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磁共振T_2分布评价岩石孔径分布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210
1
作者 何雨丹 毛志强 +1 位作者 肖立志 任小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3-378,共6页
岩芯核磁共振(NMR)T2 分布和毛管压力分析数据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孔隙结构,理论分析表明,这两组数据具有相关性.应用NMRT2 分布研究岩石孔径分布,关键是在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的基础上,从T2 分布构造出可靠的毛管压力曲线.但以前... 岩芯核磁共振(NMR)T2 分布和毛管压力分析数据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孔隙结构,理论分析表明,这两组数据具有相关性.应用NMRT2 分布研究岩石孔径分布,关键是在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的基础上,从T2 分布构造出可靠的毛管压力曲线.但以前用饱和水T2 分布构造的毛管压力曲线的方法与实际毛管压力曲线匹配性差.事实上,薄膜束缚水部分的存在引起T2 分布反映的孔隙空间与毛管压力曲线反映的孔隙空间有差异.本文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在消除薄膜束缚水对T2 分布的贡献后,用自由水T2 分布构造毛管压力曲线.应用本文方法,对2 4块岩芯数据自由水T2 分布构造的毛管力曲线及其孔喉半径分布与隔板毛管压力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对于毛管压力曲线的构造精度有明显改进,从而为NMRT2 分布研究孔隙结构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T2分布 毛管压力曲线 孔隙结构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域定位 被引量:198
2
作者 胡有谷 吕成昱 陈伯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16,I001,共4页
目的:依据腰椎间盘突出在CT或MRI显示的影像,提出腰椎间盘的区域定位,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出更精确的诊断。方法:(1)将突出椎间盘在椎管内所处的位置从矢状位、水平位和额状位予以定位。矢状位分为椎间盘层面(I层面)、椎... 目的:依据腰椎间盘突出在CT或MRI显示的影像,提出腰椎间盘的区域定位,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出更精确的诊断。方法:(1)将突出椎间盘在椎管内所处的位置从矢状位、水平位和额状位予以定位。矢状位分为椎间盘层面(I层面)、椎间盘上层面(Ⅱ层面)、椎间盘下平面(Ⅲ层面)。水平位分为正中区(1区)、旁正中区(2区)、外侧区(3区)和极外侧区(4区)。额状位分为a、b、c、d域。(2)随机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组与非手术组50例CT区域定位。结果:(1)病变所在层面和区,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病变所在域,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手术组无1例为a域,非手术组a域为23例(P<0.005);手术组c域15例,非手术组2例(P<0.005)。结论:区域定位可反映出不同病理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椎间盘突出以及精确的定位诊断,为治疗的选择和手术方法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评定术后效果提供了客观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 区域定位 CT nmr 成像
全文增补中
MR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3
3
作者 卢延 洪闻 +2 位作者 陆立 王武 张雪哲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732-736,共5页
目的:探讨T2W不屏气MR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材料和方法:用T2WMR水成像技术临床检查159例,包括MR胰胆系成像68例,MR泌尿系成像43例,MR脊髓成像48例。采用不屏气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DFSE)和脂肪抑... 目的:探讨T2W不屏气MR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材料和方法:用T2WMR水成像技术临床检查159例,包括MR胰胆系成像68例,MR泌尿系成像43例,MR脊髓成像48例。采用不屏气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DFSE)和脂肪抑制序列,用表面线圈,回波序列长度(ETL)16。结果:这些序列可以描画出胰胆管、泌尿系集合系统和脊髓硬膜囊的影像,同时能展示狭窄、扩张和充盈缺损,准确性较高。结论:T2W不屏气MR水成像技术是一种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能较好地显示体内含水器官的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管 胆道 泌尿道 脊髓 nmr 成像
原文传递
1047例骨转移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03
4
作者 曹来宾 王安明 +25 位作者 徐爱德 何树岗 田维泽 江志勇 许祖闪 吴树森 王天保 陈宝仓 高士伟 王学庆 田军 孟凡录 李先启 庄悦新 秦东京 殷焕起 唐志学 臧宝江 唐桂长 崔华兴 徐万峰 李会祥 王国华 周海舟 周韶龙 衣建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547-551,共5页
目的:分析1047例骨转移瘤X线、放射计算机体层摄影(ECT)、CT及MRI表现,并比较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材料和方法:原发肿瘤主要为肺癌(28.75%),乳腺癌(12.03%)及鼻咽癌(5.06%)等,27.03%来... 目的:分析1047例骨转移瘤X线、放射计算机体层摄影(ECT)、CT及MRI表现,并比较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材料和方法:原发肿瘤主要为肺癌(28.75%),乳腺癌(12.03%)及鼻咽癌(5.06%)等,27.03%来源不明。X线诊断988例,ECT检查126例,CT扫描97例,MRI扫描47例。结果:X线显示骨转移部位为脊椎、肋骨、四肢近段及颅骨。ECT表现多骨多处浓集灶(82.54%)或单发浓集灶(16.67%),仅1例表现为稀疏病灶。MRIT1WI表现低信号(80.85%)或其他异常信号(19.15%);T2WI呈高信号(68.85%)或其他异常信号(31.15%)。结论:MRI及ECT敏感性高于CT和X线。MRI、CT及X线特异性高于ECT。骨转移瘤首选ECT并结合X线检查,必要时做CT或(和)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nmr 成像 骨转移瘤
原文传递
表面活性剂HLB值的分析测定与计算Ⅰ.HLB值的分析测定 被引量:68
5
作者 周家华 崔英德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4,共4页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 HLB值的各种分析测试方法及有关计算公式 ,包括乳化法、浊点法、水数法、临界胶束浓度法、分配系数法、溶解度法、水合热法、核磁共振法、色谱法 ,并对各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HLB值 CMC 浊点 溶解度 水数 水合热 核磁共振 色谱
下载PDF
代谢组学: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英文) 被引量:86
6
作者 唐惠儒 王玉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1-417,共17页
对代谢组学的含义,中心任务,研究方法,样品要求,应用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综述. 系统生物学概念的诞生标志着研究哲学由“还原论”向“整体论”的变化. 系统生物学的中心任务就是要针对生物系统整体 (无论它是生物细胞,多细胞组织,器... 对代谢组学的含义,中心任务,研究方法,样品要求,应用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综述. 系统生物学概念的诞生标志着研究哲学由“还原论”向“整体论”的变化. 系统生物学的中心任务就是要针对生物系统整体 (无论它是生物细胞,多细胞组织,器官还是生物整体),建立定量,普适,整体和可预测 (QUIP) 的认知. 具体而言,系统生物学研究就是要将给定生物系统的基因,转录,蛋白质和代谢水平所发生的事件,相关性及其对所涉及生物过程的意义进行整体性认识. 从而出现了许多的“组”和“组学”的新概念. 但是现已提出的一百多个“组”和“组学”,可以大体归纳为“基因组”/“基因组学”,“转录组”/“转录组学”,“蛋白质组”/“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代谢组学”四个方面. 显而易见,DNA,mRNA 以及蛋白质的存在为生物过程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这个过程有可能不发生!),而代谢物质所反映的是已经发生了的生物学事件. 因此代谢组学是对一个生物系统进行全面认识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全局系统生物学 (global systems biology) 的重要基础,也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有的英文表述中,代谢组学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词汇和概念,即metabonomics 和 metabolomics. 尽管前者多用在动物系统而后者多用于植物和微生物系统,但这些概念的本质从他们的定义中能够得到较细致的了解. Metabonomics 的最初定义是就生物系统对生理和病理刺激以及基因改变的代谢应答的定量测定(“th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the multi-parametric metabolic response of living systems to pathophysiological stimuli or geneticmodifications”). 我们认为这个定义现在可以更广泛地表述为:代谢组学是关于定量描述生物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对内因和外因变化应答规律的科学 (“Metabonomics is the branch of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代谢物 系统生物学
下载PDF
利用核磁共振T_2分布构造毛管压力曲线的新方法 被引量:83
7
作者 何雨丹 毛志强 +1 位作者 肖立志 张元中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7-181,共5页
根据实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对单峰 T2谱,用单一幂函数构造毛管压力曲线;利用核磁共振(NMR)T2分布与孔隙结构直接相关,可以利用T2 分布来构建毛管压力曲线。对双峰 T2谱则用两种不同的幂函数在小孔和大孔处分段构造毛管... 根据实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对单峰 T2谱,用单一幂函数构造毛管压力曲线;利用核磁共振(NMR)T2分布与孔隙结构直接相关,可以利用T2 分布来构建毛管压力曲线。对双峰 T2谱则用两种不同的幂函数在小孔和大孔处分段构造毛管压力曲线。分别利用线性方法和幂函数方法构建毛管压力曲线,与实验测量得到的毛管压力曲线相对比,新方法对于毛管压力曲线的构造精度有明显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T2分布 毛管压力曲线 孔隙结构
下载PDF
核磁共振谱的岩石孔喉结构分析 被引量:70
8
作者 刘堂宴 王绍民 +3 位作者 傅容珊 周明顺 李艳华 罗曼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8-333,共6页
刘堂宴 ,王绍民 ,傅容珊 ,周明顺 ,李艳华 ,罗曼 .核磁共振谱的岩石孔喉结构分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32 8~ 333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和压汞分析数据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孔喉结构 ,理论分析表明 ,这两组数据具有... 刘堂宴 ,王绍民 ,傅容珊 ,周明顺 ,李艳华 ,罗曼 .核磁共振谱的岩石孔喉结构分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32 8~ 333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和压汞分析数据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孔喉结构 ,理论分析表明 ,这两组数据具有相关性。应用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研究岩石孔喉结构 ,关键是确定 T2 与 Pc的转换系数。但以前的方法在 T2与 Pc 的转换过程中 ,需要涉及某些岩石特性参数 ,实用中有一定困难。本文直接利用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和压汞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客观地确定 T2 与 Pc之间的转换系数 ,避免了确定岩石特性参数的困难。应用本文方法 ,对 6块岩心的多种核磁共振分析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做出了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 T2 毛管力曲线和孔喉半径分布 ,并将这些结果与压汞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岩心 NMR T2谱在实用性和评价精度上均略显优势 ;至少是在饱含油的条件下 ,岩心的 NMR T2 谱可以用于研究孔喉结构分布 ,油气的弛豫特性作为影响背景值存在 ,对于评价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全部 6块岩心中 ,T2 与 Pc 的转换系数位于 2 5 0 0~ 4 0 0 0μs· MP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谱 岩石孔喉结构 压汞分析 毛管力 转换系数 岩心 核磁共振分析 饱含油 孔隙率
下载PDF
山楂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1
9
作者 丁杏苞 姜岩青 +1 位作者 仲英 左春旭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9-41,共3页
从山楂叶的乙醇提取物热水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对羟基苯甲苹果酸(Ⅰ)、槲皮素(Ⅱ)、金丝桃甙(Ⅲ)、牡荆素(Ⅳ)、牡荆素鼠李糖甙(Ⅴ)、盐酸二乙胺(Ⅵ)与山梨醇(Ⅶ)。
关键词 山楂 黄酮 碳13 nmr
下载PDF
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被引量:61
10
作者 陈貌连 宋凤瑞 +2 位作者 郭明全 刘志强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05-808,共4页
利用电喷雾质谱发现刺五加叶中存在4种黄酮类化合物,进一步分离得到其中的两种,经核磁质谱鉴定,一种为槲皮甙(槲皮素-3-O-α-L-鼠李糖),另一种为金丝桃甙(槲皮素-3-O-β-D-半乳糖).其余两种难以分离的黄酮甙经电喷雾... 利用电喷雾质谱发现刺五加叶中存在4种黄酮类化合物,进一步分离得到其中的两种,经核磁质谱鉴定,一种为槲皮甙(槲皮素-3-O-α-L-鼠李糖),另一种为金丝桃甙(槲皮素-3-O-β-D-半乳糖).其余两种难以分离的黄酮甙经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分析,初步推断为槲皮素和芦丁(槲皮素-3-O-芦丁糖).以上4种均为黄酮醇类化合物,除金丝桃甙外,其它3种为刺五加叶中尚未见报道的黄酮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叶 黄酮类化合物 结构鉴定 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 核磁共振 植物药
下载PDF
代谢组学及其分析技术 被引量:72
11
作者 王斯婷 李晓娜 +1 位作者 王皎 凌笑梅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92-1799,共8页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是细胞内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动态检测以及定性定量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应用在药物毒理学研究、疾病诊断、植物和中药等领域。代谢组学对分析技术要求较高,近年来随着分...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是细胞内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动态检测以及定性定量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应用在药物毒理学研究、疾病诊断、植物和中药等领域。代谢组学对分析技术要求较高,近年来随着分析手段的不断完善,代谢组学的研究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近年来各种分析技术在代谢组学中的应用,不同分析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应用领域等进行了综述。同时也总结了在代谢组学的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一些实验技术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气质联用 液质联用
原文传递
生物质快速裂解液体产物的分析 被引量:49
12
作者 张素萍 颜涌捷 +1 位作者 任铮伟 李庭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6-668,共3页
应用萃取及柱层析的分离方法将生物质快速裂解油分离成 4种组分 :烷烃、芳烃、极性组分和难挥发性组分 ;并应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 -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对水相和油相中各分离组分分别分析和鉴定 。
关键词 生物质 快速裂解 柱层析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质谱 核磁共振 组分分析 水相 油相 可再生能源
下载PDF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68
13
作者 温智勇 张淑清 +5 位作者 吴恩惠 张云亭 廉宗澈 韩悦 王明璐 杨树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553-55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useaxonalinjury,DAI)的病理改变及与CT、MRI特征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本实验应用自行设计的“损伤加速机”对22只猫按两种大小不等的角加速度损伤,首次应用猫...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useaxonalinjury,DAI)的病理改变及与CT、MRI特征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本实验应用自行设计的“损伤加速机”对22只猫按两种大小不等的角加速度损伤,首次应用猫建立了DAI动物模型。结果:急性期(72小时内)DAI的病理表现为轴索的扭曲、肿胀、断裂及间质水肿。CT可见弥漫性脑肿胀、皮层下及脑深部小出血灶、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内出血。MRI可见弥漫性脑肿胀(脑白质在T1加权像上信号减低及脑沟、脑裂消失)和单发或多发脑白质小灶性损伤(脑白质在T2加权像上可见单发或多发小灶性高信号影)。离体脑白质磁共振波谱(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检查发现损伤后脑白质游离水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损伤后结合水相对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二者T1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结论:MRI对DAI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通过对CT、MR图像分析,可以间接推测DAI的病理改变及程度,有利于做出正确、全面的诊断和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轴索损伤 CT nmr 成像 病理学 诊断
原文传递
卡拉胶及其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14
作者 胡亚芹 竺美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4-102,共9页
本文概述了卡拉胶的类型、命名、卡拉胶结构特征及卡拉胶在藻体中的存在情况,介绍了卡拉胶的一些分析方法。
关键词 卡拉胶 结构研究 结构特征 命名 分析方法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法鉴别食用植物油掺伪餐饮业废油脂 被引量:69
15
作者 王乐 黎勇 胡健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5-77,共3页
利用脉冲式核磁共振方法分别检测了地沟油、泔水油和3种食用植物油(花生油、菜籽油和大豆油)在10℃和0℃下的SFC值。发现在10℃和0℃下,地沟油的SFC值为26.51%和43.25%,泔水油达到了9.47%和12.60%,而食用植物油的SFC值很小甚至为0。随... 利用脉冲式核磁共振方法分别检测了地沟油、泔水油和3种食用植物油(花生油、菜籽油和大豆油)在10℃和0℃下的SFC值。发现在10℃和0℃下,地沟油的SFC值为26.51%和43.25%,泔水油达到了9.47%和12.60%,而食用植物油的SFC值很小甚至为0。随着地沟油和泔水油掺入食用植物油量的增多,SFC值随之增大。实验结果表明,食用植物油中只要掺伪了餐饮业废油脂1%以上即可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餐饮业废油脂 食用植物油 SFC
下载PDF
Advanced characterization of pores and fractures in coals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被引量:66
16
作者 YAO YanBin, LIU DaMeng, CAI YiDong & LI JunQian 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854-862,共9页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capabilities of 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microfocus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μCT) in advanced, nondestructive,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pore types, producib...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capabilities of 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microfocus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μCT) in advanced, nondestructive,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pore types, producible porosity, pore structure, and spatial disposition of pore-fractures in coals. Results show that the NMR 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 (T2) at 0.5–2.5, 20–50, and 】100 ms correspond to pores of 【0.1 μm, 】0.1 μm, and fractures, respectively. A much higher T2 spectrum peak reflects a much better development of pores (or fractures) corresponding to the T2, and vice versa. Three basic components in coals, i.e., the pores (or fractures), coal matrix, and minerals have their distinctive range of CT numbers. Among these, the CT number of pores is commonly less than 600 HU. The producible porosity, which is a determination of permeability, can be calculated by T2 cutoff value (T2C) of coal NMR. The coal pore structure can be efficiently estimated by the newly proposed "T2C based model". Finally, μCT scan was proven capable of modeling and spatial visualization of pores and fra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bed METHANE PORE fractur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X-CT)
原文传递
代谢组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5
17
作者 徐旻 林东海 刘昌孝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69-774,共6页
关键词 nmr GC-MS 代谢组学 模式识别 药物评价
下载PDF
马钱子中16个生物碱类化合物13CNMR谱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59
18
作者 蔡宝昌 吴皓 +2 位作者 杨秀伟 服部征雄 难波恒雄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4-48,共5页
从炮制前后的马钱子中,提取分离和鉴定了16个生物碱,其中异马钱子碱、异马钱子碱氮氧化物、异番木鳖碱、氮氧化物、2-羟基,3-甲氧基番木鳖碱为新生物碱。经光谱(13CNMR,1HNMR,IR,UV和MS)解析,确定其结... 从炮制前后的马钱子中,提取分离和鉴定了16个生物碱,其中异马钱子碱、异马钱子碱氮氧化物、异番木鳖碱、氮氧化物、2-羟基,3-甲氧基番木鳖碱为新生物碱。经光谱(13CNMR,1HNMR,IR,UV和MS)解析,确定其结构。通过实验发现,用13CNMR谱测定马钱子中生物碱的结构,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且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共振峰呈现一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碱 马钱子 炮制 nmr
下载PDF
冻土未冻水含量的低场核磁共振试验研究 被引量:65
19
作者 谭龙 韦昌富 +2 位作者 田慧会 周家作 魏厚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66-1572,共7页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试了冻融循环过程中不同土质、不同Na Cl离子浓度饱和试样的未冻水含量,结合T2分布曲线从微细观角度分析了冻融过程中未冻水在孔隙赋存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冻结过程可分为过冷度段、快速下降段、稳定段3个阶...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测试了冻融循环过程中不同土质、不同Na Cl离子浓度饱和试样的未冻水含量,结合T2分布曲线从微细观角度分析了冻融过程中未冻水在孔隙赋存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冻结过程可分为过冷度段、快速下降段、稳定段3个阶段,而融化过程仅存在稳定段、快速融化段,并不存在与过冷现象对应的过热现象。冻结时大孔隙的水首先冻结,而融化时孔隙水的增加却是从小孔隙开始的,这是由水分热动力学势能的差异导致孔隙水冻结和融化在时间上的有序性。并且分析了冻融循环中土质类型、离子浓度对未冻水含量的影响,以及探讨了冻融过程出现的滞后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未冻水含量 核磁共振 T2分布 滞后作用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被引量:63
20
作者 路磊 王星铎 +1 位作者 邓向东 金耀清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588-590,共3页
共收治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病人44例。行MRI检查的18例影像显示:脊髓损伤信号89%位于间盘水平,且存在间盘损伤。分析表明:两种机制造成了脊髓的损伤,一是脊髓受到了一过性挫伤,二是脊髓受到突出间盘的压迫。根据... 共收治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病人44例。行MRI检查的18例影像显示:脊髓损伤信号89%位于间盘水平,且存在间盘损伤。分析表明:两种机制造成了脊髓的损伤,一是脊髓受到了一过性挫伤,二是脊髓受到突出间盘的压迫。根据损伤机制及治疗的需要,进一步将本病分为两型,一型为一过挫伤型,二型为间盘突出型。前者需保守治疗,后者应行手术治疗。对34例非手术治疗病人肌力恢复的半定量评价,为本病进一步手术治疗的疗效判定提供了参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病理学 颈间盘 脱位 治疗 nmr 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