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耐药绿脓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被引量:58
1
作者 植志全 何志恒 +4 位作者 江鹏 马劲光 江广添 许海鸥 邹惠锋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明确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耐药绿脓假单胞菌各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MicroScan微生物鉴定系统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分离的18株绿脓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 目的明确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耐药绿脓假单胞菌各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MicroScan微生物鉴定系统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分离的18株绿脓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β内酰胺酶基因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型及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结果该18株菌呈现多重耐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50.0%~72.2%之间,对其他抗绿脓假单胞菌药物耐药率在16.7%~83.3%之间;14株(77.8%)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Ⅱ、aac(3)Ⅱ、ant(3")Ⅰ、aac(6')Ⅰ、ant(2")Ⅰ、aac(3)Ⅰ、aac(3)Ⅲ、aph(3')Ⅵ和aac(3)Ⅳ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50.0%、38.9%、38.9%、33.3%、27.8%、11.1%、5.6%、5.6%和0;13株(72.2%)检出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TEM、DHA、IMP和OX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55.6%、27.8%、22.2%和11.1%,SHV、PER、VER、GES和VIM基因阴性,3株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失。结论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绿脓假单胞菌多重耐药严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携带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抗药性 多重耐药 Β内酰胺酶类 抗生素类 氨基糖苷 基因
原文传递
应用CRISPR/Cas9技术在杨树中高效敲除多个靶基因 被引量:26
2
作者 刘婷婷 范迪 +3 位作者 冉玲玉 姜渊忠 刘瑞 罗克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44-1052,共9页
CRISPR/Cas9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细菌、酵母、动物和植物中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本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利用该系统在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中率先实现了对内源基因—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hydrogenase,PDS)基因的... CRISPR/Cas9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细菌、酵母、动物和植物中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本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利用该系统在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中率先实现了对内源基因—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hydrogenase,PDS)基因的定点敲除。为研究靶点的设计和选择对该系统介导的杨树内源基因敲除效率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不同单向导RNA(Single-guide RNA,sg RNA)结合毛白杨PDS(Pt PDS)靶基因DNA序列后对突变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sg RNA与靶基因间的碱基错配会导致突变的效率降低,甚至不能突变,其中3′端的碱基配对更为重要。进一步测序分析发现,该系统能同时敲除杨树基因组上两个同源的PDS编码基因(Pt PDS1和Pt PDS2),突变率分别达86.4%和50%。研究证明该系统可快速高效地敲除两个以上的内源基因,获得多重突变体杨树株系。利用该技术,本课题组已获得多个杨树转录因子及结构基因的敲除突变体株系,为将来开展基因功能研究和杨树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杨树 定点敲除 多基因 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陶仲强 刘时才 +5 位作者 司勇锋 张政 周祥祯 邓卓霞 周日晶 黄波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的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relation protein,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resistance relate...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的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relation protein,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resistance related protein,LRP)、拓朴异构酶(topoisomeerase Ⅱ,TopoⅡ)、胸腺肽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π),对23例鼻咽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其中20例是治疗前鼻咽部原发灶活检组织,这20例患者用顺氯氨铂(diamminedichloroplatinum,DDP)+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进行2个疗程化疗;3例是鼻咽癌治疗后颈部淋巴结复发,进行颈清扫术的标本. 结果除1例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之外,各项多药耐药指标在22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成组秩和检验,各项的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细胞类型(原发鳞状细胞癌、泡状核细胞癌、透明细胞癌)和临床分期(Ⅱ~Ⅲ期)的多药耐药表达采用成组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RP和TS表达阳性分别是10例和14例,化疗有效率分别为20%(2/10)和28.5%(4/14);而表达阴性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70%(7/10)和5/6,二者比较,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免疫组化检测LRP和TS阳性鼻咽癌患者对DDP和5-FU化疗的敏感性可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敏感性 鼻咽癌组织 表达及 protein 多药耐药基因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免疫组化检测 肺耐药相关蛋白 谷胱甘肽转移酶 鼻咽癌患者 透明细胞癌 泡状核细胞癌 5-FU化疗 秩和检验 0.05 单克隆抗体 拓朴异构酶 TopoⅡ
原文传递
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2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酶活性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朱健铭 吴晋兰 +3 位作者 姜如金 吴康乐 王建敏 孔海深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281-287,共7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rtetobacter baumannii,MDRAB)3-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以及酶活性。方法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62株MDRAB,采用PCR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22种β...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rtetobacter baumannii,MDRAB)3-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以及酶活性。方法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62株MDRAB,采用PCR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22种β-内酰胺酶基因,同时采用酶提取物改良三维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活性。结果62株MDRAB中,TEM、OXA-23群和ADC基因阳性株数分别为51株(82.3%)、50株(80.6%)和36株(58.1%),其余19种基因均为阴性;任选5株TEM基因PCR阳性产物测序比对,显示与GenBank基因库中TEM-1型相同;任选6株OXA-23群基因PCR阳性产物测序比对,显示与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登录号:CAB69042.1)相同;任选2株ADC基因测序比对,显示与ADC-like型AmpC酶基因(登录号:EU081908)相同。有32株(51.6%)同时产ESBLs和AmpC酶,19株(30.6%)单独产ESBLs,1株(1.6%)单独产AmpC酶;金属β-内酰胺酶活性检测均为阴性。结论产OXA-23群碳青霉烯酶和ADC型AmpC酶是本组MDRAB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抗药性 多药 Β-内酰胺酶 基因 酶活性
原文传递
食管贲门双源癌患者癌组织中mdm2与Bcl-2和bax及p5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2
5
作者 吕晓东 王进 +10 位作者 王立东 周建炜 李吉林 王俊宽 孙哲 刘小莉 王苒 江亚南 范宗民 高珊珊 何欣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1285-1288,共4页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mdm2、Bcl-2、bax和p53蛋白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15例双源癌患者(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mdm2、Bcl-2、bax和p53... 目的:探讨同一个体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mdm2、Bcl-2、bax和p53蛋白变化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15例双源癌患者(同时发生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mdm2、Bcl-2、bax和p53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15例食管和贲门双源癌患者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mdm2、Bcl-2、bax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食管癌组织中免疫阳性率分别为67%(10/15)、87%(13/15)、73%(11/15)和73%(11/15);贲门癌组织中分别为67%(10/15)、80%(12/15)、80%(12/15)和67%(10/15),且免疫反应类型主要为弥漫型。mdm2、Bcl-2、bax和p53蛋白在食管和贲门双源癌肿瘤组织中一致性改变率分别为100%(15/15)、80%(12/15)、67%(10/15)和80%(12/15)。结论:食管和贲门双源癌存在较高的mdm2、Bcl-2、bax和p53蛋白表达一致性改变,提示食管贲门双源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原发性 食管肿瘤 贲门 基因 P53
下载PDF
肝细胞癌多种抑癌基因失活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肖文华 刘为纹 +1 位作者 吕有勇 高崇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4-328,共5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多种抑癌基因失活的机理。方法:应用PCR、Southern杂交技术对pYNZ22、p53和Rb抑癌基因失活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41.7%(5/12)的肝癌存在pYNZ22.1位点基因的高甲基化...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多种抑癌基因失活的机理。方法:应用PCR、Southern杂交技术对pYNZ22、p53和Rb抑癌基因失活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41.7%(5/12)的肝癌存在pYNZ22.1位点基因的高甲基化,35%(7/20)存在杂合缺失,过度高甲基化病例都伴有杂合缺失;50%的肝癌存在p53基因突变,突变病例多伴另一等位基因缺失;约25%的肝癌存在Rb基因缺失,一例肝透明细胞癌存在Rb基因CpG岛的高甲基化,未发现重排现象。结论:肝细胞癌存在多种抑癌基因的异常;抑癌基因失活的机理是多种的,多种机理共同参与基因的完全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抑癌基因 失活机理
下载PDF
浙江省12个区(县)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耐药相关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凯进 嵇仲康 +12 位作者 胡海洋 毕晟 胡飞枢 郑琳 金秀媛 徐文杰 王淑婷 杨美芳 邵俊丹 李鹏程 黄艳芳 盛吉芳 李兰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12个区(县)分枝杆菌菌种流行情况及结核分枝杆菌的INH、RFP耐药相关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浙江省12个区(县)初诊为菌阳肺结核患者的2803株临床分离菌株标本,运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和INH、RF... 目的了解浙江省12个区(县)分枝杆菌菌种流行情况及结核分枝杆菌的INH、RFP耐药相关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浙江省12个区(县)初诊为菌阳肺结核患者的2803株临床分离菌株标本,运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和INH、RFP耐药检测。结果2803份菌株中,NTM占7.3%(205株),前6位菌种为:胞内分枝杆菌101株,堪萨斯分枝杆菌50株,龟-脓肿分枝杆菌24株,鸟分枝杆菌16株,偶然分枝杆菌4株,浅黄色分枝杆菌1株;2598株MTB中耐INH者占12.5%(326株),耐RFP者占9.8%(254株),MDR占6.7%(173株)。425株MTB耐药突变位点结果中,katG315位点占INH耐药突变的81.1%(279/344),rpo531位点占RFP耐药突变的56.6%(155/274)。结论通过涂片诊断肺结核患者中有13.5%(378/2803)为NTM和MDR感染,INH耐药的主要突变位点是katG315,RFP耐药的主要突变位点是rpoB531,在基层医疗机构积极推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技术和耐药检测技术将有利于加快我国结核病疫情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分枝杆菌 非典型性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基因 MDR 点突变 数据 说明 统计
下载PDF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及qacEΔ1基因检测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蒋伟 常东 黄志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的耐药机制,为临床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Pa感染和消毒灭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从临床分离的Pa中筛选出35株多重耐药菌株,用PCR方法检测这些菌株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及qacEΔ1基...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的耐药机制,为临床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Pa感染和消毒灭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从临床分离的Pa中筛选出35株多重耐药菌株,用PCR方法检测这些菌株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及qacEΔ1基因存在状况。结果35株Pa中aac(3)Ⅱ、aa(6′)Ⅱ、ant(3″)Ⅰ和ant(2″)Ⅰ等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8.6%、40.0%、54.3%、45.7%和60.0%,绝大多数菌株携带2种或2种以上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而qacEΔ1基因检出率也达到94.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产生氨基糖苷修饰酶与该菌的多重耐药有密切关系,临床治疗Pa感染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慎选氨基糖苷类药物;同时在消毒灭菌工作中,不宜继续使用季铵盐类、双胍类等作为常用消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抗药性 多药 耐药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基因 qacEΔl
下载PDF
基于多基因多态性的风险划分与一线含铂药物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勇 孟令占 +6 位作者 刘娜 罗玲 艾亮 朱江红 王静 刘文琴 程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3-478,共6页
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一线含铂药物化疗方案时,疗效和预后受到多个基因多态性的影响。该研究旨在分析铂类药物化疗不利基因型的数量与生存的关系。方法采用xTAG-液相芯片方法,检测63例NSCLC患者一线含铂药物化疗前血液... 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一线含铂药物化疗方案时,疗效和预后受到多个基因多态性的影响。该研究旨在分析铂类药物化疗不利基因型的数量与生存的关系。方法采用xTAG-液相芯片方法,检测63例NSCLC患者一线含铂药物化疗前血液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ERCC2、X线交叉互补基因1(XRCC1)、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谷胱甘肽S-转移酶M1(GSTM1)及凋亡调节蛋白BIM基因多态性分布,分析单个位点与预后的相关性。根据铂类药物化疗预后不利位点出现的数量,将患者划分为低风险(≤2个),中风险(3~4个)和高风险(≥5个)。结果单个基因位点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有相关性,但鲜少达到显著水平。风险划分后,低、中、高风险组的中位PFS分别为6.8、5.5和4.0个月,P=0.001;中位OS分别为14.9、11.5和9.4个月,P=0.010。结论对于接受一线含铂药物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基于多个基因多态性的风险划分能够有效预测PFS和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铂类 多态性 多基因
下载PDF
microRNAs调控胃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路玉盼 董宪喆 +1 位作者 王瑾 刘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81-1485,共5页
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调控的过程,现已发现多种基因及蛋白分子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相关。微小RNAs(miRNAs)是一种非编码RNAs,可以实现对靶基因表达水平的转录后调控,作为癌... 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调控的过程,现已发现多种基因及蛋白分子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相关。微小RNAs(miRNAs)是一种非编码RNAs,可以实现对靶基因表达水平的转录后调控,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该文主要综述了通过调控与胃癌进程密切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参与胃癌进程的miRNAs研究进展,为胃癌在miRNAs水平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发现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多种基因 蛋白分子 微小RNAS 癌基因 抑癌基因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with non-ESBLsproducing E.coli:drug-resistance and virulence 被引量:8
11
作者 Sha Li Yan Qu +1 位作者 Dan Hu Yong-xin Shi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S 2012年第3期208-212,共5页
The virulent factors of Escherichia coil (E.cofi)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athopoiesis. The study aimed to compare drug-resistant genes and virulence genes between extended spectrum β-1actamases (... The virulent factors of Escherichia coil (E.cofi)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athopoiesis. The study aimed to compare drug-resistant genes and virulence genes between extended spectrum β-1actamases (ESBLs)-producing E.coli and non-ESBLs-producing E.cofi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hysicians in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From October 2010 to August 2011,96 drug-resistant strains of E. coli isolated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pecimens in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Qingdao, China. These bacteria strains were divided into a ESBLs-producing group and a non-ESBLs-producing group. Drug sensitivity test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Kirby-Bauer (K-B) method. Disinfectant gene, qacEAl-sull and 8 virulence genes (CNF2, hlyA, eaeA, VT1, est, bfpA, elt, and CNF1) were test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ong the 96 E.coli isolates, the ESBLs-producing E.coli comprised 46 (47.9%) strains and the non-ESBLs-producing E.cofi consisted of 50 (52.1%) strains. The detection rates of multiple drug-resistant strain, qacEAl-sull, CNF2, hlyA, eaeA,VT1, est, bfpA, elt, and CNF1 in 46 ESBLs-producing E.coli isolates were 89.1%, 76.1%, 6.5%, 69.6%, 69.6%, 89.1%, 10.9%, 26.1%, 8.7%, and 19.6%, respectively. In the non-ESBLs-producing E.cofi strains, the positive rates of multiple drug-resistant strain, qacEAl-sull, CNF2, hlyA, eaeA, VT1, est, bfpA, elt, and CNF1 were 62.0%, 80.0%, 16.0%, 28.0%, 64.0%, 38.0%, 6.0%, 34.0%, 10.0%, and 24.0%,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in the detection rates of multiple drug-resistant strain, hlyA and VT1 between the ESBLs-producing E.cofi strains and the non-ESBLs-producing E.cofi strain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multiple drug-resistant strains is higher in the ESBLs-producing strains than in the non-ESBLs-producing strains. The expression of some virulence genes hlyA and VT1 varies between the ESBLs-producing strains and the non-ESBLs-producing strains. Increased awareness of clinicians and enhanced testing b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BLs-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Non-ESBLs-producing E.coli Drug-resistant genes Virulence genes multiple drug-resistant
下载PDF
整合子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吉斌 周东升 徐元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20-422,424,共4页
目的调查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并了解其整合子流行情况;检测鉴定整合子类型并分析其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85株,KB法测定其药敏结果。PCR法扩增整合子的整合酶基因,并进一步鉴定整合子种类。分析鲍... 目的调查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并了解其整合子流行情况;检测鉴定整合子类型并分析其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85株,KB法测定其药敏结果。PCR法扩增整合子的整合酶基因,并进一步鉴定整合子种类。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整合子携带与其耐药之间的关系。PCR法扩增整合子开放阅读框,观测其多态性并挑选个别产物测序。结果 85株鲍曼不动杆菌除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于10%,其他1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30%。67.1%(57/85)的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整合子;进一步鉴定结果显示均为Ⅰ类整合子,未检出Ⅱ类和Ⅲ类整合子。携带整合子鲍曼不动杆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不携带整合子鲍曼不动杆菌株耐药率。开放阅读框可变区扩增产物为0.3~2.5 KB不等条带,测序结果证实含有多药耐药基因编码。结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以多药耐药菌株为主,携带Ⅰ类整合子率较高;携带整合子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抗菌药的耐药率明显增高,整合子与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具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抗药性 多药 基因
下载PDF
Agrobacterium-Mediated Multiple Gene Transformation in Rice Using a Single Vector 被引量:7
13
作者 Ming-XiaCAO Jian-QiuHUANG +3 位作者 Zhi-MingWEI Quan-HongYAO Chang-ZhaoWAN Jia-AnL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33-242,共10页
Abstract: The homodimeric hemoglobin gene (VHb), the trans-zeatin synthetase gene (tzs), the modified 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 gene (EPSPS), a selectable marker gene (hpt), and a reporter gene (gus)... Abstract: The homodimeric hemoglobin gene (VHb), the trans-zeatin synthetase gene (tzs), the modified 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 gene (EPSPS), a selectable marker gene (hpt), and a reporter gene (gus), as linked expression cassettes, were stacked into the T-DNA region of a binary vector and introduced simultaneously into immature embryos of the rice (Oryza sativa L.) varieties Xiushui-11, Qiufeng, Youfeng, and Hanfeng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A total of 1 153 transgenic lines was obtained through selection for hygromycin B resistance. Approximately 90.2% of the transgenic lines harbored all the transgenes.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transgenes occurred at one to three genetic loci. Exp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transgenes were coexpressed and inherited in a simple Mendelian fashion in transgenic plants and the frequency of coexpression was approximately 85%. On the basis of the cointegration and coexpression of the transgenes, most transgenic families were considered to be useful in a breeding progr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linked expression cassettes multiple genes RICE transformation
原文传递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表型、基因型和耐药基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敏 王妹妹 +5 位作者 姚迪 李先平 曹虹 秦章顺 杜世杰 曾海燕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1-828,共8页
目的 对比研究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和编码耐药基因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多重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随机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分离的7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WHO推荐的K-B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临床常见15种... 目的 对比研究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和编码耐药基因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多重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随机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分离的7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WHO推荐的K-B法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临床常见15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并对药敏谱进行分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法(RAPD)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并利用PCR对β-内酰胺酶基因TEM-1、IMP、OXA-23、OXA-24、AmpC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aac(6')-Ⅰ、ant(3")-Ⅰ和16S rRNA甲基化基因armA、rmtA、rmtB进行扩增及序列分析.对比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以及与基因型和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77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敏感菌株有31株,对5种或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46株,内含全耐药菌株10株.RAPD技术将其分为17型,为A-G型,多重耐药株中E型为优势克隆株(17株),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流行最广,占47.1%(8/17).敏感株中各型散在分布.PCR扩增结果显示,多重耐药株和敏感株携带TEM-1、IMP、OXA-23、OXA-24、AmpC、aac(3)-Ⅰ、aac(6')-Ⅰ、ant(3")-Ⅰ和armA耐药基因的比率分别为95.7%、39.1%、84.8%、54.3%、87.0%、89.1%、84.8%、45.7%、63.0%和58.1%、9.7%、32.3%、48.4%、48.4%、29.0%、45.2%、12.9%、9.7%,未发现rmtA和rmtB基因阳性菌株.经x2检验,除OXA-24外,其余各耐药基因携带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分析提示携带以上耐药基因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未携带该基因的菌株,其中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耐药的菌株,其氨基糖苷类酶基因均阳性(34.8%),含所测的所有β-内酰胺酶基因的菌株均为全耐药株.结论 与临床分离的敏感鲍曼不动杆菌相比,多重耐药株耐药谱广,耐药率高,其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和氨基糖苷类酶基因种类多,分离率高,且同一克隆的多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表型 基因型 基因
原文传递
绵羊多胎基因BMPR-IB,BMP15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顺国 额尔和花 +2 位作者 王新燕 顾亚玲 高晓原 《农业科学研究》 2007年第3期68-71,共4页
绵羊多胎品种中的小尾寒羊和湖羊是我国优秀的地方绵羊品种,也是我国独特的绵羊遗传育种资源.国外主要有Brooroola羊、冰岛羊、爪洼羊、剑桥羊等多胎品种.目前,遗传育种研究者大多通过分子标记和候选基因的方法寻找影响绵羊多胎的主效基... 绵羊多胎品种中的小尾寒羊和湖羊是我国优秀的地方绵羊品种,也是我国独特的绵羊遗传育种资源.国外主要有Brooroola羊、冰岛羊、爪洼羊、剑桥羊等多胎品种.目前,遗传育种研究者大多通过分子标记和候选基因的方法寻找影响绵羊多胎的主效基因,现就绵羊多胎基因的BMPR-IB,BMP15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多胎 候选基因
下载PDF
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转移与表达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傅建新 阮长耿 陈子兴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49-251,共3页
为建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转移体系,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复制缺陷型道病毒载体HaMDR导入鼠源单向型包装细胞GP+E86;收集单向型逆病毒上清并重复转导双嗜型包装细胞,获得高满度病毒生产细胞PA317/HaMDR。结果:鼠源单向... 为建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转移体系,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复制缺陷型道病毒载体HaMDR导入鼠源单向型包装细胞GP+E86;收集单向型逆病毒上清并重复转导双嗜型包装细胞,获得高满度病毒生产细胞PA317/HaMDR。结果:鼠源单向型与双嗜型病毒生产细胞的滴度分别为6.2×105CF/ml和8.5×105CFU/ml,无辅助病毒产生;聚合酶链反应分析证实两种生产细胞均整合有MDR1基因并能持续表达mRNA;流式细胞术与MTT法显示,转移有MDR1基因的包装细胞可高效表达功能性P一糖蛋白,使耐药水平较母株提高12-198倍。该研究为将MDR1基因导入造血于细胞莫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因治疗 多药耐药性 MDR1
下载PDF
宁麦9号×镇麦168小麦F_2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温明星 李东升 +2 位作者 胡芳芳 陈琛 曲朝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6-394,共9页
为给小麦遗传育种中产量性状改良提供参考,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植物数量性状主效基因与微效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宁麦9号×镇麦168)F_2代162个单株的有效穗数、株高、穗长、总小穗数、穗粒数以及单株粒重进行了联合分离分析。结果表明... 为给小麦遗传育种中产量性状改良提供参考,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植物数量性状主效基因与微效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宁麦9号×镇麦168)F_2代162个单株的有效穗数、株高、穗长、总小穗数、穗粒数以及单株粒重进行了联合分离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农艺性状均属于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中有效穗数和单株粒重仅受微效多基因调控,株高和总小穗数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而穗长和穗粒数则符合"两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株高、穗长和总小穗数3个性状的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64.98%、51.22%和47.12%,可能存在效应较大的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性状 遗传模型分析 主基因 多基因
下载PDF
双打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涛 吴鹏强 +1 位作者 李晓明 陈燕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分析初诊双打击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应用原位荧光杂交技术(FISH)检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初诊MM患者146例1q21扩增及17p缺失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Ⅲ期合并1q2... 目的分析初诊双打击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应用原位荧光杂交技术(FISH)检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初诊MM患者146例1q21扩增及17p缺失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Ⅲ期合并1q21扩增和/或17p缺失定义为双打击MM组,共42例,非双打击MM组104例。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双打击组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酐、血钙、骨髓浆细胞比例、国际骨髓瘤工作组分组高危型者比例均较非双打击组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636、-3.789、-5.116,t=2.288,Z=-5.091,χ^2=32.489,均P<0.05);双打击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为(75.14±20.65)g/L,低于非双打击组的(88.21±26.31)g/L(t=-3.187,P=0.002)。146例患者的4年生存率为42.7%,非双打击患者的4年生存率为51.4%,双打击组患者的4年生存率为1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0,P<0.001)。42例双打击患者中,19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案治疗,4年生存率为12.3%,23例患者采用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4年生存率为25.4%,两种治疗方法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双打击相比,双打击MM患者的临床表现更严重,4年生存率更低,硼替佐米可能无法改善双打击MM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原位杂交 荧光 XYY染色体核型 基因 抑制 17p缺失 1q21扩增 治疗结果 预后 硼替佐米
原文传递
基于GEO数据库筛选多发性硬化症关键基因Kcnc1、Kcnc2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贵斌 张闫斌 +1 位作者 许涵 朱生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00-1604,共5页
目的:筛选多发性硬化症(MS)的关键基因,探讨其发病机制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从基因芯片数据库(GEO)搜索MS在皮层的基因表达数据,并分析与正常皮层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DAVID在线软件对挑选出的DEGs进行GO富集分析。基于... 目的:筛选多发性硬化症(MS)的关键基因,探讨其发病机制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从基因芯片数据库(GEO)搜索MS在皮层的基因表达数据,并分析与正常皮层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DAVID在线软件对挑选出的DEGs进行GO富集分析。基于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MCODE与Cytohubaa分析其关键基因簇并筛选出有交集的关键基因,最后在动物模型中加以验证。结果:共纳入两套MS基因芯片数据,选出有交集的DEGs 74个,其中上调基因2个,下调基因72个。DEGs GO富集分析发现钾离子跨膜转运等生物学过程与MS的发生发展相关。Cytoscape软件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从中选出Kcnc1、Kcnc2两个下调基因,并在小鼠EAE模型中得到验证。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有效筛选出参与MS发生的Kcnc1、Kcnc2基因,为MS的治疗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关键基因 Kcnc1 Kcnc2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铁死亡参与多发性硬化症机制的潜在关键靶点及初步验证
20
作者 李春美 黄韵 李作孝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868-879,共12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从铁死亡角度筛选多发性硬化症(MS)的潜在关键基因,并通过动物实验初步验证,探索铁死亡在MS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MS数据集GSE21942和GSE43591;从FerrDb数据库及相关文献获得铁死亡相关基因。应用...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从铁死亡角度筛选多发性硬化症(MS)的潜在关键基因,并通过动物实验初步验证,探索铁死亡在MS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MS数据集GSE21942和GSE43591;从FerrDb数据库及相关文献获得铁死亡相关基因。应用R软件对数据集GSE21942进行差异分析和WGCNA分析。将两种分析结果和铁死亡相关基因取交集,得到MS铁死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FRDEGs),并对FRDEGs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应用LASSO和SVM-RFE两种机器学习算法进一步筛选关键基因,并利用数据集GSE43591进行验证,绘制ROC曲线评估关键基因的诊断价值。应用ssGESA算法探索关键基因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进一步验证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共筛选出20个FRDEGs,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主要涉及对氧化应激的反应、蛋白质磷酸化的负调控、NOD样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等过程。通过机器学习和外部数据集验证筛选出2个与铁死亡相关的关键基因(CIRBP和TNFAIP3),ROC结果提示CIRBP和TNFAIP3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免疫浸润分析结果表明CIRBP和TNFAIP3与活化CD4 T细胞、活化B细胞等显著相关。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EAE组小鼠中CIRBP和TNFAIP3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CIRBP和TNFAIP3是MS中与铁死亡相关的潜在关键基因,铁死亡参与MS的发病机制可能与CIRBP和TNFAIP3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 铁死亡 生物信息学 关键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