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覆土对双孢蘑菇菌丝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蔡为明 金群力 +3 位作者 冯伟林 李南羿 范丽军 郑重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67-1174,共8页
在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栽培中,以传统蘑菇砻糠田泥覆土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泥炭比例覆土配方的理化性状、细菌生长量、双孢蘑菇菌丝生物量及其产量。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泥炭比例覆土的空隙度、持水率,以及在-2.16^-17.28kP... 在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栽培中,以传统蘑菇砻糠田泥覆土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泥炭比例覆土配方的理化性状、细菌生长量、双孢蘑菇菌丝生物量及其产量。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泥炭比例覆土的空隙度、持水率,以及在-2.16^-17.28kPa水柱牵力下的水分释出量,都随着覆土中泥炭含量的增大而增大。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结果表明,100%、50%和30%泥炭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传统砻糠田泥覆土(P<0.05),并随着泥炭比例的增大而增高;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均于第2潮菇原基形成期达最大值。覆土中的细菌数量随着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而增多,不同覆土的细菌数量与其中的蘑菇菌丝生物量正相关,覆土中的细菌与蘑菇菌丝存在营养共生关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蘑菇子实体形成量与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密切正相关,与覆土持水率(含水量)正相关;覆土层蘑菇菌丝生物量和持水率是蘑菇覆土基质优化的重要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覆土 理化性状 磷脂脂肪酸 菌丝生物量 细菌数量 产量
下载PDF
双孢蘑菇AS2796液体菌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6
2
作者 班立桐 王玉 黄亮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9-131,共3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双孢蘑菇AS2796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为蔗糖15.0g/L,玉米淀粉30.0g/L,蛋白胨2.0g/L,黄豆粉30.0g/L,MgSO4.7H2O 1.0g/L,KH2PO4 1.5g/L;培养条件:初始pH值为6.5,发酵温度25℃,时间7d,摇床转...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双孢蘑菇AS2796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为蔗糖15.0g/L,玉米淀粉30.0g/L,蛋白胨2.0g/L,黄豆粉30.0g/L,MgSO4.7H2O 1.0g/L,KH2PO4 1.5g/L;培养条件:初始pH值为6.5,发酵温度25℃,时间7d,摇床转速180r/min,装液量50mL,接种量5%(v/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液体菌种 菌丝体生物量 菌丝球数量
下载PDF
富硒酵母的分离鉴定及富硒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蔡飞 高飞飞 +2 位作者 王斌 史学伟 肖婧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3-108,共6页
富硒酵母生产发酵食品是补充硒元素的有效方法,以实验室保存的酵母菌为材料,通过选择培养基平板稀释法,分离纯化得到四株富硒酵母,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鉴定菌株Z4、Z5、Z7、Z9均为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通过对... 富硒酵母生产发酵食品是补充硒元素的有效方法,以实验室保存的酵母菌为材料,通过选择培养基平板稀释法,分离纯化得到四株富硒酵母,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鉴定菌株Z4、Z5、Z7、Z9均为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通过对比四株菌的生长曲线及富硒能力,发现Z5菌株生长状况最好,选取接种量、碳源(葡萄糖)和氮源(蛋白胨)添加量作为单一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各影响因素对菌株Z5富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Z5菌株的最佳富硒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葡萄糖2.4%,蛋白胨1.8%。在此最佳条件下,菌株Z5生物量为9.63 g/L,总硒含量可达到862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酵母 菌株鉴定 条件优化 菌体生物量 富硒能力
下载PDF
羊肚菌固态发酵玉米蛋白粉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佟维娜 蔡丹 +4 位作者 郑明珠 修琳 张浩 陈方奇 刘景圣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以玉米蛋白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羊肚菌对其进行固态发酵培养,确定羊肚菌固态发酵玉米蛋白粉的培养基配方以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羊肚菌固态发酵玉米蛋白粉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玉米蛋白粉30 g、葡萄糖2.5%、Mg SO4·7H2O 0.15%、KH2PO40.... 以玉米蛋白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羊肚菌对其进行固态发酵培养,确定羊肚菌固态发酵玉米蛋白粉的培养基配方以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羊肚菌固态发酵玉米蛋白粉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玉米蛋白粉30 g、葡萄糖2.5%、Mg SO4·7H2O 0.15%、KH2PO40.25%、含水量65%;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4%、培养温度25℃、初始p H 6、发酵时间20 d。此条件下,得蛋白转化率为22.36%,菌丝体生物量为0.136 9 g/g。对发酵前后玉米蛋白粉进行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后亲水性氨基酸含量比发酵前提高12.75%。对玉米蛋白粉原料和发酵后玉米蛋白粉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酵后的玉米蛋白紧密的结构被打开,表面积增加,表面凹凸加剧,孔洞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羊肚菌 固态发酵 菌丝体生物量 蛋白转化率
下载PDF
羊肚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建 张光宇 +1 位作者 杜秀娟 杨玉红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10期113-116,共4页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法对羊肚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肚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5%,酵母膏2.5%,MgSO40.1%,KH2PO40.2%,VB10.2%;最适培养条件:pH值为7,发酵温度28℃、转速140r...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法对羊肚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肚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5%,酵母膏2.5%,MgSO40.1%,KH2PO40.2%,VB10.2%;最适培养条件:pH值为7,发酵温度28℃、转速140r/min,装液量100mL/250mL,摇床振荡培养7d,在最佳条件下所生产的菌丝生物量为3.438g/200mL。羊肚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的优化工艺能高效生产菌丝体,为以后开发羊肚菌真菌资源产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液体发酵 菌丝生物量 单因素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黄蘑菇深层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连玉 朱莉莉 +1 位作者 邓旭武 姜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为科学开发黄蘑菇资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黄蘑菇的深层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黄蘑菇发酵的适宜碳源为蔗糖,适宜氮源为牛肉浸膏;黄蘑菇深层发酵的最适培养基为4%蔗糖、0.1%牛肉浸膏、0.10%KH2PO4、0.10%MgSO4;适宜接种的种龄为4d... 为科学开发黄蘑菇资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黄蘑菇的深层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黄蘑菇发酵的适宜碳源为蔗糖,适宜氮源为牛肉浸膏;黄蘑菇深层发酵的最适培养基为4%蔗糖、0.1%牛肉浸膏、0.10%KH2PO4、0.10%MgSO4;适宜接种的种龄为4d,接种量(移入液体菌种的体积与接种后培养液体积的比)为15%,发酵时间为8d,在此条件下,黄蘑菇菌丝体生物量(每1mL发酵液中收集的菌丝体干重)达1.137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蘑菇 发酵条件 菌丝体生物量
下载PDF
羊肚菌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季向阳 罗孝坤 《中国食用菌》 2016年第2期21-23,27,共4页
研究了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在液体发酵过程中不同培养条件(装液量、接种量、初始p H值、培养时间)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羊肚菌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其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羊肚菌液... 研究了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在液体发酵过程中不同培养条件(装液量、接种量、初始p H值、培养时间)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羊肚菌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其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羊肚菌液体发酵的最优培养条件为初始p H 6.0,装液量100m L/300m L三角瓶,接种量10%,旋转频率140 r·min^(-1),25℃恒温培养12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液体发酵 菌丝生物量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紫芝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任丹 辜运富 +1 位作者 张小平 田鸿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1-686,共6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发酵条件对1株野生紫芝菌丝体产量的影响。建立了装液量、初始pH、转速、培养温度和接种量5个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Y=2.85701+0.17458X1-0.19802X...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发酵条件对1株野生紫芝菌丝体产量的影响。建立了装液量、初始pH、转速、培养温度和接种量5个因素的正交回归模型:Y=2.85701+0.17458X1-0.19802X12-0.20552X22-0.19302X32-0.15802X42-0.12302X52。从模型推知,装液量90 mL,pH6.0,转速140 r/m,培养温度27℃,接种量10.5%时,紫芝菌丝达到最大生物量3.15 g,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芝 液体发酵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 菌丝生物量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卵孢小奥德蘑的液体菌种发酵工艺 被引量:9
9
作者 鲁铁 陈怀中 +3 位作者 李一 金阳 刘宇 谢朝晖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16-121,共6页
卵孢小奥德蘑俗称"黑皮鸡枞菌",是新近商业化栽培的热点食用菌。液体菌种在食用菌工厂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以卵孢小奥德蘑为试材,对其液体菌种最佳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探索,在碳源、氮源、无机盐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 卵孢小奥德蘑俗称"黑皮鸡枞菌",是新近商业化栽培的热点食用菌。液体菌种在食用菌工厂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以卵孢小奥德蘑为试材,对其液体菌种最佳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探索,在碳源、氮源、无机盐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最优的因子进行中心组合分析法对卵孢小奥德蘑液体菌种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蔗糖27.289 g·L^-1、酵母膏2.340 g·L^-1、磷酸氢二钾2.294 g·L^-1、维生素B10.01 g·L^-1在25℃、150 r·min^-1,培养6 d为液体菌种发酵的最佳状态,菌丝体干质量6.01 g·L^-1。该工艺所需原料简单、菌种培养周期短,易应用于工厂化栽培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发酵 菌丝生物量 食用菌 “黑皮鸡枞菌”
原文传递
松乳菇液体培养基的选择及高生物量的获得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磊 罗桂祥 +1 位作者 陈明辉 霍光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7-81,共5页
为得到高的菌丝生物量在最优液体基础培养基上做碳源、氮源、生长因子优化的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获得最佳的培养基配方。采用不同的转速、装液量、接种量、起始pH值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化的培养条件。试验表明,最适宜的基础培... 为得到高的菌丝生物量在最优液体基础培养基上做碳源、氮源、生长因子优化的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获得最佳的培养基配方。采用不同的转速、装液量、接种量、起始pH值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化的培养条件。试验表明,最适宜的基础培养基是改良马丁氏培养基,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2.5%、酵母膏0.4%、VC 0.03%、KH_2PO_4+MgSO_40.45%。最优化的发酵条件是转速210r/min、装液量75mL/250mL、接种量10%、起始pH值为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乳菇 液体培养优化 菌丝生物量
下载PDF
不同光质LED光照对草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分支与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侯立娟 李正鹏 +8 位作者 林金盛 马林 李辉平 曲绍轩 姜建新 邹秀龙 杨华平 李长田 蒋宁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0-1116,共7页
通过探索LED光源在草菇栽培上的精准化应用,为工厂化草菇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草菇V23为材料,设置LED光质6个处理:对照白光(CK)、红/蓝=1∶1、红/蓝=1∶2、红/蓝=2∶1、单红光、单蓝光,研究不同光质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红... 通过探索LED光源在草菇栽培上的精准化应用,为工厂化草菇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草菇V23为材料,设置LED光质6个处理:对照白光(CK)、红/蓝=1∶1、红/蓝=1∶2、红/蓝=2∶1、单红光、单蓝光,研究不同光质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红光与蓝光的比为1∶1菌丝长势表现为较强,对其他指标影响不明显。不同LED光源的光质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很大,从结果可以看出,红蓝光比例为1∶2对菌丝的生长有显著(P<0.05)的作用,并且持续保持领先有促进作用,其次是红蓝光比例为1∶1,并且LED光源的光质对菌丝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前期,到菌丝后期作用不大。对草菇菌丝生物量的影响最大的是红/蓝光的比例分别为1∶2和1∶1,其分别比CK提高了28.29%和19.97%,呈极显著(P<0.01)差异;同时菌丝分支距离相对较小,分别比CK的菌丝分支距离减少了16.03%和15.13%,整体表现菌丝浓密,且长势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光源 光质 草菇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生物量 菌丝分支
下载PDF
不同装液量对金顶侧耳液体摇瓶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祖峰 杨家荣 朱书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9-211,共3页
以食用菌金顶侧耳为试验研究对象;用综合PDA(马铃薯20 g,葡萄糖20 g,硫酸镁1.5 g,磷酸二氢钾3.0 g,水1 000 mL,pH自然)为液体培养基;以(25±1)℃,180 r/min为气浴恒温振荡器的温度和振荡速率。设定了60、80、100、120、140 mL5个不... 以食用菌金顶侧耳为试验研究对象;用综合PDA(马铃薯20 g,葡萄糖20 g,硫酸镁1.5 g,磷酸二氢钾3.0 g,水1 000 mL,pH自然)为液体培养基;以(25±1)℃,180 r/min为气浴恒温振荡器的温度和振荡速率。设定了60、80、100、120、140 mL5个不同的装液量。经过7 d的摇瓶培养,过滤发酵液,得到菌丝体和粗酶液。再通过测定菌丝体烘干后的生物量,以及测定粗酶液中多酚氧化酶和漆酶活性,得出了:装液量为100 mL,菌丝体烘干生物量明显大于其他装液量;装液量为140 mL,有利于多酚氧化酶的分泌,酶的活力较强,并且其活力随装液量的递增而变强。装液量为100 mL,有利于漆酶的分泌,酶的活力较强,不同装液量的菌丝生长都在第6天出现了高峰期,其中以装液量为100 mL/250 mL时,其菌丝球数量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顶侧耳 菌丝生物量 液体摇瓶培养 装液量 多酚氧化酶 漆酶
下载PDF
白灵菇高活力液体菌种摇瓶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玉兰 李书生 +4 位作者 张丽萍 程辉彩 习彦花 张根伟 尹淑丽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3-146,共4页
以白灵菇为试材,通过摇瓶方法,以白灵菇菌丝生物量、菌球密度及萌发活力指数为检测指标,对白灵菇高活力液体菌种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以期提高白灵菇液体菌种的活力。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8℃,转速180r/min,培养时间... 以白灵菇为试材,通过摇瓶方法,以白灵菇菌丝生物量、菌球密度及萌发活力指数为检测指标,对白灵菇高活力液体菌种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以期提高白灵菇液体菌种的活力。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8℃,转速180r/min,培养时间60h;最佳培养基配方为3.0%玉米粉、1.5%葡萄糖、0.3%蛋白胨、2.0%黄豆粉、0.1%KH2PO4、0.1%Mg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菌种 培养条件 生物量 菌球密度 萌发活力
原文传递
蝙蝠蛾被毛孢液态发酵青稞工艺优化
14
作者 杨成娟 李世鹏 +3 位作者 马海霞 王家娟 晁琴 王树林 《食品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34-39,共6页
为探索影响蝙蝠蛾被毛孢液态发酵青稞的工艺因素,并优化发酵工艺,以青稞为原料,进行液体发酵,以发酵后菌丝体生物量及蛋白含量为优化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发酵时间和温度、接种量、转速、装液量进行优化。优化的发酵工艺... 为探索影响蝙蝠蛾被毛孢液态发酵青稞的工艺因素,并优化发酵工艺,以青稞为原料,进行液体发酵,以发酵后菌丝体生物量及蛋白含量为优化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发酵时间和温度、接种量、转速、装液量进行优化。优化的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2℃、发酵时间6 d、接种量3%、转速135 r/min,装液量为发酵容器体积的40%。在此发酵条件下,菌丝体生物量为0.0178±0.0008 g/mL,发酵液中蛋白含量为2.02%±0.16%,菌丝体生物量和蛋白含量较未发酵前分别提高1.63倍和2.15倍(P<0.05)。青稞可作为蝙蝠蛾被毛孢液态发酵的培养剂,发酵后菌丝体的生物量及蛋白含量较高,可有效实现对青稞营养物质的转化。试验结果为青稞生物转化技术及新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蝙蝠蛾被毛孢 菌丝体生物量 蛋白含量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鹿茸菇液体菌种发酵配方 被引量:2
15
作者 单灿灿 叶典章 +6 位作者 郭宇 吴斌 李佳欢 程泳春 孙淑静 胡开辉 金文松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3-731,共9页
【目的】以提高鹿茸菇液体菌种菌丝生物量为目的,通过优化液体菌种发酵配方,制备优良液体菌种,推动鹿茸菇工厂化生产快速发展。【方法】以鹿茸菇为研究材料,采用摇瓶培养方式,通过单因素设计分析6种碳源、8种氮源、10种金属离子对鹿茸... 【目的】以提高鹿茸菇液体菌种菌丝生物量为目的,通过优化液体菌种发酵配方,制备优良液体菌种,推动鹿茸菇工厂化生产快速发展。【方法】以鹿茸菇为研究材料,采用摇瓶培养方式,通过单因素设计分析6种碳源、8种氮源、10种金属离子对鹿茸菇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单因素筛选出的碳源、氮源与金属离子,比较分析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应用于鹿茸菇生产的优劣性。【结果】适合鹿茸菇生长的营养要素分别为全麦粉、花生饼粉、KH2PO4与MgSO4·7H2O,营养要素间的最优配方为全麦粉47 g·L^(-1)、花生饼粉22g·L^(-1)、KH2PO42.00 g·L^(-1)、MgSO4·7H2O 2.00 g·L^(-1),当发酵培养至第8 d时,菌丝生物量达到最大值(32.81±1.10g·L^(-1)),以优化配方制备的鹿茸菇液体菌种菌丝生物量较初始配方提高了7.34倍。在生产试验中液体菌种较固体菌种,制种时间缩短48 d,菌丝萌发时间缩短2 d,单袋产量提高15.47%。【结论】本研究研发的液体菌种发酵配方可获得高质量的生产用种,以液体发酵方式制备鹿茸菇生产用种适合鹿茸菇工厂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菇 液体菌种 发酵配方 菌丝生物量
下载PDF
松茸液态发酵菌丝生长量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长田 刁盈盈 +1 位作者 毛欣欣 李玉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9-234,共6页
研究了液态发酵条件下通气量、转速、pH、可溶性淀粉浓度对松茸菌丝生长量的影响,探讨了可溶性淀粉稳定pH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通气量≤0.4vvm时松茸菌丝产量随通气量的增大而增长,当通气量>0.5vvm时,菌丝产量增加不明显;转速... 研究了液态发酵条件下通气量、转速、pH、可溶性淀粉浓度对松茸菌丝生长量的影响,探讨了可溶性淀粉稳定pH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通气量≤0.4vvm时松茸菌丝产量随通气量的增大而增长,当通气量>0.5vvm时,菌丝产量增加不明显;转速增大菌丝产量增加,转速>80r/min,菌丝产量下降;松茸菌丝发酵的最适pH为5.5,初始pH不同,发酵罐中培养基最终的pH趋于6.0;可溶性淀粉是影响松茸菌丝量的重要因子,可溶性淀粉浓度≤4g/100mL时菌丝量随可溶性淀粉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其浓度为4g/100mL时,菌丝量达22g/L,增产达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量 转速 PH 可溶性淀粉 菌丝生物量
原文传递
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碳氮源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金力 唐琳 +4 位作者 陈思 董亚萍 王楠楠 王伟 王彦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94-99,共6页
为了促进大球盖菇液体菌种扩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菌体培养的碳源、氮源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测定大球盖菇菌丝球生物量指标,研究不同碳氮源和不同培养条件对大球盖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球盖菇最适培养基... 为了促进大球盖菇液体菌种扩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菌体培养的碳源、氮源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测定大球盖菇菌丝球生物量指标,研究不同碳氮源和不同培养条件对大球盖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球盖菇最适培养基为葡萄糖20 g·L^(-1),玉米粉10 g·L^(-1),麸皮5 g·L^(-1),KH_2PO_(4 )3 g·L^(-1),MgSO_(4 )0.2 g·L^(-1)。优化后,大球盖菇菌丝体生物量增加了174%,最佳培养条件是pH6,转速120 r·min^(-1)及培养温度25℃。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可以显著促进大球盖菇菌丝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液体培养基 碳氮源优化 培养基组分 菌丝体生物量
下载PDF
硫磺菌液体培养基及pH值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瑶 汪来发 +2 位作者 朱天辉 杨伟 黄琼 《四川林业科技》 2010年第1期58-61,7,共5页
本试验以硫磺菌菌丝体的生物量为测量指标,对硫磺菌菌株6 600液体培养基配方以及初始pH值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磺菌菌株6 600液体培养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蛋白胨1.5%,MgSO4.7 H2O0.05%,KH2PO40.2%。液体培养基最适初始pH... 本试验以硫磺菌菌丝体的生物量为测量指标,对硫磺菌菌株6 600液体培养基配方以及初始pH值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磺菌菌株6 600液体培养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蛋白胨1.5%,MgSO4.7 H2O0.05%,KH2PO40.2%。液体培养基最适初始pH值为5.0。液体培养基中添加微量的VB1不利于菌丝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菌 液体培养 菌丝生物量
下载PDF
白灵菇高活力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玉兰 陈艳光 +3 位作者 李书生 张丽萍 程辉彩 张根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7期82-85,共4页
为了提高白灵菇液体菌种的活力,采用单因子和正交发酵试验方法,以白灵菇菌丝生物量、菌球密度及萌发活力指数为检测指标,研究白灵菇高活力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适氮源为黄豆粉和蛋白胨,最佳培养基... 为了提高白灵菇液体菌种的活力,采用单因子和正交发酵试验方法,以白灵菇菌丝生物量、菌球密度及萌发活力指数为检测指标,研究白灵菇高活力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适氮源为黄豆粉和蛋白胨,最佳培养基碳氮配方为玉米粉3%,葡萄糖1.5%,蛋白胨0.6%,黄豆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菌种 生物量 菌球密度 萌发活力
下载PDF
适宜内生真菌Epichloë sinensis生长的碳氮源筛选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兴迪 田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78-1286,共9页
前期试验筛选出了生长迅速、性状优良的Epichloë sinensis内生真菌菌株,为进一步利用这些性状优良的菌株,需筛选出适宜E.sinensis生长的最佳碳氮源,本研究分别采用不同碳源(葡萄糖、淀粉、麦芽糖、甘露醇、山梨醇)和氮源(氯化铵、... 前期试验筛选出了生长迅速、性状优良的Epichloë sinensis内生真菌菌株,为进一步利用这些性状优良的菌株,需筛选出适宜E.sinensis生长的最佳碳氮源,本研究分别采用不同碳源(葡萄糖、淀粉、麦芽糖、甘露醇、山梨醇)和氮源(氯化铵、蛋白胨、胰蛋白胨、酵母浸粉、尿素)的固体培养基及液体培养基,对3株E.sinensis内生真菌菌株(菌株ID:1、41C和111C)进行培养,探究不同碳氮源条件下,E.sinensis的生长状况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供试的3株E.sinensis菌株的生长有显著差异(P<0.05),在所有的碳源和氮源培养基上,菌株111C的菌落直径、生长速率、菌丝鲜重及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菌株1和41C(P<0.05),菌丝直径低于菌株1和41C。而菌株41C的菌落直径及菌丝鲜重显著高于菌株1(P<0.05),总抗氧化能力及菌丝直径显著低于菌株1(P<0.05)。不同菌株适宜的碳源和氮源亦不相同,在供试的5种碳源和氮源中,菌株111C的最佳碳氮源为麦芽糖和胰蛋白胨;菌株41C的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胰蛋白胨;菌株1的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胰蛋白胨;且在以酵母浸粉为氮源的条件下,3株内生真菌的总抗氧化能力最强。本研究结果表明,菌株111C生长迅速,总抗氧化能力强,可用于后续研究利用且初步研究获得适宜E.sinensis生长的最佳碳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chloësinensis内生真菌 碳源 氮源 菌落直径 菌丝直径 菌丝鲜重 总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