并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离子 纳米模拟酶 比色检测
原文传递
纳米酶在抗菌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丽 夏雪芬 +2 位作者 杨金燕 杨一璐 杨琦 《中国科技纵横》 2024年第1期26-28,共3页
自19世纪初期,微生物感染每年影响了几百万人,受到全球各地的普遍重视,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抗生素是一种高效的抗菌方法,但是滥用会造成微生物抗性增强,从而降低治疗效果,导致高死亡率,严重威胁国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面... 自19世纪初期,微生物感染每年影响了几百万人,受到全球各地的普遍重视,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抗生素是一种高效的抗菌方法,但是滥用会造成微生物抗性增强,从而降低治疗效果,导致高死亡率,严重威胁国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面对日益增长的致病菌威胁,除了开发新型抗菌药物策略,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也显示出在生物医学中应对微生物感染的巨大潜力。活性氧物质(ROS)是生物有氧代谢过程中的一类副产物,通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细胞信号传导和保持机体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生物体内的高含量ROS会引起氧化应激。而氧化应激又与衰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癌症等多种疾病有关。纳米酶具有调控ROS的能力,可以高效杀死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致病菌。此外,纳米酶兼备纳米材料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易调控的类酶催化活性,具有经济、稳定、可控、易大批量生产的优势,可以利用其类酶催化活性发挥抗菌效果。基于此,论述纳米酶的分类以及功能化纳米材料用于抗菌治疗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酶 类过氧化物纳米酶 H_(2)O_(2) ROS 功能化纳米酶 协同抗菌治疗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配体结合纳米金模拟酶用于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威风 陈薇 +3 位作者 蔡颖 崔丽伟 郝修震 王小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6-180,共5页
利用纳米金模拟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催化过氧化氢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发生颜色反应,同时结合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的核酸适配体建立了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单增李斯特菌浓度与特定波长下吸光... 利用纳米金模拟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催化过氧化氢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发生颜色反应,同时结合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的核酸适配体建立了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单增李斯特菌浓度与特定波长下吸光度值之间的关系式。线性回归方程为y=0.0321 x+0.0248,R^2=0.9963,检出限约为5 CFU/mL,实际样品测定的回收率为93.5%~105.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该文方法特异性强、操作简单、成本低,能快速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核酸适配体 纳米模拟酶
下载PDF
不同形态硒及用量对幼苗期谷子生长与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边淑惠 邢国芳 +3 位作者 梁昕 张舒玮 王佳宁 叶昊雨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157,共6页
为探究不同形态硒及用量对谷子生长和抗性的影响,选用0.0、0.1、0.5、1.0、10.0mmol/L亚硒酸钠和纳米硒,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形态硒浓度对谷子株高、茎粗、根系、硒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形态硒随着浓度的升高,株高均呈先... 为探究不同形态硒及用量对谷子生长和抗性的影响,选用0.0、0.1、0.5、1.0、10.0mmol/L亚硒酸钠和纳米硒,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形态硒浓度对谷子株高、茎粗、根系、硒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形态硒随着浓度的升高,株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亚硒酸钠对茎粗的影响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纳米硒对茎粗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亚硒酸钠对根长和根冠比的影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低浓度纳米硒对根长影响不显著,高浓度纳米硒对根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纳米硒对谷子根冠比抑制作用明显。2种形态硒均可提高谷子的硒含量;2种形态硒及其不同浓度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对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结合Circos-弦图、谷子株高、茎粗、根系、硒含量和酶活性等试验结果,得出喷施0.1mmol/L的纳米硒溶液对谷子生长、硒含量及酶活性提高效果显著,适宜在谷子种植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纳米硒 硒含量 酶活性 谷子
原文传递
Unusual switchable peroxidase-mimicking nanozym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teolytic biomarker 被引量:7
13
作者 Claire McVey Natasha Logan +2 位作者 Nguyen T. K. Thanh Christopher Elliott Cuong Cao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509-516,共8页
Detection of enzyme biomarkers originating from either bio-fluids or contaminating microorganisms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in clinical diagnostics and food safety. Herein, we present a simple, low-cost and easy-to-use ... Detection of enzyme biomarkers originating from either bio-fluids or contaminating microorganisms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in clinical diagnostics and food safety. Herein, we present a simple, low-cost and easy-to-use sensing approach based on the switchable peroxidase-mimicking activity of plasmonic gold nanoparticles (AuNPs) that can catalyse for the oxidation of 3,3’,5’5-tetramethylbenzidine (TMB)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tease enzyme. The AuNP surface is modified with casein, showing dual functionalities. The first function of the coating molecule is to suppress the intrinsic peroxidase-mimicking activity of AuNPs by up to 77.1%, due to surface shielding effects. Secondly, casein also functions as recognition sites for the enzyme biomarker. In the presence of protease, the enzyme binds to and catalyses the degradation of the coating layer on the AuNP surface, resulting in the recovery of peroxidase-mimicking activity. This is shown visual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blue colored product (oxidised TMB) or spectroscopically as an increase in absorbance at 370 and 650 nm. This mechanism allows for the detection of protease at 44 ng·mL^-1 in 90 min. The nanosensor circumvents issues associated with current methods of detection in terms of ease of use, compatibility with point-of-care testing, low-cost production and short analysis time. The sensing approach has also been applied for the detection of protease spiked in ultra-heat treated (UHT) milk and synthetic human urine samples at a limit of detection of 490 and 176 ng·mL^-1, respectively, showing great potential in clinical diagnostics,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 nano particles peroxidase-mimicking nanozyme enzyme detection biomarkers
原文传递
纳米花固定化蔗糖酶的研究
14
作者 崔诗琦 姜晓冬 +2 位作者 王世杰 王红英 钱斯日古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蔗糖酶(Sucrase,EC 3.2.1.26)在工业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用于分解蔗糖生成果糖和葡萄糖,现今在工业化技术上存在着蔗糖酶生产果糖方法单一、活力不易保持且难以重复利用等问题。采用共沉淀法制备Mn_(3)(PO_(4))_(2)-蔗糖酶的纳米花... 蔗糖酶(Sucrase,EC 3.2.1.26)在工业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用于分解蔗糖生成果糖和葡萄糖,现今在工业化技术上存在着蔗糖酶生产果糖方法单一、活力不易保持且难以重复利用等问题。采用共沉淀法制备Mn_(3)(PO_(4))_(2)-蔗糖酶的纳米花固定化酶[以下简称Sucrase@Mn_(3)(PO_(4))_(2)],并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对固定化酶的形态、结构进行表征,对固定化酶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Sucrase@Mn_(3)(PO_(4))_(2)纳米花颗粒分散,大小均匀,呈雏菊形、盛开状,且内部晶体结构完整;固定化酶有明显的Mn^(2+)、PO^(3-)_(4)、酶蛋白质的EDS特征峰及明显的酶蛋白质和磷酸根的FT-IR吸收特征;固定化酶表现出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Sucrase@Mn_(3)(PO_(4))_(2)被重复使用7次后其活性仍能保持其最初活力的40.38%;固定化酶在4℃保存28 d时仍保持40%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酶 纳米花 蔗糖酶 酶学性质 酶活力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小麦植物酶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苏 马鸿岳 +2 位作者 陈影 单岳 冯天朕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49-1256,共8页
采用土培方式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在不同质量分数下,小麦幼苗植株中3种植物酶及3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添加不同质量分数NHAP对植物及土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NHAP后在初期(第7 d)能显著(p<0.05)提高土壤pH值,但随着... 采用土培方式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在不同质量分数下,小麦幼苗植株中3种植物酶及3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添加不同质量分数NHAP对植物及土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NHAP后在初期(第7 d)能显著(p<0.05)提高土壤pH值,但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在第21 d时,对照处理(CK)与添加不同质量分数NHAP的处理1(T1)、处理2(T2)、处理3(T3)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NHAP可提高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处理21 d后,与CK相比,除T1处理外,T2、T3处理SOD酶活性均显著提高。添加NHAP降低可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21 d处理时,T3处理POD酶活性显著降低,而T1、T2处理不明显。与CK相比,添加NHAP对植物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影响不显著。添加NHAP能提高小麦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第21 d,T1、T2、T3处理的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强,比CK分别提高19.5%、29.0%、49.8%。小麦根际土壤脲酶活性随时间延长变化不同,前14d随NHAP质量分数升高而增加,之后随NHAP质量分数升高变化不明显。施加NHAP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NHAP对小麦植物酶活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经济成本等因素,确定添加纳米羟基磷灰石的适宜质量分数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纳米羟基磷灰石 土壤 小麦 植物酶 土壤酶
下载PDF
钼酸铁比色传感体系的构建及其对半胱氨酸分析检测
16
作者 陈丽 于洪媚 +2 位作者 李美琦 郑学芳 廉琪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24年第5期55-60,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Fe_(2)MoO_(4)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比表面积测试仪(BET)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合成的Fe_(2)MoO_(4)纳米材料进行结构表征。探究Fe_(2)MoO_(4)纳米材料催化氧化3,3′,5,5′-四... 采用水热法制备Fe_(2)MoO_(4)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比表面积测试仪(BET)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合成的Fe_(2)MoO_(4)纳米材料进行结构表征。探究Fe_(2)MoO_(4)纳米材料催化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的最佳反应条件,构建Fe_(2)MoO_(4)-TMB-H_(2)O_(2) 比色检测平台。结果表明,Fe_(2)MoO_(4)纳米材料催化氧化TMB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0℃、pH值为4.0、反应时间为25min、H_(2)O_(2) 浓度为0.02mmol/L、TMB浓度为0.08mmol/L、Fe_(2)MoO_(4)纳米材料浓度为80μg/mL。在此最佳反应条件下,检测L-半胱氨酸(L-Cys),并在0~30μmol/L范围内进行线性拟合,得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4261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纳米酶 比色检测
原文传递
纳米Pt/聚吡咯/HRP酶共固定微电极传感器及对血清中H2O2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干宁 王峰 +2 位作者 李天华 杨欣 江千里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93-1497,共5页
将聚吡咯(PPy)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以电聚合的方式沉积在微Pt电极(φ=10μm)上,再以电化学沉积法将纳米Pt颗粒沉积在电极表面,由此制备出纳米Pt/HRP-PPy共固定微电极传感器(Pt/HRP-PPy-nano Pt CME),研究了其电化学行为。在除O2的磷... 将聚吡咯(PPy)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以电聚合的方式沉积在微Pt电极(φ=10μm)上,再以电化学沉积法将纳米Pt颗粒沉积在电极表面,由此制备出纳米Pt/HRP-PPy共固定微电极传感器(Pt/HRP-PPy-nano Pt CME),研究了其电化学行为。在除O2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该电极加速了H2O2还原反应,而沉积在PPy上的纳米Pt显著催化了该反应。以计时电流法定量分析H2O2,在30℃的0.02mol/LpH=7.0PBS中检测H2O2,在0.001~0.3mmol/L浓度范围呈现线性响应,相关系数为0.9972,检测下限达0.3μmol·L-1(S/N=3)。该传感器对H2O2电流响应灵敏度高(0.42mA.cm-2·mmol·L-1)、迅速(7.3s)、稳定性好。此传感器表现出Michaelis-Menten行为,KaMpp为0.033mmol·L-1。较小的KaMpp值表明固定在微Pt电极表面的纳米Pt/HRP对H2O2具有较高亲和性。检测了实际人血清样品中H2O2,结果和对照方法一致,本电极可用作痕量H2O2生医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纳米Pt HRP酶 生物传感器 微电极
下载PDF
纳米金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英菊 古翠媚 袁锐昌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共4页
近年来,由于纳米金具有容易制备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等特点,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研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文中综述了纳米金在构建DNA、免疫、酶、糖等各类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纳米金 生物传感 DNA 免疫
下载PDF
纳米硅对低温胁迫下番茄根系构型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9
作者 姬晨 郭树勋 +2 位作者 赵晏俪 王天骄 张毅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7-22,共6页
研究纳米硅对低温胁迫下番茄根系构型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材料,于人工气候箱中进行基质培养,叶面喷施纳米硅溶液,共设置2个温度处理(常温:25℃/16℃;低温:15℃/6℃)、3个纳米硅施用浓度(0 mg/L、50 mg/L、100mg... 研究纳米硅对低温胁迫下番茄根系构型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材料,于人工气候箱中进行基质培养,叶面喷施纳米硅溶液,共设置2个温度处理(常温:25℃/16℃;低温:15℃/6℃)、3个纳米硅施用浓度(0 mg/L、50 mg/L、100mg/L),研究外源喷施纳米硅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物量、根系构型、土壤脲酶活性、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温相比,低温胁迫显著降低了番茄幼苗的生物量、根系构型指标及土壤酶活性;外源喷施纳米硅后,番茄幼苗的生物量、根系构型指标及土壤酶活性均有明显提高。综上所述,低温胁迫对番茄幼苗根系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同时会降低土壤蔗糖酶活性和土壤脲酶活性。而喷施纳米硅可以通过提高总根长,增加根尖数和提高分形维数促进番茄植株生长;通过降低土壤脲酶活性,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改善根际环境,对提高番茄的耐寒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低温胁迫 纳米硅 根系构型 土壤酶
下载PDF
纳米SiO_x-壳聚糖涂膜对艳红桃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洪 王明力 +1 位作者 和岳 毛玉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6-49,共4页
为探究纳米SiOx-壳聚糖复合涂膜对采后艳红桃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共混法制备了纳米SiOx-壳聚糖复合保鲜剂,并对艳红桃进行涂膜处理,室温贮藏。结果表明,纳米SiOx-壳聚糖复合涂膜与单一壳聚糖涂膜和对照相比,呼吸高峰出现时间分别延迟了3... 为探究纳米SiOx-壳聚糖复合涂膜对采后艳红桃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共混法制备了纳米SiOx-壳聚糖复合保鲜剂,并对艳红桃进行涂膜处理,室温贮藏。结果表明,纳米SiOx-壳聚糖复合涂膜与单一壳聚糖涂膜和对照相比,呼吸高峰出现时间分别延迟了3d和5d,复合涂膜能够抑制艳红桃采后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淀粉酶(AMS)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使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有利于保持果蔬品质。结论:纳米SiOx-壳聚糖复合涂膜提高了艳红桃品质,延长了贮藏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X 壳聚糖 艳红桃 呼吸作用 酶活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