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1例可手术多原发肺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营 金波 +3 位作者 施建新 张岩巍 吉春宇 韩宝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0-706,共7页
背景与目的: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MPLC)是原发性肺癌中的一种少见类型,但近年临床检出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本研究对41例MPLC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探讨MPL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参照Martini-Melame... 背景与目的: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MPLC)是原发性肺癌中的一种少见类型,但近年临床检出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本研究对41例MPLC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探讨MPL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参照Martini-Melamed诊断标准,对41例MPLC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患者中三原发肺癌3例,双原发肺癌38例。同时性MPLC13例,异时性MPLC26例,同时性MPLC+异时性MPLC2例。手术方式以肺叶切除为主(78.8%,67/85),病灶好发于右上叶(41.2%,35/85),病理以腺癌多见(70.6%,60/85),其次为鳞癌(17.6%,15/85)。腺癌亚组中以乳头状为主的病理亚型比率较高(50%,30/60)。分期以I期为主(80%,68/85)。组织病理类型相同的MPLC比例(68.3%,28/41)高于不同病理类型(31.7%,13/41),其中腺癌-腺癌多见(82.1%,23/28)。病灶位于同侧不同肺叶者4例(9.8%),位于双侧肺者37例(90.2%)。MPLC2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87.8%(36/41),生存分析显示病理类型相同组较不同组预后好(P=0.037),无淋巴结转移的MPLC较有淋巴结转移组预后好(P=0.02)。结论:MPLC病灶好发于右上叶,病理以腺癌最常见,乳头状为主的病理亚型多见。其早期检出率越来越高,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肺癌 三原发肺癌 双原发肺癌 腺癌 总生存期
下载PDF
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3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何萍 顾霞 +3 位作者 关玉宝 姚广裕 林云恩 何建行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分析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2005-01-01-2011-12-30经手术切除2 284例原发性肺癌,筛选其中经临床、病理及影像诊断为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37例。对年龄、性别、吸烟状态、临床分期及肿... 目的:分析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2005-01-01-2011-12-30经手术切除2 284例原发性肺癌,筛选其中经临床、病理及影像诊断为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37例。对年龄、性别、吸烟状态、临床分期及肿瘤数目、位置和大小等变量与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预后的关系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检验。结果: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占同期肺癌的1.62%(37/2 284),中位年龄60岁。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相同病理类型者占86.49%(32/37)。病理类型相同者诊断需在多个癌灶见到原位癌区域;影像表现为肿块边缘不光整,分叶状,有毛刺征。术后3年生存率78.38%,临床分期与预后相关,肿瘤最大径≤3cm与>3cm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同时性多中心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较低,多为腺癌,相同病理类型者需结合病理及影像与肺内转移瘤鉴别。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肿瘤最大径≤3cm、pT1、pN0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原发性肺癌 腺癌 病理 预后
原文传递
多原发早期肺癌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3
作者 上海市医学会胸外科专科分会 上海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 +4 位作者 普胸外科临床能力促进与提升专科联盟 陈昶 王放 岳鹏 苏杭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45-1553,共9页
近年来,多原发肺癌检出率逐年增加,然而临床医生对多原发早期肺癌的认知和诊疗方法不统一,影响多原发早期肺癌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因此,本团队在充分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聚焦多原发早期肺癌诊疗的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医生诊疗多... 近年来,多原发肺癌检出率逐年增加,然而临床医生对多原发早期肺癌的认知和诊疗方法不统一,影响多原发早期肺癌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因此,本团队在充分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聚焦多原发早期肺癌诊疗的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医生诊疗多原发早期肺癌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我国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多原发肺癌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被引量:5
4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委员会 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 +6 位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消融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家工作组 刘宝东 叶欣 范卫君 支修益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9,共17页
多发磨玻璃结节(GGN)样肺癌是同时性多原发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同时存在2个及2个以上病灶,具有“惰性”发展、极少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病理阶段相同或不同、驱动基因突变具有差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化和预后较好等特点。为规范多发GGN样... 多发磨玻璃结节(GGN)样肺癌是同时性多原发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同时存在2个及2个以上病灶,具有“惰性”发展、极少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病理阶段相同或不同、驱动基因突变具有差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化和预后较好等特点。为规范多发GGN样肺癌的诊疗行为,降低过度诊治和诊治不足等问题,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委员会、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消融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家工作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讨论制订了《多发磨玻璃结节样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主要内容包括:多发GGN样肺癌的随访策略、鉴别诊断、诊断与分期、治疗手段和治疗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结节 多原发肺癌 诊断 治疗 多学科团队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同期双侧单孔胸腔镜手术在双肺多发结节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广文 解明然 +3 位作者 王高祥 张天赐 田界勇 李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2-1019,共8页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单孔胸腔镜手术在双肺多发结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同期双侧单孔胸腔镜手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围手术期资料。男性12例...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单孔胸腔镜手术在双肺多发结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同期双侧单孔胸腔镜手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围手术期资料。男性1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52±8.8)岁,中位数为[52.5(47.25~58)]岁。【结果】40例患者共切除107个肺结节,85个为恶性。病理诊断有30例多原发肺癌,6例单原发肺癌。手术出血量(48.87±19.29)mL,中位数为[40(30~67.5)]mL,手术时间(147.70±54.24)min,中位数为[145(113.5~170)]min,淋巴结清扫数6.20±9.13,中位数为[3(0~12)]个,术后首日NRS评分5.08±2.23。胸腔引流总量为(375.95±243.69)mL,中位数为[292.5(215~517.5)]mL。平均胸引管留置时间为(3.38±1.49)min,中位数为[3(3~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08±1.81)d,中位数为[4(3~5)]d。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并发症包括2例切口感染,3例一过性房颤,1例肺持续漏气,1例咯血,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同期双侧单孔胸腔镜肺手术治疗双肺多发结节是安全可行的,对于心肺功能良好,无严重基础疾病的有手术指征的双肺结节患者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手术 同期手术 双肺多发结节 多原发肺癌
下载PDF
早期多原发与单发肺腺癌结节的临床特征及淋巴结转移风险对比
6
作者 杨家明 谢诗 +1 位作者 周海深 张家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208-3214,共7页
目的探讨多原发肺腺癌结节与单发肺腺癌结节的临床特征和淋巴结转移风险差异。方法回顾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胸外科于2022~2023年收治的手术患者212例,其中单发肺腺癌结节(149例)和多原发肺腺癌结节(63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较... 目的探讨多原发肺腺癌结节与单发肺腺癌结节的临床特征和淋巴结转移风险差异。方法回顾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胸外科于2022~2023年收治的手术患者212例,其中单发肺腺癌结节(149例)和多原发肺腺癌结节(63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肿瘤血清学指标、病理免疫组化及淋巴结转移率,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探讨单发与多发对其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结果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两组在CT的Avr值(P=0.001)、KI-67表达水平(P<0.001)、PD-L1表达水平(P=0.002)及淋巴结转移率(P=0.030)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结节类型、影像学特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等)、肿瘤血清学指标(CEA、NSE等)、ALK阳性率和SYN阳性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筛选有显著差异的变量(Avr、Ki-67、PD-L1),经Spearman法检验发现存在相关性。以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为因变量,纳入单发或多发作为分类协变量、交互纳入以上3个相关性显著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多原发腺癌结节较单发腺癌结节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低80.8%(RR=0.192,P=0.042)。结论多原发腺癌结节较单发腺癌结节生物学行为较温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低;对于多原发肺腺癌结节,应基于术中冰冻病理及影像学等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原发肺癌 腺癌 多发肺结节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同时性多原发肺癌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德前 黄媚娟 +2 位作者 唐源 唐颖 李昱立 《西部医学》 2018年第7期979-983,987,共6页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肺癌(SMPLC)的临床诊治思路及二代测序(NGS)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例最初被确诊为"左肺下叶腺癌伴左侧胸膜、双肺内、胸椎转移EGFR(+)"一线使用吉非替尼后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出现不同反应的患者,经穿...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原发肺癌(SMPLC)的临床诊治思路及二代测序(NGS)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例最初被确诊为"左肺下叶腺癌伴左侧胸膜、双肺内、胸椎转移EGFR(+)"一线使用吉非替尼后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出现不同反应的患者,经穿刺活检及NGS检测被确诊为同时性双原发肺癌,给予二线吉非替尼联合克唑替尼治疗,并追踪随访。结果随访1个月后右肺病灶明显缩小,病情稳定。结论多原发肺癌(MPLC)与肺内转移癌的鉴别影响着治疗和预后,影像学及病理学诊断有时仍难以区分,NGS能高通量检测基因序列信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比,对MPLC的个体化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肺癌 二代测序 诊断标准 精准治疗
下载PDF
磨玻璃样同时多原发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汶鑫 王涛 +2 位作者 汪周峰 杨澜 李为民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104-1110,共7页
目的:探讨影像表现为多发磨玻璃样病灶的同时多原发肺癌(sMP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502例sMP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癌灶影像特征分为磨玻璃样组(所有癌肿均为磨玻璃样病灶,n=254)和实性组(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性病灶... 目的:探讨影像表现为多发磨玻璃样病灶的同时多原发肺癌(sMP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502例sMP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癌灶影像特征分为磨玻璃样组(所有癌肿均为磨玻璃样病灶,n=254)和实性组(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性病灶,n=24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总体生存期(OS),分析sMPLC的预后因素。结果:磨玻璃样组中女性、非吸烟者比例高于实性组(P<0.05),且确诊时年龄小于实性组(P<0.05),相同类型腺癌的比例高于实性组(P<0.05)。磨玻璃样组患者脏层胸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均低于实性组(P<0.05)。磨玻璃样组患者OS优于实性组(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吸烟史(HR=6.896,P=0.035)、既往恶性肿瘤病史(HR=3.107,P=0.047)和脏层胸膜侵犯(HR=2.489,P=0.038)是sMPL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磨玻璃样同时多原发肺癌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即倾向于女性、非吸烟者,发病年龄较小,均为多发腺癌,且通过外科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 多原发肺癌 磨玻璃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多发性原发性肺癌(附12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黄学焕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02-103,106,共3页
本文报告1980~1990年在我科住院的12例多发性原发性肺癌,占同期住院肺癌病人总数1815例的0.7%。其中有8例系同期性患者,4例为后期性患者。9例为单侧性病变,3例为双侧病变。在8例同期性患者中,有4例在术前通过X线,后经纤支镜检得到确诊... 本文报告1980~1990年在我科住院的12例多发性原发性肺癌,占同期住院肺癌病人总数1815例的0.7%。其中有8例系同期性患者,4例为后期性患者。9例为单侧性病变,3例为双侧病变。在8例同期性患者中,有4例在术前通过X线,后经纤支镜检得到确诊;在4例后期性患者中,2例术前得到确诊,第二个原发癌在第一次手术后通过X线片定期随访发现,另外2例经开胸后被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 肺肿瘤
下载PDF
多原发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系统性综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毅 初向阳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901-904,911,共5页
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检查手段的改进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持续性增长趋势。MPLC包括同时性多原发肺癌(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s MPLC)及异时... 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检查手段的改进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持续性增长趋势。MPLC包括同时性多原发肺癌(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s MPLC)及异时性多原发肺癌(meta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m MPLC)。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有0.2%~8%为MPLC。MPLC与肺内转移癌(intrapulmonary metastases,IM)的鉴别比较困难,主要通过病理结果分析进行鉴别。基因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鉴别IM和MPLC。手术切除和立体定性放疗被认为是治疗MPLC的有效方法。MPLC的预后优于IM,其生存期由最高分期的肿瘤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多原发肺癌 异时性多原发肺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外科治疗同时性多原发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伟钊 吴颖猛 +4 位作者 叶红雨 吴汉明 胡荣贵 梁毅 姜海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9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同时性多原发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外科治疗的预后情况,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对72例接受外科手术的同时性多原发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方式,分析第一原发癌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总体生存曲线... 目的分析和总结同时性多原发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外科治疗的预后情况,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对72例接受外科手术的同时性多原发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方式,分析第一原发癌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总体生存曲线以及影响因素。结果第一原发癌采用肺叶切除29例、肺段切除15例、肺楔形切除28例,第二原发癌采用肺叶切除20例、肺段切除4例、肺楔形切除48例,第三原发癌采用肺叶切除2例、肺段切除2例、肺楔形切除7例,其他原发癌采用肺叶切除1例、肺段切除1例、肺楔形切除3例。患者手术方式第一原发癌为腺癌的65例(90.3%),第二原发癌同样以腺癌为主,共68例(94.4%),其中第一原发癌为腺癌合并第二原发癌为腺癌共63例(87.5%),其第二原发癌的亚型包括:浸润性腺癌25例,微浸润性腺癌22例,原位腺癌16例。第一原发癌病理T1期48例、T2期24例,淋巴结N0期62例、N1期4例、N2期6例。生存分析显示,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7%、72.2%。单因素分析显示,第一原发癌直径、T分期、N分期均为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同时性多原发肺癌的诊断应该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诊断等多方面进行;其预后与第一原发癌的直径和分期有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多原发肺癌 外科手术 胸腔镜 预后
下载PDF
同时性多原发肺癌的诊治体会及处理策略新进展 被引量:27
12
作者 韩连奎 高树庚 +2 位作者 谭锋维 赵自然 宋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0-184,共5页
背景与目的同时性多原发肺癌(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 MPLC),既往属少见疾病,但近年来由于诊疗手段的进步检出率逐渐升高。但关于MPLC的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处理策略仍存在诸多争议。本研究对31例s MPL... 背景与目的同时性多原发肺癌(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 MPLC),既往属少见疾病,但近年来由于诊疗手段的进步检出率逐渐升高。但关于MPLC的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处理策略仍存在诸多争议。本研究对31例s MPLC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探讨s MPL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归纳总结31例s MPLC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诊断方法、手术方式、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前均行薄层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发现肺部多发结节。病灶位于同侧者均同期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胸腔镜下肺叶+亚肺叶切除为主;病灶位于双侧者,均分期手术,时间间隔为3个月-4个月。结论薄层高分辨CT是术前诊断s MPLC的最佳方法。s MPLC同侧肺发病率高于双侧肺(23:8),周围型多见,占94%,组织学类型以腺癌最多见,占80.6%(25/31)。胸腔镜下主病灶的肺叶切除+次要病灶的亚肺叶切除是最常用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肺癌 胸腔镜 外科手术 薄层高分辨CT
下载PDF
多原发肺癌诊断与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洪子强 金大成 +2 位作者 白向豆 崔百强 苟云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3435-3442,共8页
随着CT和肺癌筛查的广泛应用,多原发肺癌(MPLC)(即同个患者中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发恶性肺癌)的检出率逐渐增加,但如何准确鉴别MPLC和肺内转移(IM)仍是一个难题。组织学特征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很好地鉴别MPLC和IM,但常需要进行分子分析... 随着CT和肺癌筛查的广泛应用,多原发肺癌(MPLC)(即同个患者中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发恶性肺癌)的检出率逐渐增加,但如何准确鉴别MPLC和肺内转移(IM)仍是一个难题。组织学特征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很好地鉴别MPLC和IM,但常需要进行分子分析,如下一代测序技术(NGS)的应用有助于鉴别MPLC和IM。而对于MPLC的治疗,手术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放疗和局部消融发挥着重要作用。NGS和新疗法(如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为MPLC的诊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本研究就近年来MPLC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多原发肺癌 肿瘤转移 诊断 鉴别 肺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分子靶向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多原发肺癌的诊断和处理策略新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郭海法 申屠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7-311,共5页
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关于MPLC的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处理策略仍存在诸多争议。本综述将对目前关于MPLC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处理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个回... 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关于MPLC的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处理策略仍存在诸多争议。本综述将对目前关于MPLC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处理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个回顾,旨在为该病的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肺癌 发病机制 诊断 处理策略
下载PDF
同时性多原发肺癌与肺内转移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继凡 张特 +3 位作者 丁翰林 董高超 许林 蒋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5-371,共7页
多原发性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 MPLC)是指在同一患者肺内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病灶的肺癌,以诊断时间间隔6个月为界,MPLC分为同时性MPLC(synchronous MPLC, sMPLC)和异时性MPLC(metachronous MPLC, m... 多原发性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 MPLC)是指在同一患者肺内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病灶的肺癌,以诊断时间间隔6个月为界,MPLC分为同时性MPLC(synchronous MPLC, sMPLC)和异时性MPLC(metachronous MPLC, mMPLC)。sMPLC与肺内转移(intrapulmonary metastasis, IM)在治疗策略及预后上有着极大的差异。然而,目前临床上对于二者的区分鉴别存在许多争议。本文总结了目前诊断MPLC的主要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区分MPLC和IM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多灶性肺癌患者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性肺癌 肺内转移 肺肿瘤 精准诊断
下载PDF
多原发肺癌病理结果与AI辅助CT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大胜 王大为 +2 位作者 黄宇清 刘晓旭 霍志毅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2期77-80,95,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诊断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进而探索AI在MPLC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2019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收治...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诊断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进而探索AI在MPLC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2019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收治的26例MPLC患者信息,共57个癌灶作为分析样本,采用AI辅诊系统定量分析目标病灶的结节大小、密度,并对结节的良恶性进行预测。根据病理分期将入组目标病灶分为两组,采用列联表χ^2检验组间AI辅诊系统预测的结节类型的关联性。接着,对不同病理分期(0期、T1a1、T1a2、T1a3、T1b、T3a、T3b)与AI辅诊系统测量值进行线性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不同病理分期组(二分类时),与AI辅诊系统预测的结节类型存在显著的关联性(P<0.05);同时,AI辅诊系统自动测量的结节体积、最长径和最短径与不同病理分期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01);随着病理分期的改变,AI辅诊系统测量的最长径值增大;结节体积和最长径测量值随着肿瘤面积的增加而增大。结论AI诊断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的MPLC时具有较好区分性能,与基于病理结果的诊断一致性高。在临床影像诊断工作中,可以参考AI的预测结果,对可疑恶性的肺结节重点观察,结合AI的体积测量和其他征象提示临床MPLC的可能性,提高MPLC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多原发肺癌 磨玻璃结节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多原发肺癌HRCT影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亚男 滑炎卿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5-179,共5页
多原发肺癌(MPLC)表现为肺部多灶性病变,常需与肺结核、肺癌伴肺内转移以及肺部多发转移瘤等鉴别。因该病预后远好于肺癌伴肺内转移,需要积极采取临床干预。术前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依赖胸部高分辨力CT(HRCT),通过观察肺内瘤灶的... 多原发肺癌(MPLC)表现为肺部多灶性病变,常需与肺结核、肺癌伴肺内转移以及肺部多发转移瘤等鉴别。因该病预后远好于肺癌伴肺内转移,需要积极采取临床干预。术前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依赖胸部高分辨力CT(HRCT),通过观察肺内瘤灶的大小、密度可以预判主要高危病灶,以利临床优先处理;而仔细分析影像上病灶的位置与瘤周支气管血管束的关系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术式;对于无法一次性手术切除的肺内残留病灶亦可通过HRCT随访观察动态演变,及时处理出现恶性进展的病灶。MPLC的最终确诊还需要依据组织病理学及分子基因鉴定。就MPLC的HRCT影像特征及其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价值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肺癌 磨玻璃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治疗
下载PDF
多原发肺癌的CT表现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文超 李靖煦 +5 位作者 关玉宝 杨新官 夏亭亭 张利怡 陈烨颖 董骁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9年第1期29-38,共10页
目的:研究多原发肺癌(MPLC)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分析其预后及生存相关因素,为其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确诊并至少具有3年随访数据的MPLC患者共93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及CT资料... 目的:研究多原发肺癌(MPLC)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分析其预后及生存相关因素,为其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确诊并至少具有3年随访数据的MPLC患者共93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及CT资料,并进行生存分析检验。结果:93例患者中,同时性多原发肺癌86例(92.5%),异时性多原发肺癌7例(7.5%);男性47例(50.5%),女性46例(49.5%);发病年龄39~79岁,中位年龄58岁;有吸烟史33例(35.5%);肺气肿22例(23.7%);Ⅰ期患者62例(66.7%),Ⅱ期12例(12.9%),Ⅲ期15例(16.1%),Ⅳ期4例(4.3%)。93例患者中共有205个原发肿瘤病灶,以腺癌为主(94.2%),最大径0.4~8.3 cm,中位数1.9 cm。CT多表现为双原发肺癌(81.7%),48例(51.6%)为肺部实性结节/肿块伴GGN,30例(32.3%)为多发GGN;病灶有分叶148例(72.2%)、毛刺118例(57.6%),血管集束征115例(56.1%)、胸膜凹陷征125例(61.0%)。术后3年总体生存率为94.6%,无病生存率为84.9%。吸烟史(P=0.016)、肿瘤最大径(P=0.036)、胸膜凹陷征(P=0.045)、支气管截断征(P=0.024)为影响MPLC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PLC以腺癌最常见,最大肿瘤病灶多具有原发性肺癌的典型CT表现;肺部实性结节/肿块伴单发或多发GGN、肺部多发GGN应首先考虑到MPLC的可能。MPLC的预后较好,吸烟史、肿瘤大小、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可使MPLC患者获得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肺癌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技术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30例双原发肺癌的临床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子奇 侯晶晶 +2 位作者 王慧娟 张国伟 马智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67-674,共8页
背景与目的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是一种临床中较为少见的肺癌类型,双原发肺癌(double primary lung cancer,DPLC)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由于诊疗手段的进步检出率逐渐升高。本研究总结分析了30例DPLC患者... 背景与目的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是一种临床中较为少见的肺癌类型,双原发肺癌(double primary lung cancer,DPLC)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由于诊疗手段的进步检出率逐渐升高。本研究总结分析了30例DPL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DPLC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D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0例中,同时性双原发癌(synchronous DPLC,s DPLC)占3例(3/30,10%),异时性双原发癌(metachronous DPLC,m DPLC)占27例(27/30,90.0%)。病灶好发于右肺上叶(20/60,33.3%),病理类型以腺癌(25/60,41.7%)为主,病理类型相同者(17/30,56.7%)多于不同者(13/30,43.3%),病理类型相同者以腺-腺(10/16,62.5%)最常见。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HR=4.349,95%CI:1.435-13.178,P=0.009)和重度吸烟史(HR=2.996,95%CI:1.089-8.240,P=0.034)是DPLC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DPLC好发于右肺上叶,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早期诊断、积极的治疗和严格的戒烟策略有望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多原发肺癌 双原发肺癌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肺部多发结节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6
20
作者 钟华 姚烽 +4 位作者 陈群慧 郭金栋 张琳程 张瑶 韩宝惠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5-463,共9页
CT筛查的开展显著降低了肺癌高危人群的死亡率,同时也提高了早期肺癌的诊断率,包括肺部多发结节尤其是多发磨玻璃病灶的检出。多原发肺癌构成了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以早期腺癌居多,生物学行为较为惰性,虽然病程进展通常较缓慢、少有淋... CT筛查的开展显著降低了肺癌高危人群的死亡率,同时也提高了早期肺癌的诊断率,包括肺部多发结节尤其是多发磨玻璃病灶的检出。多原发肺癌构成了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以早期腺癌居多,生物学行为较为惰性,虽然病程进展通常较缓慢、少有淋巴结转移,但病灶数量多、分布位置散在仍然增加了临床诊疗的难度。多发肺结节患者往往不能通过手术一次性切除所有病灶,而反复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则带来一个两难问题,即手术切除病灶给患者带来的临床获益是否大于患者肺功能损失造成的潜在风险。因此,尽管临床工作中常见因焦虑心态而急于进行治疗的多发肺结节患者,治疗指征的把控和治疗方式的选择仍需全面考量。目前针对多发结节介入干预的时机、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和局部治疗的地位仍有较多争议,尚无统一标准。笔者及所在的多学科诊疗团队就临床上积累的肺部多发结节诊疗经验,对肺多发结节的诊断评估、外科手术治疗、非手术局部治疗、靶向和免疫辅助治疗以及临床随访进行了详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部多发结节 多原发肺癌 多发磨玻璃结节 外科手术 消融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