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molecular basis of the role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osteoporosis and bone fractures 被引量:42
1
作者 Bipradas Roy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 CAS 2013年第4期101-113,共13页
Osteoporosis has become a serious health problem throughout the world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bone fractures and mortality among the people of middle to old ages.Diabetes is also a major health p... Osteoporosis has become a serious health problem throughout the world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bone fractures and mortality among the people of middle to old ages.Diabetes is also a major health problem among the people of all age ranges and the sufferers due to this abnormality increasing day by day.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summarize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diabetes may induce osteoporosis.Diabetes mellitus generally exerts its effect o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ody including bone cells specially the osteoblast and osteoclast,muscles,retina of the eyes,adipose tissue,endocrine system specially parathyroid hormone(PTH) and estrogen,cytokines,nervous system and digestive system.Diabetes negatively regulates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 while positively regulates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different intermediate factors and thereby decreases bone formation while increases bone resorption.Some factors such as diabetic neuropathy,reactive oxygen species,Vitamin D,PTH have their effects on muscle cells.Diabetes decreases the muscle strength through regulating these factors in various ways and ultimately increases the risk of fall that may cause bone fra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OSTEOPOROSIS Diabetic NEUROPATHY muscle atrophy Insulin 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B ligand INTERLEUKIN 6 AngiotensinⅡ Tumor necrosis fact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
下载PDF
川芎嗪和黄芪对尾部悬吊大鼠比目鱼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及肌萎缩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高云芳 樊小力 +2 位作者 何志仙 吴苏娣 宋新艾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和黄芪对吊尾大鼠比目鱼肌(SOL)肌球蛋白ATP酶(mATPase)活性及肌萎缩的影响。方法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Ca2+-ATPase法测定SOL的mATPase活性。结果1)与吊尾组(TS)相比,在腹腔注射川芎嗪组和黄芪组,SOL中Ⅱ型肌纤维... 目的探讨川芎嗪和黄芪对吊尾大鼠比目鱼肌(SOL)肌球蛋白ATP酶(mATPase)活性及肌萎缩的影响。方法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Ca2+-ATPase法测定SOL的mATPase活性。结果1)与吊尾组(TS)相比,在腹腔注射川芎嗪组和黄芪组,SOL中Ⅱ型肌纤维比例均显著降低,且黄芪组Ⅰ、Ⅱ型肌纤维的比例与同步饲养组相比亦无显著差异;2)川芎嗪组SOL中Ⅰ型肌纤维横截面积(CSA)显著增大,与同步饲养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黄芪组Ⅰ、Ⅱ型肌纤维CSA及平均CSA均显著地增大,且与同步饲养组相比亦无显著性差异;3)川芎嗪组和黄芪组梭内肌各纤维的mATPase染色均与同步饲养组相近。结论川芎嗪和黄芪对大鼠SOL的失重性肌萎缩及慢肌向快肌的转化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且均可显著抑制模拟失重导致的梭内肌各纤维mATPase活性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川芎嗪 黄芪 肌球蛋白ATP酶 肌萎缩
下载PDF
人参复方和丹黄合剂对悬吊大鼠肌肉萎缩的防护效应 被引量:20
3
作者 马永烈 孙亚志 杨鸿慧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参复方和丹黄合剂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骨骼肌萎缩的防护效应。方法尾吊大鼠30d,口服中药复方,测定比目鱼肌(SOL)和腓肠肌(GAS)肌纤维百分含量和纤维面积,电镜检测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人参(RS)和丹黄(... 目的探讨人参复方和丹黄合剂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骨骼肌萎缩的防护效应。方法尾吊大鼠30d,口服中药复方,测定比目鱼肌(SOL)和腓肠肌(GAS)肌纤维百分含量和纤维面积,电镜检测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人参(RS)和丹黄(DH)组SOL的I型纤维含量较悬吊对照(SC)分别增加(13.5±0.96)%(P<0.05)和(11.2±0.84)%(P<0.05),GAS的I型纤维有增加趋势;RS和DH组SOL和GAS肌纤维面积都较SC组增加,RS组更明显(P<0.05);RS和DH组SOL肌小节结构较SC有所改善。结论人参复方和丹黄合剂可以部分改善悬吊引起的骨骼肌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模拟失重 大鼠 肌肉萎缩 肌肉组织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腰部多裂肌退变与腰背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鑫强 贾瑞钢 +1 位作者 陈彦影 张维龙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9期777-780,共4页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腰椎多裂肌退变程度与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40例;年龄45~84岁,平均(63....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腰椎多裂肌退变程度与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40例;年龄45~84岁,平均(63.02±10.59)岁。通过腰椎MRI测量患者两侧多裂肌平均横截面积与第5腰椎椎体横截面积比值,通过多裂肌内脂肪浸润面积比例将患者分为0、1、2、3共四级,将0、1级患者分为A组,2、3级为B组,并对两组间VAS及ODI评分进行比较,对多裂肌萎缩程度、脂肪浸润分级与VAS、OD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64例患者多裂肌萎缩值平均为(0.78±0.05)。多裂肌脂肪浸润分级为:0级6例,1级11例,2级20例,3级27例。所有患者VAS评分平均(5.3±1.4)分,ODI评分平均(47.1±13.5)%。A组VAS评分平均(4.7±1.9)分,ODI评分平均(33.7±8.6)%。B组VAS评分平均(5.8±1.4)分,ODI评分平均(53.2±9.3)%。A组VAS评分低于B组(P=0.016),A组ODI评分也低于B组(P=0.009)。多裂肌萎缩值与VAS及ODI评分具有负相关性(r=-0.43,P=0.024;r=-0.49,P=0.004),而脂肪浸润分级与VAS及ODI评分具有正相关性(r=0.53,P=0.019;r=0.44,P=0.015)。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多裂肌退变程度与腰背痛程度存在相关性。严重的多裂肌退变程度预示着更严重的腰背痛及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滑脱 多裂肌 肌肉萎缩 脂肪浸润 腰背痛
下载PDF
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的作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赵志强 刘强 李钢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作用,为提高治疗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取成年SD大鼠3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6只。两组均切断大鼠右后肢坐骨神经,并造成1cm神经缺损,形成失... 目的探讨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作用,为提高治疗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取成年SD大鼠3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6只。两组均切断大鼠右后肢坐骨神经,并造成1cm神经缺损,形成失神经支配腓肠肌动物模型。无菌条件下切取SD大鼠双后肢及背部的肌肉,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分离肌卫星细胞,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后体外培养,传代培养14~20d,细胞扩增至1×107/ml以上后准备移植。移植前1d以质量分数为0.02%的DAPI(4′-6-二脒基-2-苯吲哚)荧光标记肌卫星细胞过夜,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取肌卫星细胞悬液和生理盐水各0.2ml,注入腓肠肌内。术后第2、8周时取双侧腓肠肌测定肌湿重,然后行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HE染色,并作图像分析,测定肌纤维横截面积及肌动蛋白的含量,数据经SPSS10.0软件处理,行两组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肌卫星细胞移植处可观察到带荧光的细胞核及肌纤维。实验组第2、8周时,失神经支配腓肠肌湿重残存率、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残存率、腓肠肌肌动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卫星细胞移植到失神经骨骼肌内可明显延缓骨骼肌的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细胞 骨骼肌 肌萎缩 移植
原文传递
电针对大鼠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及IGF-1/PI3K/AK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玄 叶笑然 黄晓卿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1-1317,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及IGF-1/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失神经肌肉萎缩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切断左后肢坐骨神经制备失神经肌萎缩模... 目的:观察电针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及IGF-1/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失神经肌肉萎缩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切断左后肢坐骨神经制备失神经肌萎缩模型。电针组予电针治疗,穴取"足三里"和"上巨虚",疏密波,2 Hz/33 Hz,1.5~2 mA,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5次间隔2 d,共20次。对照组与模型组每日同样鼠笼固定,但不电针。疗程结束后观察各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称量腓肠肌肌湿重,HE染色测量患/健侧肌纤维横截面积比和肌细胞直径比,TUNEL和免疫荧光双染色的方法评价肌细胞凋亡和增殖分化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被称作Akt)的mRNA表达,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局部肌肉Akt总蛋白及其磷酸化形式p-AKT(Ser473)和p-AKT(Thr308)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患侧/健侧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比和肌细胞直径比均明显下降,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上述指标均得到改善(均P<0.05),与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的PAX3和PAX7表达明显增高(均P<0.01),p-AKT(Ser473)蛋白水平增加(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失神经肌肉的萎缩情况,减少肌细胞凋亡,促进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p-AKT(Ser473)水平、激活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 肌萎缩 电针 足三里 上巨虚 蛋白激酶B(AKT)
原文传递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被引量:19
7
作者 汪军 周越 +14 位作者 孙君志 于亮 徐玉明 张学林 张日辉 李顺昌 黄文英 夏志 赵广高 黎涌明 胡敏 田振军 苏全生 张勇 王瑞元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4,共7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运动生理学也日新月异,一些老的议题也有了新的阐释和理解。本文就运动生理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经典议题给予了新的理解和梳理:肌纤维类型能否改变、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原因辨析、运动员心脏的争议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运动生理学也日新月异,一些老的议题也有了新的阐释和理解。本文就运动生理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经典议题给予了新的理解和梳理:肌纤维类型能否改变、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原因辨析、运动员心脏的争议和发展、肌肉因子在运动与免疫中的作用、最大摄氧量的限制因素之争、无氧阈出现的真正原因、疲劳的中枢和外周机制、衰老与肌萎缩、运动是良医等。最后,对当前运动生理学的历史发展机遇进行了阐述,认为当前运动生理学的发展更应该注重实践性以及运动中的人。文章期望为未来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理学 肌纤维类型 延迟性肌肉酸痛 运动员心脏 运动与免疫 最大摄氧量 疲劳 肌肉萎缩 运动是良医
下载PDF
电针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肌肉生长抑制素及肌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高睿琦 唐成林 +4 位作者 曹净 郭全虎 张毅 田源 袁海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59-1263,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可能机制。方法 49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n=7)、自然恢复组(B组,n=21)和电针治疗组(C组,n=21)。A组不做处理,其余两组切断坐骨神经制备失神经性骨骼肌萎缩模型。术后1 d,C组... 目的探讨电针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可能机制。方法 49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n=7)、自然恢复组(B组,n=21)和电针治疗组(C组,n=21)。A组不做处理,其余两组切断坐骨神经制备失神经性骨骼肌萎缩模型。术后1 d,C组术侧腓肠肌给予电针足三里、承山治疗每天1次。术后7 d、14 d、21 d分别测定术侧腓肠肌湿重比,HE染色测定肌纤维直径及截面积,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RT-PCR检测IGF-1、Myostatin和PCNA基因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及直径均显著下降(P<0.001),但C组显著高于B组(P<0.001)。C组IGF-1、PCNA蛋白和基因表达高于B组(P<0.05),Myostatin蛋白和基因表达低于C组(P<0.05)。结论电针能有效促进IGF-1的表达,抑制Myostatin的表达,从而促进肌卫星细胞增殖。这可能是电针延缓失神经性骨骼肌肌萎缩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神经 骨骼肌萎缩 电针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肌肉生长抑制素 增殖细胞核抗原 肌卫星细胞 大鼠
下载PDF
电针对去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高睿琦 唐成林 +5 位作者 曹净 郭全虎 赵丹丹 罗翱 张安宁 黄思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研究电针对去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延缓去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治疗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63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1)、模型组(n=21)和电针组(n=21)。模型组、电针组通过暴露并切断坐骨神... 目的:研究电针对去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延缓去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治疗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63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1)、模型组(n=21)和电针组(n=21)。模型组、电针组通过暴露并切断坐骨神经的方法制作去神经支配腓肠肌动物模型,假手术组暴露坐骨神经但不切断。术后1d,电针组术侧进行电针治疗,其余两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在术后7d、14d和21d取材,测定术侧腓肠肌湿重比,Masson染色测定腓肠肌纤维直径、截面积,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以及mTOR蛋白表达、Akt以及mTOR蛋白磷酸化,PCR检测PI3K、Akt和mTOR基因表达。结果: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腓肠肌的湿重比、肌纤维截直径以及面积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01),且模型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电针组的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的PI3K、Akt、mTOR m RNA表达也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电针可延缓去神经性骨骼肌萎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肌萎缩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97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龙秀英 刘鸣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 了解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 ,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借鉴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 1990~ 2 0 0 0年间出院诊断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住院病例资料及 1980~ 1999年国内文献报告的临床病... 目的 了解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 ,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借鉴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 1990~ 2 0 0 0年间出院诊断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住院病例资料及 1980~ 1999年国内文献报告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共收集到 97例病例资料 ,其中94例来自国内文献报告 ,3例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历记录。该 97例中 ,男性 6 4例 ,女性 33例 ,平均发病年龄 2 8.5岁。 90 %的病例有家族史。常见症状依次为肌强直 (99% ) ,肌无力 (97% ) ,肌萎缩 (85 % ) ,白内障(6 3% ) ,脱发或秃顶 (5 7% ) ,性腺萎缩 (37% ) ,性欲障碍 (33% ) ,心脏损害 (11% ) ,智力减退 (11% ) ,甲状腺或肾上腺功能低下 (8% )和精神发育缺陷 (8% )。 结论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除肌强直、肌无力、肌萎缩最常见外 ,尚伴有白内障、脱发、秃顶、性腺萎缩等多系统损害 ,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阳性家族史对该病的诊断很有帮助 ,需加强认识 ,以提高临床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肌电图检查 萎缩性肌强直症 临床特点 诊断
下载PDF
针刀干预对中期膝骨关节炎兔模型伸肌-屈肌萎缩状态及肌肉拉伸弹性模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乌云额尔敦 郭长青 +4 位作者 王彤 王春久 舒琦 杨雪 史晓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248-1253,共6页
目的探索针刀治疗对中期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s,KOA)兔模型伸肌-屈肌萎缩状态及肌肉拉伸弹性模量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兔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及KOA造模组(18只),造模组应用改良的Videman法制动6周建立KOA兔模型,解除... 目的探索针刀治疗对中期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s,KOA)兔模型伸肌-屈肌萎缩状态及肌肉拉伸弹性模量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兔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及KOA造模组(18只),造模组应用改良的Videman法制动6周建立KOA兔模型,解除固定后根据Lequesne评分再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刀组和西药组(每组6只)。随后各组分别进行干预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应用Lequesne评分标准进行行为学评价,兔股直肌、股二头肌分别进行HE染色及拉伸弹性模量检测。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针刀组和西药组能明显降低Lequesne评分(P<0.01)和改善局部疼痛程度(P<0.05或P<0.01)。(2)与模型组相比,针刀组和西药组可显著改善股直肌、股二头肌萎缩状态,表现在固定视野内肌纤维数量显著减少(P<0.01)、平均横截面积显著增加(P<0.01)。(3)与模型组相比,针刀组股直肌和股二头肌弹性模量(elasticitymodulus,EM)显著降低(P<0.01),西药组股直肌和股二头肌EM值明显降低(P<0.05),且针刀组股直肌EM值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刀干预中期KOA兔具有改善关节功能及缓解疼痛的作用,减轻KOA兔股直肌、股二头肌肌肉萎缩状态,促进股直肌-股二头肌拉伸弹性模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刀 伸肌-屈肌 肌肉萎缩 拉伸弹性模量
下载PDF
黄芪对大鼠胫前肌失神经肌萎缩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岚 梅晓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对大鼠胫前肌失神经肌萎缩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腓总神经夹伤模型,将造模后的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黄芪高、中、低剂量组、弥可保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术后每日灌胃给药。术后18 d,病理切片染色,... 目的:研究黄芪对大鼠胫前肌失神经肌萎缩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腓总神经夹伤模型,将造模后的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黄芪高、中、低剂量组、弥可保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术后每日灌胃给药。术后18 d,病理切片染色,形态学分析,计算胫前肌湿重比与横截面积,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ngptl4与PI3K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①湿重比:与模型组相比,黄芪高、中剂量组明显增高(P<0.05或P<0.01);②横截面积:假手术组较大,形态规则;模型组明显减小,结构紊乱,结缔组织明显增生;黄芪各组与弥可保组横截面积较小,形态较规则,结缔组织增生不明显。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各组明显增加(P<0.01);③运动终板:假手术组为棕黑色,形状为椭圆形或圆形,着色均匀,黄芪高剂量组与弥可保组边缘较粗糙;黄芪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数量逐渐减少,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着色也逐渐变浅;④Angptl4与PI3K mRNA:与模型组相比,黄芪高剂量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黄芪对失神经肌萎缩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它可能通过增加Angptl4,PI3K基因表达从而延缓肌萎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失神经 肌萎缩 大鼠 胫前肌 Angptl4 PI3K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撕裂:改善肌肉萎缩与上肢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士伟 马秀林 +4 位作者 齐禹森 罗金伟 贾天阳 徐丛 吕永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996-3001,共6页
背景:目前国内对肩袖损伤修复术后肌肉萎缩改善状况鲜有研究,对冈上肌肌肉萎缩的临床评价少有涉及,肌肉萎缩改善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尚需要得到深度探究。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撕裂的修复与术后改善肌肉萎缩及上肢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 背景:目前国内对肩袖损伤修复术后肌肉萎缩改善状况鲜有研究,对冈上肌肌肉萎缩的临床评价少有涉及,肌肉萎缩改善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尚需要得到深度探究。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撕裂的修复与术后改善肌肉萎缩及上肢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接受关节镜手术修复肩袖撕裂的44例患者资料。根据患者肩袖撕裂大小分为部分撕裂、小撕裂组(6例),中度撕裂组(23例),大撕裂、巨大撕裂组(15例),比较各组术后1年与术后2周的MRI成像,观察3组术后1年肌肉萎缩改善情况,统计结果得到改善组31例,未改善组13例,对比改善组与未改善组手术后1年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冈上肌外展和外旋肌肉力量、Constant-Murley评分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试验经承德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2014)。结果与结论:①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②部分撕裂、小撕裂组以及中度撕裂组冈上肌比例术后1年较术前明显增加,而大撕裂、巨大撕裂组冈上肌比例没有变化;③所有患者术后1年肩关节目测类比评分降低,Constant-Murley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及冈上肌肌力均明显恢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1);④与未改善组比较,改善组具有更好的外展运动范围、更强的外展强度、更高的Constant-Murley评分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P <0.05);⑤结果证实,肩袖部分撕裂、小撕裂以及中度撕裂患者关节镜下手术后肌肉萎缩明显改善,肩袖大撕裂及巨大撕裂肌肉萎缩难以得到改善;患者冈上肌萎缩改善后可增加上肢外展活动度,提高冈上肌外展肌力以及肩关节功能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肩袖损伤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肩关节 关节镜 肌肉萎缩 肩袖修复 肩关节功能评分 肩袖肌肉萎缩改善
下载PDF
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的骨骼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明发 高建华 沈雅琴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571-576,共6页
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熊果酸、红景天苷等具有胰岛素样作用,对骨骼肌产生正性作用,即促进骨骼肌利用糖和脂质,增强肌糖原和肌蛋白合成,增加骨骼肌质量、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体积,并促进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转化。熊果酸还能刺激肌卫星细胞... 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熊果酸、红景天苷等具有胰岛素样作用,对骨骼肌产生正性作用,即促进骨骼肌利用糖和脂质,增强肌糖原和肌蛋白合成,增加骨骼肌质量、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体积,并促进快肌纤维向慢肌纤维转化。熊果酸还能刺激肌卫星细胞增殖、成肌细胞肌性分化,促进骨骼肌中新的肌细胞生长,促使骨骼肌强壮。其次,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下调骨骼肌特异性的肌肉萎缩素-1和肌肉环状指蛋白表达,及其抗氧化应激和抗炎作用,最终可以防治肌萎缩和疲劳引起的骨骼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熊果酸 红景天苷 肌肉生长 肌萎缩 肌疲劳
原文传递
被动运动和电刺激对尾吊大鼠比目鱼肌肌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长宏 吴倩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 观察被动运动、电刺激对尾吊大白鼠比目鱼肌各型肌纤维横截面积及肌纤维构成比的影响。方法  72只发育期Wistar品系雄性大白鼠 (体重 68~ 76g) ,随机分为对照组 3组 ,模型组 2组 ,被动运动组 2组 ,电刺激组 2组 ,每组 8只。采用... 目的 观察被动运动、电刺激对尾吊大白鼠比目鱼肌各型肌纤维横截面积及肌纤维构成比的影响。方法  72只发育期Wistar品系雄性大白鼠 (体重 68~ 76g) ,随机分为对照组 3组 ,模型组 2组 ,被动运动组 2组 ,电刺激组 2组 ,每组 8只。采用SDH染色 ,结合微机图像分析技术 ,对比目鱼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肌纤维构成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被动运动组、电刺激组比目鱼肌各型肌纤维面积与模型组比较有所增加 ;悬吊 2周后 ,模型组比目鱼肌红肌纤维比例下降 ,中间肌纤维比例上升。结论 被动运动、电刺激具有减缓尾吊大白鼠比目鱼肌废用性肌萎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运动 电刺激 大鼠 比目鱼肌 肌纤维 微机图像分析技术 肌肉萎缩 航天医学 失重
原文传递
运动激活骨骼肌卫星细胞:增龄性肌衰减症及肌肉损伤修复的运动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震 蔺海旗 +1 位作者 何霏 林文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752-3759,共8页
背景:骨骼肌是维持人体健康的主要组织,其衰减症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肌卫星细胞是骨骼肌干细胞,受到运动刺激时激活增殖与分化,促进肌肉肥大,延缓肌衰减症的发生。目的:为增龄性肌衰减症、肌肉萎缩及肌肉损伤修复提供运动预防... 背景:骨骼肌是维持人体健康的主要组织,其衰减症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肌卫星细胞是骨骼肌干细胞,受到运动刺激时激活增殖与分化,促进肌肉肥大,延缓肌衰减症的发生。目的:为增龄性肌衰减症、肌肉萎缩及肌肉损伤修复提供运动预防和治疗指导,同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英文以“skeletal muscle,satellite cells,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muscle repair和sarcopenia”为关键词,中文以“运动、肌卫星细胞、增殖与分化”为关键词,检索2010至202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题目和摘要初步筛选,全文阅读后纳入10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运动激活肌卫星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研究较多,与耐力运动(有氧)相比,抗阻运动效果更显著;②不同的运动形式可激活不同类型肌卫星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其运动强度、负荷阈值、运动时间和频次等因素均影响卫星细胞激活增殖与分化程度;③运动激活肌卫星细胞增殖与分化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的研究不足,发现运动可调控肌细胞外基质、氧化应激水平及细胞自噬,改善肌衰减症;④运动激活肌卫星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信号通路如何有效协同促进还需更多深入研究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肌卫星细胞 肌衰减症 肌肉萎缩 综述
下载PDF
血府逐瘀胶囊对模拟失重下骨骼肌萎缩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淑 袁明 吴士文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第11期618-623,共6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在模拟失重状态下对骨骼肌萎缩的防护作用。方法建立尾部悬吊大鼠模拟失重模型,30只同源同窝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尾吊组和血府逐瘀组(尾吊+血府逐瘀胶囊),每组10只。对照组正常饲养,尾吊组和血府逐瘀组均尾...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在模拟失重状态下对骨骼肌萎缩的防护作用。方法建立尾部悬吊大鼠模拟失重模型,30只同源同窝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尾吊组和血府逐瘀组(尾吊+血府逐瘀胶囊),每组10只。对照组正常饲养,尾吊组和血府逐瘀组均尾吊30 d。对照组及尾吊组单给予纯溶媒,血府逐瘀组给予血府逐瘀胶囊,剂量为25 mg/(kg·d),每组8:00灌胃,1次/d。(1)测量比目鱼肌湿重体质量比和横截面积。(2)应用免疫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技术检测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及下游分子GRP78、BAX、Cyto-c蛋白表达水平。(3)应用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 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1)与对照组相比,尾吊组比目鱼肌平均湿重体质量比下降了56.39%;血府逐瘀组平均湿重体质量比较单纯尾吊组增加了14.4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尾吊30 d显著抑制了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血府逐瘀组干预后提高了PI3K、p-AKT的表达,其中对关键蛋白p-AKT的表达影响最大,与尾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尾吊30 d比目鱼肌caspase-3酶活性显著增强,血府逐瘀组caspase-3酶活性较尾吊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尾吊模拟失重可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增强caspase-3酶活性,导致比目鱼肌萎缩;(2)血府逐瘀胶囊可能通过提高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对失重性肌萎缩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 肌萎缩 血府逐瘀胶囊 PI3K/AKT
下载PDF
高频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部肌肉萎缩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晓慧 张宇虹 苏本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技术对2型糖尿病(T2DM)及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足部肌肉萎缩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06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A组56例,为T2DM伴DPN患者,B组50例,为T2DM不伴DPN患者;另选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C组)。应用高频超...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技术对2型糖尿病(T2DM)及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足部肌肉萎缩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06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A组56例,为T2DM伴DPN患者,B组50例,为T2DM不伴DPN患者;另选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C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受试者非优势足趾短伸肌(EDB)和第一、二跖趾间肌群(MIL),测量EDB横径、厚度和横截面积以及MIL厚度。结果 A组EDB横径、厚度和横截面积及MIL厚度均显著小于B组和C组(P均<0.01);B组EDB横径和横截面积及MIL厚度显著小于C组(P均<0.01)。结论高频超声技术能够客观评价T2DM及合并DPN患者足部肌肉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糖尿病 2型 肌萎缩
下载PDF
六君子汤调控STAT3/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防治肺癌恶病质小鼠肌肉萎缩的机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艳 桑亚洲 +4 位作者 彭梦薇 陈玉龙 刘燕 张彩丽 吴耀松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5,共8页
目的:基于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体内探讨六君子汤防治肺癌恶病质小鼠肌肉萎缩的作用机制。方法: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六君子汤组,抑制剂组,六君子汤联合sttatic组(联合用药组)... 目的:基于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体内探讨六君子汤防治肺癌恶病质小鼠肌肉萎缩的作用机制。方法: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六君子汤组,抑制剂组,六君子汤联合sttatic组(联合用药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小鼠肺癌细胞(Lewis细胞)右前腋下皮下接种的方法建立肺癌恶病质肌肉萎缩小鼠移植瘤模型,在造模第8天,六君子汤组给予六君子汤灌胃(9.56 g·kg^(-1)·d^(-1))和抑制剂组腹腔注射抑制剂[25 mg·kg^(-1)·(2d)^(-1)]治疗。药物干预3周后取材,称量小鼠体质量、腓肠肌质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腓肠肌肌纤维病理变化及横截面积的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腓肠肌中磷酸化-STAT3(p-STAT3),STAT3,肌肉萎缩盒F基因(MAFbx),肌肉环状指基因1(MuRF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腓肠肌中STAT3,MAFbx,MuRF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及腓肠肌质量明显减轻,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减小,腓肠肌中p-STAT3,STAT3,MAFbx,MuRF1蛋白表达及STAT3,MuRF1,MAFbx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六君子汤组小鼠体质量、腓肠肌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增加(P<0.05),腓肠肌p-STAT3,STAT3,MuRF1,MAFbx蛋白表达及STAT3,MAFbx mRNA的表达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小鼠体质量及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P<0.05),抑制剂组腓肠肌p-STAT3,STAT3,MuRF1,MAFbx蛋白表达及STAT3,MAFbx mRNA表达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小鼠体质量及腓肠肌质量增加(P<0.05);腓肠肌p-STAT3,STAT3,MuRF1蛋白表达及STAT3,MAFbx mRNA表达均下降(P<0.05);与六君子汤组比较,抑制剂组、联合用药组腓肠肌中p-STAT3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六君子汤可以防治肺癌恶病质小鼠肌肉萎缩,其机制可能与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恶病质 肌肉萎缩 六君子汤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泛素蛋白酶体
原文传递
间断性头高位倾斜对模拟失重大鼠肌萎缩的对抗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春 张立藩 +3 位作者 张乐宁 倪鹤鹦 张远强 孙岚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间断性 45°头高位倾斜 (HUT)能否减轻或防止模拟失重大鼠后肢骨骼肌的萎缩性变化。方法将SD大鼠按体重匹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同步对照 (CON)、模拟失重 (SUS)和模拟失重每日 6h+45°头高位倾斜 (SUS +HUT) 3组。 4wk后 ,... 目的探讨间断性 45°头高位倾斜 (HUT)能否减轻或防止模拟失重大鼠后肢骨骼肌的萎缩性变化。方法将SD大鼠按体重匹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同步对照 (CON)、模拟失重 (SUS)和模拟失重每日 6h+45°头高位倾斜 (SUS +HUT) 3组。 4wk后 ,取大鼠比目鱼肌 (SOL)、腓肠肌内侧头 (MG)及外侧头(LG)与趾长伸肌 (EDL) ,并称其湿重。采用组织酶化学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骨骼肌Ⅰ、Ⅱ型肌纤维横截面积 (CSA)、比例 ,及毛细血管与肌纤维数的比值 (C/F)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CON相比 ,SUS大鼠后肢骨骼肌的湿重均显著减少 ,但各骨骼肌变化程度不一致。所有骨骼肌的C/F比值均显著降低。SUS +HUT组的变化如下 :①肌肉湿重 ,SOL完全恢复 ,MG +LG部分恢复 ;间断HUT对抗肌萎缩的相对对抗效果分别为 93.4%及 34.8%。②骨骼肌Ⅰ、Ⅱ型肌纤维CSA及比例 ,SOL完全恢复 ,MG部分恢复 ,其余骨骼肌仅有恢复趋势。③所有骨骼肌的C/F比值均得到恢复。结论本项研究表明间断HUT性能有效地对抗模拟失重所引起的后肢骨骼肌萎缩性变化 ,但不同骨骼肌的反应尚存在一定差异。本工作提示 ,应用间断性人工重力对抗失重不利影响的同时 ,尚应辅以其他对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头高位倾斜 肌萎缩 对抗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