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芪仙补汤联合西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希赞 王茂生 杨淑莲 《河北中医》 2013年第11期1623-1625,共3页
目的观察参芪仙补汤联合西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参芪仙补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 目的观察参芪仙补汤联合西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参芪仙补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并观察外周血象、中医证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为5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及血小板计数(PLT)均不同程度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Hgb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WBC、Hgb及PLT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均上升(P<0.05),CD8数值下降(P<0.05);2组治疗后CD4、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仙补汤联合西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疗效确切,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骨髓造血,改善骨髓无效造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贫血 人参 黄芪 仙鹤草 补骨脂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126例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及用药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巩雅慧 汪小琳 +3 位作者 王婧 储真真 闫君梅 陈信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75-1178,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例数据记录表,收集近10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明确诊断为原发性MDS的126例住院患者的第一次住院临床资料,总结该患者群体的中医证候特点、中药用药规律及特点等,为MDS的中医药... 目的:通过建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例数据记录表,收集近10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明确诊断为原发性MDS的126例住院患者的第一次住院临床资料,总结该患者群体的中医证候特点、中药用药规律及特点等,为MDS的中医药治疗提供血液学参考依据,更好的指导临床对于MDS的诊治,验证益髓颗粒的组成是否符合临床证候特点。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明确诊断为原发性MDS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统一的病例数据记录表,采用SPSS20.0对患者的中医症状、证候、中药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MDS患者单项证候出现频次以气虚证(67.46%)最高;(2)临床应用中药治疗MDS,以补血药、益气药、养阴药、活血药的应用所占比例较大;(3)临床中常以养血益气滋阴为指导原则,应用中药并随证加减治疗MDS。结论:MDS主要以气血虚损为本,以益气养阴活血为法组方的益髓颗粒在临床上具有有很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医证候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三种血液病中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及其病态巨核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明洁 胡东霞 韩晓峰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08年第5期530-531,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红白血病(AEL),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及巨幼细胞性贫血(MA)骨髓象中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及其他病态巨核细胞。方法:骨髓涂片,瑞特染色,低倍镜及油镜观察。对每例骨髓涂片进行巨核细胞(MK)计数,并做一系列组化染色,观察淋... 目的:观察急性红白血病(AEL),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及巨幼细胞性贫血(MA)骨髓象中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及其他病态巨核细胞。方法:骨髓涂片,瑞特染色,低倍镜及油镜观察。对每例骨髓涂片进行巨核细胞(MK)计数,并做一系列组化染色,观察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及其他病态巨核细胞的形态及阳性百分率。结果:MDS骨髓象中的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单圆核巨核细胞较AEL多见(P<0.05),与MA相比数量明显增多(P<0.01);MDS骨髓象中多圆核巨核细胞较AEL及MA增多(P<0.05);MA骨髓象中多分叶核巨核细胞检出率最高(P<0.01);MDS及AEL骨髓象中多圆核巨核细胞多<15μm,核形多规则,圆形且大小一致;MA骨髓象中,多圆核巨核细胞多>15μm,且核形以不规则和大小不一致居多。所有病例巨核细胞PAS染色,均为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结论:病态巨核细胞尤其是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的出现对MDS和AEL等其他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红白血病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巨幼细胞性贫血 病态巨核细胞
原文传递
雄黄为主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学永 王剑鹏 +7 位作者 袁雪梅 李青 徐文江 贾学军 霍艳芃 邸海侠 乔子剑 杨淑莲 《河北中医》 2014年第2期175-177,183,共4页
目的观察以雄黄为主配合扶正祛邪中药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及主要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MD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雄黄1 g,日2次口服,服药3周,停1周,同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服用扶正祛邪中药,对照组30例予... 目的观察以雄黄为主配合扶正祛邪中药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及主要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MD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雄黄1 g,日2次口服,服药3周,停1周,同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服用扶正祛邪中药,对照组30例予小剂量CAG方案化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象变化、骨髓中原始细胞及病态造血比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3.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及血小板计数(PLT)均升高(P<0.05),但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骨髓粒、红、巨系病态造血及原始细胞比率均降低(P<0.05),但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雄黄为主配合扶正祛邪中药治疗中高危MDS有较好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CpG岛甲基化表型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晓丽 王小钦 贾晓东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56-359,共4页
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最早在1999年被提出,用于描述结肠癌中具有CpG位点异常高甲基化的亚型〔1〕。随后,许多学者致力于CIMP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该表型在结肠癌中研究最多,在胃癌〔2〕、肺癌、肝癌〔3〕、恶性胶质瘤〔4〕、卵巢癌、... 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最早在1999年被提出,用于描述结肠癌中具有CpG位点异常高甲基化的亚型〔1〕。随后,许多学者致力于CIMP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该表型在结肠癌中研究最多,在胃癌〔2〕、肺癌、肝癌〔3〕、恶性胶质瘤〔4〕、卵巢癌、子宫内膜癌〔5〕、乳腺癌、白血病等肿瘤中也有很多报道〔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MP 表观遗传学 白血病 急性 淋巴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联合依托泊苷为主方案与单独地西他滨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有道 马洁娴 +11 位作者 吴敏 谢咪雪 陈萍萍 花京剩 沈琳 王小华 杨如玉 张洪娣 邹昭玲 王小钦 叶秀锦 谢彦晖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2年第4期871-876,共6页
目的 基于多中心数据比较地西他滨联合依托泊苷为主方案和单独地西他滨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疗效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等6家医院确诊的61例老年MDS/t... 目的 基于多中心数据比较地西他滨联合依托泊苷为主方案和单独地西他滨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转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疗效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等6家医院确诊的61例老年MDS/tAML患者资料。对患者临床特征、疗效、不良事件及治疗相关死亡进行比较,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41例患者接受联合方案治疗,平均年龄(68.5±6.35)岁;20例患者接受单药治疗,平均年龄(67.3±6.14)岁。联合治疗患者在完全缓解率(51.2%vs 20.0%,p<0.05)、一年内转白率(5.9%vs 35.0%,p<0.01)上均优于单药治疗。亚组分析中,TP53突变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总体缓解率(94.7%vs 50.0%,p<0.05)、中位OS (31.0月vs 12.0月,p<0.05)、中位PFS(24.0月vs 8.0月,p=0.012)均优于单药治疗。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依托泊苷为主方案治疗MDS/tAML患者较单用地西他滨在疗效上有优势。在TP53突变患者中,联合方案较单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疗效及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依托泊苷 TP53基因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生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凌春 金其川 +1 位作者 宫文玉 张启国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细胞焦亡是一种依赖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多种细胞内、外病原体通过活化Caspase-1和Caspase-4/5/11,以及激活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 -18的前体,促进机体炎性小体形成,引起细胞裂解及更多炎症因子... 细胞焦亡是一种依赖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多种细胞内、外病原体通过活化Caspase-1和Caspase-4/5/11,以及激活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 -18的前体,促进机体炎性小体形成,引起细胞裂解及更多炎症因子的释放,最终导致细胞炎症性死亡。细胞焦亡过程中炎性小体的产生,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 ,TLR)信号通路及骨髓微环境的改变,形成炎症环境,从而诱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笔者拟就细胞焦亡的相关机制及其在MDS发生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原文传递
5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态造血及原始细胞簇的结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明洁 李素君 +2 位作者 李明 刘蔚 严蜀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7年第5期658-659,共2页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的病态造血情况及原始细胞簇的检出率及组成细胞数范围。方法:瑞-姬氏染色,油镜观察。结果:病态红细胞、病态粒细胞及病态巨核细胞的检出率分别为84.3%、33.3%、23.5%;原始细胞簇的检出率为43.1%。...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的病态造血情况及原始细胞簇的检出率及组成细胞数范围。方法:瑞-姬氏染色,油镜观察。结果:病态红细胞、病态粒细胞及病态巨核细胞的检出率分别为84.3%、33.3%、23.5%;原始细胞簇的检出率为43.1%。结论:红系病态造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不同类型中始终占据明显的位置,而随着原始细胞百分数的增多,粒系及巨核系病态细胞百分率也越来越高;原始细胞簇越常见,越支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且每一簇中原始细胞数越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越易转化为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病态造血 原始细胞簇
下载PDF
中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数低提示预后不佳
9
作者 石淙 吴安 +3 位作者 欧阳桂芳 邬宁宁 林杭秋 牧启田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20-725,共6页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绝对值(ALC)在预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2009年至2019年来宁波市第一医院就诊的245例M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WHO 2016标准重新诊断分型,并参照国际预后指数评分系统修改版(IPSS-R)对...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绝对值(ALC)在预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2009年至2019年来宁波市第一医院就诊的245例M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WHO 2016标准重新诊断分型,并参照国际预后指数评分系统修改版(IPSS-R)对其中208例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收集和分析所有患者的外周血ALC,运用R语言生存分析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包绘制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ALC的最佳临界值为1.0×10^(9)/L,将患者分为正常ALC组(ALC≥1.0×10^(9)/L)和低ALC组(ALC<1.0×10^(9)/L)。采用χ²检验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总生存期(OS)及无白血病生存期(LFS)曲线并进行Long-rank检验对两组进行生存比较,采用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MDS预后的因素。结果低ALC组患者97例,正常ALC组患者148例。低ALC组患者OS较正常ALC组更短(15个月vs 60个月,P<0.0001),在IPSS-R评分系统中评分更高(5.0分vs 3.75分,P=0.001)。在对IPSS-R中危组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时发现,ALC(<1.0×10^(9)/L)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2.672,95%CI:1.090~6.548,P=0.032)。结论本研究显示MDS患者外周血ALC对于中危组患者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为机体免疫对MDS发生发展的影响提供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淋巴细胞绝对值 预后 中危组 免疫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10
作者 黄芳 许多荣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plastic sydrome,MD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与病情进展和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plastic sydrome,MD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与病情进展和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了17例MDS亚型中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型(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 blasts,RAEB)患者初诊时、转化白血病后及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结果:17例初诊MDS-RAEB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5),转化白血病后其水平进一步增高(P<0.05),9例患者经治疗取得缓解后其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MDS-RAEB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病情进展、近期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和疗效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染色体异常和p16基因外显子1甲基化研究
11
作者 兰文军 赵荣枝 托坎.艾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染色体异常和 p16基因外显子 1甲基化情况。方法:采用骨髓细胞即刻低渗法和 G显带技术检查 15例 MDS患者染色体异常情况 ,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和 PCR技术检测 MDS患者 p16基因外显子 1甲基化...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染色体异常和 p16基因外显子 1甲基化情况。方法:采用骨髓细胞即刻低渗法和 G显带技术检查 15例 MDS患者染色体异常情况 ,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和 PCR技术检测 MDS患者 p16基因外显子 1甲基化情况。结果:13例 MDS患者 4例染色体异常 ,其中 2例为染色体数目异常 ,2例为染色体结构异常 ;15例 MDS患者中 ,发现有 1例 p16基因外显子 1发生甲基化。 结论:MDS患者有较高比例的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异常以单体性为主 ;p16基因外显子 1甲基化可能不参与 MDS发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染色体异常 P16基因 外显子1甲基化
下载PDF
DC-CIK过继免疫联合小剂量化疗治疗老年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红丽 孔德胜 +2 位作者 孙国勋 施婺丹 洪珞珈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期475-477,502,共4页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s,CIK)联合化疗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DC-CIK联合小剂量HAG治疗23例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s,CIK)联合化疗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DC-CIK联合小剂量HAG治疗23例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评分为高危(中危Ⅱ及高危组),经过中位3(2-5)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者(CR)14例,部分缓解者(PR)4例,血液学改善(HI)2例,未缓解者(NR)3例,总有效率86.95%,CR率为60.87%,疗效维持中位时间为6(4.0-8.0)个月,其中11例转为急性白血病,中位转白时间12.5(7.0-18.0)个月,17例死亡,1年生存率为52.5%,2年生存率为26.09%,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非感染性发热。中危Ⅱ组和高危组CR率和转白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3名患者输注DC-CIK 2周后外周CD3^+、CD4^+、CD8^+、CD3^+CD56^+淋巴细胞与输注前无明显差异,但1个月时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DC-CIK免疫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于老年高危MDS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C-CIK 老年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