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船人工控制系统工效学研究中肌电信号采集与分析软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洁 杨健群 +2 位作者 姚素英 徐永忠 王火星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60-364,共5页
目的为进行飞船人工控制系统中作业工作负荷的工效学研究 ,研制一个肌电信号采集与分析软件。方法它是整套实验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微机上实现 ,主要由采集显示程序、分析处理程序以及数据文件组成。结果它能对四路肌电信号、一路操... 目的为进行飞船人工控制系统中作业工作负荷的工效学研究 ,研制一个肌电信号采集与分析软件。方法它是整套实验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微机上实现 ,主要由采集显示程序、分析处理程序以及数据文件组成。结果它能对四路肌电信号、一路操作控制信号进行实时、同步地采集、显示以及离线分析、处理。结论在软件研制过程中 ,通过对视景显示与信号采集任务的分机处理 ,肌电信号与操作控制信号的分频处理 ,采样周期、显示周期、存储周期进行不同设置等技术手段 ,提高软件的实时性。此外 ,它还具有可靠性强、数据精度高、人机界面友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船 人工控制系统 工效学 肌电信号 信号采集
下载PDF
利用表面肌电信号评价肌肉疲劳的方法 被引量:28
2
作者 皮喜田 陈峰 +1 位作者 彭承琳 郑尔信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5-229,共5页
表面肌电信号分析是评价局部肌肉疲劳有效的工具。过去由于受信号处理技术的限制,对肌肉疲劳的评价仅局限于等长、恒力收缩。由于适合于非平稳信号分析的频谱估计技术的发展,使得动态收缩条件下的肌肉疲劳评价得以实现,在工效学、康复... 表面肌电信号分析是评价局部肌肉疲劳有效的工具。过去由于受信号处理技术的限制,对肌肉疲劳的评价仅局限于等长、恒力收缩。由于适合于非平稳信号分析的频谱估计技术的发展,使得动态收缩条件下的肌肉疲劳评价得以实现,在工效学、康复医学和运动医学等方面开启了新的应用领域。本文论述了利用表面肌电信号评价肌肉疲劳,特别是在肌肉动态收缩期间评价肌肉疲劳的方法,为进一步探讨肌肉疲劳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动态收缩 时频分析 肌肉疲劳
下载PDF
裤装压力对跑步运动中女性大腿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晓娜 吴昕穗 朱琳玥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81,共7页
选择5名女性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测量其穿着紧身裤装跑步时裤装压力与大腿的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选用均方根振幅(Root Mean Square,RMS)作为s EMG的分析指标,使用EMGworks Analysis软件提取肌电数据,用SPSS... 选择5名女性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测量其穿着紧身裤装跑步时裤装压力与大腿的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选用均方根振幅(Root Mean Square,RMS)作为s EMG的分析指标,使用EMGworks Analysis软件提取肌电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检验分析。研究发现:肌肉疲劳主要发生在跑步运动的中后期,适当的裤装压力可抑制肌肉疲劳,而无裤装压力或过大裤装压力对肌肉疲劳无抑制作用,甚至会诱发肌肉疲劳的产生。抑制肌肉疲劳的服装压力范围为:股直肌1. 98~3. 23 k Pa,股外侧肌2. 07 k Pa,股内侧肌2. 33 k Pa,股二头肌1. 94~2. 30 k Pa。研究结果为女性选择合适的锦纶/氨纶80/20跑步裤装提供了参考,当裤装大腿围度减少2 cm时,裤装压力增大1. 02~1. 41 k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身裤 跑步 裤装压力 肌肉疲劳 表面肌电信号
下载PDF
护理程序在肠内营养鼻肠管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许勤 丁亚萍 方小萍 《实用护理杂志》 1999年第10期43-44,共2页
3 例胃、结、直肠术后病人应用鼻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过程中,针对病人留置有鼻肠管,列出护理诊断,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将护理程序应用于肠内营养病人鼻肠管的护理。结果:27 例完成肠内营养... 3 例胃、结、直肠术后病人应用鼻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过程中,针对病人留置有鼻肠管,列出护理诊断,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将护理程序应用于肠内营养病人鼻肠管的护理。结果:27 例完成肠内营养计划,对鼻肠管耐受性好,无并发症发生。认为将护理程序贯穿于肠内营养病人的整体护理全过程,能够使鼻肠管的护理更具科学性、预见性和条理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程序 鼻肠管 护理
原文传递
基于表面肌电和加速度信息融合的手势识别 被引量:8
5
作者 孔冬荣 朱杰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5期85-89,共5页
针对现有手势识别方法中人为提取特征具有局限性的问题,考虑到MYO臂环稀疏多通道的特点,提出一种融合表肌电信号(sEMG)和加速度(ACC)信息的手势识别方案。首先由5位受试者佩戴MYO臂环,同步采集8组不同手势的多通道sEMG、ACC数据;其次采... 针对现有手势识别方法中人为提取特征具有局限性的问题,考虑到MYO臂环稀疏多通道的特点,提出一种融合表肌电信号(sEMG)和加速度(ACC)信息的手势识别方案。首先由5位受试者佩戴MYO臂环,同步采集8组不同手势的多通道sEMG、ACC数据;其次采用一种新的数据预处理方法,使用高能量滑动窗将数据进行分割,得到短时有效活动段;最后设计出一种并行多层的LSTM网络,对两类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融合,实验准确率达96.87%。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手势识别方案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臂环 肌电信号 加速度 手势识别
下载PDF
织物电极采集肌电信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振 刘晓霞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0-84,共5页
总结织物电极采集肌电信号的研究进展。织物电极是以织物或者纱线为基材,通过后处理的方式将其制备成柔性传感器采集生物电信号的材料。以采集肌电信号的织物电极为研究对象,从织物电极的设计和信号采集的角度出发,探究织物组织结构、... 总结织物电极采集肌电信号的研究进展。织物电极是以织物或者纱线为基材,通过后处理的方式将其制备成柔性传感器采集生物电信号的材料。以采集肌电信号的织物电极为研究对象,从织物电极的设计和信号采集的角度出发,探究织物组织结构、导电材料的选择、肌电信号的处理等对织物电极采集肌电电信号的影响。认为:织物电极属于智能纺织品,在肌电信号采集、超级电容器、心电监测等方面有突出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信号 织物电极 信号分析 织物组织 生物电信号
下载PDF
循经针刺联合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江涛 王晓玲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10期1109-1115,共7页
目的:观察循经针刺联合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分为西药康复组和针刺减压组,西药康复组接受常规西药保守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针刺减压组接受循经针刺联合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观察循经针刺联合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分为西药康复组和针刺减压组,西药康复组接受常规西药保守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针刺减压组接受循经针刺联合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对比两组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腰腿疼痛状况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旁肌肉变化状况[腰椎肌肉表面肌电信号(IEMG)、椎旁肌群稳定性]。结果:近期(随访个6月)治疗优良率,西药康复组(65.33%)和针刺减压组(6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随访12个月)治疗优良率,针刺减压组(92.00%)高于西药康复组(6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时,针刺减压组的腰腿疼痛VAS评分、ODI评分、腰椎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竖脊肌IEMG、多裂肌IEMG)低于西药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减压组的椎旁肌群(竖脊肌截面面积/腰椎截面面积、多裂肌截面面积/腰椎截面面积)高于西药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经针刺联合非手术脊柱减压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腰腿疼痛和腰椎功能障碍,增强脊柱稳定性和缓解椎旁肌紧张和痉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循经针刺疗法 椎旁肌肉稳定性 非手术脊柱减压 肌电信号 视觉模拟评分法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一种基于肌电信号的动作起始时刻识别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何乐生 宋爱国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6-271,共6页
提出一种提取尺侧腕屈肌表面肌电信号的短时统计特性,并将此特性预处理后作为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输入来判断运动状态,进而实现实时识别人体特定动作起始时刻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识别特定动作的运动起始时刻,省去了动作电位在肌纤维内传... 提出一种提取尺侧腕屈肌表面肌电信号的短时统计特性,并将此特性预处理后作为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输入来判断运动状态,进而实现实时识别人体特定动作起始时刻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识别特定动作的运动起始时刻,省去了动作电位在肌纤维内传递以及肌纤维内部C a2+和ATP化学反应的时间,大大提高了人-计算机接口的时间效率。最后分析了特定动作误判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方法速度快、可靠性高,可在军事和竞技体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信号 动作电位 统计特征 自组织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一种主动式膝关节助力外骨骼的性能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毅阳 张豪 +3 位作者 李俊邑 刘兵 刘冰 袁博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1-340,共10页
提出了一套针对主动式膝关节助力外骨骼性能评估的测试方法。建立电机驱动助力模型,计算得外骨骼膝关节的理论助力效率。选取6名健康受试者,在穿戴和不穿戴外骨骼的条件下,测量人体综合代谢指标和下肢肌肉活动量。人体综合代谢成本测试... 提出了一套针对主动式膝关节助力外骨骼性能评估的测试方法。建立电机驱动助力模型,计算得外骨骼膝关节的理论助力效率。选取6名健康受试者,在穿戴和不穿戴外骨骼的条件下,测量人体综合代谢指标和下肢肌肉活动量。人体综合代谢成本测试结果表明:与不穿外骨骼的实验相比,穿戴外骨骼平均增加了人体耗氧量3.21%,平均增加了二氧化碳呼出量1.27%,计算出单位质量净代谢功率平均提升了2.80%;下肢肌肉活动测试结果表明与不穿外骨骼的实验相比,穿戴外骨骼可有效降低股直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的肌肉活动量。设计对照负重试验,结果证明:由于外骨骼自重无法忽略,增加了受试者的人体综合代谢成本。外骨骼可有效降低穿戴者下肢肌肉的活动量,基本符合外骨骼膝关节的理论助力效率,由于自重的原因,使整体的助力效率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骨骼 助力 肌电信号 代谢成本 性能评估
下载PDF
康复锻炼用肌电控制机械手开发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书娜 刘昆磊 吕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8-52,共5页
针对传统的刚体康复训练设备,无法适应不同患者的特定训练需求,以及无法整合功能性肌电刺激的辅助治疗功能等问题,开发出能够实现主动与被动训练的可变刚性自动化康复机械手系统。通过建立全新的适应性弹性耦合驱动器模型,并与采用非线... 针对传统的刚体康复训练设备,无法适应不同患者的特定训练需求,以及无法整合功能性肌电刺激的辅助治疗功能等问题,开发出能够实现主动与被动训练的可变刚性自动化康复机械手系统。通过建立全新的适应性弹性耦合驱动器模型,并与采用非线性回归数学模型与支持向量回归分析设计的肌电信号力矩估测器进行整合,以数字信号处理器NI-sbRIO9642为控制核心,从而实现阻抗运动、等长运动、等张运动等外骨骼支持康复训练运动。实验表明:该机械手实现了不同需求的患者训练时的多种训练模式自动化,并具有舒适、安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刚性 弹性耦合 适应性 线性回归 肌电信号 力矩
下载PDF
两种神经功能重建术式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的比较
11
作者 蒋孟楠 张紫珺 +4 位作者 张乾玲 苏欢 高一凡 卢巍 杨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8-433,共6页
目的比较靶向肌肉神经功能重建(targeted muscle reinnervation,TMR)和靶向神经功能替代(targeted nerve function replacement,TNFR)两种术式的疗效。方法将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单纯胫神经离断(TNT)组以及在TNT基础上建... 目的比较靶向肌肉神经功能重建(targeted muscle reinnervation,TMR)和靶向神经功能替代(targeted nerve function replacement,TNFR)两种术式的疗效。方法将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单纯胫神经离断(TNT)组以及在TNT基础上建立模型TMR组和TNFR组,通过足迹分析、肌电信号(electromyography,EMG)、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评价两种手术效果。结果TNFR组胫神经指数(-12.30±4.06)略大于TMR组(-13.79±5.28);第8周TMR组和TNFR组患侧EMG幅值相较于TNT组明显增强(P<0.05),TNFR组患侧EMG幅值强于TMR组;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发现TNFR组和TMR组神经和肌萎缩程度较TNT组轻;TNFR组腓肠肌内侧头延续胫神经原有功能,相较于TMR组,其神经分支更加密集。结论TNFR术及TMR术均可延缓肌萎缩并促进运动功能重建,TNFR术的远期疗效较优于TMR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肌肉神经功能重建 靶向神经功能替代 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 足迹分析法 肌电信号
下载PDF
短跑运动员肌电信号的混沌特性
12
作者 曲峰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19-1220,1228,共3页
利用混沌理论对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的肌电信号进行了分析,发现运动员在不同状态时肌电信号的谱特性及内嵌维数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收缩状态时的肌电信号的内嵌维数明显小于放松状态时的内嵌维数;比赛前专门准备期时肌电信号的内嵌维数... 利用混沌理论对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的肌电信号进行了分析,发现运动员在不同状态时肌电信号的谱特性及内嵌维数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收缩状态时的肌电信号的内嵌维数明显小于放松状态时的内嵌维数;比赛前专门准备期时肌电信号的内嵌维数的相对值非常明显的大于过渡期时的内嵌维数的相对值。竞技状态好时的肌电信号在放松状态和收缩状态时其内嵌维数的个数之差显著大于过渡期时的内嵌维数的个数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信号 混沌特性 内嵌维数
原文传递
法操作过程中前臂肌肉SEMG变化的研究
13
作者 王红 张洁 +1 位作者 王金贵 付均如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利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专家组、普通临床医生组和学生组作一实时监测,利用肌电信号数值为参数,对法做半定量化的研究,从而作为法的规范化依据。方法:3组被测试人员先静息15min,避免心理因素干扰,按法传统操作要领,每... 目的:利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专家组、普通临床医生组和学生组作一实时监测,利用肌电信号数值为参数,对法做半定量化的研究,从而作为法的规范化依据。方法:3组被测试人员先静息15min,避免心理因素干扰,按法传统操作要领,每个实验对象操作2遍,每遍5min,实时记录肌电图信号,中间间隔10min,以保证同一性和可重复性。肌电信号主要检测肱二头肌、旋前圆肌、桡侧腕长伸肌的运动单位电位。结果:法操作中肱二头肌的MUP在2.60~6.47mV;旋前圆肌的MUP波幅在3.37~7.35mV;桡侧腕长伸肌MUP波幅在3.68~8.31mV。结论:肌电信号可以实时纪录推拿施术者前臂肌肉用力情况;从肌电信号中反映专业学生应加强手法的练习,以保证手法的均匀、有力、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 肌电信号 运动单位电位
下载PDF
不同穴位与肌肉运动点针刺在脑卒中患者腕手功能重建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东岩 王岩 杨晓东 《上海针灸杂志》 2009年第5期253-255,共3页
目的在客观准确评价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基础上,观察不同穴位与肌肉运动点针刺对脑卒中患者腕手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伸肌运动点针刺(运动点1组),伸-屈肌交替运动点针刺(... 目的在客观准确评价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基础上,观察不同穴位与肌肉运动点针刺对脑卒中患者腕手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伸肌运动点针刺(运动点1组),伸-屈肌交替运动点针刺(运动点2组),针刺肩髃、臂臑、手三里、外关(穴位1组),针刺肩髃、臂臑、手三里、外关、尺泽、内关(穴位2组)。以上肢表面肌电信号(sEMG)特征值、Fugl-Meyer功能评定表及Barthel ADL指数评价表评价各组治疗前后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结果采用伸-屈肌交替运动点针刺可以使上肢sEMG的峰值(MAX)、积分肌电值(IEMG)、Fugl-Meyer运动功能分值、Bar the l ADL提高较明显。结论不同针刺部位治疗脑卒中后腕手运动功能疗效的影响不同。伸-屈肌交替运动点针刺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明确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中风后遗症 脑卒中 表面肌电信号 腕手功能 肌肉运动点
下载PDF
表面肌电小波变换分析技术监测重复性手工提放重物作业中机体肌肉疲劳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红旗 史冀鹏 +4 位作者 张欣 冉令华 杨帆 王安利 郑秀瑗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4-54,共11页
目的:验证表面肌电信号(sMES)小波变换分析技术监测重复性手工提放重物作业中肌肉疲劳变化特征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方法:BTE primusRS与肌电仪同步,40名男大学生进行两次重复性提放重物能力测试,频率12次/min,木箱(35cm×25cm×25... 目的:验证表面肌电信号(sMES)小波变换分析技术监测重复性手工提放重物作业中肌肉疲劳变化特征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方法:BTE primusRS与肌电仪同步,40名男大学生进行两次重复性提放重物能力测试,频率12次/min,木箱(35cm×25cm×25cm)重13kg,蹲举与半蹲举交替,间歇30min;记录sMES与结束即刻问卷评分;测试前、后进行3次持续6s间歇15s的最大腰拉力测试。结果:半蹲举疲劳集中在少数几个部位,尤其是下背部且更明显;BTE primusRS输出参数蹲举高于半蹲举;蹲举时,右T10竖脊肌,左、右L3竖脊肌,股直肌,股外侧肌瞬时中位频率(IMDF)显著下降(P<0.01);半蹲举时,右斜方肌IMDF显著下降(P<0.05),左、右L3竖脊肌,腓肠肌内侧头IMDF显著下降(P<0.01)。结论:表面肌电小波变换分析技术能准确合理地监测重复性手工提放重物作业中肌肉疲劳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小波变换 瞬时中位频率 下背痛
下载PDF
头穴丛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任婷 王鸿旭 +3 位作者 李宏玉 王雪 朱路文 唐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3期122-125,139,共5页
目的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对头穴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进行分析,探究头穴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共62例,根据随机数... 目的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对头穴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进行分析,探究头穴丛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共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行头穴丛刺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干预前后分别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巴氏指数(BI)和积分肌电值(IEMG)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因试验过程中试验组脱落1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为30例。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MA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FMA、BI评分明显升高,其中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肱二头肌、股直肌IEMG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肱三头肌、股二头肌IEMG均增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法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丛刺 康复训练 痉挛 偏瘫 表面肌电信号
下载PDF
上肢残肢的常规康复治疗和肌电信号反馈训练 被引量:3
17
作者 武继祥 刘宏亮 +4 位作者 周贤丽 林永辉 赵正福 陈东 吴宗耀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33-835,共3页
目的探讨上肢截肢患者的常规康复治疗、残肢肌电信号训练程序以及装配肌电假肢的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对20例截肢患者(22个残肢)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肌力训练、肌肉收缩控制训练和残肢并发症的处理。采用德国Otto Bock公司提... 目的探讨上肢截肢患者的常规康复治疗、残肢肌电信号训练程序以及装配肌电假肢的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对20例截肢患者(22个残肢)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肌力训练、肌肉收缩控制训练和残肢并发症的处理。采用德国Otto Bock公司提供的肌电信号检测和训练软件系统进行肌电信号训练(分为基础肌电信号训练和视觉反馈训练两个阶段),并装配肌电假肢。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0例截肢患者22个残肢肌肉无明显萎缩,肌力好,关节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患者能较好地控制残肢肌肉收缩。装配肌电假肢20例(20个),所有残肢均能有意识地引出肌电信号,控制假肢的手指打开、闭合以及腕关节的旋转或肘关节的屈伸。结论残肢常规康复治疗和肌电信号训练对装配肌电假肢,实现有意识地控制假肢功能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残肢 假肢康复 肌电信号训练 肌电假肢
原文传递
基于肌电样本熵的反馈式电刺激仪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慧河 郭旭东 +1 位作者 周莹 张娜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5期18-22,共5页
为提供一种用于肛门成形术的术中入路引导和术后康复训练的仪器,设计了一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样本熵的反馈式神经肌肉电刺激仪。通过控制光耦隔离的H桥电路的导通方向、导通时间来精准控制刺激脉冲的脉宽与极性;刺激脉冲的幅值通过微控... 为提供一种用于肛门成形术的术中入路引导和术后康复训练的仪器,设计了一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样本熵的反馈式神经肌肉电刺激仪。通过控制光耦隔离的H桥电路的导通方向、导通时间来精准控制刺激脉冲的脉宽与极性;刺激脉冲的幅值通过微控制器控制DAC模块输出特定电压作用于压控恒流电路来实现。引入了肌电样本熵分析表面肌电信号的复杂性,用于评估刺激训练后肌肉收缩力的康复效果,并将其作为反馈量用于刺激参数的调节。采用开发的系统样机进行了验证试验,由实验可知,该样机实现了刺激脉冲的多参数可调以及输出脉冲的恒流效果;对采集到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基于样本熵的复杂度计算,拟合得到复杂度与肌力之间呈现线性关系。本文设计的电刺激仪采用样本熵来对sEMG-肌力进行定量评价,为反馈式电刺激仪提供了一种新的刺激参数调节方法及神经肌肉功能的评估方法,对神经肌肉系统的临床诊断和康复训练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成形术 肌肉电刺激 反馈式 表面肌电信号 样本熵
下载PDF
胎儿宫内监护方式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9
作者 赵晨宇 叶生琴 +3 位作者 李维佳 李琴 欧玉华 钟惠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6期182-188,共7页
胎儿宫内监护(IUFM)是通过对胎心进行实时的监测,并结合胎心率在宫缩、胎动后的变化,评估胎儿宫内情况。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改变,高龄孕产妇增多,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孕产妇增加,提高IUFM准确性有助于母胎的安全。孕期的IUFM包括胎心监... 胎儿宫内监护(IUFM)是通过对胎心进行实时的监测,并结合胎心率在宫缩、胎动后的变化,评估胎儿宫内情况。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改变,高龄孕产妇增多,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孕产妇增加,提高IUFM准确性有助于母胎的安全。孕期的IUFM包括胎心监护(FHM)和宫缩监测,而宫缩监测目前有经体表宫缩压力监测的宫缩图压力监测(TOCO)和通过体表监测子宫肌电的子宫肌电监测(EHG)两种形式,本文将从FHM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宫内监护 电子胎心监测 子宫肌电信号 新生儿结局
下载PDF
基于互Wigner-Ville分布的表面肌电信号瞬时频率估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牟永阁 彭承琳 郑小林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6-98,共3页
当一块肌肉完成持续的收缩时,所记录的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是一个用于评价局部疲劳进行性的有用的工具。在肌肉静态收缩期间,表面肌电信号功率谱的平均频率和中值频率常被用作肌肉疲劳的指示器。为了评价周期性动态收缩期间的局部肌肉疲... 当一块肌肉完成持续的收缩时,所记录的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是一个用于评价局部疲劳进行性的有用的工具。在肌肉静态收缩期间,表面肌电信号功率谱的平均频率和中值频率常被用作肌肉疲劳的指示器。为了评价周期性动态收缩期间的局部肌肉疲劳,针对肌肉动态收缩时表面肌电信号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互Wigner-Ville分布的瞬时频率检测方法。通过一个类似于表面肌电信号统计性质的模拟的随机过程,评价了这一算法的估计误差。理论和实验证明,瞬时频率可以在较低的信噪比下很好地适合跟踪由于肌肉疲劳引起的频谱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瞬时频率 互Wigner-Ville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