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o对多元碳化物复合熔覆层高温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龙伟民
刘大双
+2 位作者
傅玉灿
吴铭方
贾连辉
《电焊机》
2020年第9期11-16,共6页
通过药芯焊丝电弧堆焊的方法制备出不同Co添加量的多元碳化物复合熔覆层,该熔覆层相组成为M7(C,B)3、M3(C,B)碳化物、马氏体及少量残余奥氏体(M=Cr、Fe、Mn、Co等),且随着Co添加量的增加,组织中奥氏体枝晶数量增加,尺寸亦有所增大。多...
通过药芯焊丝电弧堆焊的方法制备出不同Co添加量的多元碳化物复合熔覆层,该熔覆层相组成为M7(C,B)3、M3(C,B)碳化物、马氏体及少量残余奥氏体(M=Cr、Fe、Mn、Co等),且随着Co添加量的增加,组织中奥氏体枝晶数量增加,尺寸亦有所增大。多元碳化物复合熔覆层经高温回火(600℃×4 h)后,初生M7(C,B)3碳化物及共晶M3(C,B)碳化物均未发现明显变化,而奥氏体颜色变为灰黑,随着Co添加量的增加,多元碳化物复合熔覆层的高温回火稳定性逐渐增加。此外,当Co添加量为6%时,多元碳化物复合熔覆层的高温耐磨性最佳,这与该多元复合熔覆层在高温下仍具有最高的硬度及良好的高温回火稳定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含量
多元碳化物
高温耐磨性
复合熔覆层
药芯焊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激光原位制备复合碳化物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及其耐磨性的研究
被引量:
29
2
作者
吴朝锋
马明星
+3 位作者
刘文今
钟敏霖
张伟明
张红军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3-1018,共6页
通过在高碳当量铁基熔覆粉末中复合添加多种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激光原位制备的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涂层具有颗粒析出密度大、尺、寸分布均匀的优点.通过在铁基熔覆粉末中单独添加Ti,复合添加Ti+Zr以及Ti+Zr+WC的方式,运用激光熔覆技术...
通过在高碳当量铁基熔覆粉末中复合添加多种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激光原位制备的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涂层具有颗粒析出密度大、尺、寸分布均匀的优点.通过在铁基熔覆粉末中单独添加Ti,复合添加Ti+Zr以及Ti+Zr+WC的方式,运用激光熔覆技术在中碳钢表面制备了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镜等手段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组织、颗粒相结构及颗粒相与熔覆层基体相之间的界面.通过环块磨损实验,对比渗碳淬火工艺研究了颗粒增强涂层的耐磨性能,并对磨损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涂层微观结构是典型的亚共晶介稳组织,原位合成的颗粒是一种复合碳化物,界面处结合牢固,激光原位制备复合碳化物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颗粒增强
复合碳化物
铁基复合涂层
耐磨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激光熔覆制备Fe-Ti-Mo-C系复合涂层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新洪
张敏
+1 位作者
邹增大
曲仕尧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3-56,共4页
采用钛铁、钼铁和石墨为激光熔覆粉末,利用激光多道搭接熔覆技术在碳钢基体上制备Fe-Ti-Mo-C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对涂层的相结构和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用显微硬度计和滑动磨损试验机,对涂层的硬度和耐...
采用钛铁、钼铁和石墨为激光熔覆粉末,利用激光多道搭接熔覆技术在碳钢基体上制备Fe-Ti-Mo-C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对涂层的相结构和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用显微硬度计和滑动磨损试验机,对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涂层中原位生成了(Ti,Mo)C复合碳化物.(Ti,Mo)C呈面心立方结构,晶格常数略小于TiC晶粒.随着原材料中钼铁加入量的增加,涂层显微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向马氏体转变,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增加,但抗裂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碳化物
激光熔覆
显微组织
耐磨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处理对钢结硬质合金TLMW50中复式碳化物形态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一生
高志国
+1 位作者
杨涤心
魏世忠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09年第3期40-43,共4页
利用SEM对烧结态和热处理态钢结硬质合金TWLM50微观组织中复式碳化物形态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烧结态钢结硬质合金TLMW50微观组织中主要复式碳化物Fe3W3C、Fe2W2C相形状基本呈现长条状,宽约10—20μm之间,颗粒长度可达10~60μ...
利用SEM对烧结态和热处理态钢结硬质合金TWLM50微观组织中复式碳化物形态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烧结态钢结硬质合金TLMW50微观组织中主要复式碳化物Fe3W3C、Fe2W2C相形状基本呈现长条状,宽约10—20μm之间,颗粒长度可达10~60μm之间,且复式碳化物的晶粒上还有细小的三角状二次碳化物析出。经过1050℃淬火,250℃回火复式碳化物颗粒的棱角有所钝化,条形颗粒明显减少。二次碳化物析出数量明显减少,大部分二次碳化物溶于或与初生复式碳化物发生反应,形成复式碳化物,且随机分布在初生复式碳化物上。热处理导致钢结硬质合金TWLM50硬度提高到65HRC,耐磨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TLMW50
复式碳化物
形态
分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对多元碳化物复合熔覆层高温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龙伟民
刘大双
傅玉灿
吴铭方
贾连辉
机构
中机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电焊机》
2020年第9期11-16,共6页
基金
河南省重大关键技术揭榜攻关项目(191110111000)。
文摘
通过药芯焊丝电弧堆焊的方法制备出不同Co添加量的多元碳化物复合熔覆层,该熔覆层相组成为M7(C,B)3、M3(C,B)碳化物、马氏体及少量残余奥氏体(M=Cr、Fe、Mn、Co等),且随着Co添加量的增加,组织中奥氏体枝晶数量增加,尺寸亦有所增大。多元碳化物复合熔覆层经高温回火(600℃×4 h)后,初生M7(C,B)3碳化物及共晶M3(C,B)碳化物均未发现明显变化,而奥氏体颜色变为灰黑,随着Co添加量的增加,多元碳化物复合熔覆层的高温回火稳定性逐渐增加。此外,当Co添加量为6%时,多元碳化物复合熔覆层的高温耐磨性最佳,这与该多元复合熔覆层在高温下仍具有最高的硬度及良好的高温回火稳定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CO含量
多元碳化物
高温耐磨性
复合熔覆层
药芯焊丝
Keywords
Co
content
multiple
carbides
high
temperature
wear
resistance
composite
cladding
layer
fluxcored
wire
分类号
TG422.3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光原位制备复合碳化物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及其耐磨性的研究
被引量:
29
2
作者
吴朝锋
马明星
刘文今
钟敏霖
张伟明
张红军
机构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3-1018,共6页
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07DFA50870~~
文摘
通过在高碳当量铁基熔覆粉末中复合添加多种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激光原位制备的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涂层具有颗粒析出密度大、尺、寸分布均匀的优点.通过在铁基熔覆粉末中单独添加Ti,复合添加Ti+Zr以及Ti+Zr+WC的方式,运用激光熔覆技术在中碳钢表面制备了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镜等手段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组织、颗粒相结构及颗粒相与熔覆层基体相之间的界面.通过环块磨损实验,对比渗碳淬火工艺研究了颗粒增强涂层的耐磨性能,并对磨损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涂层微观结构是典型的亚共晶介稳组织,原位合成的颗粒是一种复合碳化物,界面处结合牢固,激光原位制备复合碳化物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颗粒增强
复合碳化物
铁基复合涂层
耐磨性
Keywords
laser
cladding,
particle
reinforced,
multiple
carbid
e,
Fe
based
composite
coating,wear
resistance
分类号
TN24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G66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光熔覆制备Fe-Ti-Mo-C系复合涂层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新洪
张敏
邹增大
曲仕尧
机构
山东大学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空间热物理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3-56,共4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2006F07)
文摘
采用钛铁、钼铁和石墨为激光熔覆粉末,利用激光多道搭接熔覆技术在碳钢基体上制备Fe-Ti-Mo-C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对涂层的相结构和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用显微硬度计和滑动磨损试验机,对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涂层中原位生成了(Ti,Mo)C复合碳化物.(Ti,Mo)C呈面心立方结构,晶格常数略小于TiC晶粒.随着原材料中钼铁加入量的增加,涂层显微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向马氏体转变,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增加,但抗裂性能降低.
关键词
复合碳化物
激光熔覆
显微组织
耐磨性能
Keywords
multiple
carbid
e
laser
cladding
microstructure
wear
properties
分类号
TG159.9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处理对钢结硬质合金TLMW50中复式碳化物形态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一生
高志国
杨涤心
魏世忠
机构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09年第3期40-43,共4页
基金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0422020600)
文摘
利用SEM对烧结态和热处理态钢结硬质合金TWLM50微观组织中复式碳化物形态与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烧结态钢结硬质合金TLMW50微观组织中主要复式碳化物Fe3W3C、Fe2W2C相形状基本呈现长条状,宽约10—20μm之间,颗粒长度可达10~60μm之间,且复式碳化物的晶粒上还有细小的三角状二次碳化物析出。经过1050℃淬火,250℃回火复式碳化物颗粒的棱角有所钝化,条形颗粒明显减少。二次碳化物析出数量明显减少,大部分二次碳化物溶于或与初生复式碳化物发生反应,形成复式碳化物,且随机分布在初生复式碳化物上。热处理导致钢结硬质合金TWLM50硬度提高到65HRC,耐磨性显著提高。
关键词
热处理
TLMW50
复式碳化物
形态
分布
Keywords
heat
-
treatment
TLMW50
multiple
carbid
e
shape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G135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G161 [金属学及工艺—合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o对多元碳化物复合熔覆层高温性能的影响
龙伟民
刘大双
傅玉灿
吴铭方
贾连辉
《电焊机》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激光原位制备复合碳化物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及其耐磨性的研究
吴朝锋
马明星
刘文今
钟敏霖
张伟明
张红军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激光熔覆制备Fe-Ti-Mo-C系复合涂层
王新洪
张敏
邹增大
曲仕尧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热处理对钢结硬质合金TLMW50中复式碳化物形态与分布的影响
赵一生
高志国
杨涤心
魏世忠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