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绝对灰度的多源数据关联融合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星烨 张蔚 徐晶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20年第5期37-41,共5页
现代战场复杂多变,为了及时获得准确的战场态势信息,往往需要将战场区域内多个多元的侦察平台获得的信息进行融合。多观测站构成的ESM(电子支援措施)系统中,由于侦收设备对参数、方位等的估计误差,辐射源照射方向变化等导致辐射源融合... 现代战场复杂多变,为了及时获得准确的战场态势信息,往往需要将战场区域内多个多元的侦察平台获得的信息进行融合。多观测站构成的ESM(电子支援措施)系统中,由于侦收设备对参数、方位等的估计误差,辐射源照射方向变化等导致辐射源融合存在关联困难进而导致增批、漏批等问题。利用绝对灰度关联的方法通过方位信息和辐射参数信息将不同站的侦察结果关联起来,并提供了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融合准确性,获得更精确的战场辐射源信息,为后续处理环节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融合 ESM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山地地貌数字解译 被引量:11
2
作者 姚永慧 周成虎 +3 位作者 孙然好 龙恩 朱运海 李炳元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2-128,共7页
“3S”技术与地学的结合,对传统地貌制图的编绘方法必然产生较大影响。遥感影像不仅作为地面调查的重要辅助手段,而且是一种可以根据需要缩放到所需比例尺的重要数据源;各种数据源的参考数据如地形图、植被图、地质图、土地资源图等均... “3S”技术与地学的结合,对传统地貌制图的编绘方法必然产生较大影响。遥感影像不仅作为地面调查的重要辅助手段,而且是一种可以根据需要缩放到所需比例尺的重要数据源;各种数据源的参考数据如地形图、植被图、地质图、土地资源图等均可以数字的方式在GIS环境中集成、叠加与运算,从而改变了地貌制图依赖于地形图进行多次综合概括的制图方式,使基于多源数据的遥感地貌信息定量解译成为可能。以青藏高原昌都幅遥感地貌解译为例,探讨不同类型的数据在山地地貌解译过程中的使用方式和对地貌判读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基于多源数据的遥感地貌解译方法,为全国1∶100万地貌遥感解译和地貌信息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青藏高原 地貌解译 遥感GIS 昌都
下载PDF
空间句法与多源新数据结合的基础研究与项目应用案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盛强 杨滔 刘宁 《时代建筑》 2017年第5期38-43,共6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空间句法在中国的基础实证研究和项目应用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多种新数据源。文章基于近三年英国空间句法公司在中国的项目实践,介绍其理论和模型如何综合利用百度POI数据、大众点评、街景地图等开放... 随着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空间句法在中国的基础实证研究和项目应用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多种新数据源。文章基于近三年英国空间句法公司在中国的项目实践,介绍其理论和模型如何综合利用百度POI数据、大众点评、街景地图等开放数据源,在不同的设计阶段支持不同类型方案的策划定位、空间格局分析与方案优化,完成在多源数据支持下进行数据化城市与建筑设计的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化设计 空间句法 多源数据 基础研究 项目实践
下载PDF
云计算环境下多来源数据最优选取模型仿真 被引量:8
4
作者 邱芬 张炘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9-182,共4页
在云计算环境下多来源数据最优选取过程中,来自不同的服务器数据具有不同特征,数据所含信息的融合度也不同,使得数据可选取特征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传统依的数据最优选取模型,在进行选择时,这种关联性会给最优数据的选择带来干扰,选出大... 在云计算环境下多来源数据最优选取过程中,来自不同的服务器数据具有不同特征,数据所含信息的融合度也不同,使得数据可选取特征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传统依的数据最优选取模型,在进行选择时,这种关联性会给最优数据的选择带来干扰,选出大量的相关数据,不能很好的排除关联性数据的排除,无法实现数据的最优高效选取,提出一种依据数据估计量变化的云计算环境下多来源数据最优选取模型,利用前几点数据拟合直线或曲线,进行云计算环境下多来源数据最优选取中干扰数据的预测,分析干扰数据点删除前后推断统计量的变化,检测该干扰数据点是不是强干扰点,过滤该强干扰数据点后的模型则是云计算环境下多来源数据最优选取模型,通过分析数据排除模型引起的估计量的变化,实现云计算环境下多来源数据的最优选取。仿真实验结果说明,在大量云计算环境下多来源数据的处理中,采用所提模型可有效选取最优数据,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来源数据 最优选取 干扰排除 模型
下载PDF
融合多源信息的地表气温插值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锋锐 崔伟宏 +1 位作者 彭光雄 李熙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08-1715,共8页
为了提高地表气温的插值精度,提出了融合多源信息的地表气温插值方法,该方法以地表气温和辅助信息之间显著相关为前提条件,利用多元地统计(拟协同克里金、基于局部变化均值的简单克里金、带外部漂移的克里金)来实现多源信息的融合。对中... 为了提高地表气温的插值精度,提出了融合多源信息的地表气温插值方法,该方法以地表气温和辅助信息之间显著相关为前提条件,利用多元地统计(拟协同克里金、基于局部变化均值的简单克里金、带外部漂移的克里金)来实现多源信息的融合。对中国720多个气象站2008年8月的月平均地表气温进行了空间插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两种辅助信息的SKlm和KED插值方法最优,其原因在于:1)地表气温和海拔及地表温度显著相关,海拔反映地表气温的总体趋势,而地表温度更侧重反映它的局部趋势,综合考虑它们能更准确地预测地表气温。2)SKlm和KED均是基于非二阶平稳的插值方法,而地表气温的空间分布往往呈非平稳性,因此它们要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气温插值 多源信息融合 多元地统计
原文传递
基于人均行驶速度的路段交通拥堵指数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胡盼 《交通科技》 2016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综合考虑公交及小汽车两种出行方式,提出以人均行驶速度为核心的路段交通拥堵指数算法。给出利用浮动车、公交GPS及IC卡数据提取平均车速参数及公交站点上下客人数参数的计算方法。案例研究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可行性及较高的准确性,且... 综合考虑公交及小汽车两种出行方式,提出以人均行驶速度为核心的路段交通拥堵指数算法。给出利用浮动车、公交GPS及IC卡数据提取平均车速参数及公交站点上下客人数参数的计算方法。案例研究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可行性及较高的准确性,且比传统算法更加符合出行者对交通拥堵程度的整体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拥堵指数 人均速度 多源数据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人均行驶速度的概率分布规律 被引量:2
7
作者 胡盼 杨晓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9-156,共8页
为了寻求合适的概率分布模型,准确描述间断流环境下路段人均行驶速度的变化规律,提出基于多源检测数据的人均行驶速度估算方法.选取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为基本形式,构建4种双峰概率分布函数.郑州市实际数据的拟合及检验结果表明,人... 为了寻求合适的概率分布模型,准确描述间断流环境下路段人均行驶速度的变化规律,提出基于多源检测数据的人均行驶速度估算方法.选取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为基本形式,构建4种双峰概率分布函数.郑州市实际数据的拟合及检验结果表明,人均行驶速度的概率分布多接近N_N双峰分布及N_Log N双峰分布.考虑公交及社会车辆混行状态,通过模型对样本数据的适应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均行驶速度概率分布规律在有公交专用道路段适合N_N双峰分布,在无公交专用道路段适合N_log N双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概率分布 双峰分布模型 人均行驶速度 多源数据
下载PDF
从属权贸易核算角度评析FATS及中国数据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贾怀勤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6,共5页
本文阐述了FATS在属权贸易核算中的关键作用,提出将属权核算原则由服务贸易扩延到货物贸易;并论证了美国对于属权贸易核算的贡献;最后分析了中国FATS建设面临数据多源和数据缺失的困扰,提出搞好FATS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FATS 属权贸易核算 FDI数据 数据多源 数据缺失
下载PDF
A Systematical Model to Search for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rtificial Oasis and Inartificial Oasis in the Arid Area
9
作者 Jing Wang Hailong Liu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0年第5期255-275,共21页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the artificial oasis and inartificial oasis have become a serious and widespread problem in arid lands. Understanding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is vital for environmental go...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the artificial oasis and inartificial oasis have become a serious and widespread problem in arid lands. Understanding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is vital fo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The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the cruci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artificial oasis and inartificial oasis in arid land through the NDTG (the union of deep learning method, the modified a three-band maximal gradient method, Geodetector method) Model.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chemical compositions, salinities, groundwater depth and time-series of Landsat imag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alinity factor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which explained 32.95% of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artificial oasis distribution. Nonlinear enhancements were observed fo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alt content and Evaporation (q = 0.93), salt content and Precipitation (q = 0.78). It indicated that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Salinity were the main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artificial oasis distribution. Salt, precipitation, evaporation, Mg, Cl, Na explained 37%, 26%, 25%, 24%, 23%, 20%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inartificial oasis in arid land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alinity,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were the main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artificial oasis in arid lands. Moreover, the NDTG Model provided evidence to explore the factors controlling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artificial oasis and inartificial oasis in arid l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ARID Lands multiple sourcES data The Crucial FACTORS The NDTG MODEL
下载PDF
配电网分布式多源业务流即时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琦 马智强 +4 位作者 梁飞 黄吉涛 舒一飞 马广霞 刘鹏 《宁夏电力》 2019年第6期7-11,共5页
智能配电网通信系统承载了电网终端海量的业务数据。随着新能源电力广泛接入,配网系统的调度、控制、管理等业务所必须的数据业务需要通过通信网络传输。配电网中数据流动态传输与业务有序协同运行,是配电网智能化分布式数据处理关键,因... 智能配电网通信系统承载了电网终端海量的业务数据。随着新能源电力广泛接入,配网系统的调度、控制、管理等业务所必须的数据业务需要通过通信网络传输。配电网中数据流动态传输与业务有序协同运行,是配电网智能化分布式数据处理关键,因此,提出了一种并行化数据流处理手段,通过流密度来有效融合不同源的数据源,并利用通道复用技术分时隙传输不同等级的数据流,采用基于容器的调控手段和系列数据预处理技术,保障数据的可靠性。本研究成果对配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有效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 流处理 多源数据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多时延基因调控网络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原义涛 孙应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6-25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基因调控网络重构方法 LC-DBN.该方法寻找各基因最优的调控时延;同时融合时序微阵列数据和转录因子连接位点数据,构建基因调控网络.对25个酵母基因调控网络进行重构实验,结果显示,构建的网络敏感度较Tan方... 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基因调控网络重构方法 LC-DBN.该方法寻找各基因最优的调控时延;同时融合时序微阵列数据和转录因子连接位点数据,构建基因调控网络.对25个酵母基因调控网络进行重构实验,结果显示,构建的网络敏感度较Tan方法提高0.72%,精确度提高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调控网络 多时延 数据融合 动态贝叶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