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显微硬度分析在再生混凝土多重界面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曹瑜斌
李秋义
王忠星
谢汝朋
-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78-2682,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8297
51378270)
-
文摘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混凝土存在多重薄弱界面结构,该薄弱结构是再生混凝土性能低下的主要原因。在构建再生混凝土多重界面模型的基础上,使用显微硬度仪打点测试再生混凝土三种界面结构的维氏硬度,以此表征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显微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已有的模型进行切片、预磨抛光后,利用显微硬度仪可以准确的定位、分析不同界面过渡区的显微硬度值及界面过渡区宽度,并且可以看出显微硬度仪可为研究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研究手段。
-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多重界面模型
显微硬度
界面过渡区
-
Keywords
recycled concrete
multiple interface model
micro hardness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碳化再生混凝土多重界面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王忠星
李秋义
谢汝朋
李倩倩
-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17,21,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1378270
51578297)
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计划资助
-
文摘
采用显微硬度仪测量经碳化28 d的再生混凝土不同界面的显微硬度,从而了解再生混凝土不同界面的显微硬度值及界面过渡区宽度的变化规律,通过比较确定同强度再生混凝土不同界面中的最薄弱界面以及同种界面显微硬度及其宽度与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的关系,从微观层面揭示碳化反应对再生混凝土界面的作用机理。试验研究表明:经碳化28 d的同强度再生混凝土中,LG-XJ界面是最薄弱界面,LG-LJ界面次之,LJ-XJ界面是最优界面;经碳化28 d的再生混凝随着强度等级的提高,LG-XJ界面、LG-LJ界面、LJ-XJ界面都不同程度的加强,即界面的显微硬度值增加,过渡区宽度减小。
-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多重界面
界面过渡区
显微硬度
碳化
-
Keywords
recycled concrete
multiple interface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micro hardness
carbonation
-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再生粗骨料旧砂浆附着率对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性能影响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江洲
-
机构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交通科技》
2018年第5期125-129,共5页
-
文摘
采用不同再生骨料替代率及砂浆附着率的再生骨料制备C30混凝土,研究再生骨料旧砂浆附着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影响,并利用显微硬度计量化表征再生混凝土老骨料-新砂浆、老骨料-老砂浆及老砂浆-新砂浆界面过渡区显微硬度和界面过渡区宽度。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旧砂浆附着率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均呈下降趋势;再生混凝土中老砂浆-新砂浆界面过渡区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最优,老骨料-老砂浆界面次之,老骨料-新砂浆界面最差。
-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旧砂浆附着率
多重界面过渡区
硫酸盐侵蚀性能
-
Keywords
recycled concrete
old mortar adhesion
multiple interface transition zone
sulfate attack performance
-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