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器柔性充气式密封舱结构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文龙 从强 +3 位作者 史文华 常洁 成志忠 闫亮 《航天器工程》 201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综述了国外充气式舱体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提炼了其质量、体积、空间布局等3项技术优势,总结了充气式舱体的多功能层合材料体系技术、无损折叠设计技术、刚化技术和地面试验验证技术等4项重点研究内容,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综述了国外充气式舱体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提炼了其质量、体积、空间布局等3项技术优势,总结了充气式舱体的多功能层合材料体系技术、无损折叠设计技术、刚化技术和地面试验验证技术等4项重点研究内容,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式舱体 蒙皮材料 折叠 展开 刚化
下载PDF
以聚电解质多层膜为纳米反应器制备Au@Pt核壳纳米粒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信 储诚灿 +1 位作者 黄凯华 苏朝晖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33-1437,共5页
以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和聚苯乙烯磺酸钠为构筑单元,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制备了多层膜,利用薄膜中存在的抗衡阴离子,选择AuCl4-和PtCl26-作为Au和Pt的前驱体,通过连续的阴离子交换/还原,原位制备了Au-Pt双金属纳米粒子。紫外-可见分... 以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和聚苯乙烯磺酸钠为构筑单元,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制备了多层膜,利用薄膜中存在的抗衡阴离子,选择AuCl4-和PtCl26-作为Au和Pt的前驱体,通过连续的阴离子交换/还原,原位制备了Au-Pt双金属纳米粒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数据表明,在聚电解质多层薄膜中成功地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Au@Pt双金属纳米粒子。这种纳米粒子在电化学催化、燃料电池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电解质多层膜 双金属纳米粒子 核壳
下载PDF
核-壳型四氧化三铁纳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元杰 夏玉珍 胡桂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82-189,共8页
核-壳型纳米催化剂是由一层或多层外壳包裹在核心材料外表面形成,该结构具有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积,提高催化剂对于催化目标的吸附能力,有效减少纳米粒子的团聚等优点,表现出良好的耐化学侵蚀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加氢、氧化、光催化和电催化... 核-壳型纳米催化剂是由一层或多层外壳包裹在核心材料外表面形成,该结构具有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积,提高催化剂对于催化目标的吸附能力,有效减少纳米粒子的团聚等优点,表现出良好的耐化学侵蚀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加氢、氧化、光催化和电催化等领域。四氧化三铁(Fe_(3)O_(4))具有磁性强、比表面积高、兼容性好等特点,Fe_(3)O_(4)核心赋予了核-壳结构催化剂易于回收的特点,因此在污水处理、氧化还原反应催化等领域备受青睐。外壳材料包括非金属(C)、金属氧化物(TiO_(2),SiO_(2),MnO等)和金属(Co, Mn, Pt, Te等)。综述了单层外壳和多层外壳结构核-壳型Fe_(3)O_(4)纳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催化剂的外壳材料、制备方法、催化机理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核-壳结构 催化性能 单层壳体 多层壳体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香精微胶囊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洪宾 冯志洁 邢素英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198-203,共6页
以低甲醚化蜜胺树脂为壁材,香精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香精微胶囊.通过对所制备的香精微胶囊进行显微观察、粒度分析、包裹率测试和稳定性考察,研究了工艺条件的影响,并对香精微胶囊的多层造壁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 以低甲醚化蜜胺树脂为壁材,香精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香精微胶囊.通过对所制备的香精微胶囊进行显微观察、粒度分析、包裹率测试和稳定性考察,研究了工艺条件的影响,并对香精微胶囊的多层造壁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为600,r/min,壁材预聚体滴加时间为30,min,50,min缓慢升温至75,℃保温固化的条件下所得到的香精微胶囊包覆效果良好,产品乳液稳定;双层壁材香精微胶囊的粒径分布最窄,而三层壁材的香精微胶囊具有最高的热稳定性,包裹率可达9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精 微胶囊 原位聚合 甲醚化蜜胺树脂 多层造壁
下载PDF
BDO反应器的设计与制造
5
作者 张茹雅 张亚宁 +1 位作者 潘国辉 刘娟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13年第3期20-23,共4页
介绍了BDO反应器的结构特点和设计、选材所应考虑的问题,并且对密封结构和多层筒体的制造工艺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反应器 高压 丁二醇 大型锻件 密封 多层筒体 压力容器
下载PDF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上海光源纳米探针线站多层膜有限元热分析
6
作者 梁柯林 李爱国 +2 位作者 董晓浩 徐中民 吕丽军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2年第5期60-63,共4页
上海光源建立的同步辐射硬X射线纳米探针线站配置了一台多层膜单色器以满足纳米尺度的研究需求。为了了解高热负载作用下多层膜单色器中膜的温度情况,需要对其进行有限元热分析。由于使用目前的方法存在诸多不便,提出一种基于ANSYS Work... 上海光源建立的同步辐射硬X射线纳米探针线站配置了一台多层膜单色器以满足纳米尺度的研究需求。为了了解高热负载作用下多层膜单色器中膜的温度情况,需要对其进行有限元热分析。由于使用目前的方法存在诸多不便,提出一种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多层膜热分析方法。首先在Workbench DM中建立多层膜模型,使用多套Shell132单元模拟多层膜结构;其次给每层子膜赋予厚度和材料属性,通过单元类型控制,面控制和尺寸控制密化热载区域并使多层膜和基底之间网格节点对应;最后引入表面效应单元SURF152施加非均匀热流密度,再用约束方程连接表面效应单元,多层膜和基底上表面的温度通过求解,就能得到任一膜层的温度分布数据。还进行了方法验证,证明其可靠性,然后使用该方法完成了纳米探针线站非均匀热载作用下200个周期Ru/C多层膜的热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基于ANSYS Workbench的纳米探针多层膜热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交互性好、处理效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膜 有限元热分析 纳米探针线站 表面效应单元 壳单元
下载PDF
多层薄壳虚拟装配优化算法与仿真
7
作者 何朝明 方黎勇 +1 位作者 李柏林 刘瑞晓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6期189-191,共3页
针对多层薄壳加工变形大、装配方案和涂层厚度由经验确定的现状,提出确定性的多层薄壳回旋结构近似装配定位球心算法;提出壳与壳的虚拟装配方案优化算法,利用组件技术获得涂层体积最小化,实现多层薄壳回旋结构的虚拟装配优化仿真。
关键词 虚拟装配 计算几何 三维建模 多层壳
下载PDF
多层板壳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卫东 于诗源 +1 位作者 王飞 陈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对多层板壳结构在3种不同装药量进行了水下接触爆炸试验,对试验模型所产生的结构变形、破口尺寸、破口形状及试验模型典型部位的动态响应情况进行了观测与分析.验证了试验之前的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即在不同装药量下分... 对多层板壳结构在3种不同装药量进行了水下接触爆炸试验,对试验模型所产生的结构变形、破口尺寸、破口形状及试验模型典型部位的动态响应情况进行了观测与分析.验证了试验之前的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即在不同装药量下分别破坏1层、2层及3层靶板.同时探讨了有无水下防御结构的利弊及防护效果,这对于舰船舷侧防护结构在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防护机理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接触爆炸 多层板壳结构 破口 动态响应 试验研究
下载PDF
Ni/PSt/TiO_2多层芯-壳结构电磁响应 被引量:4
9
作者 郭红霞 刘根起 +1 位作者 宁光辉 赵晓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87-793,共7页
制得了粒径均匀、兼有电磁响应的镍/聚苯乙烯/二氧化钛(Ni/PSt/TiO_2)三层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包覆前后微粒的沉降性、导电性、耐蚀性、热稳定性以及在电、磁场作用下的运动... 制得了粒径均匀、兼有电磁响应的镍/聚苯乙烯/二氧化钛(Ni/PSt/TiO_2)三层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包覆前后微粒的沉降性、导电性、耐蚀性、热稳定性以及在电、磁场作用下的运动。结果表明,所制得的镍/聚苯乙烯/二氧化钛(Ni/PSt/TiO_2)复合微球对电磁场有良好的响应性,在相互垂直的电场与磁场作用下排列形成了一种网状花样结构,为利用电、磁场调控排列粒子成三维有序结构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聚苯乙烯/二氧化钛 核-壳结构 包覆 电、磁响应
下载PDF
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多层板壳破坏概率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施兴华 张婧 王善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研究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舰船防护板壳结构的可靠性,取钢板弹性模量、切线模量、极限强度和炸药密度作为基本变量,利用随机数生成程序得到50组随机变量的样本值;利用有限元程序LS-DYNA对水下接触爆炸作用的多层板壳结构进行仿真计... 为研究水下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舰船防护板壳结构的可靠性,取钢板弹性模量、切线模量、极限强度和炸药密度作为基本变量,利用随机数生成程序得到50组随机变量的样本值;利用有限元程序LS-DYNA对水下接触爆炸作用的多层板壳结构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各层板的最大应力值;通过检验,最大应力服从正态分布,提出了破坏指标的概念,求得各层板及板壳结构系统的破坏概率.结果表明,在被装药量为460 kg TNT的武器攻击时,整个防护结构完全破坏的概率很小.该方法可很好地解决爆炸作用下结构的可靠性问题,为工程结构的防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多层板壳结构 爆炸载荷 概率 破坏指标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的抗火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伟军 余敏 李易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7-873,880,共8页
整体式梁板结构的耐火性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评估的重要内容,而常规的分离式钢筋混凝土实体模型通常无法满足结构整体耐火计算的需要.在此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基于分层壳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耐火分析的热力耦合... 整体式梁板结构的耐火性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评估的重要内容,而常规的分离式钢筋混凝土实体模型通常无法满足结构整体耐火计算的需要.在此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基于分层壳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耐火分析的热力耦合计算方法,通过和已有的耐火试验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混凝土热膨胀系数、约束条件等对梁板结构耐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的采用单个构件的耐火评估方法并不能真实地反应结构整体的耐火性能,该工作可以为结构整体的耐火评估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抗火性能 分层壳单元 有限元
原文传递
对表面安装封装体的粘弹性翘曲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建生 王永忠 陈建军 《电子与封装》 2003年第3期16-22,共7页
为了确保表面安装封装体优良的焊点连接,减少LSI封装的翘曲是一关键性的问题。把有限元和各种计算方法进行不同地结合,是研究预测薄型小外形封装(TSOP)翘曲问题的最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翘曲问题最合适的方法是使用多层壳体元缩减... 为了确保表面安装封装体优良的焊点连接,减少LSI封装的翘曲是一关键性的问题。把有限元和各种计算方法进行不同地结合,是研究预测薄型小外形封装(TSOP)翘曲问题的最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翘曲问题最合适的方法是使用多层壳体元缩减切变模量和体积模量,计算出粘弹性GK。所有的计算结果证明化合物厚度比为1.2,会使大芯片TSOP的翘曲问题最小化。对小芯片TSOP而言,化合物厚度比为2.0~2.9,减轻了封装翘曲问题。小芯片TSOP的翘曲显示出严重的鞍形状况。封装的翘曲率及翘曲幅度依赖于模塑料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小外形封装 粘弹性翘曲 化合物厚度比匕 多层壳体元
下载PDF
敷设分层梯度声学覆盖层的加肋圆柱壳声辐射特性研究
13
作者 俞白兮 李凯 +1 位作者 张峰 司马灿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08,共15页
单壳体潜艇敷设声学覆盖层应具有机械噪声、水动力噪声和声目标强度控制的多功能特性,为此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其一,提高机械噪声低频控制效果;其二,实现覆盖层的多功能兼容性。本文从降低机械激励壳体声辐射角度出发,采用模态叠加法... 单壳体潜艇敷设声学覆盖层应具有机械噪声、水动力噪声和声目标强度控制的多功能特性,为此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其一,提高机械噪声低频控制效果;其二,实现覆盖层的多功能兼容性。本文从降低机械激励壳体声辐射角度出发,采用模态叠加法,建立无限大理想水介质中分层梯度声学覆盖层与有限长加肋圆柱壳的声振耦合及声辐射模型,基于声学覆盖层模态传递函数特性,计算分析声学覆盖层分层梯度分布及厚度、层数等参数对加肋圆柱壳辐射噪声影响的特征和规律,给出分层梯度声学覆盖层的特征声阻抗渐变参数分布并与敷设均匀声学覆盖层降噪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加肋圆柱壳敷设内层至外层声阻抗逐渐递增,各分层取慢波速的声学覆盖层,具有比均匀声学覆盖层更有效地降低外表面振动位移的特性,可明显增加降噪效果,并扩展低频降噪范围。声学覆盖层的优化应增加声阻抗的内分层失配和外分层适配的效应,有利于降低加肋圆柱壳低频声辐射,并可兼顾降低声目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梯度 声学覆盖层 加肋圆柱壳 声辐射
下载PDF
Ni–MgO核–壳纳米粉体的制备
14
作者 郭顺 郑金凤 +2 位作者 李军义 程越伟 梁宏源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采用包覆热分解烧结法,制备了多层陶瓷电容器内部电极用MgO包覆Ni纳米粉体,讨论了反应物浓度和分散剂含量对包覆纳米镍盐前驱体颗粒大小和均匀性的影响,分析了还原烧结温度对包覆纳米Ni粉球形度和分散性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 采用包覆热分解烧结法,制备了多层陶瓷电容器内部电极用MgO包覆Ni纳米粉体,讨论了反应物浓度和分散剂含量对包覆纳米镍盐前驱体颗粒大小和均匀性的影响,分析了还原烧结温度对包覆纳米Ni粉球形度和分散性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热机械分析仪对MgO包覆纳米Ni粉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反应物浓度达到足以引起反应爆炸成核时,能够获得纳米镍盐颗粒;添加适量的分散剂,可以得到分散良好的纳米镍盐前驱体颗粒;还原烧结温度700℃时,可以获得球形度和分散性良好的MgO包覆纳米Ni粉;MgO包覆在纳米Ni粉表面,形成了核壳结构,该纳米Ni粉具有良好的收缩延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陶瓷电容器 前驱体 纳米镍粉 氧化镁 核壳结构 热分解
下载PDF
Fe_3O_4@SiO_2@PAA多层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吸附染料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鹏 梁旭光 +3 位作者 曹小勇 刘松灿 王利莹 高勤卫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56,共5页
以溶剂热法合成Fe_3O_4磁性微球,并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在Fe_3O_4磁性微球表面包裹SiO_2壳层,利用3-(异丁烯酰氧)三甲氧基硅烷(APTES)对SiO_2壳层进行修饰后,通过交联沉淀聚合法在SiO_2壳层外部合成聚丙烯酸(PAA... 以溶剂热法合成Fe_3O_4磁性微球,并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在Fe_3O_4磁性微球表面包裹SiO_2壳层,利用3-(异丁烯酰氧)三甲氧基硅烷(APTES)对SiO_2壳层进行修饰后,通过交联沉淀聚合法在SiO_2壳层外部合成聚丙烯酸(PAA)层,形成Fe_3O_4@SiO_2@PAA多层核-壳结构复合微球。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合成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就多层结构复合微球对染料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制备的Fe_3O_4磁性微球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其表面可分步包裹SiO_2和PAA壳层,形成Fe_3O_4@SiO_2@PAA多层核-壳结构复合微球,该复合微球对罗丹明6G和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分别达到1.04和1.14 mg/g(吸附质量浓度为2.4 mg/L,吸附时间为10 min),表现出良好的染料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核壳结构 复合微球 染料 吸附性能
下载PDF
掺杂中温烧结BaTiO_3陶瓷的壳-芯结构与组成、工艺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传仁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5-161,共7页
研究了添加少量Nb,Bi,CO杂质及B,Zn玻璃相的BaTiO_3系陶瓷介电性能与其组成、工艺及结构的关系。发现晶粒壳的K-T曲线为单峰,峰值在80℃左右。陶瓷K-T曲线的双峰现象不随Nb,Bi添加量的增加而消失,但... 研究了添加少量Nb,Bi,CO杂质及B,Zn玻璃相的BaTiO_3系陶瓷介电性能与其组成、工艺及结构的关系。发现晶粒壳的K-T曲线为单峰,峰值在80℃左右。陶瓷K-T曲线的双峰现象不随Nb,Bi添加量的增加而消失,但随Co,Zn添加量增加或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向单峰过渡。研究结果表明Nb,Bi主要决定壳的成份,Co可促进Nb,Bi离子向晶粒内部扩散,添加Zn,Co或改变烧结工艺对壳的厚度及成份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陶瓷 电容器 烧结 壳芯结构
下载PDF
Temperature influence of ceramic form on the structure of cobalt alloy MAR-M509 castings 被引量:1
17
作者 ZENON OPIEKUN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3-33,共11页
The manuscript presents changes of macrostructure and microstructure of plate and shaft castings made of cobalt alloy MAR-M509. They have different values of geometric module M within the range of 0.91 -5.56 mm that h... The manuscript presents changes of macrostructure and microstructure of plate and shaft castings made of cobalt alloy MAR-M509. They have different values of geometric module M within the range of 0.91 -5.56 mm that have been created with multilayer ceramic shell moulds (MSC) of different initial temperatures of 200-1000 ℃ at the moment of pouring. It has been stated that decrease of initial temperature of MSC and value M causes increase in casting fine-granularity, distance reduction between dendrite branches λ2 and refinement of initial carbides in irregular ternary eutectic γ+M23C6 +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layer ceramic shell mould (MSC) Cobalt alloyMAR-M509 CASTING
原文传递
复合材料多层圆柱壳振动和声辐射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仝博 李永清 +1 位作者 张振海 赵存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2-259,共8页
鉴于复合材料优良的力学和声学性能,将其用于潜艇结构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而圆柱壳作为潜艇的主体结构形式,针对复合材料多层圆柱壳的振动和声辐射问题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在满足水下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复合材料耐压圆柱壳... 鉴于复合材料优良的力学和声学性能,将其用于潜艇结构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而圆柱壳作为潜艇的主体结构形式,针对复合材料多层圆柱壳的振动和声辐射问题的研究已广泛开展。在满足水下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复合材料耐压圆柱壳趋于中厚壳,甚至厚壳,沿壳体厚度方向的横向剪切变形、压缩变形、截面翘曲变形不可忽略,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横向振动位移场描述的准确度,会进一步影响壳体周围声辐射场预报的准确性。现有的壳体理论主要有经典壳体理论、一阶剪切变形理论、高阶剪切变形理论、分层理论、锯齿理论和三维弹性理论等,这些理论发展比较成熟,但大多研究仍局限于正交各向异性薄壳结构的振动问题,涉及各向异性材料厚壳结构的声辐射研究较少,且目前对于这些壳体理论在复合材料圆柱壳的振动和声辐射问题的适用性方面缺乏系统的总结和研究。本文首先从复合材料的刚度特性出发说明其振动和声辐射问题求解的复杂性,然后从横向振动位移场的角度综述了这些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现状以及各自的特点,最后给出了这些理论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建议,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复合材料多层圆柱壳结构的设计和振声性能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多层圆柱壳 位移场 振动 声辐射
下载PDF
基于分层壳单元的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9
作者 吕伟荣 李强 +1 位作者 徐昌慧 黄靓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0-354,共5页
基于分层壳单元,根据面积和刚度相等原则,计算得到2条对称于中性轴的连续"灌芯层"厚度和距截面中性轴的距离,并以此建立基于"灌芯层"分层壳单元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灌芯层"分... 基于分层壳单元,根据面积和刚度相等原则,计算得到2条对称于中性轴的连续"灌芯层"厚度和距截面中性轴的距离,并以此建立基于"灌芯层"分层壳单元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灌芯层"分层壳单元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较准确地模拟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非线性力学性能,可用于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壳单元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 灌芯混凝土条带 非线性
原文传递
温振复合载荷作用下多层壳结构随机振动响应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健 郝志明 范宣华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6-899,共4页
介绍受复合载荷作用结构动力分析的背景和意义。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探讨温度与随机振动载荷作用下结构动态响应的有限元分析技术,包括对流边界条件下温度场的求解、热应力计算、预应力刚度矩阵的建立、响应功率谱分析等。然后以一种典型... 介绍受复合载荷作用结构动力分析的背景和意义。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探讨温度与随机振动载荷作用下结构动态响应的有限元分析技术,包括对流边界条件下温度场的求解、热应力计算、预应力刚度矩阵的建立、响应功率谱分析等。然后以一种典型多层壳结构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在温振复合试验中的受试状态建立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模态迭加方法和等效黏滞性小阻尼条件,计算复合载荷作用下的振动加速度响应,并与单一振动载荷作用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由于环境温度的升高,结构的振动模态频率降低,而振动响应增大。分析结果可作为多层壳结构可靠性试验方法选取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壳结构 复合载荷 随机振动 有限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