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宫连台大戏《昭代箫韶》皮黄本的音乐编创
1
作者 周丹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4期101-112,共12页
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命升平署将连台大戏《昭代箫韶》翻改为“乱弹曲白”,此后升平署和普天同庆班分别排演了皮黄本的《昭代箫韶》。该剧的翻改可谓晚清“昆乱消长”时期皮黄戏创作之缩影:两种皮黄本都具有明显的“昆乱杂糅”特征,昆腔... 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命升平署将连台大戏《昭代箫韶》翻改为“乱弹曲白”,此后升平署和普天同庆班分别排演了皮黄本的《昭代箫韶》。该剧的翻改可谓晚清“昆乱消长”时期皮黄戏创作之缩影:两种皮黄本都具有明显的“昆乱杂糅”特征,昆腔曲牌在剧中主要作为程式性唱段使用;但二者在具体的腔调选用及板式编排方面又有不同的取向和做法,反映出同一剧目在音乐编创上的不同思路。从两种皮黄本中场景音乐的运用情况来看,当时特定的戏剧情境中已有一些专用的器乐曲牌或带唱词的“大字牌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代箫韶》 皮黄 昆乱杂糅 板式编排 唱腔 戏曲翻改 晚清戏曲 连台本戏
下载PDF
利用声乐教学增强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培育机制探索--以歌剧《白毛女》教学为例
2
作者 李晓红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9-124,共6页
本文探究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增强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和学生特点,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声乐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分析了新疆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和生源特点,以我国经典民族歌剧《... 本文探究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增强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和学生特点,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声乐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分析了新疆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和生源特点,以我国经典民族歌剧《白毛女》为例,在经典传统文化与声乐演唱相结合的教学中融入思政课教学理念,以期突破现有格局、改善声乐课程单向输入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高校教学 声乐 实践思考 民族歌剧
下载PDF
钢琴演奏中的戏曲表现形式及奏法训练
3
作者 丁彦华 《宜宾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103-108,共6页
在中西音乐美学元素融合视域下,对钢琴音乐与中国戏曲的融合进行探索,从钢琴作品及钢琴演奏两方面梳理了钢琴音乐中的戏曲表现形式,并阐述融合戏曲元素的钢琴奏法训练方式。教师教学时需将钢琴作为载体,注入戏曲元素的精华,在充满现代... 在中西音乐美学元素融合视域下,对钢琴音乐与中国戏曲的融合进行探索,从钢琴作品及钢琴演奏两方面梳理了钢琴音乐中的戏曲表现形式,并阐述融合戏曲元素的钢琴奏法训练方式。教师教学时需将钢琴作为载体,注入戏曲元素的精华,在充满现代西方气息的音乐表现形式中点缀以东方之韵,不断探索新的钢琴演奏技法以适应其多元表现形式,为钢琴与中国戏曲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音乐 戏曲元素 奏法训练
下载PDF
传统曲体在近现代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以板腔体对中国歌剧创作的影响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钱庆利 《音乐文化研究》 2018年第3期97-104,共8页
板腔体,作为我国传统曲体结构样式的重要类别,曾经成就了以京剧为代表的民族乐种的繁荣,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早在中国歌剧初创之时,前辈作曲家们就歌剧音乐的形式问题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探索,最终寻到一条符合中国观众审美习惯的创作道... 板腔体,作为我国传统曲体结构样式的重要类别,曾经成就了以京剧为代表的民族乐种的繁荣,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早在中国歌剧初创之时,前辈作曲家们就歌剧音乐的形式问题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探索,最终寻到一条符合中国观众审美习惯的创作道路,即从戏曲音乐及其创作手法中汲取养料。由此,运用板腔体手法来创作歌剧中主要人物核心唱段的创作观念,逐渐得到广泛运用,并成为一种解决音乐戏剧性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板腔体本体及其传统、建构原则、美学特征进行探讨,进而论述板腔体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宝贵财富对当代歌剧创作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板腔体 当代音乐 歌剧创作
下载PDF
论戏曲中场面的功能——兼及王国维“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定义校正
5
作者 傅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共21页
从戏曲乐队的重要性及演出由演员乐队共同完成的角度看,“乐舞叙事”比王国维的“以歌舞演故事”更完整准确。戏曲乐舞叙事的特点源于先秦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传统,从戏曲成熟以来,就形成了演员与乐队相互配合共生的特点,这是戏曲表演与西... 从戏曲乐队的重要性及演出由演员乐队共同完成的角度看,“乐舞叙事”比王国维的“以歌舞演故事”更完整准确。戏曲乐舞叙事的特点源于先秦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传统,从戏曲成熟以来,就形成了演员与乐队相互配合共生的特点,这是戏曲表演与西方戏剧最重要的差异之一。戏曲乐队俗称“场面”,又分为文场(管弦乐器)和武场(打击乐器),它们在戏曲表演和欣赏中均有重要地位与作用。场面在戏曲表演中不只是“伴奏”,它就是表演主体的关键性元素之一,鼓板更是全剧节律的统领。这一认识,超越了脱胎于西方戏剧理论的戏曲表演理论体系的盲区,既植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戏曲历史与实践,也是建构中国化的戏剧表演美学体系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音乐 场面 文场 武场
原文传递
近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与变迁 被引量:1
6
作者 贾丽丹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85-588,共4页
分析了近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发展状况,理清了近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创新变迁脉络,分析了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起源于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中国音乐艺术... 分析了近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发展状况,理清了近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创新变迁脉络,分析了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起源于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中国音乐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点,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响,民族声乐在近代中国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 近代中国 多元化 民歌 戏曲
下载PDF
当前戏曲传承、发展中的唱腔音乐问题 被引量:7
7
作者 汪人元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7,共8页
当前戏曲危机的原因是多种的,存在的问题也是全面的,但仅从戏曲自身来看,长期以来唱腔音乐缺乏建设、尤其是缺乏重大发展、没有质的突破,正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且始终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对此,我谨作三个方面问题的论述。首先,我们应... 当前戏曲危机的原因是多种的,存在的问题也是全面的,但仅从戏曲自身来看,长期以来唱腔音乐缺乏建设、尤其是缺乏重大发展、没有质的突破,正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且始终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对此,我谨作三个方面问题的论述。首先,我们应认识到音乐是戏曲的灵魂,戏曲的历史发展,常以声腔与剧种的更迭为表征,骨子里就是一个音乐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剧种的兴起和衰落总是与声腔的发展及其受到社会欢迎的程度紧紧联系在一起。其次,我们要考虑唱腔音乐究竟应该如何建设发展的大问题。唱腔的创作发展从来都是一方面要建立在对已有传统的继承、沿习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必须有所创新,来适应新剧目内容的表现和新趣味的需求。此外,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四点:第一,唱腔音乐建设的任务不要简单划一。第二,要重新认识民间性。第三,决不要丧失个性,要超越泛剧种化。最后,我们还一定要看到戏曲唱腔的创作、表演关系中具有两个重要的特殊性。第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表演中有创作。第二个重要特点就是,戏曲演唱具有深厚的润腔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传承 发展 戏曲音乐 唱腔 文化建设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试论地域方言对唱腔旋律的影响——以蒲剧、雁剧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燕丽 《音乐探索》 CSSCI 2008年第4期30-36,共7页
本研究以2006年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蒲剧、雁剧为例,着重阐明地方戏曲唱腔旋律与方言的关系。蒲剧、雁剧虽同属山西省,却分属两个不同的方言区,都是由发源地声腔、流布地方言及当地民间音乐交融而逐渐形成。其中,地... 本研究以2006年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蒲剧、雁剧为例,着重阐明地方戏曲唱腔旋律与方言的关系。蒲剧、雁剧虽同属山西省,却分属两个不同的方言区,都是由发源地声腔、流布地方言及当地民间音乐交融而逐渐形成。其中,地域方言对地方戏曲唱腔旋律的形成、转变和规范影响巨大。笔者通过对蒲剧和雁剧不同方言字调图式与旋律的比较研究表明:1、方言字调决定着唱腔旋律的变化发展,唱腔旋律依据方言的变化作大体符合方言字调的变化;2、方言字调与唱腔旋律符合率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相对说明了戏曲剧种在当地流行时间的久远程度及剧种唱腔的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唱腔旋律 蒲剧 雁剧
下载PDF
念·唱:初中音乐戏曲教学有效性提高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应倩 《成才之路》 2023年第8期125-128,共4页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的集大成者。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入戏曲内容,加大戏曲进校园的力度,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文章以初中阶段涉及的京、昆、豫、越、评、黄梅戏六大剧种为教学内容,在分析初中音乐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的集大成者。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入戏曲内容,加大戏曲进校园的力度,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文章以初中阶段涉及的京、昆、豫、越、评、黄梅戏六大剧种为教学内容,在分析初中音乐戏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解读、挖掘“念”与“唱”两大元素,引领学生对六个剧种的唱段进行鉴赏与模仿,使其感受中国戏曲的斑斓妙趣,增强文化认同感,不断提高初中音乐戏曲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音乐 戏曲教学 唱腔 念白 鉴赏 模仿
下载PDF
旧腔沿用与戏曲音乐的历史进化
10
作者 路应昆 《中国音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7,F0002,共11页
戏曲音乐的创作一直是以沿用旧腔为基础,这种做法对于应付大量编演新戏的需求来说有很大的便利,但腔调的重复使用又有不小的弊病,而且不重视原创,必然对戏曲音乐的发展高度形成很大制约。艺人在戏曲音乐创新方面也付出过很大的努力,20世... 戏曲音乐的创作一直是以沿用旧腔为基础,这种做法对于应付大量编演新戏的需求来说有很大的便利,但腔调的重复使用又有不小的弊病,而且不重视原创,必然对戏曲音乐的发展高度形成很大制约。艺人在戏曲音乐创新方面也付出过很大的努力,20世纪50-70年代提倡编演新戏(尤其现代戏),戏曲音乐中的原创成分更大幅度增加。20世纪80年代后基于保存“传统”和维系“剧种特色”的理念,旧腔在新戏中的比重又明显上升。但“半新不旧”的戏曲音乐很难吸引现今时代的观众,戏曲音乐创作落后于时代的状况越来越突出。新戏音乐的新、旧比例,最终应以广大观众的欣赏需求作为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音乐 旧腔 改编 原创 程式
原文传递
湘西花(花灯戏)傩(傩戏)音乐拾零 被引量:5
11
作者 熊晓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3-15,共3页
花灯、傩戏是湘西地方戏剧重要组成部分,花灯、傩戏中的音乐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花灯、傩戏及其音乐形式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为中国戏剧艺术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湘西 花灯 傩戏 唱腔 艺术形式
下载PDF
戏曲进校园活动的现状与对策
12
作者 李真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5-58,共4页
近年来,为了让学生了解戏曲艺术、传承戏曲文化,各地普遍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各地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支持政策、安排专项保障资金、开展相关专业培训,并为学生安排演出剧目。这对传承和发展戏曲艺术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力... 近年来,为了让学生了解戏曲艺术、传承戏曲文化,各地普遍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各地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支持政策、安排专项保障资金、开展相关专业培训,并为学生安排演出剧目。这对传承和发展戏曲艺术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但从实践来看,戏曲进校园活动还存在学生戏曲知识储备不足,进校园演出剧目不够丰富,在校学生覆盖面不广等问题。基于此,应通过完善制度、选准内容、加强互动等方式来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以确保戏曲进校园活动贴近实际、广受欢迎,实现实施素质教育、传承和发展戏曲文化的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戏曲进校园 戏曲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试析豫北四股弦戏曲的音乐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宝全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16-119,共4页
文章简要阐释了四股弦戏曲的起源、南府派的确立及兴衰 。
关键词 戏曲 音乐特征 调式 旋法 润腔 板式
下载PDF
现代京剧《杜鹃山》中的柯湘音乐主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聪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41,共9页
《杜鹃山》是现代京剧当中人物音乐主题用得比较成熟的代表剧目。文章以该剧中心人物柯湘的音乐主题作为研究对象,从音乐主题的创造发展及其在过门、人物唱腔、专门的器乐曲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京剧 杜鹃山 柯湘 音乐主题 唱腔 过门 器乐曲
下载PDF
当代文化环境中原生态民歌生存方式的多样性——以50例网络信息(2010.05-2011.02)为视界 被引量:2
15
作者 修海林 《音乐探索》 CSSCI 2011年第3期14-21,共8页
本文并非是对当代"原生态民歌"活动产生形成的来龙去脉、历史成因及其发展做整体上的研究,而仅对"原生态民歌"的生存方式、传播途径进行初步分析,以飨读者。
关键词 “原生态民歌” 生存方式 人文内涵 功能特点 唱腔特色
下载PDF
“后集成时代”中国戏曲音乐研究的思考——以《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为例
16
作者 刘婷婷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96-100,109,共6页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与其他文艺集成志书共同建构了"中国民间文艺的万里长城",作为具有较高文献价值的巨著,其在历史中的贡献和作用显而易见,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集成中也存在着有待后人深入挖掘、继续研究的课题。...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与其他文艺集成志书共同建构了"中国民间文艺的万里长城",作为具有较高文献价值的巨著,其在历史中的贡献和作用显而易见,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集成中也存在着有待后人深入挖掘、继续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的分析,试图寻找出卷本中提到却没有深入探讨的问题,以便为今后戏曲音乐研究的方向与角度提供一个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集成 戏曲音乐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下载PDF
山东花鼓艺术特征探析
17
作者 周景春 《菏泽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8-96,114,共10页
分析山东花鼓的艺术特征须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从唱腔和伴奏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山东花鼓的伴奏不托管弦,演唱时由演员根据自己的演唱状态定调。山东花鼓的唱词特点为:文人化的书面语和方言俗语相结合,并大量使用衬词;唱词... 分析山东花鼓的艺术特征须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从唱腔和伴奏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山东花鼓的伴奏不托管弦,演唱时由演员根据自己的演唱状态定调。山东花鼓的唱词特点为:文人化的书面语和方言俗语相结合,并大量使用衬词;唱词为齐言体,以七字句及十字句为主。唱腔音乐特征为:基本是清乐音阶;以徵调式最多;唱腔节奏丰富;存在特性腔韵及典型性腔句;总体而言,唱腔字多腔少,常用装饰音。伴奏只用鼓、梆子、锣、镲、手板等打击乐器,具有烘托气氛和掌握节奏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花鼓 唱腔 衬词 伴奏
下载PDF
戏曲票房历史考述
18
作者 武翠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6-162,共7页
关于“票房”的来源,一直众说纷纭。我国戏曲史上的票房最早产生于宋,时名“××社”;后昆曲生,衍出“曲社”名;入清,随着京剧艺术的崛起,原供演唱大鼓书的票房遂逐渐转变为以京剧为主,“票房”也随之被确立为戏界指称业余组织... 关于“票房”的来源,一直众说纷纭。我国戏曲史上的票房最早产生于宋,时名“××社”;后昆曲生,衍出“曲社”名;入清,随着京剧艺术的崛起,原供演唱大鼓书的票房遂逐渐转变为以京剧为主,“票房”也随之被确立为戏界指称业余组织机构的通用词汇,并在清末民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对戏曲票房展开全面系统的历史考述,既是构建全面、立体、动态的戏曲史研究体系的迫切之需,于戏曲历史的完整书写亦不无补阙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票房 宋元“社” 昆曲曲社 清末民国 戏曲史研究体系
下载PDF
聊斋俚曲文体辨
19
作者 蒋玉斌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22-28,共7页
关于聊斋俚曲究竟是戏曲还是说唱的文体问题,历来学者意见都不统一。在充分考察聊斋俚曲本身的演出方式、话语运用、回目设置、音乐曲调以及时人对之的称呼的基础上,认定聊斋俚曲的文体为说唱体。只有明确了聊斋俚曲的文体,才能更进一... 关于聊斋俚曲究竟是戏曲还是说唱的文体问题,历来学者意见都不统一。在充分考察聊斋俚曲本身的演出方式、话语运用、回目设置、音乐曲调以及时人对之的称呼的基础上,认定聊斋俚曲的文体为说唱体。只有明确了聊斋俚曲的文体,才能更进一步把握其审美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俚曲 说唱体 戏曲 文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