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机型多热源复杂热电负荷优化分配方法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军 陈利 +2 位作者 李华东 代书海 魏化雷 《节能技术》 CAS 2021年第2期185-188,192,共5页
热电联产机组因同时能生产热负荷和电负荷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机组在不同热、电负荷下的热耗不同,不同机组在相同热、电负荷下的热耗也不相同。因此,为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对其进行热电负荷优化分配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针对某电厂的多... 热电联产机组因同时能生产热负荷和电负荷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机组在不同热、电负荷下的热耗不同,不同机组在相同热、电负荷下的热耗也不相同。因此,为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对其进行热电负荷优化分配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针对某电厂的多机型、多热源的复杂机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对该机组进行负荷优化分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热耗有明显下降,极大的提高了背压机在热电负荷分配时的优化精度,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对纯凝机与背压机联合运行的系统进行热电负荷分配计算。该方法对提高此类复杂机组的运行经济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改进遗传算法 多机型 多热源 分配优化
下载PDF
多热源环状热网水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游 李嘉 《煤气与热力》 2011年第7期19-22,共4页
利用图论理论建立多热源环状热网通用水力计算数学模型,采用节点方程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编制了计算程序。以某市规划热网为例进行计算,证明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算法合理,收敛性好。
关键词 多热源 环状热网 水力计算 节点方程法
下载PDF
提升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稳定性方式探索
3
作者 张琪欣 王亚楠 石光辉 《区域供热》 2024年第1期76-81,116,共7页
结合供热生产实践中电厂温度波动、热网失水治理、室温如何用于提升供热质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储热及热电协同、全方位统计、实时视频监测站内失水、室温数据Pearson相关性系数等方面的分析与建议,以期为提升供热生产运行稳定性... 结合供热生产实践中电厂温度波动、热网失水治理、室温如何用于提升供热质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储热及热电协同、全方位统计、实时视频监测站内失水、室温数据Pearson相关性系数等方面的分析与建议,以期为提升供热生产运行稳定性提供一些经验借鉴和优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热源 集中供热 现货市场 失水治理 远程采集室温 精细化调控
下载PDF
多热源供热系统联网运行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岩 刘永风 张蓉 《煤气与热力》 2009年第7期9-10,18,共3页
探讨了多热源供热系统联网运行的目的、基本原则、技术条件,分析了多热源供热系统联网运行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 多热源 联网运行 节能
下载PDF
复合热源热泵型空调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国珊 颜明西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74,共5页
提出了一种空气/水复合热源热泵型空调器,冬夏使用中在采用空气作为热源同时可以回收利用家庭废水的低品位热能。运用热力学原理研究了夏季在不同新风比、不同室内温度时机组制冷系数随冷凝水回收后温度变化而变化情况;分析了机组冬季... 提出了一种空气/水复合热源热泵型空调器,冬夏使用中在采用空气作为热源同时可以回收利用家庭废水的低品位热能。运用热力学原理研究了夏季在不同新风比、不同室内温度时机组制冷系数随冷凝水回收后温度变化而变化情况;分析了机组冬季制热回收废水缓解室外换热器结霜的机理,研究了采用R22和R407C工质时回气温度和蒸发压力随回收废水量和出水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空气/水作为热泵型空调器的复合热源,能够提高机组夏季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冬季制热时有利于延缓室外换热器结霜、改善冬季制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复合热源 节能
下载PDF
大高差多热源供热管网回水压力低的解决方案 被引量:5
6
作者 马培根 陈凯宁 +2 位作者 徐云 蒋建志 廖荣平 《煤气与热力》 2011年第8期13-15,共3页
某大高差、多热源环状供热管网水力计算中,个别地形较高的调峰热源厂回水压力过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是提高基本热源定压点压力,二是在水力交汇点基本热源一侧的回水干管上设置调节阀。
关键词 大高差 多热源 环状供热管网 联网运行 水力计算
下载PDF
Transient Thermal Analysis of a Plate Fin Heat Sink with Green's Function 被引量:2
7
作者 SU Xianghui XU Fe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43-248,共6页
The accurate analyses for a plate fin heat sink with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the avionics devices within a pre-set controllable temperature range are required both in the process of circuit design an... The accurate analyses for a plate fin heat sink with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the avionics devices within a pre-set controllable temperature range are required both in the process of circuit design and for the real-tim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purposes. In order to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the behavior of the temperature of a plate fin heat sink subjected non-uniform heat density on the surfaces, it is necessary to obtain accurate analytical solutions yielding explicit formulas relating the dissipated power to the temperature rise at any point of avionics devic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for thermal simulation of a plate fin heat sink using an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heat equation resulting from an appropriate plate fin heat sink transient thermal model. The entire solution methodology is illustrated in detail on the particular examples of the plate fin heat sink subjected non-uniform heat density on the surfaces. The transient temperature profiles are obtained for different positions at the surface of the plate fin heat sink. The analyt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measurements made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ld plate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y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an error of less than 3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ionics cooling thermal simulation Green's function methods heat sinks multiple heat sources transient heat transfer
原文传递
高热流密度多热源冷却用相变换热冷板实验研究
8
作者 刘凯 刘金平 +2 位作者 周易 朱文杰 王泽嵩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99-106,共8页
针对高热流密度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问题,设计加工了5块不同结构、不同加工方式的相变换热冷板,并研究了泵驱动相变换热冷板结构参数、热流密度、制冷剂流量、热源布置等因素对冷板换热性能、阻力、泵功耗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 针对高热流密度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问题,设计加工了5块不同结构、不同加工方式的相变换热冷板,并研究了泵驱动相变换热冷板结构参数、热流密度、制冷剂流量、热源布置等因素对冷板换热性能、阻力、泵功耗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钻孔冷板换热性能优异,对总发热量5000 W、热流密度38 W/cm^(2)的分散热源进行散热时,热源表面与冷板内制冷剂温差小于25℃,同时冷板阻力小于30 kPa,泵功耗小于35 W;冷板的加工方式对其换热效果影响显著,冷板应尽量采用一体化设计,减少热传递的环节,避免不同材料嵌合产生的接触热阻;当多个热源热流密度不同时,将热流密度较大的热源布置在靠近冷板入口处有更好的换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流密度 多热源 相变换热 冷板 R134A
下载PDF
大型金属构件多机协同增材制造前沿进展
9
作者 李永哲 李晨鹏 +3 位作者 周怡君 张广军 孟令一 黎明朗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4-678,共15页
随着中国航空航天、舰船、轨道交通等领域关键金属构件向着大型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增材制造技术正逐渐成为新一代高强轻质合金结构件的重要制造手段。为突破单一机器人成形效率限制,改善增材成形件的残余应力及组织性能,多机协同式... 随着中国航空航天、舰船、轨道交通等领域关键金属构件向着大型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增材制造技术正逐渐成为新一代高强轻质合金结构件的重要制造手段。为突破单一机器人成形效率限制,改善增材成形件的残余应力及组织性能,多机协同式增材制造(MCAM)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MCAM的方式成形大型金属构件的相关研究进展。MCAM技术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目前仅对多机器人任务分配算法与控制进行了初步探究,尚未针对多热源协同制造的控形控性机制开展深入研究工作,距离满足大型复杂金属构件的高精、高效、形性一体化成形需求仍有一定距离。后续研究工作可围绕多热源增材组织演变行为和力学性能优化、大型构件应力变形演变机制与调控、多机器人协同在线成形检测与控制等难点开展,支撑新一代大型高强轻质合金结构件的高质量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大型金属构件 多机协同增材制造(MCAM) 多热源
原文传递
大型多热源环状供热管网水力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积广 《低温建筑技术》 2020年第3期8-10,36,共4页
为了对大型多热源环状供热管网快速地水力计算,文中结合某市供热环网的案例,在已知有限个节点流量和热源流量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力计算软件的水力计算方法,基于图论建立热网拓扑结构进行水力计算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大型多... 为了对大型多热源环状供热管网快速地水力计算,文中结合某市供热环网的案例,在已知有限个节点流量和热源流量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力计算软件的水力计算方法,基于图论建立热网拓扑结构进行水力计算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大型多热源环状管网快速水力计算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热源 供热环网 管网矩阵 水力工况
下载PDF
多热源工况下燕尾形轴向槽道热管的热响应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任平 陈永平 施明恒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0-596,共7页
建立了燕尾形轴向槽道热管应用于多热源时的瞬态传热及流动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研究了该型热管应用于多热源时从启动开始直到达到稳态过程中,壁面温度、弯月面毛细半径、液体速度的实时变化。结果显示:毛细半径沿轴向单调递增;... 建立了燕尾形轴向槽道热管应用于多热源时的瞬态传热及流动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研究了该型热管应用于多热源时从启动开始直到达到稳态过程中,壁面温度、弯月面毛细半径、液体速度的实时变化。结果显示:毛细半径沿轴向单调递增;蒸发段有热源与无热源的连接处的温度阶跃变化;在蒸发段热源处,液态工质流速变化激烈,在蒸发段无热源处,液态工作速度变化比较平缓;同时,开展了热管瞬态特性测试实验,实验测量值与数值计算值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道热管 热响应 多热源 毛细
下载PDF
基于复合热源的热泵型空调器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国珊 凌勋 《制冷与空调》 2012年第3期15-18,45,共5页
提出将空气-水作为热泵型空调器的复合热源。根据当前的研究状况,初步设计空气-水复合热源热泵型空调器,利用热力学原理分析该空调器的工作循环和特点,结果表明该空调器的制冷性能高于空气源热泵空调器,制热和室外换热器结霜状况得到一... 提出将空气-水作为热泵型空调器的复合热源。根据当前的研究状况,初步设计空气-水复合热源热泵型空调器,利用热力学原理分析该空调器的工作循环和特点,结果表明该空调器的制冷性能高于空气源热泵空调器,制热和室外换热器结霜状况得到一定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复合热源 节能 空调器
下载PDF
集中供暖多热源联网运行系统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淼 《全面腐蚀控制》 2019年第5期54-56,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该系统的运行特点进行分析,并对运行重点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集中供暖 多热源 供热系统 节能
下载PDF
磁窑沟煤矿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设计与应用
14
作者 刘伟 张杰 +3 位作者 刘晓峰 野佳汇 张昌建 罗景辉 《节能》 2022年第1期20-24,共5页
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伴生出大量可综合利用的低温余热资源,这些资源普遍没有经过利用就直接排掉,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以磁窑沟煤矿低温余热利用项目为例,重点论述煤矿排风余热、排水余热利用项目的设计方法,进行系统的... 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伴生出大量可综合利用的低温余热资源,这些资源普遍没有经过利用就直接排掉,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以磁窑沟煤矿低温余热利用项目为例,重点论述煤矿排风余热、排水余热利用项目的设计方法,进行系统的配置分析,测试项目的运行状况。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多热源 联合供热系统
下载PDF
多热源温度触觉复现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丰华 李建清 +1 位作者 吴剑锋 杨宇荣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8-631,共4页
设计了一种能提供真实感的、基于物理意义的温度触觉复现设备.首先研究了人体与各种不同材质物体之间接触过程的传热过程,据此设计了一个可通过控制珀尔贴表面温度的变化来模拟这一过程的装置.该装置复现部分是由4个15 mm×15 mm的... 设计了一种能提供真实感的、基于物理意义的温度触觉复现设备.首先研究了人体与各种不同材质物体之间接触过程的传热过程,据此设计了一个可通过控制珀尔贴表面温度的变化来模拟这一过程的装置.该装置复现部分是由4个15 mm×15 mm的珀尔贴构成的4个独立热源,在温度控制部分增加了反馈和接触检测电路.系统能实现较高的升降温速率,通过对表面温度实时精确控制,可复现各种不同的温度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基于温度补偿曲线的方法来模拟人手指触摸不同材质时的感觉.多热源复现装置小巧灵活,将来可方便地集成于机器人灵巧手上.最后,通过一系列的温度触觉复现实验,证明了本装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触觉复现 多热源 温度补偿曲线 材质识别
下载PDF
电厂机组电热负荷分配对厂内发电气耗率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戴进 高新勇 李成磊 《能源与节能》 2020年第12期117-118,120,共3页
针对吴江电厂运行情况进行电厂热电比对发电气耗的影响分析,得出:电厂发电气耗与热电比之间成反比;需通过合理分配电厂不同机组间的电热负荷,使得2台机组的热电比均处于较高值,才可使得电厂的发电气耗为最低值;还可利用多热源优化厂内... 针对吴江电厂运行情况进行电厂热电比对发电气耗的影响分析,得出:电厂发电气耗与热电比之间成反比;需通过合理分配电厂不同机组间的电热负荷,使得2台机组的热电比均处于较高值,才可使得电厂的发电气耗为最低值;还可利用多热源优化厂内电热负荷的分配,促使电厂发电气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多热源 工业供热 热电比 发电气耗
下载PDF
核能集中供热系统优越性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小斌 张红娜 +1 位作者 曲凯阳 李凤臣 《华电技术》 CAS 2020年第11期69-82,共14页
大力推广绿色低碳能源是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作为高效且清洁的新能源,核能在我国集中供热方面的应用有巨大潜力,可大大缓解目前由于集中供热系统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论述了我国发展核能集中供热系统的必要性,表明我国发展核能集中... 大力推广绿色低碳能源是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作为高效且清洁的新能源,核能在我国集中供热方面的应用有巨大潜力,可大大缓解目前由于集中供热系统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论述了我国发展核能集中供热系统的必要性,表明我国发展核能集中供热系统的时机已成熟。从我国几种典型核供热反应堆型的固有安全性,核能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和社会价值,结合管路流动湍流减阻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系统优化、与多热源联合供热、与相变储热相结合、与大数据结合的智能供热等技术提升核能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性能等方面出发,全面阐述了核能集中供热系统的优越性,为核能集中供热技术的推广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 清洁能源 集中供热 固有安全性 湍流减阻 深度学习 多热源联供 相变储热 智能供热
下载PDF
集散控制系统(DCS)在多热源热水工程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凯 杨前明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13年第9期1126-1129,1170,共5页
在分析多热源热水工程控制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热源供水自控系统存在的问题,给出了DCS系统的控制结构及其相关软、硬件的设计方案。实际数据监测结果表明,DCS控制系统弥补了现有系统控制方面的不足,改善了网络通信的稳定性,降低系统... 在分析多热源热水工程控制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热源供水自控系统存在的问题,给出了DCS系统的控制结构及其相关软、硬件的设计方案。实际数据监测结果表明,DCS控制系统弥补了现有系统控制方面的不足,改善了网络通信的稳定性,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热源热水系统 DCS控制 数据监测 网络通信
下载PDF
多热源真空合成高纯度、高密度、大粒径3C-SiC微粉 被引量:4
19
作者 邓丽荣 王晓刚 +4 位作者 陆树河 樊子民 王嘉博 王行博 裴志辉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9-34,共6页
采用多热源真空合成法,以纯度分别为99%(质量分数,以下同),90.87%的微米级硅质原料、碳质材料,在自行研制的多热源炉内合成高纯、高密度、大粒径的3C-S1C微粉。实验研究碳硅物质的量比、原料粒度以及反应温度对合成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多热源真空合成法,以纯度分别为99%(质量分数,以下同),90.87%的微米级硅质原料、碳质材料,在自行研制的多热源炉内合成高纯、高密度、大粒径的3C-S1C微粉。实验研究碳硅物质的量比、原料粒度以及反应温度对合成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碳与硅物质的量比为1.05:1时,合成的3C-S1C微粉SiC的纯度达到99.99%;与硅质原料相比,碳质原料粒度对产物粒度影响更为显著,增加碳质原料的粒度,可获得粒度更大、晶型更完整的3C-S1C微粉,微粉的平均粒径2。可达21.7叩;在1300~1800内,温度越高,产物晶型愈完整,粒径更大,结构更致密,平均密度可达3.212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热源真空合成法 高纯度 高密度 大粒径 3C-SiC微粉
下载PDF
红外无损探测中多宗量多热源反演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立广 屈惠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0-333,共14页
为研究红外无损探测稳态多热源反演逆问题,建立不同形状的均质与非均质稳态热传导模型,其中内热源个数、位置、强度、面积均为未知项.基于数值算法中有限元算法对模型进行离散分析,化简有限元矩阵方程,最终转化为对Ax=b高度欠定方程的求... 为研究红外无损探测稳态多热源反演逆问题,建立不同形状的均质与非均质稳态热传导模型,其中内热源个数、位置、强度、面积均为未知项.基于数值算法中有限元算法对模型进行离散分析,化简有限元矩阵方程,最终转化为对Ax=b高度欠定方程的求解.首次利用分段多项式谱截断奇异值分解法处理内热源逆问题,并对算法进行改进,有效改善了该算法在处理多热源反演时存在的严重的热源叠加效应.根据反演出的内热源信息,利用有限元算法计算重构出整个模型内所有节点的温度分布.运用数值仿真Comsol软件和具体实物实验对算法进行有效性评估,并验证算法在不同热传导模型中的表现.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准确反演出多热源各参量信息,在非均质材料模型中仍能准确地反演出热源项,并有效重构出模型内温度场.该算法可应用于材料无损检测及人体红外医学成像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探测 多内热源反演 分段多项式谱截断奇异值分解法 有限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