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06
1
作者 万新焕 王瑜亮 +3 位作者 周长征 郭浩 马山 王立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8-798,共11页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一味临床常用的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丹参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月经不调、心悸失眠及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丹参化学成分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综述...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一味临床常用的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丹参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月经不调、心悸失眠及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丹参化学成分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综述了丹参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丹参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活血化瘀 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脂蛋白(a)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48
2
作者 张嘉莹 朱中玉 +2 位作者 李牧蔚 陈岩 王现青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00-502,共3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水平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凝血指标的关系。方法:对32例青年AMI患者、30例青年冠心病(CHD)患者及3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并检测其血中Lp(a)、D-二聚体(D-D)、纤溶酶原...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水平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凝血指标的关系。方法:对32例青年AMI患者、30例青年冠心病(CHD)患者及3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并检测其血中Lp(a)、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活性(Pig)、抗凝血酶原(AT-Ⅲ)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水平。结果:①AMI组和CHD组Lp(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30±60)和(190±20):(110±20)mg/L,P<0.05],但前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高Lp(a)血症患者AMI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清Lp(a)正常的患者(47%:15%,P<0.01);③AMI组D-D明显高于CHD组和正常对照组(12±5):(4±3)mg/L和(2±1)mg/L,P<0.01);④冠脉多支病变者Lp(a)的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者(P<0.01)。结论:青年AMI患者中存在Lp(a)水平增高,并与D-D水平及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脂蛋白(a) 凝血指标 老年人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弹性影响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237
3
作者 刘莉莉 林平 赵振娟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路径。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心理弹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医学应对问卷对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在哈尔滨某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路径。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心理弹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医学应对问卷对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在哈尔滨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分为(57.79±12.39)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自我效能、主观支持、面对应对及屈服应对进入心理弹性的多元回归方程,其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对心理弹性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面对应对及屈服应对对心理弹性水平具有直接影响。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弹性较差,个体的自我效能、主观支持、面对应对及屈服应对是影响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精神卫生 影响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 被引量:214
4
作者 石蕊 姜铁民 +3 位作者 赵季红 陈少伯 孙婧 李玉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19-262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其中女性22例,男性52例),年龄男性≤55岁、女性≤6... 目的比较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其中女性22例,男性52例),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38)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B组(n=36)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同期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判定为非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n=94例,女39例,男55例)。入选患者均在入选及随机治疗6个月后,于清晨空腹卧位抽取静脉血5 ml,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内皮功能及心脏功能。结果 A、B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F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预后良好,无一例死亡,复发心绞痛和血运重建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d或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的近期疗效相近,均可通过降低血脂、减轻炎症反应及改善内皮功能等协助改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心脏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被引量:134
5
作者 汪姗姗 李勇 +1 位作者 范维琥 戴瑞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心肌梗塞大鼠冠状动脉侧枝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 4只大鼠随机分成麝香保心丸组 (A组 )、贝复剂与肝素组 (B组 )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C组 ) ,建立心肌梗塞模型 ,6周后检测梗塞面积、梗塞边缘区VEGF、bFGF...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心肌梗塞大鼠冠状动脉侧枝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 4只大鼠随机分成麝香保心丸组 (A组 )、贝复剂与肝素组 (B组 )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C组 ) ,建立心肌梗塞模型 ,6周后检测梗塞面积、梗塞边缘区VEGF、bFGF和VⅢ因子的表达量以及血管面密度。结果 :A组梗塞面积明显小于C组 ,梗塞边缘区VEGF、bFGF和VⅢ因子的表达量以及血管面密度均较C组明显增加。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促进大鼠缺血心肌冠脉侧枝的血管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实验性心肌梗塞 大鼠 促血管生成作用 侧枝循环
下载PDF
2020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防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146
6
作者 葛均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66-1180,共15页
心肌梗死(心梗)是心力衰竭(心衰)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因之一。中国心梗后心衰发病率高,预后差,近年来虽然分别发布了心梗和心衰的诊疗指南性文件,但对于心梗后心衰的诊治与防控策略尚缺乏统一的指导与规范。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 心肌梗死(心梗)是心力衰竭(心衰)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因之一。中国心梗后心衰发病率高,预后差,近年来虽然分别发布了心梗和心衰的诊疗指南性文件,但对于心梗后心衰的诊治与防控策略尚缺乏统一的指导与规范。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本共识,涵盖了心梗后心衰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预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旨在促进该疾病的临床诊疗与防控策略更加规范,进一步优化全程管理,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预防 诊断 治疗 共识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42
7
作者 楼秋英 冯国和 +3 位作者 张邢炜 胡侠翔 吴红斌 张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入院后行急诊PCI,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入院后行急诊PCI,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出院后采用定期家访、电话回访、来院复诊等方式进行持续护理干预跟踪随访,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随访和复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与自身基线相比,焦虑、抑郁评分均有下降,两组不同时间段各评价指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化趋势存在不同。通过护理干预在1个月时没有明显差异,在3个月时开始出现差异,6个月、12个月时均值差异最明显,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最明显,服药依从性佳。结论:出院后持续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遵医行为,提高疗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理状态 服药依从性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三焦辨治 被引量:70
8
作者 任爱华 阚方旭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28-329,共2页
三焦决渎失职是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 ,治疗上按三焦辨治 ,分别施以温心阳益肺气、温脾阳益中气、温肾阳益元气之法。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三焦辨证 温心阳 温脾阳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注射用瑞替普酶(派通欣)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38
9
作者 瑞替普酶(派通欣)Ⅱ期临床试验协作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瑞替普酶(派通欣)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01年11月-2002年5月,共有20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接受瑞替普酶或rt-PA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病死率、... 目的 对比观察瑞替普酶(派通欣)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01年11月-2002年5月,共有20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接受瑞替普酶或rt-PA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病死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溶栓后90min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TIMI 2级+TIMI 3级)瑞替普酶组为89.66%,rt-PA组为69.39%(P=0.0085)。35d时,瑞替普酶组的病死率为6.8%,rt-PA组的病死率为9.0%(P>0.05);脑出血发生率瑞替普酶组为0.97%,rt-PA组为3.00%(P>0.05);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瑞替普酶组为7.76%,rt-PA组为10.00%(P>0.05);冠状动脉再闭塞瑞替普酶组1.94%,rt-PA组4.00%(P>0.05)。结论 瑞替普酶(派通欣)为国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普酶 派通欣 药物注射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有效性 安全性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不同心脏康复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36
10
作者 蒋承建 潘孙雷 +6 位作者 池菊芳 周昌钻 林辉 孟立平 翟小亚 郭艳 郭航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439-2445,共7页
目的明确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进一步探索不同心脏康复模式对AMI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接受PCI的AMI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明确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进一步探索不同心脏康复模式对AMI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接受PCI的AMI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传统常规组(30例)、传统强化组(30例)和新型优化组(30例)。传统常规组根据2006年颁布的中国PCI术后心脏康复程序中急症PCI术后1周康复程序制定,以步行等简单的方式作为主要运动形式;传统强化组根据2006年颁布的中国PCI术后心脏康复程序中择期PCI术后康复程序制定,基础活动量和总活动量强于传统常规组;新型优化组在传统常规康复模式基础上,综合荷兰Avans大学、UMC St RAdboud医学院及香港伊利沙伯医院接受的最新心脏康复理念,为患者提供早期、个体化和精确定量的新型心脏康复方案。3组均为期6个月。各组患者分别于PCI术后即刻(康复前)和心脏康复干预6个月后(康复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观察患者心脏康复干预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猝死发生情况。结果康复前3组患者LVEF、LVESV、LVEDV、WMSI、TNF-α、NO、ET-1、sV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传统强化组WMSI低于传统常规组,新型优化组LVEF高于传统常规组和传统强化组、WMSI低于传统常规组和传统强化组(P<0.05)。3组康复后LVEF较康复前升高(P<0.05)。康复后传统强化组TNF-α、ET-1、sVCAM-1水平低于传统常规组,NO水平高于传统常规组;新型优化组TNF-α、ET-1、sVCAM-1水平低于传统常规组和传统强化组、NO水平高于传统常规组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康复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下载PDF
丹参素保护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2
11
作者 王冰瑶 吴晓燕 樊官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571-2575,共5页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丹参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应用历史,广泛用于治疗冠状动脉心脏疾病、心肌梗死、血液循环疾病等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肿瘤、...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丹参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应用历史,广泛用于治疗冠状动脉心脏疾病、心肌梗死、血液循环疾病等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肿瘤、神经保护、心肌保护、提高免疫力等。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药理作用机制也逐渐清晰,分别从抗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抗心肌梗死、抗动脉粥样硬化、抗高血脂、抗高血压、保护内皮细胞等方面对丹参素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丹参素在临床中的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心血管系统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6
12
作者 王姗姗 薛小玲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98-1003,共6页
目的探讨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101例急性心肌梗死惠者家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50例和时照组51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与随访的基础上给予基于时机理... 目的探讨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家庭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101例急性心肌梗死惠者家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50例和时照组51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与随访的基础上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对照组则接受心内科常规护理与随访。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评价患者家属的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家属的照顾能力在各测量点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呈持续增强趋势;出院时,干预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命力及心理健康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时,仅总体健康维度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至出院后6个月时,干预组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的照顾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机理论 家庭护理 心肌梗死 家属 照顾能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活血和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左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7
13
作者 王振涛 王硕仁 +2 位作者 赵明镜 李敏 王亚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 :对比观察活血、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 (心梗 )后左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动物模型 ,比较观察由丹参、川芎、红花组成的活血注射液和由党参、黄芪组成的益气注射液对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心脏形态学结构... 目的 :对比观察活血、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 (心梗 )后左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动物模型 ,比较观察由丹参、川芎、红花组成的活血注射液和由党参、黄芪组成的益气注射液对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心脏形态学结构及胶原成分、心脏湿重 /体重、左心腔面积、心梗区左室壁变薄比、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活血、益气注射液组较模型组心梗健存区心肌细胞周围胶原组织明显减少 ,心脏湿重 /体重比值变小 (P <0 0 5 ) ,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明显增多 (P <0 0 5 ) ,左心腔面积明显缩小 (P <0 0 5 )。结论 :无正性肌力作用的活血注射液与益气注射液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左心衰 比较研究 活血方药 益气方药 心力衰竭 左心重构
下载PDF
身心综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2
14
作者 席小红 沈霖 丁小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身心综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左心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CI的AMI并左心衰竭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 目的探讨身心综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左心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CI的AMI并左心衰竭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身心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心脏康复运动);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5 d。比较两组患者PCI后第1天、第5天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PCI前及PCI后第5天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PCI后第5天6分钟步行距离(6MWD),并观察干预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PCI后第1天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第5天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PCI前两组患者LVEF、LVEDV及PCI后第5天L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第5天研究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干预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心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AMI并左心衰竭患者PCI后负性情绪及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理护理 心脏康复运动 焦虑 抑郁 心功能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00
15
作者 王文标 沈卫峰 +1 位作者 张建盛 张瑞岩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6-58,共3页
为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对 2 0 0 9例拟诊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测定禁食 12h后静脉血清尿酸值及其它生物化学指标。结果发现 ,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显著高于正常冠状动脉组 (36 9± 97mmol/L比 35 6± 94mmol/L... 为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对 2 0 0 9例拟诊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测定禁食 12h后静脉血清尿酸值及其它生物化学指标。结果发现 ,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显著高于正常冠状动脉组 (36 9± 97mmol/L比 35 6± 94mmol/L ,P <0 .0 1)。单因素分析显示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显著相关 (χ2 MH=4 .36 4 ,P =0 .0 37,OR值为1.2 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酸增高病例数较正常冠状动脉组明显增多。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与冠心病(χ2 wald=4 .76 ,P =0 .0 2 92 ,OR值为 0 .999)和急性心肌梗死 (χ2wald=2 3.4 8,P =0 .0 0 0 1,OR值为 1.0 0 4 )呈显著正相关。糖尿病或吸烟合并高尿酸血症时 ,OR值均明显升高。因此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病显著相关 ,尤其当合并糖尿病或吸烟时该关系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冠状动脉疾病 血清尿酸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梗死
下载PDF
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02
16
作者 李世强 傅向华 +5 位作者 刘君 谷新顺 张晶 樊欣娜 姜云发 苗青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前瞻性对比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与硝酸甘油(NIT)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AMI-CDF)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及安全性。方法连续住院的42例发病在12~24h的前壁AMI-CDF的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滴注rhBNP组(给予冲击... 目的前瞻性对比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与硝酸甘油(NIT)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AMI-CDF)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及安全性。方法连续住院的42例发病在12~24h的前壁AMI-CDF的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滴注rhBNP组(给予冲击量1.5μg/kg弹丸式静脉注射,随后以0.0075μg·kg^-1·min^-1维持静脉滴注3h,调整剂量0.015~0.030μg·kg^-1·min^-1维持静脉注射21h,然后停药观察6h)和静脉滴注射NIT组(10~100μg/min静脉注射24h,然后停药观察6h),每组21例。比较两组治疗30h内的有创血流动力学参数、尿量、相应血清生化指标和治疗1周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rhBNP组和NIT组间及治疗前后中心静脉压(CVP)和收缩压(SBP)无明显变化。rhBNP组治疗30min后心率较基础值显著下降[(95.3±7.4)比(118.0±8.2)次/min,P〈0.05]并维持至停药后6h;NIT组治疗2h后心率才较基础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8±6.8)比(109.2±7.6)次/min,P〈0.05],而停药3~6h后心率又基本恢复到治疗前水平。rhBNP组治疗30min后肺小动脉契压(PCWP)较基础值下降48.9%[(13.6±6.4)比(26.9±7.5)mmHg(1mm Hg=0.133kPa),P〈0.05],治疗1h后心脏指数(CI)较基础值升高27.1%[(2.8±0.4)比(2.2±0.3)L·min^-1·m^-1,P〈0.05];治疗后2h、3h、6h、12h、18h和24h的PCWP、CI仍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并可保持至停药后6h(P均〈0.05)。NIT组治疗后2h的PCWP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18.1±6.8)比(25.4±7.5)mmHg,P〈0.05],但CI在治疗后3h才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停药6h后,以上两参数即恢复至治疗前水平。两组比较,rhBNP组治疗后30min至2h的PCWP的降低和CI的增加均较NIT组更为显著(P均〈0.05);此后至治疗24h,两组以上参数渐趋一致;停药6h后r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吸氧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缺氧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5
17
作者 沈莹 夏勇 +1 位作者 潘德峰 王光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比较不同吸氧流量减轻急性心肌梗死 (AMI)缺氧性损伤的效果。方法 :在 32只家兔AMI动物模型中 ,经气管插管吸入 10 0 %浓度氧气 ,比较 0、0 .8、1.2和 1.8L/min 4种吸氧流量对AMI的作用。吸氧效应指标以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和氧... 目的 :比较不同吸氧流量减轻急性心肌梗死 (AMI)缺氧性损伤的效果。方法 :在 32只家兔AMI动物模型中 ,经气管插管吸入 10 0 %浓度氧气 ,比较 0、0 .8、1.2和 1.8L/min 4种吸氧流量对AMI的作用。吸氧效应指标以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和氧饱和度 (SaO2 )表示 ;心肌损伤指标有心电图、心肌酶和心脏病理学检查。结果 :①动物形成AMI模型后PaO2 和SaO2 下降。②心肌损伤程度与PaO2 和SaO2 降低有关。③吸氧能增加AMI动物PaO2 和SaO2 水平。④SaO2 ≥ 95 %的AMI动物心肌损伤程度较轻。结论 :根据AMI缺氧具体情况选择吸氧流量 ,确保SaO2 ≥ 95 %有助于减轻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吸人疗法 血气分析 心肌梗死 缺氧性损伤 实验研究 护理
原文传递
延续性护理联合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4
18
作者 席小红 沈霖 丁小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9期95-99,共5页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联合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60例,采用随...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联合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PCI,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联合心脏康复运动训练;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E/A比值)〕、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干预前LVESD、LVEDD、LVEF、E/A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LVESD、LVEDD缩短,LVEF、E/A比值升高(P<0.05)。(2)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降低(P<0.05)。(3)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联合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可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PCI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延续性护理 自我效能 心脏康复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即刻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0
19
作者 顾淑芳 于艳艳 张丽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即刻康复训练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术后即刻康复训练的方法,对...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即刻康复训练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术后即刻康复训练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第7天的日常生活能力、左心室射血分数、住院时间的变化,两组干预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访谈患者的看法,进行全面的效果评价。结果干预1周后,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6个月时,试验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力衰竭、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均对术后即刻康复训练在提高舒适度方面给予了肯定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结论术后即刻康复训练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绞痛、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诊室 医院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康复护理 早期干预(教育)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心律失常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6
20
作者 杨宝峰 蔡本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81-88,共8页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不但加重原有心脏疾病,还可诱发心源性猝死。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总有效率只有30%~60%。人们对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认识仍有限...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不但加重原有心脏疾病,还可诱发心源性猝死。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总有效率只有30%~60%。人们对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认识仍有限,因此,揭示心律失常发生的深层机制,寻找新的作用靶点是抗心律失常研究领域的重点、难点。近年人们发现心房特异性钾离子通道电流IKur、IKAch等参与了心房颤动,这使心房颤动治疗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钙渗漏、缝隙连接蛋白及钙通道自身抗体在心律失常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发现为开发更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近年研究发现,一类调控基因的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心律失常及其引起的猝死起关键作用。miR-1、miR-133、miR-590等对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伴随的心律失常表现出明显调控作用。miRNA的生物学特性是同时对多个靶点具有调控作用,这使其具有成为理想抗心律失常靶点的潜力,为心律失常及猝死的防治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离子通道 小分子RNA M3受体 心房颤动 缝隙连接蛋白 心肌梗死 AT1受体 溶血磷脂酰胆碱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