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颈前路减压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67
1
作者 祁敏 王新伟 +4 位作者 刘洋 梁磊 陈华江 杨立利 袁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3-968,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颈前路减压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8月手术治疗的327例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颈前路减压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8月手术治疗的327例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A组)、前路椎体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B组)和ACDF+ACCF"混合式"减压术(C组),其中A组男性69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53.48±8.50岁;B组男性51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54.36±7.82岁;C组男性61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53.68±7.80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5年(1.5~5年)。共有69例在手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植骨未融合11例,其中C组3例(2.75%),B组8例(8.51%),B组植骨不愈合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声音嘶哑12例,其中A组5例(4.03%),B组3例(3.19%),C组4例(3.67%);吞咽困难26例,其中A组11例(8.87%),B组7例(7.45%),C组8例(7.34%);C5神经根麻痹12例,其中A组2例(1.61%),B组5例(5.32%),C组5例(4.59%);脑脊液漏5例,其中A组3例,C组2例;切口感染3例,其中B组2例,C组1例。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94%,B组为26.60%,C组为21.10%,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治疗中,ACDF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ACCF术式应慎用,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并发症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三种手术方法的初期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61
2
作者 章波 唐龙 +5 位作者 杨波 秦楚强 黎双庆 杨逸禧 尹飚 杨富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1,共7页
[目的]探讨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或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posterior cervical laminoplasty... [目的]探讨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或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posterior cervical laminoplasty,PCL)以及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完成至少2年随访的8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将37例行ACDF或ACCF的患者归入A组,将32例行PCL的患者纳入B组,其余13例行ACDF联合PCL的患者列为C组。比较分析A、B、C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Japan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JOA改善优良率、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颈椎活动度(rang of motion,ROM)。[结果]截至末次随访时,A、B、C三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手术疗效。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少于C组(P〈0.05);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NDI及RO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A组的NDI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其余各项指标在三组间无差异(P〉0.05)。截至术后2年,B组的NDI劣于A组(P〈0.05),而ROM则优于A组和C组(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三种手术方法对治疗CSM均可获得良好的初期临床效果,前路手术在颈椎功能改善方面优于后路手术,而后路手术在颈椎活动度的丧失方面要优于前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 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初期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ACCF联合颈前路减压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27
3
作者 唐福兴 王义生 +1 位作者 梁博伟 卢波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5期457-459,共3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联合颈前路减压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5—2017-07采用ACCF联合颈前路减压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多节段脊髓...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联合颈前路减压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5—2017-07采用ACCF联合颈前路减压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颈椎Cobb角、椎间隙高度。结果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植骨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伤口感染、声音嘶哑及神经功能加重等并发症。术后1例出现脑脊液漏,2例出现吞咽不适,非手术治疗后均治愈。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JOA评分、颈椎Cobb角、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JOA评分改善率评定综合疗效:优12例,良14例,可4例。结论ACCF联合颈前路减压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安全可靠,能够有效地恢复椎间隙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零切迹融合器
原文传递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4
作者 江帅 卜海富 +2 位作者 隋聪 刘德宝 张复文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比较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0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单纯后路组),20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前后路联合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比较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0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单纯后路组),20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前后路联合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手术并发症,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手术时间:单纯后路组(100±30)min,前后路联合组(180±2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单纯后路组(200±50)ml,前后路联合组(300±6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单纯后路组术前(8.52±2.42)分,术后(14.12±2.33)分,P〈0.05;前后路联合组术前(8.66±2.50)分,术后(14.20±2.60)分,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颈椎病神经功能改善相似,但前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前后路联合手术
下载PDF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凯 常步青 +3 位作者 于潮将 高啸 蒋允昌 冯虎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病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 :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行颈椎前路治疗的28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45~77(60.11±9.37)岁;27例患者病...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病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 :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行颈椎前路治疗的28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45~77(60.11±9.37)岁;27例患者病变累及3个节段,1例累及4个节段;术前JOA评分为8.89±1.87,拟融合节段Cobb角为(4.87±4.56)°,颈椎曲度为(11.68±1.25)°,均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通过影像学资料测量术后1、12个月时的融合节段Cobb角、颈椎曲度,并采用JOA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20~205 min,平均163 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l,平均198 ml;术后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术后3周恢复正常;1例出现饮水呛咳,术后1周恢复正常。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8.46±3.20)个月。术后12个月植骨椎间隙均获骨性愈合,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术后1、12个月时融合节段Cobb角与颈椎曲度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46.46±20.26)%,手术疗效根据改善率评定:优12例,良14例,好转2例。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颈椎病 减压术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零切迹融合器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超 刘春 +2 位作者 张玉发 蒋盛旦 蒋雷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7-355,共9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融合器(Zero-P VA)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 目的:探讨零切迹融合器(Zero-P VA)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我科行ACDF治疗的55例M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Zero-P VA治疗27例(Zero-P组),应用传统融合器+钛板固定治疗28例(钛板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和颈椎Cobb角。采用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Bazaz吞咽困难评分及植骨融合率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果: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4~35个月,平均23.17±4.75个月。与术前相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NDI指数和JOA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Zero-P组手术时间3节段为95.47±5.24min,4节段为115.12±7.53min,较钛板组手术时间(3节段130.85±6.97min和4节段155.69±9.28min)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ero-P组颈椎Cobb角在术后3个月时为16.71°±1.28°,末次随访时为15.69°±0.26°,均优于术前(10.53°±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板组颈椎Cobb角术后3个月时为16.95°±2.64°,末次随访时为16.01°±1.71°,优于术前(10.67°±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各时间点颈椎Cobb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Zero-P组术后1例(3.70%)发生椎前异物感,术后1个月完全消失,无吞咽困难发生,未见相邻节段退变加速。钛板组术后4例(14.29%)发生椎前异物感,于术后2~4个月逐渐消失;术后3例(10.71%)发生吞咽困难,其中轻度1例(3.57%),中度2例(7.14%),3例患者在术后3~6个月逐渐好转,1例(3.57%)出现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零切迹颈椎间融合器 钛板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髓内MRI T2WI高信号强度比值分级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梁硕 关海山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7期588-591,共4页
目的将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磁共振(MRI T2WI)上脊髓内高信号强度比值进行分级,探讨颈椎MRI T2WI上脊髓内高信号强度比值分级系统与手术减压后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山大二院脊柱外科的50... 目的将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磁共振(MRI T2WI)上脊髓内高信号强度比值进行分级,探讨颈椎MRI T2WI上脊髓内高信号强度比值分级系统与手术减压后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山大二院脊柱外科的5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髓内MRI T2WI高信号改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末次随访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改善率分为<50%组(A组)和≥50%组(B组)。在颈椎MRI T2WI上测量0.1 cm^2的高信号区与同一矢状面上C7~T1 0.1 cm^2正常颈髓内信号区,计算信号强度定量改变率(quantitative signal change ratio,QSCR),并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将术前髓内QSCR分为4级。结果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病变节段数、术前JOA评分、术后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共25例患者,其术前QSCR为(1.61±0.25);B组25例患者,其术前QSCR为(1.30±0.18)。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QSCR与JOA评分改善率呈负性相关(r=-0.876,P<0.001)。JOA评分改善率75%以上为优,共6例;JOA评分改善率50%~74%为良,共19例;JOA评分改善率25%~49%为一般,共16例;JOA评分改善率25%以下为差,共9例。组间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显示:QSCR 4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优组与良组之间、良组与一般组之间、一般组与差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的髓内高信号进行分级,对评估预后具有指导意义。在信号强度定量改变率达到更高等级前手术,可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髓内异常信号 分级 预后
下载PDF
3D打印人工椎体及椎间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志强 冯皓宇 +3 位作者 马迅 陈晨 邓晨 孙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47-1154,共8页
目的评估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和3D打印椎间融合器(Cage)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ectomy and fusion,ACDF)联合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估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和3D打印椎间融合器(Cage)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ectomy and fusion,ACDF)联合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并行ACCF联合ACDF治疗的2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3例采用3D打印人工椎体与3D打印Cage(3D打印组),16例采用钛网笼(titanium mesh cage,TMC)与Cage(TMC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节段、Nurick分级、病程及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融合节段Cobb角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植入物融合情况;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计算末次随访时改善率,采用VAS评分评价上肢和颈部疼痛改善情况,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并计算末次随访时与术后即刻的差值;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测量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eight of the anterior bord,HAB)和椎体后缘高度(height of the posterior bord,HPB),并计算植入物沉降发生率。结果3D打印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TMC组(t=3.336,P=0.002);两组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16个月。两组术后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JOA评分、VAS评分与Cobb角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中时间与组别有交互作用(F=3.705,P=0.025),随时间延长,3D打印组与TMC组JOA评分升高幅度不同,3D打印组升高幅度更大。VAS评分中时间与组别无交互作用(F=3.038,P=0.065),且两组间各时间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73,P=0.681)。Cobb角的时间与组别有交互作用(F=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植骨融合 钛网笼
原文传递
颈前路ROI-C与后路单开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磊 章君鑫 +5 位作者 刘昊 姜为民 周峰 杨惠林 何帆 刘滔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123-2129,共7页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ROI-C)内固定术和后路单开门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3~2016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5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2例行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内固定(前路组),28...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ROI-C)内固定术和后路单开门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3~2016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5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2例行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内固定(前路组),28例行后路单开门术(后路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结果、临床疗效、影像学结果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小于后路组(P<0.05)。平均随访(16.96±5.35)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同时间点JOA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颈椎曲度(Cobb角)较术前均无明显改变(P>0.05),组间相同时间点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ROM较术前均明显减少(P<0.05),前路组ROM显著小于后路组(P<0.05)。在并发症方面:前路组1例吞咽困难,2例假体位置不正,1例邻近节段退变;后路组1例C5神精麻痹,1例颈痛加重,1例邻近节段退变。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18%vs. 10.71%, P>0.05)。[结论]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内固定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但更易发生术后颈椎活动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 ROI—C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原文传递
Comparison of Functional and Radiological Outcomes Between Two Posterior Approaches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被引量:9
10
作者 Da-Jiang Ren Fang Li Zhi-Cheng Zhang Guan Kai Jian-Lin Shan Guang-Min Zhao Tian-Sheng Su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5期2054-2058,共5页
Background:Pos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is an accepted treatment for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Each posterior technique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In the present study,we co... Background:Pos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is an accepted treatment for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Each posterior technique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In the present study,we compared the functional and radiological outcomes of expansive hemilaminectomy and laminoplasty with mini titanium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SM.Methods:Forty-four patients with multilevel CSM treated with posterior cervical surgery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Surgery,Beijing Army General Hospital from March 2011 to June 2012 were enrolled 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surgical procedure:Laminoplasty (Group L) and hemilaminectomy (Group H).Perioperative parameters including age,sex,duration of symptoms,opcrative duration,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Spinal canal area,calculated using AutoCAD software(Autodesk Inc.,San Rafael,CA,USA),and neurological improvement,evaluated with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were also compared.Results:Neurological improvement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groups.Group H had a significantly shorter operative duration and significantly less blood loss.Mean expansion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Group L (77.83 ± 6.41%) than in Group H (62.72 ± 3.86%) (P 〈 0.01).Conclusions:Both surgical approaches are safe and effective in treating multilevel CSM.Laminoplasty provides a greater degree of enlargement of the spinal canal,whereas expansive hemilaminectom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er operative duration and les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ansive Hemilaminectomy LAMINOPLASTY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Pos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原文传递
两种前路Hybrid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唐步顺 颜程 +3 位作者 张小克 刘奕兵 王超 魏冰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1期1034-1040,共7页
目的:比较两种前路Hybrid技术治疗多节段(≥3)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24例多节段(≥3)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Smith-Robinson经... 目的:比较两种前路Hybrid技术治疗多节段(≥3)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24例多节段(≥3)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Smith-Robinson经椎间隙减压融合术(ACDF)加保留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PWCF);B组,ACDF加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其中A组男44例,女16例,年龄(60.43±7.52)岁;B组男46例,女18例,年龄(61.61±6.3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随访时间A组13~28(23.0±12.1)个月,B组12~30(24.0±11.5)个月。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高于A组(P<0.05)。共有3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A组14例,B组23例。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14/60),B组为35.94%(23/64),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P<0.05)。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均得到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节段(≥3)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方式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相对于B组(ACDF+ACCF),A组(ACDF加PWCF)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针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可以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 Hybrid手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全椎板切除结合融合术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1
12
作者 冯晨 周庆忠 +2 位作者 雷飞 叶飞 冯大雄 《西部医学》 2020年第8期1160-1165,共6页
目的对比改良全椎板切除结合融合术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39例行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改良组(n=17)与传统组(n=22)。... 目的对比改良全椎板切除结合融合术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39例行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改良组(n=17)与传统组(n=22)。改良组采用潜行咬除C 3和C 7部分椎板而保留棘突,同时切除C4~6全椎板,侧块螺钉固定融合;传统组采用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C5神经麻痹、脑脊液漏、切口相关并发症(切口深部感染、愈合不良)、颈部轴性疼痛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的mJOA评分、颈椎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30个月,平均(17.0±5.2)个月。改良组比传统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颈部轴性疼痛发生率低、末次随访mJOA评分高、cobb角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5神经麻痹、脑脊液漏、切口相关并发症及术后3、6个月的mJO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比较,改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减压充分、术后颈部轴性疼痛发生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椎板切除术 椎管扩大成形术 后路融合
下载PDF
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成形术不同开门角度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轴性症状及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海涛 孙丽静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1期1686-1689,共4页
目的探究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成形术不同开门角度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轴性症状及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8例,根据术后3个月复查椎板开门角度,分为... 目的探究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成形术不同开门角度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轴性症状及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8例,根据术后3个月复查椎板开门角度,分为A组(24.5°~36.5°)和B组(36.6°~49.0°),每组39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日本骨科协会(JOA)脊髓神经功能评分、颈椎曲度指数(CCI)及术后3个月轴性症状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前、术后的JOA评分和CCI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CCI均较术前降低[A组:(13.8±3.6)分比(8.6±2.0)分、(13±4)%比(14±4)%,B组:(14.2±3.7)分比(8.8±2.1)分、(13±4)%比(1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轴性症状发生率低于B组[10.3%(4/39)比28.2%(1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成形术不同开门角度均可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但可造成颈椎曲度丢失,出现轴性症状,且开门角度越大,患者轴性症状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成形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轴性症状 脊髓神经功能
下载PDF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4
作者 蔡奇霖 张智 郑佳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比较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其中A组患者31例采取前... 目的比较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其中A组患者31例采取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而B组患者38例采取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情况、颈椎稳定性变化[颈椎活动度(ROM)和颈椎曲度指数(CCI)]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间JOA评分以及JOA改善率则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OM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B组患者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CCI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但B组患者的CCI则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90%),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8.4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案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相近。其中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能更好地恢复颈椎稳定性,但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更长,易出现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的危险;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较短,且出血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下载PDF
髓内MRI T2WI信号强度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广章 蒋召芹 +1 位作者 刘志新 孙凤丽 《空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究颈脊髓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2加权像(T2WI)信号强度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手术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4月秦皇岛市第... 目的探究颈脊髓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2加权像(T2WI)信号强度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手术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4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1例M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行高分辨率1.5 T MR成像并量化髓内MRIT2WI信号强度比值,依据该比值数据大小将患者分为低信号强度比值组(n=60)、中信号强度比值组(n=42)、高信号强度比值组(n=29),分析各组患者在颈前路、颈后路手术治疗方法下的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髓内MRI T2WI信号强度与MCSM患者手术治疗改善率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术式的低信号强度比值组患者术前JOA评分、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式的中信号强度比值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式的中信号强度比值组患者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式的高信号强度比值组患者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信号等级组患者术前JOA评分、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MRI T2WI信号强度与MCSM患者手术治疗改善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颈前、后入路2种术式在不同T2WI信号强度下均显示出不同手术疗效,因此量化颈脊髓内MRIT2WI信号强度等级有助于指导临床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MRI T2WI信号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方式 手术疗效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与后路减压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浩 白瑞飞 +1 位作者 李伟 易军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357-1362,共6页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侧块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7年3月手术治疗的62例MCSM患者的临...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侧块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7年3月手术治疗的62例MCSM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2例行选择性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前路组),30例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侧块固定术(后路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虽然前路组手术时间[(168.4±36.4)min vs(118.5±33.8)min,P<0.05]、术中出血量[(686.5±133.6)ml vs(387.0±99.6)ml,P<0.05]显著多于后路组,但切口长度[(7.1±0.7)cm vs(10.7±0.7)cm,P<0.05]、并发症发生率[(7/32)vs(24/30),P<0.05]显著低于后者。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4.9±12.6)个月,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ASIA评级、NDI评分、JOA评分和锥体束征均显著改善(P<0.05)。各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前路组颈椎前凸角显著改善(P<0.05),而后路组无明显变化(P>0.05)。术前两组患者间颈椎前凸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前路组颈椎前凸角[(13.6±5.5)°vs(9.4±5.0)°,P<0.05]显著优于后路组。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颈椎最小椎管矢状径均显著增加(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间颈椎最小椎管矢状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手术均能有效缓解MCSM患者的疼痛,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前路组可改善颈椎前凸角,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后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相对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选择性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侧块固定
原文传递
颈椎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蒲川成 高大新 +1 位作者 周勇 陈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比较颈椎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8-01诊治的11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55例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 目的比较颈椎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8-01诊治的11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55例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数,比较2组术后3、6、9、12个月JOA评分以及术后12个月伤椎Cobb角、CCI指数。结果 1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组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6、9、12个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伤椎Cobb角、CC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术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有效保护神经功能、矫正伤椎Cobb角、促进颈椎曲度恢复,但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有效减少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后路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术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原文传递
前路椎间隙减压融合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林 郭骏 +2 位作者 孙晨 禹志宏 孙志波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9期897-900,共4页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5-12诊治的112例累及4节段(C3~7)的脊髓型颈椎病,49例采用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5-12诊治的112例累及4节段(C3~7)的脊髓型颈椎病,49例采用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前路组),63例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后路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颈椎生理曲度C值、JOA评分。结果 1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3(18~28)个月。前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椎间高度、颈椎生理曲度C值、JOA评分方面均优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前路组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相比,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更有效增加病变节段椎间高度,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术后脊髓神经功能,而且手术创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生理曲度 颈前路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原文传递
保留C_4或C_5椎体的改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冯浩 陈焕诗 +1 位作者 白瑞飞 易军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4-248,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C_4或C_5椎体的改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4年于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手术治疗的4节段CSM患者11例为研究对象,3例C_(2/3)、C_(3/4)、C_(4/5)、C_(5/6... 目的探讨保留C_4或C_5椎体的改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4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4年于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手术治疗的4节段CSM患者11例为研究对象,3例C_(2/3)、C_(3/4)、C_(4/5)、C_(5/6)椎间盘变性并突出患者,手术方式选择次全切除C_3、C_5椎体,保留C_4椎体;8例C_(3/4)、C_(4/5)、C_(5/6)、C_(6/7)椎间盘变性并突出患者,手术方式选择次全切除C_4、C_6椎体,保留C_5椎体,行分节段减压钛笼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采用改良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评估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并计算改善率。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经影像学检查评估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情况。结果11例患者手术时间(165±35)min,术中出血量(735±159)ml,术后引流量(120±39)ml。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15.4±2.1)、(15.5±2.1)、(16.1±1.9)分,均高于术前的JOA评分(12.6±2.9)分(P<0.05);平均改善率分别为(59.9±10.3)%、(62.7±8.4)%、(63.1±7.7)%。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生理曲度分别为(12.8±4.2)、(13.0±3.2)mm,均大于术前的(9.2±3.1)mm(P<0.05)。末次随访未发现钛笼下沉、钢板螺钉松动移位等并发症,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保留C_4或C_5椎体的改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4节段CSM可获得满意的短期疗效,保留C_4或C_5椎体可增加固定钢板螺钉的把持力,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有利于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同时可增加植骨面,从而提高植骨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分节段减压 植骨融合术
下载PDF
Y型纳米骨板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金财 曾文添 +3 位作者 朱文清 温煦 莫建文 姬广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Y型纳米骨板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EOLP)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中的应用价值,并作近期疗效分析。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Y型纳米骨板EOLP治疗MCSM患者79例,以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估系统评价术后神经功... 目的探讨Y型纳米骨板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EOLP)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中的应用价值,并作近期疗效分析。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Y型纳米骨板EOLP治疗MCSM患者79例,以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估系统评价术后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测量术前及术后6个月颈椎X线的颈椎曲度变化及C5椎管矢状径,了解椎管维持和扩大情况;利用术前、术后颈椎MRI评价脊髓受压改善程度;借助三维螺旋CT观察开门侧及门轴侧的骨愈合情况。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20.4±7.9)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6±1.3)分,术后6个月为(14.3±1.5)分(P<0.05),JOA改善率为(68.6±15.8)%;术后随访X线片及三维螺旋CT示椎管扩大满意,门轴侧均骨性愈合,开门侧骨质愈合不明显,均未见椎板塌陷和再关门现象;术前C5节段椎管矢状径为(8.9±1.1)mm,术后6个月为(15.1±1.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扩大率为(70.8±22.3)%;术前颈椎曲度为(14.8±7.0)°,术后为(15.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型纳米骨板EOLP在MCSM中应用安全、有效,不仅提供了良好的即刻固定,也为后期开门侧骨性融合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纳米骨板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