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抽提法(SVE)去除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殷甫祥 张胜田 +2 位作者 赵欣 封克 林玉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54-1461,共8页
研究了土柱直径、土壤粒径和不同污染物等对模拟SVE通风效率的影响.以苯、甲苯、乙苯、正丙苯为污染物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柱底面积/装土高度(S/H)越大,去除率越高.不同粒径受甲苯、乙苯、正丙苯污染的土壤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土壤粒... 研究了土柱直径、土壤粒径和不同污染物等对模拟SVE通风效率的影响.以苯、甲苯、乙苯、正丙苯为污染物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柱底面积/装土高度(S/H)越大,去除率越高.不同粒径受甲苯、乙苯、正丙苯污染的土壤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当土壤粒径由10目变为20~40目后,SVE通风效率降低,污染物去除难度增大.受苯、甲苯、乙苯污染土壤在不同通风流量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在通风总时间96 h条件下,通风流量为0.10 L·min-1时即能将污染物基本去除,苯、甲苯、乙苯分别在12、18、48 h内进入拖尾期,TVOCs去除率达到99.52%.实验还表明,苯环上碳原子数越多,饱和蒸气压降低,挥发性减弱,导致污染土壤难以净化,饱和蒸气压低的正丙苯对土壤中甲苯、乙苯脱附和挥发的阻碍作用明显,VOCs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也是影响污染物去除效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抽提 土壤修复 挥发性有机物 去除率 饱和蒸气压 甲苯 乙苯 丙苯
原文传递
气相抽提法(SVE)去除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殷甫祥 张胜田 +2 位作者 赵欣 封克 林玉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95-1501,共7页
通过模拟土壤气相抽提技术(Soil Vapor Extraction,SVE)通风处理甲苯、乙苯、正丙苯混合污染的黄棕壤,研究了不同通风流量、不同土壤含水率、间歇通风等因素对目标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风流量和含水率是影响去除率的重要因... 通过模拟土壤气相抽提技术(Soil Vapor Extraction,SVE)通风处理甲苯、乙苯、正丙苯混合污染的黄棕壤,研究了不同通风流量、不同土壤含水率、间歇通风等因素对目标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风流量和含水率是影响去除率的重要因素。当柱径14 cm、土壤粒径为10目连续通风时,最佳通风流量为0.15 L.min-1,最佳含水率约17.98%条件下,甲苯、乙苯、正丙苯的去除率分别为99.84%、99.45%、98.25%,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Cs,TVOCs)去除率达到了99.30%,且优于间歇通风;含水率为6.01%、24.73%时,TVOCs的去除率仅为63.03%、89.03%,表明含水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VOCs的去除;苯环上支链越长,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越难以被脱附去除,反之亦然,表明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大小也是影响通风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抽提(SVE)土壤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甲苯 乙苯 正丙苯
下载PDF
柠檬酸改性Hβ分子筛上的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 被引量:4
3
作者 田震 秦张峰 +2 位作者 王国富 董梅 王建国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9-363,共5页
研究了柠檬酸改性对Hβ分子筛上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改性前后催化剂寿命、二异丙苯选择性及其异构体组成分布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二异丙苯的选择性及各异构体的分布与催化剂的酸密度和酸强度有关;较高酸密度和... 研究了柠檬酸改性对Hβ分子筛上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改性前后催化剂寿命、二异丙苯选择性及其异构体组成分布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二异丙苯的选择性及各异构体的分布与催化剂的酸密度和酸强度有关;较高酸密度和酸强度有利于烷基转移反应的进行,但却加快了催化剂的失活。柠檬酸改性处理可调节Hβ分子筛的酸密度和酸强度,改善苯烷基化的催化反应性能。经0.50 mol/L的柠檬酸处理后,Hβ催化剂的寿命比原来延长30%,正丙苯的质量分数减少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Β分子筛 柠檬酸 烷基化 丙烯 异丙苯 正丙苯 二异丙苯
下载PDF
萃取精馏分离乙醇-甲苯共沸体系的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艳杰 王桂英 高维平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5年第4期431-434,共4页
利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选用Wilson模型作为气液平衡的计算模型,对萃取精馏分离乙醇-甲苯共沸物的过程进行模拟研究。考察不同溶剂对乙醇一甲苯相对挥发度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溶剂为正丙苯。对溶剂和原料的进料位置、溶剂比、回流比和溶... 利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选用Wilson模型作为气液平衡的计算模型,对萃取精馏分离乙醇-甲苯共沸物的过程进行模拟研究。考察不同溶剂对乙醇一甲苯相对挥发度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溶剂为正丙苯。对溶剂和原料的进料位置、溶剂比、回流比和溶剂进料温度对萃取精馏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在保证产品乙醇、甲苯质量分数均在0.998以上的条件下,萃取精馏塔模拟优化结果为:全塔总理论板数35块,溶剂进料位置第16块塔板、原料进料位置第32块塔板、溶剂比1.2、回流比1.6、溶剂进料温度为常温。模拟结果可用于指导实际过程分析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甲苯共沸物正丙苯 萃取精馏 过程模拟
原文传递
改性β沸石催化剂用于多异丙苯与苯烷基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牛瑾 刘靖 谭涓 《石化技术》 CAS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采用β沸石催化剂催化多异丙苯和苯的烷基转移反应,研究了不同改性β沸石催化剂对烷基转移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β沸石催化剂中催化剂A-1的烷基转移性能最好。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温度对改性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 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采用β沸石催化剂催化多异丙苯和苯的烷基转移反应,研究了不同改性β沸石催化剂对烷基转移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β沸石催化剂中催化剂A-1的烷基转移性能最好。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温度对改性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随着温度的提高,多异丙苯的转化率迅速增加,但正丙苯含量也相对较高。因此,烷基转移反应应选择适宜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转移 沸石 改性 多异丙苯 正丙苯
下载PDF
分子筛催化剂再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俊涛 张睿 +3 位作者 刘国强 徐蟾芬 顾瑞芳 方永成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3,共3页
以异丙苯合成的中试失活M-92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空气及空气+水蒸气再生方案研究了失活催化剂上积炭的性质及在不同温度下的烧炭再生情况,并对再生前后催化剂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催化剂上的积炭有低温炭和高温炭两种形态。两种方... 以异丙苯合成的中试失活M-92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空气及空气+水蒸气再生方案研究了失活催化剂上积炭的性质及在不同温度下的烧炭再生情况,并对再生前后催化剂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催化剂上的积炭有低温炭和高温炭两种形态。两种方案再生后的催化剂活性可恢复90%。在一定条件下空气再生的催化剂,其副产物中正丙苯含量和二异丙苯含量均高于新鲜催化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再生 性能研究 分子筛 催化剂活性 失活催化剂 烧炭再生 方案研究 空气再生 苯含量 异丙苯 水蒸气 可恢复 副产物 积炭 水平
下载PDF
改性Y分子筛对苯-丙烯烷基化反应中副产物正丙苯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曹玉华 杨一青 +2 位作者 陆丽元 周斌 方永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9-84,共6页
用 FT-IR和 MAS NMR方法探索了不同改性方法对 Y分子筛表面酸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改性后分子筛骨架发生脱铝 ,酸性 OH基团的 FT-IR特征峰波数向低波数位移 ,骨架 n( Si) /n ( Al)增大 ,表面B酸中心减弱 ,L酸中心增强 ,B酸中心强... 用 FT-IR和 MAS NMR方法探索了不同改性方法对 Y分子筛表面酸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改性后分子筛骨架发生脱铝 ,酸性 OH基团的 FT-IR特征峰波数向低波数位移 ,骨架 n( Si) /n ( Al)增大 ,表面B酸中心减弱 ,L酸中心增强 ,B酸中心强度得到加强。催化剂评价结果表明 ,产物中副产物正丙苯的生成与分子筛表面 B酸中心强度直接有关 ,其含量正比于 Y分子筛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丙苯 分子筛 改性 酸性质 丙烯 烷基化反应
下载PDF
正丙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郑行行 王蕊娜 李效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56-1059,共4页
以苯和丙酸为起始原料,经酰氯化、Freidel-Crafts酰基化和沃尔夫-克斯尼尔-黄鸣龙还原反应合成了正丙苯。采用1H NMR方法分析了产物结构。表征结果显示,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为目标化合物。考察了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各... 以苯和丙酸为起始原料,经酰氯化、Freidel-Crafts酰基化和沃尔夫-克斯尼尔-黄鸣龙还原反应合成了正丙苯。采用1H NMR方法分析了产物结构。表征结果显示,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为目标化合物。考察了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各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中间产物丙酰氯、苯丙酮和最终产物正丙苯的各反应的优化条件分别为:n(氯化亚砜)∶n(丙酸)=1∶1.1,120℃反应6 h;n(丙酰氯)∶n(AlCl3)∶n(苯)=1∶1.1∶8.5,50℃反应2 h,80℃反应4 h;n(苯丙酮)∶n(水合肼)∶n(KOH)=1∶4∶2,120℃反应2 h,160℃反应4 h。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丙酰氯、苯丙酮和正丙苯的收率分别可达73.5%,90.1%,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丙苯 苯丙酮 丙酰氯 Freidel-Crafts酰基化 沃尔夫-克斯尼尔-黄鸣龙还原
下载PDF
正丙苯高温氧化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子豪 王思皓 +2 位作者 黄玳川 刘波 甯红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110,共11页
正丙苯是Jet A、 Jet A-1及国产RP-3航空煤油中芳香烃的典型替代组分.本文采用基于反应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正丙苯高温氧化过程的主要反应网络、主要产物的形成机理以及在不同温度、密度和当量比条件下正丙苯氧化主要产物的分布... 正丙苯是Jet A、 Jet A-1及国产RP-3航空煤油中芳香烃的典型替代组分.本文采用基于反应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正丙苯高温氧化过程的主要反应网络、主要产物的形成机理以及在不同温度、密度和当量比条件下正丙苯氧化主要产物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反应动力学理论计算了正丙苯高温氧化的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正丙苯高温氧化主要发生在烷基侧链,包括6种C—C和C—H键断裂单分子分解反应以及3种侧链氢原子与氧气或其它小自由基的氢提取反应,其中与苄基相连的C—C键具有最小断键能,是最重要的单分子分解反应,而不同位点的自由基氢提取反应的贡献相似;体系的模拟温度和密度/压力与正丙苯的氧化速率呈正相关,但当量比对氧化速率的影响则严重依赖于体系温度.计算所得正丙苯高温氧化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与文献报道的实验值相比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丙苯 反应机理 高温氧化 反应力场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工业用异丙苯中正丙苯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
10
作者 李淑芝 张颖 +1 位作者 杜新 张志强 《石化技术》 CAS 2010年第1期12-14,18,共4页
建立了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异丙苯中正丙苯含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不确定度的所有来源,计算了各个不确定度分量,最终得出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异丙苯中正丙苯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
关键词 工业用异丙苯 正丙苯 不确定度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丙基苯/空气层流燃烧速率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杜雅雯 郑东 钟北京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利用球形火焰法测量了常压下、温度为353~400K、当量比为0.6~1.4的丙基苯/空气预混气的层流燃烧速率.结果表明,不同初始温度下测得的丙基苯/空气预混物无拉伸层流燃烧速率均在当量比1.1处达到最大值;随着初始温度的升高,丙基苯/空气预... 利用球形火焰法测量了常压下、温度为353~400K、当量比为0.6~1.4的丙基苯/空气预混气的层流燃烧速率.结果表明,不同初始温度下测得的丙基苯/空气预混物无拉伸层流燃烧速率均在当量比1.1处达到最大值;随着初始温度的升高,丙基苯/空气预混物的拉伸火焰传播速率、无拉伸层流燃烧速率均会增加;并从不同初始温度下的Markstein长度与当量比的变化关系中发现,Markstein长度会随着当量比的增加而减小,在当量比为1.4时出现负值;同时,Markstein长度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而略微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苯 层流燃烧速率 球形火焰法 Markstein长度
下载PDF
萃取精馏分离乙醇-甲苯共沸体系的模拟与优化
12
作者 刘艳杰 王桂英 高维平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5年第10期1187-1190,共4页
利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选用Wilson模型作为气液平衡的计算模型,对萃取精馏分离乙醇一甲苯共沸物的过程进行模拟研究。考察不同溶剂对乙醇一甲苯相对挥发度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溶剂为正丙苯。对溶剂和原料的进料位置、溶剂比、回流比... 利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选用Wilson模型作为气液平衡的计算模型,对萃取精馏分离乙醇一甲苯共沸物的过程进行模拟研究。考察不同溶剂对乙醇一甲苯相对挥发度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溶剂为正丙苯。对溶剂和原料的进料位置、溶剂比、回流比和溶剂进料温度对萃取精馏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在保证产品乙醇、甲苯质量分数均在0.998以上的条件下,萃取精馏塔模拟优化结果为:全塔总理论板数35块,溶剂进料位置第16块塔板、原料进料位置第32块塔板、溶剂比1.2、回流比1.6、溶剂进料温度为常温。模拟结果可用于指导实际过程分析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甲苯共沸物 正丙苯 萃取精馏 过程模拟
原文传递
正丙苯的合成方法及用途研究进展
13
作者 景鑫 宫红 姜恒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7年第1期11-14,30,共5页
综述了正丙苯的合成方法及用途研究进展。介绍了正丙苯作为用于合成苯丙酮以及用于合成聚丙烯透明成核剂的中间体的用途。重点论述了对芳烃侧链进行化学选择性催化合成正丙苯。
关键词 正丙苯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2-(4'-正丙基苯)咪唑并[2,1-α]异喹啉的晶体结构
14
作者 商志才 王赟 +1 位作者 吴天星 俞庆森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61-1064,共4页
本文测定了新型抗早孕药物 2-(4'-正丙基苯)咪唑并[2,1-a]异喹啉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18N2, Mr = 286.38,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1/n, 晶胞参数为a = 7.2177(1), b = 7.8036(2), c = 27.429(1) ? b = 90.976(3), V... 本文测定了新型抗早孕药物 2-(4'-正丙基苯)咪唑并[2,1-a]异喹啉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20H18N2, Mr = 286.38,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1/n, 晶胞参数为a = 7.2177(1), b = 7.8036(2), c = 27.429(1) ? b = 90.976(3), V = 1544.67(8) 3, Z = 4, Dc = 1.231 g/cm3, F(000) = 608.00, m(Mo-Ka) = 0.073 mm-1, R = 0.0560, wR = 0.1440, 获得25986个衍射点,其中独立衍射点3795个。在分子结构中, 苯环(C(1)C(6))与环(N(1), C(1)C(9))以及咪唑环共平面, 该平面与苯环(C(12)C(17)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0.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正丙基苯)咪唑并[2 1-α]异喹啉 晶体结构 抗早孕药物 非甾类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