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霓裳羽衣曲》考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安潮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9-51,共13页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法曲中的重要作品,但它在音乐舞蹈方面只留下了很少的史料。本文以文献训诂为主,结合音乐分析对该曲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在音乐舞蹈方面对该曲有了一个较深入的认识,力图再现该曲的原貌,也对后世再创编该作品提供...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法曲中的重要作品,但它在音乐舞蹈方面只留下了很少的史料。本文以文献训诂为主,结合音乐分析对该曲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在音乐舞蹈方面对该曲有了一个较深入的认识,力图再现该曲的原貌,也对后世再创编该作品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霓裳羽衣曲 中国古代音乐史 唐代乐舞 法曲 大曲
下载PDF
唐代乐舞的审美形态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功正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2,共6页
有唐一代的音乐、舞蹈的审美形态是丰富多样的 ,在审美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唐代乐舞主要有两大形态 ,代表了阴柔阳刚两类舞蹈审美风格。唐代舞蹈对于前代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唐代舞蹈具有多种形式 ,审美色彩浓郁。唐代乐舞体现了唐人的心... 有唐一代的音乐、舞蹈的审美形态是丰富多样的 ,在审美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唐代乐舞主要有两大形态 ,代表了阴柔阳刚两类舞蹈审美风格。唐代舞蹈对于前代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唐代舞蹈具有多种形式 ,审美色彩浓郁。唐代乐舞体现了唐人的心境 ,有容乃大 ,善于融汇异域乐舞 ,终致自成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乐舞 审美形态
下载PDF
日本雅乐《太平乐》的缘起与流变
3
作者 向伟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5,共9页
日本雅乐《太平乐》常用于天皇即位礼等重要庆典,具有十分重要的礼乐意义。《太平乐》的流变过程可以划分为传入期(9世纪以前)、过渡期(9世纪至16世纪)和稳定期(16世纪以降)三个阶段,其舞曲来源可能与《贺朝欢》《破阵乐》等唐代乐舞有... 日本雅乐《太平乐》常用于天皇即位礼等重要庆典,具有十分重要的礼乐意义。《太平乐》的流变过程可以划分为传入期(9世纪以前)、过渡期(9世纪至16世纪)和稳定期(16世纪以降)三个阶段,其舞曲来源可能与《贺朝欢》《破阵乐》等唐代乐舞有关。不过,唐代乐舞东传后,逐渐内化于日本的政治环境与文化传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因此,在研究雅乐时不能过于倚重本事,而忽视流变,需要仔细辨析其与唐代乐舞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乐 雅乐 唐代乐舞 日本
原文传递
西域“舞效天魔”同唐代乐舞的关联
4
作者 任子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0-97,166,168,共10页
百年前,游历新疆的士人往往用“天魔”一词形容维吾尔族舞蹈,其意并不是指维吾尔族舞蹈与元代的“十六天魔舞”相似,而是借“天魔”一词,表达对维吾尔族乐舞的直观印象,即唐代乐舞风格的体现。究其原因,是由于佛教伎乐曾深刻影响西域乐... 百年前,游历新疆的士人往往用“天魔”一词形容维吾尔族舞蹈,其意并不是指维吾尔族舞蹈与元代的“十六天魔舞”相似,而是借“天魔”一词,表达对维吾尔族乐舞的直观印象,即唐代乐舞风格的体现。究其原因,是由于佛教伎乐曾深刻影响西域乐舞,使之成为构成唐代乐舞风貌的重要元素,而且,维吾尔族舞蹈是唐风西域乐舞的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乐舞 佛教伎乐 维吾尔族乐舞 天魔舞
下载PDF
唐代乐舞的异域化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段曙霞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32-35,共4页
唐代是中国古代乐舞文化发展的高峰时代,浓郁的异域特色是唐代乐舞的显著特点。异域乐舞的传入使唐代乐舞在乐曲、乐舞、乐器、舞服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异域化倾向,这对当时宫廷和民间的乐舞发展以及唐代诗词的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唐代是中国古代乐舞文化发展的高峰时代,浓郁的异域特色是唐代乐舞的显著特点。异域乐舞的传入使唐代乐舞在乐曲、乐舞、乐器、舞服等方面都带有明显的异域化倾向,这对当时宫廷和民间的乐舞发展以及唐代诗词的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唐代乐舞异域化及其影响的研究,不仅能够了解中外文化交流下唐代乐舞的风貌,而且对当代在汲取外来文化精华的过程中构建中国多元文化也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乐舞 异域化 表现 影响
下载PDF
唐代乐舞的嬗变及对后世的影响--以《霓裳羽衣》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茹 朱远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50-152,共3页
唐代乐舞是我国古代乐舞史上的极致,《霓裳羽衣》乐舞流传广远。《霓裳羽衣》乐舞不仅意境优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且在名称、立意等方面也极具美感。《霓裳羽衣》自唐初至唐末的嬗变特点是恢弘大气到灵活灵动平实,并进而趋于平淡恬静... 唐代乐舞是我国古代乐舞史上的极致,《霓裳羽衣》乐舞流传广远。《霓裳羽衣》乐舞不仅意境优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且在名称、立意等方面也极具美感。《霓裳羽衣》自唐初至唐末的嬗变特点是恢弘大气到灵活灵动平实,并进而趋于平淡恬静、庄重的极致,后世舞者不断改编,融入不同舞蹈之中,并流传,其艺术形式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乐舞 《霓裳羽衣》 嬗变轨迹 后世影响
下载PDF
新出墓志与唐代乐舞
7
作者 胡秋妍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7-108,共12页
唐代乐舞是中国乐舞发展的鼎盛阶段,新出土墓志中出现了不少与乐舞相关的墓志,为我们研究唐代乐舞的体制、唐代乐舞从业者的身份、唐代乐舞的特点以及乐舞得以产生的社会背景与艺术氛围,提供了可以征信的原始材料。其重要内容包括五个方... 唐代乐舞是中国乐舞发展的鼎盛阶段,新出土墓志中出现了不少与乐舞相关的墓志,为我们研究唐代乐舞的体制、唐代乐舞从业者的身份、唐代乐舞的特点以及乐舞得以产生的社会背景与艺术氛围,提供了可以征信的原始材料。其重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墓志中的乐府倚曲;墓志中的教坊梨园;墓志中的唐代乐籍;墓志中的乐舞技艺;乐舞女子的身份命运。这些内容与传世文献相互参证比照,可以促进中国音乐史与中国舞蹈史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出墓志 唐代乐舞 教坊梨园 乐府倚曲 乐籍
原文传递
唐人生活中的乐舞之娱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红雨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1-25,共5页
唐代的乐舞之娱,遍及宫廷和民间。唐代帝王之中,不少艺术修养极高,他们不只是乐舞的欣赏者,也是乐舞的实践者和创新者,在这种氛围中,宫廷内外,一批优异的乐舞脱颖而出。除宫廷乐舞艺人外,唐代的官府、军队亦有乐籍歌舞艺人,王公贵族、... 唐代的乐舞之娱,遍及宫廷和民间。唐代帝王之中,不少艺术修养极高,他们不只是乐舞的欣赏者,也是乐舞的实践者和创新者,在这种氛围中,宫廷内外,一批优异的乐舞脱颖而出。除宫廷乐舞艺人外,唐代的官府、军队亦有乐籍歌舞艺人,王公贵族、豪门官宦,蓄养能歌善舞、年轻貌美的私伎成风。在唐人的生活中,凡是官宦富室、文人士子等欢会酒酣之际,必有乐舞,寻常乡闾也濡染歌舞风习。在开放的政治文化政策下,唐代乐舞亦积极吸收外来元素,缀染上浓重的域外文化的色彩。歌舞的美好和欢娱,带给唐人相当大的精神享受和生活满足,也使他们的生命浸润着艺术的芬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唐代乐舞 休闲娱乐
下载PDF
唐代乐舞陶俑造型特征提取及设计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纪浩楠 桑振 《工业设计》 2018年第9期108-109,共2页
本文研究唐代乐舞陶俑造型特征及推演过程,并应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提高产品的文化性;首先将唐代乐舞俑人物形象从形体、容貌、发型、服饰上进行特征分析;其次运用形状文法相关理论,对唐代乐舞俑进行深入分析、推算。将传统造型再设计... 本文研究唐代乐舞陶俑造型特征及推演过程,并应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提高产品的文化性;首先将唐代乐舞俑人物形象从形体、容貌、发型、服饰上进行特征分析;其次运用形状文法相关理论,对唐代乐舞俑进行深入分析、推算。将传统造型再设计应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使唐代陶俑文化与现代产品相融合,促进传统文化内涵以新的艺术形式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乐舞俑 形状文法 产品设计
下载PDF
刘凤学唐乐舞训练与表演特征初探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超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2,共4页
本文结合台湾刘凤学教授重建唐乐舞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气息运用、基本体态、动态特征、服饰的特殊性等几个层面展开论述,梳理出三种最常见的身体形态和颇具共性的动态特征,阐释了刘凤学唐乐舞训练与表演在姿态... 本文结合台湾刘凤学教授重建唐乐舞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气息运用、基本体态、动态特征、服饰的特殊性等几个层面展开论述,梳理出三种最常见的身体形态和颇具共性的动态特征,阐释了刘凤学唐乐舞训练与表演在姿态和运动轨迹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特色,并总结了刘凤学舞蹈作品的创作风格与内在的审美追求,及其对唐代乐舞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做出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凤学 唐乐舞 训练与表演 特征
原文传递
唐乐舞“坐、立部伎”与“九、十部乐”之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柯黎 张维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本文以与专家学者商榷的形式,对唐代乐舞"坐、立部伎"与"九、十部乐"的关系问题再作进一步探讨,阐述了两种乐舞之间,在存在时间上不是改变和替代关系,而是平行和并列关系;在存在方式上,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却属于部... 本文以与专家学者商榷的形式,对唐代乐舞"坐、立部伎"与"九、十部乐"的关系问题再作进一步探讨,阐述了两种乐舞之间,在存在时间上不是改变和替代关系,而是平行和并列关系;在存在方式上,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却属于部分重叠或交错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乐舞 坐、立部伎 九、十部乐 并列关系 交错关系
原文传递
唐乐舞“坐、立部伎”遗存及流布考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维 柯黎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3-66,共4页
唐代燕乐乐舞"坐、立部伎"在唐玄宗时期发展至了顶峰,安史之乱后逐渐衰微,直至辽、宋时期似乎还能找到它的遗音;东、南、西亚各国与大唐频繁密切的文化交流,使得包括"坐、立部伎"在内的乐舞文化也能在异地传播,其... 唐代燕乐乐舞"坐、立部伎"在唐玄宗时期发展至了顶峰,安史之乱后逐渐衰微,直至辽、宋时期似乎还能找到它的遗音;东、南、西亚各国与大唐频繁密切的文化交流,使得包括"坐、立部伎"在内的乐舞文化也能在异地传播,其残曲遗音仍能让我们对它有更多的了解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乐舞 立部伎 遗存 流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