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瓜子有效成分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朱照静 钟炽昌 +1 位作者 罗泽渊 肖倬殷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898-903,共6页
从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的种子中,分离出五种成分,经光谱和化学方法确定其结构为:蚕豆甙,海藻糖,24β-乙基-5α-胆甾-7,反式-22E,25(27)-三烯,-3β-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甙,苦瓜子甙A,苦瓜子甙B。海藻糖系首次从该植物中... 从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的种子中,分离出五种成分,经光谱和化学方法确定其结构为:蚕豆甙,海藻糖,24β-乙基-5α-胆甾-7,反式-22E,25(27)-三烯,-3β-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甙,苦瓜子甙A,苦瓜子甙B。海藻糖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出,甾醇甙系首次从苦瓜属植物中分出,两个苦瓜子甙系新化合物。苦瓜子甙A对S180动物瘤组织DNA和RNA蛋白质合成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子甙 苦瓜 蚕豆甙 海藻糖
下载PDF
棉铃虫蛹滞育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崔龙 牟吉元 +1 位作者 许永玉 张韵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1期46-50,共5页
观察了棉铃虫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的主要形态特征;测定了滞育蛹和非滞育蛹不同时期海藻糖浓度;测定了滞育蛹的过冷却点和冻结温度。结果表明:滞育蛹在整个滞育期保持着蛹化初期的形态特征;滞育蛹的血糖浓度在滞育期间呈上升趋势,且明... 观察了棉铃虫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的主要形态特征;测定了滞育蛹和非滞育蛹不同时期海藻糖浓度;测定了滞育蛹的过冷却点和冻结温度。结果表明:滞育蛹在整个滞育期保持着蛹化初期的形态特征;滞育蛹的血糖浓度在滞育期间呈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非滞育蛹;滞育雌、雄蛹的过冷却点分别为-10.1℃和-11.5℃,冻结温度均为-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滞育 海藻糖 过冷却点
下载PDF
黑米麸皮花青素脂质体冻干粉的制备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淅赟 吴启月 +1 位作者 冯所兰 刘琴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8-182,共5页
用冷冻干燥法制备黑米麸皮花青素脂质体前体——花青素脂质体冻干粉。以脂质体冻干粉复水后的渗漏率、粒径、Zeta电位等为考察指标,研究预冷冻温度、添加冻干保护剂海藻糖、蔗糖及其分别与甘露醇复配后对黑米麸皮花青素脂质体冻干粉质... 用冷冻干燥法制备黑米麸皮花青素脂质体前体——花青素脂质体冻干粉。以脂质体冻干粉复水后的渗漏率、粒径、Zeta电位等为考察指标,研究预冷冻温度、添加冻干保护剂海藻糖、蔗糖及其分别与甘露醇复配后对黑米麸皮花青素脂质体冻干粉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冷冻温度对花青素脂质体冻干粉的质量无显著影响。单独使用海藻糖或蔗糖做保护剂时,当大豆卵磷脂与保护剂质量比为13,制备得到的花青素脂质体冻干粉复水后的渗漏率最低,分别为16.64%和12.50%;海藻糖或蔗糖分别与甘露醇复配均能对花青素脂质体起到协同保护作用,当大豆卵磷脂蔗糖甘露醇质量比为132时,所得脂质体冻干粉复水后渗漏率最低,为7.45%,平均粒径为346.1nm;而当大豆卵磷脂海藻糖甘露醇为132时,所得脂质体冻干粉复水后的渗漏率为9.65%,平均粒径为364.6nm;脂质体冻干粉复水后Zeta电位变得更负,脂质体稳定性有所提高。用蔗糖和甘露醇复配做保护剂制备得到的花青素脂质体冻干粉的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脂质体 冻干粉制备 海藻糖 蔗糖 冻干保护剂
下载PDF
对虾免疫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仲伟静 王安利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82-484,共3页
关键词 Β-葡聚糖 海藻多糖 免疫多糖 对虾 免疫增强剂
下载PDF
深部真菌病相关免疫重建综合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廖勇 廖万清 《微生物与感染》 2010年第2期121-125,共5页
机体的免疫力在清除感染微生物中起重要作用。免疫功能恢复或免疫失衡(包括免疫反应不足和免疫反应过度)都会对机体产生损害。免疫重建综合征(IRS)是指原有免疫抑制状态迅速缓解所激发的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局限性和系统性的表现,它常... 机体的免疫力在清除感染微生物中起重要作用。免疫功能恢复或免疫失衡(包括免疫反应不足和免疫反应过度)都会对机体产生损害。免疫重建综合征(IRS)是指原有免疫抑制状态迅速缓解所激发的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局限性和系统性的表现,它常被误判为抗真菌治疗的失败。目前快速、强效免疫调节剂在临床中广泛使用,IRS逐渐被人们认识。IRS的概念强调免疫失调及过度免疫反应会对机体造成损害,但在内源性抗感染免疫反应不足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免疫调节治疗也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真菌病 免疫重建综合征 抗真菌治疗
下载PDF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发现 被引量:103
6
作者 关鸿志 王长华 +3 位作者 郭玉璞 陈琳 任海涛 赵燕环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 回顾本实验室 392 2例脑脊液 (CSF)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发现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984年 4月至 2 0 0 3年 4月CSF细胞学检查 392 2例 ,CSF标本经自然沉淀法或玻片离心法制片 ,常规采用迈 格 姬染色 ,部分标本行PAS染色或免... 目的 回顾本实验室 392 2例脑脊液 (CSF)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发现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984年 4月至 2 0 0 3年 4月CSF细胞学检查 392 2例 ,CSF标本经自然沉淀法或玻片离心法制片 ,常规采用迈 格 姬染色 ,部分标本行PAS染色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观察。结果 CSF细胞学特异性发现包括感染性病原体与恶性肿瘤 ,共 5 5例 ,占全部CSF细胞学检查的 1 4 0 %。其中感染性病原体包括新型隐球菌 5例 ,镰刀菌 1例。恶性肿瘤 4 9例 ,包括转移性癌 2 6例 ,转移性淋巴瘤 /白血病 7例 ,脑生殖细胞瘤 4例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PCNSL) 4例 ,胶质母细胞瘤 2例 ,来源未明的肿瘤 6例。PAS染色对新型隐球菌的形态显示良好。转移癌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上皮膜抗原 (EMA)和 (或 )细胞角蛋白 (CK)阳性 ,淋巴瘤细胞可见LCA ,CD2 0或CD34等标记物阳性。结论 CSF细胞学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其特异性发现所见的肿瘤细胞以转移癌多见 ,病原体以新型隐球菌多见。CNS镰刀菌病是罕见的霉菌感染 ,CSF细胞学可检出镰刀菌。CSF免疫细胞学方法有助于鉴别肿瘤细胞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细胞学检查 CSF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
原文传递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12例 被引量:42
7
作者 陈劲峰 唐小平 +2 位作者 蔡卫平 陈万山 易俊卿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通过对12例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SM)临床资料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12例AIDS合并PSM的住院患者的资料。PSM的确诊依靠培养和病理检查。结果本组患者以反复发热、咳嗽、消... 目的通过对12例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SM)临床资料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12例AIDS合并PSM的住院患者的资料。PSM的确诊依靠培养和病理检查。结果本组患者以反复发热、咳嗽、消瘦、腹泻、贫血、淋巴结肿大,皮肤损害尤其是皮肤坏死性丘疹为临床特点,外周血CD4计数均少于0.1×109/L。结论遇上述情况时应考虑PSM并行相关检查,此对PSM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组1例极可能是江西首次发现的AIDS合并P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青霉属 真菌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 艾滋病 住院患者 AIDS 病理检查 PSM 皮肤坏死性
原文传递
鼻-鼻窦侵袭型真菌病的临床和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37
8
作者 张盛忠 刘红刚 +2 位作者 刘铭 杜江 王毓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 探讨真菌侵袭黏膜组织所引起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及组织损伤的致病机理。方法 对 1984年 4月至 2 0 0 2年 8月 16例经病理学证实为侵袭型真菌性鼻 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其病理形态进行观察。用HE染色观察真... 目的 探讨真菌侵袭黏膜组织所引起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及组织损伤的致病机理。方法 对 1984年 4月至 2 0 0 2年 8月 16例经病理学证实为侵袭型真菌性鼻 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其病理形态进行观察。用HE染色观察真菌侵袭组织的方式及组织损伤的特点 ,Warthin Starry(W S)、过碘酸 Schiff(periodicacid Schiff,PAS)染色显示侵入组织内真菌的形态特征 ,对其中 1例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发现有基础疾病患者 13例 (糖尿病 4例、鼻腔T细胞淋巴瘤 1例、急性巨细胞性白血病伴甲型肝炎 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例、鼻窦及眶内恶性肿瘤 2例、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变 1例、眶内肿瘤切除术后 1例、慢性上颌窦炎行上颌窦根治术后 2例 ) ,无基础疾病者仅 3例。真菌培养检出曲霉菌 10例 ,毛霉菌 4例 ,镰刀霉菌 1例 ,1例未作培养。随访 6个月~ 5年 ,死亡8例 (5 0 0 % )。病理学观察 :形成化脓性肉芽肿 14例 ,真菌对小血管浸润 16例 ,小动脉闭塞 5例 ,小动脉菌栓 1例 ,组织凝固性坏死 16例。同侧眶内真菌侵袭 8例 ,侵袭视神经 3例。结论 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引起免疫功能低下 ,是侵袭型真菌性上颌窦炎的重要的发病基础。真菌性血管炎是造成组织损伤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鼻窦侵袭型真菌病 病理学 曲霉菌 毛霉菌 两性霉素B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细菌及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李志军 王翠兰 +2 位作者 范晓云 陈琳洁 陶荣亚 《风湿病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 研究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发生细菌与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 1990年 1月至 1998年 5月确诊为SLE并发细菌和真菌感染的病例 96例 ,统计分析有关资料。结果  96例SLE患者共发生 15 1例次感染 ,其中医院感染占 48 ... 目的 研究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发生细菌与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 1990年 1月至 1998年 5月确诊为SLE并发细菌和真菌感染的病例 96例 ,统计分析有关资料。结果  96例SLE患者共发生 15 1例次感染 ,其中医院感染占 48 3% ;革兰氏阴性 (G-)杆菌和革兰氏阳性 (G+ )球菌感染分别占 40 4%和 30 5 % ,真菌占 18 5 % ,其他细菌占 10 6 % ;2 7例次(17 9% )感染由细胞壁缺陷型 (L型 )细菌引起。感染发生后 5 0 %以上的患者无明显感染中毒表现。结论 SLE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感染有所不同 ;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 ;G-杆菌是其最常见病原菌。及时采集有关标本作L型细菌培养可减少对感染的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细菌感染 真菌病 并发症
原文传递
31例深部真菌病临床和尸检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郝飞 阎衡 叶庆佾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41-442,共2页
目的了解尸解患者中真菌感染状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非选择性总结30年来本院成人(年龄≥16岁)尸检资料,依据病理切片真菌形态确定真菌感染的存在,并进行临床和病理对照分析。结果396例尸检中发生真菌感染31例(7.8%),其中曲霉感染17... 目的了解尸解患者中真菌感染状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非选择性总结30年来本院成人(年龄≥16岁)尸检资料,依据病理切片真菌形态确定真菌感染的存在,并进行临床和病理对照分析。结果396例尸检中发生真菌感染31例(7.8%),其中曲霉感染17例,占全部真菌感染的54.8%。真菌感染受累脏器频率高低依次为肺(83.87%)、肾(48.39%)、脑(35.48%)和心脏(29.03%),其中21例成为直接致死的原因。结论深部真菌感染是危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曲霉已成为尸检病例中深部真菌感染主要的致死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真菌病 尸检 尸体解剖 器官移植 真菌感染
原文传递
双径路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 被引量:29
11
作者 张建耀 杨蓓蓓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134-1135,共2页
目的:探讨双径路鼻内镜下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治疗。方法:对我科40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经尖牙窝和上颌窦自然口双径路进行鼻内镜下手术。结果:4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复发,6个月后复查CT上颌窦均无真菌及炎症。结论:真菌性上颌窦炎可以通... 目的:探讨双径路鼻内镜下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治疗。方法:对我科40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经尖牙窝和上颌窦自然口双径路进行鼻内镜下手术。结果:4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复发,6个月后复查CT上颌窦均无真菌及炎症。结论:真菌性上颌窦炎可以通过双径路鼻内镜下进行手术治疗,且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上颌窦炎 内镜术
原文传递
11例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刘蓓 梁建平 +4 位作者 朱习平 陈世强 陆秋天 何宁 唐凤珠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44-545,共2页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6年来采用鼻内窥镜术治疗的11例本病患者。结果:11例均治愈。术后定期在鼻内窥镜下换药,9例见术腔粘膜水肿轻,窦口通畅,窦内未见菌团;2例于术后初期见上颌窦内仍...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6年来采用鼻内窥镜术治疗的11例本病患者。结果:11例均治愈。术后定期在鼻内窥镜下换药,9例见术腔粘膜水肿轻,窦口通畅,窦内未见菌团;2例于术后初期见上颌窦内仍有较多干酪样物,经多次换药吸净窦内菌团及上颌窦冲洗,出院时术腔干净。10例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复发,1例失访。结论:鼻内窥镜术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术式,彻底清除病灶、纠正鼻腔结构异常及恢复鼻窦纤毛清除功能为其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 临床分析 内窥镜手术 诊断 治疗 病因
原文传递
CT检查在真菌性鼻窦炎术前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29
13
作者 钱进 孙建军 +1 位作者 郭红光 李厚恩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真菌性鼻窦炎术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67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CT改变、临床表现和术中所见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CT表现为:鼻窦充填密度不均软组织影29例,术前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12例;窦内充填软组织影伴散在...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真菌性鼻窦炎术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67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CT改变、临床表现和术中所见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CT表现为:鼻窦充填密度不均软组织影29例,术前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12例;窦内充填软组织影伴散在不规则钙化灶34例,术前均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上颌窦内壁吸收破坏21例,术前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14例;筛顶骨壁吸收破坏2例,术前均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上颌窦骨壁出现增生硬化19例,术前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14例。67例中CT诊断鼻窦炎症60例,其中46例术前临床初诊为真菌性鼻窦炎,7例为上颌窦/筛窦肿物或占位性变。结论 窦腔内散在斑块状钙化的软组织充填是真菌性鼻窦炎CT诊断的主要征象,其它的CT表现常会导致术前误诊。虽然真菌性鼻窦炎的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但CT在其诊断中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且是显示鼻窦解剖结构和病变范围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真菌性鼻窦炎 术前诊断 占位性变
下载PDF
真菌球型真菌性鼻-鼻窦炎5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苏俊 陶泽璋 +3 位作者 孔勇刚 许昱 吴玉珍 王燕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探讨真菌球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发病原因、鼻内镜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真菌球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均获临床治愈,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复发2例。... 目的:探讨真菌球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发病原因、鼻内镜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真菌球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均获临床治愈,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复发2例。结论:鼻腔、鼻窦局部解剖异常和局部创伤史是真菌球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鼻内镜手术是治疗真菌球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手段。术后复发与术后是否定期冲洗窦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真菌病 内镜术
原文传递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 被引量:25
15
作者 余进 李若瑜 +2 位作者 高露娟 鲁巧云 王晓红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71-374,共4页
目的比较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15例怀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根据诊断标准确定是否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分别在不... 目的比较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15例怀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根据诊断标准确定是否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分别在不同临界值情况下计算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和血浆(1,3)β—D-葡聚糖两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后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不同临界值,两实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存在差异,其中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试验分别以0.5和20×10^3pg/L为临界值时,均得到较好的敏感度(分别为54.5%,63.6%)和特异度(分别为77.9%,69.2%),但阳性预测值较低(分别为20.7%和17.9%),阴性预测值较高(分别为94.2%和94.7%)。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后敏感度提高至90.9%,特异度为52.9%。结论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和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均可用于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分别以0.5和20×10^3pg/L为临界值时可获得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二者联合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血清学试验 甘露聚糖类 葡聚糖类 诊断
原文传递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凌华 唐小平 +2 位作者 贾卫东 蔡卫平 陈万山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64-66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预后的因素。方法165例经病嗯学确诊的AIDS合并PSM患者,根据预岳分成牛存组和死亡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2j个可能影响疾病预后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筛选出独立预后因素。结果AIDS合并... 目的探讨影响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预后的因素。方法165例经病嗯学确诊的AIDS合并PSM患者,根据预岳分成牛存组和死亡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2j个可能影响疾病预后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筛选出独立预后因素。结果AIDS合并PSM患者中。生有组121例,死亡组44例,病死率为26.7%。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AIDS合并PSM预后的因素包括皮疹、细菌和(或)其他真菌性肺炎、CMV感染、败血症、肾功能损伤、PLT减少、Hb、CD4-T淋巴细胞计数、Alb、伊曲康唑(ITR)广子贯疗法及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多因素分析显示,去除各因素之间相互混杂的影响,筛选出细菌或其他真菌性甘市炎(OR=6.539;95%CI2.312,18.498)、败血症(OR=15.307;95%,CI1.473.42.462)及PLT减少(OR=7.763:95%CI2.658,22.675)是AIDS合并PSM死亡的危险因素,而ITR序贯疗法(OR=0.088;95%CI 0.013.0.611)与HAART(OR=0.084;95% CI 0.026,0.269)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合并细菌或其他真菌性肺炎、败血症与PLT减少是AIDS合并PSM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ITR序贯疗法和HAART则可减少死亡风险,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青霉属 真菌病 回归分析 预后
原文传递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病人口腔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陈玲 丁婧 程春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986-990,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口腔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12月的809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病人为对照组,分析术后口腔感染发生率、病原菌种类以及影响因素,由此提出预防性护...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口腔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12月的809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病人为对照组,分析术后口腔感染发生率、病原菌种类以及影响因素,由此提出预防性护理措施。然后收集该院2016年1—12月的939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病人为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口腔感染率、口腔评分和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口腔感染率为7.54%(61/809),其中口腔恶性肿瘤切除的口腔感染率最高,约为15.52%(9/58)。在61例口腔感染的病人中,真菌感染5例(8.20%),革兰阳性细菌感染36(59.02%),革兰阴性细菌感染20例(32.78%),混合性感染2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糖尿病、住院时间和手术性质是影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感染发生率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口腔感染率为2.45%(23/916),口腔评分为(10.36±2.44)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20,P=0.000;t=2.134,P<0.01);观察组的满意度为89.14%,与对照组(87.5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4,P=0.296)。结论口腔恶性肿瘤切除的口腔感染率最高;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糖尿病、住院时间和手术性质等均是影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感染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预防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手术病人的口腔感染率,提高病人的口腔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控制 口腔 口腔外科手术/副作用 细菌感染 真菌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糖尿病足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杨毅 鲜杨 +5 位作者 李蓬秋 张学军 吴冀川 包明晶 张磊 杨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分析本地区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2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足分泌物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资料。结果 143份合格标本中共培养出病原... 目的分析本地区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2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足分泌物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资料。结果 143份合格标本中共培养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9株(52.7%)、革兰阳性球菌41株(36.6%)、真菌12株(10.7%)。革兰阴性杆菌对碳氢酶烯类抗菌药物、莫西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最高;革兰阳性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碳氢酶烯类抗菌药物及莫西沙星敏感性最高。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应及早、多次的行分泌物病原学检查,指导临床筛选敏感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细菌感染 真菌病 抗菌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广东省15例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席丽艳 鲁长明 +2 位作者 周冼苡 王露霞 谢穗生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55-457,共3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88-2003年发生于广东的15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反应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男10例,女5例... 目的分析广东省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88-2003年发生于广东的15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反应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男10例,女5例;发病者没有一定的职业区别,但并发艾滋病患者多为司机和无业人员。13例伴发有各种免疫缺陷的基础病,如艾滋病、结缔组织病、肾移植等。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主要为发热、消瘦、皮疹、呼吸系统症状等。皮损组织切片可见成堆的PAS染色阳性的圆形或腊肠形孢子。15例患者中4例为皮肤限局性感染,11例为系统性感染;9例死亡,5例治愈,1例放弃治疗。分离于不同部位的15株病原菌经形态学、培养的双相性皆证实为马尔尼菲青霉,其中11株经DNA测序也得到进一步证实。结论广东近年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增多,且伴发艾滋病者增多,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马尔尼菲青霉病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如何正确理解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试验结果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20
20
作者 徐英春 李若瑜 +3 位作者 倪语星 张秀珍 俞云松 胡必杰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8-132,共5页
随着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增加,真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倍受关注,临床亟须实验室在真菌鉴定和药敏方面提供帮助。本文将围绕临床和实验室共同关心的几个问题展开阐述,包括抗真菌药物体外药敏的发展历史和方法学进展,酵母菌和丝状... 随着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增加,真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倍受关注,临床亟须实验室在真菌鉴定和药敏方面提供帮助。本文将围绕临床和实验室共同关心的几个问题展开阐述,包括抗真菌药物体外药敏的发展历史和方法学进展,酵母菌和丝状真菌体外药敏的判读,折点解释以及对于临床的指导意义。本文同时紧密结合临床常用的几种抗真菌药物,以期从操作层面帮助实验室提高真菌药敏的工作水平,帮助临床更好地理解各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药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抗真菌病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