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纳米细菌纤维素膜修补兔硬脑膜的早期炎性指标变化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荆尧
王凯
徐晨
马霞
陈世文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223-228,共6页
-
基金
上海交通大学"医工(理)交叉研究基金"项目(YG2012MS34)
-
文摘
目的建立兔硬脑膜缺损模型,应用不同材料进行修补,检测修补后脑脊液炎性指标的变化,探讨引起炎性改变的主要原因,证明纳米细菌纤维素膜是一种优良的硬脑膜替代材料。方法普通级成年健康雄性新西兰兔50只,体质量约2.5 kg。随机分为5组(Ⅰ、Ⅱ、Ⅲ、Ⅳ、Ⅴ),每组各10只,Ⅰ组不做任何处理,为空白对照组,余各组手术去除兔双侧额顶部骨瓣及Ⅲ、Ⅳ、Ⅴ组硬脑膜。Ⅱ组为假手术组,保留自身完整硬脑膜,Ⅲ组为未修补组,Ⅳ组行市售人工硬脑膜修补,Ⅴ组予以纳米细菌纤维素膜修补。分别于手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第90天应用经皮枕大池穿刺的方法采集脑脊液,进行脑脊液培养,排除阳性实验兔,余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测定实验检测相关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所有兔均成功提取脑脊液。Ⅲ组在术后第7天出现1只新西兰兔的脑脊液培养结果为阳性,其余各时间点各组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将阳性兔予以排除。与Ⅰ组相比,3种炎性因子的含量在Ⅱ组中变化不大,在Ⅲ组和Ⅳ组中明显增高,在Ⅴ组中,除术后第90天的IL-6外,余各时间点均增高。与Ⅲ组相比,Ⅳ组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的IL-1β、IL-6和TNF-α,术后第14天的IL-1β、术后第90天的IL-6含量,明显较低。Ⅴ组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的IL-1β、IL-6和TNF-α,术后第14天和第30天的IL-1β,术后第90天的IL-6含量均较Ⅲ组低;Ⅳ组与Ⅴ组相比,IL-1β在术后第3天,IL-6在术后第3天、第7天、第90天和TNF-α在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含量,Ⅴ组明显较低。结论纳米细菌纤维素膜用于修补兔硬脑膜缺损,可恢复硬脑膜的完整性,未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炎性因子表达量低,活体植入效果优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生物硬脑膜替代材料。
-
关键词
纳米细菌纤维素膜
硬脑膜替代材料
脑脊液
炎性因子
-
Keywords
nano bacterial cellulose membrane
dural substitute material
cerebrospinal flui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